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高考科幻小说阅读方法指导
高一语文科技文阅读解题技巧

高一语文科技文阅读解题技巧高一语文科技文阅读解题技巧高一语文科技文阅读解题技巧科技类作品的阅读一直是高考的主要测试内容,着重从不同侧面考查学生筛选、提取、推断信息的能力.其解题技巧总结如下:科技文第1题通常重在检测对文中重要词语或概念的理解,含指代义的理解;重在检测对关键句子或判断的理解,为全面准确地理解科技文做准备。
解答此类题,要认真读好原文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词,找到前后之间的内在联系,谨防望文生义一类的选择项的干扰。
科技文第2题通常考查对文中局部信息的筛选、提取和辨别。
题目的指向非常明确,有的虽然没有明示,但实际上仅是在某一段落内就可以找到答案。
解答这类题,关键是依靠题干找准答题区间,着重研读某一段落,注意用词的肯定性、可能性、推测性便能解决问题。
科技文第3题则主要侧重对全文范围内的关键信息、重要信息的筛选、辨别及判定上。
从近几年高考情况来看,或者是对全文不同地方的内容进行提取,或者是对全文重要内容,如主旨、意图、意义等进行提取,或者是根据文章意思转换表述形式。
解答此题,要先整体感知;然后再扣住关键语句,充分认识哪些信息是最重要的,是事关全局的,增强筛选和提取的自觉性;最后对照题目,逐一找准题干每一选项对应的区间,按需踩点,与原文进行对照比较,瞻前顾后找准联系.科技文最后一道题重在检测考生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判断、推测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关键要根据文章已经提供的相关信息(内容)进行合乎事理、情理、逻辑的分析、综合、推演和测定.一是内容上要有着落,二是推断的过程要合乎思维规律,这样就能比较顺利地完成相关的题目.科技文命题陷阱,主要集中在选择题错误选项的设置上,本人对近年各地高考试题进行分析,粗略归结出十种陷阱:(一) 偷梁换柱.偷梁换柱也可称为偷换概念,指在原文中甲结果在选项中变成了乙结果,导致表述不当,它是就结果而言的。
〔二〕张冠李戴。
所谓张冠李戴,是选项把原文中对象为A的概念说成是B,从而导致对象不当。
高考科幻小说阅读方法指导(可编辑修改word版)

高考科幻小说阅读方法指导一、什么是科幻小说“科幻小说”的定义是:“依据科学技术上的新发现、新成就以及在这些基础上可能达到的预见,用幻想的方式描述人类利用这些新成果完成某些奇迹的新型小说。
”(《辞海》)科幻小说是以一种特殊的幻想方式反映人们在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现实难题和生存困境的文学。
它是通俗小说的一种。
文学流派上属于浪漫主义。
哲学上思索人类与宇宙之间的关系、关注与猜测人类社会未来命运。
二、软科幻小说分类软科幻与硬科幻1.软科幻是情节和题材集中于哲学、心理学、政治学或社会学等倾向的科幻作品;2.硬科幻以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等自然科学为基础,以描写新技术新发明给人类社会带来影响的科幻作品。
三、科幻小说的特点和阅读方法1.不能将科幻小说与科普作品等同起来。
科幻小说虽然有科学性,具有科普功能,甚至有些科幻小说还具有预言和启发科学发明的功能,但它仍然是文艺作品,不能与科普作品相等同。
对于科幻小说,只要它倡导的是一种严肃的科学精神,具有好的创意和深刻的内涵,能够发人深省,就不必对其吹毛求疵。
2.阅读科幻小说要注意科幻小说的创意,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
科幻小说不同于一般的小说,是因为它描写的是现实生活中一般不太可能发生的事情,这就需要不同于一般的创造性思维。
好的科幻小说都有好的创意,可以开拓读者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青少年读者阅读科幻小说时,应多注意科幻小说的创意。
3.阅读科幻小说仍然要关注现实,将科幻思维融入日常生活中,提高处理疑难事物和人际关系的能力。
科幻小说虽然以现实生活的经验为基础,但仍然是一种幻想性的文学。
于是,有些读者阅读科幻小说时,把读科幻当作逃避现实的一种方式。
这种做法不可取。
阅读科幻小说,要培养敢于想象、敢于提出不合常规的观点的能力,使自己更适应未来发展的多样性。
4.不要把灾难题材的科幻小说与宣传世界末日的异端邪说相等同。
有相当一部分的科幻小说以今天人类的某些失误为出发点,描述了如此下去将产生的可怕的未来,给人以警钟作用。
(完整版)高考科幻小说阅读方法指导

高考科幻小说阅读方法指导一、什么是科幻小说“科幻小说”的定义是:“依据科学技术上的新发现、新成就以及在这些基础上可能达到的预见,用幻想的方式描述人类利用这些新成果完成某些奇迹的新型小说。
”(《辞海》)科幻小说是以一种特殊的幻想方式反映人们在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现实难题和生存困境的文学。
它是通俗小说的一种。
文学流派上属于浪漫主义。
哲学上思索人类与宇宙之间的关系、关注与猜测人类社会未来命运。
二、软科幻小说分类软科幻与硬科幻1.软科幻是情节和题材集中于哲学、心理学、政治学或社会学等倾向的科幻作品;2.硬科幻以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等自然科学为基础,以描写新技术新发明给人类社会带来影响的科幻作品。
三、科幻小说的特点和阅读方法1.不能将科幻小说与科普作品等同起来。
科幻小说虽然有科学性,具有科普功能,甚至有些科幻小说还具有预言和启发科学发明的功能,但它仍然是文艺作品,不能与科普作品相等同。
对于科幻小说,只要它倡导的是一种严肃的科学精神,具有好的创意和深刻的内涵,能够发人深省,就不必对其吹毛求疵。
2.阅读科幻小说要注意科幻小说的创意,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
科幻小说不同于一般的小说,是因为它描写的是现实生活中一般不太可能发生的事情,这就需要不同于一般的创造性思维。
好的科幻小说都有好的创意,可以开拓读者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青少年读者阅读科幻小说时,应多注意科幻小说的创意。
3.阅读科幻小说仍然要关注现实,将科幻思维融入日常生活中,提高处理疑难事物和人际关系的能力。
科幻小说虽然以现实生活的经验为基础,但仍然是一种幻想性的文学。
于是,有些读者阅读科幻小说时,把读科幻当作逃避现实的一种方式。
这种做法不可取。
阅读科幻小说,要培养敢于想象、敢于提出不合常规的观点的能力,使自己更适应未来发展的多样性。
4.不要把灾难题材的科幻小说与宣传世界末日的异端邪说相等同。
有相当一部分的科幻小说以今天人类的某些失误为出发点,描述了如此下去将产生的可怕的未来,给人以警钟作用。
高考科技文阅读方法指导(整理精校版)

高考科技文阅读方法指导高考二轮复习1221 15:24::高考科技文阅读方法指导考试题型1、对词语的理解2、对句意的把握3、对内容要点的提炼4、根据内容合理推断选文特点⒈选文时代感强⑴常关注最新的考古发现,最新出现的社会现象,文化现象,世界政治形势等。
⑵内容基本是人类关于生物、电子通讯、天文学等方面研究的新发现和发明创造,是人类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成果。
⒉文章内容单一,结构相似。
科技类说明文,一般是围绕一个概念展开,对这个概念从几个方面加以阐释。
弄清:①文章的概念⑵分析概念(导因、困难、用途、功能)⒊文章思路明晰(说明“概念)科技文:通过对一个新概念、新发现、新发明在纵向上的分析,进行几个方面的说明,如发现过程、目的、所遇困难、其它相关原因等,重在因果推理、现象介绍、功能说明等。
⑴分清文章出现的概念(主概念与次概念及其关系)。
⑵注意文中的关联词,注意表程度表范围的副词。
重点考项有以下几点:(一)、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所谓重要词语:或指作为说明对象的概念,或指承载信息量大的词语,或在结构上有重要组织作用的词语。
对于这些词语的理解,要求把握它在文中的含义,而不是理解其词典上的意义。
(二)、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对于科技说明文来说,所谓重要的句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表达一个观点、一个结论的句子2、直接表述一个科技发现、假设、推测、成果的句子3、结构复杂、内容较丰富、涵盖面较宽的句子4、在行文结构上有起承转合意义,展示文章思路的句子。
注意:这些句子的理解主要靠联系全文,根据语境分析确认。
(三)、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理解接收信息是阅读科技说明文的主要目的,也是考试命题的主要落点。
科技说明文的信息包括观点、思想、概念、知识、举措等。
这些信息都是凭借语言来传递的,因此必须通过对语言因素的分析来获取信息。
解题时要对选择项所表述的信息与原文进行比较辨析,审其有无,辨其真伪,定其主次,这样在根据题干要求,选出正确答案。
科幻小说答题技巧归纳

科幻小说答题技巧归纳科幻小说是一种具有科学幻想元素的文学作品,它以未来的世界为背景,通过设想科技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变革,探讨人类的命运、道德和价值观等深刻的问题。
在阅读和答题过程中,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技巧来更好地理解和解答科幻小说相关的问题。
下面是一些科幻小说答题的技巧和方法:1. 注意场景设定和时间背景科幻小说通常设置在未来或异世界,具有独特的场景和时间背景。
在阅读科幻小说时,要注意理解和把握这些场景设定和时间背景的重要性。
它们常常是故事发展和人物行为的背景,对故事的理解起到关键作用。
2. 研究科技设定和概念科幻小说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科技设定,其中涉及到很多科技概念和发展。
在答题时,应该对相关的科技设定和概念进行研究和理解。
这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行为,并正确回答与科技相关的问题。
3. 分析人物形象和动机科幻小说通常有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和动机,他们在特殊的环境下做出各种选择和行为。
当我们阅读科幻小说时,要注意分析人物的性格、动机、背景等因素,以更好地理解他们的行为和角色在故事中的作用。
4. 关注作者的用意和主题科幻小说通常包含作者的特定用意和主题。
在阅读和答题时,要仔细观察并分析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和主题。
这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故事,并在答题中正确把握作者的意图。
5. 注意故事结构和情节发展科幻小说通常有复杂的故事结构和情节发展,可能包含时间跳跃、非线性叙事等元素。
在答题时,要特别关注故事的结构和情节的发展,以确保正确理解故事中发生的事件和人物之间的关系。
以上是科幻小说答题的一些技巧和方法。
希望这些提示对你在阅读和解答科幻小说相关问题时有所帮助。
记住,理解和解答科幻小说问题需要我们运用想象力和逻辑思维,并在确保逻辑连贯和语义清晰的情况下,灵活运用以上答题技巧。
高考科技文阅读指导

高考科技文阅读指导高考科技文阅读指导作文范文1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高考科技文阅读指导。
科技文阅读是高考阅读中的重点,需要我们掌握好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首先,我们要注重文章中的重点信息,包括文章的标题、首段、结尾等。
通过阅读这些重点信息,我们可以初步了解文章的主旨和背景,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其次,我们要善于运用所学的科技知识,例如IT、互联网、生物、化学等方面的知识来解读文章中的专业术语和概念。
如果遇到难以理解的专业术语,可以通过百度搜索或问老师来加强自己的了解。
最后,要注重文章的语言和结构。
科技文章中常常使用复杂的语言和长难句,需要我们耐心读,逐步理解。
同时,要关注作者使用的各种修辞手法,比如比喻、拟人、排比等,这些手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解读文章的意义。
总之,科技文阅读是高考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需要我们在日常阅读中注重积累和提高,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阅读技巧。
写作重点:科技文阅读指导,语言与结构掌握。
用词分析:科技知识、专业术语、阅读技巧、修辞手法。
高考科技文阅读指导作文范文2大家好,对于高考的科技文阅读指导,我想分享一些自己总结的经验和技巧。
首先,我们要注意文章的结构和逻辑。
科技文通常会先介绍问题、背景,然后再详细阐述解决方法和实验结果,最后总结结论。
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先了解整篇文章的结构和主旨,然后有目的、有针对性地阅读。
其次,我们还要注意文章的细节。
科技文章很注重细节和精度,因此阅读时应注意细节,尤其是数字、单位等细节,避免读错或理解偏差。
最后,运用所学知识来解读专业术语和概念。
高考科技文的难点在于掌握和运用相关的科学和技术知识。
因此,我们需要运用所学的知识,例如运用物理知识来解读相关文章中的概念和术语。
总之,高考科技文的阅读需要我们注重细节,了解文章的结构和主旨,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只有这样才能在阅读中更好地理解和领悟文章中的思想和意义。
写作重点:了解文章结构和逻辑,掌握科技知识。
科技文的阅读方法

科技文的阅读方法一、阅读(一)读原文1、抓信息、整体把握2、抓关键语句关键词:目前、将会、已经、最、除…之外、大概、也许、可能、计划、预计、其、这、与其相反、如此、或(两者)和(都有)1)抓关键句、中心句、注意每段的开头和结尾2)抓要点句:首先、其次、再次3)观点句4)过渡句5)双重否定6)表疑问语气句(二)读题:注意题目的要求和信息之间的联系(三)对比二、设臵选项的迷惑手段(一)答非所问:内容与题目无关,转移了题目的视线(二)鱼目混珠:用似是而非的词语或句子来代替正确的1、偷换概念2、无中生有3、混淆事实:把可能变肯定、把未然变已然、把偶然变必然4、因果颠倒5、牵强附会:把无因果关系的事物强加结合(三)增减扩缩:对原文句子加以改动,通过增加某些字或减少某些词语的办法扩大或缩小说明的范围文学类阅读一、理解文中词语的含义1、借助语法知识,如结构、搭配上的特点来确定词语含义2、代词的指代义:这、这个、这些、那、那些、某、某些、即3、词语概念,对概念词语概念理解,要揭示其本质特征与属性4、词语语境二、句子在文中的含义(一)抓住句子的修饰语(二)抓句子在语段中的地位1、一正一反两层意思的句子,这样的句群正面的意思是中心句2、总分结构的句群,总说是中心句3、因果关系的句群,果是中心句4、转折关系的句群,转折后的句子是中心句(三)比较难理解的比喻句要理解它的意思,从喻体找到本体(四)找到相关段落,从相关段落的内容破解句子含义三、筛选并整合信息四、分析结构,把握思路1、根据标志性词入手2、从重点句入手、首句入手、抒情句入手3、从文体特征入手五、归纳文章要点、中心思想和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和态度1、从题目分析入手2、抓文章开头和结尾3、参考作品的时代背景4、抓住文眼和关键句5、结合文体特征6、以积极的态度去思考7、从隐含的信息去思考六、欣赏文学作品形象、语言和表达特点1、读散文,重点理解内容,把握语言和技巧2、读小说,重点把握情节、评价人物、品味语言、欣赏技巧3、读戏剧,把握戏剧冲突、典型化的人物形象、个性化语言表达技巧的相关知识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人称的选择及人称的变换、叙述的顺序安排、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的特点记叙顺序:按时间叙述倒叙、插叙、补叙描写:人物描写: 1、正面描写、侧面烘托(性格、形象) 2、概括描写、具体描写3粗笔勾勒(白描)、抓住细节4语言、行动、心理、肖像描写等景物描写:1、正面描写、事物烘托(特点) 2、自然环境描写、社会环境描写3、宏大场景、细节景物4、动静、虚实描写、衬托、烘托、渲染5、修辞景物描写的作用:1、交待一个自然环境或背景(自然、社会背景)2、为后文作铺垫(情节展开用铺垫)3、渲染气氛4、烘托人物心情5、推动故事情节发展6、奠定全文的基调抒情: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人、借景、借事、借物抒情)二、选材、剪材主次详略,选材典型真实、新颖三、表现手法(技巧):象征手法:用具体内容表达抽象含义(委婉)对比手法:衬托手法:扬抑手法:托物言志:以小见大: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真抒胸怀:四、结构技巧:开头结尾:过度照应:设臵悬念:制造波澜:起承转合:烘托铺垫:诗词鉴赏表达技巧一、表达方式:二、表现手法:动静、烘托、托物言志、景情关系、虚实结合、联想、想象、象征、以小见大、渲染、铺垫、扬抑、赋(叙事)、比(比喻)、兴(象征)三、修辞:夸张、拟人、比喻、对比、排比、设问、反问、通感四、结构技巧:五、语言风格:1、叠词、叠句2、平淡、清新、自然、直率、雄奇、奔放、洗炼、沉郁、慷慨、激昂、优美、清丽六、诗词意象:月亮——思乡、相思梧桐、细雨、芭蕉——愁思、忧愁、缠绵松——刚强、坚毅竹——气节梅——清高、坚强菊——隐士、君子莲、荷——高洁、高雅秋水——眼睛鸿雁——跟书信有关七、语言:情感词:悲、喜、独、哀、孤、离合、怒、愁、愤等等文章开头的作用1 对标题:开头点题,开门见山。
高考冲刺:科幻类文本阅读技巧与技能专题辅导

高考冲刺:科幻类文本阅读技巧与技能专题辅导“科幻与其他类型文学或传统文学之间,究竟有什么区别?在探索作者们构建的奇妙世界时,如果掌握了这些“科幻阅读规则”,你将获得“灵光一现”的乐趣。
1996年,网络上出现了一场关于科幻阅读是否存在规则的讨论。
在那之前,我一直觉得这个问题是不言而喻的。
80年代,萨缪尔·R·德雷尼*曾在美国现代语言协会(MLA)的一次会议中提到这一话题,他的评论,以及其他支持者的观点,常见诸于各类期刊,包括他1984年的合集《Starboard Wine》。
我在自己的讲授过程中,逐渐意识到其中的启发性,并一次次应用。
或许德雷尼本人不一定喜欢我的所有用法,比如在一次科幻课堂上,我曾带着学生们一行行分析菲利普·何塞·法默的短篇小说《远航!远航!》("Sail On! Sail On!")。
在MLA的演讲中,德雷尼谈到自己在学院领域碰到的问题:许多人其实无法阅读科幻,认为科幻小说文本根本读不通。
他举了几个例子,“天津二外环小行星带里的单极磁铁采矿行动”和“他把信用卡插进卡槽,账单被传送到了城市财务办公室存档,并用他本职工作和兼职赚得的信用点数来支付”。
我在此不赘述德雷尼如何描述非科幻读者在看到这两句话时遇到了什么困难,在演讲最后,他提到了《关于科幻的一些大胆方法》这篇文章("Some Presumptuous Approaches to Science Fiction")中的一个问题:科幻是否该被认真对待?德雷尼说:“这是一种非常有意思的语言现象,这种趣味性就来自于与传统‘文学’用语的复杂区别。
”那么,科幻小说和其他文学类型的写作方法有什么区别吗?德雷尼认为区别很大,“科幻和其他写作类型不一样,尤其是那些被传统定义为‘文学’的文本。
仅有的共同点就是,所有类别的写作都有特定的习惯、独特的关注领域和擅长之处,以及一套利用语言表情达意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科幻小说阅读方法指导一、什么是科幻小说“科幻小说”的定义是:“依据科学技术上的新发现、新成就以及在这些基础上可能达到的预见,用幻想的方式描述人类利用这些新成果完成某些奇迹的新型小说。
”(《辞海》)科幻小说是以一种特殊的幻想方式反映人们在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现实难题和生存困境的文学。
它是通俗小说的一种。
文学流派上属于浪漫主义。
哲学上思索人类与宇宙之间的关系、关注与猜测人类社会未来命运。
二、软科幻小说分类软科幻与硬科幻1.软科幻是情节和题材集中于哲学、心理学、政治学或社会学等倾向的科幻作品;2.硬科幻以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等自然科学为基础,以描写新技术新发明给人类社会带来影响的科幻作品。
三、科幻小说的特点和阅读方法1.不能将科幻小说与科普作品等同起来。
科幻小说虽然有科学性,具有科普功能,甚至有些科幻小说还具有预言和启发科学发明的功能,但它仍然是文艺作品,不能与科普作品相等同。
对于科幻小说,只要它倡导的是一种严肃的科学精神,具有好的创意和深刻的内涵,能够发人深省,就不必对其吹毛求疵。
2.阅读科幻小说要注意科幻小说的创意,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
科幻小说不同于一般的小说,是因为它描写的是现实生活中一般不太可能发生的事情,这就需要不同于一般的创造性思维。
好的科幻小说都有好的创意,可以开拓读者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青少年读者阅读科幻小说时,应多注意科幻小说的创意。
3.阅读科幻小说仍然要关注现实,将科幻思维融入日常生活中,提高处理疑难事物和人际关系的能力。
科幻小说虽然以现实生活的经验为基础,但仍然是一种幻想性的文学。
于是,有些读者阅读科幻小说时,把读科幻当作逃避现实的一种方式。
这种做法不可取。
阅读科幻小说,要培养敢于想象、敢于提出不合常规的观点的能力,使自己更适应未来发展的多样性。
4.不要把灾难题材的科幻小说与宣传世界末日的异端邪说相等同。
有相当一部分的科幻小说以今天人类的某些失误为出发点,描述了如此下去将产生的可怕的未来,给人以警钟作用。
这样的作品与宣传世界末日的异端邪说有着本质的区别,不能等同视之:科幻小说用反向的夸大激励读者对科学的关注,激发他们纠正失误、创造美好未来的强烈动机。
而异端邪说扭曲现实,使人绝望和颓废。
5.科幻小说写作特点好的科幻小说之所以能震撼人心,是因为作者通过高超的写作技巧组织起来的严密叙述,会让阅读者产生强烈的真实感。
阅读科幻小说时,要注意体会作者想象力的张弛,要注意作品中的人物是如何承载作家的写作意图和实现小说向前推进的功能的,注意作者是如何铺设情节的。
大部分科幻小说都是情节性较强的小说,从科幻小说里学习铺设情节的技巧,是提高写作能力的一条简易便捷的道路。
阅读科幻小说时,不要放过观察作者设计情节的机会。
我们可以学习作者的叙述模式,也可以通过变通贯穿到我们日常记叙文的写作中。
科幻小说成功地将极端的空灵和厚重的现实结合起来,同时注重表现科学的内涵和美感,是一方瑰丽的土地,就像异域风情带给热爱旅行的人们惊喜那样,它让忙碌在现实世界的成年人和孩子们都能放飞想象力,让思维驰骋和超越现实的羁绊。
不过不能否认,人们在以阅读的姿态走进科幻小说时,往往对它有一些认识上的误区。
五、例题水滴刘慈欣①丁仪发出一阵冷笑,听起来有种令人寒颤的凄厉,三名军官也同样知道这冷笑的含义:水滴不像眼泪那样脆弱,相反,它的强度比太阳系中最坚固的物质高百倍,这个世界中的所有物质在它面前都像纸片般脆弱,它可以像子弹穿透奶酪那样穿过地球,表面不受丝毫损伤。
②“那……它来干什么?”中校脱口问道。
③“谁知道?也许它真是一个使者,但带给人类的是另外一个信息……”丁仪说,同时把目光从水滴上移开。
④“什么?”⑤“毁灭你,与你有何相干?”⑥这句话带来一阵死寂,就在考察队的另外三名成员和联合舰队中的百万人咀嚼其含义时,丁仪突然说:“快跑。
”这两个字是低声说出的,但紧接着,他双手,声嘶力竭地大喊:“傻孩子们,快--跑--啊!”⑦“向哪儿跑,”西子惊恐地问。
⑧只比丁仪晚了几秒钟。
中校也悟出了真相,他像丁仪一样绝望地大喊:“舰队!舰队疏散!”⑨但一切都晚了,这时强干扰已经出现,从“螳螂”号传回的图象扭曲消失了,舰队没能听到中校的最后呼叫。
⑩在水滴尾部的尖端,出现了一个蓝色的光环,那个光环开始很小,但很亮,使周围的一切笼罩在蓝光中,它急剧扩大,颜色由蓝变黄最后变成红色,仿佛不是由水滴产生的,而是前者刚从环中钻出来一样。
光环在扩张的同时光度也在减弱,当它扩张到大约是水滴最大直径的一倍时消失了,在它消失的同时,第二蓝色小光环在尖端出现,同第一个一样扩张、变色和减弱光度,并很快消失。
9322;光环就这样从水滴的尾部不断出现和扩张。
频率为每秒钟两三次,在光环的推进下,水滴开始移动并急剧加速。
9323;考察队的四人没有机会看到第二个光环的出现,第一个光环出现后,在近似太阳核心的超高温中,他们都被瞬间汽化了。
9324;“螳螂”号的船体发出红光,从外部看如同纸灯笼内的蜡烛被点燃了一样。
同时金属船体像蜡一样熔化。
但熔化刚刚开始,飞船就爆炸了。
爆炸后的“螳螂” 几乎没有留下固体残片,船体金属全部变成白炽的液态在太空中飞散开来。
9325;舰队清晰地观察到了一千公里外“螳螂”号的爆炸,所有人的第一反应是水滴自毁了,他们首先为考察队四人的牺牲而悲伤,然后对水滴并非和平使者感到失望,不过对即将发生的事情,全人类都没有做好最起码的心理准备。
9326;第一个异常现象是舰队太空监测系统的计算机发现的,计算机在处理“螳螂”号爆炸的图象时,发现有一个碎片不太正常。
大部分碎片是处于熔化状态的金属爆炸后都在太空中匀速飞行,只有这一块在加速。
当然,从巨量的飞散碎片中发现这一微小的事件,只有计算机能做到,它立刻检索数据库和知识库,抽取了包括“螳螂”号的全部信息在内的巨量资料,对这一奇异碎片的出现做出了几十条可能的解释,但没有一条是正确的。
9327;计算机与人类一样,没有意识到这场爆炸所毁灭的,只是“螳螂”号和其中的四人考察队,并不包括更多的东西。
9328;对于这块加速的碎片,舰队太空监测系统只发出了一个三级攻击警报,因为它不是正对舰队而来,而是向矩形阵列的一个角飞去,按照目前的运行方向,将从列外掠过,不会击中舰队的任何目标。
在“螳螂”号爆炸同时引发的大量一级警报中,这个三级警报被完全忽略了。
但计算机也注意到了这块碎片极高的加速度在飞出三百公里时,它已经超过了第三宇宙速度,而且加速还在继续。
于是警报级别被提升至二级,但仍被忽略。
碎片从爆炸点到阵列一角共飞行了约一千五百里,耗时约五十秒钟,当它到达阵列一角时,速度已经达到31.7公里/秒,这时它处于阵列外围,距处于矩形这一角的第一艘战舰“无限边疆”号一百六十公里碎片没有从那里掠过阵列,而是拐了一个三十度的锐角,速度丝毫未减,直冲“无限边疆”号而来。
在它用两秒钟左右的时间飞过这段距离时,计算机居然把对片的二级警报又降到了三级,按照它的推理,这块碎片不是一个有质量的实体,因为它完成了一次从宇航动力学上看根本不可能的运动:在两倍于第三宇宙速度情况下进行这样一个不减速的锐角转向,几乎相当于以同样的速度撞上一堵铁墙,如果这是一个航行器,它的内部放着一块金属,那这次转向所产生的过载会在间把金属块压成薄膜。
所以,碎片只能是个幻影。
9329;就这样,水滴以第三宇宙速度的两倍向“无限边疆”号冲去,它此时的航向延长线与舰队矩形阵列的第一列重合。
9330;水滴撞击了“无限边疆”号后三分之一处,并穿过了它,就像毫无阻力地穿过一个影子。
由于撞击的速度极快。
舰体在水滴撞进和穿出的位置只出现了两个十规则的圆洞,其直径与水滴最粗处相当。
但圆洞刚一出现就变形消失,因为周围的舰壳都由于高速撞击产生的热量和水滴推进光环的超高温而熔化了,被击中的一段舰体很快处于红炽状态,这种红炽由撞击点向外蔓延,很快覆盖了“无限边疆”号的二分之一,这艘巨舰仿佛是刚刚从煅炉中取出的一个大铁块。
9331;穿过“无限边疆”号的水滴继续以约每秒三十公里的速度飞行,在三秒钟内飞过了九十公里的距离,首先穿透了矩形阵列第一列上与“无限边疆”号相邻的方”号,接着穿透了“雾角”号、“南极洲”号和“极限”号,它们的舰体立刻都处于红炽状态,像是舰队第一队列中接顺序亮起的一排巨灯。
12881;“无限边疆”号的大爆炸开始了。
与其后被穿透的其他战舰一样,它的舰体被击中的位置是聚变燃料舱,与“螳螂”号在高温中发生的常规爆炸不同,“无限疆”号的部分核燃料被引发核聚变反应,人们一直不知道,聚变反应是被水滴推进光环的超高温还是被其他因素引发。
热核爆炸的火球在被撞击处出现,迅速扩张,整个舰队都被强光照亮,在黑天鹅绒般的太空背景上凸现出来,银河系的星海黯然失色。
【简介】①刘慈欣:中国科幻小说代表作家之一。
2015年8月23日,凭借科幻小说《三体》,获第73届雨果奖最佳长篇故事奖,这是亚洲人首次获得雨果奖。
②《三体》:系列长篇科幻小说,是中国科幻作家刘慈欣的作品。
该系列作品由《三体》《三体Ⅱ8226;黑暗森林》《三体Ⅲ8226;死神永生》三部小说组成。
讲述了文明和三体文明在宇宙中的兴衰历程。
节选部分的“水滴”是三体文明发来的一个探测器。
阅读题(1)结合小说中“水滴”摧毁地球舰队的过程,说一说你的感受。
(2)小说中有多处文字展示了“水滴”的神奇,超出读者的想象。
请你从文中选出一处,加以赏析。
(3)这篇科幻小说带给人们的是震撼和沉思。
结合人类生活现状,写出引发你思考的问题并阐释理由。
参考答案:(1)示例:外星文明发来的一个探测器--水滴,以人类和计算机无法想象的速度毁灭太空战舰,爆炸后的船体金属全部变成白炽的液态在太空中飞散。
这种超出象的毁灭给我带来深深思考:宇宙是一片无止境的神秘的空间,人类自以为历经沧桑,其实才蹒跚学步。
自以为懂得了生存奥秘,其实还远没有竞争的资格。
(2)示例:例如:水滴撞击了“无限边疆”号后三分之一处,并穿过了它,就像毫无阻力地穿过一个影子。
影子是无声无息的,把水滴比作一个影子,非常形象描绘了水滴穿过舰体的神速以及无法估量的力量。
让我们震惊于水滴的神奇和地球外文明的高超。
(3)示例:问题:人类是不是应该停止互相残杀的战争?阐释:这篇科幻小说带给我们深深思考。
宇宙是无限的,在人类朝着无尽太空探索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困难,但只要人类作为一个种族团结在一起来,就会一同灾难,一同面向未来。
所以,现实中的人类应该把眼光放长、放宽,而不是现在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