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名言名句
中医顶尖名句-医术要言

中医顶尖名句-医术要言1.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
(《素问·至真要大论》)2.综观医学大纲,不外理法方药四字。
(谢利恒《中国医学源流论》)3.人之所病,病疾多;而医之所病,病道少。
(汉·司马迁《史记·扁鹊仓公列传》)4.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汉·张机《伤寒杂病论序》)5.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
(汉·张机《金匮要略》)6.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
(后晋·张昭远《旧唐书·孙思邈传》)7.世无难治之病,有不善治之医;药无难代之品,有不善代之人。
(南齐·褚澄《褚氏遗书·除疾》)8.省病诊疾,至意深心,详察形候,纤毫勿失。
(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9.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器利而后工乃精,医者舍方书何以为疗病之本。
(元·危亦林《世医得效方·序》)10.知常达变,能神能明,如是者谓之智圆。
(明·李中梓《医宗必读·行方智圆心小胆大论》)11.望闻问切宜详,补泻寒温宜辨,当思人命至重,冥报难逃,一旦差讹,永劫莫忏。
(明·李中梓《医宗必读·行方智圆心小胆大论》)12.方不在多,心契则灵;症不在难,意会则明。
(明·陈实功《外科正宗·痈疽治法论第二》)13.至重惟人命,最难确是医。
(明·龚信《古今医鉴·謦医箴》)14.有医术,有医道。
术可暂行一时,道则流芳千古。
(明·赵献可《医贯·伤饮食论》)15.见病医病,医家大忌。
(明·周之幹《慎斋遗书·辨证施治》)16.不知天、地、人,不可与言医。
(明·汪绮石《理虚元鉴》柯怀祖序)17.夫不知《易》者,不可以医。
(清·屈大均《翁山文外·卷二》)18.看方犹看律,用药如用兵,机无轻发,学贵专精。
中医熟记100句名言

中医熟记100句名言1. 医不难於用药,而难於认证。
解释:治疗疾病并不难,难点在于诊断病情。
这句话强调了准确诊断病情的重要性,因为只有准确地诊断出病情,才能针对性地开出药方进行治疗。
2. 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
解释:作为医生,必须具备仁爱之心,能够关心、体贴患者,才能真正地治疗疾病。
这句话强调了医生的人文素养和医德的重要性。
3. 医者,书不熟则理不明,理不明则识不精。
解释:医生必须熟悉医书,才能够理解医学原理,从而准确地诊断和治疗疾病。
这句话强调了医生的专业素养的重要性。
4. 用药如用兵,用医如用刑。
解释:治疗疾病需要像用兵一样讲究策略和方法,医生需要像用刑一样严格遵守医学原则和规范。
这句话强调了治疗疾病的严谨性和规范性。
5. 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
解释: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治疗疾病时医生应当怀有崇高的道德责任感和使命感,全心全意地为患者服务。
这句话强调了医生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6. 药能活人,亦能杀人,生死关头,间不容发,可不慎欤!解释:药物既能治疗疾病也能带来副作用甚至致命危险,因此在使用药物时必须十分谨慎。
这句话强调了医生在用药时的严谨性和责任心。
7. 世无难治之疾,有不善治之医;药无难代之品,有不善代之人。
解释:世界上没有难以治愈的疾病,只有不善于治疗的医生;药物没有难以替代的品种,只有不善于使用药物的人。
这句话强调了医生的专业素养和责任心对于治疗疾病的重要性。
8. 一切药物对治病来说都是治标,不是治本。
因为一切的病都是错误的因产生错误的果,错误的因不除,错误的果就不会绝根。
解释:药物治疗只能缓解症状或抑制疾病的发展,而不能从根本上治愈疾病。
因为大多数疾病是由不良的生活习惯或环境因素引起的,这些因素是导致疾病的根源。
因此,要彻底治愈疾病,需要消除这些不良因素。
9. 正确的观念远比昂贵的药物和危险的手术更能帮助患者消除疾病。
有了正确的观念,你就会有正确的决定,你就会有正确的行为,你就可以预防许多疾病的发生。
有关中医的名言名句

有关中医的名言名句1、善言天者,必验于人;善言人者,必本于天。
——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习业》2、善摄生者,无犯日月之忌,无失岁时之和。
——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养性》3、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
——汉·张机《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4、人是小乾坤,得阳则生,失阳则死。
——明·张介宾《类经附翼·大宝论》5、天地之理,有开必有合,用药之机,有补必有泻。
——清·程国彭《医学心悟·论补法》6、医也者,顺天之时,测气之偏,适人之情,体物之理。
——清·吴瑭《温病条辨·解儿难》7、精是吾神,气是无道,藏精养气,保守坚真。
——清·董浩等《全唐文·卷九四五》8、人生如天地,和煦则春,惨郁则秋。
——清·程杏轩《医述·医学溯源》9、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灵枢·顺气一日分四时》10、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
——《灵枢·顺气一日分四时》11、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帝王世纪·击壤歌》12、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13、天复地载,万物恶备,莫贵于人。
——《素问·宝命全形论》14、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素问·宝命全形论》15、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善言古者,必有合于今,善言人者,必有厌于己。
——《素问·举痛论》16、饱食即卧,乃生百病。
——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道林养性》17、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
形气亦然。
——《吕氏春秋·尽数》18、早起不在鸡鸣前,晚起不在日出后。
——宋·李昉等《太平御览·卷七百二十》19、养心莫善于寡欲。
中医名人名言100句

中医名人名言100句中医学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通过世代医家的钻研与实践,涌现出了许多经典的名言,这些名言不仅体现了中医学的智慧,也对我们理解和学习中医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以下是100句中医名人的名言,带我们一起感受中医学的博大精深。
1. "药石之学,以立观念,学其他则不为深矣。
"——医学家扁鹊2. "上工之医,必善于调气。
"——医学家扁鹊3. "夫精诚者,天之弘医。
"——医学家扁鹊4. "病人惧医生,病人不归。
"——医学家扁鹊5. "大医不治病,治未病。
"——医学家扁鹊6. "不洁之气,未发为病;发为病,已病者急。
"——医学家扁鹊7. "上工之医,谓之善言。
"——医学家扁鹊8. "善言者示贤,能复魂魄,致腠理。
"——医学家扁鹊9. "知人生之所生,治之所生。
"——医学家扁鹊10. "用医不足以治病,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医之义也。
"——医学家张仲景11. "内伤者食少过劳,闭塞以饮沉,外受寒湿,寒气凝滞。
是故病者国风以内为痈肿。
"——医学家张仲景者国风以内为痈肿。
"——医学家张仲景13. "内伤者食少过劳,闭塞以饮沉,外受寒湿,寒气凝滞。
是故病者国风以内为痈肿。
"——医学家张仲景14. "内伤者食少过劳,闭塞以饮沉,外受寒湿,寒气凝滞。
是故病者国风以内为痈肿。
"——医学家张仲景15. "内伤者食少过劳,闭塞以饮沉,外受寒湿,寒气凝滞。
是故病者国风以内为痈肿。
"——医学家张仲景16. "内伤者食少过劳,闭塞以饮沉,外受寒湿,寒气凝滞。
是故病者国风以内为痈肿。
中医经典名句60条

中医经典名句60条1. 上工医未病,中工医欲病,下工医已病。
2. 阴阳失调,百病乃生。
3. 气血调和,百病不侵。
4.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5. 肾为先天之本,藏精主生殖。
6. 心主神明,开窍于舌。
7. 肝主疏泄,开窍于目。
8. 肺主气,开窍于鼻。
9. 脾主运化,开窍于口。
10. 肾主水,开窍于耳。
11. 阴阳互根,互为其根。
12. 阴阳消长,相互制约。
13. 阴阳平衡,健康之本。
14. 寒热虚实,八纲辨证之纲。
15. 标本缓急,四诊合参之要。
16. 望闻问切,四诊合参之法。
17. 治病求本,标本兼治。
18. 扶正祛邪,阴阳并调。
19. 攻补兼施,治病之要。
20. 调理气血,固本培元。
21. 内外合治,标本兼顾。
22. 调和阴阳,平衡气血。
23. 疏经通络,气血畅通。
24. 扶正祛邪,恢复平衡。
25. 固本培元,增强体质。
26. 食疗养生,治未病之先。
27. 情志养生,心身和谐。
28. 运动养生,强身健体。
29. 导引养生,吐纳调息。
30. 中医养生,健康长寿。
31. 药食同源,药补食疗。
32. 食药兼用,调理身体。
33. 辨证施治,对症下药。
34. 分清寒热,用药之要。
35. 因人而异,辨证施治。
36. 调和阴阳,固本培元。
37. 扶正祛邪,增强体质。
38. 治病求本,标本兼治。
39. 疏经通络,活血化瘀。
40. 调和气血,阴阳平衡。
41. 平心静气,调畅情志。
42. 劳逸结合,保持健康。
43. 戒烟限酒,健康之基。
44. 适时进补,增强体质。
45. 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运动。
46. 预防为主,治未病之先。
47. 早睡早起,顺应天时。
48. 心静自然凉,清心寡欲。
49. 养心安神,睡前静心。
50. 中医养生,健康之宝。
51. 天人合一,顺应自然。
52. 病理从内,正气为主。
53. 内外合治,标本兼顾。
54. 扶正祛邪,阴阳调和。
55. 辨证施治,对症下药。
56. 食药同源,药补食疗。
十大中医名言

十大中医名言1.“食不语,寝不言。
”——先秦《论语·乡党》2.“静然可以补病,眦蝳可以沐老,宁可以止遽。
”——先秦《庄子·外物》3.“若孤阳绝阴,独阴无阳,欲心炽而不遂,则阴阳交争,乍寒乍热,久而为劳。
”——《古今医统大全·欲不可绝》4.“本草药品虽多,然其味不过五,乃甘辛咸苦酸是也;而其性不过六,温凉补泻升降是也。
”——《寿世保元·药论》5.“戴劳怒伤情,内火便动,亦能堕胎。
推原其本,皆因于热。
”——《格致余论·胎自堕论》6.“儿之在胎,与母同体,得热则俱热,得寒则俱寒,病则俱病,安则俱安。
母之饮食起居,尤当慎密。
”——《格致余论·慈幼论》7.“医病非难,难在疑似之辨。
不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误人匪浅。
”——王肯堂《肯堂医论卷中杂记》8.“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纯良,不可信也。
”——杨泉《物理论》9.“医学贵精,不精则害人匪细。
”——陈梦雷等《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10.“医不难於用药,而难於认证。
”——温载之《温氏医案咳嗽》11.“盖医出于儒,非读书明理,终是庸俗昏昧,不能疏通变化。
”——李梃12.“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故以为名也。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序》13.“尝思用药如用兵。
善用兵者必深知将士之能力,而后可用之以制敌;善用药者亦必深知药性之能力,而后能用之以治病。
”——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14.“医者,书不熟则理不明,理不明则识不精。
临证游移,漫无定见,药证不合,难以奏效。
”——吴谦等《医宗金鉴凡例》15.“世无难治之疾,有不善治之医;药无难代之品,有不善代之人。
”——褚澄《褚氏遗书》16.“无恒德者,不可以作医。
”——陈梦雷17.“医者人之司命,如大将提兵,必谋定而后战。
”——倪士奇《两都医案北案》18.“人必有天赋之才而读破万卷,庶可以为医矣。
”——王秉衡《重庆堂随笔卷上论治案》19.“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中医名人名言大全

中医名人名言大全1. 名医名句1.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来逾于此。
(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序》。
自2.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
(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bai·大医精诚》)3.大医精诚(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4.业医者,活人之心不可无,而自du私之心不可有。
(宋·刘昉《幼幼新书·自序zhi》).5.未医彼病,先医我心。
(宋·刘昉《幼幼新书·自序》)6.古人医在心,心正药自真。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7.医,仁术也。
仁人君子,必笃于情。
(清·喻昌《dao医门法律·问病论》)。
2. 中医的有什么名句夫业医者,当先明脏腑……治病不明脏腑,何异于盲子夜行!——清王清任《医林改错》缓则治其本,急则治其标治急性病要有胆有识治慢性病要有方有守——岳美中风为百病之长痛则不通,通则不痛夫病有宜补,以泻之之道补之;病有宜泻,以补之之道泻之——程杏轩《医述??药略》必先岁时,勿伐天和气聚则塞,气散则通是痛之休作由气聚散也故治疝必先治气 --金翼匮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善言古者必有合与今善言人者必有厌与己久立伤骨,久坐伤血,久视伤神,久行伤筋,久卧伤气。
人受天地之气生,天之阳气为气,地之阴气为血,故气常有余,血常不足。
——朱丹溪〈格致余论〉见痰休治痰,见血休治血,见汗不发汗,有热莫攻热;喘气毋耗气,精遗勿涩泄,明得个中趣,方是医中杰。
——明??李中梓《医宗必读??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论》十问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妇人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
——清??陈修园《医生实在易??问证诗》凡医者之于病人,必事事体贴,如若身受之,而后用药无误医之为道,全在身考。
中医名言名句集锦

中医名言名句集锦(一)一、天人合一1.善言天者,必验于人;善言人者,必本于天。
(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习业》)2.善摄生者,无犯日月之忌,无失岁时之与。
(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养性》)3.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
(汉·张机《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4.人是小乾坤,得阳则生,失阳则死。
(明·张介宾《类经附翼·大宝论》)5.天地之理,有开必有合;用药之机,有补必有泻。
(清·程国彭《医学心悟·论补法》)6.医也者,顺天之时,测气之偏,适人之情,体物之理。
(清·吴瑭《温病条辨·解儿难》)7.精是吾神,气是无道,藏精养气,保守坚真。
(清·董浩等《全唐文·卷九四五》)8.人生如天地,与煦则春,惨郁则秋。
(清·程杏轩《医述·医学溯源》)9.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灵枢·顺气一日分四时》)10.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
(《灵枢·顺气一日分四时》)11.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帝王世纪·击壤歌》)12. 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13.天复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
(《素问·宝命全形论》)14.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素问·宝命全形论》)15.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善言古者,必有合于今;善言人者,必有厌于己。
(《素问·举痛论》)二、养生保健1.饱食即卧,乃生百病。
(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道林养性》)2.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
形气亦然。
(《吕氏春秋·尽数》)3.早起不在鸡鸣前,晚起不在日出后。
(宋·李昉等《太平御览·卷七百二十》)4.养心莫善于寡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名言名句
第一部分
夫业医者,当先明脏腑……治病不明脏腑,何异于盲子夜行!
——清王清任《医林改错》缓则治其本,急则治其标。
治急性病要有胆有识,治慢性病要有方有守。
——岳美中
风为百病之长。
痛则不通,通则不痛。
夫病有宜补,以泻之之道补之;病有宜泻,以补之之道泻之。
——程杏轩《医述•药略》
必先岁时,勿伐天和。
气聚则塞,气散则通。
是痛之休作由气聚散也,故治疝必先治气。
——金匮翼
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
善言古者,必有合与今;
善言人者,必有厌与己。
久立伤骨,久坐伤血,久视伤神,久行伤筋,久卧伤气。
人受天地之气生,天之阳气为气,地之阴气为血,故气常有余,血常不足。
——朱丹溪〈格致余论〉
见痰休治痰,见血休治血,见汗不发汗,有热莫攻热;喘气毋耗气,精遗勿涩泄,明得个中趣,方是医中杰。
——〔明〕李中梓《医宗必读•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论》
十问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
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
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
妇人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
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
——〔清〕陈修园《医生实在易•问证诗》
凡医者之于病人,必事事体贴,如若身受之,而后用药无误。
医之为道,全在身考。
——〔清〕徐灵胎《慎疾刍言•用药》
暴眩为风火与痰,渐眩为上虚气陷。
——〔清〕陈修园《医学实在易》
土虚木必摇
——〔清〕尤在泾《静香楼医案》
肝风上升于巅顶,原属阴亏;痰浊弥漫于中宫,多因脾弱。
——〔清〕王旭高《王旭高医案》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内经》"至真要大论"
无虚不能作眩。
——〔明〕张介宾《景岳全书》
无痰则不作眩。
——〔元〕朱丹溪《丹溪心法》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天人和一。
见病医病,医家大忌!病有标本,多有本病不现而标病见者,有标本相反不相符者,若见一证即医一证,必然有失。
唯见一证,而能求其证之所以然,则本可识矣。
——〔明〕周慎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