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上册世界古代史第3单元中世纪的西欧和拜占庭第4单元古代日本和阿拉伯帝国总结提升课件川教版

合集下载

新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试题(含答案)(1)

新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试题(含答案)(1)

一、选择题1.这是一套独特的仪式,即臣服礼。

封臣将双手放在封君合拢的手掌中说:“阁下,我是您的人了。

从现在起,我将像一个封臣对封君那样真诚无欺地效忠于您。

”这一仪式在11世纪普遍存在于A.东罗马帝国B.阿拉伯帝国C.西欧D.日本2.《查士丁尼法典》要求:“人人都应安分守法”,否则,要依法给予严厉制裁;法典还特别强调奴隶必须听命于主人的安排,不许有任何反抗。

这主要反映出A.法典强调皇权至高无上B.法典未给人民带来任何好处C.奴隶只要守法就可以获得公民权利D.法典实质上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3.12世纪大学在欧洲兴起。

国王希望大学成为教育和文化中心,一般都尊重大学自治。

教皇支持大学,但不允许异端言论。

上述材料说明欧洲大学A.得到国王与教会支持B.是城市自由和自治的产物C.由于选拔官吏的需要而产生D.都是教会学校4.下面是某同学学完世界古代史之后制作的有关欧洲国家演变的思维导图,下列选项中序号对应的国家或王朝正确的是A.①拜占庭帝国②查理曼帝国③德意志B.①拜占庭帝国②查理曼帝国③英格兰C.①东罗马帝国②阿拉伯帝国③英格兰D.①阿拉伯帝国②拜占庭帝国③德意志5.各个庄园都设有庄园法庭,庄园法庭也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

下列关于庄园法庭的叙述,错误的是()A.主持法庭的是领主或他的管家B.惩罚各种违法行为的基本手段通常是处以罚金C.法庭审判依据习惯法或村法D.庄园法庭只维护领主的利益6.“它仍然承认奴隶制,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不再像以前那样把奴隶看作‘会说话的工具’。

它还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

”“它”是A.《罗马民法大全》B.《汉谟拉比法典》C.习惯法D.《十二铜表法》7.下列关于拜占庭帝国的叙述正确的有①又称东罗马帝国,在1453年被奥斯曼帝国灭亡。

②以罗马为首都。

③拜占庭文化在中古时期的欧洲占有重要地位,它博采众长,即保留了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吸收了东方文明成果,对欧洲乃至后世影响深远。

部编版九上历史《世界古代史复习提纲》(1—12课)

部编版九上历史《世界古代史复习提纲》(1—12课)

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思维导图】第1课古代埃及【课程标准】知道金字塔,初步了解古埃及文明。

1.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1)兴亡:位于非洲东北角,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古埃及文明被称为“尼罗河的赠礼”。

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出现若干小国,公元前3100年左右初步实现统一;公元前525年,被波斯帝国吞并。

(2)版图:经历了古、中、新三个王国时代,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北至叙利亚和小亚细亚交界处,以及幼发拉底河上游,向南扩展到尼罗河“第四瀑布”。

(3)文明:太阳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

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2.金字塔: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3.法老的统治(1)统治:法老是全国的最高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国王经常用王杖责打大臣。

(2)危机:随着社会矛盾的激化,王权受到挑战,胡夫金字塔之后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的衰落。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课程标准】通过《汉谟拉比法典》,初步了解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古代两河流域文明(1)范围:“两河”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

(2)建国:约从公元前3500年起,产生了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

(3)统一:约公元前2400年,实现了初步统一。

2.古巴比伦王国(1)统一:公元前18世纪,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完成了整个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2)统治: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

(3)影响:汉谟拉比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

3.《汉谟拉比法典》(1)地位: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2)内容:从法典中可知,古巴比伦分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奴隶制度在古巴比伦相当发达,战俘是奴隶的主要来源,也有买卖奴隶的现象。

家庭奴隶制是其一大特征。

九年级历史上册【世界古代史】核心知识梳理

九年级历史上册【世界古代史】核心知识梳理

九年级历史上册【世界古代史】核心知识梳理世界古代史综述世界古代史发展趋势:人类社会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东西方文明在和平交往中伴随着暴力冲突,东西方文明猛烈地碰撞、交融。

(1)政治:古埃及、古巴比伦、古代印度等大河文明先后步入奴隶制社会;5世纪中后期西欧进入封建社会,法兰克王国的改革促进了封建制度在西欧的确立;古希腊、古罗马开创了民主政治和法制的先河,成为近现代西方民主法制制度的源头。

(2)经济:大河文明孕育出发达的农耕经济,海洋文明孕育出发达的商品经济;9世纪西欧庄园经济兴起,促进了中世纪城市的兴起。

(3)文明交流:亚历山大东征、罗马帝国的征服与扩张等加强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先后诞生并向外传播;阿拉伯人在文明交流中扮演了“东西方文化交流使者”的角色。

世界古代史核心考点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单元概述】人类最早的文明是在适合农业耕作的大河流域产生的,亚非地区的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和黄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如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和金字塔、古代两河流域古巴比伦王国的《汉谟拉比法典》、古代印度的佛教等,都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知识要点】1.古埃及位于非洲尼罗河流域,金字塔是埃及国王(法老)的陵墓,反映了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2.古巴比伦王国位于西亚两河流域,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3.古印度文明发源于印度河、恒河流域,古代印度雅利安人将社会分成四个等级,称为“种姓制度”,分别是婆罗门(掌管祭祀)、刹帝利(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吠舍(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首陀罗(主要由被征服居民构成)。

在四个等级之外,还有最卑贱的不可接触者——贱民。

种姓制度各等级世代相袭,贵贱分明。

4.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提倡众生平等,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九年级上册部编版历史-1-4单元(1-12课)复习

九年级上册部编版历史-1-4单元(1-12课)复习

经典: 《古兰经》

政教合一

7世纪初:麦加传教
兰 教
传教 活动
622年:622年,迁居麦地那,建立穆斯林公社,阿拉伯国家的雏形诞生
630年: 占领麦加。此后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伊斯兰教和阿拉伯的关系: 相互促进关系。伊斯兰教促进了阿拉伯半岛的
统一;阿拉伯帝国促进了伊斯兰教的传播。
基础过关 阿拉伯帝国
公元前 5世纪 公元前 中后期 509年
公元前 27年
2世纪 1世纪
481年 7世纪初 646年 8世纪前期
800年
雅典民 主政治 达到高 峰
罗马共 和国建 立
公元前 6世纪
佛教 创立
罗马帝 国建立
罗马帝 基督教 法兰克王 伊
国进入 兴起 国建立 斯
黄金时






土地改革-

建立封君

封臣制度

建立时间: 公元前509年
罗 马
政府机构: 元老院、公民大会、保民官

时间:公元前450年左右
标志西欧奴隶 社会结束
和 《十二铜表法》: 实质: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古 罗 马

扩张:布匿战争
地中海霸主
地位:罗马第一部成文法,是欧洲法学的渊源 意义: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
罗 建立时间:公元前27年
都发源于大河流域
都是大河文明 都以农业为主 都是奴隶制君主专制 水源充足,土地肥沃,气温适宜,有利于从事农业生产。

含义 法老的陵墓

制定者: 汉谟拉比
《汉 谟拉
目的: 巩固统治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中古时期的欧亚国家第10课阿拉伯帝国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教案岳麓版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中古时期的欧亚国家第10课阿拉伯帝国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教案岳麓版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阿拉伯帝国的基本概念。阿拉伯帝国是……(详细解释概念)。它是……(解释其重要性)。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阿拉伯帝国对世界历史的影响,以及它如何塑造了阿拉伯—伊斯兰文化。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阿拉伯帝国的扩张和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特点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3.国际视野:通过学习阿拉伯帝国的发展,让学生了解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碰撞,培养学生从国际视野看待历史问题,提高学生的全球意识。
4.价值观:通过学习阿拉伯帝国和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使学生认识到文化交流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性,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的相关知识: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世界古代史的基本知识,对古代文明的发展有一定的了解。同时,学生也学习过其他文明如古希腊、罗马等,对不同文明的特点和交流有一定的认识。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九年级的学生对历史学科有着较高的兴趣,尤其是对古代文明的发展和交流感兴趣。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强,可以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的方式掌握新知识。在学习风格上,学生喜欢直观和生动的课堂表现,对多媒体课件和图片等教学资源较为感兴趣。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在学习阿拉伯帝国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对帝国的扩张和统治方式产生困惑。同时,学生对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特点和影响的理解也存在一定的难度。此外,将阿拉伯帝国与其他古代文明进行比较,学生可能会遇到如何准确把握不同文明之间的异同的挑战。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特点:科技、文学、艺术等方面的贡献
实践活动部分:
-实验操作:演示阿拉伯—伊பைடு நூலகம்兰文化在科技方面的应用

九年级上册历史《世界古代史》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历史《世界古代史》知识点

世界古代史综述世界古代史发展趋势:人类社会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东西方文明在和平交往中伴随着暴力冲突,东西方文明猛烈地碰撞、交融。

(1)政治:古埃及、古巴比伦、古代印度等大河文明先后步入奴隶制社会;5世纪中后期西欧进入封建社会,法兰克王国的改革促进了封建制度在西欧的确立;古希腊、古罗马开创了民主政治和法制的先河,成为近现代西方民主法制制度的源头。

(2)经济:大河文明孕育出发达的农耕经济,海洋文明孕育出发达的商品经济;9世纪西欧庄园经济兴起,促进了中世纪城市的兴起。

(3)文明交流:亚历山大东征、罗马帝国的征服与扩张等加强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先后诞生并向外传播;阿拉伯人在文明交流中扮演了“东西方文化交流使者”的角色。

世界古代史核心考点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单元概述】人类最早的文明是在适合农业耕作的大河流域产生的,亚非地区的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和黄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如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和金字塔、古代两河流域古巴比伦王国的《汉谟拉比法典》、古代印度的佛教等,都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知识要点】1.古埃及位于非洲尼罗河流域,金字塔是埃及国王(法老)的陵墓,反映了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2.古巴比伦王国位于西亚两河流域,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3.古印度文明发源于印度河、恒河流域,古代印度雅利安人将社会分成四个等级,称为“种姓制度”,分别是婆罗门(掌管祭祀)、刹帝利(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吠舍(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首陀罗(主要由被征服居民构成)。

在四个等级之外,还有最卑贱的不可接触者——贱民。

种姓制度各等级世代相袭,贵贱分明。

4.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提倡众生平等,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世界历史上册第四单元综合练习卷附答案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世界历史上册第四单元综合练习卷附答案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世界历史上册第四单元综合练习卷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1.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世界古代史上曾出现过很多伟大的改革。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希腊人的特殊环境,使他们无需组成一个统一的国家来抵御外族,他们组成一个一个的城邦,他们的政治基本上是民主的,当然是贵族中的民主。

——《顾准文集》(1)材料一中“政治基本上是民主的”与希腊哪一城邦最相符?在谁主政时期该城邦的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其“民主”实质是什么?材料二今天日本文化表面上有浓厚的“欧美色彩”,剥去这一层,下一层是中国文化色彩很强的“农业社会”文化......这层中国文化色彩从制度上主要来源于一次模仿。

——上山春平(2)材料二中的“模仿”指的哪一事件?模仿中国哪一时期的文化?这一“模仿”对日本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材料三(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制度?这一制度得以维持的纽带是什么?与哪个国家的改革相关?该国为哪一宗教的传播起到了促进作用?(4)材料二、材料三中反映的两次改革在结果上有什么相同点?2.观察上面图片,回答问题。

(1)上述图片分别属于哪种宗教?(2)上面几种宗教教义的共同点是什么?(3)谈谈你对宗教问题的认识。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通过远征而形成的欧亚非三洲一体的希腊化世界,对沟通希腊和埃及、西亚、中亚以至印度的商业贸易,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希腊化各国的君主改变了以往东方宫廷和国库贮藏巨额金银的习惯,将大量金银铸成货币以利流通,形成了一种融合东西方特色的新兴经济……材料二:646年,孝德天皇颁布《改新之诏》,革新派以唐朝律令制度为蓝本,参酌日本旧习,从经济到政治方面进行了改革。

废止私有土地、部民,实行公地公民制,皇室贵族、地方贵族的部民和屯仓、田庄,均收归国有;确定中央、地方的行政区划和组织,中央分京师和畿内(京都周围地带),地方分国、郡、里;官吏由国家任免,废除世袭制。

九年级上册第3_4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封建时代亚洲国家 练习(含解析)2022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

九年级上册第3_4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封建时代亚洲国家   练习(含解析)2022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3~4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封建时代亚洲国家练习2022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1.(2021·内蒙古赤峰·二模)在世界历史上,5到15世纪一般被称为“中古时期”。

在罗马帝国的废墟上,产生了西欧的封建社会。

它在政治上的基本制度是A.奴隶制民主政治B.联邦制C.封君封臣制D.君主立宪制2.(2021·内蒙古玉泉·二模)通过征战和扩张,世界古代史时期出现了多个大帝国,它们的先后顺序是①罗马帝国②亚历山大帝国③查理曼帝国④奥斯曼土耳其帝国⑤拜占庭帝国A.①②③④⑤B.②①③⑤④C.⑤①②④③D.②①⑤③④3.(2021·内蒙古新城·二模)“13、14世纪,欧洲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引文中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具体是指A.庄园、租地农场B.庄园、手工作坊C.租地农场、手工作坊D.租地农场、手工工场4.(2021·内蒙古包头·中考真题)拜占庭帝国时期,包括《查士丁尼法典》在内的一系列法律文献规定了公民之间的各种法律关系。

据此可知,拜占庭帝国A.注重依法稳固统治B.维护奴隶阶级的利益C.学习雅典民主政治D.否定《十二铜表法》5.(2021·内蒙古通辽·中考真题)法学方面的成就是罗马人最伟大的成就之一。

小朱同学整理了有关罗马法制建设的相关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罗马民法大全》集中了古罗马帝国全部法律条文B.《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C.《查士丁尼法典》是《罗马民法大全》中的一部分,但不是查士丁尼执政时期的法令汇编D.《十二铜表法》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6.(2020·内蒙古松山·模拟预测)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分别是A.道家思想、佛教B.墨家思想、基督教C.儒家思想、佛教D.儒家思想、基督教7.(2020·内蒙古康巴什·一模)下图是英国庄园示意图,对其表述正确的是A.林地与荒地归领主直接经营B.领主土地的收入归庄园所有C.佃户不需要耕种领主的领地D.份地是佃户的主要生活来源8.(2020·内蒙古康巴什·一模)伯里克利时代,雅典通过法律规定:“对一切不相信现存宗教者和持不同见解者,立即治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