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
区别旧民族主义革命与新民族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

区别旧民族主义革命与新民族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旧民族主义革命与新民族主义革命的区别如下:时间不同;领导阶级不同;指导思想不同;结果不同;所属的革命不同。
1.新民族主义就是为维护本民族的生存、发展,追求平等,反对压迫、侵害的正义行为。
新民族主义有两个基本要素,一是为了本民族的生存与发展,二是同危害公平正义的罪恶势力作坚决的斗争。
中国的新民族主义是九十年代后开始的一股思潮,意在鼓舞人们理性发扬我国民族主义精神。
2.旧民族主义的内容基本上属于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是资本主义发达的欧美列强的特权。
它催生了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民族主义,它以国家为载体,迅速膨胀,并随商品和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一起,扩展到亚非拉,成为欧洲列强对外扩张的工具。
这种旧民族主义的实质是竭力要把本民族的意志强加于其他民族之上,其表现就是民族殖民和侵略。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意义:建立民主政权;国际影响;推翻三座大山。
新民主义与旧民主主义的各方面的区别

一,新旧民主革命的比较
革命性质的确定主要决定于革命的领导者及其纲领,对象,结果等因素的综合
(1):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相同点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分析:
A:社会性质相同。
即都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革命任务相同。
即反帝反封建
C:性质相同。
即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
(2):其不同点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来分析
A:领导阶级不同。
旧民主主义革命基本上是民族资产阶级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是无产阶级。
B:指导思想不同。
旧民主主义革命以从君主立宪制到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党共和国作为政治目标,主张走西方资本的发展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思想武器,以创建人民民主共和国作为政治目标。
C:革命发展与群众发动的深度,广度不同。
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纲领不彻底,群众发动不充分,土地问题不能彻底解决;新民主主义革命提出了彻底的革命纲领,广泛发动群众,解决了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即土地问题。
D:结果与前途不同。
旧民主主义革命有胜利的一面,但最后结果被窃取,革命任务没有完成,社会性质没有改变,在这一意义上讲是最终遭到了失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成为社会主义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结果。
E:所属的世界革命范畴不同。
旧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在十月革命之后,属于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
2017年高考历史高频考点: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

[键入文字]2017 年高考历史高频考点: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历史网的小编给各位考生整理了2017 年高考历史高频考点: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更多的资讯请持续关注历史网。
▲高考历史高频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 年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其间的革命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
可见,新、旧民主主义革命区别的最根本标志是领导阶级是谁,领导权掌握在谁的手中。
既然,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那么是不是这个革命应该就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呢?不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指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说它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简称“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直接目标是改变买办的封建的生产关系以及腐朽的政治上层建筑。
它的根本目标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二是革命的对象。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三是革命的动力。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包括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四是领导力量。
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
五是革命的具体步骤。
基于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的新民主主义国家;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社会。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为党的各项工作确立了总的指导方针。
在这条路线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并为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创造了必要的前提和条件。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
1。
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区别

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区别旧民主主义革命是资产阶级人士发动的,主要思想是三民主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人士发动的,主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思想。
历史条件第一、国际环境:俄国十月革命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方向,划分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时代,世界已进入了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
这就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国际环境。
这是转变的时代条件。
第二、经济条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因欧美各帝国主义国家忙于互相厮杀无暇顾及中国,且欧战各国需从中国进口原材料和农产品等因素的影响,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进入“黄金时期”。
第三、政治条件: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
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及欧战结束后的外资企业的增加,中国工人阶级队伍也随之壮大;到了五四运动后期,中国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了政治舞台,成为运动的主力军。
工人阶级的壮大,开始形成为一支强大的、最富有革命性的新的社会力量。
第四、思想条件:新文化运动的开展,民主主义思想的深入;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五四运动的爆发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深入传播。
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成为这个转变的转折点,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指导思想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
新民主主义理论科学地回答了中国革命的性质问题,以独创性的内容和鲜明的中国特色,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突破了世界近代史上的革命要么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要么是社会主义革命两种模式,创造了第三种革命类型,解决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落后国家,无产阶级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新课题;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关于中国革命分两步走,以新民主主义社会和国家为中间站实现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构想,解决了经济落后国家在夺取政权后,如何建设新国家,创造条件,以最小的代价和平地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难题,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不断革命论和革命转变论。
新旧民主主义的区别

新旧民主主义的区别区别在于:1,新旧民主革命的最大不同点在于领导阶级的不同,旧民主革命时期的领导阶级分别有,农民阶级,如义和团运动;地主阶级,如洋务运动;资产阶级,如黄花岗起义;而新民主革命时期的领导阶级主要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资产阶级革命有国民大革命;无产阶级革命就不必细说了。
2,革命纲领的不同,旧民主时期主要是着眼于土地问题,在新民主时期则触及到民主权利的争取;3,时代不同,旧民主革命是在五四运动之前,新民主革命则在其后。
4,指导理论的不同,旧民主时期是以农民意识和地主阶级意识为主要指导;新民主时期主要以资本主义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民主主义人民有参与国事或对国事有自由发表意见的权利的主义。
人民在实质上而不是在形式上有决定国家大政方针的权利,民主是使得人民辛苦劳作的发展成果真正为人民所共享的唯一手段,是预防腐败的最好利器。
旧民主主义革命是广义的资产阶级针对旧有统治阶级的革命。
在中国,它开始于1840年鸦片战争,以1919年“五四运动”为结束的标志,这一期间的革命斗争主要以资产阶级建立政权为主,其间也包含了其他阶级寻求改革、抵御侵略而引发的事件。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的,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
区别1,领导阶级的不同;旧民主革命主要由资产阶级领导的。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
2,目的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是对旧有统治阶级的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目标是无产阶级牢牢掌握革命领导权,彻底完成革命的任务。
3,时间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分界线是1919年五四运动。
4,主要思想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主要思想是三民主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主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思想。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是什么

Fpg 新民主主義革命和舊民主主義革命の區別是什麼?1、新舊民主主義革命の根本區別是領導階級
不同。
五四運動以前領導階級是農民階級和資產階級。
五四運動以後,領導階級是無產階級及其政黨
2、新舊民主主義革命の指導思想不同。
五四運動以前,指導思想是資產階級民主主義思想,孫中山の“三民主義”也是資產階級民主思想の產物。
五四運動以後,新民主主義指導思想是馬克思列寧主義
3、新舊民主主義革命前途不同。
舊民主主義革命是建立資本主義社會和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而新民主主義革命是建立新民主主義社會和新民主主義共和國,並過度到社會主義社會
4、與世界革命の關係不同。
舊民主主義屬於舊の世界資產階級民主主義革命の一部分,新民主主義革命發生在而過十月革命勝利後,屬於世界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の一部分
Fpg。
高三复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旧民主主义革
命的区别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的内容是什么,和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是什么,来看一下!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1、革命的目标。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直接目标是改变买办的封建的生产关系以及腐朽的政治上层建筑。
它的根本目标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革命的对象。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3、革命的动力。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包括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4、领导力量。
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
5、革命的具体步骤。
基于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
(1)第一步,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的新民主主义国家;
(2)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社会。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

1、中国资产阶级的民族民主革命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不同的发展时期。
五四运动以前为旧民主主义革命,五四运动以后属新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较之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区别在于:第一,从革命阵线看,新民主主义革命已不再是旧的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而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第二,从革命的领导阶级看,不再是资产阶级,而是无产阶级:第三、从革命的指导思想看,不再是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而是马克思主义;第四,从革命的前途看,不再是要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而是建立新民主主义的人民共和国,并在这些基础上,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其中,最主要的和最根本的是领导阶级不同。
“五四”运动之前,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领导者是中国的资产阶级,是一批小资产阶级及知识分子。
这时,中国的无产阶级仅是作为资产阶级的追随者参加革命的。
而在“五四”运动以后,中国民主革命的政治指导者,已经被中国无产阶级所代替。
中国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了政治舞台,成为运动的主力军。
工人阶级的壮大,开始形成为一支强大的、最富有革命性的新的社会力量。
中国无产阶级由于自己的成长和十月革命的影响,已经迅速地成长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并登上了历史的舞台,随后组建的共产党,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纲领,成为中国民主革命的领导者。
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的胜利,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方向,开始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
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在十月革命之后,所以说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范畴。
新民主主义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
在“五四”运动前,中国的革命、改良的指导思想均是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
新文化运动的开展,民主主义思想的深入;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五四运动的爆发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深入传播。
当时的国际环境、经济条件、政治条件和思想条件都使中国革命必然要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中的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1、中国资产阶级的民族民主革命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不同的发展时期。
五四运动以前为旧民主主义革命,五四运动以后属新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较之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区别在于:第一,从革命阵线看,新民主主义革命已不再是旧的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而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第二,从革命的领导阶级看,不再是资产阶级,而是无产阶级:第三、从革命的指导思想看,不再是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而是马克思主义;第四,从革命的前途看,不再是要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而是建立新民主主义的人民共和国,并在这些基础上,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其中,最主要的和最根本的是领导阶级不同。
“五四”运动之前,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领导者是中国的资产阶级,是一批小资产阶级及知识分子。
这时,中国的无产阶级仅是作为资产阶级的追随者参加革命的。
而在“五四”运动以后,中国民主革命的政治指导者,已经被中国无产阶级所代替。
中国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了政治舞台,成为运动的主力军。
工人阶级的壮大,开始形成为一支强大的、最富有革命性的新的社会力量。
中国无产阶级由于自己的成长和十月革命的影响,已经迅速地成长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并登上了历史的舞台,随后组建的共产党,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纲领,成为中国民主革命的领导者。
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的胜利,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方向,开始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
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在十月革命之后,所以说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范畴。
新民主主义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
在“五四”运动前,中国的革命、改良的指导思想均是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
新文化运动的开展,民主主义思想的深入;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五四运动的爆发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深入传播。
当时的国际环境、经济条件、政治条件和思想条件都使中国革命必然要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中的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可以说从根本上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
说新民主主义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更主要是因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但它又不是旧式的一般的资产阶级革命,它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因此说五四后的中国革命称为“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近代中国的民族民主革命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不同的发展时期。
1919年五四运动以前,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是属于旧
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之内的,是属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五四运动以后,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却改变为属于新的资产阶级革命的范畴,而在革命的阵线上说来,则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但是,无论是旧民主主义革命,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按其性质来说,都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在革命战线上说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但其性质仍然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它不是一般地要消灭资本主义,相反,它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一定的条件。
这种新民主主义革命,一方面和旧形式的、欧美式的、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的革命相区别,那是旧民主主义的革命,那种革命已经过时了;另一方面,也和苏联式的、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的革命相区别,那种社会主义的国家的革命已经在苏联兴盛起来,并且还要在各资本主义国家建立起来,无疑将成为一切工业先进国家的国家构成和政权构成的统治形式;但是那种革命,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中,还不适用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革命。
因此,一切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革命,在一定历史时期中所采取的国家形式,只能是第三种形式,这就是所谓新民主主义革命。
这是一定历史时期的形式,因而是过渡的形式,但是不可移易的必要的形式。
因此,全世界多种多样的国家体制中,按其政权的阶级性质来划分,基本地不外乎这三种:(甲)资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乙)无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丙)几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共和国。
第一种,是旧民主主义的国家。
在今天,在第二次帝国主义战争爆发之后,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已经没有民主气息,已经转变或即将转变为资产阶级的血腥的军事专政了。
某些地主和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国家,可以附在这一类。
第二种,除苏联外,正在各资本主义国家中酝酿着。
将来要成为一定时期中的世界统治形式。
第三种,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革命所采取的过渡的国家形式。
各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革命必然会有某些不同特点,但这是大同中的小异。
只要是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的革命,其国家构成和政权构成,基本上必然相同,即几个反对帝国主义的阶级联合起来共同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国家。
在今天的中国,这种新民主主义的国家形式,就是抗日统一战线的形式。
它是抗日的,反对帝国主义的;又是几个革命阶级联合的,统一战线的。
但可惜,抗战许久了,除了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民主根据地外,大部分地区关于国家民主化的工作基本上还未着手,日本帝国主义就利用这个最根本的弱点,大踏步地打了进来;再不变计,民族的命运是非常危险的。
就经济而言旧民Z主义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折腾来折腾去最终还是失败了。
所以,在资产阶级消沉、退缩之下,无产阶级革命阵营崛起进行新民Z主义革命,但新民主主义革命也不排斥民族资产阶级的参与。
新民主主义革命解决了帝国主义(买办资产阶级的主子,与现在的一样)、封建主义(地主阶级)、官僚资本主义(国有企业和官僚家族企业,与现在的一样)三大问题。
社会主义革
命解决了民族资产阶级(平民私人企业,与现在的一样)、小生产问题。
从而实现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属于资产阶级的社会性质。
因此说中国的新民主义革命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但又具有资产阶级社会的性质。
以下无正文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толькодля людей, которые используются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и не должны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в коммерческих целях.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Nur für den persönlichen fü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
Po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à des fins commerciales.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