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白洋淀地区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研究讲解

合集下载

关于白洋淀旅游产业发展的思考调研

关于白洋淀旅游产业发展的思考调研

展华北明珠之风塑京南水乡之韵——关于白洋淀旅游产业发展的思考近年来,在省、市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安新县委、县政府以打造“生态、宜居、休闲、旅游名城和秀美京南水乡”为目标,加快旅游开发步伐,强化旅游发展举措,延伸旅游产业链条,白洋淀旅游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安新白洋淀景区一举成为国家首批AAAAA级旅游景区,跻身全国顶级景区行列,成为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中的夺目奇葩。

随着全国各地旅游业的快速兴起,群雄逐鹿的竞争态势催人奋进。

河北省《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发展规划》以及保定市“一城三星一淀”发展战略相继出台,为白洋淀旅游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如何在日趋激烈的旅游竞争中脱颖而出,独占鳌头,引发了我们对加快白洋淀旅游产业发展的思考。

一、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安新县地处河北省中部,京、津、石腹地,县域面积738平方公里,素有“华北明珠”之称的白洋淀(总面积366平方公里)有85%以上的水面位于安新县境内。

白洋淀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淡水湖泊和最大的湿地生态系统,以其水面浩渺、芦苇浩荡、荷花秀丽、特产丰富独树一帜,加之深邃的文化底蕴和近代革命斗争历史,使之成为品味高、风景独特的旅游胜地。

(一)旅游资源得天独厚。

生态明珠独一无二。

白洋淀生态独特,形态特殊,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湿地生态系统,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

366平方公里的水域内,143个淀泊星罗棋布,3700条沟壕纵横交错、39个小岛渔村点缀其中、12万亩芦苇和近10万亩荷花交相辉映,造就了独特的自然风貌和人文景观。

淀内鱼、虾、蟹、贝、莲、藕等水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是鱼的乐园、鸟的天堂、水生动植物的宝库。

白洋淀是华北地区的“空调器”、“晴雨表”,年蒸发和渗漏量近3亿立方米,对于维护华北地区生态环境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被江泽民同志誉为“华北明珠”,被温家宝总理誉为“华北之肾”。

文化奇葩绝无仅有。

白洋淀文化底蕴深厚,历史悠久,民风独特,自古即是帝王巡幸之所,英雄辈出之地。

康熙先后四十次,乾隆先后六次游览白洋淀,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文,并修建了四所水上行宫。

关于白洋淀旅游产业发展的思考调研

关于白洋淀旅游产业发展的思考调研

经济效益
通过提高游客数量和旅游收入,为当地政府和旅游企业带来可观 的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
旅游业的发展将促进当地文化的传承和传播,提高白洋淀的知名 度和美誉度。
生态效益
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注重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实现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
Hale Waihona Puke THANKS谢谢您的观看
社会效益
旅游业的发展提高了当地 知名度和形象,促进了文 化交流和社会进步。
生态效益
旅游业的发展也促进了白 洋淀地区的生态保护和环 境治理,提高了当地生态 环境的品质。
02
白洋淀旅游产业发展面临的问 题
资源开发不足
总结词
白洋淀拥有丰富的自然和文化资源,但目前开发程度较低,许多景点和文化遗 产尚未得到充分挖掘和保护。
详细描述
白洋淀地区拥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如荷花、芦苇荡、古 建筑等,但目前开发仅局限于部分景点,许多有价值的资源仍未得到有效利用 和保护。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总结词
白洋淀旅游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滞 后,如交通、住宿、餐饮等方面 存在不足,影响了游客的旅游体 验和满意度。
详细描述
目前,白洋淀地区的交通不够便 利,住宿和餐饮条件也较为简陋 ,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可能会遇到 诸多不便,影响整体旅游体验。
详细描述
目前,白洋淀地区缺乏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旅游人才,这使得旅游产业的管理 和运营效率低下,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03
白洋淀旅游产业发展的机遇与 挑战
政策支持
政策扶持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旅 游业发展的政策,为白洋 淀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有 力保障。
资金投入
政府加大了对旅游业的资 金投入,为白洋淀旅游基 础设施建设和宣传推广提 供了资金支持。

雄安新区白洋淀芦苇画产业发展及政策探析

雄安新区白洋淀芦苇画产业发展及政策探析

雄安新区白洋淀芦苇画产业发展及政策探析随着雄安新区的建设,白洋淀地区也成为了政府的一大重点投资区域。

在这个过程中,芦苇画产业逐渐崛起,成为了白洋淀地区的一个新经济实力。

本文将从产业发展和政策探析两个角度,分析白洋淀芦苇画产业的现状、发展趋势以及政策环境。

一、产业发展从产业链来看,芦苇画产业的核心是芦苇的采摘和加工。

目前,白洋淀地区的芦苇采摘和加工主要由家庭和小作坊完成,生产规模较小。

除此之外,相关配套设施和技术保障也较为欠缺。

在市场销售方面,芦苇画产业的销售网络还没有建立起来,销售主要依赖于展会和传统的销售方式。

整个产业链还需要更加完善的配套设施和技术支持,以满足市场和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

二、政策探析政策是产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在芦苇画产业发展过程中,政策的支持尤其重要。

其次,芦苇画产业需要政策支持,促进产品的研发和创新。

政府应该投入更多的资金用于研发和创新,鼓励企业利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份额。

同时,政府也可以利用税收优惠等政策措施,吸引更多的企业和投资者进入芦苇画产业。

最后,政府应该积极推动芦苇画产业的市场化和品牌化。

政府可以通过举办展会、采取积极的营销手段等方式,提升芦苇画产业的知名度和声誉。

同时,政府可以利用品牌招商等政策,吸引国内外投资者,加速芦苇画产业的市场化和品牌化进程。

总之,芦苇画产业是白洋淀地区重要的传统文化产业和新兴经济实力,需要政府加强投资和政策支持,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政府应该采取有力措施,加强资源保护和利用、促进产品的研发和创新、推动产业的市场化和品牌化,为芦苇画产业的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关于白洋淀旅游产业发展的思考调研

关于白洋淀旅游产业发展的思考调研

关于白洋淀旅游产业发展的思考调研白洋淀是华北地区重要的水系之一,被誉为“华北明珠”。

自然环境得天独厚,生态文明秀美。

白洋淀旅游产业的发展受到政府、企业和游客的广泛关注。

本文将就白洋淀旅游产业的现状与未来进行调研和思考。

一、现状分析1.政府角度:政府一直以来高度重视白洋淀旅游产业的发展。

加大投入强化基础建设,推动白洋淀旅游接待设施的改善升级。

推出一系列扶持政策,对白洋淀旅游企业进行资金补贴,并且适时推出了各种促销活动,如特别优惠等,以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2.企业角度:企业投入的资源和资金虽然有限,但是在前期拓展市场、定位消费群体、产品的研发和投资等方面都积极投入并寻求新的、创新性的发展思路。

白洋淀旅游企业的建设不断加强,覆盖面不断扩大,业务范围不断拓宽。

不仅有白洋淀旅游景区建设,还有公路、交通设施建设和特色乡村游。

3.游客角度:在游客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和旅游业变革的背景下,白洋淀旅游市场的消费者也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和调整。

旅游消费也从传统的单纯资讯化到仁爱、精准化转型,更注重亲近自然和文化的体验,给了白洋淀旅游业注入了新的生机。

二、问题和挑战1.一味追求规模的扩大:白洋淀旅游企业的资本运作中,往往仅讲规模和速度,而忽略综合性和可持续性,一些企业看中快速的获利和短期效应,忽视环境和人文资源的保护和挖掘。

2.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不够充分:基础设施建设好了、交通设施好了,但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还没有充分的潜力发掘。

3.品牌推广宣传不够:白洋淀是比较知名的旅游目的地之一,但宣传和推广方面存在一些短板,如公众认识不足,对旅游行业的重要性缺乏了解,对景区优势资源宣传不够深入。

三、未来展望1.提升综合服务水平:优化旅游线路,丰富旅游产品,加快现有景区的改善和优化,提升综合服务水平,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游览。

2.强化文化内涵:通过传播文化内涵,弘扬白洋淀的历史文化,加强教育、科普引导,吸引更多的知识性、学术性的活动来到白洋淀,拓展白洋淀的文化旅游市场。

雄安新区白洋淀芦苇画产业发展及政策探析

雄安新区白洋淀芦苇画产业发展及政策探析

雄安新区白洋淀芦苇画产业发展及政策探析雄安新区白洋淀位于河北省涿州市和安新县交界处,是中国三大淡水湖泊之一,也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湿地公园,被誉为“京津后花园”。

白洋淀及其周边地区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和独特的自然风光,是中国北方著名的湿地生态系统。

近年来,白洋淀以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资源成为了芦苇画产业的重要区域,其发展潜力巨大。

本文将探讨雄安新区白洋淀芦苇画产业的发展现状和政策探析。

一、白洋淀芦苇画产业现状白洋淀地区的芦苇画产业发展主要受益于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

湿润的气候条件和丰富的水资源是芦苇生长的理想环境,使得白洋淀地区的芦苇产量丰富,质量优良。

白洋淀地处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中心地带,交通便利,交通网络发达,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二、政策支持和政策探析随着雄安新区的规划建设,白洋淀地区的芦苇画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以促进芦苇画产业的发展。

政府加大了对芦苇种植和加工环节的扶持力度。

通过提供种植补贴和技术指导,政府鼓励农民种植芦苇,并引导农民合作社和企业参与芦苇的深加工,提高附加值。

政府还通过贷款支持和税收优惠等方式,提振芦苇画产业发展的信心,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政府加强了对芦苇画产品的推广和营销工作。

通过举办展会、推介会等活动,政府帮助芦苇画企业和合作社开拓市场,拓宽销售渠道。

政府还加大了对芦苇画产品的品牌打造和知识产权保护,提升产品的竞争力。

政府加大了对芦苇画产业的生态环境保护力度。

通过加强湿地保护、水资源管理等措施,政府保障了芦苇的生长环境,为芦苇画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政府加大了对芦苇画产业的人才培养和技术支持。

通过组织培训班、设立专业基地等方式,政府鼓励青年人和农民参与芦苇画产业,引导人才向芦苇画产业聚集。

政府还大力支持科研和技术创新,提高产业的技术水平和附加值。

三、展望和建议要加强对芦苇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关于白洋淀旅游产业发展的思考调研

关于白洋淀旅游产业发展的思考调研

旅游产业现状及问题
01
02
03
旅游资源开发不足
尽管白洋淀拥有丰富的旅 游资源,但目前开发程度 较低,缺乏深度和广度。
旅游设施不完善
目前,白洋淀的旅游设施 尚不完善,如住宿、餐饮 、交通等方面存在不足, 影响了游客的旅游体验。
环境污染问题
随着游客数量的增加,白 洋淀的环境污染问题逐渐 凸显,影响了游客的健康 和旅游质量。
旅游市场营销策略
精准定位市场
对目标市场进行精准定位,明确营销对象和营销 策略。
强化品牌营销
通过品牌营销提高白洋淀旅游产业的知名度和美 誉度,吸引更多游客。
多渠道营销
利用线上和线下多种渠道进行旅游产品的营销, 如社交媒体、旅行社、景区宣传等。
旅游产业人才培养策略
加强人才培养
01
白洋淀旅游产业应注重人才培养,提高从业人员的专
旅游产品开发策略
丰富产品类型
针对不同游客的需求,开发多样 化的旅游产品,如文化旅游、生 态旅游、休闲度假等,以满足市
场的多元化需求。
提升产品质量
注重旅游产品的质量提升,提供优 质的旅游服务,提高游客的满意度 和忠诚度。
加强产品营销
加强旅游产品的宣传和推广,提高 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 的游客。
产业发展策略与建议
针对以上问题与挑战,提出以下策略与建议:深入挖掘旅游资源,打造多元化旅游产品; 加强旅游配套设施建设,提升服务质量;精准定位目标市场,加大市场营销力度;坚持生 态优先,实现保护与开发的良性循环。
研究不足与展望
研究不足
本次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对于白洋淀旅 游产业的产业链、价值链等方面的分析不够深入;对于白洋淀旅游产业发展的外 部环境、政策支持等方面的研究不够全面等。

雄安新区白洋淀芦苇画产业发展及政策探析

雄安新区白洋淀芦苇画产业发展及政策探析

雄安新区白洋淀芦苇画产业发展及政策探析雄安新区作为我国首个全面实施绿色发展理念的新区,一直致力于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

白洋淀作为雄安新区重要的自然生态资源,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特别是芦苇资源的丰富,为其发展芦苇画产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本文将从芦苇画产业的特点、发展前景以及政策支持等方面对雄安新区白洋淀芦苇画产业进行探析。

一、芦苇画产业的特点芦苇画是一种以芦苇为材料,以手工编织或细刻雕琢的方式进行制作的艺术品。

芦苇画的制作工艺独特,需要经过多道工序:采摘芦苇、晒干芦苇、修剪芦苇、制作画框等,更需要巧手和耐心。

芦苇画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

1.1. 芦苇画的艺术价值芦苇画通过芦苇的独特形态和纹理,营造出独特的自然美感。

芦苇丰富的纹理和形态变化,使得芦苇画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芦苇画以其独特的构图和色彩,表现出大自然的魅力,以及艺术家对自然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芦苇画具有独特的观赏价值,它可以在室内或室外进行欣赏,给人以宁静、舒适的感觉。

芦苇画的形态多样,可以制作成挂画、壁画、屏风等多种形式,适应不同的空间和场景需求。

芦苇画还可以与其他艺术形式相结合,如与油画、水彩画、摄影等进行组合展示,增加视觉层次和艺术冲击力。

2.1. 芦苇资源的丰富白洋淀地理位置优越,土地肥沃,水源丰富,气候适宜,造就了白洋淀独特的湿地生态系统。

白洋淀拥有丰富的芦苇资源,芦苇的种植面积达数十万亩,种植品种也十分丰富。

这为芦苇画产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保障。

2.2. 良好的生态环境雄安新区将白洋淀作为生态保护核心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

白洋淀地域辽阔,水体清澈,湿地面积广阔,空气清新,这为芦苇画产业提供了良好的生产环境和生活环境。

2.3. 旅游资源的开发白洋淀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成为雄安新区的重要旅游资源。

芦苇画作为白洋淀的特色文化产品,具有极高的旅游观赏价值。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壮大,芦苇画产业也将随之迎来更广阔的市场前景。

雄安新区白洋淀芦苇画产业发展及政策探析

雄安新区白洋淀芦苇画产业发展及政策探析

雄安新区白洋淀芦苇画产业发展及政策探析雄安新区是中国国家级新区,其地理位置处于河北省的中南部,与北京市相邻。

白洋淀是雄安新区的重要生态资源,它是华北平原规模最大的湖泊,被誉为北方明珠。

芦苇是白洋淀的重要湿地植物,其茎秆有多种用途,例如可以做编织材料、建筑材料、生物质燃料和纸浆等,因此被称为“绿色黄金”。

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芦苇产业拥有重要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本文将通过深入探讨雄安新区白洋淀芦苇画产业的发展情况、政策支持和市场前景等方面,为推动该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和建议。

一、白洋淀芦苇资源概况白洋淀的芦苇大多用作原材料加工,除了传统的编织、建材、饲料以外,近些年还逐渐发展出了新的市场,例如生物质燃料、生态景观建设、旅游观光等等。

因此,白洋淀的芦苇资源开发与利用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和经济价值。

二、白洋淀芦苇画的发展情况在白洋淀沿岸,有着众多的芦苇画村庄。

芦苇画是一种新兴的艺术形式,是将芦苇杆切割、编织、涂色,最后组合成种类多样、形态各异的芦苇画。

芦苇画具有原生态、纯净、天然、环保等特点,是一种绿色产业,符合现代社会对环保、自然、健康的需求,也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

目前,白洋淀的芦苇画以手工制作为主,技艺较为纯熟,画作品质良好,已有一定的客户群体。

在艺术创意和产品开发方面,该地区也有一些知名和具有潜力的品牌。

例如,以婚庆芦苇画、芦苇笔等为主打产品的“芦九居”品牌,以及在全国知名的“白洋淀芦苇画艺术博览中心”等。

三、政府政策支持为推动白洋淀芦苇画产业的发展,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支持措施。

例如,加大对芦苇资源开发利用的支持力度;采取鼓励投资、优惠税收、金融政策、技术支持等措施,支持芦苇画产业的发展;加强芦苇画村庄和芦苇画品牌的培育和推广,提升产业整体水平;同时,也将芦苇画列为白洋淀旅游产品之一,加强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四、市场前景分析目前,芦苇产业已经成为了一种新型的、有着广阔市场前景的现代产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述白洋淀地区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研究
白洋淀地区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研究
摘要:分析研究该区产业结构特点和间题,阐述其演替方向,探讨产业开发布局重点。

关键词:白洋淀地区产业结构生产力布局
白洋淀地区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研究‘
1问题的提出
1.1背景白洋淀地区含淀内及周边25个乡镇,分属河北省安新县、高阳县、雄县、容城县和任邱市管辖,总土地面积为926km,,人口47.9万人(1992年)。

这里是一块水陆相间、鱼苇相伴的特殊区域。

近年来,由于水资源的盛衰,船车交通几经交替,水旱作和产业选择几经更迭,严重地影响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安定。

随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实施,将会为白洋淀地区形成长期稳定的水环境。

因而,总结和研究白洋淀地区有水条件下的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将很有意义。

鉴于安新县占居白洋淀地区绝大部分,两者土地利用结构十分相似,考虑县域统计资料的系统性和研究工作方便,我们以安新县代替白洋淀地区作为整体产业结构分析和规划对象,同时适当补充白洋淀地区乡镇的资料分析产业结构特点、演进和生产力布局情况。

1.2问题1991年安新县国民生产总值(按199。

年可比价格计算)为35122万元,其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5.9:33.3:20.8;全县就业劳动力19291_1人,其一二三次产业就业比重为:76•4,13.3:10•3,第一个特点是突出地显示其以第一产业为主的结构。

第二个特点在1989—1991年间,第二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开始与第一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趋近,个别年份十始超过第一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说明安新县的产业结构已开始趋近从一二三向二一三过渡。

第三个特点是第一产业增长速度高而不稳,第二产业增长速度低而不稳,第三产业增长速度较高而且比较稳定。

这从表1中可以明显看出来。

从“七五”期间安新县社会总产值和巨、民收入结构的变化上也可看出其一二三次产业结构的演进情况(见表2)在白洋淀1985年干淀、1988年8月份蓄水的背景下,五年间,安新县农业比重迅速下降、产值增长缓慢、效益下降;工业和建筑业比重迅速增加、产值高速增一长;运输邮电业和商业、饮食业比重下降、产值和收入递减,已成为安新县经济发展的“瓶颈”产业。

虽然农业商品率由60.5%提高到77.5%,农村经济综合商品率由56.05%上升为74.8%,每人占有粮食生产量由238.skg上升到286kg,农民人均纯收入仅由472元提高到544元,若按1980年可比价格计算,五年间农民人均纯收入递减1.6%,产业结构性失调已成为安新县经济发展
的制约因素。

产业结构调整与迭择
2.1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和目标90年代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关键时期。

安新县要充分利用其丰富的资源、具有多种技能的劳动力、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优越的区位条件,进一步提高它在河北省乃至华北地区的经济地位。

近年来,安新县采取旅游搭台、经济唱戏的战略,招商引资,取得可喜成绩。

目前已引进资金8000多万元,在白洋淀内新建了鸳鸯岛、水泊梁山宫、荷花淀九龙潭、民族岛、天外天等水上度假村(旅游景点),同时,还形成了羽绒加工、制鞋、毛纺、服装、制毡、治炼等八个行业竞相发展的区域经济格局,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根据安新县产业结构仍然处在以农业为主的低级阶段和经济发展趋向,应向渔、苇、旅游、工、商、林、牧全面发展,坚持把白洋淀建设成芦苇满淀、鱼虾满塘、水陆畅通、柳树成行、鹅鸭成群、荷花飘香、工商并茂、旅游兴旺的文明富裕的白洋淀。

在产业发展选择上,仍应高度重视农业的发展,着力提高农业的质量,稳步增加产量,同时加快发展基础工业、基础设施和第三产业。

2.2农业结构调整及重点部门选择期白洋淀地区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研究第31页近期重点选择部门来进行培育,逐步为资金密集型工业的发展积累资金,创造市场。

2.3工业结构调整及重点部门选择淀区1985年工业五大部门为食品、电器、缝纫、建材和机械,到1992年变为服装、制鞋、纺织、塑料制品和建材工业。

安新县工业当前则以羽绒加工、制鞋、毛纺、服装、制毡和冶炼业等为主,白洋淀的松花蛋、羽绒制品、旅游鞋、苇帘等产品已远销到日本、美国、德国、捷克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这种工业结构特点与安新鞋、容城服装、高阳纺织等专业市场的发育密切相关。

这种特点反映着区域经济向市场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

淀区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是市场广阔、接近消费区、资源丰富、劳力充足,限制因素是陆域狭小、交通不便、区域生态环境易受污染。

目前淀区工业迅速发展,如三台镇制鞋业,有1200个厂家,年产雪地鞋、旅游鞋525万双,皮鞋92万双,产值近亿元,产品除在国内市场行销外,还销往日本、美国、欧共体和东南亚一些国家。

淀区中小企业的发展尚处初级阶段,还带有匕定的自发性和盲目性,技术水平较低,发展方向不明,扩大再生产困难,低水平重复,结构失衡,这些问题带来一定的副作用,影响和制约其健康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建立,淀区的中小企业必定会有更大的发展,在区域经济中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从国内外工业化的历史进程看,淀区刚开始进入以轻纺工业为主的发展时期,也叫做劳动密集塾工业发展时期。

其工业结构调整方向应尽快形成符合逗域特点的工业主导行邺尽快形成竞争能力强、市场覆盖面大的工业拳头产品。

从市场需求、现有基础和区域特点出发,淀区应以包括服装、制鞋、缝纫在内的大纺织工业和以水产品加工为特点的食品工业作为工业发展的第32页地理学与国土研究第10卷在水面利用上,要以开发利用河淀为主,进行网箱、围栏、沟壕、围堤等多种形式生产,充分利用池塘水面和有选择地利用排碱沟水面,有效地组织渔业生产。

鸭为淀区特殊的养殖业生产,要保护发展野鸭、大雁、鸽丁鸟三大野禽,积极养殖北京鸭、鹅等水禽,合理发展本地麻鸭,以便大量生产肉鸭、商品蛋
和松花蛋。

养鸭业要重点布局在淀边,特别应注意利用排碱沟可隔离放牧的特点,建立较大型的鸭场,进行适度的规模生产,以提高养殖效益。

淀区种植业生产布局要因地制宜,在水村园地以蔬菜为主,半水村耕地以水稻为主,早地村耕地以粮棉油为主。

这三种类型区,都要引进推广良种,以实现农业生产的高产优质高效目标,推进农业生产的区域化、专业化和集约化、注意在社会化服务的基础上组织适度规模经营,以提高农业生产规模效益。

2.4第三产业发展及重点选择目前淀区第三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0%,占劳动力就业比重的10%,发展水平很低。

从其内部变化来看,在1989—1991年的3年间,四个层次增加值所占比重,第一层次从5
3.3%下降为40.3写,第二层次从30.9%上升为45.1%,第三层次从9%下降为8.6%,第四层次从6.8%下降为6.0%;同期,四个层次年递增速度分别为3.7%、4
4.0%、16.9%和12.2%。

流通部门发展迟缓,服务部门增长迅速,是目前淀区第三产业发展中突出的两大特点。

第三产业是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市场体系的发育又不断扩张着对淀区第三产业的要求。

今后,淀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