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妃甸工业区的总体设计及交通系统规划特点

合集下载

曹妃甸工业区的总体设计及交通系统规划特点

曹妃甸工业区的总体设计及交通系统规划特点

曹妃甸工业区的总体设计及交通系统规划特点
柳立安
【期刊名称】《交通世界(运输车辆)》
【年(卷),期】2012(000)004
【摘要】投资建设以大钢铁、大码头、大化工、大电力为标志的曹妃甸工业区正成为各方投资的热土,而现代工业先行区、循环经济示范区等国际领先的建设目标对城市的总体规划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
【总页数】2页(P146-147)
【作者】柳立安
【作者单位】唐山市交通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城乡规划法》指导下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以唐山市曹妃甸工业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为例
2.工业新常态下工业新区人口规模预测与规划应对--以曹妃甸工业区为例
3.曹妃甸工业区起步区涉水规划及竖向布置综合规划
4.曹妃甸工业区产业发展的新机遇——《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发布对曹妃甸工业区发展的现实意义
5.曹妃甸工业区的总体设计及交通系统规划特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曹妃甸总体规划

曹妃甸总体规划

曹妃甸总体规划唐山市曹妃甸新城总体规划( 2021- -0 2021 年)文本唐山市人民政府2021 9 年年 9 9 月目录第一章总则第1条编制动因开发建设曹妃甸,把曹妃甸建成科学发展示范区是党中央、国务院和河北省委、省政府的重大战略决策。

本次总体规划编制,是国家总体战略的需要,是落实国家能源、交通和产业战略布局的需要;也是环渤海地区开发开放的需要,是不断推进京津唐区域合作的需要;是河北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强省和促进冀东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需要,是在更高的平台上参与东北亚和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赢得竞争主动权地位的战略需要;还是实现唐山生产力布局向沿海推进、构筑市域“双核”空间结构的战略要求,是牵动唐山经济结构调整、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客观要求;更是促进曹妃甸港口、港区、港城协调发展、构筑区域发展大平台的需要。

第2条指导思想以建设曹妃甸科学发展示范区为总揽,以把曹妃甸建设成为“经济发达、科教领先、社会和谐、文化繁荣、生态优美、政治文明、人民幸福”的渤海明珠为总目标,以调整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立新型产业体系为工作主线;以建设生态城市为平台;探索实现科学发展的路径、形成科学发展示范体系,实现城市建设、产业发展、环境保护、生态优先的“四位一体”的创新型城市发展模式。

第3条规划原则创新性原则。

坚持用创新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与时俱进,不断创造科学发展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模式和新经验。

前瞻性原则。

吸收国内外一切有借鉴意义的有关科学发展的文明成果,确保曹妃甸新区在经济建设、生态建设、社会建设和文化建设等方面走在时代前列。

统筹兼顾原则。

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实践性原则。

坚持理论与实践,不断探索曹妃甸新区科学发展的新境界。

以曹妃甸新区自身的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针对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遇到的难点和问题。

第4条技术路线把握区域发展走势,明确新区在区域发展中的定位。

曹妃甸工业区铁路规划最终版

曹妃甸工业区铁路规划最终版

曹妃甸工业区铁路规划最终版————————————————————————————————作者:————————————————————————————————日期:曹妃甸工业区铁路规划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2008年8月西安曹妃甸工业区铁路规划项目设计负责人:武学仕处总工程师:冯威处长:黄超本项目主管总工程师邱道成张毅刘殿胜胡小勇本项目设计总体组成员项目设计负责人:武学仕各专业设计负责人:经调:王志成行车:强士盎站场:赵峻峰线路:李富赵爱东目录唐山市曹妃甸工业区铁路规划第一章概述 (1)一、规划背景、依据 (1)(一)规划背景 (1)(二)规划依据及主要参考文件 (1)二、规划范围、年度和原则 (2)(一)规划范围及内容 (2)(二)规划年度 (2)(三)规划原则 (2)(四)路网构成 (3)三、规划工作概述 (3)第二章自然经济特征 (8)一、地理位置 (8)二、自然条件 (8)(一)气象 (8)(二)地质 (10)三、地区社会经济和交通运输结构 (13)(一)社会经济特征 (13)(二)交通运输结构 (19)第三章工业区城市总体规划 (29)一、工业区产业发展规划 (29)二、发展的主导产业和关联产业 (29)(二)关联产业 (33)三、港区总体规划概述 (35)(一)曹妃甸港区总体规划 (35)(二)港区布局规划 (37)(三)港区分期实施规划 (38)四、工业区城市空间发展规划 (39)第四章铁路运输需求趋势预测 (41)一、曹妃甸循环经济示范区产业发展思路和指导原则 (41)(一)总体目标 (41)(二)阶段目标 (41)二、曹妃甸港区海陆运量预测 (42)(一)海陆运量 (42)(二)港口吞吐量预测 (42)(三)工业区陆路运量预测 (43)三、港区工业铁路车站运量预测 (44)(一)曹妃甸南站 (44)(二)曹妃甸西站 (46)(三)曹妃甸东站 (47)(四)曹妃甸站 (50)(五)其它工业铁路运量 (51)四、港区工业铁路运输总量预测 (51)五、港区工业铁路线路区段货流密度 (52)曹妃甸工业区铁路规划第五章铁路总体规划 (53)一、铁路总体布局 (53)二、曹妃甸北编组站规划 (53)三、港区铁路规划 (54)(一)煤炭港区铁路规划 (54)(二)矿石港区铁路规划 (54)(三)石化工业区铁路规划 (55)(四)煤盐化工区铁路规划 (55)(五)装备制造基地铁路规划 (56)四、铁路主要技术标准的原则意见 (57)第六章铁路分期实施建议 (60)一、初期建设 (60)二、近期建设 (60)三、远期建设 (60)四、远景展望 (61)第七章有关问题的说明 (62)第一章概述一、规划背景、依据(一)规划背景曹妃甸是唐山南部近海的一个小岛,是华北地区唯一最接近国际深水航线的天然陆域,围绕曹妃甸港区建设的开发研究已经开始多年。

曹妃甸市最新规划方案

曹妃甸市最新规划方案

曹妃甸市最新规划方案一、引言曹妃甸市位于中国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区,是一个重要的工业城市。

为了实现经济转型和城市可持续发展,曹妃甸市制定了最新的规划方案。

本文将对曹妃甸市最新规划方案进行介绍和分析。

二、背景曹妃甸市以钢铁行业闻名于世,是中国重要的钢铁生产基地。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环境意识的提高,传统工业模式面临着挑战。

曹妃甸市为了转型升级并实现可持续发展,制定了最新的规划方案。

三、目标与原则曹妃甸市最新规划方案的目标是打造现代化的生态城市,促进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品质的提高。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制定了以下原则:1.生态优先原则:将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放在首要位置,推动绿色发展。

2.产业转型原则: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实现经济转型。

3.城市更新原则:改造老旧工业区,提升城市环境和居民生活品质。

4.公共服务原则: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

5.社会参与原则:积极引导市民参与城市规划和发展,形成广泛共识。

四、规划内容1. 产业结构调整曹妃甸市将调整产业结构,逐步减少传统产业的比重,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

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包括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环保科技等,以实现产业转型和升级。

2. 生态环境保护曹妃甸市将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推进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工作。

通过建立生态保护红线和生态补偿机制,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恢复。

3. 城市更新改造曹妃甸市将进行城市更新和老旧工业区改造,提升城市的功能和形象。

改造包括城市道路、供水管网、供电系统的升级,以及老旧工业区的拆除和改建。

通过这些举措,提高城市环境和居民生活品质。

4. 基础设施建设曹妃甸市将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

重点建设项目包括交通网络、教育设施、医疗设备等。

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的整体发展水平。

5. 社区参与和创新曹妃甸市将积极引导市民参与城市规划和发展,形成广泛共识。

通过举办公民听证会、征求市民意见等方式,倾听市民的心声。

曹妃甸循环经济示范区产业发展总体规划

曹妃甸循环经济示范区产业发展总体规划

曹妃甸循环经济示范区产业发展总体规划曹妃甸是环渤海地区唯一不需要疏浚航道和开挖港池即可建设大型深水码头的天然港址,曹妃甸与陆地间广阔的浅滩为临港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国内三十多个权威部门和单位对曹妃甸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勘察、研究和论证,提出了五十多项研究成果,为曹妃甸的开发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

2006年7月29日,胡锦涛总书记视察曹妃甸时指出:曹妃甸是一块“黄金宝地”,一定要坚持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把曹妃甸规划好、建设好、使用好,建成科学发展示范区。

2007年5月1日,温家宝总理视察曹妃甸时强调:把循环经济作为立区之本,不仅要把曹妃甸努力建设成为现代化的港城,而且要使其能够坚持永续的利用和发展。

把它建成环渤海地区的“耀眼明珠”。

遵照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根据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结合京津冀和环渤海地区港口及临港产业发展需要,按照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经组织国内有关专家反复研究、多次论证、充实完善,形成了《曹妃甸循环经济示范区产业发展总体规划》。

一、战略意义(一)重要性和紧迫性环渤海地区是我国继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之后,新世纪开发的重点区域之一。

开发建设曹妃甸循环经济示范区(以下简称曹妃甸示范区)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国家能源交通发展战略,调整优化我国北方地区重化工业生产力布局和产业结构,加快环渤海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引领现代工业走循环经济之路而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国家继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后的又一重要举措。

它的开发建设不仅对唐山、对河北的长远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对于促进环渤海地区乃至整个北方地区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1、开发建设曹妃甸示范区,是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利用国际资源和市场的需要。

加入WTO后,我国国际化进程明显加快,能源原材料进口量大幅快速增长,“北煤南运”的格局将长期存在,而目前环渤海地区由于受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至今还没有形成具有战略支配地位的深水大港,难以适应国际能源、原材料市场竞争的需要。

化工园区综合交通规划特点分析

化工园区综合交通规划特点分析

化工园区综合交通规划特点分析高明【摘要】化工园区对于城市发展意义重大,但与城区相比具有封闭性、安全要求较高、无日常休憩出行、无常住人口等较多差异,而国内尚无规范指导化工园区编制综合交通规划.针对化工园区特性,提出化工园区编制综合交通规划的特点及注意事项,并以曹妃甸化工园区为例进行论证.【期刊名称】《城市道桥与防洪》【年(卷),期】2013(000)006【总页数】6页(P27-32)【关键词】化工园区;综合交通规划;曹妃甸【作者】高明【作者单位】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200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121 问题的提出化工园区对城市经济发展的贡献较突出,故国内主要城市发展的较重要部分是建设化工园区。

化工园区作为工业各产业中较为独特且安全要求极高的一类,其封闭式管理、区内无常住人口、无生活休憩出行、安全要求极高等特点均与城区交通规划存在较大差异。

目前,在国标体系中,此类园区的交通规划尚无据可依,因此对化工园区的交通规划往往存在较多不科学、不合理之处。

本文对如何进行化工园区的交通规划进行一定探讨,提出一定指标。

2 化工园区交通规划的基本任务化工园区的交通发展应结合其自身特性,做到因地制宜。

由于化工园区多为封闭式园区,因此化工园区内的交通发展可较为独立,园区内的所有交通系统都应以适应化工园区的发展为基本任务。

客运交通系统中,考虑化工园区内基本以通勤交通为主,存在少部分的公务出行,不存在以娱乐、购物、休闲为目的的出行,同时,化工园区往往在城市偏远地区,因此化工园区的客运系统应强调时效性,并优选大容量客运系统。

货运交通系统中,化工园区内的货运车辆多为危化品车辆,因此主要强调安全性,并通过科学的管理手段,保障车辆运输的安全。

3 交通需求预测特点化工园区应针对区内的交通特点,涵盖客运需求预测和货运需求预测两部分。

3.1 化工园区客运需求预测3.1.1 出行产生由于化工园区内一般不允许存在居住用地,区内不存在常住人口,因此化工园区的客运出行总量不能按常住人口来计算。

城乡规划法指导下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曹妃甸工业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城乡规划法指导下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曹妃甸工业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89《城乡规划法》指导下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杨 斌 刘峥嵘 单 丹 刘世晖 赵 朋【摘要】在总结当前国内街区层面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重要经验的基础上,规划结合曹妃甸工业区发展速度快、项目开发规模大、不确定性强的特点,对新时期、特殊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尝试。

【关键词】曹妃甸;街区控规;循环经济ABSTRACT: By summarizing the domestic experiences of regulatory detailed planning at block level, this paper makes an exploration of the regulatory detailed plan formulation at special areas in new era based on the situations of Caifeidian Industrial Zone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high speed development, large-scale projects and uncertainty in future development.KEYWORDS: Caifeidian; regulatory detailed plan at block level; recycling economy1 国家战略格局中的曹妃甸①中国改革开放的30年,见证国家从开放走向强盛,沿海地区成为了引领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头羊。

进入21世纪,在推进城镇化、工业化和国际化的进程中,以京津冀为核心的环渤海地区正在成长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三增长极。

开发建设曹妃甸循环经济示范区②,是国家能源和交通发展战略的重点,是调整优化我国北方地区重化工业生产力布局和产业结构的重要举措,是加快环渤海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引领现代工业走循环经济之路的重大决策。

从鹿特丹港看曹妃甸港口和工业区的发展规划

从鹿特丹港看曹妃甸港口和工业区的发展规划

从鹿特丹港看曹妃甸港口和工业区的发展规划摘要:通过对鹿特丹港的优势和成功经验的分析总结以及对曹妃甸港口和工业区的发展潜力研究,对曹妃甸港口和工业区的发展提出了设想和建议,认为曹妃甸的发展要在建立现代物流港、大规模钢铁石化及相关产业、完善金融、保险等配套措施以及协调与邻近城市和经济区关系方面做好文章。

关键词:鹿特丹港;曹妃甸港;规划发展一、鹿特丹港的成功经验鹿特丹港工业区在发展中除了依托港口强大的吞吐能力、优惠的税收政策和优良的转口贸易条件等优势外,还在其他方面提供了非常成功的经验:1. 建立了高效、迅捷的集疏转运系统鹿特丹地处北海航运要冲,扼西欧内陆出海咽喉。

在先天区位优势的基础上,又开凿了连通莱茵河的运河航道,修建了连接西欧各国的高速公路、铁路、石油管线等陆上运输网,将包括西欧、中欧和东欧部分地区在内的广大内陆地区囊为其经济腹地。

以鹿特丹为中心,半径500千米范围内的英国、德国、比利时、瑞士等西欧国家的主要工业区都通过它与世界市场交流。

欧盟30%的国际公路运输由荷兰承担,而这些公路运输绝大部分又是以鹿特丹为起点或终点的。

从鹿特丹出发,只要4到5小时即可到达德国鲁尔工业区和比利时大部分地区,到达巴黎、法兰克福和汉堡也仅需8到10个小时,即使是北欧这样较远的地区也可以在24小时之内到达。

铁路运输和内河运输也是鹿特丹与其经济腹地联系的重要途径,每天都有一列列的集装箱列车驶向欧洲各地,莱茵河两岸的集装箱码头有定期的集装箱驳船航行。

2. 具有强大的货物存储和管理能力鹿特丹港的存储能力大,具有适合各种货物的存储和保管场所,如其已具有3000万立方米的液体散货储存能力,可以停放上万量小汽车的停放场地和650万吨的矿煤堆存能力。

同时,对存储和调度货物采用了无人操纵的自动化系统,广泛应用EDI技术,整个港区通过先进的港口信息系统进行指挥和监控。

作业自动化程度很高,在货物到达之前就已经知道具体行程安排。

从而降低了堆场搬运等方面的费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RANSPOWORLD 2012 No.8
(Apr)
146投
资建设以大钢铁、大码头、大化工、大电力为标志的曹妃甸工业
区正成为各方投资的热土,而现代工业先行区、循环经济示范区等国际领先的建设目标对城市的总体规划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本文通过对曹妃甸工业区总体设计和交通系统规划的介绍、研究,综合分析该类型工业区的规划特点,以期对其他项目的规划做出有价值的参考。

曹妃甸工业区介绍
地理位置
曹妃甸地处唐山南部的渤海湾西岸,位于天津港和京唐港之间,港址水深岸陡,不冻不淤。

岛前500米水深即达25米,海槽深部达36米,是渤海的最深点。

这里30米水深岸线长达6公里,是渤海唯一不需开挖航道和港池即可建设30万吨级大型泊位的天然港址。

2004年12月27日,国务院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包括曹妃甸工业区在内的《渤海湾地区港口建设规划》,曹妃甸工程随即被誉为“河北一号工程”。

2005年2月中央政府批准了首钢集团迁往曹妃甸工业区的计划,2005年10月
首钢与唐山钢铁集团共同成立了新的钢铁公司“首钢京唐钢铁联合公司”。

2006年3月,曹妃甸工业区被列入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

曹妃甸工业区近期规划人口规模14万、2020年人口规模110万,远景人口规模150万。

工业区将立足京津冀、背靠“三北”(华北、西北、东北)、面向世界,充分发挥地理区位、深水大港、资源组合和产业后发等优势,认真组织实施“依港促工、重化立城、港城互动”战略,大力
构筑现代港口物流、钢铁、石化和装备制造等产业集群,建立健全交通、供水、供电、通信、用地、环保六大基础支撑体系,努力把曹妃甸建成现代工业先行区、腹地发展龙头带动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创新区、与国际市场接轨的高开放区和循环经济示范区。

曹妃甸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已成为各方投资的热土。

曹妃甸工业区地理位置如图1所示:
规划区域布局
曹妃甸工业区用地规划总规模为229.41平方公里,基本由围海造地形成,其规划区域如图2所示:
曹妃甸工业区的对外交通规划
公路
工业区将形成以唐曹高速公路、迁曹高速公路为主,1号路、工业区2号路、南曹快速路、滨海大道等为辅的对外公路网络。

铁路
工业区铁路运输线路将以迁曹、蒙曹(张唐)和远景规划的汉曹铁路为主,经核心站场接专用线进入各工业组团。

规划核心站场包括北站(编组站),曹妃甸站(工业站)。

分区车场、专业站包括:南站、化工站(石化、盐化)、煤码头站、装配站。

航空
在曹妃甸新城东北部、沿海高速附近建设冀东机场。

曹妃甸工业区对外交通规划如图3所示:
曹妃甸工业区的区内交通规划
根据曹妃甸工业区的交通特征和道路承担的主要交通流,将工业区道路划分为: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以及支路等。

规划快速路呈“三纵四横”的格局。

“三纵”即唐曹高速连接线、迁曹
曹妃甸工业区的总体设计及交通系统规划特点
文/柳立安
图1 曹妃甸工业区地理位置
图2 曹妃甸工业区规划区域布局图
P
LANNING & DESIGN
规划设计
147
2012年第8期
《交通世界》(4月下)
高速连接线、南曹快速,为南北向快速通道;“四横”即滨海大道、北环大道、西通大道、石化南路,为东西向快速通道。

主干路包括北边路(B1路)、A4路、A7路、A11路。

高新区的主要主干路呈现4纵4横的格局。

4纵:盐化大街、北通大街、高新大街、河北西路;4横:北边路(B1路)、北外路、河北三路、河北二路。

综合服务区北区主干路呈3横3纵格局,3纵为二号大街、一号大街、河北东街,3横:河北一路、河北二路、河北三路。

综合服务区南区为4纵6横,4纵包括经六路、唐曹高速连接线、二号大街、一号大街,6横纬一路、纬八路、纬九路、纬十路、纬十一路、钢厂北路。

石化区考虑到石化企业对用地需求较大的特点,增加了主干路之间的间隔,纵向主干路包括石化中街、东海大街,重要横向主干路包括石化一路、石化二路、石化三路、石化四路、石化五路、石化六路等。

次干路基本呈“井”字型布局。

石化区次干路主要布设与快速路一侧,承担集散交通和短距离交通的作用。

支路布设于综合服务区等对道路网密度要求较高的地区,主要为弹性道路。

曹妃甸工业区区内道路规划见图3所示。

曹妃甸工业区的总体设计和交通系统规划特点
由于曹妃甸工业区的发展模式基本确立为依托大型综合性深水港区,配以临港冶金、石化、能源、装备制造、建材等大型重化工业,同时以其独特的围海造地优势,可以十分方便的根据产业需求划分为相对独立的六大功能区域,由内向外依次形成大模块的港区、钢铁物流区、石化区、装备区、高新区、生产服务区,实现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条对接,即可产生明显的资源节约、集约发展的集群效应,又能形成循环经济的科学发展格局。

曹妃甸工业区的交通系统规划较为完备,实现了港口、公路、铁路、航空、管道及区内道路的高效组合,尤其是根据产业的布局特点,调整了各功能区域的路网间距,由南区的800~1000米过渡至北区的400~500米,并大幅提高了快速交通的路网密度,适度降低了慢性交通的路网密度,经测算仅其近期规划的149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快速路及重要主干道总长度就达到了295公里,已远超出现状我国主要城市的目前平均水平,另外经分析可见其交通用地已占城市总用地的27.92%,也超出国际20%~25%的比例范围,理论上可为工业区的快速发展提供高效的交通服务。

其规划各
部分城市用地比例统计如表1所示:
曹妃甸工业区的区内道路系统规划级别较高,一般道路的红线宽度规则为:快速路55、60米,主干路45、50米,次干路30、35米,支路20米,且快速路、主干道之间的交叉基本以互通立交为主,与铁路也均采用立体交叉型式,实现区域内的快速、便捷的交通体系。

曹妃甸工业区因地制宜的规划淡水河道约123.6公里,海水河道长约52公里,即探索出了国家科学发展示范区
的景观特征,展现了“城在海上,海在
城中”的魅力景观,又能实现中远期便利的水上公共交通。

曹妃甸工业区的交通系统规划建议
面对从造地开始的城市类型,更应注重中远期交通系统的空间布局规划,结合国内外的类似城市规划,加大城市停车系统的占地比例尤显重要,故应适当加大在各交通枢纽附近停车场的用地比例。

轨道交通作为新兴城市的重要交通组成部分,应结合工业区远期发展进行系统的空间先行布局,以免造成资源浪费。

注重加强航空交通与城市交通系统的对接通道,有效提升航空交通在区域内的辐射作用。

作者单位:唐山市交通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图3 曹妃甸工业区内外交通规划图
表1序号发展单元名称用地比例(%)1居住用地0.232公共设施用地 1.103混合用地 4.704工业用地43.425仓储用地12.896对外交通用地16.99 7道路用地
10.938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1.619绿地
8.1310
城市建设用地
100.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