旅游文学作品欣赏B

合集下载

文学作品赏析范文(4篇)

文学作品赏析范文(4篇)

文学作品赏析范文(4篇)“南京渡口”金陵金都大厦,一夜行人可愁。

斜朦朦胧胧的月亮正在落下,火花的另一边是瓜州。

[原注]: 1。

金陵:南京。

2.金都:轮渡。

3.瓜州:现在江苏省邗江县南部。

【翻译】:在镇江附近的金陵渡口的山楼里,一夜睡不着,心里难过。

月色西倾时,江潮刚刚退去。

什么时候银行里闪过的火花可能是瓜州?【赏析】:诗写的是偶尔在河上的美好夜晚。

第一句指向问题,第二句表达情感;写了三四句,因愁睡不着。

窗户被推开,月亮眯眯,江潮初起,火花划过瓜州河。

全诗优美动听,但难免寂寞。

有人认为这首诗是作者在北京求官失败后写的,是一种遇不到才的挫败感。

有人觉得是想家。

担心是真的,但担心什么?担心什么?真的很难打破。

让我们暂时享受这美丽宁静的夜景。

“春慈”的新妆要在竹楼下,春光一院要深锁。

去法院看新的花,蜻蜓飞到了玉簪的头上。

[原注]: 1。

合适的脸型:粉面均衡。

2.蜻蜓的一句话:黑手指上的香味。

【翻译】:粉衣宫女玉树临风,走红楼;春光虽然擅长锁深院,为什么不投诉?来庭算花,恨愁;蜻蜓来了,停在她的发卡上!【赏析】:这首关于宫廷恩怨的诗,讲的是女士们的新妆,虽然不错,但是没人欣赏。

第一句写粉和胖,新妆刚开始,漂亮迷人,希望幸运;第二句写的是柳青青的花,美丽的风景,却被锁在深院,满满的忧伤;三句话写莫须有的烦恼,凝聚我的心,还得数着花解闷;四句静静站立,人花相映,蜻蜓作伴,冷落。

层层叠叠,婉约新奇。

写一个宫女的形象,充满魅力和魅力;写孤独的辛酸,委婉的深情,从上帝那里得到。

一遇到信使去首都的家乡,向东看的路很长,眼泪流不出来。

马上见,没有纸和笔,请告诉家人我很安全。

[原注]: 1。

家乡:长安,作者在那里有一栋别墅。

2.龙钟:这表示淋湿了。

3、with:信任。

【翻译】:回望千里故乡,路漫漫雾蒙蒙;两只袖子湿淋淋的,眼泪还是不干。

途中,我立即与你见面,却没有纸笔修书;只求你发消息回家报平安。

【赏析】:诗中描述了游客遇到北京大使,请他捎口信回家的情景。

中和之美借出来——谈谈导游讲解对旅游文学的审美借用

中和之美借出来——谈谈导游讲解对旅游文学的审美借用

中和之美借出来——谈谈导游讲解对旅游文学的审美借用作者:赵雪梅来源:《语文学刊》 2013年第1期○ 赵雪梅(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山东青岛266555)[摘要]在旅游需求日益多元化的今天,人们对导游讲解的期待值也逐渐提高,希望在了解景观的基础上从中获得较高层次的审美享受。

事实上,真正意义的导游讲解就是一门审美艺术,而我国丰富多彩的旅游文学中所蕴含的各个审美元素正与导游讲解的审美追求相契合。

巧妙借助旅游文学可使导游讲解呈现出内容、语言形式、表达方式上的“中和”状态,实现导游讲解的个性化,并成功维系导游讲解的整体和谐,从而引领游客达至“中和之美”的理想审美境界。

[关键词]中和之美;旅游文学;导游讲解中图分类号:I20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10(2013)01-0096-02当旅游需求的多元化、个性化、深度化扑面而来,大而化之或四平八稳的介绍式导游讲解显然早已不合时宜,在新的旅游发展态势下,怎样才能让讲解有所突破是摆在导游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

事实上,成功的导游讲解就是一场“审美盛宴”,与游客一同寄情美景各有所得正是导游讲解区别于其他讲解的独特之处和魅力所在,因而在“审美”上下工夫才能使导游讲解打动人心,“中和之美”便是导游讲解所应追求的审美境界。

一“中和”一词自先秦时代即已出现,后逐渐渗透至文学、哲学、美学等领域并历经发展成为一种完善而严整的艺术审美范畴。

在现有关于“中和之美”的研究中,较为常见的是将之视为“普遍艺术和谐观”或“特定艺术风格论”,对导游讲解而言,其所应体现出的“中和之美”当属前者,即导游讲解的中和之美是以“和谐”的艺术追求为出发点的。

此处的“和谐”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一是导游讲解内容的和谐。

二是导游讲解作为一种语言表达艺术的和谐。

三是围绕导游讲解的人(导游与游客)、景(特别是自然与历史人文景观)、情三者的和谐。

因此达至“和谐”状态的导游讲解的明显标志之一便是令人身心愉悦。

汉语言文学知识第2编旅游文学知识第6章华南地区旅游景点诗文

汉语言文学知识第2编旅游文学知识第6章华南地区旅游景点诗文

[单选题(江南博哥)]1.叶剑英的诗句“借得西湖水一圜,更移阳朔七堆山”中“一圜”的意思是()。

A.波纹B.清澈C.环绕D.一池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这句诗是对肇庆星湖的赞美,不仅有西湖之水,而且有阳朔之山。

“圜”通“环”,意思是环绕,上半句的意思是星湖湖水美得就好比从西湖挪借过来一般。

[单选题]2.叶剑英在《游肇庆七星岩》中写下这样的诗句:“借得西湖水一圜,更移阳朔七堆山”。

诗中的“阳朔”在()境内。

A.广东B.湖南C.广西D.贵州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阳朔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阳朔县,漓江流贯境内,风景秀丽,有“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之称。

[单选题]3.诗句“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描写的是()的美景。

A.桂林山水B.富春山水C.武夷山水D.新疆天池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是韩愈作品《送桂州严大夫》中的诗句,描写的是桂林山水的美景。

[单选题]4.张固《独秀峰》中有诗句“会得乾坤融结意,擎天一柱在南州”,句中“擎”的意思是()。

A.拜B.立C.举D.指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题中诗句中的“擎”是举、托起的意思。

“擎天一柱”的意思是一根柱托住天。

[单选题]5.韩愈的诗句“户多输翠羽,家自种黄柑”写的是()的民风民俗。

A.桂林B.成都C.昆明D.贵阳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题中诗句出自韩愈的《送桂州严大夫》,这句诗的意思是家家户户盛产翠鸟羽毛和柑橘,盛赞桂林物产丰饶。

[单选题]6.“八桂”一词源出《山海经》中的“桂林八树”,也在下列名家()的作品中出现过。

A.杜甫B.韩愈C.柳宗元D.袁玫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唐朝韩愈在《送桂州严大夫》诗中写道:“苍苍森八桂,兹地在湘南。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

”[单选题]7.楹联“撑天凌日月,插地震山河”描写的是()的不凡气势。

A.山东泰山B.陕西华山C.河南嵩山D.桂林独秀峰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题中楹联出自廖鸿熙的《桂林独秀峰联》,联中运用夸张的手法描写桂林独秀峰雄伟秀丽的姿态。

第七章中国旅游文学PPT课件

第七章中国旅游文学PPT课件

7
2020/10/13
律诗的对仗
在律诗中对仗是严格而又有规则的。基本要求 是:
①出句和对句的平仄是对立的。
②出句的字和对句的字不能重复使用。
③中间两联必须对仗。由于对联是从律诗中间 两联演化来的,所以对联的编制,也基本要求 符合这一规则。
8
2020/10/13
诗、歌
中国古代,有诗句不和乐的为诗,和乐可唱的称
3
2020/10/13
第二节诗歌 一、诗歌概说 (一)诗歌的产生与发展
诗歌是语言精炼,节奏感强,具有韵律,分行排列,文字简明的一种文体。它 在各种文学形态中出现最早,影响广泛。
《诗经》就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原称《诗》,后世称为《诗经》。共305 篇,可分为“风”、“雅”、“颂”三大类。相传古有“采诗”制度,派专人 收集民间诗歌。形式以四言为主,普遍运用赋、比、兴手法,语言朴素优美, 音节自然和谐,富艺术感染力。
元代曲兴,使诗体更为多样,但五、七言诗一直受到人们重视。
明清两代,诗歌无新的突破,晚清黄遵宪提出“我手写吾口”,反对僵化的格 律,起了积极的作用。
“五四运动”兴起,提倡白话文,提倡新体诗,使诗体大为解放。
4
2020/10/13
(二)诗歌基础知识
中国古代,有诗句不和乐的为诗,和乐可唱的称 歌,统称诗歌。按有无完整故事情节,可分叙事 诗和抒情诗。按有无格律,可分格律诗和自由诗。 按是否押韵,可分为有韵诗和无韵诗。按每句字 数,可分为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杂言诗。 在格律诗中,以诗句多少又可分为绝句和律诗。 词曲盛于宋代及元代,因每调的字数、句式、押 韵、阕数各不相同,各有一定格式,因此也可以 称为格律诗。又因每句长短不同,故又称为长短 句。
2

诗词天地‖大浪淘沙文学诗词作品选刊‖灯前引线缝如昨,犹觉青衫带母温

诗词天地‖大浪淘沙文学诗词作品选刊‖灯前引线缝如昨,犹觉青衫带母温

诗词天地‖大浪淘沙文学诗词作品选刊‖灯前引线缝如昨,犹觉青衫带母温五绝母望文/熊仕茂寒风穿骨冷,夜幕降霜凌。

斜倚村头树,儿归可带灯?雨夜思娘夜半雷声响,惊慌跃出房。

娘亲茅屋下,雨可滴衾床!休闲五一文/辜志明绿红娇五月,小假自前来。

唯美寻云道,心花一路栽。

五律悼念肖建民同学文/肖建东离乡三四月,君命一朝倾。

弱冠寒窗梦,青春热血情。

席间豪语壮,山上汗珠莹。

尔独蓬莱去,任吾老泪横。

莲湖夜景文/江海龙五月风清夜,莲湖独步徊。

霓光依草木,幽径及亭台。

目接新荷瘦,身惊白鹭哀。

游人魂魄落,间隔少相陪。

母亲文/王雪梅(河南)九秩老娘慈,沧桑满面诗。

挑灯忙夜永,耕地忘天迟。

众口三餐累,周身四季疲。

春晖何以报,徒有寸心知。

立夏吟心惊春色暮,偷眼院榴红。

出水新荷翠,鸣蛙旧日风。

阴阳皆有限,岁月岂无功。

适得扶犁雨,何愁枕梦空。

庚子暮春宅居感吟文/ 姜立新荆楚遭妖虐,防瘟困府中。

相思敲夜雨,叹怅望春风。

战鼓齐惊国,愁云一扫空。

殊勋昭日月,气宇贯长虹。

农民工节后返城文/王香元(湖北)晓月西归去,晨鸡唤早霞。

小儿张口笑,老母喂汤茶。

犬吠山村静,肠牵泪眼花。

车行家渐远,回首已天涯。

立夏感吟文/咪小白黄昏犹喜静,飞絮动林心。

莫叹桃花尽,须欢夏柳深。

湖舟观月落,径竹奏瑶琴。

细雨敲窗至,诗情入梦吟。

初夏偶吟(新韵)夕霞艳照山,傍晚画田园。

麦浪千层绿,蛙声万里宽。

风吹荷叶露,月坠浣花潭。

鱼跃心波荡,农家举酒酣。

立夏感赋(新韵)文/萧显仁金乌悬旷野,春帝驭车还。

蛙唱田畴绿,榴红蝶影来。

珠帘微暑气,玉女自徘徊。

岸柳林阴翳,群蜂舞榭台。

立夏文/胡秋征夜半裁春夏,金乌孕岁华。

开镰收麦稼,打垅种桑麻。

雨碧千山树,风香百里瓜。

莺歌蛙击鼓,釆药备凉茶。

七绝母亲文/肖建东倚杖躬身立路边,往来车辆似云烟。

儿孙客寄天涯外,障目千重大别巅。

母亲的背影文/郑相豪昏暗灯光影照墙,儿行千里挂心房。

一针一线随儿走,更夜辛劳眷念长。

母亲节思母文/刘志澄(武汉)节日思娘泪目痴,斜阳共我忆儿时。

中国旅游文学作品选资料

中国旅游文学作品选资料




3、旅游文学的审美内容,包括



4、旅游文学的美感性还包括 Nhomakorabea和
的特点。
5、骈文在南北朝兴盛时期的代表作品是《
》和《
》等。
6、元代新兴文学样式叫
,其代表作《天净沙。秋思》的作者是
7、桐城派领袖人物是
,其文学主张是
8、初唐凶杰有卢照邻,杨炯、


9、晚唐最著名诗人是“小李杜、即


10、楹联的鼎盛时代是
16、《诚斋集》的作者是 A、王安石 B、杨万里 C、李商隐 D、杜牧 17、“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月去水还流。”第三句中的“月抄的含义是 指
A、水月洞 B.水月洞在水中的倒影 C、水月洞及其倒影 D 天上的月 18、王安石的“日净ft如染,风喧草欲薰,梅残数点雪,麦涨一溪云”写的是 A、秋末之景 B、初夏之景 C、冬日之景 D、初春之景 19、“雾一一ft疑失,雷鸣雨未休。夕阳开一半,出望江楼尸诗中的横线处填写最恰当的字 是
A、谢灵运 B、鲍熙 C、陆机 D、谢眺 5、“以文为诗”、追求奇险的唐代著名作家是 A、杜甫 B、盂郊 C、贾岛 D、韩愈 6、杜甫的“江ft如有待,花柳自无私”的诗句运用了 A、比喻 B、夸张 C、拟人 D、借代 7、被后人称为“梅妻鹤子”的宋代诗人是 A、温庭筠 B、林逋 C、范成大 D、梅尧臣
A 澡作的壮观 B 天台之险 C、环境之凄冷 D、人心之险恶 34、秦观《踏莎行》中有“驿寄梅花,鱼传尺素”句,“尺素”在古诗文中一般是指 A、白色绸子 B、女人的手帕 C、传递的书信 D、喻品格高尚 35、“尤曲四大家”有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和 A、关汉卿 B、张可久 C、乔吉 D、张养浩

文学经典欣赏期末考试(含答案)

文学经典欣赏期末考试(含答案)

一、单选题1.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抒情诗是(B)A.《九辩》B《离骚》C《孔雀东南飞》D《木兰诗》2.宋代豪放词开山鼻祖是(A)A.苏轼B.辛弃疾C.陈亮D.柳永3.诗歌风格"沉郁顿挫”的诗人是(B)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李商隐4.小品文精品《记承天寺夜游》的作者是(B)A.欧阳修B.苏轼C.曾巩D.王安石5.以下作品中不属于乐府民歌的是(D)A.《陌上桑》B.《孔雀东南飞》C.《木兰诗》D.《迢迢牵牛星》6.汤显祖"**四梦”包括《紫钗记》、《南柯记》、《**记》与(D)A.《长恨歌》B.《长生殿》C.《桃花扇》D.《牡丹亭》7.提出"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是(C)A.欧阳修B.苏轼C.韩愈D.柳宗元8."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出自陶渊明名作(C)A.《桃花源记》B.《归园田居》C.《饮酒》D.《读山海经》9.宋代影响最大的诗歌流派是(B)A.江湖诗派B.**诗派C.西昆诗派D.**四灵10.标志着枚乘开创大赋的典*作品是(C)A.《笙赋》B.《柳赋》C.《七发》D.《梁王菟园赋》11.魏晋南北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是(B)A.葛洪的《西京杂记》B.*义庆的《世说新语》C.郭澄之大《郭子》D.**淳的《笑林》12.以下不属于"元曲四大家”的是(D)A.马致远B.关汉卿C.白朴D.汤显祖13.以候方域、李香君的爱情故事为线索,"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的作品是(A)A.《桃花扇》B.《长生殿》C.《牡丹亭》D.《清忠谱》14.《汉书》中突出体现坚贞不屈民族气节的任务传记名篇是(A)A.《苏武传》B.《东方朔传》C.《*买臣传》D.《李陵传》15.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是(C)A.王国维B.胡适C.鲁迅D.郭沫若16.提出"不平则鸣”观点的著名文人是(A)A.韩愈B.柳宗元C.苏轼D.王安石17.名句"天生为材比有用”出自李白作品(B)A.《蜀道难》B.《将进酒》C.《行路难》D.《梁园吟》18.以下属于儒家经典著作的是(C)A.《老子》B《庄子》C.《论语》D.《墨子》19.钟嵘称之为"天衣无缝,一字千金”是(D)A.《陌上桑》B.《孔雀东南飞》C.《木兰诗》D.《古诗十九首》20.南朝民歌的内容,绝大多数是(B)A.表现民间疾苦B.表现男女之情C.表现军旅征战D.表示山水景物21.记孔子及其弟子语录、行事的儒家经典著作的是(C)A.《老子》B.《庄子》C.《论语》D.《墨子》22.我国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的集大成之作是(D)A.曹丕《典论-论文》B.陆机《文赋》C.钟嵘《视品》D.《文心雕龙》23.提出"陈言务去”、"因事陈词”古文文体革新观点的是(A)A.韩愈B.柳宗元C.苏轼D.欧阳修24.被称为"乐府双壁”的是《木兰诗》与(B)A.《陌上桑》B.《孔雀东南飞》C.《羽林郎》D.《秦妇吟》25.《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A)A.《文选》B.《玉台新咏》C.《乐府诗集》D.《乐府诗选》26."楚辞”这种新体诗的开创者是(A)A.屈原B.*向C.王逸D.宋玉27.关于《汉书》,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C)A.纪传体B.断代史C.通史D.儒家正统思想28.王国维《宋元戏曲史》中说"当为元人第一”指的是(B)A.马致远B.关汉卿C.白朴D.王实甫29.道家学派的代表作是(B)A.《老子》B.《庄子》C.《孙子》D.《墨子》30.《史记》是记载历史的著作,又以(B)A.记事为中心B.记人为中心C.记言为中心D.评论为中心31.正始时期诗歌的代表作家是(C)A.王和何晏B.阮籍和向秀C.阮籍和嵇康D.嵇康和*伶32.被鲁迅称为"一部名士底教科书”的著作是(D)A.《郭子》B.《西京杂记》C.《笑林》D.《世说新语》3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D)A.岑参B.高适C.李白D.杜甫34.初唐诗人中倡导"风雅兴寄”和"汉魏风骨”的是(C)A.王勃B.骆宾王C.陈子昂D.*若虚35.《诗经》所收录诗歌的年代是()A.从尧舜时代到西周末年B.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C.从西周初年到战国末年D.从春秋初年到战国中期36.成语"自相矛盾”出自(D)A.《庄子》B.《孟子》C.《荀子》D.《韩非子》37.成为正始诗坛创作高峰的是(C)A.曹丕的《燕歌行》三首B.曹操的《短歌行》C.阮籍的《咏怀》八十二首D.嵇康的《赠兄秀才入军》38.中唐时期,大力倡导创作讽喻诗的是(A)A.元白诗派B.韩孟诗派C.柳宗元D.*禹锡39.代表汉代文人五言诗最高成就的是(A)A.无名氏的《古诗十九首》B.相传为苏武、李陵所写的都"苏李诗”C.《孔雀东南飞》D.*衡的《同声歌》和秦嘉的《赠妇诗》40."浩然之气”出自(B)A.《老子》B.《孟子》C.《墨子》D.《庄子》41.北朝民歌中最出色的叙事长诗是(B)A.《孔雀东南飞》B.《木兰诗》C.《陌上桑》D.《西洲曲》42.司马相如赋的代表作是(C)A.《吊屈原赋》和《鸟赋》B.《七发》和《梁王菟园赋》C.《子虚赋》和《上林赋》D.《招隐士》和《酒赋》43."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的作者是著名山水田园诗人(B)A.陶渊明B.孟浩然C.王维D.柳宗元44.将屈原、宋玉和西汉贾谊等人等骚体辞章收在一起,辑为《楚辞》的是(C)A.唐勃B.王逸C.*向D.王充45.陆机的文学成就赋胜于诗,其在中国文学理论史上的名作是(D)A.《登楼赋》B.《洛神赋》C.《三都赋》D.《文赋》二、判断题1."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的作者是盛唐著名边塞诗人高适。

高二英语文学作品欣赏单选题30题

高二英语文学作品欣赏单选题30题

高二英语文学作品欣赏单选题30题1.In the novel, the character is brave, kind and intelligent. Who is this character?A.A cowardly and selfish person.B.A brave and kind-hearted person.C.A cruel and mean person.D.A lazy and indifferent person.答案:B。

选项 A 是懦弱自私的人,与题干描述不符;选项C 是残忍刻薄的人,也不符合;选项D 是懒惰冷漠的人,同样不符合。

只有选项B 勇敢善良的人与题干描述一致。

2.The character in the story is always honest and loyal. Which one is it?A.A dishonest and unfaithful person.B.An honest and loyal person.C.A cunning and deceitful person.D.A proud and arrogant person.答案:B。

选项A 不诚实不忠诚,不对;选项C 狡猾欺骗,错误;选项D 骄傲自大,不符合。

选项B 诚实忠诚符合题干。

3.In the book, the character is shy and timid. Who could it be?A.An outgoing and confident person.B.A shy and timid person.C.A bold and adventurous person.D.A rude and impolite person.答案:B。

选项 A 外向自信,不符;选项 C 大胆冒险,不对;选项D 粗鲁无礼,不符合。

只有选项B 害羞胆小符合。

4.The character is wise and experienced. Which option describes this character?A.A foolish and inexperienced person.B.A wise and experienced person.C.A naive and innocent person.D.A hot-tempered and impatient person.答案:B。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游文学作品欣赏》模拟试题B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
1、诗经:
2、山海经:
3、宋词:
4、徐霞客游记:
5、唐宋八大家:
二、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诗经》共有篇,分、、三部分。

2、《论语》的作者是,它是一部纪录的著作。

3、《桃花源记》的作者是时期的;与“世外桃源”对应的英文单词音译过来是“”。

4、王维是唐代著名和,苏轼称他“,”。

5、杜甫《望岳》最后两句是“,,”表达了作者勇登绝顶,俯视一切的心胸和气魄。

6、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最后两句“,,”因比喻新奇贴切,所以西湖也被称作湖。

7、叶绍翁的《游园不值》最后两句“,,”写了春天来了,篱笆墙是关不住的。

三、单项选择(每空1分,共20分):
1、以下对“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改写贴切的是。

A、以前我离开时,杨柳依依不舍。

今天我归来啊,雨雪纷纷下个不停;
B、昨天我离开时,杨柳依依不舍。

今天我归来后,雨雪纷纷下个不停;
C、以前我离开时,杨柳依依恋恋不舍。

今天我归来啊,雨雪纷纷让我伤心;
D、以前我离开时,杨柳依依恋恋不舍。

今天我归来啊,雨雪纷纷让我感到悲哀。

2、对《三峡》中“山水有灵,亦当惊知己于千古矣”理解正确的是。

A、前人只写过三峡之险,作者第一个写出了三峡之美;
B、前人只知道三峡之险,作者第一个发现三峡之美;
C、三峡是美丽的,作者笔下的三峡写得更美;
D、三峡既险又美,作者都写出来了。

3、对“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理解正确的是。

A、自己不会钓鱼,只好羡慕别人;
B、自己没有渔具,只能羡慕别人;
C、自己想要被别人赏识,借羡慕鱼委婉表达;
D、自己不被别人赏识,借羡慕鱼委婉表达。

4、以下句子描写远景的是,描写近景的是;描写
实景的是,描写虚景的是。

(1)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2)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3)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4)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舳。

(5)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6)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

5、符合“智以谋之,仁以居之,吾知其去是而羽仪于天朝也,不远矣”一句涵义的是。

A、因为王弘中具有君子品德,所以不久将会重返京城。

B、因为王弘中具有君子胸怀,所以不久将会重返京城。

C、因为王弘中具有君子喜好,所以不久将会重返京城。

D、因为王弘中具有君子风度,所以不久将会重返京城。

6、《泊船瓜洲》中的“绿”是。

A、名词;
B、形容词;
C、动词;
D、副词。

7、《山家》中“怪见溪童出门望”的“怪见”是因为。

A、诗人没有事先通知而看到有人迎候;
B、诗人看到有人迎候远道来访的他;
C、诗人看到多年不见的老朋友出门迎候;
D、诗人看到这么偏僻的地方居然有人在门口迎候。

8、《石夫人》中“一轮明月照夫人”的“明月”指。

A、天上的月亮;
B、石夫人用的镜子;
C、石夫人面前的水面;
D、别人给她的镜子。

9、《虎丘记》记述了作者游历虎丘的和,是依据作者次游历所写的。

A、部分景观,部分过程,一次;
B、全部景观,全部过程,一次;
C、部分景观,部分过程,多次;
D、全部景观,全部过程,多次。

10、《过吴江有感》中“市静人逃赋,江宽客避兵”写的是。

A、清朝政府残酷镇压和压榨汉族百姓的历史事件;
B、地主残酷镇压和压榨老百姓的历史事实;
C、当地赋税过重和战乱频发,老百姓四处躲藏;
D、当地治安秩序混乱,老百姓四处躲藏。

11、《初春济南作》中“雪后千峰半入城”是说。

A、大雪过后千佛山像是大半进入了城中;
B、大雪过后千佛山的影子像是大半进入了城中;
C、大雪过后千佛山的倒影像是大半进入了城中;
D、大雪过后千佛山倒影在大明湖中,像是大半进入了城中。

12、阮元《苏堤春晓》中“东风吹冷碧桃花”的“碧”字是指。

A、桃花本来的颜色;
B、桃花被风吹了以后的颜色;
C、天色映照在桃花上的颜色;
D、诗人对桃花的颜色产生的幻觉。

13、《陶然亭联》的“无人到”和“有月来”是表现陶然亭的。

A、静寂;
B、空旷;
C、破败;
D、冷落。

14、《绍兴青藤书屋联》中的“东倒西歪屋”指的是。

A、作者自己陈旧破败的房屋;
B、作者自己贫困潦倒的生活;
C、作者自己简朴清贫的生活;
D、作者自己已经东倒西歪的房屋;
15、《红楼梦》(第十七回节选)中贾政道:“一进来园中所有之景悉入目中,则有何趣”意思是。

A、一进来园子就看见了所有景观,那还有什么意思。

B、一进来园子所有景观都摆在了眼前,那还有什么意思。

C、一进来园子就看见了所有景观,那还有什么游览的情趣。

D、一进来园子就看见了所有景观,那还有什么游览的趣味。

四、多项选择(每空2分,共10分):
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先秦两汉时期没有独立成篇的旅游文学作品;
B、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出现在汉末;
C、明代纪游散文才真正从其他文学题材中独立出来;
D、游记散文在清代出现了跨时空、多线索、多场景的复杂结构。

2、《桃花源记》结尾写由于种种原因,没有人能再找到去桃花源的路。

这样写的目的是。

A、桃花源确实真的找不到地方了;
B、桃花源本来就是作者虚构的,所以也就没有去的路;
C、桃花源是一个美好的地方,作者不愿别人打扰这里;
D、桃花源是作者心中的理想境地,所以留给读者更多的想象空间。

3、《蜀箱》结尾句“长使英雄泪满襟”是指。

A、诸葛亮为自己事业未成而流泪;
B、杜甫为诸葛亮事业未成而流泪;
C、杜甫为天下英雄事业未成而流泪;
D、杜甫为自己事业未成而流泪;
4、10、“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黄昏”是指。

A、天气
B、人生
C、季节
D、国家
5、《念奴娇·过洞庭》中“尽吸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运用了
写作手法。

A、比喻;
B、拟人;
C、夸张;
D、虚构。

五、改写(15分):
1、试将《论语·先进》(节选)改写为一篇现代文小游记。

(10分)
原文: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2、请将《北海一房山联》加适当字扩充,并不改变格式和原意。

(5分)
上联:好山一窗足,
下联:佳景四时宜。

六、简答(10分):
1、典型的旅游文学作品诞生于什么时代?它有什么特点?(4分)
2、纪游散文发展的繁荣期是什么时期?这一时期的纪游散文有什么特点?(6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