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18讲 基因的表达练习(含解析)
第18讲 基因工程(讲义)解析版

第18讲 基因工程考点01 基因工程★ 考向1 基因工程的理论基础1、基因工程的理论基础2、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 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
(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启动子在基因的首段,它是RNA 聚合酶的结合位点,能控制着转录的外源基因在受体细胞内表达理论 基础 ①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②遗传信息的传递都遵循中心法则。
③生物界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重组DNA : 载体+目的基因 复制转录 RNA 翻译 蛋白质基因拼接 ①DNA 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四种脱氧核苷酸。
②DNA 分子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③双链DNA 分子的空间结构都是双螺旋结构。
开始;终止子在基因的尾端,它控制着转录的结束;标记基因便于目的基因的鉴定和筛选。
(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
(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分子水平上的检测: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
易错警示:辨析农杆菌转化法中的两次拼接与两次导入(1)两次拼接:第一次拼接是将目的基因拼接到Ti质粒的T-DNA中;第二次拼接指被插入目的基因的T-DNA被拼接到受体细胞染色体的DNA上。
(2)两次导入:第一次导入是将含目的基因的Ti质粒导入农杆菌;第二次导入是将含目的基因的T-DNA导入受体细胞。
3、DNA的粗提取与鉴定(1)原理:利用DNA、RNA、蛋白质和脂质等在物理和化学性质方面的差异,提取DNA,去除其他成分。
新高考生物总复习必修2 第18讲 基因的表达

28
考点一
考点二
澄清易错易混·强化科学思维
考点二 中心法则及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1.中心法则 (1)提出者:__克__里__克_____。 (2)补充后的内容图解:
①DNA的复制;②___转__录___;③翻译;④ _R_N__A_的__复__制__;⑤ _R_N__A_逆__转__录__。
20
考点一
考点二
澄清易错易混·强化科学思维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基因的表达。转录时RNA聚合酶与该基因的某一启动部位相结合, 起始密码在mRNA上,A错误;miRNA与W基因mRNA结合发生在RNA之间,也遵循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为A与U、C与G配对,C错误;据图可知miRNA蛋白质复合物中 miRNA为单链,该单链与W基因mRNA结合,抑制W蛋白的合成,D错误。 答案 B
15
考点一
考点二
澄清易错易混·强化科学思维
围绕DNA与RNA的比较考查生命观念
1.(2013·全国卷Ⅱ)关于DNA和RNA的叙述,正确的是( ) A.DNA有氢键,RNA没有氢键 B.一种病毒同时含有DNA和RNA C.原核细胞中既有DNA,也有RNA D.叶绿体、线粒体和核糖体都含有DNA
16
考点一
(4)过程
核糖体
tRNA mRNA 多
终止密码子
(5)产物:多肽—盘—曲—折—叠→蛋白质
7
考点一
考点二Leabharlann 澄清易错易混·强化科学思维1.辨析遗传信息、密码子与反密码子 (1)界定遗传信息、密码子(遗传密码)、反密码子
8
考点一
考点二
澄清易错易混·强化科学思维
(2)明确氨基酸与密码子、反密码子的数量关系 ①一种氨基酸可对应一种或几种密码子(即密码子的简并性),可由一种或几种 tRNA转运。 ②除终止密码子外,一种密码子只能决定一种氨基酸;一种tRNA只能转运一种氨 基酸。 ③密码子有64种(3种终止密码子;61种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基因的表达》真题汇编含答案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基因的表达》真题汇编2023年1、(2023·湖北)科学家破解了遗传密码,得知mRNA上3个相邻的碱基决定1个氨基酸。
每3个这样的碱基叫作1个密码子,科学家将密码子编制成了密码子表,表中共有多少个密码子()A.21B.61C.62D.64【答案】D【分析】有关密码子,可从以下几方面把握:1、概念:密码子是mRNA上相邻的3个碱基。
2、种类:64种,其中有3种是终止密码子,不编码氨基酸。
3、特点:(1)一种密码子只能编码一种氨基酸,但一种氨基酸可能由一种或多种密码子编码;(2)密码子具有通用性,即自然界所有的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详解】ABCD、遗传学上把信使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共有64种,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2、(2023·湖北)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会在宿主细胞内合成自身的外壳蛋白。
该过程中,遗传信息的流向是()A.DNA→蛋白质B.DNA→mRNA→蛋白质C.DNA→mRNA→tRNA→蛋白质D.RNA→mRNA→tRNA→蛋白质【答案】B【分析】噬菌体属于DNA病毒,在繁殖时只会提供模板DNA,其余的原料、酶以及能量均由大肠杆菌提供。
【详解】噬菌体属于DNA病毒,在繁殖时提供模板DNA,在大肠杆菌体内,通过转录、翻译的过程合成自身的外壳蛋白,故该过程中,遗传信息的流向是DNA→mRNA→蛋白质,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3、(2023·湖北)某种小鼠的黄色体毛遗传与A vy基因的表达直接相关。
研究发现,小鼠A vy基因的碱基序列不变,但部分碱基发生了甲基化修饰,抑制了基因的表达,进而导致小鼠毛色发生改变。
这种DNA甲基化修饰可以遗传给后代,使后代出现同样的表型。
该现象属于()A.表观遗传B.伴性遗传C.显性遗传D.常染色体遗传【答案】A【分析】表观遗传是生物体基因的碱基序列保持不变,但基因表达和表型发生可遗传变化的现象,常见的修饰有甲基化和组蛋白乙酷化等。
高考生物-基因的表达-专题练习(含答案与解析)

高考生物专题练习基因的表达1.基因编辑技术是当前生命科学和生物医学等领域研究的热点,它通过修饰基因而改变基因的表达。
下图表示细胞内基因表达过程,其中过程M称为()A.复制B.转录C.翻译D.逆转录2.下图是人体细胞内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中的一个过程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过程表示转录B.该过程表示翻译C.该过程以脱氧核苷酸为原料D.该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3.细胞中的翻译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该过程不需要的物质或结构是()A.转运RNA B.核糖体C.氨基酸D.脱氧核苷酸4.tRNA具有转运氨基酸的功能,右图tRNA携带的氨基酸是(各选项括号中内容为相应氨基酸的密码子)()A.精氨酸(CGC)B.丙氨酸(GCG)C.甘氨酸(GGC)D.脯氨酸(CCG)5.下列有关细胞中基因的叙述,错误的是()A.基因能指导蛋白质的合成B.每个DNA分子上都只有一个基因C.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6.下列关于DNA和基因的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是碱基对随机排列而成的DNA片段B.DNA的碱基排列顺序就代表基因C.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D.组成不同基因的碱基数量一定不同7.下图为中心法则图解,其中表示翻译过程的是()A.①B.②C.③D.④8.下列关于真核生物中基因、染色体和性状的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B.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RNA和蛋白质C.染色体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D.生物体性状的表现不受环境影响9.图甲所示为基因表达的过程,图乙为中心法则,①~⑤表示生理过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甲所示过程需要多种酶参与,是染色体DNA上的基因表达过程B.图乙所示过程均需要核苷酸为原料C.图甲所示过程为图乙中的②④过程D.图乙中涉及碱基A与U之间配对的过程为②③④⑤10.下面是几种抗菌药物的抗菌机理以及中心法则的图解。
①青霉素: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②环丙沙星:抑制细菌DNA解旋酶的活性;③红霉素:能与细菌细胞中的核糖体结合以阻止其发挥作用;④利福平:抑制RNA聚合酶的活性。
考点18 基因的表达-2020年衔接教材新高三一轮复习生物(解析版)

考点18 基因的表达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及基因表达的叙述,不合理的是()A.一对等位基因的碱基对数目和排列顺序可能不同B.染色体上的DNA通过半保留复制使子代保留了亲代一半的遗传信息C.转录和翻泽过程均可发生在细胞质中,翻译过程中需要多种RNA参与D.细胞中所有RNA都来自DNA的转录,同一细胞可同时发生两种RNA的合成【答案】B【解析】【分析】转录、翻译的比较:【详解】等位基因是基因突变形成的,而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因此一对等位基因的碱基对数目和排列顺序可能不同,A正确通过DNA半保留复制,子代保留了亲代全部的遗传信息,B错误;转录和翻泽过程均可发生在细胞质中,翻译过程中需要多种RNA(mRNA作为翻译的模板、tRNA作为转运氨基酸的工具、rRNA参与核糖体的组成,而核糖体是翻译的场所)参与,C正确;细胞中所有RNA都来自DNA的转录,同一细胞可同时发生两种RNA的合成,D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DNA分子的复制、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要求考生识记DNA分子复制、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场所、条件及产物等基础知识,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2.图1、图2是两种生物基因表达的过程,图3表示中心法则及补充。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2属于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过程B.图1中的两个过程配对方式一样C.图3中①过程属于DNA的复制过程D.图3各过程可在试管中模拟进行,除需要一定的物质和能量条件外,还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等【答案】B【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图1表示真核细胞的基因表达的过程,甲表示DNA,乙表示RNA,丙丁表示多肽链,a表示核糖体;图2表示原核细胞的基因表达的过程,其中b表示DNA,c表示多肽链;图3表示中心法则的过程,其中①表示DNA的自我复制,②表示转录,③表示翻译,④表示逆转录,⑤表示RNA自我复制。
【详解】图2中由于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围的细胞核,基因表达的过程是边转录边翻译,A正确;图1中的两个过程配对方式不完全一样,前者有T-A,后者有U-A,B错误;图3中①过程表示DNA的复制,C 正确;图3各过程可在试管中模拟进行,除需要一定的物质和能量条件外,还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以维持酶的活性,D正确。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后练习:18基因的表达

课时训练18 基因的表达一、选择题(共12小题)1.(2014·青岛一模)某蛋白质分子由一条含176个氨基酸的肽链构成。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参与合成该多肽的tRNA 最多可有61种B .参与合成该多肽的细胞器应该有4种C .组成该多肽的氨基酸应该有20种D .该多肽的模板mRNA 上能被翻译的密码子最多可有64种解析:参与合成该多肽的细胞器是核糖体和线粒体;组成该多肽的氨基酸不一定有20种;终止密码子UAA 、UAG 、UGA 并不编码任何氨基酸,起着终止肽链合成的作用。
答案:A2.(2014·沈阳联考)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过程如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基因)DNA ――→①mRNA ――→②蛋白质――→③性状A .①过程是转录,它分别以DNA 的两条链为模板合成mRNAB .②过程是翻译,只需要mRNA 、氨基酸、核糖体、酶、ATP 即可C .③过程表明所有的性状都是通过基因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实现的D .基因中替换一个碱基对,往往会改变mRNA ,但不一定改变生物的性状解析:转录的模板是DNA 的一条链;翻译还需tRNA ;基因还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间接控制性状;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基因中替换一个碱基对,不一定改变生物的性状。
答案:D3.如图表示在人体细胞核中进行的某一生命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过程共涉及5种核苷酸B .在不同组织细胞中该过程的产物一定相同C .该过程需要解旋酶和DNA 聚合酶D .该过程涉及碱基互补配对和ATP 的消耗 解析:图示为转录过程,根据图中碱基可判断涉及3种脱氧核苷酸和3种核糖核苷酸;因不同组织细胞中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人体细胞核中转录的产物不完全相同;转录过程不需要DNA 聚合酶,需要的是RNA 聚合酶;转录过程中DNA 与RNA 上发生碱基配对,生物大分子的合成需要消耗能量。
答案:D4.如图甲、乙是真核生物遗传信息传递过程中的某两个阶段的示意图,丙为图乙中部分片段的放大示意图。
第18讲 基因工程(练习)(解析版)

第18讲基因工程目录01 基因工程101 基因工程1.(不定项)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是一种体外扩增DNA片段的技术。
某DNA片段的PCR反应程序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预变性可促进模板DNA边解旋边复制B.退火是让解旋状态模板DNA恢复双螺旋C.延伸结束后,新片段中的引物将被切除D.终延伸可使目的基因的扩增更加充分【答案】ABC【分析】PCR过程为①变性,当温度超过90①时,氢键断裂,双链DNA解聚为单链;①复性,当温度降低到50①左右时,两种引物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与两条单链DNA结合;①延伸,温度上升到72①左右时,溶液中的四种脱氧核苷酸在耐高温的DNA聚合酶的作用下,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新的DNA链。
【详解】A、预变性的目的是破坏DNA中可能存在的较难破坏的复杂二级结构,使DNA充分变性,A错误;B、退火是让两种引物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与两条单链DNA结合,B错误;C、延伸结束后,新片段中不会切除引物,C错误;D、终延伸过程是为了让引物完全延伸并让单链产物完全复性形成双链结构,可使目的基因的扩增更加充分,D正确。
故选ABC。
2.R型细菌生长至一定阶段会分泌感受态因子,诱导感受态特异蛋白质的表达;使细胞表面的DNA结合蛋白及核酸酶裸露,具有与DNA结合的活性。
S型细菌中控制荚膜形成的S基因吸附在R型细菌上即可整合到R型细菌的基因组中,完成转化。
据此解释格里菲思实验中只有少数R型细菌发生转化的原因,错误的是()A.S基因只有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释放出来才能促成R型细菌的转化B.只有少数的S基因可吸附在R型细菌上,完成部分R型细菌的转化C.蛋白质和DNA对高温的耐受力不同是导致蛋白质不是转化因子的原因D.R型细菌的转化与S基因的数量、R型细菌的状态有关【答案】A【详解】A、S基因从获得S型细菌中释放出来也能促成R型细菌的转化,A错误;B、因为R型细菌只有进入感受态才相对比较容易接受外源基因,而即使进入了感受态,也会受到外源基因大小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从而只有少数的S基因可吸附在R型细菌上,完成部分R型细菌的转化,B正确;C、蛋白质空间结构不稳定容易受到高温等因素的影响而变性,DNA空间结构为双螺旋结构较稳定;蛋白质和DNA对高温的耐受力不同是导致蛋白质不是转化因子的原因,C正确;D、转化效率受外源基因大小、数量、细菌密度及生长状况等因素的影响,故R型细菌的转化与S基因的数量、R型细菌的状态有关,D正确。
2023年老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练习18 基因的表达

课时规范练18基因的表达1.(2021四川绵阳第三次诊断)蒲公英对治疗由幽门螺旋杆菌引起的胃痛病具有一定的疗效。
研究表明,它的提取物可作用于该细菌,使其合成的mRNA不能与核糖体结合。
据此判断,该提取物直接影响细菌的()A.细胞壁的合成B.蛋白质的合成C.DNA的复制D.基因的转录2.下列关于复制、转录、逆转录和翻译的叙述,正确的是()A.DNA的复制和转录都有双链的解旋,且发生在细胞核内B.T2噬菌体可入侵肺炎双球菌,并在肺炎双球菌内繁殖C.HIV入侵T细胞后,会在自身携带的逆转录酶的作用下合成DNAD.在翻译过程中,一个mRNA分子上通常只能结合一个核糖体3.(2021百师联盟开年摸底联考)三位科学家因发现丙肝病毒(HCV)而获得202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HCV是有包膜的单股正链RNA病毒,主要经血液或血制品传播。
上图表示HCV遗传信息的流向,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过程①需要的RNA复制酶是在HCV的核糖体上合成的B.HCV的RNA上存在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C.ATP可以为图中过程①和过程②提供能量D.过程①和过程②中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相同4.图1中A、b、C表示人体一条染色体上相邻的三个基因,其中C基因控制血红蛋白的合成,m、n为基因的间隔序列;图2为C基因进行的某种生理过程。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该细胞应为红细胞,图1中的A基因在细胞成熟后可能进行表达B.m、n片段不具有遗传效应,可进行复制,但不能进行转录C.图2中甲的移动方向是从右向左,丙可作为翻译的直接模板D.图2中若丙携带的遗传信息出现差错,则控制合成的血红蛋白结构一定改变5.(2021吉林长春五校联考)图示为中心法则中的两个过程,箭头表示子链延长的方向。
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甲乙A.图甲过程表示DNA分子的复制B.酶1是解旋酶,酶3为RNA聚合酶C.图乙中基因2指导的子链延伸方向与基因1一定相同D.对于核DNA分子,一个细胞周期中图甲中过程仅发生一次,图乙过程可发生多次6.果蝇的昼夜节律与PER蛋白浓度的变化有关,下图为PER蛋白作用的部分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8讲基因的表达A组基础题组一、选择题1.(2018福建莆田期中)下列有关遗传信息、密码子和反密码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A.DNA中的遗传信息是通过转录传递给mRNAB.一种密码子在不同细胞中决定不同种氨基酸C.不同密码子编码同种氨基酸可增强密码的容错性D.反密码子是tRNA中与mRNA碱基互补配对的三个碱基答案 B 一种氨基酸可能有几个密码子,所以当不同密码子编码同种氨基酸时,在基因突变或其他原因导致mRNA上密码子出错时,生物性状可以不改变,所以可以增强密码的容错性。
2.如图是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某个过程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合成多肽链的第二步是携带氨基酸的tRNA进入A位B.1为tRNA上的密码子,可与mRNA进行碱基互补配对C.合成多肽链的第三步主要是P位的氨基酸转移到A位的tRNA上D.2是由DNA转录而来的,2中不存在胸腺嘧啶核糖核苷酸答案 B 翻译时,合成多肽链的第二步是与mRNA上第二个密码子互补配对的tRNA携带氨基酸进入A 位,A正确。
密码子存在于mRNA上,tRNA上的为反密码子,B错误。
合成多肽链的第三步是在相关酶的作用下,P位的氨基酸与A位的氨基酸经脱水缩合形成肽键而转移到A位的tRNA上,C正确。
2表示mRNA,mRNA 上不存在胸腺嘧啶核糖核苷酸,D正确。
3.(2018山东泰安摸底)关于RNA的叙述,正确的是( )A.75个碱基组成的tRNA,其上含有25个反密码子B.900个碱基组成的mRNA,其上含有的密码子均决定氨基酸C.结核杆菌的rRNA的形成与核仁密切相关D.人体的不同细胞中,mRNA的种类不一定相同答案 D 一个tRNA上只有1个反密码子;mRNA上终止密码子不对应氨基酸;结核杆菌是原核细胞,没有细胞核,没有核仁;人体的不同细胞中,不同的基因选择性表达,也有部分相同基因表达,所以mRNA的种类不一定相同。
4.如图所示为某生物的基因表达过程。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过程发生在真核细胞内,在RNA聚合酶的作用下DNA双螺旋解开B.若合成一条肽链时脱去了100个水分子,则该条肽链中至少含有102个氧原子C.RNA与DNA的杂交区域中既有A—T又有U—A之间的配对D.该基因翻译时所需tRNA与氨基酸的种类数不一定相等答案 A 图中转录和翻译过程在同一时空进行,故发生在原核细胞中,A项错误;若合成一条肽链时脱去了100个水分子,则形成100个肽键,每个肽键中含有1个氧原子,同时每条肽链至少含有1个游离的羧基,因此该条肽链中至少含有100+2=102个氧原子,B项正确;RNA与DNA的杂交区域中碱基配对方式为A—T、U—A、C—G,C项正确;一种氨基酸可以由一种或几种tRNA来转运,因此该基因翻译时所需tRNA与氨基酸的种类数不一定相等,D项正确。
5.(2018山东泰安二模)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过程如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DNA基因mRNA蛋白质性状A.①过程是转录,它分别以DNA的两条链为模板合成mRNAB.②过程是翻译,只需要mRNA、氨基酸、核糖体、酶、ATP即可C.③过程表明所有的性状都是通过基因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实现的D.基因中替换一个碱基对,会改变mRNA,但不一定改变生物的性状答案 D ①过程是转录,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mRNA;②过程是翻译,除了需要mRNA、氨基酸、核糖体、酶、ATP,还需要tRNA;基因除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外,还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影响细胞代谢,进而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
6.(2018河南南阳考试)关于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过程中,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①②③遵循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相同B.①②③能在线粒体、叶绿体和原核细胞中进行C.tRNA、rRNA和mRNA分子都含有氢键D.一条mRNA上可与多个核糖体结合共同合成一条肽链,加快翻译速率答案 B ①表示DNA分子的复制过程,该过程中的碱基配对方式为A—T、T—A、C—G、G—C;②表示转录过程,该过程中的碱基配对方式为A—U、T—A、C—G、G—C;③表示翻译过程,该过程中的碱基配对方式为A—U、U—A、C—G、G—C,A错误;线粒体、叶绿体和原核细胞中都含有DNA和核糖体,因此①②③能在线粒体、叶绿体和原核细胞中进行,B正确;mRNA为单链且无折叠区,因此分子中不含氢键,C错误;一条mRNA上可与多个核糖体结合共同合成多条相同的肽链,加快翻译速率,D错误。
7.(2018黑龙江大庆质检)如图是较为完善的“中心法则”,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转录过程都会出现胸腺嘧啶与腺嘌呤配对现象B.图中翻译过程需要催化剂RNA聚合酶和搬运工具tRNAC.图中DNA的复制和RNA的复制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病毒能进行的遗传信息流只有虚线对应的部分答案 C 题图中DNA转录形成mRNA的过程中会出现胸腺嘧啶与腺嘌呤配对现象,但RNA转录形成mRNA 的过程中不会出现胸腺嘧啶与腺嘌呤配对现象,A错误;图中转录过程需要催化剂RNA聚合酶,翻译过程需要搬运工具tRNA,B错误;有些RNA病毒的遗传物质也可以进行自我复制,D错误。
8.对下列各图分析不准确的是( )A.甲图中的①②③均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B.乙图中核糖体在mRNA上移动方向为从右到左,所用原料是氨基酸C.对于丙图,人体内的T淋巴细胞可以进行①②③⑤过程D.丁图中该段内有6种核苷酸答案 C 甲图中①②③过程分别为转录、翻译和DNA复制过程,都存在碱基互补配对,A正确;根据多肽链的长度可知,mRNA在核糖体上的移动方向是从右到左,所用原料是氨基酸,B正确;丙图中①~⑤过程分别为DNA复制、转录、翻译、逆转录和RNA复制过程,T细胞可增殖分化成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可发生①②③过程,不可发生④⑤过程,C错误;丁图为转录过程,其中的DNA链中含有3种脱氧核苷酸,RNA链中也含3种核糖核苷酸,共计6种核苷酸,D正确。
9.(2018浙江宁波联考)Rous肉瘤病毒体内含有逆转录酶,感染人细胞后可将其基因组整合进入人的基因组。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Rous肉瘤病毒可诱发人的细胞癌变B.该病毒体内的逆转录酶可进入宿主细胞C.逆转录过程需要利用宿主细胞中的脱氧核苷酸D.该病毒的发现使中心法则补充了遗传信息从RNA流向RNA的途径答案 D Rous肉瘤病毒是一种致癌因子,其诱发人细胞癌变的原理是基因突变,A正确;Rous肉瘤病毒无细胞结构,利用自己的遗传物质RNA为模板,利用人细胞的原料,在自己的酶系统作用下完成逆转录过程,B正确;逆转录过程需要的原料是脱氧核苷酸,由人细胞提供,C正确;该病毒的发现使中心法则补充了遗传信息从RNA流向DNA的途径,D错误。
10.豌豆的圆粒和皱粒产生机理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皱粒豌豆的产生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B.此题能够表现基因对生物性状的直接控制C.插入外来DNA序列导致基因数目增加D.豌豆的圆粒和皱粒是一对相对性状答案 D 插入外来DNA序列导致皱粒豌豆的产生属于基因突变,A错误;插入外来DNA序列导致基因结构改变,基因数目没有增加,使淀粉分支酶基因不能表达,能够表现基因对生物性状的间接控制,B、C错误;豌豆的圆粒和皱粒是一对相对性状,D正确。
二、非选择题11.如图为某种真菌线粒体中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示意图,右图为其中一个生理过程的模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1)Ⅰ、Ⅱ代表的结构或物质分别为: 、。
(2)完成过程①需要的物质是从细胞质进入细胞核的,它们是。
(3)从图中分析,基因表达过程中转录的发生场所有。
(4)根据题图判断:[Ⅲ]为(填名称)。
携带的氨基酸是。
若蛋白质2在线粒体内膜上发挥作用,推测其功能可能是参与有氧呼吸的第阶段。
(5)用α-鹅膏蕈碱处理细胞后发现,细胞质基质中RNA含量显著减少,那么推测α-鹅膏蕈碱抑制的过程是(填序号),线粒体功能(填“会”或“不会”)受到影响。
(6)如图为上图中①过程,图中的b和d二者在化学组成上的区别是。
图中a 是一种酶分子,它能促进c的合成,其名称为。
答案(1)核膜线粒体DNA (2)ATP、核糖核苷酸、酶(3)细胞核、线粒体(4)tRNA 苏氨酸三(5)①会(6)前者含脱氧核糖,后者含核糖RNA聚合酶B组提升题组一、选择题12.(2018湖南张家界三模)如图所示某种病毒在宿主细胞内的繁殖过程。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病毒为逆转录病毒,其遗传物质为RNAB.过程①为逆转录过程,需要逆转录酶和RNA聚合酶C.cDNA可导致宿主细胞产生可遗传的变异D.cDNA随染色体DNA复制和表达,产生新病毒答案 B 由图知该病毒经①过程,合成了cDNA,说明①过程为逆转录,需要逆转录酶,该病毒的遗传物质为RNA,A项正确,B项错误;cDNA与宿主细胞的染色体DNA发生基因重组,C项正确;由③转录过程合成病毒的RNA,经④翻译出蛋白质外壳并产生新病毒,D项正确。
13.油菜的中间代谢产物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运输到种子后有两条转变途径,如图所示(已知酶a能被蛋白酶水解)。
科研人员根据这一机制培育出了高油油菜,其产油率由原来的35%提高到了5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酶a和酶b结构的区别是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肽链的空间结构不同B.油菜含油量高的原因是物质C的形成抑制了酶b合成过程中的转录阶段C.模板链转录出mRNA的过程中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为A—T、G—CD.由图可知,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答案 A 由题图可知,基因B的模板链转录出的mRNA既可指导酶b的合成,又可参与物质C(双链RNA)的合成,故油菜产油率高的原因是物质C的形成抑制了酶b合成过程中的翻译阶段,B错误;模板链转录出mRNA的过程中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为A—U、G—C、T—A,C错误;由题图可知,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D错误。
二、非选择题14.为了探究DNA的转录过程,有人在实验室中进行了如下模拟实验,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实验方案:将从大肠杆菌中提取的RNA聚合酶加入含有足量的四种核糖核苷酸的试管中,并将试管放在适宜温度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定其中的RNA含量。
(1)该实验中能否检测出RNA? ,原因是。
(2)人们通过研究发现,有些抗生素能阻断细菌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抑制细菌的繁殖。
现发现一种新型抗生素,请你根据上述模拟实验的方法,探究这种抗生素能否阻断细菌和人体DNA的转录过程。
①实验步骤:第一步:取A、B、C、D 4支试管,各加入足量的ATP、4种核糖核苷酸和相关的酶。
第二步:向A试管中滴加适量一定浓度的抗生素溶液,B试管中滴加,同时向A、B试管中加入等量且相同的细菌D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