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试卷A答案及评分标准

合集下载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试题A卷答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试题A卷答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试题A卷答案与评分标准一、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请将不正确的部分改正过来答案写在答卷上。

(每小题1分,共10分)1、在机械加工中由机床、刀具、夹具和工件所组成的统一体称为工艺系统。

(1分)2 、基准统一原则是指尽可能在多数工序中使用某一组精基准定位。

(1分)3、刀具的磨损过程分为初期磨损、正常磨损和急剧磨损三个阶段,其中初期磨损阶段刀具磨损较快。

(1分)4、当一批工件加工后的尺寸分散范围小于公差带时,不能说明该批工件全部合格.(1分)5、车刀的主偏角越大,在切削过程中产生的径向切削力就越小。

(1分)6、工件不完全定位在机械加工中是允许的。

(1分)7、普通车床的误差敏感方向在水平方向。

(1分)8、对于装配尺寸链,装配精度要求一定是封闭环.(1分)9、零件的结构工艺性是指满足使用的前提下,制造和拆装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1分)10、单机刚性自动化适合大量量生产,而柔性自动化适合中小批生产。

(1分)二、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切削与磨削液的基本要求有哪些?切削、磨削液应符合下列基本要求:(1)良好的润滑性能和吸附性能,在高温高压条件下仍能保持润滑作用;(1分)(2)高的导热系数、大的热容量和汽化热,具有良好的冷却作用;(1分)(3)良好的流动性和渗透性,在压力作用下能对工件、刀具或磨具表面起到良好的冲刷和清洗作用,并防止碎屑粘着在工件或刀具磨具表面上;(1分)(4)具有良好的防锈性能,避免工件、机床和刀具不受周围介质的影响而发生腐蚀;(0。

5分)(5)无毒、无臭,不刺激皮肤,不易变质和产生泡沫,废液易处理和再生,不污染环境;(0.5分)(6)易于过滤,使用过程中不会沉淀和形成硬质点;(0。

5分)(7)经济性好,以上各种要求难以全面满足,应按使用具体要求考虑。

(0。

5分)2、何为误差复映规律?切削过程中,由于毛坯加工余量和材料硬度的变化,引起切削力的变化,工艺系统受力变形也相应地发生变化,即刀具相对工件位置发生变化,因而产生工件的尺寸误差和形状误差.(3分)这种经加工后零件存在的加工误差和加工前的毛坯误差相对应,其几何形状误差与上工序相似,这种现象称为误差复映规律。

2023年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试题及答案

2023年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试题及答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一、填空题(将对的答案填写在题中空缺的横线上。

每空1分,共1 X 20 = 20分。

)切削用量是指:切削速度、进给量、背吃刀量(切削深度)。

1.刀具角度标注的正交平面参考系由:基面、切削平面和正交平面组成。

2.YT类硬质合金重要由:碳化鸨、碳化钛和钻组成。

3.工艺基准按照用途不同可以分为:定位基准、测量基准、装配基准和工序基准。

4.获得零件形状精度的方法有:轨迹法、成形法和展成法(范成法)。

5.机械加工工序安排的原则是:先基准面,后其它面、先重要表面,后次要表面、先重要平面,后重要孔及先安排粗加工工序,后安排精加工工序。

二、判断题(在每个小题前面的括号中做标记,对的者做“ J ”,错误者“ X 每小题1 分,共1X10二10 分。

)(V )1 .工件在夹具中定位时,欠定位是绝对不允许的,过定位特殊情况下是可以存在的。

(J )2,低碳钢的塑性太高,可以通过正火适当减少塑性,提高硬度。

(X)3.常见的预备热解决有退火和淬火等形式。

(X)4.修配装配法特别适合于大批大量生产方式下的高精度多环尺寸链的装配。

(V )5.主轴的纯径向跳动误差在用车床加工端面时不引起加工误差。

(X)6.自激振动的振动频率接近于或低于工艺系统的低频振型的固有频率。

(V ) 7,磨削的径向磨削力大,且作用在工艺系统刚性较差的方向上。

(X)8.切削厚度对切屑变形没有影响(X)9.砂轮的硬度与磨料的硬度是同一个概念。

(V ) 10.刃倾角重要影响刀头的强度和切屑流动的方向。

三、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4X5 = 20分。

). 试述铳削过程中逆铳的加工特点。

关键点:(每个关键点1分,共4分。

答对4个关键点即可)逆铳时,刀齿由切削层内切入,从待加工表面切出,切削厚度由零增至最大。

由于刀刃并非绝对锋利,所以刀齿在刚接触工件的一段距离上不能切入工件,只是在加工表面上挤压、滑行,使工件表面产生严重冷硬层,减少表面质量,并加剧刀具磨损。

2014年机械制造技术基础重修试卷(A卷)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2014年机械制造技术基础重修试卷(A卷)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昆明理工大学试卷(A)《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考试试卷评分标准和参考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1. 切削速度、进给量、背吃刀量2.切削层公称厚度、切削层公称宽度3.高速钢、硬质合金4.磨损、破损5.带状、节状6.进给力、背向力、背向力7.刀具耐用度8.定位、夹紧9.统一基准、基准重合、互为基准10.基准不重合、基准位置11.尺寸精度、位置精度、形状精度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每小题1分,共10分)1. ×2.√3.√4. ×5. ×6.√7.×8.×9.× 10.×三、选择题(选择正确的答案,每小题2分。

共30分)1.A2.A3.B4.B5.A6.D7.C8.A9.A 10.B四、(本题5分)下图为刀具正交剖面(主剖面)的刀具角度表示图,试用刀具角度符号标注在图上,并说明符号的含义。

标出前角得1分,标出后角得1分,标出主偏角得1分,标出副偏角得1分,标出刃倾角得1分。

五、(本题15分)1、(6分)车削正常螺距径节制螺纹的传动路线表达式:答案:刀架ⅩⅧ(丝杆)ⅩⅦⅩⅤⅩⅢⅩⅣⅫⅪⅨ主轴Ⅵ倍基------------⨯--⎥⎥⎥⎦⎤⎢⎢⎢⎣⎡⨯---532536197100100643325253333335858M u u M 评分标准:挂轮错扣1分,其余环节错每一个环节扣0.5分。

2、(6分)车削正常螺距径节制螺纹的运动平衡式和最简式:答案 分步得分分分基倍倍基274.254122536197100100643333585814.25⋯⋯⋯⋯⋯⋯⋯⋯⋯⋯⋯⋯⋯⋯⋯⋯⋯⋯⋯⋯⋯⋯⋯⋯⋯⋯=⋯⋯⋯⋯⋯⋯⨯⨯⨯⨯⨯⨯⨯⨯==u u u u DP k L DP ππ3、(3分)车削径节为72牙/in 的单头螺纹时的基本组和增倍组的传动比:答案 分步得分 分,查图得:分得分由倍基基倍基倍1814815451879286317721724.2574.25⋯⋯⋯⋯⋯⋯⋯=⨯===⋯⋯⋯⋯⋯⋯⋯⋯⋯⋯⋯⋯⋯⋯⋯⋯⋯⋯⋯=⋯⋯⋯⋯⋯⋯⋯⋯⋯⋯⋯⋯⋯⋯==u u u u u u L DP ππ 评分标准:分步解答则分步给分;直接写对传动比亦得分,每个2分;传动比约不约简均可;仅罗列出倍基和u u ,未根据题意答,给1分;解题思路正确,但因引用错误的最简式导致结果错给1分。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A》试卷A-09级参考答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A》试卷A-09级参考答案

2011─2012学年第 2 学期《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考试试卷(A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专业:机械年级:09 考试方式:闭卷学分:3.5 考试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 2分,共20分)1、C;2、A;3、C;4、D;5、C ;6、C;7、A;8、B;9、D;10、A。

二、名词解释题(每小题 3分,共18分)1、机械加工精度:是指在正常加工条件下(采用符合质量标准的设备、工艺装备和标准技术等级的工人,不延长加工时间)所能保证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括号内的内容占1分2、定位基准:工件在机床上加工时,在工件上用以确定被加工表面相对机床、夹具、刀具位置的点、线、面称为定位基准。

3、机械加工工艺过程:采用机械加工方法直接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表面质量等使其成为合格零件的工艺过程。

4、尺寸链:尺寸链就是在零件加工或机器装配过程中,由相互联系且按一定顺序连接的封闭尺寸组合。

5、误差复映:由于工艺系统受力变形的变化而使毛坯椭圆形状误差复映到加工后工件表面的现象称为“误差复映”。

6、工步:加工表面、切削刀具、切削速度和进给量都不变的情况下所完成的工位内容,称为一个工步。

三、填空题(每小题 1分,共10分)1、切削加工时(机床)、(工件)、(夹具)、(刀具)组成的整个系统,称为机械加工工艺系统;2、精基准的选择原则有(基准统一)原则、(基准重合)原则、互为基准原则和自为基准原则;3、减小误差复映的主要措施有(增大机床刚度)、(增加走刀次数)等;4、工艺系统的热变形主要包括(机床)热变形、(工件)热变形和(刀具)热变形等;5、表面层物理力学性能主要指(金相组织变化)、(冷作硬化)、(残余应力)三个方面;6、人们把工件在机床或者夹具中占有正确位置的过程,称为(定位);保持这个位置不变的过程称为(夹紧)。

7、工艺成本可分为两大部分(可变资本)和(不可变资本)。

8、保证装配精度的方法有(修配装配法)、(调整装配法)和互换装配法、选择装配法等。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A》试卷A-09级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A》试卷A-09级

A 将工件的六个自由度全部定位有利于工件的加工B完全定位与不完全定位都是合理的定位方式C 欠定位是合理的定位方式D过定位在生产中是绝对不允许的9、下列不属于表面质量的内容的是();A、粗糙度B、表面波度C、表面的物理力学性能D、表面的形状误差10、下列关于残余应力的描述正确的是();A、工件表面存在残余压应力可提高其抗疲劳强度;B、工件表面存在残余拉应力可提高其抗疲劳强度;C、冷校直不会产生残余应力;D、残余应力可提高零件的耐腐蚀性。

二、名词解释题(每小题 3分,共18分)1、机械加工精度2、定位基准3、机械加工工艺过程4、尺寸链5、误差复映6、工步三、填空题(每空 1分,共10分)1、切削加工时()、()、()、()组成的整个系统,称为机械加工工艺系统;2、精基准的选择原则有()原则、()原则、互为基准原则和自为基准原则;3、减小误差复映的主要措施有()、()等;4、工艺系统的热变形主要包括()热变形、()热变形和()热变形等;5、表面层物理力学性能主要指()、()、()三个方面;6、人们把工件在机床或者夹具中占有正确位置的过程,称为();保持这个位置不变的过程称为()。

7、工艺成本可分为两大部分()和()。

8、保证装配精度的方法有()、()和互换装配法、选择装配法等。

四、分析题(每小题5分,共10分)试选择下图示两个零件的粗﹑精基准。

其中A)液压油缸,毛坯为铸铁件,孔已铸出。

B)飞轮,毛坯为铸件。

均为批量生产。

图中除了有不加工符号的表面外,均为加工表面。

B)A)五、简答题(每小题 5分,共15分)1.工艺系统的哪些误差会影响加工精度?2.何谓工艺系统刚度?工艺系统刚度有何特点?。

3.请简述精基准的选择原则。

并举例说明。

六、分析计算题(第1小题8分,第2小题10分,第3小题9分,共27分)1、磨削一表面淬火后的外圆面,磨后尺寸要求为mm 60003.0-φ。

为了保证磨后工件表面淬硬层的厚度,要求磨削的单边余量为0.3±0.05,若不考虑淬火时工件的变形,求淬火前精车工序的直径尺寸。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试卷A答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试卷A答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试卷A解答案
一、填空题
1 少;大
2 硬质点划痕;冷焊粘结;扩散磨损;化学磨损
3 背吃刀量;切削速度
4 退火;正火
5 车削;磨削
6 车削加工;磨削加工;精整;光整加工
7 心轴;定位销
8 组成环
9 精;粗
10 粗加工阶段
二、选择题
1、A
2、B
3、D
4、A
5、C
6、B
7、A
8、A
9、C 10、A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10、×
四、分析简解答题
1、解答:(1)保证零件加工质量;(2)有利于及早发现毛坯缺陷并得到及时处理;(3)有利于合理利用机床设备。

2、解答:(1)在连续加工一批零件时,加工误差的大小和方向基本上保持不变,称为常值性系统误差。

(2)原理误差,机床、刀具、夹具、量具的制造误差及调整误差,工艺系统静力变形等原始误差都会引起常值系统误差。

3、解答:(1)保证零件加工表面相对于不加工表面具有一定位置精度的原则;(2)合理分配加工余量的原则;(3)便于装夹的原则;(4)粗基准一般不得重复使用的原则。

4、
五、计算题
1、解:⑴画出工艺尺寸链图。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考试及答案汇总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考试及答案汇总

机械制造技术试卷(A)拟题教师:审核:班级姓名学号一、填空(32分)1.刀具后角是指;用字母表示。

2.粗磨时,应选择砂轮,精磨时应选择组织砂轮。

3.制造复杂刀具宜选用;粗车钢件时,应选用。

4.为改善切削加工性,对高碳钢采取处理;对不锈钢处理。

5.精基准的选择原则是。

6.进给量越大,表面粗糙度。

7.机床的运动按其功用可分为与两大类。

8、冒口的主要作用是:、排气和。

9、焊条按氧化物的性质分为:和。

10、衡量金属锻造性能好坏的主要指标有:和。

11、常用的硬质合金有钨钴类和钨钛类和万能类三种,当加工铸铁、青铜等脆性材料时应该选用(填硬质合金种类)。

12、在尺寸链图中,由加工或装配直接控制,影响封闭环精度的各个尺寸称为。

13、加工精度是指零件经过加工后的尺寸、几何形状以及各表面相互位置等参数的和相符合程度。

14、凡是大小和方向均已经掌握的误差称为:。

15、尺寸链具有、、三种特性。

16、圆周铣削的方式有和两种形式。

17、铣削加工过程中,主运动是进给运动是。

18、生产类型通常分为、、三种。

20、二、外圆车刀切削部分结构由哪些部分组成?绘图表示外圆车刀的六个基本角度。

(8分)三、简述切削变形的变化规律,积屑瘤对变形有什么影响?(8分)四、CA6140车床主传动系统如下所示,试列出正向转动时主传动路线及计算出最高转速与最低转速。

(8分)五、什么叫刚度?机床刚度曲线有什么特点?(8分)六、加工下述零件,以B面定位,加工表面A,保证尺寸10+0.2mm,试画出尺寸链并求出工序尺寸L及公差。

(8分)七、在一圆环形工件上铣键槽,用心轴定位,要求保证尺寸34.8-0.16mm,试计算定位误差并分析这种定位是否可行。

(8分)°八、试制定图示零件(单件小批生产)的工艺路线。

(12分)°九、在六角自动车床上加工一批1803.008.0φ+-mm 滚子,用抽样检验并计算得到全部工件的平均尺寸为Φ17.979mm ,均方根偏差为0.04mm ,求尺寸分散范围与废试题1参考答案 一.1.后刀面与切削平面间的夹角。

机械制造基础试卷及答案(1)

机械制造基础试卷及答案(1)

附件1:《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试卷 (闭卷)(A 卷) 出卷人:(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括号内。

每空1分,共20分)1、在切削过程中,工件上三个变化的表面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2、每一个工序可分为若干个 、 、 、 。

3、定位误差由两部分组成,即 误差和 误差。

4、主轴的回转运动误差可分解为 、 和 三种基本形式。

5、加工轴类零件时,通常用两端中心孔作为定位基准,这符合 的原则。

6、机械加工质量包括 和 两个方面。

7、车削塑性材料时,切削热产生后从 、 、 和周围介质中传散。

8、安排机械加工工序顺序的原则有基面先行原则、先粗后精原则、___________原则以及___________原则。

二、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答案填在括号中。

每小题2 分,共20分) 1、刃倾角为正值时,切屑流向( )。

A. 待加工表面B. 已加工表面C. 过渡表面D. 垂直主刀刃方向 2、高速钢刀具在550-600℃时发生( )A .磨料磨损 B. 粘结磨损(冷焊磨损) C. 扩散磨损 D. 相变磨损 E. 氧化磨损 3、精基准是用( )作为定位基准的。

A. 已加工过的表面B. 未加工的表面C. 精度最高的表面D. 粗糙度值最低的表面4、为保证各加工表面有较高的相互位置精度,应遵循( )。

A. 基准重合原则B. 基准统一原则C. 互为基准原则D. 自为基准原则 5、在机械加工工艺过程中,要基准先行,这是为了( )。

A. 消除工件的残余变形B. 使后道工序有精确的定位基面C. 避免主要加工表面产生加工硬化D. 减少精基面的表面粗糙度6、为减少传动链误差对加工精度的影响,可采取的措施是( )。

A. 增加传动件数量B. 降低传动元件加工精度C. 采用校正装置D. 采用增速传动 7、工艺系统刚度等于机床、夹具、刀具及工件刚度( )A. 之和B. 之积C. 倒数之和的倒数D. 倒数之积的倒数 8、切削用量v c 、f 、a p 对切削温度的影响程度是(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考试题A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名词解释(15%)
1.刀具耐用度:指刃磨后的刀具从开始切削至磨损量达到磨钝为止所用的切削时间。

2.内联系传动链:联系复合运动之内的各个分解部分,它决定着复合运动的轨迹,对传动链所联系的执
行件的相对速度(及相对位移量)有严格的要求。

3.定位:工件在机床上加工时,为了保证加工精度和提高生产率,必须使工件在机床上相对刀具占有正
确的位置,这个过程称为定位。

4.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用机械加工的方法,直接改变原材料或毛坯的形状、尺寸和性能等,使之变为合
格零件的过程,称为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5.变值系统误差:如果加工误差按零件的加工次序作有规律的变化,则称为变值系统误差。

评分标准:每个3分,主要要点抓住,3分,意思相近酌情给1-2分。

二、填充题(15%)
1.切削用量三要素中,对刀具磨损最大的是切削速度。

2.夹具的基本组成有定位元件、夹紧装置、对刀元件、夹具体和其它元件。

3.根据产品零件的大小和生产纲领,机械制造生产一般可以分为单件生产、成批生产和大
量生产三种不同的生产类型。

4.机床精度中对加工精度影响较大的包括机床主轴误差和机床导轨误差。

其中机床主轴回转误差包括
纯径向跳动、纯轴向窜动和纯角度摆动三种基本形式。

5.下图为车削工件端面的示意图,图上标注的主运动是 1 ,主偏角是8 ,刀具前角是
6 ,加工(过渡)表面是
三、选择题(10%)(答案必须写在题目括号中
...........)
1.车床上镗内孔时,刀尖安装高于工件回转中心,则刀具工作角度与标注角度相比,后角。

………………………………………………………………………………………………(B )(A)增大(B)减小(C)不变
2.工件在安装定位时,根据加工技术要求实际限制的自由度数少于六个,且不能满足加工要求,这种情
况称为。

………………………………………………………………………………(A )(A)欠定位(B)不完全定位(C)完全定位
3.在车削细长轴时,为了减小工件的变形和振动,故采用较大的车刀进行切削,以减小径向切削
分力。

…………………………………………………………………………………………………
( A )
(A)主偏角(B)副偏角(C)后角
4.当有色金属(如铜、铝等)的轴类零件外圆表面要求尺寸精度较高、表面粗糙度值较低时,一般只能
采用的加工方案为。

………………………………………………………………………(C )(A)粗车-精车-磨削(B)粗铣-精铣(C)粗车-精车—超精车
5.在车削加工细长轴时会出现形状误差。

……………………………………………………( B )(A)马鞍形(B)鼓形(C)锥形
评分标准:每题2分。

四、判断题(20% 正确打错误打)
1.在切削加工中,进给运动都是连续的。

…………………………………………………………(×)
2.零件的表面层金属发生冷硬现象后,其强度和硬度都有所增加。

………………………………(√)
3.C6140型机床是最大工件回转直径为140mm的普通车床。

………………………………………(×)
4.加工原理误差在加工过程中可以消除。

……………………………………………………………(×)
5.欠定位在加工过程中不允许存在。

…………………………………………………………………(√)
6.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是由一系列的工序组成。

………………………………………………………(√)
7.为保证不加工表面与加工表面之间的相对位置要求,一般应选择加工表面为粗基准。

…………(×)
8.在切削运动中,主运动速度最高,消耗功率最大。

………………………………………………(√)
9.长定位心轴给孔定位,孔轴的接触长度与直径之比大于1时,可以消除工件的四个自由度。

…(√)
10.工件受热变形产生的加工误差是在工件加工过程中产生的。

……………………………………(√)评分标准:每题2分。

五、简答题(20%)
1.刀具切削部分材料应具备那些基本性能?
答:1、高的硬度和耐磨性;
2、足够的强度和韧性;
3、高的耐热性;
4、良好的工艺性;
5、良好的经济性。

评分标准:每个要点1分,主要意思抓住,给分。

2.机械加工过程中定位精基准的选择原则是什么?
答:1、基准重合原则;
2、基准不变原则;
3、互为基准,反复加工的原则;
4、自为基准原则;
5、应能使工件装夹稳定可靠、夹具简单。

评分标准:每个要点1分,主要意思抓住,给分。

3.制定工艺规程时,为什么要划分加工阶段?什么情况下可以不划分或不严格划分加工阶段?
答:1、在粗加工阶段,可以及早发现毛坯的缺陷,以便及时处理,避免过多浪费工时;
2、可以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
3、可以合理使用设备;
4、可以穿插安排热处理工序和检验工序;
对于重型工件,由于不变多次装夹和运输,可以不划分加工阶段;另外,如果工件的加工质量要求不高,工件的刚性足够、毛坯的质量较好而切除的余量不多,可以不划分加工阶段。

评分标准:每个要点1分,主要意思抓住,给分。

4.简述切削变形的变化规律,积屑瘤对变形有什么影响?
答:1、刀具前角:增大前角,切削变形减小;
2、切削速度:在无积屑瘤存在的范围内,随着切削速度的增加,切削变形减小;
3、进给量:进给量增加,切削变形减小;
4、工件材料:强度、硬度提高,切削变形减小;
积屑瘤的存在,使得刀具前角增大,所以切削变形减小。

评分标准:每个要点1分,主要意思抓住,给分。

六、计算题(20%)
1. 如下图所示轴套零件的轴向尺寸,其外圆、内孔及端面均已加工。

试求:当以B 面定位钻直径为φ10mm
孔时的工序尺寸A1及其偏差。

(要求画出尺寸链图)
解:由题意知,尺寸
25±0.1
是封闭环,画出尺寸链图。

A1
判断增环:05.00
50
-
,A1,减环:1.00
60
-
环 基本尺寸
ES EI 增环
50 0 -0.05 增环
A1 ES(A1) EI (A1) 减环 -60
0.1 0 封闭环
25 0.1 -0.1
竖式计算:A1=35, ES(A1)=0,EI (A1)=-0.05
画出尺寸链图,3分,判断出增环,减环,封闭环,3分,计算结果,4分。

2. 在六角自动车床上加工一批180
3.008
.0φ+-mm 滚子,用抽样检验并计算得到全部工件的平均尺寸为
Φσ
--X X
1.20 1.25 1.30 1.5
F
0.3849 0.3944 0.4032 0.4332
0.12=
18.099。

图纸要求的尺寸范围:17.920~18.003,可以看出,加工后的尺寸最大和最小都在公差范围之外,所以都要部分废品。

计算小于要求的最小尺寸废品率:475.104
.0979
.17920.17-=-=

x
x ,查表,F =
0.4332,废品率:0.5-0.42945=0.07055; 计算大于要求的最大尺寸废品率:
275.104
.0979
.1703.18=-=

x
x ,查表,F =0.3988,废品率:
0.5-0.3988=0.1012;所以总的废品率=0.07055+0.1012=0.17175≈17.2%
评分标准:答出尺寸范围,4分;计算出废品率6。

分公式正确,结果错误酌情扣1-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