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课标版高二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二84页PPT
【高中语文】“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二)ppt12(课件+试题,15套)3

其词风流豪迈,较接近于苏轼。其最重要的成就是诗。黄庭坚的 词与秦观的词齐名,然而他的词成就逊于秦观,后人称“秦七”、 “黄九”。他的词在词的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工书法, 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二、诗词故事 宋代江西词人 江西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江西籍的词人也群星璀璨,名家辈出。如晏 殊、欧阳修、王安石、晏幾道、俞国宝、陈郁、王安礼、王安国、谢逸、 赵长卿、杨泽民、姜夔、刘过、刘辰翁、文天祥等等,一直贯穿宋词的 发展。黄庭坚是宋代著名的江西诗派领袖。
会儿说不知春归何处,一会儿又好像知道;一会儿仿佛有人知道,一
会儿似乎只有黄鹂知道。一阵风起,卷走1.这首词,写的是初夏时节,表现了作者强烈的惜春之情。请你结合有
关词句,简要分析这样说的理由。 答案 既然“春”已“归”“去”应当是夏初之时,且与“蔷薇”花
开的物候相合。全词中作者处处表现出对“春”的留恋,不愿“春” 归去,还想“唤取归来同住”,将主旨凝练为“惜春”二字最为恰当。
的人。下片再转,拓出新的境界。既然无人能知春天的踪迹,只好去问黄 鹂了。这里翻进一层,更深刻地表现出词人对美好事物追寻的执着。黄鹂 是春夏之际最活跃的鸟,也可以说是最欢快的象征。也许,黄鹂能知道春 天的踪迹吧。但是,黄鹂的鸣啭,人是不能理解的。最后,由于无人理解 黄鹂的语意,它只好无可奈何地乘风拂过蔷薇花,远远地飞走了。词在这 里结束,给人留下了美丽而又悠长的韵味。就这样,词人通过奇妙的、一 连串的想像,把惜春之情、寻美之意,表现得微妙曲折而又淋漓尽致。
字词的使用(“上、追、驰、拍”等)、用典等等。如:本词开头两句,使
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表现被贬之地环境之恶劣;在屋里如在船中,可见
其潮湿艰难,对下阕表达开朗、豪迈之情起了有力的反衬作用。
【高中语文】“格高韵远”的北宋词ppt

分析赏析:
1、前后两个“笑”的安排;
2、“疑怪”的理解:
优点:
1、与前之晚唐五代主流之华艳风格相比,本 词清新俊俏,放在宋初,于风格上有展拓之功; 2、此词下片引入闺阁少女斗草的风俗片段, 与前之晚唐五代词之青楼妓女相比,于描写人 物上有开辟之力。 3、从具体手法而言,本词不事华藻,纯用白 描,与人物个性、作品风格吻合。
结句是触景生情还是借景抒情?
王国维《人间词话》里将情景交融 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触景生情就 是无我之境,把自己激动的心情加到客 观的景物里去,缘情造景,这就是有我 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 千去”中“泪眼”表明词里女主人公自 己心情已经非常激动,把自己的感情附 着到“乱红”之上,这应该是借景抒情。
北宋前期词的特点: 沿袭唐五代词的精神,以婉约 风格为主流,以闲情和离愁别恨为 主旨,体裁以小、中调为多。
破 阵 子 春景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 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 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 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 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晏殊:
991——1055,字叔同, 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 幼孤,七岁能文章。景德初, 以神童荐,赐同近世出身。官 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
清代人张惠言《词选》认为这 首词是一首政治诗,有道理吗?
清代人张惠言认为,“庭院深深”就是说 王宫已经非常深远,不易进入;“楼高不见” 是说君王又不觉悟;“乱红飞去”喻大臣被 贬逐,即北宋韩琦、范仲淹被贬。 王国维认为张惠言是穿凿附会,在《人间 词话》里说:“固哉,皋文(张惠言字)之 为词也!”认为本词只是兴到之作,没有寓 意,就是写豪门大户的弃妇之怨。
“游冶处”与“章台路”之间有关系吗?
“格高韵远”的北宋词ppt

“春水”的比喻好在何处?
“春水”比喻愁情,承袭“问君能有 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写法, 以形象表现抽象,也是以乐写哀。“离 愁渐远渐无穷”和“迢迢不断”为比喻 作了两层铺垫,很是自然。
如何理解登高、远望的写法?
登高是为了远望,不要登高是因 为无法远望,无法远望的原因是平阔 的草地之外是春山,春山已经无情的 遮断了远行人的身影。这是层层深入 的写法。 “春山”是闺中人想象、思念所 能达到的极限,这以后的痛苦只能让 读者去想象了。结句言有尽而意无穷。
何谓“晏欧词派”?
所谓“晏欧词派”指的是仁宗朝出现的 一批词人,他们以宰辅大臣晏殊欧阳修为代 表,词作的内容侧重于表现士大夫阶层雍容 典雅的生活,自得闲适、流连光景、感伤时 序的情怀;情调温婉端丽,辞采含蓄清隽、 气度闲雅;言情缠绵而不儇薄,达意明白而 不直露;体制短小,多为小令,基本上是晚 唐五代词风的承续,而致意于提高令词的品 位,尤着重于句法的变化。
清代人张惠言《词选》认为这 首词是一首政治诗,有道理吗?
清代人张惠言认为,“庭院深深”就是说 王宫已经非常深远,不易进入;“楼高不见” 是说君王又不觉悟;“乱红飞去”喻大臣被 贬逐,即北宋韩琦、范仲淹被贬。 王国维认为张惠言是穿凿附会,在《人间 词话》里说:“固哉,皋文(张惠言字)之 为词也!”认为本词只是兴到之作,没有寓 意,就是写豪门大户的弃妇之怨。
“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一)
江苏省镇江中学 张正平
学习目标
1、初步了解北宋前期詞以婉约风 格为主流、以闲情和离愁别恨为主 旨的艺术风貌。 2、能够对诗歌中佳妙的炼字进行 鉴赏。 3、能够展开联想,驱驰想像,撰 写文笔隽永的诗词意境想像文。 4、背诵“燕子来时新社”、“庭 院深深深几许”“碧云天”“对潇 潇、暮雨洒江天”四首词。
格高韵远的北宋词ppt课件

蝶恋花
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 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 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 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 乱红飞过秋千去。
有人说本词上片的特点是 “景深”,你能说说它是如何 写“景深”的吗?
庭院幽深,加之树多雾浓、 帘幕重重,愈见其深。“章台路” 当指伊人“游冶处”,望而不见 正由宅深楼高而来。
问题讨论 下片如何写“情深”?
雨横风狂,催送着残春,也催送着 女主人公的芳年。女子在这暮色将逝的 夜晚,忆念章台的丈夫,眼前仅有在暴 风雨横遭摧残的花,她想挽留住春天, 但风雨无情,留春不住。联想自己愁苦 命运,不禁潸然泪下。女子满怀疑问叩 问花儿。花却不解人,花不仅不语,反 而抛弃她纷纷飞过空荡荡的秋千。
词人不写佳人先写佳人居处。 佳人禁锢高门,内外隔绝的一个人,期盼的人哪里去了? 在“玉勒雕鞍游冶处”的“章台 路”寻欢作乐。一方在院中苦苦 期盼,流泪伤心,一方却在烟花 楼中醉生梦死。在深深的庭院中, 我们似乎可以看到一颗被禁锢的 与世隔绝的心灵,对比当中感受 到女主人公的“怨恨”情感。景 中有情。
艺术表现手法
一是托物兴怀,词的上片写残梅、 细柳和薰草这些春天里的典型景物,点 缀着候馆、溪桥和征途,表现出南方仲 春融和的气氛,但对于离愁的行人来说, 却倍增烦恼,更添愁思。
二是比喻,化虚为实。“愁”是一 种无可视感的情绪,将它比喻为迢迢不 断的春水,既形象又贴切,这样化虚为 实,可视可感。
三是逐层深化,委曲尽情。“平 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更 进一步说明行人离愁的无穷。全词悱恻
上阕写景物。“燕子”、“梨花”、 “碧苔”、“黄鹏”、“飞絮”,众多意 象秀美明丽,足见春色之娇人。
【高中语文】“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二)ppt12(课件+试题,15套)4

三、文题背景
苏幕遮,唐教坊曲,本西域舞曲,是当时高昌国语言音译,原意是披
在肩上的纱巾。宋代词家用此调另度新曲。
此词作于神宗元丰六年 (1083)至哲宗元祐元年 (1086)之间,当时周邦
彦久客京师,从入都到为太学生到任太学正,处于人生的上升阶段。
本词以写雨后风荷为中心,引入故乡归梦,表达思乡之情。
态可掬,使全词立了起来。
答案
文本拓展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西河· 金陵怀古 周邦彦 佳丽地,南朝盛事谁记。山围故国绕清江,髻鬟对起。怒涛寂寞打孤城, 风樯遥度天际。 断崖树,犹倒倚。莫愁艇子曾系。空余旧迹郁苍苍,雾沉半垒。夜深月 过女墙来,伤心东望淮水。 酒旗戏鼓甚处市?想依稀、王谢邻里。燕子不知何世,入寻常、巷陌人 家,相对如说兴亡,斜阳里。
二、诗词故事
一曲新词动君王
传说周邦彦在汴京时,和名妓李师师关系很好,常去她那里玩。一天晚上, 周、李二人正在谈词论曲,忽报宋徽宗驾到。周邦彦没法脱身,只好藏在 墙壁的夹层中。周在偷听了这二人的谈话后,马上构思,写成了一曲《少 年游》。过几天,当李师师为宋徽宗演唱这首词时,徽宗认为该词讽刺了 他,就把周邦彦押出京城。为救周邦彦,李师师不久又为徽宗演唱了周邦 彦写的《兰陵王》,徽宗听完,非常感动,马上下令把周召回,封他做大 晟府的乐正。这样,一曲《兰陵王》打动了宋徽宗,改变了周邦彦的命运。 后来,它迅速传遍京城,人们把它称做“渭城三叠”。
酒楼戏馆的闹市,过去是什 (1)“酒旗戏鼓甚处市?”一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么地方? ___________
(2)结合词的第三叠内容,分析作者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感慨的。 答案 从眼前景物联想到历史情景,借燕子将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
18 19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二

经过许多词人艺术上的探索、实践,特别是苏轼的特殊艺术贡献,北宋后期的词作蔚为大观。
填词的艺术技巧愈益成熟,浓郁的抒情色彩和精致的艺术表现使填词创作达到宋词的高峰。
由于北宋后期文人比较注重个人感受,内容和形式达到了高度的统一,所以大开大阖的慢词就大行其道,而且有些词人自创曲调,抒发独特的感情。
在这一阶段,北宋词坛已经是名家迭出,如黄庭坚、晏幾道、秦观、贺铸、晁补之、周邦彦等,这一批被称为元祐词人的作家群,均“各尽其力,自成一家” (王灼《碧鸡漫志》卷二),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黄、晁二人师法苏轼而自成面目;秦观学柳永而又自辟新境;贺铸从唐诗中吸取养料,豪侠之气与绮丽柔情融为一体;周邦彦在音律、句法和章法上建立起严整的艺术规范,而另开一派。
在他们的努力下,名篇荟萃,尤其是浓郁的抒情色彩和精致的艺术表现使填词创作达到了宋词的高峰。
本专题所选的都是北宋后期的词作,共六首:+《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堪称婉约词中的绝唱。
在内容上,它写的是小山词中最常见的题材一一对过去欢乐生活的追忆,并富有“微痛纤悲”的身世之感;在艺术上,它表现了小山词特有的深婉沉着的风格。
+《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是晏幾道与一个相熟的女子久别重逢之作。
词人与这个女子很熟悉,而且有爱怜之情,离别之后,时常思念,哪知道现在忽然不期重逢,又惊又喜,所以作了这首词。
+《清平乐(春归何处)》一词是表现惜春、恋春情怀的佳作。
作者在近乎口语的质朴语言中,寄寓了深重的感情。
全词的构思十分精妙:作者不知春归何处,一心要向别人请教,无人能知时,又向鸟儿请教。
问人人无语,问鸟鸟百啭,似乎大有希望,然而词人自己又无法理解,这比有问无答更可叹。
最后,鸟儿连“话” 都不“说”,翻身飞走。
在这番妙趣横生的抒写中,作者的惜春之情跃然纸上。
+《踏莎行(雾失楼台)》一词是作者贬谪郴州时在旅店所写。
词中抒写了作者流徙僻远之地的凄苦失望之情和思念家乡的怅惘之情。
此词艺术上最佳处在于虚实相生,互为生发。
最新格高韵远的北宋词完整上课版课件ppt

蝶恋花
欧阳修
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 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 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 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 ,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 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 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
象之景,实虚结合,使思乡之情得以深化。
这两句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由上片的
写景,过渡到下片的抒情。
• 3、理解“黯乡魂,追旅思”互文的 手法。
•思乡羁旅之情缠绕不止,使人黯然销魂。
• 4.赏析“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抒情婉曲的特点。
• 表面上看去,好象是说乡思旅愁也有消除
的时候,实际上是说它们无时无刻不横梗 心头。如此写来,使词的造语奇特,表情 达意更为深切婉曲。
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李煜、柳永、晏殊、欧阳修、秦 观、周邦彦、李清照(宋代最著名的女词人)等。
婉约派四大旗帜之一,四旗中号“闺语”:李清照 婉约派四大旗帜之一,四旗中号“别恨”:晏殊 婉约派四大旗帜之一,四旗中号“情长”:柳永 婉约派四大旗帜之一,四旗中号“愁宗”:李煜
总结: 此词通过清明时节的一个生活片断,反映出
有人说全词的眼在“怨”“恨”“伤”“苦”这
四个字上,请找出词句一一对应。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写的是“怨”,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写的是 “恨”,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写的是“伤”,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写的是 “苦”。
自由诵读,思考主要抒发了词人怎 样的感情,从哪句词看出来?
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二.ppt-新人教[整理]
![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二.ppt-新人教[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e82ccc2c58fb770bf78a556f.png)
“落花”、“微雨” ,本是极清美的景色,在 本词中,却象征着芳春过尽,伤逝之情油然 而生。燕子双飞,反衬愁人独立,因而引起 了绵长的春恨,以至在梦后酒醒时回忆起来, 仍令人惆怅不已。这种韵外之致,荡气回肠, 令人流连忘返。“落花”二句,妙手天成, 构成一个凄艳绝伦的意境。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此词高妙处,在于它用曲笔渲染,跌宕起 伏,饶有变化。故先是一转,希望有人知 道春天的去处,唤她回来,与她同住。这 种奇想,表现出词人对美好事物的执着和 追求。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下片再转。词人从幻想中回到现实 世界里来,察觉到无人懂得春天的 去向,春天不可能被唤回来。但词 人仍存一线希望,希望黄鹂能知道 春天的踪迹。这样,词人又跌入幻 觉的艺术境界里去了。
淮海、小山,古之伤心人也。
其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求之 两宋词人,实罕其匹,子晋欲以晏 氏父子追配李氏父子,诚为知言。 (〔清〕冯煦《宋六十一家词选例
言》)
《小山词》艺术特色
(一)对爱情生死不渝的追求与身世 之感的渗入。 (二)语淡情深,艳而不俗,浅处皆 深,把《花间集》以来的艳词小令艺 术推展到了极致。
纯精神性的追求,这成为晏几道恋
情词的一大特色。本篇即如此。
小山恋情词的结构,始终是建
立在对过去的温馨回忆和现在的苦
闷相思这两重今昔不同的情感世界
之间。
曾 照 彩 云 归 。
说 相 思 。 当 时 明 月 在 ,
重 心 字 罗 衣 。 琵 琶 弦 上
记 得 小 苹 初 见 , 两
微 雨 燕 双 飞 。
这首词的艺术手法是上片利用彩色字面,描摹当年 欢聚情况,似实而却虚,当前一现,倏归乌有;下 片抒写久别相思不期而遇的惊喜之情,似梦却真, 利用声韵的配合,宛如一首乐曲,使听者也仿佛进 入梦境。全词不过五十几个字,而能造成两种境界, 互相补充配合,或实或虚,既有彩色的绚烂,又有 声音的谐美,足见晏几道词艺之高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上片起首两句,写午夜梦回,只见四周的楼 台已闭门深锁;宿酒方醒,那重重的帘幕正 低垂到地。“梦后”、“酒醒”二句互文, 写眼前的实景,对偶极工,意境浑融。“楼 台”,当是昔时朋游欢宴之所,而今已人去 楼空。词人独处一室,在寂静的阑夜,更感 两人的相会、幽欢,转而写别后的思 忆。词人只选择了这一特定情境:在当时皎洁的明月 映照下,小蘋,像一朵冉冉的彩云飘然归去。彩云, 借以指美丽而薄命的女子,亦暗示小蘋歌妓的身分。 结两句因明月兴感,与首句“梦后”相应。如今之明 月,犹当时之明月,可是,如今的人事情怀,已大异 于当时了。梦后酒醒,明月依然,彩云安在?在空寂 之中仍旧是苦恋,执着到了一种“痴”的境地。
(一)对爱情生死不渝的追求与身世 之感的渗入。
(二)语淡情深,艳而不俗,浅处皆 深,把《花间集》以来的艳词小令艺 术推展到了极致。
作品赏析
始时,沈十二廉叔、陈十君龙, 家有莲、鸿、蘋、云,品清讴娱客。 每得一解,即以草授诸儿。吾三人 持酒听之,为一笑乐而已。而君龙 疾废卧家,廉叔下世,昔之狂篇醉 句,遂与两家歌儿酒使,俱流转于 人间。(〔宋〕晏几道《小山词自 序》)
不是表现拥有爱情的欢乐,而 是追忆已失落的往日爱情和表现刻 骨铭心的相思,并把爱情当作一种 纯精神性的追求,这成为晏几道恋 情词的一大特色。本篇即如此。
小山恋情词的结构,始终是建 立在对过去的温馨回忆和现在的苦 闷相思这两重今昔不同的情感世界 之间。
曾说重 微却醒
照 彩 云 归 。
相 思 。 当 时 明 月 在 ,
词人独处一室,在寂静的阑夜,更感到格外 的孤独与空虚。企图借醉梦以逃避现实痛苦 的人,最怕的是梦残酒醒,那时更是忧从中 来,不可断绝了。这里的“梦”字,语意相 关,既可能是真有所梦,重梦到当年听歌笑 乐的情境,也可泛指悲欢离合的感慨。
去年春恨却来时。
第三句转入追忆。“春恨”,因春天的逝去 而产生的一种莫名的怅惘。“去年”二字, 点明这春恨的由来已非一朝一夕的了。同样 是这春残时节,同样恼人的情思又涌上心头。
琵琶弦上说相思。
小蘋也由于初见羞涩,爱慕之意欲诉无从, 唯有借助琵琶美妙的乐声,传递胸中的情愫。 弹者脉脉含情,听者知音沉醉,与白居易 《琵琶行》“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 事”同意。“琵琶”句,既写出小蘋乐技之 高,也写出两人感情上的交流已大大深化, 也许已经无语心许了。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晏几道的文学创作
〔集评〕
叔原词在诸名胜中,独可追逼 《花间》,高处或过之。(〔宋〕 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一)
淮海、小山,古之伤心人也。 其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求之 两宋词人,实罕其匹,子晋欲以晏 氏父子追配李氏父子,诚为知言。 (〔清〕冯煦《宋六十一家词选例 言》)
《小山词》艺术特色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写的是孤独的词人,久久地站立庭中,对 着飘零的片片落英;又见双双燕子,在霏 微的春雨里轻快地飞去飞来。
“落花”、“微雨” ,本是极清美的景色,在 本词中,却象征着芳春过尽,伤逝之情油然 而生。燕子双飞,反衬愁人独立,因而引起 了绵长的春恨,以至在梦后酒醒时回忆起来, 仍令人惆怅不已。这种韵外之致,荡气回肠, 令人流连忘返。“落花”二句,妙手天成, 构成一个凄艳绝伦的意境。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
过片是全词枢纽。“记得”,那是比“去年”更为遥 远的回忆,是词人“梦”中所历,也是“春恨”的原 由。小蘋,歌女名,是《小山词•自跋》中提到的 “莲、鸿、蘋、云”中的一位。小晏好以属意者的名 字入词,小蘋就是他笔下的一个天真烂漫、娇美可人 的少女。本词中特标出“初见”二字,用意尤深。梦 后酒醒,首先浮现在脑海中的依然是小蘋初见时的形 象,当时她“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她 穿着薄罗衫子,上面绣有双重的“心”字。此处的 “两重心字”,还暗示着两人一见钟情,日后心心相
心 字 罗 衣 。 琵 琶 弦 上
记 得 小 苹 初 见 , 两
雨 燕 双 飞 。
来 时 。 落 花 人 独 立 ,
帘 幕 低 垂 。 去 年 春 恨
梦 后 楼 台 高 锁 , 酒
临 江 仙
这是一首感旧怀人的名篇,当为作者别后怀 思歌女小蘋所作。词之上片写“春恨”,描 绘梦后酒醒、落花微雨的情景。下片写相思, 追忆“初见”及“当时”的情况,表现词人 苦恋之情、孤寂之感。全词在怀人的月时, 也抒发了人世无常、欢娱难再的淡淡哀愁。
S U M M E R T E M P L AT E
人教课标版高二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二
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二
东营市一中 bgy1234
08.03.2021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yuwen520友 情提供
生平
(1038~1110),字叔原,号小 山,临川(今属江西)人,晏殊第八 子。曾监颖昌许田镇。一生仕途不达, 但狷介自守,不傍权贵之门。以词名 世,与其父齐名,并称“二晏”。著 有《小山词》,存词260首。
这是晏几道的代表作。在内容上,它写的是 小山词中最习见的题材--对过去欢乐生活的追 忆,并寓有 “微痛纤悲”的身世之感;在艺
术上,它表现了小山词特有的深婉沉着的风 格。可以说,这首词代表了作者在词的艺术 上的最高成就,堪称婉约词中的绝唱。
. 1 《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中表示时间的词语分
别是“梦后”、“酒醒”(和“梦后”是互文)、“去 年”、“初见”和“当时”。“梦后”二句写眼前 高楼深锁、凝尘冷落的景象,“落花”二句写去年 无知之燕犹能双飞、有情之人反倒独立的情景, “记得”二句写过去初见之时两心相许、终身难忘 的情境。多个时间名词由近及远,带出了三幅深情 款款的画面。表现全篇感情基调的词语是“春恨”, 即春日感旧怀人、伤离恨别的愁情。“春恨”二字 把上述三个深情款款的画面贯串成为一个缠绵悱恻、 凄婉动人的境界。
鹧鸪天 ·晏几道
彩袖殷勤捧玉锺,当年拚却醉颜红。舞 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影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 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