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合集下载

铝和铝的化合物

铝和铝的化合物

第二节 铝和铝的化合物知识导图一、铝的重要性质1、物理性质铝是银白色的轻金属,熔点低,硬度小,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2、化学性质与O 2反应:4Al+ 3O 2=2Al 2O 3与非金属反应 与Cl 2反应:2Al+3Cl 2=2AlCl 3与S 反应:2Al+3S= Al 2 S 3Al 与酸反应:2Al+6HCl=2AlCl 3+3H 2↑与碱液反应:2Al+2NaOH+2H 2O=2NaAlO 2+3H 2↑铝热反应:2Al +Fe 2O 3 高温 Al 2O 3+2Fe10Al +3V 2O 5  高温 5Al 2O 3+6V (1)铝HCl 、NaOH 溶液反应2Al+6HCl=2AlCl 3+3H 2↑2Al+2NaOH+2H 2O=2NaAlO 2+3H 2↑(2)铝与酸、碱溶液反应时,铝与氢气的关系可以用:2Al ——3H 2进行计算。

①等量的铝与足量的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氢气的体积比为:V HCl (H 2)V NaOH (H 2)=1︰1。

②足量的铝与等物质的量的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氢气的体积比为:V HCl (H 2)V NaOH (H 2)=1︰3。

(3)当生成H 2相等时,消耗铝单质一定相等,消耗HCl 与NaOH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4)一定量的铝分别和一定量的盐酸和NaOH 溶液反应,若产生H 2的体积比为13<V HCl (H 2)V NaOH (H 2)<11,则必定是:Al 与HCl 反应时,Al 过量而HCl 不足;Al 与NaOH 溶液反应时,Al 不足而NaOH 溶液过量.二、铝的氧化物(Al 2O 3)1、化学性质与酸反应:Al 2O 3+6HCl=2AlCl 3+3H 2O与碱反应:Al 2O 3+2NaOH=2NaAlO 2+H 2O2、用途:熔点很高,是一种很好的耐火材料(Al 2O 3,MgO ),红宝石,蓝宝石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铝。

铝及其化合物

铝及其化合物

铝及其化合物1. 简介铝 (Aluminum) 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元素,原子序数为13,化学符号为Al。

它属于13族元素,位于周期表的p区。

铝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之一,存在于自然界中的矿石、土壤和岩石中。

2. 物理性质铝是一种具有银白色光泽的轻质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它的密度相对较低,为2.7 g/cm³,比许多其他金属都要轻。

铝的熔点为660.32℃,沸点为2519℃。

它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和可加工性,可以通过冶金工艺进行挤压、拉伸、铸造和轧制等加工过程。

3. 化学性质3.1 抗腐蚀性铝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因为它能形成致密的氧化物膜表面,可以有效防止进一步的氧化和腐蚀。

3.2 反应性铝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会生成一层薄的氧化铝表面,这一层氧化层可以保护铝的内部不被进一步氧化。

然而,在酸性介质中,铝会被溶解并产生氢气。

铝对碱性介质相对稳定,不会与碱发生剧烈反应。

4. 铝的主要用途4.1 建筑和建材铝是一种轻质金属,因此在建筑和建材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用于制造铝合金门窗、铝制屋顶和外墙装饰板等。

4.2 包装由于铝的良好腐蚀性和可塑性,它被广泛用于食品和药品的包装材料。

例如,铝制罐头、箔纸和药品包装。

4.3 电力传输铝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用于制造电力传输线路和电缆。

相比同等导电性能的铜导线,铝导线更轻便、成本更低。

4.4 汽车工业铝合金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可以降低汽车整体重量,提高燃油效率和降低尾气排放。

5. 铝的一些常见化合物5.1 氧化铝 (Al2O3)氧化铝是铝的一种重要化合物,也是一种常见的陶瓷材料。

它具有高熔点、高硬度和良好的绝缘性能,广泛应用于制陶、耐火材料和电子器件等领域。

5.2 氯化铝 (AlCl3)氯化铝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合物,通常以无水物的形式存在。

它是一种强酸性物质,可用作催化剂、腐蚀剂和氯化铝铝熔剂的原料。

5.3 硫酸铝 (Al2(SO4)3)硫酸铝是一种白色结晶固体,可溶于水。

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2、化学性质:
(1)不稳定性:氢氧化铝不稳定, 受热易分解。 △ 2Al(OH)3 = Al2O3+3H2O 这是工业上制取纯净氧化铝的方法。 (2)两性氢氧化物
Al(OH)3 + 3H+ === Al3+ + 3H2O Al(OH)3 + OH- === [Al(OH)4 ]-
Company Logo
铝热剂
二、 氧化铝(Al2O3):
1、物理性质:白色、不溶于水的固体,熔点很高 (2054℃)常作耐火材料。 Al2O3的化学性质 ---具有两性 两性
Al2O3+6HCl=2AlCl3+3H2O
Al2O3+2NaOH+3H2O=2Na [Al(OH)4 ]
用途:由Al2O3来制取单质铝
Company Logo
(2)与酸反应
(3)与碱反应 2Al+6H2O+2NaOH = 2NaAl(OH)4+3H2↑ (4)与盐溶液反应
(5)与某些氧化物反应
2Al + Fe2O3 == 2Fe + Al2O3
Company Logo
高温
与某些氧化物(Fe2O3 、 Cr2O3 、 MnO2 、V2O5 等)反应 —铝热反应三、Fra bibliotek氧化铝的制备:
AlCl3中逐滴加入氨水? Al3++3NH3.H2O=Al(OH)3 ↓+3NH4+ 故,用Al3+制取Al(OH)3用弱碱更合适 Na[Al(OH)4 ]中缓慢通入CO2? 2[Al(OH)4 ]- +CO2=2Al(OH)3 ↓+CO32-+H2O [Al(OH)4 ]- +CO2=Al(OH)3 ↓+HCO3故,由[Al(OH)4 ]- 制取Al(OH)3用弱酸更合 适 用Na[Al(OH)4 ]与AlCl3 混合 Al3++3[Al(OH)4 ]-= 4Al(OH)3 ↓

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教案

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教案

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教案第一章:铝的概述1.1 铝的物理性质铝的密度、熔点、沸点铝的色泽、硬度、延展性铝的电导率、热导率1.2 铝的化学性质铝的还原性、氧化性铝与其他元素的反应铝的腐蚀与防护第二章:铝的氧化物2.1 氧化铝的性质氧化铝的分子式、结构氧化铝的熔点、硬度氧化铝的酸碱性2.2 铝的氧化物在工业中的应用铝氧化物的制备方法铝氧化物在陶瓷、玻璃、涂料等领域的应用第三章:铝的氢氧化物3.1 氢氧化铝的性质氢氧化铝的分子式、结构氢氧化铝的溶解性、稳定性3.2 氢氧化铝的应用氢氧化铝在医药、食品、环保等领域的应用第四章:铝的卤化物4.1 铝的卤化物的性质铝的氯化物、溴化物、碘化物的分子式、结构铝的卤化物的熔点、沸点铝的卤化物的反应性4.2 铝的卤化物在工业中的应用铝的氯化物在铝熔炼、催化剂制备等领域的应用铝的溴化物、碘化物在半导体材料、医药等领域的应用第五章:铝的硫化物5.1 铝的硫化物的性质铝的硫化物的分子式、结构铝的硫化物的熔点、硬度铝的硫化物的反应性5.2 铝的硫化物在工业中的应用铝的硫化物在催化剂、耐火材料等领域的应用第六章:铝的氧化铝的性质与应用6.1 氧化铝的制备方法拜耳法、烧结法等氧化铝的纯度、粒度控制陶瓷、玻璃、磨料、催化剂等领域的应用第七章:铝的氢氧化物的制备与应用7.1 氢氧化铝的制备方法沉淀法、溶胶-凝胶法等氢氧化铝的粒度、孔隙结构控制7.2 氢氧化铝的应用医药、食品、环保、催化剂等领域的应用第八章:铝的卤化物的制备与应用8.1 铝的卤化物的制备方法气相法、液相法等铝的卤化物的纯度控制8.2 铝的卤化物的应用铝的氯化物在铝熔炼、催化剂制备等领域的应用铝的溴化物、碘化物在半导体材料、医药等领域的应用第九章:铝的硫化物的制备与应用9.1 铝的硫化物的制备方法直接法、间接法等铝的硫化物的纯度、粒度控制9.2 铝的硫化物的应用催化剂、耐火材料、高性能材料等领域的应用第十章:铝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应用10.1 铝及其化合物的回收与利用废铝的回收技术铝及其化合物在循环经济中的应用10.2 铝及其化合物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铝在电动汽车、太阳能光伏等领域的应用铝及其化合物在核能、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应用第十一章:铝及其化合物的环境影响与污染控制11.1 铝及其化合物的环境释放途径铝及其化合物的排放来源铝及其化合物在大气、水体、土壤中的迁移和转化11.2 铝及其化合物对环境的影响对生态系统和生物体的毒性对人类健康的影响11.3 铝及其化合物的污染控制与处理排放标准与法规污染治理技术,如吸附、沉淀、膜分离等第十二章:铝及其化合物的安全与健康12.1 铝及其化合物的危险性物理危害、化学危害火灾、爆炸、腐蚀等风险12.2 铝及其化合物的工作场所安全个人防护装备安全操作规程12.3 铝及其化合物的健康影响长期暴露的潜在健康风险职业病预防与控制第十三章:铝及其化合物的实验操作技术13.1 铝及其化合物的样品处理采样方法、样品保存样品的前处理技术,如溶解、过滤、洗涤等13.2 铝及其化合物的分析方法光谱分析、电化学分析原子吸收、X射线荧光等分析技术13.3 实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实验室安全规范化学品的正确储存与使用第十四章:铝及其化合物的研究与创新14.1 铝及其化合物的新合成方法绿色合成、可持续合成高效催化剂的研究与应用14.2 铝及其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能关系材料设计、结构优化性能测试与评价14.3 铝及其化合物的创新应用功能性材料的研究与开发新能源、高性能电子器件等领域的前沿应用第十五章:铝及其化合物的教育与培训15.1 铝及其化合物的教育内容基础知识、应用技术案例分析、实验教学15.2 铝及其化合物的培训方法线上教学、线下授课实操培训、模拟演练15.3 铝及其化合物的教育与培训的重要性提升行业技术水平增强安全意识与环保意识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制备方法、应用领域、环境影响、安全健康以及实验操作技术等方面的内容。

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铝表面氧化膜的实验探究
问3:如何设计实验证明铝表面存在氧化膜? 药品:铝片、硫酸铜溶液、砂纸
实验1:将一片擦去氧化膜的铝片放入CuSO4溶液中,观察 铝片表面现象。
铝片表面析出一层海绵状的暗红色物质
实验2:将一片未擦去氧化膜的铝片放入CuSO4溶液中,观 察铝片表面现象。
无明显现象
问4:除了用砂纸打磨,还可以如何除去铝片表面的氧化膜? 即如何实现Al2O3 溶液中铝元素的转化?
(4)与不活泼金属的可溶性盐的反应 2Al+3CuSO4=Al2(SO4)3+3Cu
(5)与强碱溶液的反应 2Al+2NaOH+2H2O=2NaAlO2+3H2↑
2Al+6H2O= 2Al(OH)3+3H2↑ Al(OH)3+NaOH=NaAlO2+2H2O
2Al+2Na6Oe-H+6H2O =2NaAlO2+ 4H2O +3H2↑
课题1
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一、知识预备
1.铝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Al 问1:如何实现Al Al2O3的转化?
容易失3e- Al3+ 较强还原性
2.铝的化学性质
(1)与非金属单质的反应:O2、Cl2、S等
4Al + 3O2 = 2Al2O3
(2)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铝热反应
高温
2Al + Fe2O3 = 2Fe + Al2O3 (3)与酸的反应
OH-+Al(OH)3=Al(OH)4-
H++AlO2- +H2O
酸式电离
Al(OH)3
Al3++3OH-
碱式电离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铝及其化合物》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铝及其化合物》

点燃 铝及其化合物 知识点一. 铝单质的性质1.物理性质:银白色金属,硬度和密度小,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和延展性。

在空气中具有很好的耐腐蚀性。

2.化学性质:(1)与非金属单质反应:A 、2Al+3Cl 2====2AlCl 3B 、铝在空气中缓慢氧化,在氧气中点燃剧烈燃烧。

4Al+3O 2 ========= 2Al 2O 3铝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膜并牢固地覆盖在铝表面,阻止了内部的铝与空气接触。

(2)与盐溶液反应:2Al+3CuSO 4 =3Cu+Al 2(SO 4)3(3)与某些氧化物反应—铝热反应:2Al + Fe 2O 3 == 2Fe + Al 2O 3 铝热剂是Al 和 Fe 2O 3(4)与沸水微弱反应:2Al+6H 2O Δ 2Al (OH )3 + 3H 2↑(5)与酸反应::2Al+6HCl ====== 2AlCl 3+H2↑2Al+3H 2SO 4 ====== Al 2(SO 4)3+ 3H2↑注意:铝在冷的浓硫酸、浓硝酸中钝化。

某些金属在常温下遇强氧化性酸如浓硫酸、浓硝酸时在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膜,从而阻止内部金属进一步发生反应,这种现象称为钝化。

(6)与碱反应: 2Al+2NaOH+2H 2O=2NaAlO 2+3H 2↑反应的实质:分两步进行:②Al(OH)3+NaOH ======== NaAlO 2+2H 2O知识点二. 铝的重要化合物1. 氧化铝(Al 2O 3)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得6e —①2Al+6H 2O ====== 2Al(OH)3 + 3H 2↑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失6e —2Al+6H 2O+2NaOH = 2NaAlO 2+3H 2↑+4H 2O失2×3 e —得6×e —(1)物理性质:白色固体、熔点高(2054℃) 、不溶于水,不与水化合。

常作耐火材料。

刚玉的主要成分是Al 2O 3 ,其中把含少量铬元素的刚玉称为红宝石;含少量的铁和钛元素的刚玉称为蓝宝石。

高中化学铝及其化合物知识点

高中化学铝及其化合物知识点

高中化学铝及其化合物知识点
高中化学铝及其化合物知识点
一、铝的基本性质
铝是一种具有典型金属性的轻金属,具有许多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质,例如具有较高的导热性和电导率,低密度和良好的可塑性等。

二、铝的制备方法
1. 金刚砂法
2. 电解法
三、铝的氧化物——氧化铝
氧化铝是一种常见的氧化物,也是铝的重要产物。

它具有很高的熔点和硬度,在高温环境下能保持极好的稳定性。

四、铝的氢氧化物——氢氧化铝
氢氧化铝是一种白色无定形粉末,容易吸收水分,也是很常见的铝的化合物。

它常用于制备其他铝化合物,如氧化铝等。

五、铝与酸、碱的反应
铝在一定的条件下与酸发生反应,会产生氢气和相应的铝盐。

与碱的反应则会生成相应的铝盐和氢氧化铝。

六、铝的应用领域
1. 金属材料——铝合金
2. 化工领域——氢氧化铝生产
3. 医疗领域——生物医学器械制造
4. 轻工业——食品包装、建筑材料
七、铝在环境中的影响
铝的大量排放对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了很大的负担,铝在水体中的存在会导致生态系统的异常变化和动植物死亡。

同时,铝的废弃物也会污染土地和空气,对人类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八、铝及其化合物的安全问题
铝及其化合物存在一定的安全问题,长期接触铝化合物会对人体神经系统产生影响,增加患上老年痴呆症等疾病的概率。

总之,对于高中化学学生而言,学习铝及其化合物的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理解这些知识将有助于他们更好地掌握化学基础理论,从而为未来更深入地研究化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中化学铝及其重要化合物

高中化学铝及其重要化合物
② 2Al+3Cl2===2AlCl3 ③ Al 酸 氧化性酸 遇冷的浓硫酸或浓硝酸钝化
非氧化性酸 2Al+6H+==2Al3++3H2
3.用途 纯铝用作导线,铝合金用于制造汽车、飞机、生活用品等。
返回导航页
结束放映
【思考与探究】
1.金属铝是活泼的金属,能与酸反应,为什么能用铝槽储 运浓H2SO4或浓HNO3? 常温下浓H2SO4、浓HNO3能使铝钝化(在表面形成一层致密 的氧化膜),阻止反应的继续进行。
(3)制得Al(OH)3的最大质量是________。
返回导航页
结束放映
考点三 用数形结合思想理解Al3+、Al(OH)3、AlO2-之间转化 量的关系
【知识梳理】 1.用转化图探究Al3+、AlO、Al(OH)3的转化关系
写出转化(2)、(5)、(6)离子方程式:
返回导航页
结束放映
2.用数轴探究可溶性铝盐与强碱(如NaOH溶液)反应,铝元 素的存在形式
(1)Al3++4OH-===AlO+2H2O 3AlO+Al3++6H2O===4Al(OH)3↓
(2)
返回导航页
结束放映
题型一
【题型建模】
1.下列各组物质,前者逐滴滴加到后者中直至过量,先出
现白色沉淀,后来沉淀又消失的是( A )
A.H2SO4滴入NaAlO2溶液中 B.Ba(OH)2溶液滴入Al2(SO4)3溶液中 C.Al2(SO4)3溶液滴入NaOH溶液中 D.氨水滴入Al2(SO4)3溶液中
【思考与探究】 1.下列变化可通过一步化学反应直接完成的是___①_____。 (1)Al(OH)3→Al2O3 (2)Al2O3→Al(OH)3 (3)Al→Al(OH)3 2.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物质有哪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⑷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发生铝热反应: 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发生铝热反应:
2Al + Fe2O3 = 2Fe + Al2O3
高温
⑸与不活泼金属的可溶性盐的反应: 与不活泼金属的可溶性盐的反应: 2Al+3CuSO4=Al2(SO4)3+3Cu
3,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两性: 氧化铝的化学性质 化学性质: 氧化铝的化学性质:
方法:将一擦去氧化膜的铝片放入盛有浓硝酸的试管中. 方法:将一擦去氧化膜的铝片放入盛有浓硝酸的试管中.
将另一擦去氧化膜的铝片放入盛有3ml浓硝酸的试管中, 将另一擦去氧化膜的铝片放入盛有3ml浓硝酸的试管中, 3ml浓硝酸的试管中 观察现象.1min后取出铝片 用水洗净, 后取出铝片, 观察现象.1min后取出铝片,用水洗净,再放入 溶液的试管中, 20ml0.5mol/L CuSO4溶液的试管中,观察铝片表面的 现象. 现象.
Al(OH)3胶体能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并使之沉降, 胶体能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并使之沉降, 从而起到净水的作用. 从而起到净水的作用.
思考:写出下列离子方程式: 思考:写出下列离子方程式:
③ OH-
Al3+
① OH+ ⑤ H
Al(OH)3
⑥ H+
② OH④ Hl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 溶液中通入少量的CO ⑧ NaAlO2溶液中通入少量的 2 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 ⑨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的 2 溶液中加入AlCl3溶液 ⑩ NaAlO2溶液中加入 练习: 练习:第11,12,14 , ,
课题一 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铝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Al
铝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铝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容易失3e 容易失 -
+ Al3+
结论: 铝有较强的还原性. 铝有较强的还原性.
2,铝的化学性质: ⑴与非金属单质的反应:O2,Cl2,S等 与非金属单质的反应: 等
4Al + 3O2 = 2Al2O3 与酸的反应: ⑵与酸的反应:
2 Al+3Cu2++6H2O=2 Al3++ 3Cu(OH)2↓+ 3H2↑ △ Cu(OH)2 = CuO +H2O )(2)得出的结论: 由(1)( )得出的结论: 铝表面存在氧化膜 . )(
思考: 思考: (1)将一块擦去氧化膜的铝片放入 )将一块擦去氧化膜的铝片放入CuSO4溶液中一 段时间后,反应速率明显加快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段时间后,反应速率明显加快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2)将一块表面氧化膜用 )将一块表面氧化膜用NaOH溶液处理过的铝片 溶液处理过的铝片 放入CuSO4溶液中,观察铝片表面的现象? 溶液中,观察铝片表面的现象? 放入 (3)如何除去铝片表面的氧化膜? )如何除去铝片表面的氧化膜? 方法1 用砂纸除去氧化膜. 方法1:用砂纸除去氧化膜. 方法2:用NaOH溶液除去氧化膜. 方法2 NaOH溶液除去氧化膜. 溶液除去氧化膜 (4)如何增强铝片表面的氧化膜的保护作用? )如何增强铝片表面的氧化膜的保护作用?
H++AlO2- +H2O
Al(OH)3
Al3++3OH-
酸式电离 碱式电离 3NaAlO2 +AlCl3 +6H2O=4Al(OH)3↓+3NaCl (2)受热分解: )受热分解:
离子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
2Al(OH) 3 △ Al 2 O 3 + 3H 2 O
4,可溶性铝盐的性质: AlCl3,KAl(SO4)212H2O
离子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Al2O3 + 2OH- = 2AlO2- + H2O
Al2O3 + 2OH- + 3H2O= 2Al(OH)4四羟基合铝酸根离子
氢氧化铝的化学性质: 氢氧化铝的化学性质: 化学性质
(1)两性氢氧化物: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与 )两性氢氧化物: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氢氧化物. 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氢氧化物. 离子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 Al(OH) 3 + 3HCl = AlCl 3 + 3H 2O 离子方程式? Al(OH) 3 + NaOH = NaAlO 2 + 2H 2O 离子方程式?
. . . . . . . . . .
实验探究一,铝与氧气反应的实验探究: 实验探究一,铝与氧气反应的实验探究:
4Al + 3O2 = 铝在纯氧中燃烧现象: 剧烈燃烧 发出白光. 剧烈燃烧, 铝在纯氧中燃烧现象: 2Al2O3 ,发出白光.
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不容易成功原因有哪些? 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不容易成功原因有哪些?
高温
实验探究四: 实验探究四:铝配合物的生成
1,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1mL0.5mol/LAlCl3溶 ,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 液 2,在一只试管中逐滴加入 溶液, ,在一只试管中逐滴加入3.0mol/LNaOH溶液, 溶液 边滴加边振荡试管, 边滴加边振荡试管,观察实验现象 3,在另一试管中滴加 饱和NaF溶液,观察 溶液, ,在另一试管中滴加2ml饱和 饱和 溶液 实验现象?再滴加1ml 3.0mol/L氨水,边滴加边 氨水, 实验现象?再滴加 氨水 振荡试管,观察实验现象? 振荡试管,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探究二:铝表面氧化膜的实验研究: 实验探究二:铝表面氧化膜的实验研究: 1. 如何设计实验证明铝表面存在氧化膜? 如何设计实验证明铝表面存在氧化膜? 药品:铝片,硫酸铜溶液,砂纸) (药品:铝片,硫酸铜溶液,砂纸) (1)将一块未擦去氧化膜的铝片放入 )将一块未擦去氧化膜的铝片放入CuSO4溶液 观察铝片表面的现象? 铝片表面无现象. 中,观察铝片表面的现象? 铝片表面无现象. 溶液中, (2)将一块擦去氧化膜的铝片放入 )将一块擦去氧化膜的铝片放入CuSO4溶液中, 观察铝片表面的现象? 观察铝片表面的现象? 现象: 铝片表面析出红色物质; 产生较多气泡; 现象:①铝片表面析出红色物质;②产生较多气泡; 产生蓝色沉淀; 混合液温度升高, ③产生蓝色沉淀;④混合液温度升高,产生气 泡速率加快; 溶液中出现黑色物质. 泡速率加快; ⑤溶液中出现黑色物质. 方程式: 方程式: 2 Al+3Cu2+=2 Al3++ 3Cu
铝在空气中能生成一 层结构致密的氧化膜
① 2Al + 6HCl = 2AlCl3 + 3H2 -
e
实质: 实质:Al
H+
H2
钝化:常温下铝在浓 ② 钝化:常温下铝在浓HNO3或浓H2SO4中能生 或浓H 铝在
成一层结构致密的氧化膜. 成一层结构致密的氧化膜. 氧化膜能受到Cl 碱的破坏, 氧化膜能受到 -,酸,碱的破坏,故铝制容 器不能呈放酸性物质,碱性物质,腌制咸菜. 器不能呈放酸性物质,碱性物质,腌制咸菜.

(5)如何设计实验证明氯离子存在时铝表面的 ) 氧化膜易被破坏? 氧化膜易被破坏? 将二块未擦去氧化膜的铝片分别放入稀H 将二块未擦去氧化膜的铝片分别放入稀 2SO4和稀盐酸 观察铝片表面的现象? 中,观察铝片表面的现象? 再在稀H 中加入少量NaCl观察铝片表面的现象? 观察铝片表面的现象? 再在稀 2SO4中加入少量 观察铝片表面的现象
两性氧化物: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两性氧化物: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与酸反应生 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Al 2O 3 + 6HCl = 2AlCl 3 + 3H 2O
离子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 Al2O3 + 6H+= 2Al3++ 3H2O
Al 2O 3 + 2NaOH = 2NaAlO 2 + H 2O
第1:铝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保护层,使氧气不易与 :铝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保护层, 铝发生反应. 铝发生反应. 第2:氧气的浓度偏低或氧气的量不足而导致燃烧现象不明显. :氧气的浓度偏低或氧气的量不足而导致燃烧现象不明显. 第3:铝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不够大. :铝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不够大. 第4:达不到反应所需的温度(即未达到铝的着火点). :达不到反应所需的温度(即未达到铝的着火点).
方程式: 方程式:
点燃
实验一的注意事项: 实验一的注意事项 ①集气瓶中氧气浓度要尽可能大,最好采用排水 集气瓶中氧气浓度要尽可能大 最好采用排水 集气法收集氧气. 集气法收集氧气 选择容积较大的集气瓶作为反应器.(体积与 ②选择容积较大的集气瓶作为反应器 体积与 铝质量关系) 铝质量关系 铝箔以螺旋状绕紧一根火柴.待火柴烧到2/3 ③铝箔以螺旋状绕紧一根火柴.待火柴烧到 以后,火焰能"包围" 铝条时,再迅速将铝条 以后,火焰能"包围" 铝条时, 伸进集气瓶中;铝条不能太早或太迟伸入集气 伸进集气瓶中; 瓶; 可以用H 溶液与MnO2粉末混合直接在集 ④可以用 2O2溶液与 气瓶中制O .(一定要氧气纯度足够大才开始 气瓶中制 2.(一定要氧气纯度足够大才开始 实验) 实验)
实验探究三:铝热反应的实验研究: 实验探究三:铝热反应的实验研究: 铝热反应的实验现象: 铝热反应的实验现象: 剧烈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发出耀眼的光芒, 剧烈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发出耀眼的光芒, 漏斗滤纸下部被烧穿,有熔融物落入沙中. 漏斗滤纸下部被烧穿,有熔融物落入沙中. 方程式: 方程式: 2Al + Fe2O3 = 2Fe + Al2O3 应用: 应用: ①焊接钢轨 ②冶炼难熔金属 写出铝与下列金属氧化物发生铝热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 程式:①V2O5 ② Cr2O3 ③ MnO2 思考:铝是否能与所有的金属氧化物发生铝热反应? 思考:铝是否能与所有的金属氧化物发生铝热反应?
离子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Al3++ 6F- = AlF63-,溶液中铝离子浓度很 不会与氨水反应生成Al(OH) 小,不会与氨水反应生成Al(OH)3沉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