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力学基本原理学习钢筋《平法》
《钢筋平法讲解》PPT课件

b a
L=10d+b+3/8*3.14*R
=10d+(a-d-1.25d)+4.13d
=a+11.9d完整版ppt
24
吊筋和次梁加筋
计算公式: 吊筋长度=2*锚固+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 框梁高度>800mm a=60度
<=800mm a=45度 次梁加筋按根数计算 长度同箍筋长度
完整版ppt
根数计算=(L-2*50)/箍筋间距+1 箍筋全长加密
悬臂梁钢筋
上部上排钢筋=Ln/3+支座宽+L-25+Hb-2*25(>=12d) 上部下排钢筋=Ln/4+支座宽+0.75L 下部钢筋=12d+XL-25(圆钢15D)
柱
• 基础部位 • 中间层 • 顶层 • 变截面
完整版ppt
31
基础插筋的算法
2、>=Lae 取大值
• 钢筋长度计 算
插筋长度=1.5Lae+伸 出楼面的长度
插筋根数= 锚固钢筋根数
42
• 基础部位 • 中间层 • 顶层 • 变截面
总结
完整版ppt
43
完整版ppt
44
板
完整版ppt
45
板中的钢筋种类
1 板的钢筋: 1.1.1. 受力筋 (单向或双向,单层或双层) 1.1.2. 支座负筋 1.1.3. 分布筋 1.1.4. 附加钢筋 (角部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钢筋) 1.1.5. 撑脚钢筋 (双层钢筋时支撑上下层)
• 墙柱有各种箍筋组合
• 连梁要区分顶层与中间层,依据洞口的位置不同还 有不同的计算方法
《钢筋工程平法》课件

钢筋工程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验收时应检查钢筋规格、尺寸、数量、位置、锚固长度、搭 接长度、弯钩形式等是否符合要求,同时应检查钢筋焊接、机械连接等质量是否可靠。对于不符合要 求的部位应进行整改,整改后再次进行验收。
PART 06
平法钢筋工程案例分析
实际工程中平法钢筋的应用案例
案例一
检验方法
包括拉伸试验、弯曲试验 等,用于检测钢筋的力学 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检验标准
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确 保钢筋的质量和安全。
钢筋的连接方式和工艺
焊接
包括电弧焊、闪光对焊等,是 常用的钢筋连接方式。
机械连接
如套筒挤压连接、锥螺纹连接 等,适用于不同直径和材质的 钢筋连接。
绑扎连接
通过铁丝将两根钢筋绑扎在一 起,适用于较小直径的钢筋和 临时固定。
连接工艺要点
确保连接牢固、稳定,符合设 计要求,同时要考虑到施工的
便捷性和经济性。
PART 03
平法钢筋图纸识读
平法钢筋图纸的基本要素
图纸目录和说明
包含工程概况、图纸目录、钢筋符号说明等 。
基础结构图
包含基础构件的平面布置、标高等信息。
结构设计总说明
包含设计依据、抗震设防烈度、结构安全等 级等。
平法的原理
平法的原理基于平截面假定,即认为 结构构件的横截面在受力后仍保持平 面。通过这一假定,可以简化结构分 析过程,提高设计效率。
平法的应用范围和优势
应用范围
平法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包括高层建筑、大跨度结构、桥梁等。
优势
平法具有简单、直观、易操作等特点,能够显著提高结构设计效率,减少施工难度和成本,同时保证结构的安全 性和稳定性。
钢筋课程讲解“平法”基本原理精品PPT课件

屋面
4 3 2 1 -1 层号
15.870
12.270 8.670 4.470 -0.030 -4.530 标高(m)
3.6 3.6 4.2 4.5 4.5 层高
1、柱的“平法”表示方法
KZ1所需要计算的钢筋工程量有哪些?
楼层名称
基础层
-1层 首层 中间层 顶层
构件分类 无梁基础 有梁基础
中柱 边柱 角柱
1、“平法”基本原理
视全部设计过程与施工过程为一个完整的主系统,主系统由多个子系统 构成:(1)基础结构 (2)柱墙结构(3)梁结构(4)板结构,各子系 统有明确的层次性、关联性、相对完整性 ——层次性:基础→柱、墙→梁→板,均为完整的子系统 ——关联性: 柱、墙以基础为支座——柱、墙与基础关联 ; 梁以柱为支座——梁与柱关联; 板以梁为支座梁——板与梁关联。 ——相对完整性: 基础自成体系,仅有自身的设计内容而无柱或墙的设计内容; 柱、墙自成体系,仅有自身的设计内容(包括在支座内的锚固纵筋)而无 梁的设计内容; 梁自成体系,仅有自身的设计内容(包括锚固在支座内的纵筋)而无板的 设计内容; 板自成体系,仅有板自身的设计内容(包括锚固在支座内的纵筋) 。
3777
弯折长度a 取值 : 0.5LaE=0.5*34*25=425mm 0.6LaE=0.6*34*25=510mm 0.7LaE=0.7*34*25=595mm 0.8LaE=0.8*34*25=680mm h1(1160mm)大于0.8LaE(680mm),所以,a取6d和150的中的较大值 6d=6*25=150,a=150mm
一级抗震
40
25
钢筋的锚固、搭接值确定(03G101-1P34)
纵向受拉钢筋绑扎搭接长度LlE与Ll
钢筋平法学习PPT课件

中间层柱纵筋计算
纵筋长度=中间层层 高-当前层非连接区+ (当前层+1)非连接 区+搭接长度LlE
非连接区=max (1/6Hn、500、Hc)
第15页/共106页
顶层柱纵筋构造
第16页/共106页
顶层柱纵筋构造
角柱
边柱
中柱
黑色纵筋锚固长度是从梁底第1开7页始/共110.65页lae/la 灰色标识纵筋锚固为12d
梁
径);最大间距≤正常箍筋间 距;当在箍筋加密区范围时,
间距尚应≤100。
•在此梁宽度范围内主梁的正
常箍筋或加密箍筋照常设。
03G101-1P62 63
•吊筋底部各宽出此梁两端各
50mm。
、
•当主梁高度≤800时,吊筋 第67页/角共1度06页取45;当主梁高度>
800时,吊筋角度取60。
•吊筋上端水平锚固为20d。
第1页/共106页
G101
钢筋平法图集适用范围
•现浇混凝土柱 •现浇混凝土剪力墙 •现浇混凝土梁 •现浇混凝土板式楼梯 系 •筏型基础
列
图 •现浇混凝土楼板与屋面板 集 •箱型基础
•条形基础、独立基础、第2页桩/共承106台页
03G101-1
03G101-2 04G101-3 04G101-4 XXG101-5 06G101-6
+2*1.9d+2*max(10d,75mm)+2d
4、板内钢筋类型
板内钢筋
受力筋
底筋 面筋
负筋
边支座负筋 中间支座负筋
负筋分布筋 温度筋第73页/共106页 其他:马凳筋、洞口加筋、放射筋
第74页/共106页
钢筋平法学习--图文演示PPT版(下篇)

1. 2. 3.
4.
5.
6.
受力筋 (底筋、面筋) 支座负筋 分布筋 温度筋 附加钢筋 (角部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钢筋) 措施钢筋(撑脚钢筋、板垫筋)
温度钢筋
温度筋
依据 GB50010-2002 中 10.1.9 ,在温 度收缩应力较大的 现浇板区域内,钢 筋间距宜取为 150~200MM,并应在 板的未配筋表面布 置温度收缩钢筋。
2、板负筋计算
板负筋的根数计算
第一根钢筋距梁或墙边50mm 第一根钢筋距梁或墙边一个保护层 第一根钢筋距梁角筋为1/2板筋间距
2、板负筋计算
端支座负筋的分布筋长度计算
方式一:分布筋和负筋搭接150mm 方式二:分布筋长度=轴线长度 方式三:分布筋长度=按照负筋布置范围计算
基础梁主筋(梁不外伸)
基础梁主筋(梁外伸)
基础梁主筋(变截面要求)
基础次梁主筋
基础次梁变截面
独立基础要求
2、板负筋计算
端支座负筋的分布筋根数计算
方式一:分布筋根数=负筋板内净长÷分布筋间距 方式二:分布筋根数=负筋板内净长÷分布筋间距+1
2、板负筋计算
中间支座负筋长度计算
中间支座负筋长度=水平长度+弯折长度*2
2、板负筋计算
中间支座负筋的分布筋计算
长度=轴线(净跨)长度-负筋标注长度*2+搭接长度*2+弯勾*2 根数=布筋范围1/间距(向上取整)+布筋范围2/间距(向上取整) 根数=布筋范围1/间距(向上取整)+布筋范围2/间距(向上取整)+1
1、板受力筋计算(04G101-4P25)
钢筋平法讲解PPT课件

钢筋安装完成后,应按照相关规范进行验收,包括外观检查、尺寸偏差检查、力学性能检测等。
钢筋平法在工程中的
05
应用实例
梁板类构件的钢筋平法应用
梁的平面表示方法
包括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两种方 式,集中标注表达梁的通用数值,
原位标注表达梁的特殊数值。
板的平面表示方法
采用平面注写方式,包括板块集 中标注和板支座原位标注两种方
包括约束边缘构件和构造边缘构件两种类型,具体构造要求根据抗震等
级和轴压比确定。
基础类构件的钢筋平法应用
独立基础的平面表示方法
01
采用平面注写方式,包括独立基础集中标注和独立基础原位标
注两种方式。
条形基础的平面表示方法
02
采用截面注写方式或列表注写方式,具体表达内容包括基础底
面标高、基础顶面标高、基础截面尺寸等。
钢筋平法讲解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钢筋平法概述 • 钢筋平法基本原理 • 钢筋平法识图与标注 • 钢筋加工与安装工艺 • 钢筋平法在工程中的应用实例 • 钢筋平法的质量控制与安全防护措施
钢筋平法概述
01
定义与作用
定义
钢筋平法是一种简化的钢筋结构 表示方法,通过平面图纸表达钢 筋在构件中的布置、形状、数量 和规格等信息。
钢筋的剪切性能
钢筋在剪切作用下,断口呈斜截面, 剪切强度与钢筋的直径和材质有关。
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机理
化学胶结力
混凝土中的水泥凝胶与钢 筋表面的氧化物发生化学 反应,形成化学键,产生 胶结力。
摩擦力
混凝土收缩时对钢筋产生 径向压力,使钢筋与混凝 土之间产生摩擦力。
机械咬合力
钢筋表面凹凸不平,与混 凝土之间产生机械咬合作 用。
第一章_钢筋平法算量相关知识ppt课件

5 142 252 393 565 769 1005 1272 1570 1900 2454 3079 4021 5089 6283 9820
6 170 302 471 678 923 1206 1527 1884 2281 2945 3695 4826 6107 7540 11784
7 198 352 550 791 1077 1407 1781 2199 2661 3436 4310 5630 7125 8796 13748
ppt精选版
8
平法图籍的价值(二)
工
➢用较少的元素,准确的表达
程
了设计意图
生
设计
命
➢识图、记忆、查找
周
均方便
期
预算、审计
全
过
程
施工、监理
➢图纸与施工 顺序一致、对 结构易形成整 体概念
➢ 实质就是一本有构造详图的制图规则
ppt精选版
9
பைடு நூலகம்
平法给造价人员带来了什么?
识图:平法的实施给造价人员带来了很多方便,从识图,
焊接为35d且≥500
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拉 钢筋绑扎搭接接头
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拉钢 筋机械连接、焊接接头
ppt精选版
25
6、符号说明
代号
含义
代号
含义
laE 受拉钢筋抗震锚固长度
la
受拉钢筋的最小锚 固长度
l1E
纵向钢筋抗震受拉钢筋绑扎长 度
l ab 受拉钢筋基本锚固长度
C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l1
ppt精选版
22
▪ 新图集中的钢筋弯钩和机械锚固的6种形式:
ppt精选版
23
5、钢筋连接 ①纵向受拉钢筋绑扎搭接长度 llE , ll ――11G101-1P55
钢筋平法(计算钢筋工程量)易怀礼PPT课件

钢筋长度计算方法
直线长度计算
根据图纸标注的钢筋长度直接进 行计算。
弯曲长度计算
根据钢筋弯曲的角度和半径,利用 几何关系计算弯曲部分的长度。
搭接长度计算
根据搭接方式和搭接长度要求,计 算搭接部分的长度。
钢筋重量计算方法
理论重量计算
根据钢筋的直径和密度,利用公 式计算其理论重量。
水利工程中的大坝、堤防、 水闸等结构同样需要使用 钢筋平法来表示钢筋的配 置情况。
钢筋工程量计算原理
02
与方法
钢筋工程量计算基本原则
长度计量原则
钢筋工程量计算时,应按 照钢筋的实际长度进行计 算,包括直线长度、弯曲 长度等。
截面计量原则
对于不同直径的钢筋,应 按照其截面面积进行计算。
加工计量原则
板类构件钢筋工程量计算实例
板的受力钢筋
根据板的厚度和配筋图,计算受 力钢筋的长度和数量,再乘以钢 筋的单重,即可得到受力钢筋的 总重量。
板的分布钢筋
根据板的尺寸和分布钢筋的间距 ,计算分布钢筋的数量,再乘以 分布钢筋的单重,即可得到分布 钢筋的总重量。
柱类构件钢筋工程量计算实例
柱的纵向受力钢筋
根据柱的高度和配筋图,计算纵向受力钢筋的长度和数量,再乘以钢筋的单重, 即可得到纵向受力钢筋的总重量。
钢筋平法(计算钢筋工程 量)易怀礼ppt课件
目录
• 钢筋平法概述 • 钢筋工程量计算原理与方法 • 钢筋平法识图与标注规则 • 钢筋工程量计算实例分析 • 钢筋平法在工程应用中的优缺点及改进措
施 • 总结与展望
钢筋平法概述
01
钢筋平法定义及作用
定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力学》是学习《平法》的基础知识,只有掌握了力学,才能理解平法为什么要那么做。
比方说梁的钢筋,为什么上部钢筋只能在梁跨中搭接?而下部钢筋就只能在支座旁边三分之一跨的长度围搭接?如果不知道原理,不多问一个“为什么”,就不能真正说“懂”。
1.梁的上下部钢筋搭接位置原理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梁最基本的一种破坏时的情形。
一根梁,两端都有支座(等于在柱子上),我们在中间施加压力,想想会出现什么情况呢?如果你知道答案是梁最终会断裂,那么,想想裂缝最先出现在什么地方呢?
很明显,梁的下部会最先出现裂缝。
力学实验证明,下部钢筋会断,上部钢筋会在中部被挤压成“灯笼”。
请看下面的力学示意图。
可以想象,假如梁的下部钢筋在跨中处搭接,结果会是怎么样?结果一定是在跨中搭接,受到梁部最大的拉力,of course 容易断裂了!
可以引出《平法》中那些经验做法:
①梁上部要有支座负筋,并且通常伸入支座三分之一跨长
②梁的上部钢筋要在跨
中搭接;下部钢筋要在支
座两边三分之一跨长处
搭接。
③支座的两端往往需要
箍筋加密(抗震加密)
2.锚固、搭接的力学原理
在理想情况下,钢筋当然是能不需要搭接最好,就像混凝土能最好一次性浇筑一样,一个整体总会比两个结合的力要强。
但因为混凝土有水化热等等原因,并不能一次性把整栋大楼浇筑好;钢筋因为生产、运输等原因,并不能长到刚刚好的长度。
所以规的市场里,钢筋一般是9米,或12米的规格。
这是从市场层面解释为什么要有搭接。
我们想想为什么需要锚固?把一个小木块架在墙上,或者用铁钉钉在墙上,结果是不同的吧?用铁钉当然比单纯架在墙上更能稳固木块,问题是:铁钉要多长才能做到固定木块,又不浪费呢?
力学上有专门的计算公式,需要根据钢筋的直径、表面粗糙程度、受力大小等,计算出锚固的长度。
简单说,该计算公式的原理就是找
到一个临界点:钢筋刚好拔出的那一瞬间,刚好断裂。
这样你可以明白为什么级别越高的钢筋它的锚固长度越大了吧?
搭接也是这个概念。
但有的人疑惑,为什么直径不一样的钢筋搭接,要用直径小的钢筋计算出的搭接长度呢?打个小小的比喻:一根粗绳子可以承受100牛的拉力,而一根细绳子只能十牛,两根绑扎在一起,用力两边一拉,哪根先断呢?毫无疑问,细的会先断裂。
并且当施加的力到十牛时,这个结合就已经被破坏。
所以采用100牛的拉力的话,有90牛是浪费的。
钢筋搭接就是如此,搭接长度只要满足两钢筋被拉开的瞬间,细的钢筋刚好断裂就足以!
3.万能的折角定律
所谓的折角,我不文字解释,直接上图更形象。
(如左图,钢筋在转角处弯折,这样的危险就如右图所示,当钢筋两端都有拉力时,角处是“尖锐又脆弱”的,很容易就被破坏了。
)因此,无论在任何构件任何情况下,都绝对不允许折角出现。
解决的办法就是钢筋一定要伸到底。
可以看到《平法》无时不刻在运用这个定律,如果你有一天看到没有伸到底就弯折的的钢筋,那么你一定要自信的站出来,对设计人员说这图纸出错了。
比如:
4.受力钢筋布置位置靠外定律
这个定律是相对于分布钢筋等构造钢筋说的。
打个比方说,一道剪力墙,是水平钢筋在外面,还是垂直钢筋呢?又比如板,长边和短边的钢筋哪个是在下面呢?是随便哪个靠外都可以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这个规律就是:哪种钢筋受力更大,它就更靠外。
比如说是独立基础的钢筋:长向钢筋在下,短向在上。
为什么是这样呢?请观察下图,在基础底面受到均匀土应力的情况下:
其受力结果如下图:
很明显,在上有柱子顶住中心,下有均匀的土应力情况下,独立基础是长边的弯曲更多!因此长边的受力更多。
所以将长边的钢筋放在下面,短边钢筋置于上面。
此时短边钢筋受力不多,基本等于分布钢筋的作用,起到固定长边钢筋,形成钢筋网的作用。
因此,回到前面疑问:剪力墙的钢筋是水平筋在外,还是垂直筋。
其实答案是不确定的。
因为剪力墙在不同的位置其受力情况不同(比如地下室剪力墙还受到土应力,而在地上不存在这种情况)。
从方便施工角度考虑的,即由外到是:第一层,剪力墙水平钢筋;第二层,剪力墙的竖向钢筋和暗梁的箍筋(同层);第三层,暗梁的水平钢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