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反测光和曝光补偿技巧推荐【个人收藏版】
单反使用技巧 正确运用光线与曝光补偿

单反使用技巧正确运用光线与曝光补偿单反使用技巧正确运用光线与曝光补偿在摄影领域中,单反相机被广泛用于拍摄专业级照片。
然而,要想拍摄出理想的照片,除了要掌握构图和拍摄技巧外,正确运用光线与曝光补偿也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单反相机使用技巧,帮助摄影爱好者们更好地利用光线与曝光补偿来提升照片质量。
1. 了解光线对照片的影响光线是摄影中最基本的元素之一,它直接影响照片的明暗程度、色彩还原度和细节表现力。
在不同的光线条件下,照片的效果会有所不同。
例如,在强光环境中,照片可能会过曝,细节丢失;而在低光环境中,照片可能会曝光不足,色彩偏暗。
因此,了解不同光线条件下的曝光要求,可以帮助摄影师们更好地控制曝光参数,拍摄出理想的照片。
2. 正确使用光圈与快门速度光圈和快门速度是控制曝光量的两个重要参数。
光圈决定了进光的多少,快门速度决定了感光芯片接收光线的时间长度。
在不同光线条件下,适当地调整光圈和快门速度可以达到正确曝光的效果。
在强光环境中,可以选择较小的光圈和较快的快门速度来避免过曝;而在低光环境中,可以选择较大的光圈和较慢的快门速度来增加光线进入并避免曝光不足。
3. 利用曝光补偿功能很多单反相机都配备了曝光补偿功能,通过调整曝光补偿值,可以在不改变光圈和快门速度的情况下,增加或减少曝光量。
在面对光线差异较大的场景时,可以通过设置曝光补偿来达到更好的曝光效果。
例如,在拍摄逆光照片时,可以增加曝光补偿值来补偿背光的影响,使前景物体更明亮;而在拍摄高反差场景时,可以减少曝光补偿值来避免过曝。
4. 利用灰卡进行测光灰卡是一种中性灰色的卡片,可以用来进行准确的测光。
将灰卡放在要拍摄的场景中,利用相机的测光模式测量灰卡的亮度,然后将测得的亮度值设为相机的曝光参数,可以确保照片的曝光准确无误。
这对于拍摄需要精确曝光的场景,如人像摄影或产品拍摄,尤为重要。
5. 利用高动态范围(HDR)拍摄对于场景中存在明暗差异较大的情况,可以尝试使用高动态范围(HDR)拍摄模式。
单反相机曝光补偿的实用技巧

单反相机曝光补偿的实用技巧在摄影领域,曝光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概念。
曝光不当会导致图片过亮或过暗,影响照片的质量和效果。
而单反相机的曝光补偿功能则可以帮助摄影师在不同光线条件下获得更好的曝光效果。
本文将介绍一些实用的单反相机曝光补偿技巧,帮助摄影爱好者拍摄出更出色的照片。
首先,了解曝光补偿的概念是非常重要的。
曝光补偿是指在相机自动曝光模式下,通过调整曝光补偿值来改变照片的亮度。
当相机的测光系统判断光线不足时,可以增加曝光补偿值,使照片变亮;相反,当测光系统判断光线过强时,可以减小曝光补偿值,使照片变暗。
曝光补偿的单位通常是EV(曝光值),每增加1EV,照片的亮度将增加一倍。
其次,了解光线条件对曝光补偿的影响也是必要的。
在不同的光线条件下,相机的测光系统可能会出现误差,导致曝光不准确。
例如,在强烈的逆光情况下,相机可能会将背景过曝,而将主体曝光不足;而在暗光环境下,相机可能会将整个画面曝光过度,导致细节丢失。
这时候,曝光补偿功能就可以派上用场了,通过调整曝光补偿值来纠正曝光不准确的问题。
此外,合理运用曝光补偿功能也需要根据拍摄主题和个人创意来决定。
有时候,摄影师可能会有意为之地制造一些曝光不准确的效果,以突出主题或创造艺术效果。
例如,在拍摄夕阳的时候,适当增加曝光补偿值可以使整个画面更加明亮,突出夕阳的辉煌;而在拍摄黑夜的时候,适当减小曝光补偿值可以增加画面的对比度,营造出神秘而富有张力的氛围。
另外,对于初学者来说,熟悉自己所使用的相机的曝光补偿功能也是非常重要的。
不同品牌和型号的相机,曝光补偿的操作方式可能会有所不同。
因此,建议在使用新相机之前,先仔细阅读相机的说明书,并进行一些实际操作和练习,以便更好地掌握曝光补偿的技巧。
最后,除了曝光补偿,还有一些其他的技巧可以帮助摄影师获得更好的曝光效果。
例如,使用灰卡进行测光,可以更准确地确定曝光值;使用直方图来判断照片的曝光情况,避免过曝或欠曝;利用相机的自动曝光锁定功能,锁定合适的曝光值后再进行构图和对焦等操作。
单反相机拍摄风景的测光技巧 (一)

单反相机拍摄风景的测光技巧 (一)单反相机是许多摄影爱好者的必备器材,尤其是在拍摄风景方面。
然而,在拍摄风景时,合适的测光技巧对于获得一张完美的画面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单反相机拍摄风景的测光技巧。
1. 理解测光模式单反相机有三种测光模式:中央重点测光模式、评价测光模式和点测光模式。
中央重点测光模式指定区域成为普通测光区,并且称为主要测光区。
此外,使用这种测光模式,相机会根据主要测光区的曝光值来计算整个画面的曝光。
评价测光模式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测光模式,其中相机测量整体曝光值并对画面中的明暗成分进行分析。
点测光模式主要针对需要准确曝光的小区域,比如拍摄小动物等。
2. 利用曝光补偿功能曝光补偿是一种在拍摄时更改相机曝光设置的方法。
在拍摄风景时,使用曝光补偿功能可以使画面的明暗分布更加均衡,并减少过度曝光的情况。
这种技巧对于难以处理的高光和暗部细节尤为重要。
3. 利用 ND 滤镜在拍摄南极洲、海滩、河流或其他情况下,ND 滤镜可以帮助减少光线的进入量并控制快门速度和光圈大小。
使用 ND 滤镜可以使光线更为均匀,画面更加细腻。
4. 利用景深景深可以帮助相机的焦点在一定远离光圈的情况下,保持清晰。
同时,它可以起到调整背景和前景的光圈大小的作用。
在拍摄风景时,使用较大的光圈,可以让焦点在前景保持清晰,背景则模糊。
这种技巧可以帮助突出摄影主题。
以上是单反相机拍摄风景的一些测光技巧。
当拍摄时,请根据不同的景色和主题选择不同的测光模式和曝光补偿,以获得更完美的画面。
同时也别忘了,实践是最好的老师,多拍摄、尝试和摸索,可以帮助提高你的技巧。
单反相机的ISO设置与曝光补偿技巧

单反相机的ISO设置与曝光补偿技巧相机的ISO设置和曝光补偿是摄影中非常重要的技术要素之一。
合理的ISO设置可以影响图片的噪点水平和曝光的准确性,而曝光补偿则可以调整照片的明暗程度。
本文将探讨单反相机的ISO设置和曝光补偿技巧,帮助摄影爱好者们拍摄出更理想的作品。
ISO设置是相机的感光度,它决定了相机对光线的敏感程度。
常见的ISO值包括100、200、400、800和1600等。
一般而言,较低的ISO 值(如100)在较光亮的环境中使用,可以保持照片的细节和色彩还原度。
然而,在光线较暗的情况下,需要提高ISO值(如800或1600)以增强相机的感光度,但这样也会引入噪点。
因此,合理选择ISO值至关重要。
在摄影实践中,合理的ISO设置并不是简单地选择一个数值。
而是需要根据特定情境和需求进行调整。
例如,在拍摄运动场景时,需要选择较高的ISO值以确保快速快门速度,捕捉到运动中的细节。
而在拍摄静物或使用三脚架时,可以使用较低的ISO值,以获得更低的噪点和更好的细节表现。
然而,不管选择哪个ISO值,都应该避免超过相机的推荐值。
因为相机的高感光度模式(如H模式)往往会引入更多的噪点和失真。
因此,在选择ISO值时,最好参考相机制造商提供的ISO范围,并限制在其中。
除了ISO设置外,曝光补偿也是拍摄中的重要技巧。
曝光补偿可以在相机的自动曝光模式中使用,用来调整照片的明暗程度。
一些情况下,相机的自动曝光模式可能会出现误判,导致照片过暴或欠曝。
此时,通过调整曝光补偿可以得到更为准确的曝光结果。
曝光补偿通常以“EV”(曝光值)为单位进行调整。
当需要增加曝光时,可以增加EV数值,如+0.3EV。
而当需要减少曝光时,则减少EV 数值,如-0.3EV。
这样可以在保持画面主体亮度的前提下,调整整个画面的明暗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曝光补偿并不能修正所有曝光问题。
在高亮度和低亮度差异极大的情况下,如拍摄逆光照片时,曝光补偿可能无法完全解决问题。
单反相机曝光补偿的使用技巧

单反相机曝光补偿的使用技巧相机是摄影师的得力助手,而单反相机更是专业摄影师们的首选。
在拍摄过程中,曝光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曝光不当会导致照片过亮或过暗,影响照片的质量。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相机制造商们为单反相机配备了曝光补偿功能。
本文将介绍单反相机曝光补偿的使用技巧,帮助摄影爱好者们拍摄出更好的照片。
曝光补偿是指通过调整相机的曝光值,使照片的亮度更加准确。
在某些情况下,相机的自动曝光可能会出现误差,导致照片过亮或过暗。
这时,我们可以使用曝光补偿功能来进行调整。
曝光补偿通常以“EV”(曝光值)为单位,每增加1个EV,相机的曝光就增加一倍,每减少1个EV,相机的曝光就减少一倍。
在使用曝光补偿功能时,首先需要了解光线的特性。
不同的光线条件下,曝光补偿的使用方法也不同。
在强光环境下,如阳光明媚的户外拍摄,照片往往会过曝,细节丢失。
这时,我们可以通过减少曝光补偿来调整曝光,使照片更加准确。
一般来说,减少1个EV的曝光补偿可以有效避免过曝现象。
相反,在暗光环境下,如室内或夜晚拍摄,照片会过暗,细节不清晰。
这时,我们可以通过增加曝光补偿来调整曝光,使照片更加明亮。
一般来说,增加1个EV的曝光补偿可以有效避免过暗现象。
除了光线条件,拍摄对象的特性也会影响曝光补偿的使用。
例如,拍摄黑色物体时,相机往往会将其曝光过度,使细节丢失。
这时,我们可以适当减少曝光补偿来避免这个问题。
相反,拍摄白色物体时,相机往往会将其曝光不足,使照片显得灰暗。
这时,我们可以适当增加曝光补偿来解决这个问题。
除了以上情况,还有一些特殊的拍摄场景也需要使用曝光补偿。
例如,拍摄逆光场景时,主体往往会变得暗淡无光。
这时,我们可以增加曝光补偿来提高主体的亮度。
另外,拍摄高反差场景时,相机往往无法同时捕捉到亮部和暗部的细节。
这时,我们可以减少曝光补偿来保留亮部的细节,或者增加曝光补偿来保留暗部的细节。
然而,使用曝光补偿功能并不是万能的。
在一些复杂的光线条件下,相机的自动曝光可能无法满足我们的需求。
单反相机闪光灯曝光补偿技巧

单反相机闪光灯曝光补偿技巧在摄影中,闪光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
然而,有时使用闪光灯会出现曝光不准确的问题,这时候我们就需要使用闪光灯曝光补偿技巧来解决这个问题。
闪光灯曝光补偿是指在使用闪光灯时,通过调整曝光补偿值来使得拍摄的照片曝光更加准确。
曝光补偿值通常以EV(曝光值)为单位来表示,正数表示增加曝光量,负数表示减少曝光量。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为什么使用闪光灯会导致曝光不准确的问题。
闪光灯的亮度很高,如果直接照射在被摄物体上,往往会导致过曝现象,即照片过亮。
这是因为相机的测光系统通常是根据环境光来进行测光的,而没有考虑到闪光灯的光线。
因此,闪光灯曝光补偿技巧的目的就是将闪光灯的光线和环境光的光线进行合理的补偿,以达到准确的曝光效果。
下面是一些使用闪光灯曝光补偿技巧的方法:1. 使用闪光灯曝光补偿按键:许多单反相机都配备了闪光灯曝光补偿按键或曝光补偿旋钮,通过按下或旋转这个按键或旋钮,可以调整闪光灯的曝光量。
在使用闪光灯拍摄时,可以尝试增加或减少闪光灯曝光补偿值,以获得更准确的曝光效果。
2. 使用手动模式:在某些情况下,相机的自动模式可能无法准确测量光线,并进行正确的曝光补偿。
这时候,可以尝试使用手动模式,手动调整快门速度、光圈和闪光灯功率,以获得准确的曝光效果。
3. 使用闪光灯柔化器:柔光罩或柔光板可以使闪光灯的光线更加柔和,避免照片过亮或过暗。
它可以均匀地分散光线,从而给被摄物体带来更自然、柔和的光线。
在使用闪光灯拍摄时,可以考虑使用闪光灯柔化器来改善曝光效果。
4. 调整闪光灯位置:闪光灯的位置和角度也会对曝光效果产生影响。
如果照片过亮或过暗,可以尝试调整闪光灯的位置和角度,从而改变光线的投射方式,以获得更准确的曝光效果。
5. 综合考虑环境光和闪光灯光线:在使用闪光灯拍摄时,不仅需要考虑闪光灯的光线,还要综合考虑环境光的亮度和色温。
通过合理地调整闪光灯的曝光补偿值以及相机的曝光参数,可以在保持被摄物体准确曝光的同时,保持背景的自然亮度。
单反相机ISO感光度、快门、光圈设置技巧(建议收藏)

模式转盘转到A档、AV或M档(光圈优先或全手动)
光圈优先(A档、AV):由拍摄者首先选择拍摄所需要的光圈,然后由相机根据现场光线情况确定所需的快门速度。光圈越大,进光量越大,背景虚化的效果越明显,被拍摄的主体越突出;光圈越小,进光量越小,焦点前后的景深越大。一般来说,进行微距拍摄常常运用较大光圈来达到虚化杂乱背景的目的和效果。风景拍摄时为了取得前后清晰,细节丰富的图象,常常采用较小的光圈进行拍摄。大光圈适合微距拍摄,而小光圈适合风景拍摄。
4、拍摄溪流,为表现流水的动感,需要采用1/8-1/2秒这样的慢速度,不采用小光圈必然导致曝光过度。
5、逆光拍摄波光舟影果。
6、拍摄焰火等题材,由于需要1/2秒-1秒曝光时间才能完美地表现焰火形状,因此也需要选择小光圈。
7、在拍摄花卉、人物特写等,通常要求主体比较“抢眼”,可选用最大光圈,如F2、F2.8,并结合长焦距和近距离拍摄。
一些摄影者很少使用最大光圈通常只用f56f4要充分发挥大光圈的特点则要敢于使用最大光圈如大口径标准镜头光圈完全可用f18f14等最大光圈中长焦镜头则应敢于使用最大光圈f28此时配合摄距背景与主体的距离背景与主体的距离越远大光圈形成的虚化背景效果就越明显反之亦然等可将大光圈的效果充分体现出来
单反相机ISO感光度、快门、光圈设置技巧(建议收藏)
二、快门速度的设置技巧
快门优先模式:佳能、宾得的快门优先TV,尼康是S。
一般情况的话是焦距的倒数,根据景物动静与否、速度进行设置。
1、一般情况下,正常快门速度是在60分之一秒到80分之一秒。
2、拍摄行人、阴天或者日落时候的运动对象快门速度1/125秒。
3、拍摄高速运动的物体或画面,快门速度360/1秒~600/1秒,如拍打篮球的画面。
单反相机胶片曝光补偿技巧和应用方法

单反相机胶片曝光补偿技巧和应用方法在数码相机盛行的今天,胶片摄影似乎成为了一种怀旧的选择。
然而,对于热爱摄影的人来说,使用单反相机和胶片仍然是一种独特的体验。
但与数码相机不同,胶片摄影需要更加精确的曝光控制。
因此,掌握曝光补偿技巧和应用方法对于获得理想的照片结果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曝光补偿的概念。
曝光补偿是指在自动曝光模式下,通过调整曝光值来修正相机测光系统的误差。
胶片摄影中,曝光补偿可以用来调整胶片的感光度,以获得更好的曝光效果。
曝光补偿的方法有很多种,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技巧和应用方法。
1. 使用灰卡进行测光灰卡是一种中性灰色的卡片,可以用来进行准确的测光。
在拍摄前,将灰卡放在所要拍摄的场景中,使用相机的测光功能进行测光。
然后,将测得的曝光值设置在相机上。
这样可以确保照片的曝光准确无误。
2. 调整曝光补偿值在某些情况下,相机的测光系统可能会出现误差,导致照片过曝或者欠曝。
这时,我们可以通过调整曝光补偿值来修正曝光。
一般来说,曝光补偿值为正数表示增加曝光,为负数表示减少曝光。
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曝光补偿值可以获得更好的曝光结果。
3. 使用曝光锁定功能相机的曝光锁定功能可以帮助我们在复杂光线条件下获得准确的曝光。
当我们遇到光线强烈不均匀的场景时,可以将相机对准被曝光对象,按下曝光锁定按钮,然后重新构图并拍摄。
这样可以确保被曝光对象得到准确的曝光,避免过曝或者欠曝的情况发生。
4. 使用手动模式进行曝光控制虽然胶片摄影通常使用自动曝光模式,但手动模式也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曝光控制方式。
在手动模式下,我们可以完全控制快门速度和光圈大小,从而实现精确的曝光控制。
尽管手动模式需要更多的经验和技巧,但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曝光原理,并获得更具创意性的照片作品。
5. 利用胶片的宽容度胶片相比于数码传感器具有更大的宽容度,即在曝光上稍微出现一些误差也不会立即影响照片的质量。
因此,在胶片摄影中,我们可以适当地进行曝光补偿,以增加照片的细节和动态范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测光技巧摄影是一种奇妙的体验,在人生旅程,每个不可重复的一瞬,我们都可以用照相机把它永远定格,使这一瞬间成为可以长久保存和分享美好记忆。
在自动相机出现之前,摄影往往被看成是一种专业的技术,而学习这种技术的过程又是那么地枯燥和困难。
随着摄影器材技术的发展,自动相机的发展和普及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拍摄技术不再是摄影爱好者的门槛。
但是,对于初学者来说,即使拥有了自动相机,面对在珣丽的风景、美好的瞬间,拍摄出来的却常常是平淡无奇甚至是失败的照片。
为什么?一张成功的照片,并不仅靠娴熟拍摄技术获得,还需要关注对外在内在表现的构思和构图取景。
但掌握必要的拍摄技术,绝对是获得满意照片的基础。
本文针对测光这一关键的基本知识,力图用浅显的文字和图例来阐述,希望能给初学摄影者有益的帮助是我提笔的原因。
为什么要测光?测光,是计测合适曝光的过程。
只有通过测光获得正确曝光,才能得到令人满意的照片。
首先我们要明白和测光相关的3个概念:曝光是胶卷或者数码感光部件(CCD等)接受从镜头进光来形成影像。
我们在照相的时候,如果照片中的景物过亮,而且亮的部分没有层次或细节,这就是曝光过度(过曝);反之,照片较黑暗,无法真实反映景物的色泽,就是曝光不足。
什么是“正确曝光”?正确曝光是相对的,在同样的光照条件下,物体的浅色部分和深色部分的反光度不同,要用胶片(或CCD等电子感光器件)正确的表现出物体,针对浅色和深色部分的曝光量也是不一致的。
也就是说,在同一拍摄取景范围内,只要物体反光度不用,必然有部分曝光不足或曝光过度。
所以在这样情况下,只要我们想要表现的主体曝光正确,这张照片就可以说是曝光正确。
现在的相机基本上都有自动测光功能,在大多数情况下都能让我们拍摄到曝光合适的照片。
但在某些情况下,也会出现曝光让人不满意的片子。
往往是我们人眼能够看到的景物,拍出照片后,差距会非常大。
这是什么原因呢?我们还要了解一个概念:感光宽容度。
从最明亮到最黑暗,假设人眼能够看到以下范围,那么胶片(或CCD等电子感光器件)所能表现的远比人眼看到的范围小的多,而这个有限的范围就是感光宽容度。
了解这个概念之后,我们就不难了解,为什么在逆光的条件下,人眼能看清背光的建筑物(暗)以及耀眼的天空云彩(明)。
而一旦拍摄出来,要么就是云彩颜色绚烂而建筑物变成了黑糊糊的剪影,要么就是建筑物色彩细节清楚而原本美丽的云彩却成了白色的一片。
图2:因为明暗反差过大,云层曝光正确的同时,建筑严重曝光不足,色彩细节全无,成了黑色的剪影。
(但这正是这张图片想要表现的效果,所以尽管建筑严重曝光不足,这张图片仍然可以说是“曝光正确”的片子。
利用了“感光宽容度”原理,正确的曝光云层,而让建筑成为剪影,使片子有一种神秘而又威严的感觉)如果需要将建筑色彩细节能够表现出来,那么天空就会全白的一片。
可见,合理利用曝光,能够创造出不同感觉的照片。
测光模式:了解前面“曝光”、“正确曝光”、“感光宽容度”之后,让我们来了解相机的测光模式。
现在地单反相机和数码相机基本上都有以下3种测光模式:1、平均测光:对整个取景区平均计算测光值。
这是一般相机默认的基本测光模式,使用率最为普遍。
在取景范围内光线比较均匀,明暗反差不大的情况下,几乎都能让你得到一张满意的照片。
2、中央平均测光:对取景范围中的10-30%计算测光值。
当需要表现的主体在取景范围中间部分,而环境明暗与主体有较大的差别时,选择中央平均测光,仅对中央大部分区域测光,能使主体的曝光较为准确。
3、点测光:又称重点测光,是对取景范围中的1%-5%区域内测光。
点测光模式用的极少,也不易掌握。
但在某些情况下,点测光却能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了解在何种情况下应该使用点测光,并能正确使用点测光,一方面可使主体曝光精确,另一方面利用“感光宽容度”来创造出现实中无法看到的奇妙图片。
运用点测光:以下,将对如何用好点测光模式进行图例说明。
点测光模式适用的情况:点测光方式在取景内光线分布不均而且反差很大的情况下适用。
这种情况如果不用点测光,可能会造成需要表现的主体曝光不正确,太亮至白或者是太暗没有细节。
曝光锁定:在使用点测光模式前,需要了解曝光锁定的使用。
相机点测光的测光点在取景区的中心。
使用点测光的时候,需要把取景区中心点(点测光的测光点)对准需要表现的主体来测光。
如果在你想要表现的取景中,表现主体并不在中心点,可以先用点测光的测光点对准表现主体进行测光,并使用相机的曝光锁定功能锁定对主体测光的数据,最后根据自己的想法,重新构图,对焦后按下快门。
大多数相机的曝光锁定都有专门的按钮,能够使我们得以轻松的在曝光锁定后重新考虑构图。
但也有一些相机曝光锁定和对焦都是通过半按快门实现,假如测光点和对焦点并不一致,例如图2的测光点是太阳边的云彩,而对焦点是建筑物,就需要先对云彩点测光后曝光锁定,然后重新构图对建筑物对焦。
有些相机不能提供单独的曝光锁定和对焦锁定,也可以先对主体点测光后记下曝光数据,然后把相机的拍摄模式设置为M档,按点测光的数据设定曝光数据,然后进行构图和对焦。
图3:从取景环境看,需要表现的主体荷花较亮,而荷叶等较暗,且茎杆参差影响构图。
如果按照平均测光,那么平均测光值就会偏向较暗环境的光线强度,拍摄得到的结果是花叶、池塘曝光正确,而我们要表现的主体荷花确是惨白一片(曝光过度)。
拍摄这张片子的时候,因为荷花反光较多,荷叶和池塘反光少,利用相机的点测光功能,对主体荷花花瓣进行点测,就能对荷花正确曝光,突出荷花色彩好细节佳,而池塘曝光不足,黑暗掩盖了层次的茎杆,更好的强调了主体荷花。
图4:这是一部置于屋内的自行车。
大概是下午的时候,屋里没有开灯,阳光从门外照进来。
在取景范围中,光线分布极不均匀,反差比较大(肉眼能够清楚的看到自行车轮胎和车后面的背景)。
拍摄的时候,点测亮部的钥匙,锁定曝光后,重新构图。
因为前面的反光比较强,导致背景几乎纯黑一片,使画面相当地简洁,突出自行车局部的线条和弧度。
事实上,这也是摄影的魅力所在。
它反映的虽说是真实,但由于胶片(或CCD等)感光宽容度太窄,又与真实看到的不一样。
可以说,如果不是用相机拍摄,肉眼是看不到这样的效果的。
通过对感光宽容度的了解,预测拍摄的效果,利用点测光,从而在杂乱、平凡的景物中,提炼出这张有意思的片子。
图5:拍摄人物的时候也要注意测光,人像摄影最重要通常就是表现人的脸庞。
二、数码相机曝光补偿的运用数码相机使用方便,在拍摄后通过回放就可以立即知道实际拍摄效果,再加上后期可在电脑中调整反差颜色等,因此有不少摄影者在实践中对曝光的准确性不十分注意,其实使用数码相机对曝光要求同样非常高,在拍摄实践中特别要重视对“曝光补偿”的运用,在拍摄一些比较特殊的对象时,更要运用自己在传统摄影中积累的经验,充分利用曝光补偿来满足特定情况下的曝光需要,确保得到曝光准确的照片。
1、为什么要作曝光补偿数码相机的测光曝光系统和传统相机一样,在处理图像时,有个很基本的准则,就是将所有被摄对象都按照18%的中性灰亮度来还原,所以在相机的感光系统看,无论对象原来亮度如何,最后都应以中等亮度的影调展示。
所以在实际拍摄时,仍然需要摄影者根据拍摄现场的复杂情况作出相应判断,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获得理想的密度和色彩还原。
一般便携式数码相机大都有正负2挡曝光补偿,利用它们可以应付大多数复杂情况下的拍摄需要。
至于一些高级的单镜头反光数码相机,曝光补偿甚至达到正负5挡,可以满足极其复杂照明环境下的拍摄需要。
数码相机的设计和生产商之所以要对相机作如此的设计处理,其行为本身就足以说明曝光补偿对照片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技术要点。
在一般情况下,是否需要运用曝光补偿,摄影者主要需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
2、被摄对象亮度比较高时需作曝光正补偿比如说在拍摄风光照时,要是蓝天白云等浅色调内容占了较大面积时,就要考虑适当增加曝光量,顺光至少增加半挡,侧光加一挡左右。
如果是逆光,就要针对太阳的位置高低来处理,同时看你表现什么内容,通常你想将画面中的细节也能相应表现的话,就要适当增加挡左右曝光量,太阳越处于画面中心,就越要适当增加曝光量(当然也应注意避开有强烈光线的太阳,防止相机图像感应器受到损害。
如没有发出强光的太阳,如雾气中的红日,朝日夕阳等,因为它们亮度低,完全不会对测光造成影响,则不必考虑曝光补偿问题)。
此外,在拍摄雪景、雾景等特定内容时,都要根据表现对象最后需以高调形式来显示的特点,酌情作曝光补偿。
一般拍摄雪景最好补偿1挡到1挡半曝光量,不然你最后得到的雪不是白色的,而有可能因曝光不足而成为灰色;拍摄雾景最好补偿半挡到1挡曝光量,不然你得到的雾景影调偏暗,接近夜景一般,显然不理想。
还有像拍摄白色的舞台,成群穿白色服装的人,医院或者环境亮度很高的实验室,大面积以天空为背景的飞机等比较特别的对象时,都要根据主体与背景的关系作适当的曝光正补偿。
3、被摄对象亮度较低需作曝光负补偿在处理亮度高的拍摄对象时需要作曝光正补偿,主要是为了防止相机将画面自动处理为曝光不足。
同样的道理,拍摄深色调对象,就需要反其道而行之,以免出现曝光过度。
比较典型的是在拍摄城市夜景时,除了画面中建筑、街道或其他亮度较高的内容占据画面主要面积外,要防止曝光过度主要依靠两个手段,一个是使用点测光来对主要表现对象测光曝光;还有一个方法就是根据实际情况,利用曝光补偿来适当减少曝光量。
一般在拍摄的画面中(尤其是画面中间测光敏感部位)占据大面积天空时,往往需要减少2挡甚至更多的曝光量。
除了拍摄夜景,在拍摄其他风光类题材,如夏季浓密的树荫,逆光状态下的山脉等都要适当借助利用曝光负补偿来减少曝光量。
还有拍摄身穿黑色服装的人物,拍摄深色调的纺织品等,都需减少曝光量才有可能获得正常的影调还原。
因为数码相机也是通过测量被摄对象反射光来决定曝光量,在处理明显亮度偏低的对象时摄影者如果不作相应的负曝光补偿,最后得到的将是中性灰影调。
很显然,将明显为黑色或者深色调的拍摄对象最后转化为中性灰为主调的画面是很难令人接受的。
4、被摄对象与背景关系复杂时需灵活处理这主要有两种情况:A、背景亮度高,主体亮度低,需作曝光正补偿。
这种情况在拍摄会议人物时常常会出现,有时候人物坐在窗前,而窗子的背后有阳光射入,背景显得比较亮而人物则明显偏暗,这时如不采用闪光灯作补光,就需作曝光正补偿,一般要增加1挡左右的曝光补偿,人物的脸部层次就会明显改善。
还有在拍摄逆光人像时,如果背景包括大面积的天空、水面等亮度较高的对象时,也要通过正补偿或者采用其他辅助光等形式来改善反差,不然就会影响到主体人物的反映。
即使后期通过图像处理软件来提亮人物,也会因噪点明显而影响照片质量B、背景亮度低,主体亮度高,需作曝光负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