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油脂精炼工艺及其他知识

合集下载

油脂精炼工艺培训

油脂精炼工艺培训

油脂精炼工艺培训油脂精炼工艺培训是为了提升操作人员的技能和知识,确保油脂精炼过程的顺利进行。

以下是一份油脂精炼工艺培训的内容概要:1. 油脂精炼的基本概念:介绍油脂精炼的定义、目的和重要性,以及油脂精炼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2. 原料质量和准备:详细介绍油脂精炼的原料要求,包括原油质量、含水率、酸值和杂质等参数,以及如何进行取样和检测。

3. 预处理步骤:讲解预处理的步骤和方法,如脱水、去酸和去杂质等,以及预处理设备和工艺流程的操作要点。

4. 热处理工艺:介绍热处理的目的和原理,包括蒸发、脱蜡、脱臭和脱色等步骤,以及工艺参数的控制和调整方法。

5. 冷处理工艺:介绍冷处理的目的和原理,包括冷却、结晶和过滤等步骤,以及冷处理设备的操作要点和安全注意事项。

6. 产品储存和包装:详细介绍产品的储存和包装要求,包括储罐、储存温度、密封和标识等方面的要求,以及产品检验和质量控制方法。

7. 安全操作和事故处理:介绍油脂精炼过程中的安全事项和操作规范,包括设备操作、化学品的储存和使用、防火安全和事故处理等方面的要求。

8. 环保管理和能耗控制:讲解油脂精炼工艺中的环境保护要求,包括废水处理、废气排放和能耗控制等方面的知识和措施。

9. 实践演练和案例分析:组织学员进行实际操作和模拟演练,以加强对油脂精炼工艺的理解和掌握。

同时,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员解决实际问题和提高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通过这样的油脂精炼工艺培训,操作人员可以全面了解油脂精炼的各个环节和工艺,掌握关键技术和操作要点,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确保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

同时,也能够在实际操作中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自己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

10. 质量管理体系:介绍油脂精炼中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和HACC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的应用。

学员将学习如何建立标准操作程序(SOPs)、制定质量标准和规范、进行内部审核和不合格品控制等。

11. 仪器设备操作:学员将学习使用各类仪器设备,如蒸发器、脱蜡器、脱臭器、脱色器、冷却器、过滤器和离心机等。

精炼过程

精炼过程

棕榈油精炼过程(一)油脂精炼工艺油脂精炼的目的就是为了去除杂质,达到成品食用油的标准。

工艺主要流程为:毛油—脱胶—中和—脱色—脱臭—分提。

加水水化脱胶,加碱中和或蒸气蒸馏脱酸,加吸附剂活性白土或活性炭脱色,高温负压脱臭同时脱除产生油烟的低沸点挥发物。

一、毛油过滤收购回来的毛油需经过过滤,滤去悬浮颗粒杂质以及其他杂质才能进行下面的生产。

二、脱胶胶质即磷脂、糖、蛋白质混合物、微量金属及其他杂质。

脱胶即是对这些杂质的去除工艺,原料油脂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最终产品的质量,原料油脂中胶质是影响油脂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这些杂质使油脂与催化剂不相接触,从而降低了裂解速度,不脱胶就直接中和会因乳化而难以操作和增加油损,胶质也是油脂翻泡的原因,对产品的稳定性和色泽产生不利影响。

该公司采用顶级脱胶法,采用德国的韦斯伐利亚公司设备。

主要工艺流程:毛油→换热器→(加酸)混合器→中间罐→(加碱)混合器→离心机→(加水)混合器→中间→离心机→精炼油该法在加热到90~105 ℃的毛油中加磷酸激烈搅拌混合约3min 后,用稀碱将部分磷酸中和, 将全部油脂用离心机分离后加热水静置, 用特别高的重力加速度进行离心分离。

最后脱胶油中磷脂的含量可在5×10 - 6以下。

顶级脱胶法是由比利时的范德莫特尔公司和德国的韦斯伐利亚共同研究出的新型脱胶方法,期间需经过两次离心机分离,离心分离效果越好,脱胶效果越好,得到的精炼油品质越高。

三、中和中和脱酸是对产品质量和价格有很大影响的一道工序,如果中和工序有问题,会给脱色以后的各工序带来困难,并使产品质量和收率降低。

中和通常有两种方法即物理和化学方法,原则上物理精炼法即气提蒸馏脱酸方法应作为油脂精炼的首选工艺,化学中和方法即用氢氧化钠中和毛油中的游离脂肪酸脱酸会产生皂脚和废水。

但选择物理精炼法还是化学精炼法, 主要取决于毛油的质量。

鉴于现实中的诸多问题, 目前的油脂加工厂还常常配备两套装置, 化学精炼法仍然不可缺少。

物理精炼食用油工艺

物理精炼食用油工艺

物理精炼食用油工艺物理精炼食用油工艺是一种通过物理方法将食用油中的杂质和不良成分去除的生产工艺。

它是食用油生产中常用的一种精炼方法,可以提高食用油的质量和口感,同时也符合现代人对健康食品的追求。

物理精炼食用油的工艺主要包括去除杂质、脱酸和脱臭三个步骤。

首先是去除杂质的过程。

食用油中常见的杂质有悬浮物、杂质沉淀物和胶质等。

通过沉淀、过滤和离心等物理方法,可以有效地去除这些杂质,使食用油更加纯净。

接下来是脱酸的步骤。

在食用油中,酸价是衡量其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高酸价会降低食用油的品质和稳定性。

脱酸主要是通过碱炼和蒸汽脱酸两个步骤来实现的。

碱炼是利用碱性溶液与食用油中的游离脂肪酸发生中和反应,从而降低酸价。

而蒸汽脱酸则是利用高温高压的蒸汽作用于食用油中的游离脂肪酸,使其挥发出去,达到降低酸价的目的。

最后是脱臭的过程。

食用油中常常存在着一些难以去除的异味物质,这些异味物质会影响食用油的口感和质量。

脱臭是通过蒸馏和蒸汽脱臭两个步骤来实现的。

蒸馏是将食用油加热到一定温度,使异味物质蒸发出去,然后通过冷凝器冷凝,得到无异味的食用油。

蒸汽脱臭则是利用高温高压的蒸汽作用于食用油中的异味物质,使其挥发出去,达到脱臭的效果。

物理精炼食用油的工艺具有以下优点。

首先,它是一种较为环保和经济的工艺,不会产生废水和废气,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其次,由于不使用化学药剂,因此食用油的营养成分不会受到破坏,保持了其原有的营养价值。

此外,物理精炼食用油的工艺简单易行,操作成本低,适用于大规模生产。

然而,物理精炼食用油的工艺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它无法完全去除食用油中的微量杂质和有害物质,如重金属离子和农药残留等。

其次,由于工艺中需要高温处理,可能会导致食用油中的一些营养成分损失。

因此,在实际生产中,需要根据不同的需求和要求选择合适的工艺。

物理精炼食用油是一种通过物理方法将食用油中的杂质和不良成分去除的工艺。

它可以提高食用油的质量和口感,符合现代人对健康食品的追求。

油脂精炼基础知识资料

油脂精炼基础知识资料

油脂精炼基础知识资料油脂基础知识一、油品知识1. 油脂基础知识1.1毛油的定义:用压榨、浸出等方法制取得到的,未经过精炼的动植物油脂称为毛油。

其主要成分是各种甘油三酸脂的混合物,俗称中性油。

1.2毛油所含杂质:毛油通过化学、物理精炼后,使其中的杂质降低到一定的标准之下,获得合格的油脂产品。

毛油所含主要杂质如下:①.悬浮杂质:如泥沙、饼渣等固体杂质②.胶溶性杂质:主要为磷脂③.油溶性杂质:主要为游离脂肪酸(FFA)、色素等④.水分1.3毛油进行精炼的原因:①.悬浮杂质、胶溶性杂质和水分的存在,会有利于微生物的活动,使油脂水解酸败。

②.磷脂的存在将使油脂外观混浊、暗淡。

在炒菜时会产生大量的泡沫。

③.油脂中所含FFA过高,会使油脂异味浓,风味差,有些FFA会在炒菜时发烟。

④.不良色素使油脂颜色加深,甚至发黑。

所以为了得到消费者所接受产品,必须对毛油精炼。

1.4我国植物油的排序和介绍我国目前的植物油按理化指标的不同由低到高排列顺序为:四级油、三级油、二级油(原高级烹调油)、一级油(原色拉油),质量最好的是一级油(原色拉油)。

四级油实际上就是经初加工的毛油。

这种油(甚至包括三级油)由于没有经过深加工,故许多有害的物质未能从油中分离出来,在160℃~170℃就开始冒烟,既污染环境,又有害健康。

二级油(原高级烹调油)是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自行制定的一种“过渡性”品种,应当说是中国独有的。

它的一些指标比国际上通行的一级油(原色拉油)略低一些,比如颜色略深,烟点略低等。

或者仅在欠发达地区作为一种过渡品种而存在。

无论是颜色、发烟点,还是对人体健康来讲,质量最好的是一级油(原色拉油)。

1.5 油脂的三大反应和精炼植物油的储存方法水解反应:油脂+ 水游离脂肪酸(即FFA)皂化反应:油脂+ 碱皂脚氧化反应:油脂+ 氧过氧化物根据以上三大反应,如果植物油贮藏不当,也可能导致油脂变质,以至影响健康,所以了解一些植物油的贮藏知识,是十分必要的,总结起来油脂储存有四要点:一密封、二避光、三低温、四忌水。

油脂精炼工艺流程

油脂精炼工艺流程

油脂精炼工艺流程
《油脂精炼工艺流程》
油脂精炼是指将原始的粗制油脂通过一系列的加工工艺,去除杂质和改善品质,使其成为适合食用、工业用途的成品油脂的过程。

精炼工艺的流程通常包括去除杂质、去除有害成分、改善气味和颜色、增加氧化稳定性等步骤。

首先,原始的粗制油脂会经过脱酸、脱色、脱臭等步骤去除杂质和有害成分。

脱酸是通过碱处理或蒸发脱酸等方法去除油脂中的游离脂肪酸,从而提高其质量和稳定性。

然后是脱色过程,通过活性粉等吸附剂去除色素和其他杂质,使油脂呈现出清澈透明的状态。

接着是脱臭,利用蒸汽脱臭或真空蒸馏除去油脂中的异味,改善其气味。

在去除杂质和有害成分之后,精炼工艺还包括改善油脂的气味和颜色。

为了增加食用油脂的氧化稳定性,通常还会进行脱氧和抗氧化处理,以延长油脂的使用寿命。

整个精炼工艺流程需要严格控制温度、压力、PH值等参数,
确保油脂的品质符合标准要求。

此外,还需要对废水、废渣等副产品进行处理,以确保生产过程符合环保标准。

油脂精炼工艺流程是一个复杂的综合工程,需要各种加工设备和技术的配合,以确保最终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同时,不同类型的油脂,如食用油、工业油等,其精炼工艺流程也会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具体需求进行调整。

总的来说,精炼工艺是保
证油脂品质和安全性的重要环节,对油脂加工行业具有重要意义。

油脂精炼工艺流程

油脂精炼工艺流程

油脂精炼工艺流程油脂精炼是一种将原始植物油或动物脂肪经过一系列工艺处理,去除杂质、异物和不良成分,提高其品质和营养价值的过程。

精炼后的油脂具有更好的口感、气味和稳定性,适用于食用、工业生产和医药等领域。

下面将介绍油脂精炼的工艺流程。

1. 原料准备油脂精炼的第一步是原料准备。

对于植物油来说,常见的原料包括大豆油、花生油、棕榈油等;对于动物脂肪来说,常见的原料包括猪油、牛油、鸡油等。

在进行精炼前,需要对原料进行初步的清洗和去除杂质,确保原料的质量符合精炼的要求。

2. 脱酸脱酸是油脂精炼的重要步骤之一。

在这个过程中,原料油脂中的游离脂肪酸会被中和或去除,以减少油脂的酸度和提高其质量。

常见的脱酸方法包括碱处理法和物理脱酸法。

碱处理法是将原料油脂与碱溶液混合,在一定温度和时间条件下进行中和反应;物理脱酸法则是通过高温蒸汽或真空蒸馏将游离脂肪酸从油脂中去除。

3. 脱色脱色是油脂精炼的另一个重要步骤。

在这个过程中,原料油脂中的色素、杂质和异物会被吸附或去除,以提高油脂的透明度和色泽。

常见的脱色方法包括活性土脱色法和活性炭脱色法。

活性土脱色法是将原料油脂与活性土吸附剂混合,经过一定时间的静置和过滤,去除油脂中的色素和杂质;活性炭脱色法则是将原料油脂与活性炭吸附剂接触,通过吸附作用去除油脂中的色素和异物。

4. 脱臭脱臭是油脂精炼的最后一道工艺步骤。

在这个过程中,原料油脂中的异味和杂质会被去除,以提高油脂的口感和气味。

常见的脱臭方法包括蒸汽脱臭法和真空蒸馏法。

蒸汽脱臭法是将原料油脂在高温和蒸汽的作用下,将异味和杂质挥发出去;真空蒸馏法则是通过在真空条件下加热原料油脂,将异味和杂质蒸发并去除。

5. 氢化(可选)在一些情况下,油脂精炼的工艺流程中还会包括氢化这一步骤。

氢化是指将不饱和脂肪酸转化为饱和脂肪酸或部分饱和脂肪酸的化学反应,以提高油脂的稳定性和氧化抗性。

氢化过程中需要加入催化剂和氢气,并控制温度和压力条件。

通过以上工艺流程,原料油脂经过脱酸、脱色、脱臭等步骤的处理,最终得到精炼后的油脂产品。

油脂精炼技术及工艺

油脂精炼技术及工艺

油脂精炼技术与工艺一、油脂精炼意义1.增强油脂储藏稳定性2.改善油脂风味3.改善油脂色泽为油脂深加工制品提供原料二、毛油组成成分毛油中绝大局部为混酸甘油脂的混合物,即油脂,只含有极少量的杂质。

这些杂质虽然量小,但在影响油脂品质和稳定性上却“功不可没〞。

悬浮杂质:泥沙、料胚粉末、饼渣水分胶溶性杂质:磷脂、蛋白质、糖以及它们的低级分解物脂溶性杂质:游离脂肪酸〔FFA〕、甾醇、生育酚、色素,脂肪醇,蜡其它杂质:毒素、农药三、脱胶油脂胶溶性杂质不仅影响油脂的稳定性,而且影响油脂精炼和深度加工的工艺效果。

油脂在碱炼过程中,会促使乳化,增加操作困难,增大炼耗和辅助剂的耗用量,并使皂脚质量降低;在脱色过程中,增大吸附剂耗用量,降低脱色效果。

脱除毛油中胶溶性杂质的过程称为脱胶。

1/14我们在实际生产中使用的方法是特殊湿法脱胶,是水化脱胶方法的一种。

油脂水化脱胶的根本原理是利用磷脂等胶溶性杂质的亲水性,将一定量电解质溶液参加油中,使胶体杂质吸水、凝聚后与油脂别离。

其中胶质中以磷脂为主。

在水分很少的情况下,油中的磷脂以内盐结构形式溶解并分散于油中,当水分增多时,它便吸收水分,体积增大,胶体粒子相互吸引,形成较大的胶团,由于比重的差异,从油中可别离出来。

影响水化脱胶的因素水量操作温度混合强度与作用时间电解质电解质在脱胶过程中的主要作用中和胶体分散相质点的外表电荷,促使胶体质点凝聚。

磷酸和柠檬酸可促使非水化磷脂转化为水化磷脂。

磷酸、柠檬酸螯合、钝化并脱除与胶体分散相结合在一起的微量金属离子,有利于精炼油气、滋味和氧化稳定性的提高。

使胶粒絮凝紧密,降低絮团含油,加速沉降。

四、脱酸植物油脂中总是有一定数量的游离脂肪酸,其量取决于油料的质量。

种籽的不成熟性,种籽的高破损性等,乃是造成高酸值油脂的原因,尤其在高水分条件下,对油脂保存十分不利,这样会使得游离酸含量升高,并降低了油脂的质量,使油脂的食用品质恶化。

脱酸的主要方法为碱炼和蒸馏2/14法。

食用油精炼工艺流程

食用油精炼工艺流程

食用油精炼工艺流程食用油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品之一,而食用油的精炼工艺是确保食用油质量和安全的重要环节。

在食用油的精炼工艺中,通过一系列的步骤,可以去除油中的杂质、色素和异味,提高食用油的透明度和稳定性,使其更加适合人们的食用。

下面将介绍食用油精炼工艺的流程和各个步骤的具体操作。

1. 原料接收和储存。

食用油的精炼工艺首先要进行原料的接收和储存。

原料一般是从油料加工厂或者农户处购买的粗制油,需要对原料进行检验,确保原料的质量符合要求。

接收后,将原料储存在专门的储存罐中,待精炼过程中使用。

2. 原油脱酸。

原油脱酸是食用油精炼工艺中的第一步,目的是去除原油中的酸性物质。

一般采用碱炼法或者物理脱酸法,将原油与碱液或者通过物理方法进行混合,使酸性物质与碱液或者其他物质结合,形成沉淀物,然后通过离心分离或者过滤的方式将沉淀物去除,从而达到脱酸的目的。

3. 脱色。

脱色是食用油精炼工艺中的第二步,目的是去除原油中的色素。

一般采用吸附剂(如活性白土、活性炭)来吸附原油中的色素,经过一定时间的接触,再通过过滤或者离心分离的方式将吸附剂和色素分离,从而达到脱色的目的。

4. 去除异味。

去除异味是食用油精炼工艺中的第三步,目的是去除原油中的异味物质。

一般采用蒸馏、脱臭或者蒸汽冲洗的方式,将原油中的异味物质蒸发掉,然后通过冷凝、冷却或者吸附的方式将蒸发出的异味物质去除,从而达到去除异味的目的。

5. 脱水。

脱水是食用油精炼工艺中的第四步,目的是去除原油中的水分。

一般采用脱水设备(如真空脱水器、膜脱水器)将原油中的水分去除,从而达到脱水的目的。

6. 加工成品油。

经过以上步骤后,原油就变成了精炼的成品油。

成品油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分装、灌装或者直接装桶,然后进行包装、标识和储存,待销售或者进一步加工使用。

总结。

食用油精炼工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严格控制各个步骤的操作条件和参数,确保精炼出的食用油符合国家标准和顾客的需求。

同时,精炼工艺中的设备和操作也需要符合相关的卫生、安全和环保要求,确保生产过程安全、高效、环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毛油是怎样被精炼油设备炼成的毛油是油料种籽被压榨或浸出后的油脂,而精炼油设备就是要去除油脂中有害的物质,保留对食用,营养和贮存有益的物质。

毛油精炼的过程如下精炼油设备一般采用过筛,过滤和沉淀的方法除去毛油中绝大部分水分及杂质。

一、油脂精炼目的:油脂精炼通常是指对毛油进行精制。

毛油中杂质的存在,不仅影响油脂的食用价值和安全贮藏,而且给深加工带来困难,但精炼的目的,又非将油中所有的杂质都除去,而是将其中对食用、贮藏、工业生产等有害无益的杂质除去,如棉酚、蛋白质、磷脂、黏液、水分等都除去,而有益的"杂质",如生育酚等要保留。

因此,根据不同的要求和用途,将不需要的和有害的杂质从油脂中除去,得到符合一定质量标准的成品油,就是油脂精炼的目的。

二、油脂精炼的方法:根据操作特点和所选用的原料,油脂精炼的方法可大致分为机械法、化学法和物理化学法三种。

上述精炼方法往往不能截然分开。

有时采用一种方法,同时会产生另一种精炼作用。

例如碱炼(中和游离脂肪酸)是典型的化学法,然而,中和反应生产的皂脚能吸附部分色素、粘液和蛋白质等,并一起从油中分离出来。

由此可见,碱炼时伴有物理化学过程。

油脂精炼是比较复杂而具有灵活性的工作,必须根据油脂精炼的目的,兼顾技术条件和经济效益,选择合适的精炼方法。

机械方法(1)沉淀①沉淀原理沉淀是利用油和杂质的不同比重,借助重力的作用,达到自然分离二者的一种方法。

②沉淀设备沉淀设备有油池、油槽、油罐、油箱和油桶等容器。

③沉淀方法沉淀时,将毛油置于沉淀设备内,一般在20~30℃温度下静止,使之自然沉淀。

由于很多杂质的颗粒较小,与油的比重差别不大。

因此,杂质的自然沉淀速度很慢。

另外,因油脂的粘度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所以提高油的温度,可加快某些杂质的沉淀速度。

但是,提高温度也会使磷脂等杂质在油中的溶解度增大而造成分离不完全,故应适可而止。

沉淀法的特点是设备简单,操作方便,但其所需的时间很长(有时要10多天),又因水和磷脂等胶体杂质不能完全除去,油脂易产生氧化、水解而增大酸值,影响油脂质量,不仅如此,它还不能满足大规模生产的要求,所以,这种纯粹的沉淀法,只适用于小规模的乡镇企业。

(2)过滤①过滤原理过滤是将毛油在一定压力(或负压)和温度下,通过带有毛细孔的介质(滤布),使杂质截留在介质上,让净油通过而达到分离油和杂质的一种方法。

②过滤设备箱式压滤机、板框式过滤机、振动排渣过滤机和水平滤叶过滤机。

(3)离心分离离心分离是利用离心力分离悬浮杂质的一种方法。

卧式螺旋卸料沉降式离心机,卧式螺旋卸料沉降式离心机是轻化工业应用己久的一类机械产品,近年来在部分油厂用以分离机榨毛油中的悬浮杂质,取得较好的工艺效果。

水化法(1)水化原理所谓水化,是指用一定数量的热水或稀碱。

盐及其他电解质溶液,加入毛油中,使水溶性杂质凝聚沉淀而与油脂分离的一种去杂方法。

水化时,凝聚沉淀的水溶性杂质以磷脂为主,磷脂的分子结构中,既含有疏水基团,又含有亲水基团。

当毛油中不含水分或含水分极少时,它能溶解分散于油中;当磷脂吸水湿润时,水与磷脂的亲水基结合后,就带有更强的亲水性,吸水能力更加增强,随着吸水量的增加,磷脂质点体积逐渐膨胀,并且相互凝结成胶粒。

胶粒又相互吸引,形成胶体,其比重比油脂大得多,因而从油中沉淀析出。

(2)水化设备目前广泛使用的水化设备是水化锅。

一般油厂往往配备2~3只水化锅,轮流使用。

也可作为碱炼(中和)锅使用。

三、精炼工艺流程:工艺分:脱酸、脱胶,脱色,脱臭,冬化脱蜡等几步,根据毛油的品种可采用其中的几步或全部工艺去精炼。

○1脱酸:植物油脂中总是有一定数量的游离脂肪酸,其量取决于油料的质量。

种籽的不成熟性,种籽的高破损性等,乃是造成高酸值油脂的原因,尤其在高水分条件下,对油脂保存十分不利,这样会使得游离酸含量升高,并降低了油脂的质量,使油脂的食用品质恶化。

脱酸的主要方法为碱炼和蒸馏法。

蒸馏法又称物理精炼法,应用于高酸值、低胶质的油脂精炼。

这里主要介绍碱炼法。

碱炼脱酸的作用:烧碱能中和粗油中的绝大部分游离脂肪酸,生成的钠盐在油中不易溶解,成为絮状物而沉降。

生成的钠盐为表面活性剂,可将相当数量的其他杂质也带入沉降物,如蛋白质、粘液质、色素、磷脂及带有羟基和酚基的物质。

甚至悬浮固体杂质也可被絮状皂团携带下来。

因此,碱炼具有脱酸、脱胶、脱固体杂质和脱色素等综合作用。

烧碱和少量甘三酯的皂化反应引起炼耗的增加。

因此,必须选择最佳的工艺操作条件,以获得碱炼油的最高得率。

○2水化法脱胶:脱除毛油中胶溶性杂质的过程称为脱胶,即将脱胶工艺仅包含由毛油的水化,一些杂质如:磷脂、胶质与蛋白质在无水时溶解在油中,一旦水化就不能溶于油,这就是水化脱胶的原理,然而水化后仍有部分胶质在油中,这就需要对其酸化处理来除去。

油脂胶溶性杂质不仅影响油脂的稳定性,而且影响油脂精炼和深度加工的工艺效果。

油脂在碱炼过程中,会促使乳化,增加操作困难,增大炼耗和辅助剂的耗用量,并使皂脚质量降低;在脱色过程中,增大吸附剂耗用量,降低脱色效果。

我们在实际生产中使用的方法是特殊湿法脱胶,是水化脱胶方法的一种。

油脂水化脱胶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磷脂等胶溶性杂质的亲水性,将一定量电解质溶液加入油中,使胶体杂质吸水、凝聚后与油脂分离。

其中胶质中以磷脂为主。

在水分很少的情况下,油中的磷脂以内盐结构形式溶解并分散于油中,当水分增多时,它便吸收水分,体积增大,胶体粒子相互吸引,形成较大的胶团,由于比重的差异,从油中可分离出来。

总体来说,榨油机厂家比精炼厂更多地用到水化脱胶,只有很小油脚在中间贮罐里积淀。

脱胶后的水相可以在粕的蒸脱中再利用,而磷脂具有优秀的商业价值,可以分别干燥。

毛油用泵泵入炼油锅,进行脱胶和中和操作。

当油和皂明显分离,迅速下沉时,停止搅拌,静置,然后吸出上层清油至水洗罐。

皂脚由底部排空管放至皂脚桶,当皂脚含较多油时,停止放皂脚,皂脚由泵打入皂脚罐。

炼油罐中剩余的油混入下一罐继续。

○3碱炼:工艺过程的加碱量取决于毛油的酸价,根据酸价计算需加入的理论碱量,并加适量的超量碱。

毛油碱炼后生成皂脚。

皂脚粘度很大,常因夹带有相当多的中性脂肪而降低油脂生产的得率。

为解决这个问题,碱炼脱酸时有的加入表面活性剂二甲基苯磺酸钠,以降低皂脚粘度,使中性油易于与皂脚分离,减少皂脚夹带的油量,提高油的得率。

利用表面活性剂脱酸的方法是1963年发明的,被称之为海尔沃本脱酸法。

最后,水洗和脱水,以除去油中水分、少量的皂和游离碱。

○4脱色:目的去除各种油脂都带有不同的颜色,这是因为其中含有不同的色素所致。

在前面所述的精炼方法中,虽可同时除去油脂中的部分色素,但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地步。

因此,对于生产高档油脂——色拉油、化妆品用油、浅色油漆、浅色肥皂及人造奶油用的油脂,颜色要浅,只用前面所讲的精炼方法,尚不能达到要求,必须经过脱色处理方能如愿。

油脂脱色的方法有日光脱色法(亦称氧化法)、化学药剂脱色法、加热法和吸附法等。

目前应用最广的是吸附法,即将某些具有强吸附能力的物质(酸性活性白土、漂白土和活性炭等)加入油脂,在加热情况下吸附除去油中的色素及其他杂质(蛋白质、黏液、树脂类及肥皂等)。

间歇脱色即油脂与吸附剂在间歇状态下通过一次吸附平衡而完成脱色过程的工艺。

脱色油经贮槽转入脱色罐,在真空下加热干燥后,与由吸附剂罐吸入的吸附剂在搅拌下充分接触,完成吸附平衡,然后经冷却由油泵泵人压滤机分离吸附剂。

滤后脱色油入贮槽,借真空吸力或输油泵转人脱臭工序。

压滤机中的吸附剂滤饼则转入处理罐同收残油。

○5脱臭:脱臭又称为水汽蒸腾、汽提,物理精炼。

臭味:油脂中各种气味组分、低分子醛、酮、FFA(主要的)以及烃等。

脱臭这一道工艺很重要,下来脱臭工艺的基本原理。

首先,利用油脂内的臭味物质和甘油三酯的挥发性上存在差异,在高温真空条件下借助水蒸气蒸馏脱出臭味物质,该温度大约为200度,真空则是控制在≧0.1Mpa,时间则是120分钟左右。

温度控制的关键限值:化学一般控制在235~255℃,主要监控依据为成品油是否合格,油品是否有异味;物理精炼一般会控制在250~265℃,主要监控依据为成品油色泽及游离酸是否合格。

脱臭在工艺上又可以分为间歇式、半连续式和连续式三种。

○6脱蜡:脱蜡是从油脂中脱除或提取蜡质,提高食用油的冷藏稳定性和透明度,一般要求油中含蜡量低于10-6以下。

脱蜡的原理就是冷冻,蜡质在40℃一下会随着温度降低而析出,蜡结晶有自身的规律和温度要求。

在常温(30℃)以下,溶解度低,析出蜡的细晶粒而成为稳定的油溶胶,从而影响油品的滋味、适口度、消化吸收率及透明度。

油脂脱蜡过程中所用的具有工艺特点的主要设备有结晶塔、养晶罐和硅藻土处理罐等。

工艺流程如下:脱臭油-→冷却结晶-→过滤-→脱蜡成品油↓蜡糊-→熔化-→压榨-→粗蜡↓软脂四、精炼主要设备1、离心机离心机是油脂精炼的主要设备之一,目前国外主要是阿法-拉伐和韦斯伐利亚两家公司独占鳌头,也许是受中国引进第一套50t/d阿法-拉伐离心机及配套碱炼设备的影响,几乎所有的同行都对阿法-拉伐离心机感兴趣。

但随着对国外技术的进一步了解,人们发现同样具有优越的性能, 对于质量较差毛油用韦斯伐利亚离心机处理效果更好。

2、过滤机在油脂加工工艺中,过滤是实现固、液分离的一种必要手段。

在现代油脂加工中用立式叶片过滤机。

世界公认的立式叶片过滤机当属荷兰Ama公司生产的产品。

其实,世界上几乎所有知名的油脂精炼成套设备公司选用的都是该公司的产品。

国内已有数家公司消化吸收了该公司的设备并生产出了类似的产品,经过若干年的实际应用与改进,质量已接近Ama 公司产品的水平。

3、蒸汽喷射泵油脂脱臭所要求的真空残压通常在200-600Pa,这一点国内生产的真空泵完全可以达到,但是蒸汽耗量大。

世界上油脂精炼行业应用最多的真空泵品牌当属德国的Korting。

其产品以真空稳定,蒸汽耗量低而倍受业内人士的青睐。

4、脱臭塔国内最早用于植物油连续脱臭的脱臭塔为多层盘式脱臭塔,后又设计了卧式脱臭塔,目前在一定范围内仍有应用。

但随着油脂设备的不断更新、规模的不断扩大,多层立式脱臭塔以其浅料层结构和各层真空不会互串、能适用于不同处理量的特点,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应用。

5、脱色罐不锈钢脱色罐主要适用于料液的脱色,可以加入活性炭或者活性白土,在加热70~80度的条件下搅拌均匀脱色罐广泛应用于含高杂质溶液的脱色、提纯、净化、去除热原除臭、去杂等。

脱色罐设备附件配置:手孔、视镜、温度计、料液进出口、取样口、回流口、夹套热媒进出口等。

6、结晶塔(罐)结晶塔(罐)是给蜡质提供适宜结晶条件的设备,分间歇式和连续式。

前者可采用类似精炼罐的结构,将换热装置改成夹套式,搅拌速度要适宜蜡晶成长;后者如图6-50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