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1曾永根大断面软弱围岩隧道斜井进正洞挑顶施工技术
隧道斜井进入正洞挑顶法施工技术

隧道斜井进入正洞挑顶法施工技术摘要: 针对沪昆铁路江西段杭长8标中新建王家山隧道的复杂地质情况,在斜井进入正洞的施工过程中,采用了挑顶的施工方法,文中介绍了该施工方案的实施及施工注意事项。
关键词:隧道; 斜井进入正洞; 施工技术; 地质一、前言1、隧道概况隧道全长1125m,为了节约工期,于隧道线路方向右侧DK810+090增设一条断面尺寸为5.00m(宽)×6.00m(高),斜长为223.22m,倾角为50°42’38’’的斜井。
斜井以交角60°拐入。
2、工程地质特征斜井与正洞相交处设计为Ⅴ级围岩,采用Ⅴ级抗震设防衬砌结构。
下伏基岩为砂岩、泥岩、岩体破碎,节理裂隙发育,岩体软硬互层,存在差异风化。
穿越下华哨正断层1处不良地质断层破碎带,断层破碎带长约为120m,主要物质成分为玄武岩、泥岩,属Ⅳ级软石,斜井地下水含量较小。
3、水文地质特征地表水不发育,主要为季节性沟水,流量随季节及降雨量变化,受大气降雨补给。
水质为HCO3-- Ca2+.Mg2+型水,无腐蚀作用。
4、工程特点斜井与正洞相交处设计为Ⅴ级围岩,斜井段支护采用拱部设置Φ42超前注浆小导管及拱墙I14型钢钢架加强支护,小导管长3.5m,每环20根,每2米/环,外插角1~3度。
Ⅰ14钢架间距每1米/榀。
正洞段支护拱部设置Φ42超前注浆小导管及全环I20b型钢钢架加强支护,钢架纵向间距为0.6m/榀,小导管每根长4.5m,每环38根,每环间距为3m。
斜井与正洞相交处为浅埋段,埋深大约为27米,受附近地质构造影响围岩很破碎。
斜井以交角60°拐入正洞。
二、施工技术方法根据设计及相关规定的要求,现在斜井采用两台阶法开挖施工,正洞将采用三台阶预留核心土法开挖施工,经过反复认证,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特制定导洞转向法施工进入正洞。
斜井施工至与正洞交界后,以圆曲线形式转体进入正洞,同时上坡开挖至正洞拱顶高程,并继续沿相同方向掘进一定距离;形成作业空间后,扩挖达到正洞标准断面。
软弱围岩大断面隧道斜井进正洞挑顶施工技术

洞洞 身 开挖 , 洞 拱 顶 高 程 超 出 正 洞 设 计 开 挖 线 4 导 0 a 过 正 洞 中轴 线 后 , 向正 洞 中轴 线 右 侧 平 坡 开 挖 m, 再 5m。在导 洞 内架立 型钢 钢架 、 网喷锚 形 成整体 加 强 挂 联合 支 护 , 以确保 导洞 开挖 的安 全 。 导洞 施工 完 毕后 , 导 洞 钢 架 内侧 施 做 套 拱 ( 在 套 拱 的左侧 落脚 于斜 井 加 强 段 门 型钢 架 的横 梁 上 , 侧 右 设 扩 大脚 与 锁脚 锚 管 加 固 ) 然 后 分 别 向 正 洞 西 安 端 ,
工开挖 , 手推 车出砟 。导洞拱顶高 程超 出正洞设计 开挖 线 4 m, 正洞 中轴线后 , 向正洞 中轴线右侧平 坡开 0c 过 再
挖 5m, 导洞 临时支护 及时 跟进 。临时支 护为架 立 型钢 钢 架 、 网喷锚联 合支护 , 挂 以确保 导洞开挖的安全 。
拆 除 小导 洞边 墙上 的 临时支 护 。
[] 刘 7
斌 , 茂 权 . 台 温铁 路 前 黄 隧 道 下 穿 高 速 公 路 设 计 [ ] 铁 宁 甬 J.
道 标 准 设 计 ,0 8 6 . 2 0 ( )
[ 铁 道 第 三 勘 察 设 计 院 集 团有 限公 司 . 道设 计 施 工 图 [ . 津 : 8] 隧 z] 天 铁 道 第 三 勘 察 设 计 院 集 团有 限公 司 ,0 0 21. [ 夏永 旭 . 道 结 构 力 学计 算 [ . 京 : 民 交 通 出 版社 ,04 9] 隧 M] 北 人 20. 1 32
套 拱施 工 完毕 后 , 套 拱 的保 护下 按 正 洞 设 计 断 在 面进 行开 挖和 初期 支 护 , 早 将 正 洞初 期支 护 封 闭 成 尽
大断面软弱围岩隧道斜井进正洞挑顶施工技术

大断面软弱围岩隧道斜井进正洞挑顶施工技术一、前言大断面软弱围岩隧道斜井进正洞挑顶施工技术是隧道工程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其主要目的是保证隧道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稳定性。
本文将从施工前期准备、施工技术、施工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二、施工前期准备1.地质勘察:在进行隧道斜井进正洞挑顶之前,必须对隧道所处地质环境进行详细勘察,以确定围岩的性质和结构特点,为后续的施工提供依据。
2.设计方案:根据地质勘察结果和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设计方案,包括隧道断面形状、支护形式等。
3.材料准备:根据设计方案确定所需材料种类和数量,并进行采购和储备。
4.设备准备:根据设计方案确定所需设备种类和数量,并进行采购和储备。
5.人员培训:对参与施工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技能水平和安全意识,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稳定性。
三、施工技术1.斜井开挖:根据设计方案,在隧道正洞上方开挖斜井,以便进行正洞挑顶作业。
斜井开挖要注意控制坍塌和渗水等问题。
2.正洞挑顶:在斜井上方开设作业平台,利用钢丝绳等工具将岩石炸碎并清理,然后进行支护,最后进行喷锚加固。
3.施工支护:根据设计方案确定的支护形式进行支护,包括钢筋混凝土衬砌、锚喷支护、钢拱架等。
4.顶板加固:在正洞挑顶完成后,对其进行加固处理,包括喷锚加固和预应力加固等。
5.排水处理:对隧道内的积水进行排除,并采取防渗措施,保证隧道内部干燥。
四、施工注意事项1.安全第一: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将安全放在第一位,严格执行各项安全规定和操作规程。
2.质量保证:保证材料和设备的质量符合要求,并按照规定使用和管理。
3.施工进度:合理安排施工进度,保证按计划完成施工任务。
4.环境保护:在施工过程中注意环境保护,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5.技术创新:不断探索和应用新技术,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五、总结大断面软弱围岩隧道斜井进正洞挑顶施工技术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隧道工程技术。
在进行该项技术时,必须充分考虑地质条件、设计方案、材料设备等因素,并严格执行各项规定和操作规程,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稳定性。
隧道斜井进正洞挑顶专项施工方案

目录1 编制说明 (1)1.1 编制依据 (1)1.2 编制范围 (1)2 工程概况 (1)2.1 隧道工程概况 (1)2.2 主要技术标准 (1)2.3 气象条件 (2)2.4 地质情况 (2)2.4.1 地形、地貌 (2)2.4.2 地层岩性 (2)2.4.3 水文地质特征 (2)2.5 工程设计情况 (2)2.5.1 斜井设置情况 (2)2.5.2 围岩及支护情况 (3)2.6 工程特点,施工重点及其对策措施 (3)2.6.1 工程特点 (3)2.6.2 施工重点 (4)2.6.3 施工重点拟采取的对策措施 (4)3 施工计划 (4)3.1 施工进度计划 (4)3.2 人员配置计划 (5)3.3 机械设备配置计划 (6)4 总体施工方案 (6)5 主要施工技术方案 (6)5.1 施工准备 (6)5.2 施工工艺及流程 (7)5.3 施工方法 (7)5.3.1 1#斜井进入正洞前的施工 (7)5.3.2 2#斜井进入正洞前的施工 (8)5.3.3 交叉口处加固施工 (9)5.3.4 “门字形”导坑施工 (10)5.3.5 正洞开挖施工 (10)5.3.6 二衬台车组装 (12)6 安全、质量、环保、文明施工的保证措施 (12)6.1 安全保证措施 (12)6.2 质量保证措施 (13)6.2.1 控制要点 (13)6.2.2 质量检验 (13)6.3 环境保护措施 (14)6.4 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14)6.4.1 文明施工目标 (14)6.4.2 文明施工组织机构 (15)6.4.3 文明施工措施 (15)**隧道斜井进正洞挑顶专项施工方案1 编制说明1.1 编制依据(1)玉磨铁路《**隧道施工图》及相关参考图、专用图、标准图、定型图等;(2)国家、行业现行铁路建设相关技术规范和规定等;(3)新建玉溪至磨憨铁路施工招标文件、投标文件及施工合同文件;(4)国家和地方关于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5)《工程施工调查报告》及《新建**标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及批复意见;(6)当前铁路建设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施工装备水平;(7)我公司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施工水平及施工资源情况;1.2 编制范围适用于斜井进正洞挑顶施工作业。
某隧道斜井进入正洞挑顶法施工技术

某隧道斜井进入正洞挑顶法施工技术1、 工程概况及施工方案的选择某隧道全长6677公里,中分别在D1K17+000和D1K18+200里程设1#和2#两座斜井。
其中1#斜井井身与正洞正交,2#井身与正洞斜交45度,且井身为反坡,坡度9.26﹪,全长280米,施工难度大,最具代表性。
与正洞连接处围岩为Ⅲ级白云岩,裂隙发育,较破碎。
由于井身中线与正洞中线成斜交45度,斜井井身宽6m ,井底与正洞交接处宽8。
48m 考虑机械交通行驶及转弯有效宽度,无需再向两侧扩宽成喇叭口,只需直接施作到正洞洞身,后沿正洞中线方向向大小里程分别挑顶开挖形成正洞开挖断面.同时考虑此处为三岔口处,受力最为薄弱,在井身施工到正洞后,向大小里程挑顶开挖过程中,采用“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手段,并形成上下台阶向前施工. 2、 施工工艺 2.1 开挖工艺由于交叉口处为Ⅲ级白云岩,岩质较硬,自稳性姣好,所以采用先开下导小洞,再压顶,同时保留上下台阶的开挖方法。
2。
1.1 施工测量放线 当施工到井底时,由技术人员现场测量放线确定井底与洞身交接位置AB ,确定出b 方向,使开挖沿b 方向开挖,如图2.1。
当沿b 方向开挖到一定尺寸后,测量放出正洞洞身中线及正洞洞身断面轮廓线,使b 方向继续向前开挖时好确定各炮眼深度,使得开挖时不会使正洞洞身线左形成大的超挖或欠挖,如图2。
2。
同时在向大小里程扩正洞断面时形成正洞开挖轮廓.3ABab A'B'图2.2图2.11b2.1.2 “正反向挑顶” 当沿b 方向施工到正洞洞身线右A ’B ’轮廓线时,即在正洞形成如图2。
3和2。
4断面。
分以下步骤开挖:131324图2.3图2.4大里程方向小里程方向(1)由于井身向大里程方向为顺角方向,便于机械等进出,故先沿大里程方向,由1部向2部开挖出下导洞,形成继续开挖2部上导顶部的爆破临空面,然后再对2部上导顶钻凿压顶爆破炮眼,放压顶炮对2部进行压顶爆破开挖。
隧道软弱围岩斜井进正洞挑顶施工技术的研究

3 施 工 工 艺
3 . 1斜井至正洞过渡段开挖及支护步骤 :
收稿 日期:2 0 1 2 — 0 9 — 1 8 作者简介:房冉冉 ( 1 9 8 O 一) ,女,山东邹平人,工程师 ,研究方 向桥梁、隧道施工技术工作。
斜井至正洞过渡段抬高、加大开挖及支护
斜 井采 用正 台阶法施 工 ,上 、下 台阶 长度 为 5 " - - 6 m 。斜井 至正 洞过渡 段 拱部斜 向上 按 1 0  ̄2 0%
坡度抬高,下半断面底部标高仍按斜井原设计坡度控制,使得该段加高、加大,见图 1 。
图 1斜 井 至 正 洞 过 渡 段 抬 高 、 加 大 施 工 纵 断 面图
De c . 2 0 l 3
隧道软弱 围岩斜井进正洞挑顶
施工技术 的研 究
鞍 ( 中铁建钢 结构有限公司 河北涿州 0 7 2 7 5 0 )
摘要:隧道施工中经常遇到斜井进正洞的情况 ,从工艺原理、施工方法、监控量测等方面对
斜井进正洞挑顶施工技术进行详细阐述 ,并提 出质量控制 以及施工安全 的措施,对同类施工具有
当斜 井施 工至 与 正洞边 墙相 交 断面 时 ,开始 正洞 上弧 导挑 顶 ,此 时施 工方 法 由二 台阶 法变 为三 台阶 法 ,台阶 高度均 为 3 ~3 . 5 m , 台阶长度 4 m。 测量班 放 出正 洞开 挖轮 廓五 寸 台 ,人 工 钻爆 法斜 向上 开挖 ,每 循环 进尺 0 . 5 ~1 m ,开挖 断面 为3 m x4 m 的方 形 导坑 ,每开 挖 一循环 施做 1 榀棚 架 支护 ,边墙 设 3 . 0 m锚 杆 ,棚 架 间采用 2 2 钢 筋 纵 向连 接 ,喷 C 2 0混凝 土 2 0  ̄2 5 c m ,形成 临时 支护体 系 。 同时根据 三 台阶法 的施工 顺序 ,斜 井 段 的下 台阶及 时跟进 ,平行 作业 ,见 图 2 :
软弱围岩大断面隧道斜井进正洞挑顶

科技与创新┃Science and Technology&Innovation ·170·2022年第24期文章编号:2095-6835(2022)24-0170-03软弱围岩大断面隧道斜井进正洞挑顶施工技术的应用张红亮(中铁三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河北石家庄050000)摘要:软弱围岩大断面隧道工程施工,较普通隧道工程难度更高,受到围岩软弱特性、隧道工程断面过大的影响,施工过程中安全隐患较大。
为此,提出了采用斜井进正洞挑顶施工技术,在施工前期准备、施工方案设计以及斜井与正洞交叉口加强段设计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挑顶棚洞施工的具体过程,而后提出了本工程采用斜井进正洞挑顶施工技术施工时应注意的事项,旨在通过喇叭口式斜井进正洞方案的设计,利用断面结构特征消除交叉口作用于斜井上的纵向推力,进而实现挑顶施工安全性、高效性提升的目标。
关键词:软弱围岩;大断面隧道;挑顶施工;技术应用中图分类号:U455.4文献标志码:A DOI:10.15913/ki.kjycx.2022.24.048地形地貌在隧道工程施工中是重要影响因素,在超长隧道施工中,通常会设置斜井结构保障工期。
但斜井与正洞过渡段应力相对集中,因而需要结合隧道工程地质条件,科学设计施工方案及实施措施。
斜井向正洞转入过程是施工重点,因围岩较为软弱,一旦处理不当可能导致初期支护出现大幅变形,易导致塌方事故[1-3]。
为此,可采用垂直挑方式实施挑顶作业,但要严格控制软弱围岩区挑顶施工规范性,保障挑顶施工安全、高质、优质完成。
1工程概况某隧道工程施工中,在分修洞的同时合修出口,将斜井设置于左线D2K867+031线路前进方向的左侧区域,斜井平长为590m,综合坡度为7.8%。
左线大里程为1.799km,而左线及右线小里程均为3.456km。
本工程斜井进正洞挑顶施工工期共计16d,斜井施工、进正洞挑顶施工时间分为6d与10d。
浅谈大断面软弱围岩隧道段斜井进正洞挑顶施工工艺

中国高新 技术企 业
浅 谈 大 断 面 袄 弱 围 岩 隧 道 段 斜 井
进 正 洞 挑 顶 袍 工 工 艺
移 文 / 王素 海
【 要】 摘 隧 道 开挖 期 间 , 井进 正 洞衔 接 段 是 薄 弱 环 节 , 其 是客 运 专 线双 线 大 断 面软 弱 围岩 隧 道 的斜 井 斜 尤
正 洞 挑 顶 软 弱 围岩
合 受 力 结 构 。 并 继 续 向 郑 州 方 向 掘 进 2 0 至 D 5 + 1 以 巩 固 正 .m K 5 2 4,
大 峪 沟 隧 道 位 于 河 南 省 巩 义 市 境 内 , 新 建 铁 路 郑 州 至 西 安 客 洞 初 期 支 护 安 全 。 后 停 止 郑 州 方 向 掘 进 并 转 向 西 安 方 向 施 工 。 为 然 运 专 线 重 点 隧 道 工 程 . 隧 道 全 长 5 5 .m ,起 止 里 程 DK 1 0 63 8 37 5 + 7 .~
至 正 洞 衔 接 段 , 理 不 当 就 会 造 成 塌 方 , 文 通 过 介 绍 大 峪 沟 隧 道 1 斜 井 进 入 正 洞 的 施 工 方 法 , 述 特 殊 处 本 拌 阐
条 件 下斜 井 进 正 洞 的施 工 工 艺 . 类似 工程 积 累经验 。 为
【 关键 词 】 斜 井
1 工 程 概 况 .
托 4竖 向 立 柱 , 柱 应 与 立 () 虑 到 正 洞 上 导 拱 架 落 脚 位 置 的 牢 固 性 . 求 斜 井 拱 架 必 须 井 钢 架 拱 顶 , 梁 与 斜 井 钢 架 间 空 隙 设 置 I1 1考 要 正 洞 拱 架 位 置 相 对 应 , 牢 固 焊 接 并 喷 射 C 0砼 回 填 密 实 。 见 下 图 2 2 提 供 一 个 稳 的 落 脚 平 台 。斜 井 开 挖 至 XK + 1 .5里 程 处 , 始 安 装 0 0 97 开 变 断 面 异 型 拱 架 . 按 照 扇 形 结 构 由 斜 交 4 。 渐 过 渡 到 与 正 洞 初 支 纵 向 托 梁 安 装 示 意 图 。 5逐 () 密 设 置 正 洞 初 期 支 护 锁 脚 锚 杆 , 每 榀 钢 架 单 侧 不 少 于 4 根 2加 拱 架 正 交 , 于斜 井 拱 顶 沿 正 洞方 向安 装 纵 向 托 梁 , 证 受 力 稳 定 , 便 保 锚 5 注 锁 防 该 段共计 安 装 2 榀 变断 面异 型拱 架 ,安装 里 程 X 0 K0+ 1 7 + 锁 脚 锚 杆 , 杆 长 3.m , 水 泥 砂 浆 , 脚 锚 杆 与 钢 架 牢 固 焊 接 , 09.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断面软弱围岩隧道斜井进正洞挑顶施工技术
中铁隧道集团二处有限公司曾永根
摘要:介绍了大断面软弱围岩隧道斜井进正洞采用小导坑棚洞沿正洞开挖轮廓线爬行开挖,形成上台阶操作平台,拆除两侧棚洞立柱向两侧错开单榀开挖,两侧上台阶分别开挖至10m长度后,进行中台阶开挖,开挖形成标准台阶长度后,进行下台阶开挖,开挖至形成标准台阶长度,进入正洞正常工序开挖施工。
关健词:铁路隧道软弱围岩斜井挑顶施工
0引言
现代长大隧道施工,往往工期紧、任务重,设置斜井开辟施工工作面往往成为缩短工期的有效途径。
斜井进正洞三岔口为隧道“咽喉”部位,而大断面软弱围岩隧道的三岔口挑顶施工安全为最重要环节。
本文根据永昌隧道三岔口段实际围岩情况,对大断面软弱围岩隧道斜井进正洞挑顶施工技术进行总结。
1 斜井及正洞工程概况
某隧道全长2470米,设置斜井1处,斜井与隧道正洞正交于DK253+150,斜井长192.67米,综合坡率11%。
斜井承担斜井至进口400米、斜井至出口270米的开挖任务,进口方向主要是Ⅳ、Ⅴ级软弱围岩,出口方向主要是Ⅲ、Ⅳ级围岩。
斜井与正洞交点处设计围岩级别为Ⅳ级,属软弱围岩。
2 斜井进正洞挑顶施工技术
2.1三岔口段施工范围划分
隧道斜井三岔口段施工范围划分:由斜井距离正洞边缘1.5m开始,直到进、出口上台阶开挖长度达到30m、下台阶开挖长度达到20m。
三岔口范围平面位置见图1:
图1斜井与正洞平面位置关系图
2.2三岔口段初期支护设计参数
斜井KO+006.5~KO+05.5段拱架为I20型钢,间距0.5m ,共2榀;斜井与正洞连接处KO+05设I20型钢拱架1榀,I20拱架顶部架设门架,采用2榀I20并焊。
门架与I20拱架焊接牢固。
门架横梁与两侧立柱均打设Φ42锁脚锚管固定,间距40cm ,每根长5m 并注浆。
锁脚锚管施工质量尤其重要,将门架与围岩结合为整体,可有效防止门架下沉。
2.3挑顶施工步骤
小导坑棚洞开挖至上台阶→正洞上台阶支护→向进口、出口方向错开进行开挖支护→正洞中台阶开挖支护→正洞下台阶开挖支护→正常正洞施工。
图 2 斜井挑顶进正洞立面图
50
20
80
2.4挑顶施工方法
斜井进正洞采用小导坑棚洞沿正洞开挖轮廓线爬行开挖,边开挖边支护,按小导坑断面向上挑顶开挖至正洞拱顶,直至正洞上台阶暴露。
棚洞初期支护参数:架设I16钢架,间距1.0m/榀;喷射C30混凝土,厚度20cm;钢筋网网格间距20×20cm,φ6mm盘条制作;纵向连接筋为Φ22螺纹钢,“八字型”布置;棚洞横梁及立柱打设4根Φ42无缝钢管锁脚,每根长4m并注浆;全环打设Φ22系统锚杆,每根长3m,环、纵向间距为1.0m×1.0m。
棚洞支护图见图3
图3棚洞支护图
斜井进正洞挑顶施工程序见下表
表1斜井进正洞挑顶施工程序表
3 施工细则
小导坑棚洞采用人工手持风钻钻眼弱爆破开挖,开挖循环进尺1.0米。
棚洞开挖时,注意控制拱顶标高,顶部初支内侧沿正洞开挖轮廓线施工,并预留15cm 施工误差及沉降变形量。
棚洞断面内净宽3米,立柱高度根据开挖高度计算进行控制,棚洞顶部及两侧边墙采用挂网、喷砼支护进行封闭。
斜井三岔口挑顶范围,监控量测点按间距5m布设,及时监测支护变形情况,要求每6小时及时进行监控量测作业,量测结果报现场值班领导,出现异常需加大监控量测频率并进行针对性应急处理。
加强超前地质预报措施,对探测发现的地质异常地段,采用地质雷达、超前地质钻孔、加深炮眼等措施进一步核实与验证预报。
4 总结语
大断面软弱围岩隧道斜井进正洞挑顶施工必须严格按照技术交底施工,遵守施工规范及验收标准。
对不符合规范造成质量问题的,必须进行停工整改,直到达到规范要求为止。
必须加强监控量测、超前地质预报措施,对现场围岩变化
情况及时反馈以指导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