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考试试卷及一套参考答案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考试试卷及一套参考答案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考试试卷一.选择题(共5题, 共10分)1.地球内部分成了三个不同的圈层, 其中()的温度和压力极高。

A.地核B.地幔C.地壳2.降雨形成的温度()。

A.不低于0℃B.不高于0℃C.可以是任何温度3.训练有素的运动员, 起跑反应时间与一般人相比, ( )。

A.一般人更快B.运动员更快C.一样快4.做饭冒出的“白气”是( )。

A.小水滴B.水蒸气C.空气5.到目前为止, 人类钻探地球的深度只有()千米。

A.16B.14C.12二.填空题(共5题, 共20分)1.光线照射到镜子、幕墙、月亮的表面后会返回来, 这种现象叫()。

平面镜成像也是由于()形成的。

2.()和()构成了高低起伏、形态多样的陆地地形。

3.当地壳深处的岩层因受到过度挤压而突然破裂或错动时, 会引起大地剧烈震动, 这种自然灾害是()。

4.空气中的水蒸气来自( )里水的蒸发和( ) 里水的蒸发以及植物的蒸腾作用。

5.小鸥从发现天上有几朵白云, 像棉花一样, 非常漂亮。

妈妈告诉小鸥, 云实际上是( )受热上升后遇冷形成的小水滴或小冰晶汇聚而成的。

三.判断题(共5题, 共10分)1.脊髓被脊椎骨和软骨包围着, 分布在不能弯曲的脊柱中间。

()2.今天的地球大陆板块与两亿年前的地球大陆板块相比较, 可以证明魏格纳提出的“大陆漂移说”。

()3.萤火虫的光比较微弱, 所以它不是光源。

()4.光脚站在瓷砖、地板、地毯上的感觉都是一样的。

()5.只有大脑下达命令人体才能对刺激做出反应。

()四.连线题(共1题, 共6分)1.将下列传热方式与生活中的现象连起来。

握手时感到温暖烧水时水全都变热阳光下感到温暖热传导坐在篝火旁觉得热热对流暖气片让整个屋子变暖热辐射手伸进温水觉得热五.简答题(共4题, 共16分)1.降落到地面的雨和雪到哪里去了?空气中的水蒸气又来自哪里?2.蓬松的棉被为什么盖起来很暖和?3.冬天天气特别寒冷时, 我们会适当增加衣物, 那么为什么多穿衣服身体会觉得热起来了吗?请解释原因。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考试试卷带解析答案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考试试卷带解析答案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考试试卷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两个不同温度的物体间发生热传导现象的条件是()。

A.不能接触B.必须接触C.接不接触都行2.()的厚度约17千米。

A.地壳B.地幔C.地核3.雪花的形状极多,有星状、柱状、片状等,但基本形状都是()。

A.五角形B.六角形C.八角形4.下列行为中,有利于保护大脑的是( )。

A.长时间工作,不休息B.偏食,挑食C.保证充足的睡眠5.爸爸驾车时,经常利用后视镜观察后方的车辆情况。

后视镜利用的是()原理。

A.光沿直线传播B.光的折射C.光的反射二.填空题(共5题,共14分)1.小明喜欢玩手影游戏,常常给家人表演,手影游戏利用的科学原理是()。

2.地球表面的主要陆地地形有()、()、()、高原、丘陵等。

3.岩石碎屑经过风、流水等的搬运后沉积于陆地、河湖及海洋,经历一系列变化后形成的岩石叫()。

4.像太阳、篝火这样直接向周围发射热的方式叫做()。

这种传热方式不需要依靠空气、水等任何物质,即使在真空中也能进行。

5.到目前为止,人类钻探地球的深度只能够达到( )千米。

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我们用喷雾器面向阳光喷水雾,可以在水雾中观察到彩虹。

()2.露、雾、霜是三种不同的物质。

()3.制作沙盘是模拟地表形态的一种方法。

()4.人的本能反应也要受大脑的控制。

()5.雪花的形状极多,有星状、柱状、片状等,但基本形状是五边形。

()四.连线题(共1题,共4分)1.下列自然景观的形成与哪些自然力量有关,用线把他们连起来。

①沙洲的形成 A.风沙作用②钟乳石的形成B.水结冰膨胀挤压作用③蘑菇岩的形成C.水的溶蚀作用④冬天的岩石破碎 D.水流冲刷作用五.简答题(共4题,共16分)1.小乐经常趴在被窝里看手机至深夜,从对大脑的保护角度来说,小乐的做法正确吗?为什么?2.为什么光脚站在瓷砖地板上比站在木质上感觉凉一些?3.你怎样解释下面光的现象?可以从光的行进路线考虑。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完整版】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完整版】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完整版】班级:姓名:一、填空题。

(共16分)1、我们提水,感到水桶对手有向下的拉力;我们背书包,感到书包对肩部有向下的压力。

这就是________。

力的单位是________,符号是________。

2、浅色物体反光能力__________、吸收热的能力__________。

3、物体表面反光越强,吸收热的本领就越________。

4、________是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

5、离地球最近的星球是________,离地球最远的行星是________。

6、在太阳底下,随着时间的变化,一根直立细棒的影子的________、________也会慢慢发生变化。

7、地球上的资源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两种类型。

8、科学家用__________来表示星球之间的距离。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软木塞在食用油里是漂浮的,那么把它放到盐水中,会( )。

A.一定浮 B.不一定浮 C.无法确定2、电动猩猩的动力装置是()。

A.连动杆B.齿轮C.电机3、每个单摆在相同的时间里摆动的次数是()。

A.先快后慢B.先慢后快C.相同4、下列()的衣服会明显热起来。

A.放在衣柜 B.用常温水洗过 C.刚熨烫过 D.压在书本下5、煮熟的汤圆会浮起来,这是因为汤圆的体积( )了。

A.变大B.变小C.不变6、地质学家是按()给岩石分类的。

A.颗粒大小 B.软硬 C.形成方式7、火箭是靠喷气发动机产生的()运动的。

A.反冲力B.弹力C.摩擦力8、经过实验研究,我们认为滴漏的滴水速度是与()无关的。

A.漏水孔的大小B.容器的颜色C.滴漏中的水位9、浮在水面上的木块,受到的浮力和重力的关系是()。

A.浮力<重力B.浮力=重力C.浮力>重力10、以下不是天然材料的是()。

A.纸B.木材C.棉花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绿豆芽的根喜欢向水分多的地方生长。

()2、中游河床上一般堆积许多鹅卵石。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各版本】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各版本】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各版本】班级:姓名:一、填空题。

(共16分)1、山脉主要是由______ 构成的。

______是造成山脉变化的主要原因。

2、昼夜现象是由于________引起的,四季的形成与________的公转、________的倾斜有关。

3、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与它受到的重力方向__________。

4、有些矿物经________和________可制成美丽的宝石。

5、螺旋和盘山公路都是________的变形。

6、公转就是地球围绕着________转动;公转的方向是________。

7、物质有三种常见的状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一定条件下物质的状态是可以________的。

8、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在________和________最长,________最短。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的时候心跳和呼吸都会加快。

A.睡觉B.运动中C.上课2、用斧子砍木头是利用了()原理。

A.杠杆B.滑轮C.斜面D.轮轴3、子夜是指()A.晚上9点到11点 B.晚上11点到凌晨1点 C.凌晨1点到2点4、下列关于判断物体浮沉的说法错误的是()。

A.物体在水中静止后,有一半露出水面时是浮的B.物体静止后悬在水中时是沉的C.只要物体不沉入水底,就说明这个物体是浮的5、现代钟表的原动力有机械力和()力两种。

A.重B.电C.水6、从受精鸡蛋到小鸡的过程主要需要是()。

A.水分、阳光B.营养物质C.温度7、毛虫被小鸟吃是一条食物链()。

A.正确B.不正确C.两种都不是8、经过实验研究,我们认为滴漏的滴水速度是与()无关的。

A.漏水孔的大小B.容器的颜色C.滴漏中的水位9、三个一样的黑色纸袋,在阳光下升温最快的是()。

A.竖立放置B.水平放置C.倾斜与太阳光垂直10、晚上,风总是从()。

A.海洋吹向陆地B.陆地吹向海洋C.海底吹向海面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影子的产生必须有光源、遮挡物两个条件。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完整】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完整】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完整】班级:姓名:题序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一、填空题。

(共16分)1、航空母舰是最高大的军舰,以重出名,但它却能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_______很大。

2、连接灯泡的导线两端应分别连接电池的_______和_______形成________,灯泡才会亮起来。

3、生物之间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_____,这种关系中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______。

4、太阳能热水器是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能源,人们正在大力使用太阳能。

5、热的良导体吸热快,散热也________。

这样就可以________物体热量的散失。

6、蚯蚓对环境有一定的需要,蚯蚓喜欢________、________的环境。

7、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总是有________伴随着。

8、在地球的南极、北极附近,太阳升起就不落下的日子叫_________。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

A.水源B.黄金C.土壤2、当拉小车的重物越重,小车运动的速度()。

A.越快B.越慢C.不一定3、种子发芽需要的基本条件有()。

A.光照、水分、温度、空气和土壤B.光照、水分、温度、空气C.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空气D.水分、温度、空气和土壤4、植物吸收水分主要是靠()。

A.根系B.叶片C.茎干5、扳手拧螺丝运用了原理()。

A.滑轮B.轮轴C.杠杆D.斜面6、静脉血的含氧量比动脉血的含氧量()。

A.高B.低C.一样的7、我们在灯光下读书、写字,利用了光的 ( )。

A.直线传播B.反射原理C.折射原理8、奥运会圣火火种就是用()取得的。

A.反光镜B.凸透镜C.凹面镜9、一只密封的杯子中盛着水,水面上浮着一块冰,等冰融化后()A.杯中水位会下降B.杯中的水会上升C.杯中水位不变D.无法确定10、萤火虫发的光属于()A.冷光源B.热光源C.强光源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地球向着太阳的一面是白昼,背着太阳的一面是黑夜。

2024年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卷(附参考答案)

2024年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卷(附参考答案)

2024年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卷(附参考答案)班级:姓名:一、填空题。

(共16分)1、要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必须对物体________,要使物体运动得更快,必须对物体________。

2、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__产生的。

3、在地球的南极、北极附近,太阳升起就不落下的日子叫_________。

4、公转就是地球围绕着________转动;公转的方向是________。

5、热总是从温度较________的一端传向较________的一端。

6、呼吸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 两个过程。

是人体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

7、螺旋和盘山公路都是________的变形。

8、水面上的船不下沉是因为船受到了水的__________力,这个力的大小与船的重力__________。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用相同重量的橡皮泥做船,甲船最多装10颗弹珠,乙船最多装15颗弹珠,这说明()。

A.甲船比乙船排开的水量大 B.乙船比甲船排开的水量大C.两船排开的水量一样2、地球转动时,地轴始终倾斜着指向( )。

A.头顶正上方B.北极星 C.北斗七星3、我们在研究“杯子的保温效果”时,发现()杯内水温下降最慢。

A.无盖的杯子 B.杯子外包毛巾、无盖C.杯子加盖、外包毛巾D.杯子加塑料盖子4、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A.生物适应环境B.生物的分布受环境制约C.环境对生物无影响D.生物在适应环境及影响环境的同时,环境也在影响着生物5、月球是地球的()。

A.恒星B.行星C.卫星6、不同物体传导热量的快慢是不一样的,下列物体()传热很快。

A.泡沫塑料B.铜钥匙C.软木塞D.棉花7、在探究近视的成因过程中,不同条件是( )。

A.蜡烛的大小B.凸透镜的凸度C.纸屏的大小8、两个一样重的球形物体,在水中一浮一沉,则两物体的体积( )。

A.沉的体积大 B.沉的体积小 C.两物体一样大9、下列物质中,()的热胀冷缩的本领最强。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及免费答案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及免费答案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5题, 共10分)1.厨房内的厨具中, 与人体接触的部分多用()的材料制作。

A.传热能力强B.传热能力适中C.传热能力差2.做饭冒出的“白气”是( )。

A.小水滴B.水蒸气C.空气3.排队时, 如果后排的同学只能看到前一名同学的后脑勺, 说明队伍已经站整齐了。

这是利用了()。

A.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B.光向四面八方射出的原理C.光传播速度很快的原理D.光的反射原理4.露和霜的不同之处()。

A.露是固体, 霜是液体B.露是液体, 霜是固体C.露白天形成, 霜夜晚形成5.云和雾()。

A.本质上一样B.本质上不一样C.距离地表的远近相同二.填空题(共5题, 共16分)1.小明喜欢玩手影游戏, 常常给家人表演, 手影游戏利用的科学原理是()。

2.蓬松的棉被盖起来很暖和, 说明()是热的不良导体。

3.早晨阳光明媚, 小欧知道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

小鸥觉得头发都被太阳晒热了, 这种热传递的方式是()。

4.被称为人体的司令部是( )。

5.能够自己发光的物体叫作( ), 根据光的来源可以分为( )和( )。

三.判断题(共5题, 共10分)1.热辐射是从热源处向四面八方直线传递。

()2.热辐射需要依靠空气、水等物质, 在真空中不能进行。

()3.我们看见的雾、露、霜、雪、雨都是液态的水。

()4.世界上最复杂的“机器”是人脑。

()5.皮影戏利用的是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

()四.连线题(共1题, 共4分)1.把下列地球表面的变化与原因连接起来。

海边的桥状岩石风沙漠的蘑菇石河流弯曲的河道温度的变化山上裂开的岩石海浪五.简答题(共4题, 共16分)1.地震会造成哪些危害?(写出3点即可)2.你知道哪些动植物适应季节变化的方式?请列举两种。

3.冬天天气特别寒冷时, 我们会适当增加衣物, 那么为什么多穿衣服身体会觉得热起来了吗?请解释原因。

4.冬日的早晨, 我们有时会发现放到外面的车前窗玻璃上有一层白白的东西这是什么天气现象?形成这种现象的过程是怎样的?六.综合题(共2题, 共20分)1.小明家门前有一条弯曲的小河, 他从河岸捡回几块鹅卵石, 做了如下实验。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完美版】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完美版】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完美版】班级:姓名:一、填空题。

(共16分)1、相同重量的物体放在同一种液体中,它的浮沉与_______有关。

_______的物体容易沉;_______的物体容易浮。

2、日晷是用________来计量时间的。

3、地表岩石受到________、 _______、 _______等因素的影响会发生风化作用。

4、通过探究发现,雨水对土地具有__________作用。

5、热传递主要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方式来实现的。

6、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生物______、______和______。

7、在宇宙中,宇航员交谈要靠无线电,这说明声音不能在_________中传播。

8、金属通常都是从______ 或______中提取出来的。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的。

A.竖直向上B.竖直向下C.向两边2、“人离不开空气”这句话主要是指生命离不开空气中的()。

A.二氧化碳B.氧气C.氮气3、在开化植物的繁殖过程中,动物的作用是()。

A.摄取花粉B.破坏植物C.传播花粉4、测得一个摆每分钟摆动的次数是65次,但我需要一个每分钟摆动60次的摆,我可以()。

A.加长摆线B.缩短摆线C.加大摆幅5、坐在转椅上,顺时针转动转椅,看到的周围景物是()运动的。

A.顺时针B.逆时针C.自东向西6、馒头能够变松软原因是里面有()。

A.真菌B.酵母菌C.细菌7、将一根木桩由水面打入河底。

在木桩进入河中时,浮力将()。

A.变大B.变小C.不变8、升降式窗帘顶部安装的滑轮属于()。

A.定滑轮B.动滑轮C.滑轮组9、如果苹果在水中是浮的,那么切成四分之一的苹果在水中是()。

A.沉B.浮C.无法判断10、地质学家是按()给岩石分类的。

A.颗粒大小 B.软硬 C.形成方式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拔河比赛时应尽可能派体重大的同学参加,并穿上底部有较深纹路的鞋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五年级科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班级姓名成绩
一、填空。

(每题2分,共18分)
1、是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

3、凸透镜能使光线,凹透镜能使光线。

4、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战国的时候被称为。

5、和是人体的血液循环器官。

6、少年儿童一般每分钟呼吸次左右,心跳次左右。

二、判断。

(在正确说法前的括号内画“√”,错的画“×”。

)(每题3分,共30分)()1、小孔所成的像不仅上下颠倒,而且左右也颠倒。

()2、一个水滴就是一个天然的放大镜。

()3、在有些条件下,绝缘体也会变成导体。

()4、数学公式也是一种模型。

()5、肺是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进行交换的地方。

()6、电流不容易通过绝缘体,所以绝缘体没有什么用处。

()7、电磁铁和磁铁一样,都有不变的两极。

()8、用鼻呼吸和用口呼吸都能达到一个目的,所以效果是一样的。

()9、透过红色滤光片,看到的绿衣服仍然是绿色的。

()10、折射就是光照在物体上返回来的现象。

三、选择。

(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写在题中的括号中。

)(每题3分,共24分)
1、月相的周期性变化是()。

A、一年
B、一周
C、一个月
2、北京故宫博物院保存的日晷属于()。

A、立晷
B、地平日晷
C、赤道日晷
3、牛顿通过()把太阳光分解成七种单色光。

A、凸透镜
B、凹透镜
C、三棱镜
4、把一根铅笔插入装水的玻璃杯内,从侧面看铅笔,说法()正确。

A、铅笔变长了
B、铅笔变细了
C、铅笔向下折
5、关于小孔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孔越大像越清晰
B 、和光的行进无关
C 、它的像是景物的倒像
6、在检测暗盒的时候,如果发现小灯泡变亮,这时候暗盒里可能连着( )。

A 、一个灯泡
B 、一根导线
C 、一节电池
7、下面哪些物品中,不能接触磁铁的是( )。

A 、透明胶带
B 、塑料贴片
C 、磁带
8、人体吸进和呼出空气的途径( )。

A 、鼻腔→喉→气管→支气管→肺→支气管→气管→喉→鼻腔
B 、鼻腔→喉→支气管→肺→气管→鼻腔
C 、鼻腔→喉→肺→气管→肺→鼻腔
四、连线题(每个2分,共10分)。

把科学家的人名与他们对“人眼是如何看到东西的”解释用线连起来。

柏拉图 物体像镜子那样反射射向它的光
亚里士多德 光由物体发出,照射到物体上反射到眼睛
毕达哥拉斯 看见物体前,阳光与眼睛内部发出的光线混合 托勒密 通过发光物体发出的光来看见东西
阿尔哈曾 眼睛发出不可见的光接触物体
五、实验题。

(第一个问题2分,第二个问题4分,共6分)
手电筒发出的光能够通过圆孔照到后面的屏幕上吗?为什么?
五、问答题。

(每条4分,共12分)
避免触电有哪些方法?(至少写出3条)
小学五年级科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答案)
班级姓名成绩
一、填空。

(每题2分,共18分)
1、地球自转是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

3、凸透镜能使光线会聚,凹透镜能使光线分散。

4、指南针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战国的时候被称为司南。

5、心脏和血管是人体的血液循环器官。

6、少年儿童一般每分钟呼吸20 次左右,心跳80 次左右。

二、判断。

(在正确说法前的括号内画“√”,错的画“×”。

)(每题3分,共30分)(√)1、小孔所成的像不仅上下颠倒,而且左右也颠倒。

(√)2、一个水滴就是一个天然的放大镜。

(√)3、在有些条件下,绝缘体也会变成导体。

(√)4、数学公式也是一种模型。

(√)5、肺是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进行交换的地方。

(×)6、电流不容易通过绝缘体,所以绝缘体没有什么用处。

(×)7、电磁铁和磁铁一样,都有不变的两极。

(×)8、用鼻呼吸和用口呼吸都能达到一个目的,所以效果是一样的。

(×)9、透过红色滤光片,看到的绿衣服仍然是绿色的。

(×)10、折射就是光照在物体上返回来的现象。

三、选择。

(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写在题中的括号中。

)(每题3分,共24分)
1、月相的周期性变化是( C )。

A、一年
B、一周
C、一个月
2、北京故宫博物院保存的日晷属于( C )。

A、立晷
B、地平日晷
C、赤道日晷
3、牛顿通过( C )把太阳光分解成七种单色光。

A、凸透镜
B、凹透镜
C、三棱镜
4、把一根铅笔插入装水的玻璃杯内,从侧面看铅笔,说法( C )正确。

A、铅笔变长了
B、铅笔变细了
C、铅笔向下折
5、关于小孔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 、孔越大像越清晰
B 、和光的行进无关
C 、它的像是景物的倒像
6、在检测暗盒的时候,如果发现小灯泡变亮,这时候暗盒里可能连着( C )。

A 、一个灯泡
B 、一根导线
C 、一节电池
7、下面哪些物品中,不能接触磁铁的是( C )。

A 、透明胶带
B 、塑料贴片
C 、磁带
8、人体吸进和呼出空气的途径( A )。

A 、鼻腔→喉→气管→支气管→肺→支气管→气管→喉→鼻腔
B 、鼻腔→喉→支气管→肺→气管→鼻腔
C 、鼻腔→喉→肺→气管→肺→鼻腔
四、连线题(每个2分,共10分)。

把科学家的人名与他们对“人眼是如何看到东西的”解释用线连起来。

柏拉图
物体像镜子那样反射射向它的光
亚里士多德
光由物体发出,照射到物体上反射到眼睛
毕达哥拉斯 看见物体前,阳光与眼睛内部发出的光线混合 托勒密 通过发光物体发出的光来看见东西
阿尔哈曾 眼睛发出不可见的光接触物体
五、实验题。

(第一个问题2分,第二个问题4分,共6分)
手电筒发出的光能够通过圆孔照到后面的屏幕上吗?为什么?
不能。

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三个圆孔不在一条直线上。

五、问答题。

(每条4分,共12分)
避免触电有哪些方法?(至少写出3条)
(1)不要在电线上晾晒衣服(2)不要在高压线附近放风筝(3)不要用湿毛巾抹电器
(4)不要把多个电器插在一个电源插座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