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oodle平台的网络课程学习活动设计

合集下载

基于魔灯课程设计的BIG6模式

基于魔灯课程设计的BIG6模式

基于魔灯课程设计的BIG6模式魔灯课程设计的 BIG6模式: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在教育领域,魔灯课程设计以其灵活性和实用性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

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魔灯课程设计强调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其中,BIG6模式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魔灯课程设计的方法,它的是学生能力的发展而非单纯的知识传递。

BIG6模式,全称Problem-Based Learning(问题式学习)的六大步骤,包括:明确问题和目标、收集相关信息、生成和使用假设、进行试验、分析和解释数据以及交流和反思。

在魔灯课程设计中,BIG6模式的应用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同时也能锻炼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以学生为中心:魔灯课程设计始终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灵活性强:魔灯课程设计的主题和内容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要进行调整,使得学习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注重实践能力:魔灯课程设计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亲身实践,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激发学习兴趣:魔灯课程设计通常采用生动有趣的案例和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使他们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

培养团队协作能力:魔灯课程设计中的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让他们在协作中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魔灯课程设计的BIG6模式是一种有助于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方式。

通过明确问题和目标、收集相关信息、生成和使用假设、进行试验、分析和解释数据以及交流和反思等步骤,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学习效果。

魔灯课程设计的灵活性和实用性也让它成为了教育领域的热门选择。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需要深入理解和掌握魔灯课程设计以及BIG6模式,以便更好地应用于教学实践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教育领域也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

基于Moodle的有机化学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

基于Moodle的有机化学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

基于Moodle的有机化学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摘要:Moodle是基于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而开发的课程管理系统,是一个免费的开放源代码软件,目前在世界各国已广泛应用。

以Moodle 为平台,结合多媒体技术,对有机化学网络课程进行了系统设计,构建了一个学生自主学习、师生互动交流的课外学习平台。

关键词:Moodle;有机化学;网络课程;自主学习1Moodle平台简介Moodle是一个英文缩写,其英文全称为Modular Object-Oriented Dynamic Learning Environment,即模块化面向对象的动态学习环境。

它是澳大利亚教师Martin Dougiamas 基于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而开发的课程管理系统,是一个免费的开放源代码软件,目前在各国已广泛应用,是一个用来建设基于Internet 的课程和网站的软件包。

Moodle 平台依据社会建构主义的教学思想,即教育者(老师)和学习者(学生)都是平等的主体,在教学活动中,他们相互协作,并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共同建构知识。

Moodle平台的界面简单、精巧,使用者可以根据需要随时调整界面、增减内容。

课程列表显示了服务器上每门课程的描述,包括是否允许访客使用,访问者可以对课程进行分类和搜索,按自己的需要学习课程。

Moodle主要包括以下功能:课程管理、作业模块、聊天模块、投票模块、论坛模块、测验模块、资源模块、问卷调查模块、Wikis模块和互动评价模块等。

在中国,Moodle既音译又形象地被翻译为“魔灯”,意即能为教学带来福音的神灯,并且被越来越多高校应用于网络教学。

与传统的直接把教科书内容完整呈现在互联网上的网络课程不同,本网络课程利用Moodle分为不同学习专题,有针对性地挑选教材上有重要衔接作用并且大部分学生较难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利用图片、视频、动画等媒体进行多方面多角度的解释,使得学生不仅限于课堂时间学习,教师不局限于课堂教学时长时间重复同一个知识点。

基于Moodle平台的网络教育应用课程设计探究

基于Moodle平台的网络教育应用课程设计探究

*基金项目:宁夏师范学院校级本科教学工程优质课程资源及平台建设项目(项目编号:JXGC2012B10)。

作者:柳立言,宁夏师范学院讲师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网络教育应用;安贺毅、郭中强,宁夏师范学院教育技术专业(756000)。

摘 要 在基于Moodle 平台功能和优势的基础上,根据网络教育应用课程的特征,结合网络探究学习设计原则,用具体的课程设计实例论述如何在Moodle 平台中进行教学活动设计。

关键词 Moodle;网络教育应用;课程设计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18-0007-03Exploring Network Education Applications Course Design Plat-form based on Moodle //LIU Liyan, AN Heyi, GUO Zhongqiang Based on the features and benefits of the Moodle platform, and consider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urse Network in Education Applications, this paper employs real-life examples to demonstrate how network inquiry-based learning activities can be designed in the Moodle platform moodle; network in education; curriculum designing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在教育领域的普及,如何利用网络已经成为教育技术学专业面临的一个主要课题。

作为一个简单轻便、相容性高、功能强大、技术门槛低的开源软件,以其先进的教学理念已逐步在网络教育中展示了一片新天地。

基于云计算的moodle网络课程教学设计

基于云计算的moodle网络课程教学设计

基于云计算的moodle网络课程教学设计
1、云计算技术应用
云计算技术是一项创新技术,可以为企业提供计算服务。

Moodle是一种开放源码、功能强大的在线学习平台。

结合云计算和Moodle,可以创建一个基于云计算的Moodle网络课程教学设计。

其中,云计算的技术应用主要有:
(1)存储:云计算技术提供安全可靠的存储服务,可以有效地存储课程内容,例如PPT、视频、文档等,以及课程的作业、考试、测验等资源;
(2)计算:云计算技术提供计算服务,可以实现课程作业、考试、测验等资源的分布式处理,实现快速、准确、多样化的课程设计;
(3)安全:云计算技术提供安全服务,可以保障Moodle网络课程的安全,防止保存的课程资源被未经授权的第三方访问、篡改或者丢失等。

2、网络课程设计
Moodle网络课程教学设计保证学习者能够较好地理解、掌握所学知识,从而提高学生成绩,并有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在基于云计算的Moodle网络课程教学设计中,课程设计应该具备以下特点:(1)实用性:课程设计要求课程内容实用,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学习习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2)科学性:要求课程教学设计有学理性。

构建基于Moodle平台的网络课程体系

构建基于Moodle平台的网络课程体系

4 自主性 .
2在线 教材 的 建设 . 在 线 教 材 是 网络 课 程 的 重 要 组 成 ,
网络课程应该坚持以学员为主体 , 营
造一种有助于学员探究性学习的环境, 促
进 一 种 自主学 习 的文化 。 学员 自主 学 习活
它是以知识点为基础的, 按一定检索和 分类规 则组织 的素材资料 , 包括 图形 、
电子教材 , 还在学员间形成一种共享 , 那 就是知识 点的理解 、 用的共享 。 应 如在 F A H 门与提高 中, 的学员在作业 LS入 有
中不 能 画 出逼 真 的 云 朵 , 是 他 在 讨 论 于 区 提 出这 个 问 题 , 的学 员 回复 用 钢 笔 有 工具 , 有 的学员 回复 用铅 笔 工具 , 且 也 并
师, 甚至是退休的教师。 同时涉及 的内容
也 较 为 广 泛 , 基 础 的学 科 : 学 语 文 有 小
教材的理解和透析 、 数学课程电子备课 知识更新 的速度之快 , 学技术的发展 定新的学习任务 , 科 进行教学指导。
基础f 试卷篇) 也有专业 的学科: L S ; FAH
入 门与提 高教 程 、 手 学P oohpc3 新 ht o s图 s
之迅速 , 教师在某些特定的方 面接受新 事物的速度往往没有学生那么迅速 , 此 时学生就充当了教师的角色。
光 盘 材 料 中有 用 的 部 分 , 原 成 可 以再 还
样。 如利用魔灯 的问题讨论 区可以把 自
己的 问题 提 出来 , 回复 解 决 的 方 法 却 而 可 能 是 老 师 , 其 他 学 员 。还 可 以在 教 或
网络课程 的分 析与设计
网络课程作为一种远程教育 , 在内

基于Moodle平台的网络课程设分——以《多媒体素材采集与制作》为例

基于Moodle平台的网络课程设分——以《多媒体素材采集与制作》为例

页 、 签等 也便 于学 生学 到更 多 的知识 。Mo de 伸 了学校教 标 ol延 育 的覆盖 率 , 学生 可 以通过 浏览 器 随时随 地学 习课程 , o l Mo de 既可 以作 为单 独 的在线 课程 , 也可 作为 传统 课网络课程的设计原则
基 于 Mo de 台的 网络课 程设计 ol平
以《 多媒体 素材 采 集 与制作 》 为例
吴 玉娟
( 浙江师范大学 教师教 育学院 , 浙江 金 华 3 10 ) 204 摘 要 :Mo de以其 先 进 的理 念 、 捷 的操 作 及 强 大 的功 能成 为 当前 较 为推 崇的 网络课 程 平 台之 一 , 多媒 体 ol 便 而《
素 材 采 集 与制作 》 课程 对 制 作优 秀 多媒 体 课件 起 到 至 关重要 的作 用 。分 析 了 Mod 平 台的特 点 与功 能 , ol e 阐述 了网络
课 程 的设 计 原 则 , 出 了利用 Mo de 台设 计 《 提 ol平 多媒 体 素 材 采 集与 制作 网络课 程 的构 想 , 对 该 网络课 程 的 前期 分 并
21 适应信 息技 术发展 要求 .
些 需要 经过 加 工制 作才 能用 到课 件 中 。《 多媒体 素 材采集 与 制
作 》 程教 导人们 如何 采 集与 制作 多媒 体素 材 。Mo d 课 o l 台是 e平 目前 较受 推崇 的 网络课 程平 台 , 它可 以为 学生 提供 课堂 与课 下 教 与 学 的资源 , 创设 一个 教 师与 学生 自由发挥 的环 境 ,通过 在
1 Mo de 介 o l简
Mo de即模 块化 面 向对象 的动态 学 习环境 ,它是 由澳 大利 ol
添加 多种 资 源到 网络课 程 中 , 学生 亲 自体会 各种 信息 资源 的 让 实用 性 , 励他 们 主动搜 寻 与制作 多媒 体素 材 。 外 , 可 以利 鼓 另 还

基于Moodle的网络课程设计

基于Moodle的网络课程设计

2. 数 指 针 函
4① 用 D 而不 用 a . l 来访 问t 的格 式 为 :* l . a tp ; . ② 用D 而 不 用S 2 来访 问t的 表 达式 为 *2 . s p。
六 、 的成 员 函 数 指 针 类 设 t A类 的 一 个 对 象 . ( L ) A 的 一 个 tp 型 非 是 fF 1 是 类 ye 静 态 的 函 数 成 员 , ( L 是 A类 的 一 个 tp 1 静 态 函 数 成 g F 2) ye型
维 方 式 转 变 的影 响 (; 元 结 合 《 2何 j 电子 商 务 基 础 》 络 课 程 从 网
网络 教学 平 台 的选 择 、网 络课 程 的创 建 等 方 面 阐 述 Mo de o l 网 络 课 程设 计 与 开 发 过 程 :李 素 丽 基 于混 合 式 教 学 模式 , 以 《 献 检 索 与 利 用 》 程 为 例 设 计 教 学 ; 兴 华 、 珏 基 于 文 课 孙 王 S ORM标 准 . 计 并应 用 Mo de 程 。 C 设 o l课
1 o l的 特 点 和 优 势 . Mode 2
整型 数 据 的指 针 , 这 个 函数 为 返 回指 针 值 的 函数 。 称
tp ( 参 表 ) ye 形
2 可 以指 向A 的t e 非静 态 成 员 的 指针 P 的声 明 格 , ① 类 y 型 p l
式为 :p t eA: l y : ; p

于 Mo de 的 网 络 课 程 设 计 ol
黄金 金 邹 少辉
20 0 ) 1 0 3
( 京 邮 电 大学 敦 育 科 学与 技 术 学 院 , 苏 南 京 南 江
摘 要 :本 文首 先介 绍 了Mo de 发展 现 状 , o l的 然后 简单 介 绍 了Mo de 其 主要 功 能模 块 的 定 义 , 最后 以 网络 学 习技 术 o l ̄ 课 程 为 例 详 细 介 绍 了Mo de网 络 课 程 的 设 计 。 ol 关键 词 : o l 网络 课程 设 计 网络 学 习技 术 Mo de Mo de 世界 上 目前 最 流行 的 课 程 管 理 系 统 之一 ,它是 o l是 开 源 、 费 的应 用 软 件 。 据Mode 区最 新 统 计 , 止2 1 年 免 ol 社 截 00 1月 . 1 其用 户 已 近 四千 万 全 世 界有 2 1 国家 的5 4 4 l个 0 5 个MO 一 0 de i注册 站 点 , 程 数 量 达 到4I 8 5 门 …。Mode 课 I8 5 o l为教 师提 供 网 络 课 程 开 发 平 台 .教 师 不 需 要 掌 握 复 杂 技 术 , 只需 熟 悉 M o l 中模 块 功 能 , 可 自 由地 设 计 网 络 课 程 。2 0 o de 就 0 4年Mo — o d l e的第 一 篇 学 术 论 文拉 开 了基 于 M o l 网络 课 程 设 计 与 o de的 开 发研 究 的序 幕 。 素 芹提 出课 程设 计 的 BG 模 式 , 细介 绍 刘 I6 详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M o l对 教 师课 程 设 计l G 模 式 的 功 能 支持 ,以 及 对教 师思 o de  ̄ 6 I

张国庆---基于Moodle平台的网络课程设计

张国庆---基于Moodle平台的网络课程设计

分类号密级U D C 编号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基于Moodle平台的网络课程设计院(系)信息技术系专业教育技术学年级 2004学生姓名张国庆学号 20043817指导教师蒋玲二○○八年五月华中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障、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有关学位论文管理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省级优秀学士学位论文评选机构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1、保密□,在_____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2、不保密□。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日期:年月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目录内容摘要 (1)关键词 (1)Abstract (1)Key Words (1)1 引言 (2)2 Moodle简介 (2)3 基于MOODLE平台的网络课程的建设 (3)3.1 Moodle安装 (3)3.2利用Moodle平台创建课程 (6)3.3学生利用Moodle平台进行学习 (11)4 Moodle网络学习平台存在的一些问题 (13)5 Moodle网络平台教学使用建议 (14)6 结束语 (15)参考文献 (16)内容摘要:在当今社会,互联网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教育领域也不例外。

网络教育将成为未来的主要教学模式。

在现在的各种网络课程平台中,来自澳大利亚的Moodle以其免费、方便、开源、功能强大的优点受到广大教师的欢迎。

本文利用Moodle平台创建用于远程教育的网络课程,首先对Moodle 作了简要介绍,说明了Moodle平台的安装过程,然后结合具体案例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Moodle创建一门网络课程以及学生如何利用这个平台进行远程学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Moodle平台的网络课程学习活动设计中小学电教> 2009年第8期徐丹一、问题的提出通过对以往众多教育机构所开发的网络课程的研究,我们发现,现有的网络课程大多都是以学习内容为中心,以知识的学习为主,是一种典型的课本搬家、课堂搬家的形式。

这种形式的网络课程很难调动起学习者学习的兴趣,由于缺乏活动的设计和指导,学习者面对多种多样的学习资源会变得迷茫、无所适从而导致最终放弃。

这大大降低了学习者学习的效率,同时大量的网络资源也得不到有效的应用。

因此,在网络课程的开发与设计的过程中,仅仅提供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源是远远不够的,它们不能够有效促进学习者的学习。

我们应当重视学习活动的设计,提供学习过程中需要的辅导和支持。

学习者只有在具有有效学习活动设计的网络课程中才能够更好地进行个别化学习,才能够培养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

由于Moodle网络课程平台能够提供丰富多样的活动工具,能够有效支持基于学习活动的网络课程设计,因此,该文以Moodle平台作为网络课程支撑平台,研究如何设计开发有效的学习活动,为教师的个别化学习提供支撑。

二、学习活动设计基本理论(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知识是个体与外部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人们对事物的理解与个体的先前经验有关,新经验的建构是以学习者已有的经验为背景的,因此丰富学生的经验系统就很有必要。

那么,学习者的经验从何而来?杜威曾指出,个体的活动是他们经验的来源,正是在活动中个体形成对周围世界的认识与理解。

活动的过程正是建构经验的过程,是学生与成人和同伴交往,认识周围环境,掌握社会文化历史经验的学习过程。

由此可以看出,活动是学习者学习的必要条件。

(二)活动理论活动理论是一个交叉学科的理论,是研究在特定社会文化历史背景下人的行为活动的理论。

活动理论将人类认识的起点和心理发展的过程放在活动上,认为人的心理发展(有意识的学习)与外部实践活动是辩证统一的,活动不能在没有意识的情况下发生,意识也不能发生在活动情境之外。

具体来说活动理论包括:其一,活动系统的(actavity system)基本要素。

活动系统包括主体、工具、客体、劳动分工、其同体和规则六个互动要素。

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在活动系统中,主体、工具和客体是核心要素。

也就是说所有活动都是以客体为导向,是由人类(主体)通过工具对客体进行改造来完成的。

每种活动最终都产生一定的结果,这种结果可以是物质的、精神的或符号的。

人类的行为活动处于社会文化的情境脉络中。

而在活动系统中,规则、共同体和分工是对社会文化环境因素的描述。

规则是指制约行动和在活动系统中交互作用的显性及隐性的规则、标准和习俗。

共同体是由若干个体和小组组成,他们共享客体并且自我建构以区别于其他的共同体。

分工是指共同体内合作成员横向的任务分配及活动系统内纵向的权力和地位的分配。

其二,活动具有层次结构。

活动理论认为,活动包括目标导向的用以形成客体的行动层级:活动、行动和操作。

活动是有意识的过程,包括一连串的行动,行动又包括一连串的操作。

在活动过程中,对活动、行动、操作三个层级的关注成了支持活动进行的重要条件。

其三,活动以工具为中介。

活动理论强调人类活动是通过工具实现的。

工具是主体作用于客体的手段,它可以是转换过程中的任何东西。

(三)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理论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理论充分体现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思想。

该理论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学习活动。

学习活动是指学习者以及与之相关的学习群体(包括学习伙伴与教师)为了完成特定的学习目标而进行的操作总和。

学习活动是学习者身心发展的源泉,因此学习活动的设计是教学设计的核心内容。

其二,学习活动是教学设计的基本单位。

学习活动是教学设计的基本单位,教学设计应该围绕着学习活动的设计而展开。

这样教学设计理论便从早期的只关注教学策略的框架中摆脱出来,开始关注学习活动的任务设计、学习环境的设计以及学习活动的评价和监管规则的设计。

其三,学习活动设计的要素。

一个完整的学习活动包括以下一些要素:●学生要达到的学习目标。

●活动任务。

●学习的方式方法、操作步骤、交互方式和群体的组织方式。

●学习成果。

●活动监管规则,角色和职责规划。

●学习评价。

三、基于Moodle平台的网络课程学习活动设计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活动理论和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理论的指导下,结合Moodle平台的特点,我们提出在Moodle平台中学习活动的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习内容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学习目标、设计活动任务、确定活动形式、选择活动工具、学习评价的设计。

具体的设计步骤如图2所示:(一)学习内容分析在中国的教育信息化进程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能力成为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有效运用技术开展教学活动,教师需要在信息技术能力与教育技术能力方面得到全面的提高与发展。

因此,我们将网络课程的设置分为教师信息技术能力课程与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课程两大类。

我们借鉴以往教师培训的经验以及网络课程设计的经验,依据《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的“教师信息和传播技术能力标准”,初步确定通过教学设计基础、情境教学法、探究教学法、概念图教学法、协作教学法等课程模块来开展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活动,希望教师通过学习这些信息化教学方法。

能够在教学中很好的应用,从而提高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

同时,通过开展与教学紧密相关的信息技术能力课程,如:获取、组织、表达信息的能力、课件制作的能力、教学软件应用的能力以及如何利用信息工具进行高效教学的能力等方面的课程来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教学应用能力。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对学习者的分析主要从学习者的一般特征、学习者的学习起始能力、学习者的学习风格和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四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参加本次课题研究的项目学校有兰州市城关区教育局所属的三所中小学和甘肃省临泽县教育局所属的五所中小学,参加培训的教师都是各个项目学校的骨干教师。

这些教师处于不同年龄段,分属于各个不同的学科,具有不同的学习风格,在信息化教学能力方面有着很大的差别,但是这些教师都是一线学科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具有极大的学习热情,更重要的是愿意通过这种培训活动来提高自己的信息化教学能力。

(三)确定学习目标学习活动是以目标为导向的,即学习活动是为了达到特定的学习目标而设计的。

在设计学习活动之前,设计者必须明确教学目标。

我们在分析了教学内容和学习者特征的基础上,以当代著名的课程理论与教育研究专家安德森等人于2001年在对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长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新的认知目标分类学为依据采确定学习目标。

新的认知目标分类采用了知识纬度和认知过程纬度两个纬度(如表1所示)。

知识纬度专指心理学对知识的分类,从具体到抽象分为事实性的、概念性的、程序性的和元认知的四类知识。

认知过程纬度依据认知复杂程度主要分为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六个认知过程。

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学习者学习不同类型知识所应达到的学习目标,即对于事实性知识要求学习者达到记忆的层次,对于概念性知识达到理解、分析的层次,对于程序性知识达到应用的层次,对于元认知的知识达到评价、创造和分析的层次。

(四)设计活动任务在学习活动的设计中,最为重要的是活动任务的设计。

因为活动任务是所有其他活动要素的主导,此外,学习活动的任务必须与学习目标建立联系。

活动任务是对学习目标、活动内容、学习环境、学习方法和策略的描述。

基于问题的学习活动中的问题和研究性学习活动中的研究主题等都是典型的活动任务。

活动任务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设计:任务情境的设计、学习过程的建议和任务成果的设计。

1设计任务情境情境的创设能够有效地激发学习者学习的兴趣,使学习者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学习。

创设情境是活动任务设计的出发点,情境创设的合理与否是决定学习者是否能够积极地投入学习的重要因素。

情境的类型有很多种,考虑到教师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所以我们在设计学习活动任务情境的时候主要采用了创设真实的课堂教学情境,这样就能够使教师从自身经验出发,更加积极的投入学习。

2建议学习过程该网络课程的设计目的主要是为教师的个别化学习提供环境、资源和活动的支撑,所以教师是学习的主体,他们在进行自主学习的时候需要对学习过程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这样教师才能够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

因此,我们在设计学习活动的时候要对每一门课程的学习过程做一描述,最常用的方式是文字描述与图表描述,如在“概念图教学法”课程的活动一:“感知概念图教学法”活动中,我们用文字的形式描述学习过程,如图3所示:3设计任务成果为了有效检测教师在Moodle平台中学习的效果。

我们应当设计一定的活动任务成果,让教师能够在完成一个学习活动之后提交相应的任务成果。

我们在Moodle平台中主要设计有两种任务成果:个人作品和小组协作作品。

●个人作品:这类成果主要由个人完成,它包括心得报告、作业等。

●小组协作作品:这类成果由小组各成员协作完成。

包括利用Wiki开展的小组协作,利用讨论区开展的针对某一主题或问题的谈论等。

最后由各组组长将协作完成的作品或谈论的最终结果以小组作业的形式上传。

(五)确定活动形式通过对Moodle平台的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种常见的学习活动形式:阅读、交流讨论、分工协作、案例分析、反思、测试、LAMS等。

(1)阅读。

包括阅读文本资料和观看视频材料。

在Moodle平台的网络课程中,阅读的要素包括学习目标、学习指导(建议学习过程)、知识材料阅读、拓展知识材料(专题学习网站)以及在线测试。

(2)交流讨论。

学习者可以针对某个问题或主题,以小组或个人的形式进行同步或异步的交流讨论。

Moodle平台中的交流讨论活动包括主题的设置、主题相关材料、讨论和教师总结四个要素。

(3)分工协作。

要求学习者以小组的形式,分工协作完成某一学习任务。

Moodle平台为学习者的协作学习提供了wild工具,小组成员根据活动任务的设计,共享各种资源,通过各自完成子任务并不断地在Wiki中修改完善,最终完成协作任务。

(4)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能够培养学习者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同时也是学习者自主学习所必须的一项很重要的能力。

我们在设计课程的过程中。

以案例分析的方式来设计学习活动能够使教师更好地掌握新的教学方法,在比较的过程中形成对新知识的理解。

例如:我们在“教学设计基础”课程的活动一:“教学设计概述”活动中就以案例分析的方式来了解教学设计在(5)反思。

反思性学习活动主要是在学习前和学习之后进行的,这种学习活动主要是设计一定的主题或问题让学习者思考自己是如何做,从而通过反思改进自己的学习行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