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规模化养殖常见病用药方案
鸭常见传染病发病症状、预防及防治技术

张琴娥
随着规模化养殖效益的日益显现,疾病带来的风险也逐渐 表露出来。其中传染性疾病作为多发于鸭群的一种危害极大的 常见病,给养殖户给来了很大的损失。基于此,本文针对鸭常见 病中危害最大的几种传染性疾病发病症状做出详细分析,并给 出对应的预防及防治措施,希望对养殖户的养殖有所助益。
在所有的鸭常见病中,传染性疾病因其高发病率、高致死率 的特性对养鸭场的经济效益造成了巨大的损害。传染病通常由 病毒、细菌感染引起,当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鸡群三个条件都 满足时就会迅速扩散,因此,了解鸭的发病症状,切断传播途径, 加强易感鸡群护理,做好预防和防治工作有利于保护养殖效益。
一、鸭常见传染病的发病症状 鸭最易感染的传染病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鸭瘟,作为鸭常见传染病的一种,具有 !"# 天的潜伏 期,且不同阶段会表现出相应的症状,一般通过温度的不同进行 划分。当鸭体温达到 $!时,会出现食欲不振、精神萎靡的状 态;而当其体温达到 $$时,会出现大量饮水、难以行走且拒绝 进食的问题。从外表上看,羽毛蓬松、凌乱,翅膀无力,头、颈部、 眼睑肿胀,鼻腔持续不断的分泌粘液,甚至会产生堵塞,造成呼 吸困难。其粪便呈灰绿色或绿色,以液体状稀便较多。一般情况 下,以上症状会持续 %"& 天左右,据有关专家分析,由于鸭瘟造 成的疾病死亡率高达 '()。 第二,鸭病毒性肝炎,是由肠病毒引起的多发于 %*!# 日龄 雏鸭的一种最急性传染病。潜伏期较短,只有 +*$ 天,且因其突 然发病、快速传播、迅速致死的特性,造成高达 ,(-的死亡率。鸭 在感染患病后,常常呈现精神不振、困顿非常、神经系统以及运 动机能退化失调等症状,严重时会直接昏迷、痉挛、身体扭曲以 怪异姿势突然死亡。 第三,传染性浆膜炎,同样是一种在 +"' 周龄雏鸭中高度致 死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发病时,雏鸭常常表现为神情困倦,极 其嗜睡,眼睑、鼻腔不断流出粘性分泌物伴随有轻度的咳嗽和打 喷嚏等症状,同时行为怪异,严重时头颈身体可以扭转成 . 型, 其粪便呈绿色。这种病主要是由于饲养环境空气湿度大、通风条 件差、雏鸭养殖密度大、饲料中缺乏雏鸭生存所需微量元素和营 养成分引起的,然后经由空气迅速传播,尤其是在细菌更容易滋 生的春季,发病率极高。 第四,大肠杆菌病,是一种在各个季节、各个年龄段鸭中都 极易发病的细菌性传染病。还常常伴随鸭传染性浆膜炎、鸭病毒 性肝炎等一起发病。鸭患病后常常精神、食欲都会受到影响,其 粪便呈黄白色液状。 二、鸭常见传染病的预防及防治技术 +、鸭瘟 首先要严格控制鸭舍的环境卫生,及时清除鸭排泄物并进 行定期的鸭舍全面消毒。其次,应该严格按照防疫站规定的免疫 流程接种疫苗。再次,做好种鸭和雏鸭购入的检疫工作,尽量自 繁自养或从免疫区购入。最后一旦发现患病鸭,应立刻进行隔离 消毒处理,并紧急接种鸭瘟弱毒疫苗,肌肉注射 + 羽份,+ 天后 即可产生免疫力。患病初期,可连续 %*# 天每天取用 !((/ 氨苄 西林钠、+((/ 盐酸环丙沙星、+((/ 黄芪多糖提纯原药加水稀释 给患病鸭饮用,之前控水 +*! 小时,+ 次饮完。若出现病死鸭,立
大棚饲养肉鸭常见病的防治

大棚饲养肉鸭常见病的防治
1.鸭瘟的防治鸭瘟是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病鸭表现为神情沉郁、被毛立起、腿软、头颈低垂,病鸭的头部和眼部发生肿大,解剖病鸭可以见到肠道出血和溃疡,肝部肿胀,有淤血和出血斑点,腺胃出血,小肠上有出血环,食道上出现条纹状溃疡。
防治方法是:
(1)不要到疫区购买种蛋、种鸭和鸭苗,必须购买的也要严格检查,隔离饲养两周确定无病后,才能混群。
(2--3次,连用3--4天;②磺胺嘧啶:磺胺二甲基嘧啶、长效磺胺、磺胺米等药物,可按每公斤体重0.2--0.5克口服,或按0.4%的比例拌料,连喂3--5天。
5.鸭大肠杆菌病的防治得病的雏鸭脐部红肿、腹部膨大,解剖后可发现心包膜增厚、浑浊,肝脏表面有絮状纤维素沉着,气囊显著增厚。
(1)防治措施:雏鸭在孵化后24小时内喂食维生素E,可提高抗病力,注意雏鸭的保暖和调整密度。
(2)治疗可用以下方法:
1)在饲料中添加0.04%的呋喃唑酮,连喂7天--10天;
2)卡那霉素或壮观霉素,按每公斤体重30--40毫克标准注射,每天一次,连续3天;
3)链霉素按每公斤体重7.5万单位注射,1天1次,连续3天。
鸭病治疗常用药物的种类与应用

鸭病治疗常用药物的种类与应用作者:暂无来源:《乡村科技》 2015年第10期防治鸭病常用的药物有磺胺类和抗生素类两大类。
一、磺胺类药物1.对氨基苯磺酰胺。
为白色或微黄色结晶或粉末,难溶于水,多用于感染性外伤。
2.磺胺噻唑。
磺胺噻唑为白色或微黄色粉末,无味,难溶于水,易溶于碱性溶液,是磺胺类药物中抑菌作用较强的一种,在肠道中被吸收,由肾脏排出。
该药主要用于治疗链球菌、葡萄球菌感染引发的疾病。
第1次应用时应加大剂量(倍量),以后每隔4小时喂1次,症状消失后还要以维持量的一半继续喂1~2天,以彻底治愈,正常量为每只鸭每日0.2~0.5克,在服药时应配合等量的碳酸氢钠内服。
3.磺胺嘧啶。
磺胺嘧啶为白色或淡黄色粉末,无味,不溶于水,易溶于碱性溶液,毒性小,吸收慢、排泄快,作用与剂量同磺胺噻唑。
4.磺胺脒。
磺胺脒为白色粉状结晶,味微苦,难溶于水,其作用比磺胺噻唑弱,口服后只有部分被吸收,而大部分留在肠内。
所以该药主要用于治疗细菌性和球虫性肠炎,可以按0.5%~0.6%的比例拌在饲料中喂给。
5.磺胺甲基嘧啶和磺胺二甲基嘧啶。
这两种药与磺胺嘧啶类似,但吸收较快,排泄较慢,在体内可维持较高的浓度和较长时间。
这两种药剂可用于治疗副伤寒、禽霍乱等病,用量为饮水量的0.025%~0.050%。
6.磺胺吡唑。
磺胺吡唑为中效磺胺类药物,抗菌作用较弱,优点是容易被吸收,副作用小,每12小时服1次。
注意:磺胺类药物不得用于产蛋鸭和种鸭,以免引起产蛋率下降。
二、抗生素1.青霉素。
青霉素种类很多,主要对革兰氏阳性菌有强大的抑菌作用。
2.链霉素。
该药对结核杆菌和多数革兰氏阴性菌有效,对有些革兰氏阳性菌如丹毒杆菌也有效,对其他阳性菌则不如青霉素效力强。
链霉素在机体内的有效浓度一般可维持12小时,排泄速度较青霉素慢。
治疗时,一般采用肌肉注射,成鸭每只50~100毫克,雏鸭每只10~40毫克。
3.四环素族。
土霉素、金霉素和四环素同属四环素族广谱抗生素,口服剂量为每千克体重第1次50~100毫克,第2次减半,也可按0.02%拌入饲料中喂服。
当前规模化养鸭场常见疾病的诊断及防治新技术

东、 广西 、 四川 、 重庆等 2 O多个省 的养鸭场均分离
到该病原 , 初步鉴定分属 近十种血清型。本病一年
1 . 改善育雏室的卫生条件 , .1 2 要特别注意通风换 气, 保持雏舍干燥 , 注意防寒及改变饲养密度 。
四季都可发生 ,多发生于秋末 和冬春季节 , 8周 1 龄的鸭都 易感 ,但尤 以 2 3 周龄 的小鸭最易感 , 1 周龄以内及 7 龄以上的鸭极少发病 。 周 发病率一般 为 1%左右 ,有 的高 达 5 % 9 %;死亡 率可 达 0 0 0
关闭, 用福尔马林和高锰酸钾 熏蒸消毒 , 效果较 为 可靠。地面育雏要勤换垫草 , 保持干燥 。 1 . 药物控制与疫 苗预防 。 .4 2 经对分离菌的药物敏 感性试验统计 , 该菌对氟本尼考 、 丁胺 卡那霉素 、 头
和传播 。 尤其地面育雏常因垫草潮湿 、 不洁 、 反复使
用而污染 了细菌 , 当小鸭脚掌皮肤擦伤或刺伤后受 到细菌感染而发病。发病鸭场 消毒不彻底 , 混合饲 养等也是造成本病传播与流行 的重要原 因。 1 . 临床症状及剖检 变化 .2 1 本病多呈急性发作 , 病程一般 为 13 。多表现为失眠 、缩脖或 喙触地 ~d
1%~0 若混合感染其它疾病 , 0 3 %, 死亡率更高。 1 . 发病原 因 育雏时饲养密度过大 , .1 1 空气不流 通、 潮湿 、 卫生条件差 , 饲养粗放 , 饲料 中缺乏维生 素、 微量元素及蛋 白水平过低均易造成该病 的发生
1 . 采用“ .2 2 全进全出” 的饲养管理模式 , 避免 不同 日龄混合饲养 。 1 - 加 强环境卫生 意识和消毒措施 。 .3 2 育雏室经彻 底消毒后再用。网上育雏应 于进雏前 , 高压水龙头 冲洗网子和地 面、 饲料盘 、 水槽等 , 然后将室内门窗
3种常见鸭病防治技术解析

3种常见鸭病防治技术解析
鸭子在养殖过程中经常发生疾病,这和鸭子养殖过程中环境以及管理等方面多是有关系,今天本人整理三个常见疾病以及其防治的技术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鸭病毒性肝炎。
雏鸭未开食前要注射雏鸭病毒性肝炎疫苗,无母源抗体的1日龄雏鸭,用鸭病毒性肝炎疫苗20倍稀释,每只0.5毫升肌肉注射;有母源抗体的7~10日龄皮下1毫升注射。
二、鸭瘟。
用鸭瘟弱毒苗10日龄首免,40倍稀释,每只0.2毫升肌肉注射;60日龄100倍稀释0.5毫升肌肉注射。
蛋鸭开产前200倍稀释每只肌肉注射1毫升。
三、禽流感。
用禽流感二价灭活苗,10~15日龄首免,每只皮下或肌肉注射0.3毫升;50~60日龄二免,每只0.5毫升;蛋鸭110日龄三免,每只1.5~2毫升。
四、鸭霍乱。
25日龄首免,用禽霍乱油乳灭活苗每只颈部皮下注射0.3毫升,也可用弱毒活苗按其说明饮水免疫。
产蛋鸭110日龄用灭活苗二免,每只注射0.5毫升。
鸭病治疗常用药物的种类与应用

鸭病治疗常用药物的种类与应用【摘要】鸭病是影响鸭类健康的常见疾病,及时的治疗对于减少鸭只死亡率至关重要。
本文首先介绍了鸭病的常见症状及治疗原则,包括早期诊断和综合治疗。
接着详细介绍了抗生素类药物、抗病毒药物和解热镇痛药在鸭病治疗中的应用,并探讨了中草药在治疗中的作用。
结论部分强调了根据病情严重程度来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并建议合理使用药物结合其他治疗措施以提高治疗效果。
这些信息将有助于养殖场或农户更好地了解鸭病治疗药物的选择和应用,从而提高鸭只的存活率和健康水平。
【关键词】鸭病治疗常用药物、症状、治疗原则、抗生素、抗病毒药物、解热镇痛药、中草药、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效果、合理使用、治疗措施。
1. 引言1.1 鸭病治疗常用药物的种类与应用鸭病治疗是鸭养殖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选择合适的药物对鸭病的治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鸭病治疗中,常用的药物种类繁多,包括抗生素类药物、抗病毒药物、解热镇痛药以及中草药等。
这些药物在不同的病情下都有其独特的应用,可以帮助控制病情、减轻症状,并最终实现治愈。
抗生素类药物主要用于治疗鸭病的细菌感染,抗病毒药物则是针对病毒感染的情况,解热镇痛药则可以帮助减轻发热和疼痛症状。
而中草药在鸭病治疗中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被广泛应用于疾病的治疗和康复过程中。
在选择治疗药物时,应根据病情严重程度来确定,而合理使用药物并结合其他治疗措施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帮助鸭群尽快恢复健康。
2. 正文2.1 鸭病的常见症状及治疗原则鸭病是一种常见的鸭类疾病,主要是由细菌、病毒或真菌感染引起的。
鸭病的症状通常表现为食欲不振、精神萎靡、鸭羽毛蓬乱、腹部发胀等。
当发现鸭出现这些症状时,应及时进行治疗,以避免疾病进一步发展。
1. 饲养环境清洁:保持鸭圈内卫生,定期清理粪便,消毒饮水器和饲料槽,预防病原体的传播。
2. 饲料水源卫生:确保鸭的食物和饮水来源清洁卫生,避免受到外界污染。
3. 防治传染病:定期给鸭进行疫苗接种,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鸭病治疗常用药物的种类与应用

鸭病治疗常用药物的种类与应用
鸭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主要分为感染性疾病和营养性疾病两种。
治疗鸭病时需要针对不同病因选用相应的药物,下面介绍常用的鸭病治疗药物种类及应用。
1. 抗生素类药物:如金霉素、克拉霉素、氨苄西林等。
这类药物常用于治疗鸭感染性疾病,如大肠杆菌病、黄痢、菌群不平衡等。
使用时应遵循药物使用标准,不能滥用或乱用,以免产生抗药性。
2. 抗病毒药物:如福贝林、洛匹那韦等。
这类药物常用于治疗鸭病毒性疾病,如禽流感、新城疫、鸭传染性肝炎等。
使用时应按照药品说明书要求进行,不能随意变更剂量和用药时间。
3. 抗菌素类药物:如甲硝唑、氧氟沙星等。
这类药物常用于治疗鸭的细菌性感染,如烟草草芥菜病、腹泻综合征等。
使用时应根据病情确定药品种类和剂量,避免滥用导致药物抗性。
4. 维生素类药物:如维生素B群、维生素C等。
这类药物常用于治疗鸭的营养不良疾病,如维生素缺乏症、贫血等。
使用时应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要求进行,不可超量使用,以免药品中毒。
总之,在治疗鸭病时,需要针对不同的病因选用不同的药物,同时要注意药品剂量、使用时间、使用方法等问题。
在使用药物时,应根据病情和药品说明书的要求进行使用,不可盲目和滥用。
同时,要加强鸭的养殖管理,提高鸭的抵抗力,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鸭病治疗常用药物的种类与应用

鸭病治疗常用药物的种类与应用鸭病是指鸭子患上的各种疾病,包括感染性病毒病、细菌感染、寄生虫感染等。
在鸭病的治疗过程中,常用的药物主要包括抗生素、抗病毒药、抗寄生虫药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鸭病治疗常用药物的种类与应用。
抗生素是鸭病治疗中的关键药物之一,常用的抗生素有青霉素、红霉素、土霉素等。
这些抗生素能够抑制细菌的生长与繁殖,从而达到治疗感染性疾病的效果。
使用抗生素时需要注意合理用药,按照兽医的建议进行剂量和疗程的控制,以避免药物滥用导致药物抗性的产生。
抗病毒药是治疗病毒感染的重要药物,常用的抗病毒药物有病毒感染抑制剂、病毒复制抑制剂等。
这些药物能够抑制病毒的生长与繁殖,减轻病情并促进病情的恢复。
但需要注意的是,目前针对鸭病的特效抗病毒药物还比较有限,大多数抗病毒药物的应用范围较窄。
抗寄生虫药也是治疗鸭病的重要药物之一,常用的抗寄生虫药有氯化物、有机磷类、硫酸铜等。
这些药物能够杀灭或抑制寄生虫的生长和繁殖,从而治疗与预防由寄生虫引起的疾病。
在使用抗寄生虫药物时需要注意药物的剂量和频次,避免过量使用导致对鸭子产生不良影响。
除了以上药物,鸭病的治疗还可以使用一些辅助药物,如解热药、消炎药、止血药等。
这些药物能够缓解鸭子的不适症状,促进病情的好转。
但需要注意的是,鸭病的治疗并非仅仅依靠药物就能够解决,合理的养殖管理、科学的饲养护理同样重要。
在药物治疗的还应该注重提高鸭子的免疫力,加强饲料的营养,保持鸭棚的卫生等。
只有综合运用多种手段,才能有效地控制鸭病的发生与传播,保障鸭子的健康与生产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鸭规模化养殖常见病用药方案
一、开口药。
提高抵抗力,减少支原体感染引起的呼吸道病和细菌感染引起的黄白痢。
用药方案:1、盐酸沙拉沙星可溶性粉+黄芪多糖。
2、杆枝清(恩诺沙星可溶性粉)+黄芪多糖。
也可以同时加入维生素C可溶性粉一起使用。
二、鸭瘟。
鸭瘟重在预防。
发病早期可以使用抗鸭瘟高免血清或者干扰素均能收到一定的效果。
药物防治方案:1、温敢康+板青连黄散。
2、温敢康+双黄连散。
3、温敢康+冰雄散。
发热严重的同时使用卡巴匹林钙可溶性粉。
在治疗的时候最好在搭配一个抗菌药一起使用,如阿卡舒、庆杆清、盐酸沙拉沙星可溶性粉,防止继发细菌感染,造成更大的损失。
三、鸭病毒性肝炎。
对于1周内的雏鸭有高死亡率,1月龄以上的鸭很少发病和死亡,重点在于疫苗预防,发病可以尝试注射高免血清。
鸭病毒性肝炎由于发病快,死亡快几乎来不及用药。
可以在雏鸭头一周内使用开口药来提高抗病能力,减少发生。
四、流感。
重点在于预防。
药物防治方案:1、温敢康+板青连黄散。
2、温敢康+双黄连散。
3、温敢康+冰雄散。
发热严重的同时使用卡巴匹林钙可溶性粉。
在治疗的时候最好在搭配一个抗菌药一起使用,如阿卡舒、庆杆清、盐酸沙拉沙星可溶性粉,防止继发细菌感染,造成更大的损失。
五、天气变化引起的风寒感冒。
药物治疗方案:1、温敢康+荆防败毒散。
2、温敢康+板青连黄散。
3、温敢康+双黄连散。
4、温敢康+冰雄散。
发热严重的同时使用卡巴匹林钙可溶性粉。
同时加强管理,防止继发细菌感染。
六、鸭浆膜炎和鸭大肠杆菌病。
药物治疗方案:1、阿卡舒+四味穿心莲散。
2、阿卡舒+白头翁散。
3、阿卡舒+穿参止痢散。
4、庆杆清+四味穿心莲散。
5、庆杆清+白头翁散。
6、庆杆清+穿参止痢散。
预防方案:1、氟苯尼考粉+四味穿心莲散。
2、氟苯尼考粉+白头翁散。
3、氟苯尼考粉+穿参止痢散。
4、盐酸沙拉沙星可溶性粉+四味穿心莲散。
5、盐酸沙拉沙星可溶性粉+白头翁散。
6、盐酸沙拉沙星可溶性粉+穿参止痢散。
发热严重的同时使用卡巴匹林钙可溶性粉。
同时加强管理,防止继发支原体感染。
七、细菌性肠炎、肠炎、过料。
药物防治方案:1、肠普欣+四味穿心莲散。
2、肠普欣+白头翁散。
3、肠普欣+穿参止痢散。
4、硫酸粘菌素可溶性粉+四味穿心莲散。
5、硫酸粘菌素可溶性粉+白头翁散。
6、硫酸粘菌素可溶性粉+穿参止痢散。
7、氟苯尼考粉+四味穿心莲散。
8、氟苯尼考粉+白头翁散。
9、氟苯尼考粉+穿参止痢散。
八、输卵管炎和产蛋不稳定。
药物防治方案:1、安迪尔+降脂增蛋散。
2、安迪尔+激蛋散。
饲料中可定期添加降脂增蛋散或者激蛋散,有利于稳定产蛋率,提高收益,减少输卵管炎的发生。
九、坏死性肠炎。
1、盐酸林可霉素可溶性粉+四味穿心莲散。
2、盐酸林可霉素可溶性粉+白头翁散。
3、盐酸林可霉素可溶性粉+穿参止痢散。
十、消化不良。
大蒜素+健胃散拌料。
也可以长期添加微生态制剂。
十一、呼吸道疾病引起的咳嗽,流鼻涕等。
药物防治方案:1、盐酸多西环素可溶性粉+止咳散。
2、咳力舒+止咳散。
3、赛氟+止咳散。
4、盐酸多西环素可溶性粉+麻杏石甘散。
5、咳力舒+麻杏石甘散。
6、赛氟+麻杏石甘散。
发热严重的同时使用卡巴匹林钙可溶性粉。
也可以用板青连黄散代替止咳散。
同时加强管理,防止继发病毒病。
十二、病毒病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
药物防治方案:1、温敢康+阿卡舒+板青连黄散。
2、温敢康+庆杆清+板青连黄散。
3、温敢康+氟苯尼考粉+板青连黄散。
4、温敢康+盐酸沙拉沙星可溶性粉+板青连黄散。
发热严重的同时使用卡巴匹林钙可溶性粉。
十三、病毒病和呼吸道混合感染。
药物防治方案:1、温敢康+盐酸多西环素可溶性粉+板青连黄散。
2、温敢康+咳力舒+板青连黄散。
3、温敢康+赛氟+板青连黄散。
发热严重的同时使用卡巴匹林钙可溶性粉。
十四、球虫病。
使用球力宁饮水。
在产蛋期如果发生球虫病可以使用青霉素钾饮水。
球虫病用药越早越好。
十五、保肝护肾药。
使用肝甚宝(五皮散)或者消肿解毒散拌料。
十六、去除体内霉菌毒素。
脱霉剂拌料。
十七、补充维生素,提高抵抗力。
普通维生素饮水或者专用维生素拌料。
十八、夏季解暑。
常用解暑抗热散拌料,维生素C可溶性粉饮水。
对于夏季高温引起的产蛋不稳定或者产蛋下降。
在使用维生素C 可溶性粉、解暑抗热散的同时使用五味贞芪散拌料。
十九、开产前需要驱虫一次。
可以使用虫可星或者阿维菌素粉。
注:1、药物的选择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
特别严重的要选择疗效好的快速进行治疗。
不很严重的不必选择疗效特别好的,只要能治好病就可以,以节约成本为主。
2、养殖场如果在某个日龄经常发生某个疾病,可以提前几天进行预防。
如果某个疾病从来就没发生过,可以不用预防。
3、控制用药成本可以直接提高养殖效益。
所以在用药上要做到,合理用药,少用药。
多预防,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