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魔术[1]

合集下载

[课外阅读]50个容易学会的化学小魔术

[课外阅读]50个容易学会的化学小魔术

[课外阅读]50个容易学会的化学小魔术1、点水成冰魔术演示:魔术师小心翼翼地将一个装满透明液体的塑料盒放在桌子上,然后对观众说:“今天我为大家带来一个非常新奇的节目,希望朋友们能够喜欢!”然后魔术师伸出左后食指,在塑料盒透明液体的液面上轻轻一点,奇迹发生了:整个塑料盒里的液体,突然间变成了“冰”。

魔术揭秘:在表演之前,魔术师在烧杯里倒入大半杯乙酸钠,然后加满水,点燃酒精灯,将烧杯放在酒精灯上加热,在加热的同时用玻璃棒搅动,使乙酸钠充分溶解,然后再试探加入一些乙酸钠,直到不能再溶解为止,最后制作乙酸钠过饱和溶液。

将过饱和乙酸钠溶液倒入干净的塑料盒,将塑料盒放入冰箱中冷却。

待其完全冷却后,就可以拿出来表演了。

乙酸钠过饱和乙酸钠有个特性,在没有外力,比如震动、摩擦作用时,就没有晶体析出。

当它受到外力影响时,就会立刻出现晶体析出。

当魔术师用手指按压静止的乙酸钠过饱和溶液的液面时,塑料盒里立刻出现针状晶体,眨眼之间,塑料盒里的液体几乎全部凝结成“冰”,好像气温骤降,一下子降到零下若干摄氏度。

2、线灰悬针:魔术演示:魔术师拿出一段棉线,向观众展示之后,将一枚钢针系在棉线的一端。

魔术师对观众说:“朋友们好!我的手里拿着一根棉线,棉线的下端系着一根缝衣服的钢针,我用棉线提起钢针,没问题吧?当然没问题了,如果用火把棉线烧一下,过火之后的灰烬还能提起钢针吗?不敢确定吧,我说可以,并且我能做到!大家请看”魔术师一手用镊子夹起棉线,一手拿起打火机,打着火机。

魔术师从下面点燃棉线,火舌迅速上蹿,转眼之间,原本好端端的棉线已经化为灰烬。

令人惊奇的是,剩余的线灰并没有散落,而是依旧保持着原来的形状悬垂着,令人惊奇的是,剩余的线灰并没有散落,而是依旧保持着原来的形状悬垂着,令人更加不可思议的是,那枚钢针依然牢固地悬垂在线灰的下端。

魔术揭秘:这个魔术的秘密藏在这段棉线。

在表演魔术之前,魔术师将大约100克食盐倒入烧杯,加入清水,再用玻璃棒搅拌,使烧杯里的食盐充分溶化,制成高浓度盐水。

与教材有关的化学小魔术40个

与教材有关的化学小魔术40个

1揭开魔术“清水九变”之谜电视的屏幕上播放“国际魔术大观”。

魔术桌上放着九只各盛不到半杯“清水”的无色玻璃杯。

一位魔术师将第一杯倒入第二杯,第二杯又倒入第三杯,依次倾倒直至第九杯,倾倒同时,他富有魅力而肯定地向观众预报了每次魔变的结果:清水变牛奶:①→②;牛奶变白酒:②→③;白酒变菠萝汁:③→④;菠萝汁变墨汁:④→⑤;墨汁变茅台酒:⑤→⑥;茅台酒变红墨水:⑥→⑦;红墨水变蒸馏水:⑦→⑧;蒸馏水变啤酒:⑧→⑨你能使用所学的化学知识,揭开“清水”九变之谜吗?提供的条件是:九杯“清水”在下列溶液中选择:氨水、AgNO3溶液、KCN溶液、Na2CO3溶液、KI溶液、Na2S溶液、酚酞溶液、稀盐酸、NaCl溶液。

使用所学的知识主要是酸、碱、盐的性质和综合电离平衡、难溶物质的溶解平衡。

揭谜要求:九杯所盛溶液依次分别是什么?依次写出②→⑨杯主要变化离子方程式。

答案:依次为NaCl溶液、AgNO3溶液、氨水、KI溶液、Na2S溶液、KCN溶液、酚酞溶液、稀盐酸、Na2CO3溶液。

主要离子方程式:②Cl-+Ag+=AgCl ↓;③AgCl+2NH3=[Ag(NH3)2]++Cl-;④[Ag(NH3)2]++I-=AgI↓+2NH3;⑤2AgI+S2-=Ag2S ↓+2I-⑥Ag2S+4CN-=2[Ag(CN)2]-+S2-⑦S2-+H 2O HS-+OH-CN-+H 2O HCN+OH-⑧H++OH-=H2O;⑨2H++CO32-=H2O+CO2↑。

2小魔术六则①“江南春色”在图画纸上先用铅笔轻轻地勾画出一幅“江南春色”风景轮廓。

然后,用2%硫氰化钾(KSCN)溶液涂画花瓣;用2%亚铁氰化钾(K4[Fe(CN)6])溶液涂画树叶、草丛、流水;用5%鞣酸溶液涂画树干、树枝。

在画的上方用硫氰化钾溶液书写王安石诗一首: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何日明月照我还?此时图画纸上远看是洁白的。

表演时,用盛有氯化铁(FeCl3)溶液1mol/L的喷雾器向纸上喷洒,上述化学物质与氯化铁作用,分别生成红色的硫氰化铁(Fe(SCN)3),蓝色的亚铁氰化钾(Fe4[Fe(CN)6]3),蓝黑色的鞣酸铁。

50个容易学会的化学小魔术

50个容易学会的化学小魔术

50个容易学会的化学小魔术2、线灰悬针:魔术演示:魔术师拿出一段棉线,向观众展示之后,将一枚钢针系在棉线的一端。

魔术师对观众说:“朋友们好!我的手里拿着一根棉线,棉线的下端系着一根缝衣服的钢针,我用棉线提起钢针,没问题吧?当然没问题了,如果用火把棉线烧一下,过火之后的灰烬还能提起钢针吗?不敢确定吧,我说可以,并且我能做到!大家请看”魔术师一手用镊子夹起棉线,一手拿起打火机,打着火机。

魔术师从下面点燃棉线,火舌迅速上蹿,转眼之间,原本好端端的棉线已经化为灰烬。

令人惊奇的是,剩余的线灰并没有散落,而是依旧保持着原来的形状悬垂着,令人更加不可思议的是,那枚钢针依然牢固地悬垂在线灰的下端。

魔术揭秘:这个魔术的秘密藏在这段棉线。

在表演魔术之前,魔术师将大约100克食盐倒入烧杯,加入清水,再用玻璃棒搅拌,使烧杯里的食盐充分溶化,制成高浓度盐水。

接下来,魔术师拿来一段20厘米长的纯棉线,将其浸泡到盐水里。

大约浸泡十几分钟之后,用镊子将棉线捞出来,在阴凉通风处晾干。

再将晾干的棉线重新浸泡到盐水里,如此反复浸泡10次,这时的棉线已经吸饱了盐分,在棉线的外面形成一层结实的盐壳。

魔术师用火点燃棉线之后,被盐壳包裹的棉线化为灰烬,盐壳是不会燃烧的,所以依旧保持着原来的形状,并且使钢针依旧悬垂,这就是线灰悬针的秘密。

13、杯中奇迹魔术演示:魔术师拿出一个陶瓷杯,告诉观众:“这是一个普通的陶瓷杯,里面什么都没有,下面我要创造一个奇迹,请大家拟目以待。

”魔术师将杯子倾斜一下,让观众看一看杯子里面,果然观众什么也没看到。

魔术师拿过一瓶水,开始小心地向杯子里加水。

不得了了!有一种奇怪的东西从杯子里面钻出来了!观众大为惊讶,魔术师不动声色,继续小心地加水,杯子里的东西越来越大,很快就膨胀到杯口外面!魔术揭秘:这个魔术的秘密藏在陶瓷杯里。

魔术师事先在杯子里放入少许凝固粉,这种物质具有极强的吸水功能,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吸收大量的水。

因为数量极少,并且呈白色,与陶瓷杯底颜色相同,故此观众不容易发现杯里的秘密。

化学魔术表演

化学魔术表演

化学魔术表演1、口吐“仙气”用品:尖嘴玻璃管、酒精灯、有色塑料管、药棉。

汽油、肥皂液、甘油。

原理:汽油蒸气可以点燃。

当汽油和空气混和后遇火会发生剧烈的燃烧并发出爆炸声。

操作:在长20厘米尖嘴玻璃管外套一层有色的塑料管,管内放一段吸饱汽油的棉花球。

把尖嘴管对着酒精灯火焰,向玻管的另一端吹气。

当气从尖嘴管出来,遇火便燃烧起来。

离开火焰继续燃烧。

如果向玻管吹气力量稍大时,火焰可以离开尖嘴4~5厘米远,并呈现明亮的蓝色的火焰,十分好看。

这时把玻管尖端浸入滴有少量甘油的肥皂液。

取出后,向玻管另一端吹气。

当肥皂泡连串出现在空中时,用燃着的酒精棉球去点一个个的肥皂泡,便发出一连串轻微的爆炸声和火球,非常有趣。

2、白纸变纸币白纸也能变成纸币,你一定会感到这是奇闻。

可是,事实上确实存在此事。

一天,一位魔术师在百货商店买了十几元钱的东西,交钱时,从包里取出一张白纸送到服务员眼前,说:“交钱。

”服务员看见他拿着张白纸,不解其意他说:“你有没有搞错。

”还没等服务员说完,只见这位魔术师将白纸往烟头上一触,说时迟那时快,只见火光一闪,一张白纸马上变成了一张一百元的的人民币。

魔术师说:“够了吗?”服务员被弄得目瞪口呆,神情愕然,引起了在场的观众哄堂大笑。

之后,魔术师向服务员说明了真相。

同学们,你知道这位魔术师表演的“白纸变纸币”奥秘在哪里吗?原来,他的这张白纸是在人民币上贴了一层火药棉制成的。

火药棉在化学上叫做硝化纤维,是用普通的脱脂棉放在按照一定比例配制的浓硫酸和浓硝酸发生了硝化反应,反应后生成硝化纤维,即成了火药棉,然后把火药棉溶解在乙醚和乙醇的混合液中,便成了火棉胶,把火棉胶涂在一百元的人民币票面上,于是一张“白纸”做成了。

这种火药棉有个特殊的脾气,就是它的燃点很低,极易燃烧,一碰到火星便瞬间消失,它燃烧速度快得惊人,甚至燃烧时产生的热量还没有来得及传出去就已经全部烧光了。

所以,一百元的纸币还没有受到热量的袭击时,外层的火药棉就已经燃光了,因此,纸币十分安全。

十八个经典化学魔术

十八个经典化学魔术

十八个经典化学魔术十八个经典化学魔术1.玻璃棒点酒精灯魔术演示:在一个蒸发皿里,放入1~2克高锰酸钾粉末,用吸液管在高锰酸钾粉末上滴4~6滴浓硫酸。

另外,用一根玻璃棒,把高锰酸钾和浓硫酸搅拌均匀,使其成为浓稠的混和物。

把蘸有上述混和物的玻璃棒,在酒精灯的灯芯上沾一沾,只听到“唿”的一声,酒精灯就被点燃了。

化学原理:高锰酸钾和浓硫酸都是强的氧化剂,当高锰酸钾与浓硫酸一接触到酒精灯芯上的酒精后,立即放出大量的热,并达到了酒精的着火点,于是酒精灯就很快被点燃了。

2.会变色的鲜花魔术演示:魔术师拿出一个小树枝,小树枝上缀满红的、黄的、白的、橙色的花朵。

魔术师把小树枝插到一个烧杯里,用一个小喷壶向花朵喷雾。

当喷出的雾落到花上时,花的颜色全变了,洁白的花朵变成了鲜艳的玫瑰红,橙色的花变成棕色……在观众惊讶的目光中,魔术师又拿起另一个小喷壶向花束上喷雾,向这些花喷雾时,又出现了另外的景象:粉红色的花恢复了洁白的颜色,红色的花变成蓝黑色,淡黄色变成深红色……化学原理:在表演之前,魔术师将醋精倒入一个小喷壶备用。

然后用食用碱面和水勾兑成碱水,装入另一个小喷壶。

然后分别取少许酚酞、甲基红、甲基橙、刚果红、石蕊试剂分别放入五个试管当中。

然后分别向五个试管中加入清水,制成五种溶液。

再用五种溶液分别将小树枝上的纱布花浸湿,然后晾干,浸刚果红的纸花是大红色,浸过甲基红的是浅橙色,浸过石蕊的是浅蓝色,浸过甲基橙的是黄色,而浸过酚酞的是白色。

浸过的这些化学药品都是人们通常所称的“指示剂”。

这些指示剂会随溶液的酸碱性不同而变化其颜色,所以小树枝上的“花朵”能够改变颜色。

魔术师第一次喷出的是碱水,第二次喷出的是醋精。

3.滴水成冻(水果冻)魔术演示:提前在一个果冻盒内加入一种蓝色液体,表演时用杯子向果冻盒内倒入少量无色液体,一个蓝色的果冻就做好了。

化学原理:蓝色液体为硫酸铜溶液,无色液体为氢氧化钠溶液,二者反应生成冻状的氢氧化铜沉淀。

化学原理可以做的魔术教学

化学原理可以做的魔术教学

化学原理可以做的魔术教学化学原理可以应用于很多魔术表演中,下面我将介绍几个魔术教学,涵盖了化学原理的应用。

一、魔法火焰所需材料:水、乙醇、火柴、碗、火焰舞者步骤:1. 将碗中倒入适量的水,并加入一些乙醇。

2. 点燃火柴,将其伸入碗中,在碗上方挥动火柴,形成一个明亮的火焰。

3. 将火焰舞者放入碗中,它将利用酒精的蒸汽产生漂浮的火焰效果。

原理:这个魔术的原理是利用了乙醇的易挥发性。

乙醇在室温下即可挥发,形成可燃的蒸汽。

点燃火柴后,其释放的热能加热碗中的乙醇,使其挥发更加迅速,形成的酒精蒸汽在火焰形成的气流中燃烧,形成漂浮的火焰效果。

二、活化剂与变色魔术所需材料:叔丁醇、氯化钠、溶液A(酚酞指示剂+NaOH)、溶液B(酚蓝指示剂+HCl)步骤:1. 准备两个溶液A和溶液B,分别添加到两个透明的试管中。

2. 将适量的叔丁醇倒入一个试管中,并将一小撮氯化钠加入其中。

3. 将叔丁醇和氯化钠的试管轻轻摇晃或颠倒几次,观察溶液的变化。

4. 将氯化钠与溶液A的试管混合,再将氯化钠与溶液B的试管混合,观察混合后的溶液变色表现。

原理:这个魔术利用了溶液A和溶液B中指示剂的颜色变化过程。

溶液A中的酚酞指示剂在酸性条件下呈现红色,并逐渐变为无色,溶液B中的酚蓝指示剂在碱性条件下呈现蓝色,并逐渐变为无色。

当氯化钠与叔丁醇反应时,产生了一种活化剂,该活化剂可以使溶液A和溶液B的酸碱性发生变化并相互作用,导致溶液颜色的变化。

三、消失的硬币所需材料:钢板、硬币步骤:1. 将钢板放在硬币上方,然后迅速抬起。

2. 观察硬币突然消失的现象。

原理:这个魔术利用了钢板的热传导性质。

钢板是一个良好的热导体,当钢板与硬币接触时,钢板迅速吸收硬币表面的热能,使硬币下方形成冷却区域,由于硬币所在区域的温度迅速下降,硬币看起来突然消失。

总结:以上是化学原理在魔术教学中的应用。

通过利用化学反应、指示剂颜色变化以及热传导等原理,我们可以展示出各种神奇的魔术效果。

化学魔术

化学魔术

桃花盛开:魔术演示:魔术师拿出一个插在萝卜上的挂满湿纸花的小树枝立在桌子上,然后快速用一个透明的广口大玻璃瓶将纸花扣住。

倒扣的大玻璃瓶里马上发生了奇异的变化,小树枝上的白纸花逐渐变成粉红色,而且颜色越来越深,越来越鲜艳,最后变成妖艳欲滴的粉红花朵,宛如朵朵桃花盛开。

魔术揭秘:在表演之前,魔术师将少许酚酞用清水勾兑成酚酞溶液,然后装到小喷壶里备用。

接下来,魔术师将卫生纸撕成小片,折叠成小纸花,用细线捆扎在小树枝上。

再把小树枝固定在白萝卜上,用装有酚酞溶液的小喷壶向纸花上喷水,直到小纸花全部浸湿。

接下来,用玻璃棒在白萝卜上面扎几个小坑,滴入几滴浓氨水,之后尽快用大玻璃瓶严密地倒扣起来。

酚酞是一种结构较为复杂的有机化合牪,在碱性溶液中与氢氧根离子结合成一种显红色的结构。

瓶中挥发出来的氨气,遇到酚酞溶液中的水,变成一水合氨,呈碱性,与水作用生成氨水,具有碱性,使酚酞变红色。

在密闭的玻璃瓶里,浓氨水挥发,使浸透酚酞溶液的白纸花变成娇艳的“桃花”!瓶口熏字魔术演示:魔术师拿出一张白纸,向观众展示,观众确信纸上没有字。

魔术师又拿出一瓶液体,拧开盖子,将白纸放在瓶口,不一会,纸上出现字迹,“春节”两个红色大字清晰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魔术揭秘:在表演之前,魔术师用酚酞溶液在白纸上写字,写好之后平放晾干。

魔术师拿出来的那瓶液体是浓氨水。

酚酞遇碱性物质显红色,瓶中挥发出来的氨气遇到酚酞溶液中的水生成氨水,具有碱性,使酚酞变红色。

将用酚酞写过字的纸晾干后放在盛有浓氨水的试剂瓶口熏,立即显示出红字迹。

烧不坏的棉布魔术演示:魔术师拿出一个烧杯,烧杯里有一些液体,又拿出一小块棉布。

魔术师用镊子将棉布放入烧杯液体中浸泡一下,然后夹出来,用打火机点燃,棉布开始燃烧。

几分钟之后,火焰熄灭,棉布完好无损。

魔术揭秘:这个魔术的秘密藏在烧杯里。

原来,在表演之前,魔术师将两份酒精和一份水倒入烧杯,酒精的燃点很低,它很快地燃烧了,酒精很容易从棉布中挥发出来烧掉。

三则化学趣味小魔术

三则化学趣味小魔术

三则化学趣味小魔术1、手指点火用品:研钵、小木板。

蜡烛、氯酸钾、硫。

原理:蜡烛的余烬使硫燃烧。

硫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使氯酸钾分解产生氧气,因而硫燃烧得更旺,余烬便着火了。

操作:取1克氯酸钾和0.5克硫,分别放在研钵里研成很细的粉末,然后把它们混和均匀。

或者用十根火柴,把头药刮下研细也行。

在小木板上固定好一支蜡烛,并将它点燃。

事先用手指头蘸些混和好的药粉。

表演时,将烛火吹灭,趁着尚有余烬,把蘸有药粉的手指头,轻轻地向烛芯碰一下,蜡烛便可复燃。

可以再吹灭,再点燃。

注意事项:蜡烛的烛芯长约1.5厘米。

这样在吹熄后才有余烬。

如果用研细的火柴头药,只能在手指头上粘上薄薄的一层。

多了,手指上的头药也会着火,可能灼伤手指。

2、钢丝点火用品:钢丝、瓶盖、蜡烛、硫粉。

原理:利用铁丝上硫燃烧时火焰很淡,白天在远处看不出来,好象真的是钢丝把蜡烛点着的。

操作:事先把自行车钢丝一端锤扁成凹槽,在槽里放一些硫粉,加热熔化着火,备用。

将一支蜡烛点燃后放在桌上。

这时用瓶盖将烛焰盖灭,再用钢丝接触烛芯上升的白烟,烛火便复燃。

可再盖灭,再点燃。

这样一亮一灭,令人暗暗叫奇。

3、玻棒点火用品:玻棒、玻璃片、酒精灯。

98%浓硫酸、高锰酸钾。

原理:高锰酸钾和浓硫酸反应产生氧化能力极强的棕色油状液体七氧化二锰。

它一碰到酒精立即发生强烈的氧化-还原反应,放出的热量使酒精达到着火点而燃烧。

2KMnO4+H2SO4=K2SO4+Mn2O7+H2O2Mn2O7=4MnO2+3O2↑C2H5OH+3O2→2CO2+3H2O操作:用药匙的小端取少许研细的高锰酸钾粉末,放在玻璃片上并堆成小堆。

将玻棒先蘸一下浓硫酸,再粘一些高锰酸钾粉末。

跟着接触一下酒精灯的灯芯,灯芯就立即燃烧起来,一次可点燃四、五盏酒精灯。

注意事项:七氧化二锰很不稳定,在0℃时就可分解为二氧化锰和氧气。

因此玻棒蘸浓硫酸和高锰酸钾后,要立即点燃酒精灯。

否则时间一长,七氧化二锰分解完,就点不着酒精灯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魔术集锦
密写信
〔实验原理〕
在白纸上用无色试液写字,晾干后看不到字迹,再用能与这种无色试液作用显示一定颜色的试剂来处理,就能显示出所写的字迹。

例如:酚酞遇氨水变红色;淀粉遇碘变蓝紫色等。

〔实验操作〕
①取一张白纸,用酚酞试剂写一封信,晾干后放在盛有浓氨水的试剂瓶口熏,立即显示出红字迹。

放在通风处,稍等一会又变成无色。

可以反复若干次。

②用稀淀粉溶液在白纸上写字,干后无字迹,用碘水(碘和碘化钾的水溶液)涂抹,显出蓝色字迹,放在火焰上方烘,蓝色又褪去,也可以反复若干次。

可以点燃的冰糕
元旦晚会上,初二四班的同学们争着表演节目。

一个节目完了之后,李小明端着一个盘子,盘子上放了一块塑料布,塑料布上是一支冰糕。

他走上台来对同学们说:“我给大家表演一个小魔术,把这支冰糕点燃。

”大家一听,都露出了怀疑的目光。

王刚说:“你的冰糕一定是假的。


李小明听后也不分辨,他把冰糕拿了起来,当着大家的面香甜地吃了一口,说:“谁不相信请来吃一口。

”众人顿时无话。

只见李小明把盘子上的塑料布揭去,把冰糕放在盘子里,从兜里掏出一盒火柴,嚓地一声把火柴划着,然后往冰糕上点,不一会儿,冰糕上真的出现了火苗,同学们都睁大了眼睛。

大约过了几分钟,盘子里的冰糕真的烧没了!一时全班哗然。

等李小明要走下台时,王刚马上说:“不行,你一定要把秘密告诉大家。


李小明笑了一笑。

说:“其实水火不相容,何况冰和火呢。

我告诉大家吧,原来我这盘子底下有一层乙炔粉。

”众人立刻恍然大悟。

乙炔是一种可燃性的气体,化学分子式是C 2 H 2 。

乙炔和水反应,生成一种可燃气体。

当冰糕熔化,水便和乙炔反应,李小明当然可以点燃了。

其实燃烧的是乙炔气体,而不是冰糕本身
一触即发
〔实验原理〕
乙炔通入银氨溶液生成乙炔银沉淀,乙炔银干燥后若受热、摩擦或撞击都会发生爆炸。

C2H2+2[Ag(NH3)2]OH→C2Ag2+2H2O+4NH3
C2Ag2=====2C+2Ag
〔实验操作〕:在大试管中装入新制的银氨溶液15 mL~20 mL,向其中通入乙炔气体,立即反应生成灰白色的乙炔银沉淀,继续通入乙炔至反应完全后过滤,洗涤干净滤渣,将滤渣分为绿豆大小的若干撮,放在一张滤纸上在阴凉稳妥处风干。

将风干后的乙炔银放在厚书本中,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