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接触器的常见故障分析与检修

合集下载

检修CJ10-20型交流接触器(图文)

检修CJ10-20型交流接触器(图文)

1230.1mm 纸条测初、终压力。

1.原理图2.常见故障85% 故应检查电源。

 如果不同步,三相电机检修CJ10-20型交流接触器1.原理图2.常见故障2.1 线圈故障:线圈烧毁的原因很多,例如电源电压过高,超过额定电压的110%就有可能烧毁线圈。

另一方面,电源电压过低,低于额定值的85%也有可能烧毁接触器线圈,这是因为接触器衔铁吸合不上,线圈回路电抗值较小、电流过大而造成的。

此外,电源频率与额定值不符、机械部分卡阻致使不能吸合、铁心极面不平造成吸合磁隙过大,环境方面的因素如通风不良、过分潮湿、环境温度过高等,都会引起这种故障。

线圈断线故障常由线圈过热烧毁引起,也可能由外力损伤引起。

针对不同的原因,应采取不同的对策。

如果是线圈不良故障,更换同型号线圈即可,铁心如有污物或极面不平,可视情况清理极面或更换铁心。

  2.2 交流接触器响声过大:电源电压过低、触头弹簧压力过大、铁心歪斜都可造成响声过大。

交流接触器产生较大的响声,主要原因是线圈通入的是交流电,吸力是脉动的,因此可在极面上加短路环,以避免噪声的产生,而短路环的断裂会造成响声过大。

排除的方法一般为检查短路环,调整弹簧,清洗或研磨铁心极面等。

当然,电源电压比所需电压低得太多也会产生这种现象,故应检查电源。

  2.3 接触器触头烧损太快:接触器触头烧损太快有本身的质量问题,也有选用不当造成触头烧蚀太快的原因。

遇到这种问题,首先应该检查负荷电流是否超过接触器额定电流太多,或者是否用于频繁起动的场合,确属这种情况,则应更换大容量的交流接触器。

如果被控对象是三相电动机,则应检查三相触头是否同步。

如果不同步,三相电机起动时短时间内属于缺相运行,导致起动电流过大,应进行调整。

另外,还应检查触头压力是否正常,触头压力太小,会造成触头接触电阻增大,引起触点严重发热。

测触头压力可用纸条法测定,方法是取一条比触头稍宽一点的纸条,放在触头之间,交流接触器闭合时,若纸条很容易抽出,说明触头压力不足;若将纸条拉断,说明压力过大。

接触器常见故障、原因及处理方法

接触器常见故障、原因及处理方法
5.使用环境条件差,如空气潮湿、含有腐蚀性气体或环境温度过高
6.运动部分卡住
7.交流铁心极面不平或中间气隙过大
8.交流接触器派生直流操作的双线圈,因动断联锁触头熔焊不释放,而使线圈过热
1.调整电源电压
2.调换线圈或接触器
3.选择其他合适的接触器
4.更换线圈,排除引起线圈机械损伤的故障
5.采用特殊设计的线圈
3.调整触头弹簧压力
4.清理触头表面
5.调高操作电源电压,排除机械卡住故障,使接触器吸合可靠
六、触头过热或灼伤
1.触头弹簧压力过小
2.触头上有油污或表面高低不平,有金属颗粒突起
3.环境温度过高或使用在密闭的控制箱中
4.触头用于长期工作制
5.操作频率过高或工作电流过大,触头的断开容量不够
6.触头的超程过小
6.排除卡住现象
7.清除铁心极面或更换铁心
8.调整联锁触头参数及更换烧坏线圈
四、电磁铁(交流)噪声大
1.电源电压过低
2.触头弹簧压力过大
3.磁系统歪斜或机械上卡住,使铁心涌吸平
4.极面生锈或因异物(如油垢、尘埃)侵入铁心极面
5.短路环断裂
6.铁心极面磨损过度而不平
1.提高操作回路电压
2.调整触头弹簧压力
5.触头弹簧压力与超程过大理控制触头
3.更换线圈
4.更换线圈、排除卡住故障,修理受损零件
5.要调整触头参数
二、不释放或释放缓慢
1.触头弹簧压力过小
2.触头熔焊
3.机械可动部分被卡住,转轴生锈或歪斜
4.反力弹簧损坏
5.铁心极面有油污或尘埃粘着
6.E形铁心,当寿命终了时,因去磁气隙消失,剩磁增大,使铁心不释放
3.排除机械卡住故障

交流接触器的常见故障及维修方法

交流接触器的常见故障及维修方法

交流接触器的常见故障及维修方法
一、常见故障
1、接触不良。

由于接触表面或接触件磨损、灰尘、绝缘油污染和发热等,造成接触不良,电阻大,触头弹簧受力不足,容易出现烧断现象。

2、过载故障。

接触器的重压端子电流超过规定电流,容易发生过载保护动作,从而导致接触器的早期故障。

3、接触失灵故障。

操作机构发生故障,使得接触器无法正常操作,或是弹簧受力不足,未能形成良好的触点,导致触头接触不良、断路也无法正常完成。

4、散热故障。

由于接触器内部失去散热功能,温度较高,造成机械动作失灵,导致接触器无法正常操作。

二、接触器的维修方法
1、清洗接触器。

拆开接触器,并将接触头、滑动部位等全部清洗掉去,用软毛刷深入细致地清洁,然后再用溶剂湿擦,以去除灰尘等杂质,用干布擦干,最后用电气擦洗机,将毛刺剔除。

2、接触元件的更换。

拆下接触器,检查接触表面,如发现表层磨损和焊接斑点损坏,应更换接触元件,需要在专业机构更换,然后对新元件进行安装并测试,以确保其质量合格。

3、安装新元件。

交流接触器常见故障排查与检修

交流接触器常见故障排查与检修

交流接触器常见故障排查与检修交流接触器是工业生产中常见的电气设备,它在电路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交流接触器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故障,影响工业生产的正常运转。

了解交流接触器常见的故障排查与检修方法,对维护设备的安全和稳定运行非常重要。

一、交流接触器常见故障1. 触点烧损交流接触器的触点长期工作后,由于电流的作用会产生局部的高温,导致触点烧损,进而影响接触器的动作可靠性。

2. 接触不良接触器在长期运行中,接触面可能会出现氧化、灰尘等问题,导致接触不良,使得电流无法正常通过。

3. 磨损交流接触器的触点经过长时间的运行,会因为不断的动作而产生磨损,这也是一个常见的故障。

4. 线圈故障线圈是交流接触器电磁驱动部分的核心部件,长期使用、潮湿环境和灰尘等因素都会导致线圈故障,出现断路或短路现象。

以上就是交流接触器常见的故障,接下来我们将介绍交流接触器常见故障的排查与检修方法。

二、排查与检修方法1. 触点烧损的排查与检修我们可以通过目视观察交流接触器的触点,若发现触点出现明显的烧损现象,应及时更换触点,确保接触器的正常工作。

也可以通过测量触点电阻值的方式来判断触点的烧损情况,若电阻值超出规定范围,也表明触点需要更换。

2. 接触不良的排查与检修对于接触不良的故障,首先可以通过清理接触面的方法来解决。

使用专业的清洁剂清洗接触面,去除氧化层和灰尘,从而恢复接触的良好性能。

还可以通过调整接触器的接触压力或者更换触点来解决接触不良的问题。

3. 磨损的排查与检修交流接触器的触点磨损是一个常见的故障,通常可以通过替换磨损严重的触点来解决这个问题。

在更换时,需要注意触点的规格和型号是否与原来的一致,以及替换后是否需要进行重新调整。

4. 线圈故障的排查与检修对于线圈故障,首先可以通过测量线圈的电阻值来判断线圈的断路或短路情况,当电阻值超出规定范围时,需要更换线圈。

还需要检查绕组是否有断线或者短接的情况,及时修复或更换线圈。

以上就是交流接触器常见故障的排查与检修方法。

交流接触器常见故障与案例分析_交流接触器常见故障

交流接触器常见故障与案例分析_交流接触器常见故障

交流接触器常见故障与案例分析_交流接触器常见故障交流接触器是一种常用的电器元件,用于控制交流电路的通断。

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交流接触器可能会出现一些常见的故障。

本文将对交流接触器常见故障进行案例分析,以提高读者对该故障的识别和解决能力。

一、接触器粘连故障当交流接触器长时间不工作,或在潮湿环境下工作,接触器内部可能会产生氧化物,并导致接点粘连。

粘接的接点会导致接触器在断开时产生弧光,并且在闭合时不能完全接触,从而引起故障。

案例分析:工厂的一台自动化生产线上,一台交流接触器经常出现断电故障。

经过检查发现,接触器内部的接点有明显的氧化现象,且有些接点已经粘接在一起。

拆卸接触器并清洗接点后,问题得到解决。

解决方法:对于粘接故障,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处理:1.定期检查交流接触器的接点状态,及时清洗和保养接点,防止氧化。

2.在潮湿环境下使用交流接触器时,可以添加干燥剂来防止接点粘接。

二、接触器弹簧劣化故障接触器的弹簧起到闭合和断开接点的作用,长时间使用后,接触器的弹簧可能会发生劣化和疲劳,导致闭合和断开不畅,甚至失效。

案例分析:办公楼的照明系统中,一台交流接触器经常出现闪烁和无法闭合的现象,导致灯光不稳定。

经检查发现,接触器中的弹簧已经严重劣化,无法正常闭合接点。

解决方法:对于弹簧劣化故障,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定期检查交流接触器的弹簧状态,发现劣化及时更换。

2.选择质量好的交流接触器,提高其寿命和可靠性。

三、电磁线圈故障案例分析:在一家制造业企业中,一台交流接触器经常出现无法闭合的故障,导致生产线停机。

检查后发现,接触器的电磁线圈已经短路。

解决方法:对于电磁线圈故障,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定期检查交流接触器的电磁线圈的电阻值,发现异常及时更换。

2.避免过高的电流和过电压对线圈的影响,选择合适的接触器。

总结:交流接触器在工业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长时间使用后可能会出现粘接、弹簧劣化和电磁线圈故障等常见故障。

交流接触器的常见故障、产生原因及排除方法

交流接触器的常见故障、产生原因及排除方法
6.电源电压偏低
6.调整电源电压
相间短路
1.尘埃堆积或粘有水气、油污、使绝缘变坏
1.经常清理、保持清洁
2.灭弧罩碎裂或其它零部件损坏
2.更换损坏零件
3.可逆转换的接触器联锁不可靠,致使两台接触器同时运行;或因燃弧时间长、转换时间短而在转换过程中发生电弧短路
3.检查辅助触头与机械联锁;在控制回路上加装中间环节或调换动作时间长的接触器
交流接触器的常见故障、产生原因及排除方法
通电后不吸合或不能完全吸合
1.操作回路的电源电压过低,容量不足或发生断线、配线错误及控制触头不良
1.调高电源电压、增加电源容量、更换线路及修复控制触头
2.线圈内部断线或烧毁,接线头松动或表面有漆膜
2.修复或更换线圈,紧固接线头或刮除接线头表面漆膜
3.线圈规格与使用条件不符
1.应降容使用或改用重任务接触器
2.三相触头动作不同步,磨损不均匀
2.调整至同步
3.负载侧短路
3.排除短路成因,更换触头
触头
熔焊
1.过载或操作频率过高
1.选用较大容量的接触器
2.负载侧短路
2.排除短路故障,更换触头
3.闭合过程中触头跳动时间过长或释
放过程中有反弹现象
3.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因素(如线圈供电电压过高,打开位置限位的缓冲垫块失效)
4.触头弹簧压力不足或超程过小
4.更换弹簧和触头
5.触头表面有异物或金属颗粒
5.清理与修锉触头表面
6.触头严重退火,硬度降低
6.检查电流大小,消除退火起因并更换触头
7.操作回路电压过低或机械卡住,使触头停顿在刚接触位置而熔焊
7.提高操作电源电压或排除机械卡住现象,便触头可靠吸合

交流接触器常见故障排查与检修

交流接触器常见故障排查与检修

交流接触器常见故障排查与检修交流接触器是一种常用于电气控制系统中的电器元件,其作用是控制电路的通断。

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交流接触器也会出现一些故障,影响其正常的工作。

对交流接触器常见故障的排查与检修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常见故障的类型、排查方法和检修步骤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希望能对工程技术人员有所帮助。

一、常见故障类型1. 接触器失灵交流接触器失灵是指在输入电压正常的情况下,输出端无法进行控制的现象。

这种情况通常是由于接触器内部触点磨损、接触不良或者焊接不良导致的。

导致这种故障的原因多种多样,需要仔细排查。

2. 触点烧坏触点烧坏是交流接触器常见的故障类型之一,通常是由于触点长时间通电形成电弧,烧坏触点的情况。

触点烧坏会导致交流接触器无法正常工作,严重影响电气控制系统的正常运行。

3. 线圈断路或短路线圈是交流接触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线圈发生断路或者短路,都会导致接触器无法正常动作。

当线圈断路时,交流接触器将无法吸合;而线圈短路会导致过大的电流通过,可能损坏其他电器元件。

4. 欠压或过压交流接触器在使用过程中会遇到欠压或者过压的情况,这会直接影响交流接触器的工作稳定性。

欠压或过压会导致接触器无法吸合或者频繁动作,严重影响电气控制系统的正常运行。

二、排查方法1. 触点检查首先需要检查触点的连接情况,观察是否有焊接不良、接触不良等情况。

如果发现触点烧坏,需要及时更换新的触点。

还可以通过万用表来检查触点的导通情况,以确定是否存在接触不良的情况。

2. 线圈检查使用万用表来检查线圈的导通情况,以确定是否存在断路或者短路的情况。

如果发现线圈断路,需要及时更换新的线圈;如果发现线圈短路,需要对线圈进行绝缘处理或者更换新的线圈。

3. 电压检查使用数字电压表来检查交流接触器的工作电压,以确定是否存在欠压或者过压的情况。

如果发现欠压或者过压,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

三、检修步骤1. 断电检修在进行交流接触器的检修之前,需要首先切断电源,确保安全。

交、直流接触器常见故障、原因及处理方法

交、直流接触器常见故障、原因及处理方法

交、直流接触器常见故障、原因及处理方法接触器是一种用来频繁地接通或切断电动机或其他负载的主电路的一种自动切换电器。

由于它生产方便、成本较低、用途广泛,所以在各类低压电器当中,它是生产量最大,使用最广的一种产品。

接触器是利用电磁吸力作用来使触头闭合或断开大电流电路的,是一种典型的电磁式电器。

当电磁机构的线圈通电后,产生电磁吸力,使动铁心吸合,从而带动动触头与静触头闭合,接通主电路;若线圈断电后,线圈电磁吸力消失,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动铁心释放,使动触头与静触头分离,切断主电路。

常见的交、直流接触器常见故障、原因及处理方法如下:1、吸不上或吸不足(触头已闭合但铁心仍未完全吸合)且有振动和噪声(1)电源电压过低。

处理方法是设法提高电压。

(2)线圈工作电压与电源电压不相符。

处理方法是更换与电源电压相符的线圈。

(3)铁心因机械原因卡死。

处理方法是调整互相卡住的零件的位置,去除障碍物。

(4)触头弹簧压力与释放弹簧压力过大。

处理方法是调整弹簧压力或更换弹簧。

(5)触头超行程过大。

处理方法是调整触头,减少触头的超行程。

2、吸不上而又无振动和噪声产生故障的原因很可能是线圈断线,可用万用表确认。

处理方法是找到断头,可以接驳断口的则修复,否则换新线圈。

3、衔铁不释放或释放缓慢(1)反作用力过小。

处理方法是调整弹簧的压力或反力弹簧的拉力。

(2)铁心板面有油污粘着。

处理方法是用干净软布将油污抹去。

(3)机械活动部分被卡住或转轴生锈、歪斜。

处理方法是排除卡住现象,已清除及润滑生锈部位。

(4)触头已熔粘在一起。

处理方法是撬开已熔粘在一起的触头,酌情更换新触头。

(5)剩磁过大。

对于交流接触器,其E形铁心在使用过久后,因去磁气隙的消失,会令铁心不释放。

此时的维修方法是可以在剩磁间隙处的极面锉去一部分,若不能奏效则更换铁心;而对于直流接触器则应更换或加厚非磁性垫片,好让线圈失电后容易释放衔铁。

4、线圈过热或烧损(1)线圈电压比电源电压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流接触器的常见故障分析与检修
1、引言
交流接触器是一种用来自动地接通或断开大电流电路的电器,它可以频繁地接通或分断交流电路,并可实现远距离控制。

其主要控制对象是电动机,也可用于其它负载,具有控制容量大、过载能力强、寿命长、设备简单经济等特点,因此在电器控制中应用十分广泛。

然而,交流接触器因其特殊的工作环境,难免会发生各种故障,如果不能及时有效的发现故障并排除之,必然会对电气设备的正常工作带来影响,甚至导致电气设备烧毁的严重后果。

2、常见故障分析
2.1 线圈故障线圈烧毁的原因很多,例如电源电压过高,超过额定电压的110%就有可能烧毁线圈。

另一方面,电源电压过低,低于额定值的85%也有可能烧毁接触器线圈,这是因为接触器衔铁吸合不上,线圈回路电抗值较小、电流过大而造成的。

此外,电源频率与额定值不符、机械部分卡阻致使不能吸合、铁心极面不平造成吸合磁隙过大,环境方面的因素如通风不良、过分潮湿、环境温度过高等,都会引起这种故障。

线圈断线故障常由线圈过热烧毁引起,也可能由外力损伤引起。

针对不同的原因,应采取不同的对策。

如果是线圈不良故障,更换同型号线圈即可,铁心如有污物或极面不平,可视情况清理极面或更换铁心。

2.2 交流接触器响声过大电源电压过低、触头弹簧压力过大、铁心歪斜都可造成响声过大。

交流接触
器产生较大的响声,主要原因是线圈通入的是交流电,吸力是脉动的,因此可在极面上加短路环,以避免噪声的产生,而短路环的断裂会造成响声过大。

排除的方法一般为检查短路环,调整弹簧,清洗或研磨铁心极面等。

当然,电源电压比所需电压低得太多也会产生这种现象,故应检查电源。

2.3 接触器触头烧损太快接触器触头烧损太快有本身的质量问题,也有选用不当造成触头烧蚀太快的
原因。

遇到这种问题,首先应该检查负荷电流是否超过接触器额定电流太多,或者是否用于频繁起动的场合,确属这种情况,则应更换大容量的交流接触器。

如果被控对象是三相电动机,则应检查三相触头是否同步。

如果不同步,三相电机起动时短时间内属于缺相运行,导致起动电流过大,应进行调整。

另外,还应检查触头压力是否正常,触头压力太小,会造成触头接触电阻增大,引起触点严重发热。

测触头压力可用纸条法测定,方法是取一条比触头稍宽一点的纸条,放在触头之间,交流接触器闭合时,若纸条很容易抽出,说明触头压力不足;若将纸条拉断,说明压力过大。

小容量交流接触器稍用力能将纸条拉出并且纸条完好,大容量电器用力能拉出纸条但有破损,则认为触头压力合适。

对于触头上氧化层、烧灼或毛刺、熔焊等问题的处理可以参考如下:
(1)触头上有氧化层时,如果是银的氧化物则不必除去,如是铜的氧化物,应用小刀轻轻刮去;如有污垢,可用抹布醮汽油或四氯化碳将其清洗干净;
(2)触头烧灼或有毛刺时,应使用小刀或什锦锉整修触头表面。

整修时不必将触头整修得十分光滑,因为过分光滑会使触头接触表面面积反而减小。

另外,不要用砂纸去修整触头表面,以免金钢砂嵌入触头,影响触头的接触。

(3)触头如有熔焊,必须查清原因,修理时更换触头。

发生熔焊的原因有负载侧短路、操作电压过低使交流接触器吸合不可靠或振动、灭弧装置损坏及接触器容量过小等。

2.4 吸不上或不释放吸不上或吸不足的原因除了机械故障外,电源电压过低、内阻过大、线圈断线等
是产生这种故障的主要原因。

不释放或释放缓慢的原因有触头弹簧失去弹性或弹性过弱使触头复位力量不足、触头熔焊、铁心极面或铁心导槽有污物、铁心闭合时的去磁气隙减小等。

3、案例分析
案例1:一台CJ10-20交流接触器,通电后没有反应,不能动作。

原因分析:电磁机构中,线圈通电后会产生磁场。

在磁场的作用下,固定铁心与衔铁之间产生吸力,带动触头动作。

接触器通电后不动作的原因有线圈断线、电源没有加上、机械部分卡死等。

检修方法:首先查外电源,结果正常;再查接触器线圈引线两端电压,结果正常;再拆下电源引线,查线圈电阻,为无限大,确定线圈断线。

打开接触器底盖,取出铁心,检查线圈,发现引线从线端根部簧片处折断,其余部分完好。

将簧片重新焊上,装好接触器,通电试验,恢复正常。

案例2:一台CJ10-20交流接触器通电后,线圈内时有火花冒出,伴随冒火现象,接触器跳动。

原因分析:有火花冒出,说明接触器线圈回路在接触器通电时有断路或短路现象,而接触器跳动,说明线圈通电过程中有间断现象。

据此,问题应出在电气回路。

检修方法:拆开接触器,取下铁心,检查线圈回路,发现线圈引线与端头簧片之间已断裂。

只是由于引线本身的弹力,使断头仍与引线端头相连。

在接触器动作时,受到振动才造
成线圈回路时断时开,并在断头处产生火花。

取出线圈与卡簧,焊牢组装后通电试验,恢复正常。

案例3:一台内燃机起动器,通电后能工作,但输出电压只有25V,达不到正常时的36V。

原因分析:电压较低有多方面的原因。

这是一台可控硅控制的直流电源,因此造成输出电压较低的原因可能有:①外电源电压低;②变压器故障;③整流部分故障。

检修方法:依据先易后难的原则,先查电源进线,三相之间电压均为380V,结果正常;再查螺旋式熔断器后电源电压,三相之间也为380V,结果也正常;最后检查变压器输入电压,除U、V相之间为380V 外,其余相间均不正常,偏低较多。

再查接触器主触头,主触头均有不同程度的烧蚀现象,其中有一对触头已烧坏,不能接通。

更换接触器,故障排除。

4、结束语
总之,接触器无论发生哪种故障,应首先判明故障的种类和该故障可能产生的原因,然后依照先易后难的原则,先查线圈,后查电源和机械部分,最后进行调整、研磨等,避免盲目拆卸,人为扩大维修工作量甚至人为再造故障。

交流接触器故障分析及处理
交流接触器是一种电磁式自动开关,它主要用于远距离控制功率较大,启动频繁的电动机及其它负载,是电力系统中最常用的控制电器;它故障时易造成设备与人身事故,须设法排除。

原因处理及分析方法
下面就交流接触器几种不同的故障现象,加以分析,并给出相应的处理方法,如下:
一、故障现象原因分析处理方法
1、线圈通电后,接触器不动作或动作不正常
a、线圈控制线路断路;看接线端子有没有断线或松脱现象,如有断线更换相应导线。

如有松脱紧固相应接线端子。

b、线圈损坏;用万用表测线圈的电阻,如电阻为∞,则更换线圈。

c、热继电器动作后未复位。

用万用表电阻档测热继电器的两个常闭点之间的阻值如为∞,则按下热继电器的复位按钮即可。

d、线圈额定电压比线路电压高。

换上适应控制线路电压的线圈。

e、触头弹簧压力或释放弹簧压力过大。

调整弹簧压力或更换弹簧。

f、按钮触头或辅助触头接触不良按钮清理触头或更换相应。

g、触头超行程过大。

调整触头超程
二、线圈断电后,接触器不释放或延时释放。

a、磁系统中柱无气隙,剩磁过大。

将剩磁间隙处的极面锉去一部分,使间隙为
0.1~0.3mm,或在线圈二端并联一只0.1uF电容。

b、启用的接触器铁芯表面有油或使用一段时间后有油腻。

将铁芯表面防锈油脂擦干净,铁芯表面要求平整,但不宜过光,否则易于造成延时释放。

c、触头抗熔焊性能差,在启动电动机或线路短路时,大电流使触。

头焊牢而不能释放,其中以纯银触头较易熔焊。

交流接触器的主触头应选用抗熔焊能力强的银基合金,如银铁,银镍等。

d、控制线路接错按控制线路图更正接错部位。

三、线圈过热烧损或损坏。

a、圈的*作频率和通电持续率超过产品技术要求。

更换为相应*作频率和通电持续率的线圈。

b、铁芯极面不平或中柱气隙过大。

清理极面或调铁芯,更换线圈。

c、机械损伤,运动部分被卡住。

修复机械部分,更换线圈。

d、环境温度过高,或空气潮湿或含有腐蚀性气体使线圈绝缘损坏更换安装位置,更换线圈。

四、电磁铁噪声过大。

a、短路环断裂更换短路环或铁芯
b、触头弹簧压力过大,或触头越行程过大调整弹簧触头压力或减小超行程。

c、衔铁与机械部分的连接销松,或夹紧螺丝松动装好连接销,紧固夹紧螺丝。

五、相间短路
a、接触器堆积尘埃太多或粘有水气,油垢使绝缘破坏接触器要经常清扫,保持、清洁、干燥。

b、在仅用电气联锁的情况下,可逆转换接触器的切换时间短于燃弧时间。

增加机械联锁。

c、灭弧罩破裂,或接触器零部件被电弧烧损而言中碳化更换灭弧罩,或更换损坏的部件。

以上就交流接触器运行过程中常见的问题、故障做了简要分析,并提出了解决办法,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还会遇到一些其它问题,只要我们掌握了交流接触器的机理,结合实践中的丰富经验,问题和故障都会迎刃而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