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会计准则及其会计模式

合集下载

谈新加坡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

谈新加坡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
制 的范 围 ,涉及 企业 的方方 面 面 。
过去财务会计更多的是事后 “ 计算”收入与成本费
用, 这已经被人们所接受 , 并形成 了约定俗成的对财务人 员的印象 , 现在要转向通过设计控制流程 , 间接地通过管
理绩效来提升财务效应 , 把成本筹划通过流程的方式来表 达和实现。 这个控制流程不仅仅包含了传统的防弊纠错功 能 ,更重要的是如何提升管理绩效。 从这个角度而言, 未来的财务经理更像是一个绩效流 程设计师 , 其财务管理思想通过设计作业流程 , 在整个企 业实现 , 从而实现财务职能的又一个突破 , 同时也拓展了

外 视 磨
报告 与美 国其他的上市公 司进行 比较 。 这样既可以吸引 国外公 司来新加坡上市又能保护投资者利益 。 对未上市
是强调报表的相关性 , 为了呈报真实公允的报表, 允许对 准则有所偏离。 澳大利亚模式强调一贯性和可 比性 , 要遵 守相关法规和会计 准则。如果完全按照会计准则编制报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IP S 负责的。IP S CA ) C A 是根据 国会立法 ( 证券法 中有关
会计 的条款 ) 成立的 , 不隶属于任何部 门。 其前身是成立 于 1 6 年的新加坡会计 师协会 ( ig p r S ceyo 3 9 Sn a oe o it f A CU tns S cO na tS A o它 的主要职能除了制定会计准则外 , , 还负责会计师注册和管理新加坡会计职业的活魂 通过本 协会和其他机构 , 为在新加坡和其他地方从事或计划从事 会计职业 的人员提供培训 、 教育和考试服务; 按照规定审
维普资讯

霹 . 规 窗 。拂
谈新加坡会计准则 的国际协调
O薛 娟

新加坡企业会计制度(3篇)

新加坡企业会计制度(3篇)

第1篇一、引言新加坡作为东南亚的经济中心,其企业会计制度在亚洲乃至全球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新加坡企业会计制度遵循国际会计准则(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porting Standards,简称IFRS),同时也结合了本地法规和行业特点,形成了一套完善、高效的会计体系。

本文将从新加坡企业会计制度的背景、体系结构、主要准则、监管机构以及对企业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二、新加坡企业会计制度背景1. 经济发展需求新加坡自独立以来,经济发展迅速,逐渐成为全球重要的金融中心。

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新加坡政府高度重视企业会计制度的建设,以规范企业财务报告,提高市场透明度,吸引外资。

2. 国际化趋势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新加坡企业日益融入国际市场,与国际企业的竞争日益激烈。

为了使企业财务报告具有国际可比性,新加坡企业会计制度逐渐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

3. 监管要求新加坡政府为了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保障投资者利益,对企业的财务报告实施严格的监管。

因此,新加坡企业会计制度在遵循国际会计准则的基础上,还结合了本地法规和监管要求。

三、新加坡企业会计制度体系结构1.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新加坡企业会计制度以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为基础,将IFRS作为主要准则,确保企业财务报告的国际可比性。

2. 本地法规和标准在遵循IFRS的基础上,新加坡企业会计制度还结合了本地法规和标准,如新加坡会计准则(Singapore Financial Reporting Standards,简称SFRS)等。

3. 行业准则和指南针对特定行业,新加坡会计准则制定了一系列行业准则和指南,以规范行业财务报告。

四、新加坡企业会计制度主要准则1. 基本准则新加坡企业会计制度的基本准则包括:真实性、完整性、一致性、可比性、可理解性、相关性、谨慎性和实质重于形式。

2. 具体准则具体准则涵盖了企业的资产、负债、收入、费用、利润等各个方面,如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存货、金融工具、收入确认、租赁等。

新加坡对会计制度的法律(3篇)

新加坡对会计制度的法律(3篇)

第1篇一、引言会计制度是现代市场经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企业经营管理、市场资源配置以及政府宏观调控都具有重要意义。

新加坡作为一个国际金融中心,其会计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对于提升其国际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新加坡会计制度的法律框架、主要法律法规以及监管机构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新加坡会计制度的法律框架1. 国际会计准则新加坡会计制度以国际会计准则(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porting Standards,简称IFRS)为基础,致力于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

自2005年起,新加坡上市公司开始全面实施IFRS,成为亚洲最早实施IFRS的国家之一。

2. 新加坡会计准则(SAC)新加坡会计准则(Singapore Accounting Standards,简称SAC)是在IFRS基础上,根据新加坡实际情况制定的会计准则。

SAC涵盖了财务报告、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和披露等方面,旨在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和可比性。

3. 新加坡会计法律体系新加坡会计法律体系主要包括以下法律:(1)公司法(Companies Act):规定了公司的设立、运营、解散等方面的法律制度,其中涉及到会计信息披露的要求。

(2)会计法(Accounting Act):规定了会计行业的监管、会计师的资格和职责、会计报表的编制和披露等方面的法律制度。

(3)财务报告法(Financial Reporting Act):规定了财务报告的编制、审计、披露等方面的法律制度。

(4)税法(Income Tax Act):规定了企业会计处理、税务申报和税务审计等方面的法律制度。

三、新加坡会计制度的主要法律法规1. 公司法公司法规定了上市公司必须编制和披露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

上市公司需在年度股东大会上审议财务报表,并向股东提供财务报表。

2. 会计法会计法规定了会计师的资格和职责,包括审计、编制和审核会计报表等。

新加坡会计制度设计原则(3篇)

新加坡会计制度设计原则(3篇)

第1篇一、引言新加坡作为一个国际金融中心,其会计制度的设计和实施在亚洲乃至全球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新加坡会计制度的设计原则旨在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可靠性,同时符合国际会计准则,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新加坡会计制度的设计原则。

二、新加坡会计制度设计原则概述1. 真实性原则真实性原则是新加坡会计制度设计的基础,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真实、客观、公正。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财务报表应当全面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2)企业发生的交易和事项应当及时、准确地记录在财务报表中。

(3)企业应当披露所有对财务报表有重大影响的潜在风险。

2. 完整性原则完整性原则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全面、完整。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企业应当编制完整的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2)企业应当披露所有对财务报表有重大影响的交易和事项。

(3)企业应当披露所有相关的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和会计方法。

3. 可靠性原则可靠性原则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验证性、一致性和可比性。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会计信息应当基于实际发生的交易和事项。

(2)会计信息应当采用公认的会计原则和方法。

(3)会计信息应当具有一致性,便于比较和分析。

4. 公允性原则公允性原则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企业的真实价值。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企业应当采用公允的计量基础,如历史成本、现行成本、市场价值等。

(2)企业应当披露所有可能影响公允性的因素。

(3)企业应当定期对资产和负债进行减值测试。

5. 及时性原则及时性原则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及时、迅速地披露。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企业应当在财务报表编制完成后及时披露。

(2)企业应当及时披露所有对财务报表有重大影响的交易和事项。

(3)企业应当及时更新财务报表,以反映企业的最新财务状况。

中国-东盟五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之比较

中国-东盟五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之比较

中国-东盟五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之比较【摘要】本文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五国(新加坡、马来西亚、中国、越南、柬埔寨)不同的经济发展层次和不同的会计环境及其财务会计概念框架进行了比较,从中了解各国会计准则的特点、会计趋同程度及会计发展水平,并评价其会计准则的制定标准和质量,以寻求会计合作空间。

【关键词】概念框架;质量特征;会计准则;会计趋同财务会计概念框架(Conceptual Framework of Financial Accounting)(以下简称概念框架)是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在1976年最早提出来的,其目的是为了通过一个具有内在逻辑的关系概念体系,解决各项会计准则在概念运用、处理程序与方法上的缺乏协调而产生的矛盾。

这种使用概念框架来指导准则制定的理念现今被广为接受。

虽然各国对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名称不尽一致,但实质是相同的。

通过对概念框架的比较,可以相应地评价其会计准则的制定标准与其既有会计准则的质量。

本文拟将中国-东盟五国,即新加坡、马来西亚、中国、越南、柬埔寨五个国家起到概念框架作用的文件进行比较,以此反映中国-东盟各国实现国际会计趋同的程度及其制定会计准则的特点。

这五个国家亦各自分属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不同的经济发展层次,具有不同的会计环境,比较的结果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一、中国-东盟五国相应的概念框架文件及其地位本文所比较的中国-东盟五个国家由于准则制定模式的不同,起到概念框架作用的文件也不相同。

(一)新加坡和马来西亚:非准则概念框架在概念框架的名称上采用了与IASB一样的名称:编制与呈报财务报表框架,在地位上都不属于会计准则,内容与IASB的概念框架基本相同并略有自己的特点。

马来西亚在概念框架中与IASB一样强调了概念框架并不是一份准则,因而不对任何特定的计量或披露问题确定标准。

此外,马来西亚在2007年对概念框架进行的修订中,增加了“所有的财务报表必须依照证监会、中央银行或公司注册处的所有法规,按马来西亚会计准则委员会认可的会计准则编制”的新内容。

新加坡财务报告条件分析(3篇)

新加坡财务报告条件分析(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财务报告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信息传递手段,在企业管理、投资者决策和政府监管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新加坡作为全球金融中心之一,其财务报告条件具有独特性和重要性。

本文将从新加坡财务报告的条件出发,对其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企业提供借鉴和启示。

二、新加坡财务报告条件概述新加坡财务报告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标准适用:新加坡财务报告主要遵循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和新加坡财务报告准则(SFRS)。

其中,IFRS是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制定的国际财务报告标准,SFRS则是新加坡会计准则理事会(ACRA)根据IFRS制定的本土化准则。

2. 财务报表编制:新加坡财务报告要求企业编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等基本财务报表,并按照规定进行披露。

3. 会计政策选择:企业在编制财务报告时,需遵循会计政策一致性原则,并在财务报表中披露所采用的会计政策。

4. 会计估计:企业在编制财务报告时,需对某些无法准确计量的项目进行估计,并在财务报表中进行披露。

5. 财务报表审计:新加坡财务报告要求企业聘请具备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公允性。

三、新加坡财务报告条件分析1. 标准适用新加坡财务报告采用IFRS和SFRS,这使得新加坡财务报告在国际上具有较高的认可度。

IFRS作为全球范围内通用的财务报告标准,有助于提高企业信息的可比性,降低跨国投资和融资的风险。

同时,SFRS充分考虑了新加坡本土经济环境的特点,使得财务报告更符合当地实际情况。

2. 财务报表编制新加坡财务报告要求企业编制基本财务报表,并按照规定进行披露。

这一要求有助于投资者全面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为投资决策提供依据。

同时,财务报表的编制和披露有助于提高企业透明度,增强投资者信心。

3. 会计政策选择会计政策一致性原则要求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保持会计政策的一致性,这有助于提高财务报告的可比性。

新加坡会计准则-2016

新加坡会计准则-2016

S$10 or equivalent S$10 or equivalent US$5 or equivalent per transfer plus incidental charges S$30 or equivalent
Subject to negotiation (minimum debit interest S$10 or equivalent) Prime plus 5% (minimum debit interest S$10)
2. Time deposits
Item Singapore dollar time deposits • 1 to 12 month(s) deposits • 7 days time deposits • Overnight deposits Foreign currency time deposits • Australian dollar • Canadian dollar • Chinese yuan • Euro • Hong Kong dollar • Japanese yen • New Zealand dollar • Sterling pound (UK) • US dollar
1. Deposits
Item
Minimum balance fee • A monthly maintenance fee
will be levied where the average balance is less than the required minimum sum stipulated for the respective account
S$80 per profile S$80 per profile S$5 per user (first 10 free) S$5 per account (first 10 free) S$8 per file upload (first 10 free per month) S$30 per Security device (first 10 free)

新加坡会计准则及其会计模式

新加坡会计准则及其会计模式

会计准则以国际会计为基础,公司报表强调“真实与公允反应” •新加坡独立前所适用的法律为英联邦法律,1965年独立以后,走上了自主立法的道路, 其法律制度源于殖民继承历史,新加坡在经济法方面陆续颁布了《公司法》、《外国投 资法》、《外贸法》、《税法》新加坡对会计的约束主要以立法的形式,使会计活动在 法律的框架内有序的进行。
独特的注册会计师行业
新加坡注册会计师的管理基本沿用国际规范,格外注重法制,同时也针对自己的国情
制定了许多高效务实的管理办法,充分兼顾原则性和可操作性,既有法律的正文规定
又有补充法规的具体规定,法律规定散于各章条款中,体现了注重效率的的法制精神。
LOGO
Page 18
过渡页
新加坡会计的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 1) 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由职业团体转入由社会各界组 成的独立委员会。2002年, 新加坡政府即接受该委 员会意见, 修订了《公司法》, 根据该法财政部于 2002年8月成立公司披露与治理委员会, 简称CCDG) , 由其取代原民间机构———注册会计师协会 ( 2) 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由民间机构转入官方机构。新 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公司披露与治理委员会由财 政部成立, 其成员上至主席下至委员均由财政部长 指定, 由《公司法》确定其法定地位, 并向财政部 负责。 ( 3) 会计准则被赋予法律效力强制执行。2002年之前, 新加坡的会计准则并不 具有法律效力。2002年新修订的《公司法》赋予了新加坡财务报告准则及其 解释的法律效力。
LOGO
Page 4
印象新加坡
经济特色
新加坡是一个城市国家。国土总面积
699.4平方公里,土地面积狭小而人口密
度很高,但有实力和活力,新加坡的经济 发展不仅排在“亚洲四小龙”之首,商业 服务贸易排行榜出口、进口均为全球16位。 用新加坡总理李显龙的话说:他们已经在 一代人时间内从第三世界越升至第一世界。 新加坡的新国会大厦,有别于“旧国会 大厦”(Old Parliament House)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计准则以国际会计为基础,公司报表强调“真实与公允反应” •新加坡独立前所适用的法律为英联邦法律,1965年独立以后,走上了自主立法的道路, 其法律制度源于殖民继承历史,新加坡在经济法方面陆续颁布了《公司法》、《外国投 资法》、《外贸法》、《税法》新加坡对会计的约束主要以立法的形式,使会计活动在 法律的框架内有序的进行。
新加坡会计准则的发展历程
1987年到2002年:逐渐脱离英国会计准则, 向国
际会计准则靠拢,1987年,新加坡实行重大会计改革,
取消了会计协会,成立注册会计师协会 ( ICPAS) 。 注册会计师协会在1987年根据新加坡的经济情况以国
际会计准则为蓝本出台新加坡的会计准则。
2
LOGO
Page 7
LOGO
Page 20
新加坡会计的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2.
(二)会计准则制定的过程应更加公开,并提高社会的参与意


准则的制定过程实际上是一种由多方的利益集团参与的博弈过程,所以 CCDG将征求意见稿挂在官方主页,人人都可下载,并且准则制定中的任何进展 都会公之于众。这种公开性不仅有利于社会各界更加了解准则的制定过程,还 可以吸引各方利益集团的关注,并让他们积极参与到准则的制定过程中来,而 会计准则经过这种不断的多方博弈才能更加完善和健全。相比之下,我国会计 准则的制定机构是财政部门会计司下的会计准则委员会,在新准则的制定中, 虽然也有将征求意见稿挂在网上,但并没有引起社会的积极讨论,主要是因为 在国企中的会计人员普遍缺乏参与博弈的意识。所以我国应调动各利益集团参 与准则制定的热情,并保证他们的参与真正发挥作用。
LOGO
Page 12
新加坡会计准则的变革
由于新加坡会计准则制定直接以国际会计准则理 事会发布的IAS/IFRS为蓝本, 因此其准则制定跳 过英、美模式的立项和起草阶段, 只经过三个阶 段: 征求阶段、审查反馈意见、后征求意见阶段 ———提交意见信给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当国 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发布征求意见稿, 新加坡会计 准则制定机构将同时以其自身名义在其网站发布 相同的征求意见稿, 以征求公众意见。在审查公 众意见及征求意见稿上的会计问题之后, 会计
时就与国际会计准则保持一致。因此,遵守了新加坡会计准则在很大
程度上意味着遵守了国际会计准则。IASB发布的准则为国际财务报告 准则(IFRSs)。新加坡采用了IASB发布的IASs和IFRSs,对每个准则
进行仔细考虑后才确定是否应用为新加坡的准则。被采用的准则将被
作为新加坡发布的财务报告准则(FRS)。新加坡将会计准则更名为 财务报告准则也反映了其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
( 1) 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由职业团体转入由社会各界组 成的独立委员会。2002年, 新加坡政府即接受该委 员会意见, 修订了《公司法》, 根据该法财政部于 2002年8月成立公司披露与治理委员会, 简称CCDG) , 由其取代原民间机构———注册会计师协会 ( 2) 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由民间机构转入官方机构。新 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公司披露与治理委员会由财 政部成立, 其成员上至主席下至委员均由财政部长 指定, 由《公司法》确定其法定地位, 并向财政部 负责。 ( 3) 会计准则被赋予法律效力强制执行。2002年之前, 新加坡的会计准则并不 具有法律效力。2002年新修订的《公司法》赋予了新加坡财务报告准则及其 解释的法律效力。

新加坡与我国同处亚洲,两国一直都采取积极的吸取和利用外资政策。但 由于经济、政治、市场环境的差别,两国的会计国际化进程却采取了不同的 方式。新加坡由于外资企业占主导地位,拥有成熟的市场环境,会计模式从 一开始就几乎照搬国际会计准则。但其近年来会计制度的改革也体现了加快 会计国际化、加强公司治理、加强会计监管模式等一系列议题,会计准则的 修订则体现了经济全球化下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问题。而我国至今大部分企 业仍为国有企业,所以会计准则采取了在转型经济中渐进的方式,2006年新 会计准则的颁布实施使我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基本趋同。但在将来的 会计国际化协调道路上怎么发展,新加坡会计制度的发展是值得我国借鉴的。
LOGO
Page 21
新加坡会计的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3.
(三)会计准则的制定成员应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从新加坡会计准则的制定机构由ICPAS到CCDG的转变可以看出,其成员扩展 到商界、学术界和政府等各界代表,使其准则可以适应多方的利益和要求。而 在我国,准则的起草小组或核心小组的成员几乎全部是技术性的政府官员,他 们仅仅代表政府机构和国有资本所有者的利益,然而在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体制下,国有资本所有者仅是企业利益相关者之一。 随着近年证券市场的发展和股权分置改革,股权的社会化程度迅速提高,如果 公众持股人的利益在准则中不能得到应有的重视,那么企业就有可能采用违法 的方式去实现他们的利益目的。近年来出现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在某种程度 上可以说是会计准则制定者的代表性不足的后果。
LOGO
Page 9
新加坡会计准则的制定
(二)新加坡允许采用全球公认的会计准则,如美国公认会计原则 (GAAP)。目前,在美国上市的非新加坡公司到新加坡上市,新加坡 允许其采用GAAP而不用调整为新加坡的会计准则。新加坡要吸引国外
公司投资和上市,其原则就是不给企业增加不必要的成本,同时还要
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况且,投资者可以从投资经理人那里获得有关公 司业绩的分析和对比信息。因此,新交所已允许国外上市公司采用新
LOGO
Page 4
印象新加坡
经济特色
新加坡是一个城市国家。国土总面积
699.4平方公里,土地面积狭小而人口密
度很高,但有实力和活力,新加坡的经济 发展不仅排在“亚洲四小龙”之首,商业 服务贸易排行榜出口、进口均为全球16位。 用新加坡总理李显龙的话说:他们已经在 一代人时间内从第三世界越升至第一世界。 新加坡的新国会大厦,有别于“旧国会 大厦”(Old Parliament House)
3
LOGO
Page 8
新加坡会计准则的制定
■新加坡在1963年脱离英国殖民统治后, 开始独立探索其会 计发展道路。 (一)新加坡会计准则几乎完全是依照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发布的
国际会计准则来制定的。它采用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 (IASB) 的概 念框架,新加坡公司披露与治理委员会(CCDG) 开始制定会计准则
交所认同的可选择的会计准则。对于新加坡的上市公司,CCDG认为如
果它们也在国外上市并要求采用不同的准则,只要该准则在新交所允 许的范围内,它们可以不采用新加坡的FRS。对于这种双重上市公司, 其应该为投资者提供与同行业其他公司可比的分析报告。
LOGO
Page 10
新加坡会计准则的制定
(三)新加坡允许在其境内上市的外资企业遵照IFRSs 、GAAP、FRS编 制财务报告。新加坡免除了企业将其遵照GAAP或IFRSs编制的财务报告 调整为按FRS编报,这充分体现了新加坡会计准则最大限度地为国家吸
引外来投资及为保护投资者的利益服务并把服务于国家和社会作为会
计目标的特点。同时,新加坡基本上接受了国际会计准则,这决定了 新加坡会计国际化的特点。但是我们必须看到,新加坡对IFRSs的接受 不是盲目的,而是在充分考虑了IFRSs对新加坡的适用程度之后才决定 是否在本国采用。
LOGO
Page 11
新加坡会计准则的变革
独特的注册会计师行业
新加坡注册会计师的管理基本沿用国际规范,格外注重法制,同时也针对自己的国情
制定了许多高效务实的管理办法,充分兼顾原则性和可操作性,既有法律的正文规定
又有补充法规的具体规定,法律规定散于各章条款中,体现了注重效率的的法制精神。
LOGO
Page 18
过渡页
新加坡会计的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LOGO
Page 15
新加坡会计模式
B
A
C
表现形式
E
D
LOGO
Page 16
新加坡会计模式的特点
立法根基建立在英国普通法系上,新法规陆续颁布并不断修订
•新加坡的开房程度很高,吸引了大量国际资金流入,因此以国际准则为本国会计准则制 定是成本效益优先的选择,每条国际会计准则制定基础都经过审查,以此确认其是否符 合新加坡国情,之后作为临时会计准则发布,将有助于降低在新加坡投资的公司和走向 海外市场的新加坡公司服从成本。基于选择英联邦的会计模式,强调公司财务报表应公 允真反映,并遵守国际会计准则,提出对国际会计准则的修改,以适应新加坡国情。
LOGO
新加坡会计准则与会计模式的介绍 小组成员:
LOGO
Page 2
目录
印象新加坡
新加坡会计准则的发展、制定、变革
新加坡会计模式及其特点
中新比较会计模式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
LOGO
Page 3
印象新加坡
地理位置
新加坡是一个岛屿国家。地处 东南亚的马来半岛南端,由一个本 岛和60多个小岛组成,在赤道之北 136.8公里处,其本岛由东到西约 42公里,总面积为682平方公里, 扼太平洋和印度洋的航运要道—— 马六甲海峡的咽喉,是亚、澳、欧、 非 四 洲 的 海 上 交 通 枢 纽 。
LOGO
Page 19
新加坡会计的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1.
(一)加快对国际经济形势变化的反应速度

新加坡会计准则的修订一直都是紧跟着国际会计准则的修订,包括其准 则称谓和准则制定机构的改革。从新加坡会计准则的制定程序来看,CCDG在 准则制定的每一个阶段都与IASB保持沟通并密切关注其发展。2007年,CCDG 就FRS7,FRS101两条准则在5个月内修订了两次。迅速的调整不仅可以消除存 在的问题,还可以防患于未来,但由此增加的相关成本,包括编制成本、学 习成本、新会计软件的研发使用费、审计费、咨询费等也值得思考。我国没 有必要完全追随国际会计准则的变化,但准则制定机构应该积极关注和参与 国际会计准则的修订和完善,及时思考其在我国的实际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