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进酒》(优质课)最新PPT课件[文字可编辑]
合集下载
《将进酒》优秀课件PPT课件

人生得意须尽欢, 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 会须一饮三百杯。
人生得意时,要尽情地寻欢作乐, 别让金杯玉露,空对天上明月。 天地造就我的才干,必有它的用处, 即使千金散尽,还会重新再来。 烹羊宰牛,且图眼前欢乐 应该痛痛快快一口气喝它三百杯。
深 入 研 读酒
思考讨论 酒
诗 人 为 何 而 愁 ?
高堂明镜悲白发
一愁
为 何
朝如青丝暮成雪 天生我材必有用 二愁
而
千金散尽还复来
愁
古来圣贤皆寂寞
三愁
惟有饮者留其名
青春易逝 人生苦短 壮志未酬 怀才不遇 圣贤寂寞 陈王失意
情 感 脉 络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悲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
李白的一生 酒
蜀中时期(706-724):读书山林 漫游任侠 第一次漫游时期(725-742):以安陆为中心的漫 游求仕 待诏翰林时期(742-744):人生得意 第二次漫游时期(744-755):以东鲁为中心的漫 游求道 入幕与流放时期(755-761):入永王幕 仙逝(762)
42岁时玄宗看了李白 的诗,对其十分仰慕,便 召李白进宫。玄宗问一些 当世事务,李白对答如流。 便令李白任供奉翰林,职 务是给皇上写诗文娱乐, 陪侍皇帝左右。玄宗每有 宴请或郊游,必命李白侍 从赋诗纪实。李白受玄宗 的宠信,同僚艳羡,也有 人嫉恨。
豪放是它的外壳,愤激才是它的内核。
李白的身上浸透着儒家思想的血液,他平生的追求有两个,一是追 求精神自由,二是建立丰功伟业。
追求精神自由导致他的一系列行为:反抗传统,蔑视权贵,理想超 出于王法所规定的社会等级秩序之外;建立丰功伟业,又使他与传统妥 协,求助于权贵,回到王法所规定的社会秩序之中。但现实中又不可能 同时占有以上二者。
《将进酒》公开课优质课课件(精)

思想启示
该诗所表达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对后人的思想启示和人格塑造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鼓励人 们追求自由、独立和豪放不羁的人生境界。
传承与发展
传承方式
通过文学作品的传播、教育传承 以及民间口耳相传等多种方式, 《将进酒》得以流传至今,并不 断被赋予新的时代意义。
当代解读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将进 酒》的解读也在不断变化,从中 发掘出新的思想内涵和审美价值 ,使其在传承中不断发展。
02
《将进酒》的内容解析
主题思想
主题思想
通过对《将进酒》的深入解读,理解 诗人李白所表达的豪放不羁、纵情饮 酒的情感,以及人生苦短、及时行乐 的人生态度。
人生苦短
纵情饮酒
李白通过《将进酒》宣泄自己内心的 苦闷和忧愁,纵情饮酒成为他抒发情 感的方式,也体现了他的豪放不羁的 性格。
诗人李白在《将进酒》中表达了对人 生短暂的感慨,认为人生如梦,应及 时行乐,抓住眼前的美好时光。
语言优美
诗人李白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排比、夸张、借代等,使诗歌 语言优美动人,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节奏感强
诗歌的节奏感强烈,通过运用平仄、韵律等手法,使得诗歌读起来 抑扬顿挫,富有音乐美感。
意象丰富
诗人李白在诗歌中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如“黄河之水天上来”、“朝 如青丝暮成雪”等,这些意象不仅富有想象力,而且寓意深远。
03 传承与创新
《将进酒》既继承了前代诗歌的优秀传统,又展 现出李白独特的创新精神。
作品评价
01
02
03
历代评价
从古至今,众多文人墨客 对《将进酒》给予了极高 的评价。
名人点评
杜甫、苏轼等文学巨匠对 这首诗都有过赞誉之词。
作品影响
该诗所表达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对后人的思想启示和人格塑造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鼓励人 们追求自由、独立和豪放不羁的人生境界。
传承与发展
传承方式
通过文学作品的传播、教育传承 以及民间口耳相传等多种方式, 《将进酒》得以流传至今,并不 断被赋予新的时代意义。
当代解读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将进 酒》的解读也在不断变化,从中 发掘出新的思想内涵和审美价值 ,使其在传承中不断发展。
02
《将进酒》的内容解析
主题思想
主题思想
通过对《将进酒》的深入解读,理解 诗人李白所表达的豪放不羁、纵情饮 酒的情感,以及人生苦短、及时行乐 的人生态度。
人生苦短
纵情饮酒
李白通过《将进酒》宣泄自己内心的 苦闷和忧愁,纵情饮酒成为他抒发情 感的方式,也体现了他的豪放不羁的 性格。
诗人李白在《将进酒》中表达了对人 生短暂的感慨,认为人生如梦,应及 时行乐,抓住眼前的美好时光。
语言优美
诗人李白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排比、夸张、借代等,使诗歌 语言优美动人,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节奏感强
诗歌的节奏感强烈,通过运用平仄、韵律等手法,使得诗歌读起来 抑扬顿挫,富有音乐美感。
意象丰富
诗人李白在诗歌中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如“黄河之水天上来”、“朝 如青丝暮成雪”等,这些意象不仅富有想象力,而且寓意深远。
03 传承与创新
《将进酒》既继承了前代诗歌的优秀传统,又展 现出李白独特的创新精神。
作品评价
01
02
03
历代评价
从古至今,众多文人墨客 对《将进酒》给予了极高 的评价。
名人点评
杜甫、苏轼等文学巨匠对 这首诗都有过赞誉之词。
作品影响
《将进酒》ppt课件

借代手法,用“钟鼓馔玉”代指富贵生活。反映了对权贵 的蔑视,也体现出他怀才不遇的愤慨。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口气甚大:“呼儿”“与尔”,形骸之放浪。 出手甚阔:不惜将出名的五花马、千金裘“换美酒”,以图一醉。 反客为主:本是友人招待于他,此时竟忘形高踞一席,颐指气使,甚至提议典裘当马。
谑。
愤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狂
全诗感情奔放,气势雄浑,曲折低回,跌
析感情、探手法 宕起伏。请自读诗歌,结合具体诗句赏
析诗歌的情感(愁什么?乐什么?)。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时光易逝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题目解读
将:(qiāng) 请、愿
《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短箫铙歌的曲 调,标题的意思为“劝酒歌”,内容多 是咏唱喝酒放歌之事。
《将进酒》是李白沿用乐府古题创作的七言歌行。全诗情感饱满,无论喜怒哀乐,其奔涌迸发均 如江河流泻,不可遏止,且起伏跌宕,变化剧烈;在手法上多用夸张,且常以巨额数词修饰,既 表现出诗人豪迈洒脱的情怀,又使诗作本身显得笔墨酣畅,抒情有力;在结构上大开大阖,张弛 有度,充分体现了李白七言歌行的豪放特色。
惟有饮者留其名。
且为乐 饮酒欢聚 豪放洒脱 乐 自信乐观
为什么感情如此悲愤?
背景:《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短铙歌的曲调,题意为“劝酒歌”。作者 这首“填之以申己意”的名篇,约作于天宝十一载(752)由于受到排挤, 李白离开长安,开始了以东鲁、梁国为中心的第二次漫游。当时,他与友人 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他们登高畅饮,对酒当歌,畅 抒满腔不平之情。此作就是他咏酒抒情的佳作。
《将进酒》(优质课)ppt课件

1.诗酒与李白 2.李白故事 3.李白著名诗篇 4.《将进酒》
1
诗酒与李白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曹操《短歌行》) ❖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王翰《凉州词》)
❖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2
(范仲淹《苏幕遮 怀旧》)
❖ 唐代的天才诗人李白尤为突出。他自称 “酒中仙”,时人也号之曰“酒圣”。 古时酒店都爱挂上“太白遗风”、“太 白世家”的招牌。
——《梦游天姥吟留别》
13
李白的身上浸透着儒家思想的血液,他平生的追求有两个, 一是追求精神自由,二是建立丰功伟业。 追求精神自由导致他的一系列行为:反抗传统,蔑视权贵, 理想超出于王法所规定的社会等级秩序之外; 建立丰功伟业,又使他与传统妥协,求助于权贵, 回到王法所规定的社会秩序之中。 但现实中又不可能同时占有以上二者。 他的梦碎了,于是,他开始纵酒, 他开始狂歌,开始了永远没有尽头的愁苦。 文中他以圣贤自称,以喝酒排解内心的苦闷, 以纵酒来对抗现实的龌龊,以精神的旷达来张扬自己的个性。 因为他是谪仙人,所以他必定拥有恣情傲物的权利。 酒是引子,愁是血液,狂是脊梁。
11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12
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不得开心颜!
❖ 以水来比喻时间的流逝,非李白独创。
❖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
诗酒与李白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曹操《短歌行》) ❖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王翰《凉州词》)
❖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2
(范仲淹《苏幕遮 怀旧》)
❖ 唐代的天才诗人李白尤为突出。他自称 “酒中仙”,时人也号之曰“酒圣”。 古时酒店都爱挂上“太白遗风”、“太 白世家”的招牌。
——《梦游天姥吟留别》
13
李白的身上浸透着儒家思想的血液,他平生的追求有两个, 一是追求精神自由,二是建立丰功伟业。 追求精神自由导致他的一系列行为:反抗传统,蔑视权贵, 理想超出于王法所规定的社会等级秩序之外; 建立丰功伟业,又使他与传统妥协,求助于权贵, 回到王法所规定的社会秩序之中。 但现实中又不可能同时占有以上二者。 他的梦碎了,于是,他开始纵酒, 他开始狂歌,开始了永远没有尽头的愁苦。 文中他以圣贤自称,以喝酒排解内心的苦闷, 以纵酒来对抗现实的龌龊,以精神的旷达来张扬自己的个性。 因为他是谪仙人,所以他必定拥有恣情傲物的权利。 酒是引子,愁是血液,狂是脊梁。
11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12
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不得开心颜!
❖ 以水来比喻时间的流逝,非李白独创。
❖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将进酒ppt课件完整版

夸张手法
分析诗歌中运用的夸张手法,如“朝如青丝暮成雪”、“会须一饮三百杯”等,探讨其对表达诗人情感的作用。
用典手法
探讨诗歌中运用的用典手法,如“陈王昔时宴平乐”等,分析其文化内涵和表达效果。
03
CHAPTER
主题思想阐释
人生短暂,应该及时行乐,享受当下的美好时光。
及时行乐
珍惜眼前
追求自由
不要等到失去后才懂得珍惜,要把握眼前的每一个瞬间。
将进酒ppt课件完整版
目录
诗歌背景与作者简介文本解读与赏析主题思想阐释文化内涵与人文精神知识拓展与延伸思考课堂互动与小结
01
CHAPTER
诗歌背景与作者简介
初唐时期
盛唐时期
中唐时期
晚唐时期
诗歌风格由六朝绮靡向唐诗风骨转变,代表诗人有虞世南、褚亮等。
诗歌风格多样化,出现新乐府运动,代表诗人有白居易、元稹等。
豪放洒脱
酒文化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底蕴,适量饮酒可以增加生活情趣。
饮酒文化
04
CHAPTER
文化内涵与人文精神
03
唐代酒文化与诗歌创作
唐代诗人常常以酒为题材进行诗歌创作,表达了对酒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01
唐代酒的种类与酿造技术
唐代酒的种类繁多,包括米酒、果酒、药酒等,酿造技术也达到了较高水平。
02
唐代酒文化与社会生活
唐代酒文化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社交、娱乐、文学艺术创作等领域不可或缺的元素。
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将进酒》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的深刻感慨,体现了对生命的珍视和对人生的思考。
05
CHAPTER
知识拓展与延伸思考
《月下独酌》
01
高中语文优质课件《将进酒》

人誉为“诗仙”。
代表作品
《望庐山瀑布》、《行路难》、 《蜀道难》、《将进酒》、《早
发白帝城》等。
作品风格
李白的诗雄奇飘逸,艺术成就极 高。他讴歌祖国山河与美丽的自 然风光,风格雄奇奔放,俊逸清 新,富有浪漫主义精神,达到了
内容与艺术的统一。
唐代诗歌发展概况
初唐时期
以宫廷诗人为主,诗歌内容多为应制、酬 唱等。
高中语文优质课件 《将进酒》
目录
• 课文背景与作者简介 • 文本解读与赏析 • 知识拓展:古代酒文化及礼仪制度 • 艺术手法与表现技巧探讨 • 主题思想及现实意义思考 • 课堂活动与互动环节
01
课文背景与作者简介
《将进酒》创作背景
01 盛唐时期社会背景
唐朝盛世,经济繁荣,文化昌盛,为诗歌创作提 供了丰富的土壤。
分享交流
分享交流环节可以让学生互相分 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和收获,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和
启发。
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 谈谈在学习《将进酒》过程中所 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以及克服这
些困难的方法和经验。
同时,学生也可以分享自己在学 习过程中所获得的成就感和自信 心等方面的提升,激励彼此继续
诗人在《将进酒》中大量运用夸张手法,如“黄河之水天上来”、“千金散尽 还复来”等,通过极度夸大事物的形象和特征,营造出一种豪迈、奔放的气势, 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比喻手法的运用
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手法,如将人生比作一场短暂的梦境,将黄河水比作 天上倾泻而下的瀑布,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独特感悟和对自然的赞 美之情。
审美体验
读者在欣赏《将进酒》时,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狂放不羁和豪迈洒脱。通过诗人的描绘,读 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豪情壮志和激情澎湃的世界之中,获得了强烈的审美愉悦。
代表作品
《望庐山瀑布》、《行路难》、 《蜀道难》、《将进酒》、《早
发白帝城》等。
作品风格
李白的诗雄奇飘逸,艺术成就极 高。他讴歌祖国山河与美丽的自 然风光,风格雄奇奔放,俊逸清 新,富有浪漫主义精神,达到了
内容与艺术的统一。
唐代诗歌发展概况
初唐时期
以宫廷诗人为主,诗歌内容多为应制、酬 唱等。
高中语文优质课件 《将进酒》
目录
• 课文背景与作者简介 • 文本解读与赏析 • 知识拓展:古代酒文化及礼仪制度 • 艺术手法与表现技巧探讨 • 主题思想及现实意义思考 • 课堂活动与互动环节
01
课文背景与作者简介
《将进酒》创作背景
01 盛唐时期社会背景
唐朝盛世,经济繁荣,文化昌盛,为诗歌创作提 供了丰富的土壤。
分享交流
分享交流环节可以让学生互相分 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和收获,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和
启发。
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 谈谈在学习《将进酒》过程中所 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以及克服这
些困难的方法和经验。
同时,学生也可以分享自己在学 习过程中所获得的成就感和自信 心等方面的提升,激励彼此继续
诗人在《将进酒》中大量运用夸张手法,如“黄河之水天上来”、“千金散尽 还复来”等,通过极度夸大事物的形象和特征,营造出一种豪迈、奔放的气势, 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比喻手法的运用
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手法,如将人生比作一场短暂的梦境,将黄河水比作 天上倾泻而下的瀑布,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独特感悟和对自然的赞 美之情。
审美体验
读者在欣赏《将进酒》时,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狂放不羁和豪迈洒脱。通过诗人的描绘,读 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豪情壮志和激情澎湃的世界之中,获得了强烈的审美愉悦。
《将进酒》公开课优质课课件ppt

学生参与度提升 教学质量提高 增强文化自信 培养创新思维
学生反馈评价
学生对将进酒的反馈积极,认为课程生动有趣 学生对将进酒的实践效果满意,认为课程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学生对将进酒的教学方案评价高,认为课程设计合理,能够有效地帮助学习 学生对将进酒的教学效果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课程能够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演效果
合诵
定义:多人合作,每人负责诵 读一部分内容
目的:增强气势,展现团队凝 聚力
要求:配合默契,语调和谐, 节奏一致
应用场景:适用于重要场合, 如比赛、演出等
配乐表演
音乐与诗歌的意境相融合
配合诗歌节奏进行音乐演奏
配乐表演能够增强诗歌的表 现力和感染力
不同的配乐风格能够带来不 同的情感体验
舞台表演要点
练习时可以先听 后仿,再找专业 人士指导
形将 式进 及酒 要的 点表
演
独诵
诗文内容:选 取适合独诵的 诗文,如《将 进酒》中的片
段
表演技巧:运 用声音、表情、 动作等技巧展 现诗文情感和
内涵
舞台表现力: 通过舞台布置、 灯光音效等手 段营造氛围, 突出表演效果
服装造型:根 据诗文内容和 表演风格选择 合适的服装和 造型,提升表
舞台布景:还原 唐代风格,突出 酒文化特点
音乐伴奏:配合 诗歌情感,烘托 氛围
服装设计:根据 诗歌内容,展现 唐代风貌
动作设计:结合诗 歌意境,展现酒宴 上的情感表达
价将 值进 及酒 影的 响文
学
文学价值
文学地位:唐 代文学中的瑰 宝,具有极高
的文学地位
艺术特色:豪 放奔放,富有 激情,具有独 特的艺术风格
主题思想
饮酒文化与诗歌艺术的结合 豪放、洒脱、自信的人生态度 追求自由、独立的精神境界 对生命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学生反馈评价
学生对将进酒的反馈积极,认为课程生动有趣 学生对将进酒的实践效果满意,认为课程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学生对将进酒的教学方案评价高,认为课程设计合理,能够有效地帮助学习 学生对将进酒的教学效果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课程能够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演效果
合诵
定义:多人合作,每人负责诵 读一部分内容
目的:增强气势,展现团队凝 聚力
要求:配合默契,语调和谐, 节奏一致
应用场景:适用于重要场合, 如比赛、演出等
配乐表演
音乐与诗歌的意境相融合
配合诗歌节奏进行音乐演奏
配乐表演能够增强诗歌的表 现力和感染力
不同的配乐风格能够带来不 同的情感体验
舞台表演要点
练习时可以先听 后仿,再找专业 人士指导
形将 式进 及酒 要的 点表
演
独诵
诗文内容:选 取适合独诵的 诗文,如《将 进酒》中的片
段
表演技巧:运 用声音、表情、 动作等技巧展 现诗文情感和
内涵
舞台表现力: 通过舞台布置、 灯光音效等手 段营造氛围, 突出表演效果
服装造型:根 据诗文内容和 表演风格选择 合适的服装和 造型,提升表
舞台布景:还原 唐代风格,突出 酒文化特点
音乐伴奏:配合 诗歌情感,烘托 氛围
服装设计:根据 诗歌内容,展现 唐代风貌
动作设计:结合诗 歌意境,展现酒宴 上的情感表达
价将 值进 及酒 影的 响文
学
文学价值
文学地位:唐 代文学中的瑰 宝,具有极高
的文学地位
艺术特色:豪 放奔放,富有 激情,具有独 特的艺术风格
主题思想
饮酒文化与诗歌艺术的结合 豪放、洒脱、自信的人生态度 追求自由、独立的精神境界 对生命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将进酒》优秀PPT课件

2024/1/24
酒品的交流与传播
01
东西方酒品互相传播,丰富了各自的酒文化
饮酒场合的多元化
02
东西方饮酒场合逐渐融合,出现了多元化的饮酒方式
酒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03
东西方酒文化在交流中不断创新,推动了酒文化的发展
23
06
思考与实践:如何传承和弘扬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24/1/24
24
挖掘和整理优秀传统文化资源
搜集整理古籍文献
系统梳理古代典籍,挖掘其中蕴 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
规范等。
发掘民间文化艺术
深入民间,发掘非物质文化遗产 ,如民间音乐、舞蹈、戏曲、美
术等。
抢救濒危文化遗产
对濒危的文化遗产进行抢救性保 护,如濒危语言、濒危手工艺等
。
2024/1/24
25
创新传播方式,拓宽传播渠道
利用数字技术传播
《将进酒》优秀PPT课件
2024/1/24
1
目录
• 诗人李白及时代背景 • 《将进酒》创作背景及主题思想 • 文本解读与赏析 • 知识拓展:唐代酒文化及其影响
2024/1/24
2
目录
• 跨文化对比:东西方酒文化差异与融 合
• 思考与实践: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
2024/1/24
3
01
唐代酒文化中的社交礼仪、饮酒习俗等对后世社会生活产生了影响,如现代社交场合中 的酒桌文化、敬酒礼仪等。
19
05
跨文化对比:东西方酒文化差 异与融合
2024/1/24
20
东西方酒文化差异比较
饮酒礼仪与场合
东方注重酒桌礼仪,西方更自由 随意
2024/1/2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饮中八仙歌 杜甫
李白斗酒诗百篇, 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 自称臣是酒中仙。
4
?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5
? 公元762年秋,病骨支离的李白什么 都不需要了,惟要酒,酒。他一生醉得太 多了,但这是最后一次。他举杯邀月,却 发现月在水里,他悠悠忽忽扑进水中,抱 月而眠。谁像他这样认真又天真一生?连 死都是一首诗,一首醉酒的诗。
1.诗酒与李白 2.李白故事 3.李白著名诗篇 4.《将进酒》
1
诗酒与李白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曹操《短歌行》)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王翰《凉州词》)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苏幕遮 怀旧》) 2
? 唐代的天才诗人 李白尤为突出。他自称 “酒中仙” ,时人也号之曰 “酒圣”。 古时酒店都爱挂上 “太白遗风” 、“太 白世家” 的招牌。
看来,李白天生为诗酒而来,为后人 读诗酒篇而来。今天我们就来读他的劝酒 诗------
6
2.李白故事与经历
1.铁杵成针
2.“谪仙人”
3.高力士脱靴结局)
4.“可怜飞燕倚新妆”
5.赐金放还(44岁)
7
3.李白著名诗篇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秋浦歌》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下独酌》
?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前赤壁赋》
25
仔了细哪君品些不味表见鉴现黄赏手河本法之诗及水开修天篇辞上的 手来千法,古?奔名流句到,海思不考复其回运。用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梦游天姥吟留别》
13
李白的身上浸透着儒家思想的血液,他平生的追求有两个, 一是追求精神自由,二是建立丰功伟业。 追求精神自由导致他的一系列行为:反抗传统,蔑视权贵, 理想超出于王法所规定的社会等级秩序之外; 建立丰功伟业,又使他与传统妥协,求助于权贵, 回到王法所规定的社会秩序之中。 但现实中又不可能同时占有以上二者。 他的梦碎了,于是,他开始纵酒, 他开始狂歌,开始了永远没有尽头的愁苦。 文中他以圣贤自称,以喝酒排解内心的苦闷, 以纵酒来对抗现实的龌龊,以精神的旷达来张扬自己的个性。 因为他是谪仙人,所以他必定拥有恣情傲物的权利。 酒是引子,愁是血液,狂是脊梁。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 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8
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 奋其智能,愿为辅弼, 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
——《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
9
———仰 天
我大 《辈笑 南岂出 陵是门 别蓬去 儿蒿 童人 入 京 》
10
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18
古体诗近体诗
大体可分为两大类:一类叫 古体诗(或“古风”),这 个名称始于唐代,唐人把当 时新出现的格律诗称为近体 诗,而把产生于唐以前较少 格律限制的诗称为古体诗, 古体诗格式相对自由。近体 诗,也叫今体诗,即格律诗, 包括绝句和律诗,平仄与押 韵要求严格。
19
将进酒
指导诵读课文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11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12
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 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注:红色加粗字为重读音
20
字音:
qiāng zūn pēng
将
樽烹
qiú gū zì
裘
沽
恣
cén zhuàn
——《论语》
? 百川东到海,何日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
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
?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念奴娇 赤壁怀古》
24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
? 如果说前二句为空间范畴的夸张,这 二句则是时间范畴的夸张。
? 将人生由青春至衰老的全过程说成 “朝暮”间事,把本来短暂的说得 更 短暂。(政治上的失落感)
16
此时距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 (744)已有八年之久。由于受到排 挤,李白离开长安,开始了以东鲁、 梁国为中心的第二次漫游。当时,他 曾多次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 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他们登高畅饮, 对酒当歌,畅抒满腔不平之情。
此作就是他咏酒抒情的佳作。
17
《将进酒》 将:请、愿之意。《诗经·卫 风·氓》中有“将子无怒”句。 乐府旧题,相当于“劝酒歌”。 内容多写饮酒放歌时的情感。 李白能跳出前人窠臼,自创新意, 把饮酒和对黑暗现实的批判结合起来。
14
15
? 此诗,约作于天宝十一载,即安史之乱 (755-763)前四五年光景。当时唐玄宗 耽于女色,先后将政事交给奸相李林甫和 杨国忠,官场一片黑暗,豪门贵族只顾寻 欢作乐,不以国事为念,社会腐败到了无 以复加的地步。诗人对此极为不满,却又 无力改变这种状况,只能借酒销愁,“但 愿长醉不复醒”。
岑
馔
xuè 谑
21
22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 上句写大河之来,势不可挡;下句写大 河之去,势不可回。
? 写出了黄河的气魄之大,但又有“不复 回”之叹。
23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 以水来比喻时间的流逝,非李白独创。 ?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饮中八仙歌 杜甫
李白斗酒诗百篇, 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 自称臣是酒中仙。
4
?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5
? 公元762年秋,病骨支离的李白什么 都不需要了,惟要酒,酒。他一生醉得太 多了,但这是最后一次。他举杯邀月,却 发现月在水里,他悠悠忽忽扑进水中,抱 月而眠。谁像他这样认真又天真一生?连 死都是一首诗,一首醉酒的诗。
1.诗酒与李白 2.李白故事 3.李白著名诗篇 4.《将进酒》
1
诗酒与李白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曹操《短歌行》)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王翰《凉州词》)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苏幕遮 怀旧》) 2
? 唐代的天才诗人 李白尤为突出。他自称 “酒中仙” ,时人也号之曰 “酒圣”。 古时酒店都爱挂上 “太白遗风” 、“太 白世家” 的招牌。
看来,李白天生为诗酒而来,为后人 读诗酒篇而来。今天我们就来读他的劝酒 诗------
6
2.李白故事与经历
1.铁杵成针
2.“谪仙人”
3.高力士脱靴结局)
4.“可怜飞燕倚新妆”
5.赐金放还(44岁)
7
3.李白著名诗篇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秋浦歌》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下独酌》
?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前赤壁赋》
25
仔了细哪君品些不味表见鉴现黄赏手河本法之诗及水开修天篇辞上的 手来千法,古?奔名流句到,海思不考复其回运。用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梦游天姥吟留别》
13
李白的身上浸透着儒家思想的血液,他平生的追求有两个, 一是追求精神自由,二是建立丰功伟业。 追求精神自由导致他的一系列行为:反抗传统,蔑视权贵, 理想超出于王法所规定的社会等级秩序之外; 建立丰功伟业,又使他与传统妥协,求助于权贵, 回到王法所规定的社会秩序之中。 但现实中又不可能同时占有以上二者。 他的梦碎了,于是,他开始纵酒, 他开始狂歌,开始了永远没有尽头的愁苦。 文中他以圣贤自称,以喝酒排解内心的苦闷, 以纵酒来对抗现实的龌龊,以精神的旷达来张扬自己的个性。 因为他是谪仙人,所以他必定拥有恣情傲物的权利。 酒是引子,愁是血液,狂是脊梁。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 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8
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 奋其智能,愿为辅弼, 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
——《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
9
———仰 天
我大 《辈笑 南岂出 陵是门 别蓬去 儿蒿 童人 入 京 》
10
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18
古体诗近体诗
大体可分为两大类:一类叫 古体诗(或“古风”),这 个名称始于唐代,唐人把当 时新出现的格律诗称为近体 诗,而把产生于唐以前较少 格律限制的诗称为古体诗, 古体诗格式相对自由。近体 诗,也叫今体诗,即格律诗, 包括绝句和律诗,平仄与押 韵要求严格。
19
将进酒
指导诵读课文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11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12
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 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注:红色加粗字为重读音
20
字音:
qiāng zūn pēng
将
樽烹
qiú gū zì
裘
沽
恣
cén zhuàn
——《论语》
? 百川东到海,何日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
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
?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念奴娇 赤壁怀古》
24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
? 如果说前二句为空间范畴的夸张,这 二句则是时间范畴的夸张。
? 将人生由青春至衰老的全过程说成 “朝暮”间事,把本来短暂的说得 更 短暂。(政治上的失落感)
16
此时距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 (744)已有八年之久。由于受到排 挤,李白离开长安,开始了以东鲁、 梁国为中心的第二次漫游。当时,他 曾多次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 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他们登高畅饮, 对酒当歌,畅抒满腔不平之情。
此作就是他咏酒抒情的佳作。
17
《将进酒》 将:请、愿之意。《诗经·卫 风·氓》中有“将子无怒”句。 乐府旧题,相当于“劝酒歌”。 内容多写饮酒放歌时的情感。 李白能跳出前人窠臼,自创新意, 把饮酒和对黑暗现实的批判结合起来。
14
15
? 此诗,约作于天宝十一载,即安史之乱 (755-763)前四五年光景。当时唐玄宗 耽于女色,先后将政事交给奸相李林甫和 杨国忠,官场一片黑暗,豪门贵族只顾寻 欢作乐,不以国事为念,社会腐败到了无 以复加的地步。诗人对此极为不满,却又 无力改变这种状况,只能借酒销愁,“但 愿长醉不复醒”。
岑
馔
xuè 谑
21
22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 上句写大河之来,势不可挡;下句写大 河之去,势不可回。
? 写出了黄河的气魄之大,但又有“不复 回”之叹。
23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 以水来比喻时间的流逝,非李白独创。 ?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