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局护轨改造新标准

合集下载

铁道部关于发布《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

铁道部关于发布《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

铁道部关于发布《新建时速200公⾥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规定》、《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1-2005)、《新建时速200~250公⾥客运专线铁路设计暂⾏规定》3项铁路⼯程建设标准局部修订条⽂的通知(2012)⽂号:铁建设[2012]3号颁布⽇期:2012-01-01执⾏⽇期:2012-01-01时效性:现⾏有效效⼒级别:部门规章现发布《新建时速200公⾥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规定》(铁建设函〔2005〕285号)、《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1-2005)、《新建时速200~250公⾥客运专线铁路设计暂⾏规定》(铁建设〔2005〕140号)等3项标准的局部修订条⽂,⾃发布之⽇施⾏。

铁道部原发上述3项标准(含局部修订)相应条⽂及相关内容同时废⽌。

《新建时速200公⾥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规定》等3项标准的局部修订条⽂由铁道部建设管理司负责解释。

铁路⼯程建设标准局部修订条⽂⼀、《新建时速200公⾥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规定》(铁建设函〔2005〕285号)(⼀)增加第5.1.2条第6款:6 桥上应按《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1)规定设置护轮轨。

【说明】现⾏《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1-2005)第3.3.8条规定客货共线铁路桥上应铺设护轨,《新建时速200公⾥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规定》(铁建设函〔2005〕285号)作为时速200公⾥客货共线铁路桥涵设计的补充规定,未对桥上铺设护轨再作规定。

为避免标准执⾏过程中对条⽂理解等⽅⾯产⽣歧义,本次修订中明确了桥上护轨的设置要求。

(⼆)第5.2.3条第5款修改为:5 列车竖向脱轨荷载可不计动⼒系数。

对于多线桥,只考虑⼀线脱轨荷载,且其他线路上不作⽤列车荷载。

按下列两种情况,计算列车脱轨荷载的影响:1)列车脱轨后⼀侧车轮仍停留在桥⾯轨道范围内。

脱轨荷载按图5.2.3-1所⽰计算,两条线荷载平⾏于线路中线,相距为1.4 m,作⽤于线路中线两侧2.0 m范围以内的最不利位置上。

普速铁路线路修理规则

普速铁路线路修理规则

普速铁路线路修理规则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贯彻落实“强基达标、提质增效”工作主题,适应普速铁路运营要求,规范线路设备管理,提高线路设备修理和技术管理水平,特制定本规则。

第1.0.2条线路设备修理的基本任务是通过科学合理和经济的维修策略,保持和恢复线路设备安全性、可靠性。

第1.0.3条线路设备修理分为线路设备大修和维修。

线路设备大修是为全面恢复和提高线路设备固有可靠度而对线路进行的大规模修理。

线路设备维修是根据线路设备变化规律,维持列车以规定速度安全和不间断地运行而对线路进行的日常维护和小规模修理。

第1.0.4条线路设备修理采用周期修与状态修相结合。

线路设备大修以周期修为主,日常维修以状态修为主。

第1.0.5条线路设备修理应贯彻“修理标准与线路等级匹配、投入产出经济合理”理念,实行线路分级管理。

第1.0.6条优化劳动组织,实行检、养、修分开,大力推进检测、修理专业化建设;积极推行工务、电务、供电等专业日常维修一体化管理,促进专业管理和综合管理融合。

第1.0.7条线路设备修理实行天窗修制度,铁路局集团公司应安排足够数量的天窗,以满足线路设备修理的需要。

大力推广“集中修”。

第1.0.8条积极推行机械化,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改善劳动条件,提高作业效率,保证作业质量。

第1.0.9条积极利用现代检测监测技术加强线路检测,利用大数据提升智能化分析水平,实现对线路的智能分析,精准修理,完善生产信息管理系统,提升科学管理水平。

第1.0.10条线路设备修理工作应遵守本规则。

铁路局集团公司应根据本规则制定实施细则。

第1.0.11条本规则适用于1435mm标准轨距和线路允许速度200km/h以下的铁路(仅运行动车组列车的铁路、重载铁路除外)。

重载铁路暂由铁路局集团公司规定,非标准轨距铁路线路修理办法由铁路局集团公司规定,并报中国铁路总公司备案。

本规则未涉及的内容按相关规定执行。

第二章线路设备修理工作内容及工作组织第一节基本要求第2.1.1条积极推进机械化、标准化、信息化,提高修理质量和作业效率,确保作业安全。

《普速铁路线路修理规则》主要修订内容新旧条款对比表

《普速铁路线路修理规则》主要修订内容新旧条款对比表

第2.2.11条 线路、道岔经常保养基本内容:一、根据轨道几何尺寸超过经常保养容许偏差管理值的状态,成段整修线路。

二、整治道床翻浆冒泥,均匀道碴,整理道床。

三、更换和修理轨枕。

四、调整轨缝,锁定线路。

五、焊补、打磨钢轨,整治接头病害。

六、有计划地成段整修扣件,螺栓涂油。

七、无缝线路应力放散或调整。

八、更换伤损钢轨,断轨焊复。

九、整修防沙、防雪设备,整治冻害。

十、整修道口,疏通排水设备,清除道床杂草和路肩大草。

十一、季节性工作、周期短于综合维修的其他单项工作。

八、整修、更换和补充联结零件,并有计划地涂油。

九、整修路肩,疏通排水设备,清除道床杂草和路肩大草。

十、修理、补充和刷新线路标志,整修道口及其排水设备,收集旧料。

28第一节 路 基29第3.7.1条实设最大超高,在单线上不得大于125 mm,在双线上不得大于150 mm。

30第3.7.4条 曲线超高顺坡。

3132第3.8.1条 线路大、中修时,应改善线路坡度。

如既有线路坡度超过限制坡度且改善困难时,可保持原状。

线路大、中修纵断面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应设计长坡段。

允许速度大于160km/h的线路最小坡段长度不应小于600m,特别困难条件下最小坡段长度不应小于400m;其他线路坡段长度不应小于该区段到发线有效长度的一半,个别困难地段也不应小于200 m。

二、相邻坡段的连接,应按原线路标准设计为抛物线型或圆曲线型竖曲线。

1.允许速度不大于160km/h的线路,采用抛物线型竖曲线时,若相邻坡段的坡度代数差大于2‰,应设置竖曲线。

20 m范围内竖曲线的变坡率,凸形不应大于1‰,凹形不应大于0.5‰。

采用圆曲线型竖曲线时,若相邻坡段的坡度代数差大于3‰,应设置竖曲线。

竖曲线半径应为20000~10000 m,困难地段不应小于5000 m。

2.允许速度大于160km/h的线路,坡度代数差大于等于1‰时,应设置圆曲线型竖曲线,竖曲线半径不应小于15000 m,且长度不应小于25m。

2024年铁路检修作业安全管理实施细则(2篇)

2024年铁路检修作业安全管理实施细则(2篇)

2024年铁路检修作业安全管理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铁路检修作业的安全管理,保障旅客和货物运输安全,促进铁路运输事业的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实施条例》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中国境内各级铁路的检修作业安全管理。

第三条铁路检修作业包括定期检修、临时检修、抢修和防灾减灾等各类检修工作。

第四条铁路检修作业应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进行,注重科学规划、严格管理、创新技术,确保检修作业安全和高效。

第五条铁路检修作业应按照现代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建立健全安全责任制度,落实责任到人。

第六条铁路检修作业应注意组织协调、沟通顺畅,加强与其他相关单位的合作,形成联防联控的工作机制。

第七条铁路检修作业应依法向社会公布有关的安全信息和预警信息,及时进行风险研判和处置。

第八条铁路检修作业应加强安全培训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第二章安全责任第九条铁路检修作业单位应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明确安全管理职责,并配备专业的安全管理人员。

第十条铁路检修作业单位负责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职责。

第十一条铁路检修作业单位应建立健全安全监测和预警系统,及时掌握检修作业风险的情况。

第十二条铁路检修作业单位应制定应急预案和安全演练计划,提高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第十三条铁路检修作业单位应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及时整改消除安全隐患。

第十四条铁路检修作业单位应加强对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操作员的业务素质和安全意识。

第十五条铁路检修作业单位应建立安全奖惩制度,激励安全生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第三章安全管理第十六条铁路检修作业前,应进行必要的风险评估和技术检查,确保设备和工具的安全可靠。

第十七条铁路检修作业应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严禁违反操作规程进行作业。

第十八条铁路检修作业应加强对电力、信号、通信等专业设备的安全防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修规补充规定

修规补充规定

1.对《铁路线路修理规则》第1.0.8条的补充规定1.1 宽轨线路轨距标准轨距是钢轨踏面下16mm范围内两股钢轨工作边之间的最小距离,直线轨距标准为1520mm。

曲线轨距按表1规定标准在里股加宽。

表1注:在半径为350米以下的曲线上,允许比规定的容许误差大出钢轨实际侧磨值,以减少改道次数,延长木枕的使用寿命,以及减少混凝土轨枕扣件和人工的投入,其最大值不得超过1541mm。

1.2 宽轨线路轨道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值如表2规定表2和偏差)不得大于1541mm。

(2)三角坑偏差不含曲线超高顺坡造成的扭曲量,检查三角坑时基长为6.25m,但在18m的距离内无超过表列的三角坑值。

(3)轨向偏差(直线)和高低偏差为10米弦测量的最大矢度值。

(4)曲线正矢容许偏差执行《铁路线路修理规则》表3.7.10-2的规定。

(5)专用线按其它站线办理。

1.3 宽轨道岔各部轨距1.3.1尖轨尖端轨距:见表3表31.3.2 尖轨跟端轨距:见表4表41.3.3 导曲线中部轨距按标准图办理,无标准图时按设计图办理。

1.3.4辙叉部分轨距:直、侧向均为1520mm。

另外,对道岔前端与另一道岔后端相连,尖轨尖端轨距递减率如不能按6‰递减时,可加大前面道岔的辙叉轨距为1526mm。

1.3.5尖轨在第一拉杆中心处最小动程:直尖轨为142mm,曲尖轨为152mm。

1.4 宽轨道岔各部分轨距加宽递减执行《铁路线路修理规则》第3.9.2条规定。

1.5 宽轨道岔导曲线支距与超高导曲线支距按标准图或设计图设置,在导曲轨与基本轨两股钢轨作用边之间测量。

导曲线可根据需要设置6mm的超高,并在导曲线范围按不大于2‰顺坡。

1.6 宽轨道岔轮缘槽宽度1.6.1护轨平直部分轮缘槽标准宽度为42mm,如侧向轨距为1526mm,则侧向护轨轮缘槽宽度为48mm,允许误差为+3,-1mm。

1.6.2辙叉心理论尖端至心轨宽50mm处轮缘槽标准宽度为46mm,允许误差为+3,-1mm。

铁路线路修理规则解析

铁路线路修理规则解析

第二章 线路设备修理工作内容及 工作组织
• 第2.2.12条 线路、道岔临时补修主要内容: • 一、整修轨道几何尺寸超过临时补修容许偏差管 理值的处所。 • 二、更换(或处理)折断、重伤钢轨及桥上、隧道 内轻伤钢轨。 • 三、更换达到更换标准的伤损夹板,更换折断的 接头螺栓、道岔护轨螺栓、可动心轨凸缘与接头 铁联结螺栓、可动心轨咽喉和叉后间隔铁螺栓、 长心轨与短心轨联结螺栓、钢枕立柱螺栓等。
第二章 线路设备修理工作内容及 工作组织
• 第2.2.3条 铺设无缝线路主要内容: • 一、焊接、铺设新钢轨,更换联结零件、桥上钢 轨伸缩调节器及不符合规定的护轨,铺设胶接绝 缘钢轨(接头)并按设计锁定轨温锁定线路,埋设 位移观测桩。 • 二、整修线路,安装轨道加强设备。 • 三、整修道口。
• 四、回收旧料,清理场地,设臵常备材料。
第二章 线路设备修理工作内容及 工作组织
• 四、调整严重不良轨缝。 • 五、疏通严重淤塞的排水设备,处理严重冲刷的 路肩和道床。 • 六、整修严重不良的道口设备。 • 七、其他需要临时补修的工作。
第二章 线路设备修理工作内容及 工作组织
• 第三节 管 理 组 织 • 第2.3.1条 线路设备大修施工管理组织。 • 线路设备大修施工应由专业队伍承担,并有固定 的生产人员作为基本队伍。大修施工单位必须具 备如下设施: • 一、铁路局应根据近、远期规划,统筹安排,修 建必要的大修基地。大修基地应有足够的配线和 场地,具备必要的生产和生活设施,交通便利。 • 二、配备与大修施工任务相适应的施工机械、交 通运输工具、通信设备和相应的检修设施。 • 三、配备宿营车辆等必要的流动生活设施。
第二章 线路设备修理工作内容及 工作组织(第二节 工作内容)
• 第2.2.1条 普通线路换轨大修主要内容: • 一、清筛道床,补充道碴,改善道床断面,整治 基床翻浆冒泥和超过15mm的冻害,石灰岩道碴应结 合大修有计划地更换为一级遭碴。 • 二、校正、改善线路纵断面和平面。 • 三、更换I型混凝土枕、失效轨枕和严重伤损混凝 土枕,补足轨枕配臵根数,有计划地将术枕成段更 换为混凝土枕(另列件名)。 • 四、全面更换新钢轨、桥上钢轨伸缩调节器、联 结零件、绝缘接头及钢轨接续线,更换不符合规定 的护轨。 • 五、成组更换新道岔和新岔枕(另列件名)。

铁路线路设备修理标准

铁路线路设备修理标准

铁路线路设备修理标准第一节线路设备修理周期第6.1.1条钢轨大修周期(直线或曲线半径2000m及以上)原则上应按照表6.1.1-1规定的线路累计通过总质量确定。

累计通过总质量虽未达到规定大修周期的成段钢轨,但60 kg/m及以下钢轨每公里重伤数量达到2~4处(含焊接和胶接绝缘接头伤损)、75 kg/m钢轨每公里重伤数量达到4~6处(不含焊接和胶接绝缘接头伤损),应及时更换钢轨。

对出现严重锈蚀、严重滚动接触疲劳以及其他影响钢轨安全使用的情况时,应及时更换钢轨。

曲线半径2000m以下地段,钢轨应在侧面磨耗达到重伤前及时换轨,更换周期参见表6.1.1-2。

线路设备大修周期表6.1.1-1轨道条件周期(通过总质量Mt)轨型轨枕道床钢轨道岔、道床大修75 kg/m无缝线路混凝土枕碎石1500 90075 kg/m普通线路混凝土枕碎石700 70060 kg/m无缝线路混凝土枕碎石1000 70060 kg/m普通线路混凝土枕或碎600 600曲线钢轨更换周期 表6.1.1-2曲线半径(m)周期(通过总质量,Mt ) 轨道结构备注R ≤400 100~200 60kg/m 钢轨、无缝线路、混凝土枕其他轨道结构根据实际条件进行调整。

400<R ≤800 200~400 800<R ≤1200 400~700 1200<R ≤2000 700~1000 2000<R 或直线1000第6.1.2条 道岔大修周期原则上应按照表6.1.1-1规定的线路累计通过总质量确定,根据对道岔设备状态评价结果,周期可作适当调整。

道岔尖轨、辙叉应达到规定的使用寿命,并根据道岔尖轨、辙叉磨耗和伤损情况确定更换周期。

第6.1.3条 道床大修周期原则上应按照表6.1.1-1规定的线路累木枕石 50 kg/m 无缝线路混凝土枕或木枕 碎石 55055050 kg/m 普通线路 混凝土枕或木枕碎石 450 45043 kg/m 及以下钢轨普通线路混凝土枕或木枕碎石250 250计通过总质量确定,根据对道床状态评价结果,周期可作适当调整。

《煤矿窄轨铁道维修质量标级规定》

《煤矿窄轨铁道维修质量标级规定》

欢迎共阅《煤矿窄轨铁道维修质量标级办法》第一章总则一、为提高煤矿窄轨铁道质量和管理水平,保证煤矿安全生产,完成运输任务,特制定本标准及评级办法。

二、本标准及评级办法适应于煤矿窄轨铁道(包括线路与道岔)的质量检查和等(第三章质量等级评定煤矿窄轨铁道质量登记评定,分为三个等级,“优良”,“合格”,“不及格”评定办法按下列要求:1、线路:根据其结构和使用要求,划分若干检查项目,采取“均匀布点”的方法,选择若干检查点,通过各项检查点的合格率,评定质量等级。

评定标准:2抽查(一)主要线路和一般线路的划分:1、主要线路包括:(1)井下主要斜井绞车道,井底车场,主要运输大巷和运输石门的轨道。

(2)地面运煤运矸干线和集中装载站车场的轨道。

2、除上述各项轨道外,皆为一般线路(不包括采煤掘进工作面平巷轨道)。

(二)线路选点检查方法:1、采取“均匀布点”,线路长度在200米以内不少于5点,在200米以上不少于10点。

检查范围:如图每点按检查方向检查4根轨枕,捣固(1、2、3、4),三个轨枕间距(1)、(2)、(3),两根钢轨(A、B);四根轨枕的全部道钉,两个街头的全部扣件;轨缝(地面遇有瞎缝时,必须连续检查3个接头),接头平整度、轨距、水平、轨道中心线、方向、高低(方向和高低均为检查接头两侧5米范围以内,21碎石、21、木枕规格可参考下表选用注:(1)供制作木枕的木料必须坚韧而有弹性。

(22式中:ab—a与c、18公斤/Ln一般c b a >>,如采用2c a b +=则22--=n cL a ,将计算所得的a 值,采用整数,再根据a 及c 求出b 值:(八)曲线加宽、超高、正矢值: 1、内轨加宽值见下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济南铁路局文件
济铁工发〔2008〕16号
转发铁道部关于印发
《铁路桥梁铺设护轨暂行规定》的通知
各工务段,工务机械段,路局设计所,路局建管中心,胶济铁路客运专线有限责任公司,物资工业总公司:
现将铁道部《关于印发〈铁路桥梁铺设护轨暂行规定〉的通知》(铁运〔2007〕243号)(以下简称《暂规》)转发给你们,并提出以下要求,请一并贯彻执行。

1.自《暂规》发布之日起,所有新建、改建的桥梁和大修换枕地段,当为有砟桥面时,其护轨铺设应采用新Ⅲ型混凝土桥枕。

2.各工务段在前期调查资料的基础上,根据《暂规》的要求,现场详细调查每座桥需改造的轨枕数量,于2008年1月20日前完成调查统计,并将明细表和分线汇总表上报工务处(发电
—1—
子邮件至017016信箱)。

二○○八年一月二日—2—
铁道部文件
铁运〔2007〕243号
关于印发《铁路桥梁铺设护轨暂行规定》的通知
各铁路局:
现将《铁路桥梁铺设护轨暂行规定》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局情况贯彻执行。

现行《铁路桥隧建筑物大修维修规则》第3.1.11条、3.1.12条同时废止。

其他规程、规范有关护轨铺设的规定与此不符的,按本规定执行。

新建、改建的在建工程可参照本规定执行。

附件:铁路桥梁道砟桥面护轨改造方案
二○○七年十二月七日
—3—
铁路桥梁铺设护轨暂行规定
第一条为防止脱轨列车在桥上倾覆,适应大型捣固机桥上作业要求,特制定本暂行规定。

第二条下列桥梁应铺设护轨:
1. 特大及大、中桥(位于列车速度120km/h及以上区段、桥长50m及以下的有砟桥,可不铺设);
2. 跨越铁路、重要公路、城市交通要道的立交桥;
3. 多线桥上的各线按上述第1、2项办理,但多线框构桥可只在两外侧线路上铺设。

第三条钢桥明桥面上护轨一般应采用与基本轨同类型的钢轨,混合桥上明桥面护轨也可采用比基本轨低一级的钢轨。

既有线有砟桥上护轨,当位于Ⅲ型混凝土桥枕地段时应采用比基本轨低一级的钢轨;当位于Ⅱ型混凝土桥枕地段应采用比基本轨低一级或低二级的钢轨。

新建或改建有砟桥上护轨应采用与基本轨同类型或低一级的钢轨。

第四条护轨与基本轨头部间净距:
在有砟桥上,其净距为500mm,允许误差为+10
mm;
-5
在钢梁明桥面上,其净距为200mm(当基本轨为60kg/m钢轨时为220mm),当桥上设有伸缩调节器时,其最大净距可为320~350mm,允许误差为±10mm;
在混合桥上,当明桥面长度等于或小于50m时,其净距在明桥面
—4—
与有砟桥面上均为500 mm;当明桥面长度大于50m时,在明桥面和有砟桥面上各自采用自身的净距和允许误差,并在明桥面上采用不大于1.5%的斜率完成间距变化的过渡。

第五条护轨顶面不应高出基本轨顶面5mm,也不应低于25mm。

第六条对既有道砟桥面的护轨,桥上为Ⅱ型或Ⅲ型混凝土桥枕,可采用增设外侧带有轨卡的通长铁垫板(Ⅲ型混凝土桥枕可在每隔一根桥枕上增设)的方法(自动闭塞区段铁垫板中间应设绝缘)对护轨进行改造;对Ⅱ型混凝土桥枕,也可采取在既有桥枕上打孔,采用新型扣板式扣件进行改造;具体改造方案见附件。

桥上为木枕或Ⅰ型混凝土桥枕,应更换为新Ⅲ型混凝土桥枕。

新建或改建桥梁,当为有砟桥面时,其护轨铺设应采用新Ⅲ型混凝土桥枕。

第七条护轨应伸出桥台挡砟墙以外,直轨部分长度不应小于6m,然后弯曲交会于线路中心。

弯轨部分沿线路中心线的长度不小于1.9m,梭头尖端超出台尾的长度不小于2.0m,其顶部应切成不陡于1:1的斜面并联结密贴,梭头尖端悬出轨枕的长度不得大于5mm。

第八条对既有明桥面,护轨下可加垫总厚度不大于30mm的垫板。

当护轨与基本轨头部间净距为320~500mm时,护轨下应设普通铁垫板,扣压每股护轨的钩头道钉应在每根木桥枕上靠基本轨一侧钉两个,另一侧钉一个。

当净距为200mm或220~320mm时,护轨下可不加垫铁垫板;垫板厚度在20mm及以下时,应在每隔一根木桥枕上钉两个道钉扣压每股护轨的两侧;垫板厚度超过20mm或木桥枕净距大于150mm时,应在每根木桥枕上钉两个道钉扣压每股护轨的两
—5—
侧。

对既有道砟桥面,当护轨下组装通长铁垫板时,铁垫板下可设厚度不小于4mm的橡胶垫板,固定通长铁垫板的螺栓扭矩不应小于80N·m,扣板螺栓的扭矩应为40~60 N·m。

新型扣板式扣件螺栓扭矩应为30~50 N·m。

第九条自动闭塞区间,护轨应安装绝缘装置。

当桥上线路中心设有应答器时,护轨应在应答器处断开,护轨端部距应答器的距离应满足附件中图5的要求。

护轨断开后应在其端部安装附件中图5所示的特殊梭头。

第十条护轨接头螺栓的螺帽应安装在线路中心一侧,在伸缩调节器处应采用一端带长圆孔的夹板。

第十一条护轨爬行严重时,允许安装防爬器。

第十二条因道口、道岔或其他因素影响,护轨不能按标准设置时,应经铁路局批准,按特殊情况处理。

第十三条本规定由铁道部运输局负责解释。

第十四条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6—
—7—
附件:
铁路桥梁道砟桥面护轨改造方案
一、Ⅲ型混凝土桥枕护轨改造方案
利用护轨原有螺旋道钉,每隔一根桥枕组装一块护轨外侧带有轨卡的通长铁垫板,每股护轨新增一条Φ24mm 的T 型螺栓并部分利用原有护轨扣板,固定通长铁垫板的螺栓扭矩应不小于80N·m ,扣板螺栓的扭矩应为40~60N·m 。

自动闭塞区段采用中部绝缘的通长铁垫板方案(图1),非自动闭塞区段采用无中部绝缘的通长铁垫板方案(图
2)。

图1. Ⅲ型混凝土桥枕护轨改造中部绝缘的通长铁垫板方案
—8—
图2. Ⅲ型混凝土桥枕护轨改造无中部绝缘的通长铁垫板方案
二、Ⅱ型混凝土桥枕改造方案
原有Ⅱ型混凝土桥枕顶面水平,没有凹槽。

护轨改造可采取如下两种方案:
方案一:Ⅱ型混凝土桥枕现场打孔方案
采用打孔架现场打孔和螺旋道钉锚固架作业;改造后的螺旋道钉直径Φ24mm ;护轨扣件采用新型扣板式扣件,扣板扣压钢轨的有效长度26mm ,扣板螺栓的扭矩应为40~60N·m ;增设调整圈调整轨距,并使扣件与道钉密贴(图3)。

—9—
图3. Ⅱ型混凝土桥枕护轨改造现场打孔方案 方案二:外侧带有轨卡的通长铁垫板方案
当基本轨为60kg/m 钢轨时,护轨可采用43kg/m 钢轨,护轨下设置外侧带有轨卡的通长铁垫板;没有轨卡的一侧采用Φ20mm 的T 型螺栓,利用原有扣板式扣件。

固定通长铁垫板的螺栓扭矩应不小于60N·m ,扣板螺栓的扭矩应为30~50N·m 。

自动闭塞区段通长铁垫板中间设绝缘(图4)。

10—
图4. Ⅱ型混凝土桥枕护轨改造通长铁垫板方案
三、桥上设有应答器时护轨的处理方法
长大桥上线路中心可能设置有S21应答器(图5),根据电务部门对应答器安装环境的相关要求,在其沿线路横向810mm、纵向630 mm 范围内不应有金属零件。

为此,凡设置有应答器的桥梁,桥梁护轨设置时应在该处断开,断开长度应满足上述规定,并在断开处分别增设特殊梭头。

4
1
4
1
3
1
5
3
1
5










护轨梭头
护轨梭头

图5. 设有应答器处桥梁护轨处理图
四、新建、改建客货混运道砟桥面桥梁扩大基本轨与护轨间距实施方案
新建、改建客货混运道砟桥面桥梁,应采用新Ⅲ型混凝土桥枕(简称新Ⅲ型桥枕)实现基本轨与护轨间距的扩大。

既有道砟桥面铺设木枕或Ⅰ型混凝土桥枕的桥梁,也应将原有轨枕更换为新Ⅲ型桥枕(图6)。

图6 新Ⅲ型桥枕布置图(基本轨60、50kg/m,护轨60、50kg/m)
—11—
主题词:工务桥梁规定通知
抄送:各设计单位,铁科院,工管、鉴定中心,部内安监、科技、建设、财务司。

—12—
主题词:工务桥梁规定通知
-------------------------------------------------------
抄送:路局总工室,电务、计统、财务、建管、物管处。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