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汀类药物引起肌痛怎么办

合集下载

分析他汀类药物不良反应的现状及控制措施

分析他汀类药物不良反应的现状及控制措施

占1 5 . 0 %。结论 临床 应 高度 重视 他汀 类药物 不 良反应 现 象 ,并采取 有效 的控 制措施 进行控 靠 0 ,才能减 少不 良反应 发 生 ,保 证安 全 用药 。 【 关键 词 】他 汀类 药物 ;不 良反应 ;控 制措 施 中 图分类 号 :R 9 7 2 文 献标识 码 :B 文章 编 号 :1 6 7 1 - 8 1 9 4( 2 0 1 4 )1 1 - 0 2 2 2 - 0 2
他汀类药物产生与2 0 世纪8 O 年代,由于它在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
中的疗效显 著 ,而受 到人们的广泛 关注。随着研究 的深入 ,他汀类 药 物逐渐开始 被用于临 床治疗肾病综合 征 、动脉 粥样硬 化 、高胆 固醇血 症 以及 心脑血管 急性事件 的预 防中去 口 。虽然他 汀类药物有 着令 人瞩
输液量 1 5 0 0 mL / d ,地 塞米松2 0 m g / d ,皮疹 逐渐消退 ,没有 发生皮肤 剥落 的现象 】 。
记录相关文献 中所有药品的通 用名称 。统计他汀类药物单用和合并 用药的处方数量 ,建立相应的数据库,用数据库进行整理相关的数据。
2结 果 2 . 1性别 与年龄分布 本研 究结 果表 明 ,他汀 类 药物造 成 的4 O 例 不 良反 应患 者 中 ,男 性 占2 8 例 ,女性 占1 2 例 ,其 中中老年 人患者 有2 9 例 ,所 占比例 最高 ( 7 2 . 5 %)。其 中性 别与年龄分布情 况见表 1 。 表 1性 别 与年龄 分布情 况
目的临床应 用效果 ,但是其治疗 中所 产生的不 良反 应也应该引起 人们 的重点关注 。
3讨

3 . 1与肌 肉系统相 关的不 良反应 对肌肉产生 的毒性是他汀类药物引起的最严重 的不 良反应 ,临床中 肌病 的发病 率约为0 . 1 %,其临 床表现症状主要 为肌 肉无力 、疼痛 、炎 症 ,弥漫性肌痛,并伴有身体不适 、发热等 ,四肢近端肌 肉血清肌酸磷

他汀类副作用

他汀类副作用

他汀类副作用他汀类药物是用于治疗高胆固醇和高脂血症的常用药物。

虽然他汀类药物在降低胆固醇和防止心血管疾病方面效果明显,但也存在一些副作用。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一下他汀类药物的副作用。

首先,他汀类药物可能导致消化系统副作用。

这些副作用包括恶心、呕吐、腹胀和胃肠不适等。

这些副作用在开始使用药物时较为常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往往会逐渐消失。

其次,他汀类药物还可能对肝脏产生副作用。

他汀类药物对肝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肝酶的升高和肝功能异常上。

肝酶的升高在大多数患者中是可逆的,即停药后,肝酶会回到正常水平。

但极少数患者可能发展为肝功能不全,因此,在使用他汀类药物时需要定期检测肝功能,并及时监测和调整剂量。

此外,他汀类药物还可能引起肌肉痛和肌肉炎症。

这种副作用较为常见,大多数患者会出现轻度的肌肉痛和酸痛感。

但少数患者可能发展为肌肉炎症和肌肉损伤,甚至出现肌肉坏死的情况。

因此,如果使用他汀类药物时出现明显的肌肉痛或肌肉无力,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最后,他汀类药物还可能对神经系统产生副作用。

这些副作用包括头痛、头晕、失眠和注意力不集中等。

虽然这些副作用较为轻微,但仍需引起重视。

总之,他汀类药物的副作用包括消化系统副作用、肝脏副作用、肌肉痛和肌肉炎症以及神经系统副作用等。

尽管存在这些副作用,但他汀类药物在降低胆固醇和防止心血管疾病方面的疗效是显著的。

因此,在使用他汀类药物时,患者应密切关注自身的反应,尽早发现和处理可能的副作用。

同时,注意合理使用药物,遵医嘱使用,并定期进行体检和检测,以确保安全有效地使用他汀类药物。

[健康咨询] 健康咨询内容

[健康咨询] 健康咨询内容

[健康咨询] 健康咨询内容[健康咨询] 健康咨询内容辛伐他汀引起肌痛怎么办? 郑知刚问我患有冠心病和高脂血症,遵医嘱每日服辛伐他汀40毫克。

服药半个月后出现肌痛,血肌酸磷酸肌酶大于正常值上限的4倍,故停用该药。

我该如何进行降脂治疗呢?(广西韦先生)答若能排除其他可能,譬如说化验前做过剧烈活动或受伤,其他原因的肌肉炎症等,就可考虑您的情况为“与他汀类药物有关的肌病不良反应”。

由于您的肌酶升高超过了正常值的4倍,故应停用他汀类药物(也有人认为大于5倍时停药,不到5倍时减量)。

大多在数日至数周内好转,服用辅酶Q10可能有益。

在考虑下一步治疗时,首先要看冠心病的诊断是否肯定。

如果以前曾发生过心肌梗死、曾有或正在有典型的或有客观诊断依据的心绞痛,冠脉造影或无创检查证明冠状动脉有明显狭窄或心肌缺血、曾做过冠脉支架或搭桥手术等,那么冠心病的诊断是肯定的。

其次看血脂水平。

冠心病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应低于100毫克/分升(2.6毫摩尔/升),若高于此值则应行降脂治疗。

药物治疗应首选他汀类药物。

如不能耐受则可选用其他可降胆固醇的药物,如依折麦布,烟酸类、胆汁酸螫合剂(考来烯胺)等。

有的学者认为,在用某个他汀类药物有不良反应时,减小剂量或换用另一个他汀类药物也许可以耐受。

在用降脂药物的同时,还应实行健康生活方式,如低饱和脂肪酸低胆固醇饮食、适当运动、保持标准体重等。

中日友好医院高干医疗科主任医师郑知刚什么情况应当安装心脏起搏器?柯元南问我因头晕去医院就医,经过检查大夫说我是由于心跳惺引起的。

口服一段时间的药物,效果不太明显,大夫建议我安装起搏器,可我今年都70多岁了,有点拿不定主意,想请教一下专家,哪些情况需要安装起搏器?(江苏朱先生)答心脏起搏器是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一种方法,但是并非所有缓慢性心律失常均要安装起搏器。

根据起搏器指南的规定,起搏器安装的适应证如下:以下情况的患者必须安装起搏器: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伴缓慢的心律失常,并有头晕、黑朦、心力衰竭、心绞痛、晕厥等症状,心动过缓一心动过速综合征,必须用药物控制心动过速的患者:有症状的Ⅱ°以上的房室传导阻滞:无症状的Ⅱ°以上的房室传导阻滞,但心室率3秒;Ⅱ°以上房室传导阻滞诱发的快速异位性心律失常,需要药物治疗者;三分支阻滞所致的房室传导阻滞;颈动脉窦过敏所致的反复晕厥,或轻压颈动脉窦即引起3秒以上的心脏停搏:肥厚梗阻性心肌病,通过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减轻左室流出道梗阻;严重心衰患者做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需安装起搏器。

10大要点搞定他汀类药物相关的肌肉症状

10大要点搞定他汀类药物相关的肌肉症状

10大要点搞定他汀类药物相关的肌肉症状2015年3月17日,欧洲动脉粥样硬化学会在《欧洲心脏杂志》发布了他汀相关的肌肉症状(SAMS)及其对他汀治疗影响的共识声明。

近期,美国心脏病学会在其官网公布了对该共识声明的10点总结。

1. 他汀类药物相关肌肉症状的诊断标准尚未得到公认,委员会建议整合所有与肌肉相关的不适(疼痛、无力、痉挛等)作为“肌肉症状”,再根据肌酸激酶(CK)的升高与否进行细分。

2. 典型的肌肉疼痛和无力位于近端,并且呈对称性,通常影响较大的肌群,如大腿、臀部、小腿和背部的肌肉。

肌肉症状通常出现在早期,一般在他汀治疗后4-6周内;再次服用时也可更早出现;或服用多年后出现;经常在体力活动后出现。

3. 尽管SAMS常见,但肌炎的每年发生率为1/10000-1/1000,肌炎定义为肌酸激酶大于正常上限的10倍,主要取决于他汀种类、剂量和其它危险因素。

患者的注册数据和临床经验显示,7%-29%的患者出现SAMS。

对未服用过他汀类药物受试者的的短期对照试验显示,阿托伐他汀组SAMS的发生率为9.4%,而安慰剂组为4.6%。

4. SAMS的危险因素包括:大剂量他汀、年龄>75岁、女性、低体质指数、亚洲人、急性感染、甲状腺功能减退、慢性肾脏病、创伤、糖尿病、维生素D缺乏、大手术、高强度运动、骨骼肌疾病病史、遗传性或炎症性神经肌肉缺陷。

其它影响药代动力学的因素还包括药物相互作用,如吉非罗齐、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唑类抗真菌药、环孢霉素、CYP450抑制剂和复方用药包括维他命、矿物质和草药等。

5. 他汀类药物相关的横纹肌溶解的发病率约为每年1/10万。

不需要常规监测肌酸激酶,甚至在无症状肌酸激酶升高的情况下也是如此。

如果患者出现SAMS,约90%的患者更换另一种他汀类药物后可以耐受,并且可持续服使用12个月。

6. 大部分出现肌肉症状患者的肌酸激酶水平正常或轻中度升高(4倍最低上限)。

对于心血管风险较低的患者,他汀类药物的必要性需要重新评估,生活方式改变和地中海饮食的益处可用于对抗继续他汀治疗所带来的风险。

他汀类药物所致不良反应的特点和预防措施

他汀类药物所致不良反应的特点和预防措施

他汀类药物所致不良反应的特点和预防措施发表时间:2019-09-20T16:25:12.187Z 来源:《生活与健康》2019年第07期作者:方光美[导读] 我们应该分析他汀类药物所致不良反应的特点,并且采取可行的措施进行预防干预,减少用药不良反应,提高临床疗效。

(四川省凉山州金阳县人民医院 616250)他汀类药物,种类繁多,且在临床应用十分广泛,疗效得到肯定,但是,临床使用中,可能出现一系列不良反应,影响疗效,对此,我们应该分析他汀类药物所致不良反应的特点,并且采取可行的措施进行预防干预,减少用药不良反应,提高临床疗效。

他汀类药物的作用及常见类型1,作用原理。

他汀类药物,就是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药,竞争性抑制细胞中胆固醇合成早期过程中限速酶活性,减少合成胆固醇,上调肝细胞表面低密度蛋白(LDL)受体表达,促进血液中LDL胆固醇转移至肝脏并代谢清除,降低血脂。

同时,他汀类药物对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合成也有抑制作用。

故此,他汀类药物可有效降低机体总胆固醇(TC)、载脂蛋白B (ApoB)、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并且可降低三酰甘油(TG)以及轻度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除此之外,他汀类药物还可发挥抗炎及保护血管内皮功能等作用。

2,常见类型。

辛伐他汀、氟伐他汀、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普伐他汀、瑞舒伐他汀以及西立伐他汀等。

他汀类药物所致的常见不良反应有哪些及特点?(一)肝毒性他汀类药物以肝脏为主要作用部位,大多数他汀类药物由肝脏细胞色素P450酶代谢。

对于他汀类药物的肝毒性,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以及胆红素升高为显著特征,且常伴有疲乏无力、巩膜与皮肤黄染等症状,发生率约为0.5%-2.0%,1%病人转氨酶会比正常值高出3倍左右,一般在用药后3个月内发生,具有剂量依赖性特点,降低用药剂量或者是停药后,便可恢复到用药前的水平,再次增加用药剂量或者是换用另外一种他汀类药物治疗,转氨酶一般不会再升高,原因在于药物所致脂代谢异常并非药物本身引起的。

服用他汀类降脂药应注意严重不良反应

服用他汀类降脂药应注意严重不良反应

他汀类药物能干扰胆固醇合成,加速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清除,且能轻度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目前中老年人应用最广泛也是最有效的降胆固醇药物。

他汀类药物可能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1.肝脏毒性:出现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升高,使用高剂量他汀药物时,肝毒性反应增加。

2.肌肉毒性:患者出现肌痛、肌无力或痉挛,血肌酸磷酸激酶增高,出现横纹肌溶解时肌酸磷酸激酶增高更多,伴有尿发红,继而出现肾功能衰竭,死亡率高。

他汀类药物引起严重不良反应的可能原因
1.70岁以上的老年人和体型瘦小、酗酒、多系统疾病、糖尿病肾病、肾功能损害、肝功能损害、艾滋病、神经肌肉疾病、心律不齐者。

2.与贝特类降脂药联用,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红霉素或克拉霉素、
罗红霉素联用,与抗真菌药等联用时。

使用他汀类药物的注意事项
1.用药前应详细了解全身多种同
时存在的疾病和血脂水平,使用合适
的他汀类药物用量,从较小剂量开始。

用药4~6周后复查血脂并调整剂量。

有些人不管血胆固醇水平高低,一开始就用高剂量,以致反应增多或血脂水平降得过低。

2.医生在用药前应告知患者可能出现的肝脏、肌肉毒性,一旦出现肌痛、肌无力时应及时找医生评估。

3.应定时监测肝功能、肌酸磷酸激酶,以利肝、肌损害早期发现。

老年人应用他汀类药物较多,虽然他汀类药物的肝、肌毒性总体发生率低,但亚洲人的肝、肌毒性的发生率较高,应予重视。

并发风湿阴主任医师丁关庆(中日友好医院北京100013)
服用他汀类降脂药
应注意严重不良反应
. All Rights Reserved.。

服用他汀类药物,出现副作用怎么办

服用他汀类药物,出现副作用怎么办

(上接第30页) COPD急性期,治疗主要是控制呼吸道感 染、改善呼吸功能、解痉、化痰等,必要 时需要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以及呼吸机 治疗等;若患者出现心力衰竭的表现,利 尿剂、洋地黄强心剂等药物要及时应用, 以免出现类似上述病例的情况。
另外,将该类患者纳入附近的社区慢 病管理,签约家庭医生,进行定期随访是 很有必要的。社区可以通过举办小讲座或
须注意,该病多在寒冷的冬季因呼吸 道感染诱发加重病情。因此,可以教会患 者在冬季采取缩唇呼吸来改善肺通气,预 防急性加重;另外也可建议患者接种流感 疫苗、避免受凉或吸入粉尘等(建议冬季 戴口罩)来做好防护措施。如条件允许, 冬季可移居至温暖的地区生活。鉴于夏季 空调应用广泛,该类病患也须时常注意, 以免病情发作。■
及早发现、及时减量和停药是防治他 汀类药物肝损害的关键,因此,用药期间 一定要注意监测患者的肝功能,特别是在 开始用药的头3个月,最好每半个月到1个 月检验1次患者的肝功,以便及早发现药物 性肝损害,更改药物。
肌损害(肌病) 他汀类药物所致的“肌损害”临床上 也并不少见,依据病情轻重,患者主要有 以下表现: 1.仅有肌痛、乏力等肌肉症状,不伴 肌酸激酶增高; 2.肌痛或乏力等肌肉症状同时伴肌酸 激酶轻度增高; 3.横纹肌溶解,有肌痛、乏力等肌肉 症状并伴有肌酸激酶显著增高(超过正 常值上限10倍),小便呈酱油色(肌红 蛋白尿),严重者可并发急性肾功能衰 竭而死亡。 因此,服用他汀类药物的患者出现肌 无力、肌痛等症状时,应及时化验肌酸激 酶,排除肌溶解。通常,当肌酸激酶升高 大于或等于正常值上限的5倍时,应立即
肝功异常 “肝功异常”是他汀类药物使用过程 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呈剂量依赖性,服 用常规剂量的他汀类药物治疗时,较少发 生肝功能异常;大剂量服用时,肝功异常 的发生率明显增加,个别甚至导致严重肝 损害。导致肝功异常的原因可能是由于他 汀类药物在体内代谢须经过肝脏细胞,形 成剂量依赖的肝毒性作用。 一般认为,转氨酶轻度升高可不必停 药,但也可适当减少药量,同时配合使用 保肝药物治疗;当转氨酶升高大于或等于 正常值上限的3倍时,应暂停用药并密切 关注患者的肝功能,待其肝功恢复正常以 后,换用对肝功影响较小的降脂药。

一例服用瑞舒伐他汀片引起肌痛患者的病例分析

一例服用瑞舒伐他汀片引起肌痛患者的病例分析

一例服用瑞舒伐他汀片引起肌痛患者的病例分析引言:瑞舒伐他汀是一种用于治疗高胆固醇和高脂血症的药物。

虽然瑞舒伐他汀是一种有效的药物,但是有些患者在服药期间可能会出现肌痛的不良反应。

本文将对一位因服用瑞舒伐他汀而引起肌痛的患者进行病例分析。

病例描述:本次病例涉及一位65岁的男性患者,患有高胆固醇和高脂血症。

在之前的治疗中,他曾使用过他汀类药物,但由于肌痛的副作用而不再使用。

该患者开始服用瑞舒伐他汀片10mg,每晚一次,包括他的医生已经告知该药可能会引起肌痛的可能性,并对他进行了必要的监测。

在服用药物的第四周,患者开始出现全身肌痛和疲劳的症状。

他描述这种痛感为肌肉疼痛和僵硬,主要集中在双侧股四头肌和双侧上臂的肌肉中。

这些症状持续了大约一周的时间。

相关检查:为了评估这些症状,医生进行了一系列的相关检查。

首先,进行了肌酸激酶(CK)水平的测量。

结果显示CK水平明显增高,超过了正常范围(正常范围为30-200U/L),达到了400U/L。

接下来,医生还检查了患者的肌肉炎症标志物,包括C-反应蛋白(CRP)和血沉。

这些标志物的结果也显示了略微的升高,表明可能存在轻度炎症反应。

此外,医生还进行了肌肉超声检查,结果显示肌肉中存在轻度的水肿和炎症。

治疗和转归:在诊断后,医生决定立即停用瑞舒伐他汀片,并给予患者对症治疗。

包括休息、局部肌肉按摩和热敷。

在停药24小时后,患者的肌痛症状有所缓解,并且CK水平开始下降。

在停药72小时后,CK水平恢复到正常范围。

在此期间,患者的肌肉疼痛和疲劳也逐渐减轻。

患者的症状完全消失后,医生将瑞舒伐他汀更换为其他降脂药物。

讨论:瑞舒伐他汀是一种他汀类药物,可以通过抑制胆固醇酶的活性来降低胆固醇水平。

然而,他汀类药物可能会干扰肌肉中的线粒体功能,导致肌痛和肌肉炎症的发生。

肌痛是一种相对常见的副作用,尤其在高剂量和长时间使用的情况下更为明显。

在我们的病例中,患者在服用瑞舒伐他汀片后出现了肌痛症状,并且相关检查结果进一步确认了肌肉炎症的存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他汀类是一线调脂药物,常用药物如辛伐他汀、洛伐他汀、普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等,其临床应用越来越普遍。

与其他降脂药物相比,该类药物的不良反应较少,属于高效、安全用药之一。

但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是,他汀类可在常规剂量下引起一种很少见的不良反应,即横纹肌溶解症。

横纹肌溶解症是一种肌细胞出现变性坏死,释放肌细胞内容物进入血液循环,引起血肌酸激酶及肌红蛋白增加的疾病,以肌肉疼痛,触痛和肌无力为主要临床表现。

为此,专家提醒人们,一旦在服用他汀类期间出现不明原因的肌痛,就应考虑是否为横纹肌溶解症,及时去医院检查。

如果实验室检查提示肌酸激酶升高(正常值为45~260iu/l)、尿蛋白阳性,结合服药史就可初步诊断为他汀类不良反应,立即停止服用他汀类。

肌痛症状轻者注意休息,减少活动,多喝水,促进排尿,同时服用碱性药物如碳酸氢纳,以防止肌蛋白分解活性铁而引起肾小管中毒发生。

肌痛症状重者需要住院治疗,通过补液,纠酸,促进血中的肌细胞物质和肌蛋白排出,防止引起酸中毒,肾功能不全和心律失常等严重并发症。

一般来说,他汀类所致肌痛的预后良好,早发现与早处理可迅速缓解症状,且不会留有后遗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