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赏鱼资料(DOC)

合集下载

热带观赏鱼 物种

热带观赏鱼 物种

热带观赏鱼种类:一眉道人鱼、漂亮宝贝鳉、鱼和钉口鱼、翡翠凤凰鱼、黑线飞狐、红鼻剪刀等。

1、一眉道人鱼:别称又为红眉道人,一眉道人鱼的成鱼体长可达14~15厘米,适宜生活在22~25℃的水体之中。

1997年一眉道人鱼正式亮相水族展,2003年末首次于香港水族市场登陆中国。

是灯鱼的一种。

一眉道人鱼性情较为温和,喜爱在水体的中层部位活动,野生状态下的一眉道人鱼尤其喜爱在底床铺满泥沙的河流中下部活动。

虽然一眉道人比较胆小,但是群游习性十分强烈,在白天光照充足的时候特别活泼,可以将它们和其它一些性情同样温和的鱼类共同饲养。

这一点,和月光鱼很像。

2、亮宝贝鳉:以鲜亮的橘红色为底,片片亮鳞点缀其中,鲜明大胆又不显得杂乱的用色,令它们独具一格,成为鳉鱼迷口中的漂亮宝贝。

3、接吻鱼:又名吻鲈其俗名尚有亲嘴鱼、吻嘴鱼、吻鱼、香吻鱼、接吻斗鱼、桃花鱼和钉口鱼。

其中接吻鲈因为当彼此把嘴唇紧靠在一起时,看起来好像在接吻一样,因而得名。

这些鱼是杂食性的,在它们的饮食中需要植物和动物物质。

鱼会接受蔬菜,如熟莴苣和任何种类的活食。

4、翡翠凤凰鱼:是慈鲷科矛耙丽鱼属的一种鱼类。

是非洲西部流域的一种鱼,杂食性,能接受各种饲料。

翡翠凤凰鱼,是五种珍稀鱼类之一,有亚洲美人鱼之美誉,寓意着吉祥贵气。

5、黑线飞狐:学名暗色穗唇鲃。

观赏鱼。

于1962年被带到欧洲作为观赏鱼饲养。

可混养,会互相追逐但不会攻击。

此种鱼原产于东南亚的湄公河等河流中,呈灰褐色,体态细长,卵生,适合观赏。

鱼体纤细,灰褐色,带着特殊的黑色水平条纹。

它的最大长度可达15厘米(6吋)。

寿命超过10年。

对各种饵料接受性较强,因具有吃黑毛藻的本领而备受草缸玩家们的青睐。

6、红鼻剪刀:红鼻剪刀体型与同属其他品种相似,头部红色,吻部鲜红色,全身银白色,近似透明,尾鳍上有与剪刀鱼相似的黑白条纹,体长50~60毫米,身体强壮,容易饲养,性情温和,原产地在南美洲的巴西。

红鼻剪刀性情温和,体格强健,容易饲养,适合群养,红鼻剪刀的群游效果的观赏效果极佳。

大型观赏鱼

大型观赏鱼

大型观赏鱼类1、龙鱼:龙鱼、一种很古老的鱼,市场上常见的为亚洲龙鱼,主要有三大类,即金、红和青龙。

金龙又可再分为红尾金和过背金。

红龙也有辣椒红、血红和橙红之分。

龙鱼通常体呈长带形,侧扁,尾呈扇形,背鳍和臀的呈带形,向后延伸至尾柄基部。

下颚比上颚突出,长有一对短而粗的须。

在其宽大的鱼体上整齐地排列着五排大鳞片,在光线照射下,闪烁着银色的光。

各鳍在光照下,反射出畅红或橙色的光泽。

红龙,抢眼的红色在一般人的心目中乃吉祥的象征,这也是红龙受欢迎的原因。

红尾金龙鱼体长可达55公分,鱼体的上部包括鱼鳍的上部颜色较深,没有光泽,其它部分鳞片呈金黄色,尾鳍下半部为鲜红色。

龙鱼的生存需要弱酸性到中性的水质,硬度要求软水。

可以喂食的饵料有:小鱼、小虾和小型的昆虫等等。

2、地图鱼:地图鱼属大型热带鱼,全长可达30cm。

体型宽大,侧扁,呈长椭圆形,头大,嘴大。

背鳍基部很长,起自胸鳍上方背部直达尾鳍基部,鳍条前部是锯齿状短硬棘,后部软鳍条较长,与臀鳍成对称状。

腹鳍胸位,结端尖条形。

尾鳍后缘圆形。

体侧散布着不规则的金色斑块,间镶红色条纹,状似地图而得名,尾鳍基部有镶金边的红色圆环,闪闪发光,酷似夏夜的星星,故又叫尾星鱼。

地图鱼喜食动物性活饵料,属肉食性凶猛鱼类,不宜和小型鱼类混养。

地图鱼生活的适宜水温为22—28℃,最适合水温为24—26℃,水温低于18℃,地图鱼就会死亡,高于30℃,也生活不好甚至死亡。

地图鱼对水质要求虽不十分严格,但水质新鲜,可以大大促进鱼的生长速度。

3、罗汉鱼:罗汉鱼,又名花罗汉,属于慈鲷科鱼类。

成鱼体型硕大、花纹斑斓、头型突出。

罗汉鱼品系多,种类丰富。

一般可分为三大品系:即花角品系、金花品系、珍珠品系。

不论哪种品系的罗汉鱼都有雍容、丰满的体态,游动起来却灵活、可爱。

还有每条罗汉身上独一无二的墨斑,也被人们想象成各种吉祥的符号。

正是如此,长着寿星脑袋的罗汉鱼,被认为是驱灾避邪、招财进宝的吉祥物,正逐渐成为观赏鱼中又一新贵。

观赏鱼的品种

观赏鱼的品种

探索神奇的观赏鱼世界
观赏鱼是一种越来越受欢迎的宠物,在市面上也有越来越多的品种。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一些流行的观赏鱼品种以及如何选择
和养护它们。

1. 金鱼:这是最常见的观赏鱼品种之一。

金鱼可以长到很大,且
色彩丰富多样,如红色、白色、黑色等。

如果你想要养金鱼,你需要
为它们提供一个较大的水缸,并定期更换水。

金鱼有时可能会对某些
食物有过敏反应,因此你需要提供多种不同的食物选项。

2. 锦鲤:这是另一种色彩丰富的观赏鱼。

它们的斑点和条纹可以
形成各种图案,如飞龙、彩虹等。

锦鲤也需要一个较大的水缸和适宜
的饲料。

3. 天使鱼:这是一种美丽而优雅的观赏鱼。

它们的背鳍、尾鳍十
分漂亮,而且包括银色、蓝色、红色等多种颜色。

天使鱼需要一个适
当的水温和pH值来生长和繁殖。

4. 七彩神仙:这是一种小型、漂亮的观赏鱼,它们的尾巴有七种
不同的颜色。

七彩神仙非常适合放在小水缸或者景观池中,不需要太
多的空间。

5. 拉玛西亚鱼:这是一种具有异国情调的观赏鱼,颜色非常绚丽。

它们的身体有黑色和黄色相间的条纹,并且有着令人惊叹的鳍。

拉玛
西亚鱼非常容易养护,适合初学者养殖。

不同的观赏鱼品种有着不同的特点,你需要提前了解并选择适合你的品种。

同时,养护观赏鱼也需要一定的技巧和耐心。

你需要定期更换水、清理金鱼鱼缸等。

希望这篇文章能给你一些启示,欢迎再次来到观赏鱼的世界。

我国淡水观赏鱼

我国淡水观赏鱼

孔雀鱼与剑尾鱼孔雀鱼和剑尾鱼为所有热带鱼中最为人们熟知和饲养的小型观赏鱼,同属卵胎生鱂科鱼类。

孔雀鱼俗称彩虹鱼、百万鱼。

根据其尾鳍形状,可以分为上剑尾、下剑尾、双剑尾、琴尾、针尾、园尾、旗尾、扇尾、三角尾、剪尾、尖尾、大尾等品种。

剑尾鱼俗称剑鱼、蓝剑、鸳鸯剑、海勒剑、花斑剑尾等。

孔雀鱼与剑尾鱼均为小型鱼类,体长在100毫米以下。

其品种繁多,颜色五彩缤纷,有红、青、黑、白、蓝等,由于人工选育、杂交等技术的诱变,更显得华丽夺目。

孔雀鱼与剑尾鱼的性情温和、活泼,体质强健,易饲养,适宜弱碱性(PH 为6.8-7.4),硬度为6-10,换水不可过勤过多,对水质变化非常敏感,最适宜饲养水温为23-26℃,喜跳跃。

繁殖容易,卵胎生。

当雌雄同养于一水族箱之中,就能自然交配、产仔。

性成熟年龄为3-6个月。

雌鱼每隔20-40天繁殖一次,每次产仔40-70尾。

大型个体可以达到150尾左右。

亲鱼有吞食仔鱼的习性,因而每次产仔后应立即将亲鱼和仔鱼分开饲养。

清道夫—双孔鱼双孔鱼俗称青苔鱼、琵琶鱼、青苔鼠、食藻鱼、清道夫。

双孔鱼的口部形成吸盘状,借以吸附在石块等表面,铲食石块表面的藻类。

作为观赏鱼饲养在水族箱中,能铲食玻璃表面及箱底的苔藓、藻类等,使水体清澄、玻璃明亮,故称其为“清道夫”或“食藻鱼”。

双孔鱼性情温驯,易饲养,在水族箱要求水质弱碱性(PH为7.3左右)适宜水温为23-28℃,饲养时适量喂些切碎的菜叶。

双孔鱼原产于湄公河流域,目前已作为观赏鱼饲养而遍布世界各地。

气泡鱼—河鲀河鲀俗称:艇鲅鱼、气泡鱼、鲀鱼、辣头鱼、鸡抱鱼、吹肚鱼、鲃鱼等。

河鲀身体呈椭圆形,口小,门齿成板状,鳞成小刺状。

其鱼鳞非常发达,当遇到外敌或惊吓时,便迅速对鳔进行充气,使腹部迅速膨胀,整个身体呈球状而浮上水面,同时皮肤上的小刺竖起,借此自卫。

河鲀以其独特的体型和生活方式被作为观赏鱼类饲养。

其食性杂,食物范围广,常见的有虾、蟹、鱼苗、昆虫幼体、枝角类、桡足类以及高等植物的枝叶和丝状藻等。

热带淡水观赏鱼

热带淡水观赏鱼

热带淡水观赏鱼在观赏鱼的世界里,热带淡水观赏鱼以其绚丽多彩的外表、独特的形态和活泼的习性,成为了众多鱼友的心头好。

它们来自热带地区的淡水水域,带着大自然赋予的神秘魅力,走进了我们的生活。

热带淡水观赏鱼的种类繁多,每一种都有着独特的特点。

比如说,孔雀鱼以其优美的尾鳍和丰富的色彩而闻名。

雄鱼的尾鳍犹如华丽的裙摆,在水中摇曳生姿,色彩斑斓,有红、蓝、绿等多种颜色组合。

而红绿灯鱼则因其身上鲜明的红蓝条纹而备受喜爱,它们在水族箱中群游时,就像一道道流动的信号灯,给人带来美的享受。

斗鱼也是热带淡水观赏鱼中的明星品种。

泰国斗鱼拥有夸张的鳍和艳丽的颜色,在战斗或求偶时,会展开绚烂的鳍,展示出强大的气势和魅力。

中国斗鱼则相对更加素雅,但也有着独特的韵味,其适应能力强,是许多新手鱼友的入门选择。

神仙鱼则以优雅的姿态著称,它们身体扁平,游动时如同在空中飞翔,给人一种飘逸的感觉。

还有地图鱼,其身上的花纹犹如地图一般,性格活泼好动,与人互动性强。

要养好热带淡水观赏鱼,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首先,水质是关键。

热带淡水鱼对水质的要求通常比较高,水温一般要保持在 24 28摄氏度之间,酸碱度也需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为了保持水质的清洁,需要定期检测水质参数,如酸碱度、硬度、氨氮和亚硝酸盐含量等,并根据检测结果进行相应的调整。

过滤系统也是必不可少的。

一个好的过滤系统可以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杂质、废物和有害物质,保持水质的清新。

常见的过滤方式有上滤、底滤、侧滤和桶滤等,鱼友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水族箱大小和鱼的数量来选择合适的过滤方式。

除了水质和过滤,饲料的选择也很重要。

不同种类的热带淡水观赏鱼对饲料的需求有所不同。

有些鱼喜欢吃活饵,如丰年虾、红虫等;有些则更倾向于人工饲料。

在喂养时,要注意适量,避免过度喂食导致水质恶化和鱼的肥胖。

另外,水族箱的布置也能为热带淡水观赏鱼提供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

可以在水族箱中放置一些水草、沉木和石头等装饰物,不仅能增加美观度,还能为鱼提供躲避和嬉戏的场所。

新手必看养鱼经验总汇7常见观赏鱼基本数据

新手必看养鱼经验总汇7常见观赏鱼基本数据

新手必看养鱼经验总汇7常见观赏鱼基本数据(一)拟鲤科鱼类水质调节、常见观赏鱼对水质要求及其它水质调节、常见观赏鱼对水质要求及其它有点长,列个目录先,欢迎大家补充资料,届时一并整理鱼类资料包括:俗名│成鱼大小│水质需求(硬度、酸碱度)│水温℃│习性一、养鱼用水的“五度”二、拟鲤科鱼类三、美洲慈鲷四、非洲慈鲷五、鲤科鱼类六、鲶科鱼类七、攀鲈科鱼类八、河口鱼类九、鳉科鱼类十、古代鱼及其它一、养鱼用水的“五度”养好鱼的关键就是养好水。

良好的水质是观赏鱼健康成长的前提条件。

对于大型鱼来说,其新陈代谢十分旺盛,保持好水质更加重要。

衡量热带鱼饲养用水质的适宜与否,稍加概括,可以用五度来衡量。

第一重要的就是温度。

水温:热带鱼属高温鱼类,它们多数可在18-32度的水温内生存。

一些高温鱼类要求水温在25-28度,比如神仙鱼的最适水温是24-28度,当水温在20-24,仅能维持生命,水温底于20度时,它会濒临死亡。

一些低温鱼类要求水温在22-25度左右,比如孔雀鱼的最适宜温度是20-24度。

热带鱼在水温低于18度时,绝大多数品种的生命活动会受到威胁,只有极少数品种可耐18度以下的水温,因此可以说,水温是热带鱼的生命线。

水温的稳定多是通过两种方法实现的,一是将室温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这多数是在大面积饲养热带鱼时采用。

二是将水温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这是家庭饲养时经常采用的。

目前市场上有品种繁多的加热管,可选择能自动调温的玻璃质或不锈钢质的加热管,将水温设定在24-27度之间,这样水族箱的水温就可恒定在正常范围内。

尽量避免水温的大幅变化,水温变化过快,首先容易造成鱼感冒,对于观赏鱼来说,这是一种足以致命的疾病。

配备加热设备,是饲养热带鱼的一大特点。

第二是酸碱度。

各种热带鱼的原产地不同,喜好的水质也不尽相同。

一般来说,南美洲出产的各种观赏鱼喜欢酸性水质,非洲出产的热带鱼喜欢碱性水质,东南亚地区的热带鱼适合于中性水质。

部分低档热带鱼因为人工饲养的时间比较长久,对于水质的适应力较强,但是很多高档鱼类如果饲养用水的酸碱度不符,很难成长良好,甚至丧命,七彩神仙就是典型。

宠物观赏鱼

宠物观赏鱼

宠物观赏鱼生命力最强大的小型观赏鱼有哪些?1、孔雀鱼。

孔雀鱼生命力强,对环境的要求较低,只要水温不低于15度,一般不死。

繁殖容易,如果买来就是成鱼的话,一个月内你的一对成鱼就可以有几十到几百个后代了,价格也低,一般一到十几元不等,要看品种,这是新手养鱼的最佳选择啦。

孔雀鱼性情温和,能与温和的中小性型热带鱼混养,平时活泼好动,寿命较短。

孔雀鱼为杂食性小型鱼种,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十分韧。

孔雀鱼适应性很强,在没有调温和充气设备的水族箱中生活良好。

能耐15℃低温和耐受较脏的水质,最适宜生长温度为22-24℃,喜微碱性水质。

氢离子浓度39.81-63.09nmol/L,pH值7.2-7.4的水质,也能适应中性质。

2、锦鲤鱼。

锦鲤很好养的,号称懒人鱼。

体格健美、色彩艳丽、花纹多变、泳姿雄然,具极高的观赏和饲养价值。

其体长可达1-1.5米,寿命也极长,能活60-70年(相传有200岁的锦鲤),寓意吉祥,相传能为主人带来好运,是备受青睐的风水鱼和观赏宠物。

最适用于家庭鱼缸或小池养鱼者应用。

锦鲤对环境适应性较强,适应温度是2~30℃。

但不能抵抗水温急剧的变化,温度骤然下降或升高2~3℃时,容易生病。

锦鲤最适生活的水温是20~25℃,在这种水温中,锦鲤游动活跃,食欲旺盛,体质健壮,色彩鲜艳。

.3、斑马鱼。

斑马鱼性情温和,小巧玲珑,几乎终日在水族箱中不停地游动。

易饲养,可与其他品种鱼混养。

饲养水温20~23℃,在水温11~15℃时仍能生存,对水质的要求不高。

日常饲养时,在水族箱底部放些鹅卵石,使水质清澈。

4、接吻鱼。

吻鲈在原产地常被作为一种食用鱼。

它对水质的要求不严,群居性不太明显。

雄鱼在产卵之前,会利用在水面呼吸所产生的气泡作回巴为浮巢。

5、珍珠马甲。

饲养珍珠鱼最好选用80CM 以上的水族箱。

珍珠色对水质要求并不严格.低温低氧的条件下、也一样生长良好。

珍珠鱼性情温和,可于其他品种的热带鱼混养。

你也可以养孔雀、虎皮、荷兰凤凰、箭鱼、玛丽这类鱼体形小巧,都挺好养的。

热门观赏鱼简介附图

热门观赏鱼简介附图

名称:红尾皇冠鱼别称:玉面财神鱼分类:慈鲷鱼科(又称丽鱼科、口孵鱼科)产地:厄瓜多尔西部及秘鲁中部水域体长:20cm食性:幼鱼以浮游动物为食,稍大后即能吞食小鱼小虾水温:22-25℃硬度:软水pH:偏酸性或偏碱性性情:凶猛简介:红尾皇冠雄鱼体长可达20cm左右,雌鱼个体要小些。

雄鱼体色比雌鱼鲜艳,背鳍和臀鳍末端长而光,雌鱼的肛突比雄鱼长而圆钝。

同窝鱼中,雌鱼通常比雄鱼小。

该鱼背鳍很长,从鳃盖后缘一直延伸到尾柄前端,性成熟个体的尾鳍和背鳍边缘呈金黄色或红色,因此而得名。

鳃盖下半部分有鲜艳的绿色条纹,所以又称绿面皇冠鱼。

红尾皇冠鱼的幼鱼的,二、三月龄时极像蓝宝石幼鱼,但仔细辨认,红尾皇冠幼鱼呈现黑灰色,尾巴和背鳍边沿上有淡淡红边,蓝宝石幼鱼则呈浅灰色。

红尾皇冠鱼体长可达13~25厘米。

环境转换时,由暗光环境转入亮光环境,容易蹦跳;反之,则较平稳。

红尾皇冠鱼属底层鱼类,有较强的地域习性。

平时习惯在小桥、假山等处聚集嬉戏。

同种雄性之间有争斗现象,异种混养时以配养大型鱼为好。

混养时游在它鱼中间,非常好斗,不适合与体型小于它的鱼混养,体型比它稍大,但性情温和的鱼也经常受它欺负。

同类之间争斗也很激烈。

在性成熟前,种内能和好相处,性成熟后对环境领地占有性很强,雌雄鱼会自行配对。

该鱼的适应能力较强,能长期生活在有机质含量较高的肥水中。

名称:丝足鲈别称:黑眼黄金招财鱼黄金战船战船鱼分类:鲈形目攀鲈亚目丝足鲈科产地:东南亚的越南、泰国、马来西亚等地体长:40-70cm食性:小活鱼、鱼肉、虾肉、水蚯蚓水温:22-26℃硬度:软水pH:中性或微酸性性情:温和简介:白化战船成鱼体长家养情况下40-70厘米,野生体长最大有80公分以上的!椭圆形,头大呈鸭蛋黄,嘴大,有舌头,体格强壮,腹鳍是2根或4根细长的丝鳍,臀鳍宽大,胸鳍发达。

背鳍前部较低,后部挺拔;臀鳍由后腹部一直延伸到尾柄;全身金黄色,眼睛金黄色,体表鳞片边缘透着淡淡的红色,有珠斑呈金属光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1.5h)一、概念观赏鱼指以供人们休闲欣赏为首要目的,具有特殊色彩和奇异形体的小型化养殖鱼类。

观赏鱼是一种特殊的活的商品。

养殖的过程和目的都具有相同的意义,都是为了观赏和娱乐,同时某些大型的品种还兼有食用的功能(但不同于单纯食用鱼养殖)。

因此观赏鱼养殖具有相当大的高附加价,发展空间很大。

观赏鱼的社会特点主要有三:生物特性,可满足人们对活体小型动物的喜爱欲望,表现出人们对大自然的一种回归心态;文化特性,是人们用来休闲、娱乐的重要方式之一,可满足人的好奇心和对美的事物的一种高尚的、精神追求;经济特性,是人们生产收益的重要方式,高品质观赏鱼所形成的高附加值,是商品经济价值的最终体现,并为社会所认同。

观赏鱼主要有三大类:金鱼、锦鲤、热带鱼(淡水鱼、海水鱼)。

最常见的是淡水品种。

二、观赏鱼养殖历史与发展1、金鱼起源于中国,由鲫鱼变异而来,直到现在仍有原始野生种群,(天然红鲫)。

养殖历史至今已有1700多年。

晋代,在庐山山洞中发现有一种赤鳞鱼,后来记载《述异记》中成了金鱼的发展史;唐朝已有专业养殖的记录,但目的是用于佛教中的“放生”;在南宋这种鱼由野生移人家庭用于观赏目的养殖,金鱼的品种也逐渐演变出五花、双尾、凸眼、长尾短身等品种;明朝时正式取名“金鱼”,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已明确记载了当时的一些名贵品种;元朝时南方的养殖方式开始向北传移;到清朝时金鱼养殖遍及全国,形成一定的规模化。

清代传去日本,转传欧洲,再到美国。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金鱼原自中国,但一直没有在日本发展,到70年代才有了比较高档次的品种代表种有兰畴和琉金。

其中琉金不是日本正宗金鱼,琉金是古琉球王国的国粹,琉球王国被日本吞并后,琉金才成为日本的金鱼品种。

二十世纪以后,科技元素的加入,养殖技术更加发展,品种选育十分精至,养殖规模扩大、产销批发都发展到了相当的水平。

据统计:到1982年,金鱼的品种已有240个。

近20 多年已有超过500多个品种。

2、锦鲤由鲤鱼变异而来。

起源于中国的野生红鲤,后传入日本,并在日本发现新的变异品种(变色鲤)。

养殖历史约210年。

日本文政时代(1804~1829年)新泻县培育出浅黄和别光;天宝年间(1830年)出了红白鲤;大正六年(1917年),由广井国藏培育最原始的红白鲤,后来有高野浅藏和星野太郎吉的红白鲤改良品种,之后由出现了一些系列。

如昭和十五年(1940年)的友右卫门系、纹次郎系;昭和二十七年(1952年)的武平太系;昭和十六年(1941年)的弥五左卫门系等。

但是,这些还都是红质很淡的原始种。

现在最著名的红白锦鲤有昭和二十九年(1954年)仙助系、昭和三十五年(1960年)万藏系和昭和四十五年(1970年)大日系。

经过多年的培育与筛选,使锦鲤发展到了全盛时期。

早期的变色鲤,色系少,1906年引进德国的无鳞"革鲤"和"镜鲤"与日本原有的锦鲤杂交,才选育出色彩斑谰的品种。

日本定为“国宝鱼”,二战后改称锦鲤,但品种数远不及金鱼多,至今约有13个品系,120多个品种。

3、热带鱼分淡水和海水两类。

最早养殖并用于观赏的是法国人,最早养殖的品种是中国斗鱼。

养殖历史至今约有150年。

品种数比金鱼少,二战后才逐步得到发展。

到70年代后期,新发现的野生品种以及新培育的新品种总量,已有超过2500种,常见的也有600多种,养殖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三、观赏鱼的社会地位与经济价值观赏渔业是水产增养殖业的分支,以水簇箱和池塘为主要养殖场所,以水质全人工调节为养殖手段,以供人们欣赏、休闲、娱乐为目的。

三类观赏鱼,都有各自不同奇特、优雅的体态身姿,又有艳丽漂亮的色彩,给人们以赏心悦目、动静结合、久看不厌的乐趣,这种小型的家庭宠物,同时还是件天然的活的艺术品,装点景色,美化环境,休闲雅趣。

养殖观赏鱼还是人们乐于谈论、相互交流的话题,人们从饲养、培育的过程中体验到人生的又一乐趣,一种劳作的收获,一种精神投入的快感,一种是丰富生活内容的又一种方式。

观赏鱼是社会文明、文化的又一鲜明体现。

成为日常生活中人们乐于接受,爱不释手的活的艺术品。

具有相当高贵的社会地位,作为商品它也有着巨大经济价值。

现代的养殖方式注入了更多的科技元素,使得观赏鱼的品质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和提高,衍生出更高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

无形之中又一次提高了这种大众化宠物的社会地位和精神价值。

目前,国内市场对观赏鱼的年需求量每年增加10-15%。

国内年产1亿多尾,交易量在3-4亿尾,但实际交易量更大。

国际际贸易中,温/ 热水鱼占95%,其中淡水品种89%,海水鱼10%。

全世界观赏鱼贸易总额约在30亿美元,美国4.25亿,西欧1.8亿,日本1.1亿,新加坡0.7亿。

中国出口量占会球总量的12%国际市场:大三块(北美、西北欧、东南亚),小三块(中东、南美、东欧)第二章观赏鱼分类与与特征(12h)第一节金鱼(4.5h)由金鲫演变而来,遗传特性体现出鲫鱼本色,性状稳定性差(非纯种杂交),选育工作十分重要。

但对环境要求简单,食性杂,易养殖,品种多。

因此在系统分类上还不能统一。

只有品系的差异,没有种间变化。

注:这里的品种指品系中的不同类型。

(先简单介绍鱼体几大部位)一、体态特征金鱼与一般的鲫鱼体形差异很大,色彩变化多。

这是经过长期遗传变异的结果。

也是人工选育出的,具有观赏价值的表现。

1、体形躯干短,呈椭园、纺缍、蛋形,腹部膨大而园,尾柄短而细,侧线随体形而缩短,曲度增大;2、头型与全长比例发生改变,头型有三类,三角、鹅头、狮头(含虎头),其中鹅头和狮头型的肉瘤越发达,越有观赏价值。

3、体色体色多样、易变,主色有红、黄、黑、白、兰5色,复色有灰、橙、紫、褐4色,另一种反光质,具有反光、荧光效果,可调配出金、银色。

是鳞片上表皮色素细胞中特有的一种类荧光质有机分子,机能受体表神经性控制。

“透明鱼”体表的色素细胞极少,无鳞(金鱼中无此类)或鳞片极薄,加上体腔处的肌肉层也是最薄的部位,则呈现一种半透明状,有的甚至可见其内脏位置。

体色变化即有遗传作用,也有环境和饲料的影响。

遗传控制主要的色彩和分布,有较好的性状稳定性,而环境与营养等影响色彩的强弱和鲜亮程度。

4、鳍形(6种)变化最多是背、尾鳍,胸、腹鳍一般是大小、长短、形态的变化。

背鳍具有、无之分。

有背鳍为金鱼的“文族”,又称文种鱼;无背鳍称“蛋族”,又称为蛋种鱼。

尾鳍具单、双尾之分。

单尾一般称为“草种”鱼,与鲫相似;双尾变异成三尾、四尾,四尾中还可分展、垂、喋、扇、凤尾等。

尾鳍色彩变化与体色一样,但因鳍条间皮膜很薄,显微镜下可见众多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流情况。

一旦见到尾鳍上布满血丝,基本可判断鱼体有病。

5、眼有四种变异,龙(眼眶外外突)、蛙眼(眼眶内外突)、水泡、天眼。

其中“天眼”是眼球突出于眶外且反转90度向上。

“水泡”是眼球下方的皮肤组织变异而襄泡化,内充大量体液,但眼仍在眶内。

水泡性状是遗传引起,而泡的大小则与环境、营养等有关。

眼变异,对视野有很大影响,特别是争食性差,因而多为单独养殖(特别是水泡)。

6、鳃盖鳃盖后部外翻,露出鲜红鳃,但不影响呼吸。

可看作是一种装饰。

7、绒球由鼻部皮肤变异而来的“绒状”肉瘤,有2、4个之分。

也是一种装饰。

二、分类上述7种主要特征,是金鱼分类的主要标准,是观赏价值所在。

分类方法上有2种,一为系统法,一为传统法。

系统法:属鲤形目鲤科鱼类。

有5类29型,主要以体型变化为依据,然后加上体色变化定品种名。

如墨龙,紫龙,五花狮头等。

传统法:主要分4族。

草族(草种)体形与鲫相似,头尖扁,小眼,单尾(偶有双、三尾),体色橙红。

文族(文种)体形短、园,眼小,有背鳍,尾鳍分叉成双,臀鳍为双(如珍珠、红高头、红鹤顶等)。

龙族(龙种)有背鳍,头平宽,眼大突出,俗称龙睛,尾多叶,胸鳍三角形,磷大而圆。

这是正宗金鱼的品种(如墨龙、五花龙等)蛋族(蛋种)无背鳍,头钝,体短,腹膨大呈蛋状,臀鳍、尾鳍均成双。

(如虎头、水泡、绒球等)三、品质标准标准是依变异的准确性和人的欣赏美感来确定的。

一色鲜明,艳丽,性状表达完整,主色正,无干扰色;二形匀称,挺拔,各鳍舒展、完整,体表光滑,品种特征明确;三姿态动态优美,平衡性好,健康,有精神,食欲良好。

四、常见八大品系介绍:高头、龙眼、水泡、珍珠、绒球、望天、狮头(虎头)、翻鳃品系特征及图示。

第二节锦鲤(3h)锦鲤的观赏价值主要在体色上,体形与原始鲤鱼的特征相似。

但具有鳞、无鳞之分,是观赏标准之一。

体色变化极复杂,主色有红、黄、白、黑、兰5色,复色有灰、紫、橙、褐等4色,另也有一种反光有机质,可调配出金、银等亮色。

锦鲤的遗传稳定性比金鱼好,但仍有性状分离现象,故也需要进行品种选育。

一、分类依色彩、斑纹及鳞片分布,将绵鲤分为13个品系,120多品种。

常见品系有:1、红白锦为正宗,底白衬正红色斑,不同斑纹的形、数量和分布,还可分为多种。

2、大正三色底白,衬绯红、黑色斑纹,也可分为多种;3、写锦底黑,镶三角形白斑,依数量、分布不同可有多种;4、别光锦底白、红、黄,在上镶嵌黑斑,有多种;5、浅黄锦背兰色,鳞片外缘白色,颊、腹部、鳍基部红色,有多种变化;6、黄锦单金黄色7、丹顶红头顶一块园形鲜红斑纹;8、变异鲤多为杂交品种,但色彩特征典型,性状稳定性好,古朴高雅。

如茶鲤(通体茶色),绿鲤(黄绿),乌鲤(黑色中有小白斑点)等。

二、品质标准1、体形对称,曲线优美,雄浑,各部位完整,胸鳍大而园,鳍条匀称,气质粗旷而稳重,体高:体长=1:2.6~3.0,不要过胖。

2、色彩浓厚,鲜艳,纯正,边缘清晰,质地厚重,少杂色或过度色。

3、斑纹头、背、尾柄、口唇上方是重点区,斑块少分散,以大块为主,斑形不规则,胸鳍无斑,以全白或其他单色为佳。

三、常见五个品系红白、三色、浅黄、黄锦、丹顶红的特征。

第三节热带鱼(4.5h)一、概况多指生活在20℃以上热水性的小型鱼类(下限水温一般在13℃以上)。

现已有很多温水性鱼类(生活在10℃以上水域)也列在其中。

目前热带鱼一般都是天然品种,因而性状基因相对稳定,在分类上也较为规范。

另外因环境的影响,这类鱼的体形都比较小,且多数为扁体形,色彩丰富多样,并有淡、海水之分。

因种类很多,这里只介绍几个常见类别。

二、分类主要按系统法分类,以界、门、纲、目、科、属、种排序原则。

每层次中还可分亚层。

1、淡水热带鱼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地区、尼罗河流域、刚果盆地,亚马逊流域的淡水中。

典型的热带气候。

主要介绍鱂形目和鲈形目中的部分品种。

(A)鱂形目有3亚目,13科,118属,850种。

有6科82属670种。

共同特征:单背鳍,胸鳍高位,无体侧线,有头部侧线等。

它们的鳍条数、剌数、口位、头骨、交接器等均有不同的差异;且大多数种类为卵胎生。

代表种有花鱂科(均有交配器)中有:孔雀鱼卵胎生,大小在7cm左右,且♀>♂,形体修长,尾长为体长的1/2-1/3,尾鳍色彩美丽,有孔雀般图案,单尾;攻击性偏弱,雌性不如雄性艳丽;(图)月光鱼体长3-9cm,一般♀>♂,小头三角形,眼大,吻尖,体形呈纺缍形,尾鳍园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