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促进民族团结

合集下载

7.1促进民族团结知识点

7.1促进民族团结知识点

7.1促进民族团结知识点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各民族之间相互融合,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以下是关于促进民族团结的知识点: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实行区域自治。

- 三个尊重: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民族的合法权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

维护民族团结,要做到三个尊重,即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

- 共同繁荣:中国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支持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活水平。

- 文化交流:各民族之间进行文化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促进各民族文化的共同发展。

- 教育公平:国家为少数民族地区提供教育资源,保障少数民族学生接受教育的权利,促进教育公平。

- 法律保障:中国通过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保障各民族的合法权益,维护民族团结。

促进民族团结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只有各民族团结一心,才能共同推动中国的发展和繁
荣。

7.1促进民族团结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7.1促进民族团结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 纪录片:《中华民族》、《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等,通过视频资料展示我国多民族的特色和文化。
- 网络资源:中国民族报、民族团结网等,提供最新的民族团结资讯和实践活动。
- 博物馆及展览:参观当地民族博物馆、文化展览,直观感受不同民族的历史和文化。
2. 拓展建议
- 组织学生参观民族博物馆或文化遗址,通过实物展示了解各民族的历史文化,加深对民族团结的认识。
3. 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激发学生维护民族团结、共同发展的责任感,培养积极参与社会建设、为民族繁荣做出贡献的社会责任感。
4. 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通过分析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思考问题,提高辩证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 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2. 民族团结原则的掌握
2. 引导学生掌握民族团结的原则,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宗教信仰。
3. 培养学生维护民族团结、共同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
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我国的民族政策、民族关系等基本知识,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一定的认识基础。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加深对民族团结的理解,提高维护民族团结的行动力。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包括:
1. 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感:通过学习,使学生深刻理解我国的多民族特点,认识到民族团结对国家、民族的重要性,增强对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2. 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引导学生掌握民族团结的原则,学会依法维护民族团结,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宗教信仰,提高法治意识。
5. 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民族团结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

7.1 促进民族团结 课件(共24张PPT)

7.1 促进民族团结  课件(共24张PPT)
材料二:在结亲活动中结识的汉族女儿崔艳,帮助维 吾尔族大妈治好了长期困扰她的结核病。
民族团结
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 最高利益。我国各民族在数千年的迁徙、贸易、婚嫁 等交往中,孕育了团结友爱的宝贵传统。
练一练:
下列材料体现了处理民族关系方针的哪一内容?
材料三:对口援疆即国家以灾区重建的模式来扶持新疆,要求全国19省市 对口支援新疆。各省市需建立起人才、技术、管理、资金等方面援助新疆 的有效机制,优先保障和改善民生,并且要下大力气帮助新疆各族群众解 决就业、教育、住房等基本问题,同时支持新疆相关特色产业的发展。提 高新疆自身的“造血”功能。
分布格局: “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
玉苏普江·艾比布拉,是新疆自 治区墨玉县人,湖北省监利市“海比 尔”新疆烧烤店员工。
2022年4月9日和10日,玉苏普江 不顾自身安危,在监利市鄢铺码头江 滩附近两次跳进江水中,先后救起落 水的一名儿童和一对母子,用实际行 动促进了民族团结。玉苏普江荣获荆 州楷模等称号。
政 策
成果
民族区域自治 制度
平等团结互助 和谐的社会主 义民族关系
第二目 家和万事兴
1.举办少数民族文艺汇演有什么意义?
2.你还知道哪些国家促进少数民或民族地区 发展的举措?
二、家和万事兴
阅读教材,找到国家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的措施和成绩。
经济社会
• 措施:人力物力 财力方面的支持
• 成绩:跨越式发 展快车道
我国宪法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 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 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禁止对任何民族 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 分裂的行为。
宪法这一规定说明什么?为什么要这样规定? 我们能为此采取哪些积极行动?

7.1+促进民族团结+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7.1+促进民族团结+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⑤各族人民只有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 在一起,手足相亲、守望相助、齐心奋斗,伟大的祖国才能繁荣 发展。
家和万事兴
二、家和万事兴
独龙族是我国28个人口较少民族之一,主
要聚居在云南省贡山县独龙江乡。当地地处深山 峡谷,自然条件恶劣,是全国最为贫穷的地区之 一。2008年,全乡人均纯收入只有805元。通过 脱贫和民族政策扶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6034 元,户均存款超过5万元,成为怒江傈僳族自治 州守边固疆、和美乡村的样板。
中华民族
①概况: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56个民族。
一、民族大家庭
1.我国的民族国情(现状)
少数民族分布图
维吾尔族 藏族
蒙古族
回族
汉族
满族
苗族
观察少数民族分布图,我国各民族人口分布呈现什么特点?
②民族分布格局:
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
一、民族大家庭 1.我国的民族国情: (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五十六个民族组成中华民族大家庭。 (2)民族分布特点: 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分布格局。 (3)各族人民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手足相亲、守望相助。
独龙族纹面
七彩独龙毯
特色卡雀哇节
独龙族民歌会
➢ 国家应该怎样对待少数民族文化?
C文化方面: 大力扶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继承、创新和发展工作,积极促进各民族 之间的文化交流。
5、为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背诵)
注意
坚持民族平等≠消除民族差别 民族平等≠各民族发展程度相同 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殊照顾≠违背了民族平等的原则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 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禁止对任 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

7-1促进民族团结 课件 初中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

7-1促进民族团结 课件 初中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

社会方面
国家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教育,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初 步建立基本医疗保障制度。
刘三姐是传说中的壮族民间歌手,聪慧机 敏,歌如泉涌,被誉为“歌仙”。“如今广西 成歌海,都是三姐亲口传。”壮族民间认为流 传了一千多年的歌圩就是刘三姐传歌形成的。 “三月三”是壮族地区最大的歌圩日,又称 “歌仙节”,相传就是为了纪念刘三姐。
背诵过关知识点
1.我国的民族大家庭:(识记)
①民族概况: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②分布特点:以汉族为主体,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③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④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 ⑤新型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2.阐述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①各民族都是社会主义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员,具有同等的社 会地位。各民族在国家和社会生活各领域享有平等的权利, 承担相同的法定义务 ②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我国各民 族在数千年的交往中孕育了团结友爱的宝贵传统。 ③我国各民族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克服种种困难 和艰险,顶住种种压力和挑战,追求共同发展、共同富裕、 共同繁荣
第四单元:和谐与梦想
第七课 中华一家亲
7.1促进民族团结
民族概况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分布特点
我国逐步形成以汉族为主体 ,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 居的民族分布特点;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处理民族 关系的基 本原则
民族平等 民族团结 各民族共同繁荣
民族区域 自治制度
形成了平等团 结互助和谐的 社会主义新型 民族关系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基本原则形成了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1.我国的民族大家庭:(识记)
①民族概况: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②分布特点:以汉族为主体,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③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④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 ⑤新型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7.1促进民族团结 课件(共21张PPT)-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7.1促进民族团结  课件(共21张PPT)-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民族关系三大方针解读—各民族共同繁荣
我国各民族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克服种种困难和艰险,顶住种种压力和 挑战,追求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P92
携手救灾共同抗疫来自不畏艰难各族人民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伟大的祖国才能繁荣发展。P96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21年8月,在中央民族
促进民族团结
进站小调查:民族概况我知晓
阅读教材90-93页,查找以下问题: 1.我国各民族分布格局是什么? 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三大方针? 3.我国形成的民族关系是怎样的? 4.我国有多少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分别是?
第一站:民族博览,赏吉林
民族平等的表现
同等的社会地位
享有平等的权利 承担相同的法定义务
立法权、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等
要教学点目归标 纳 为什么要加强和维护民族团结
最高 利益
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是中 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01
宝贵 传统
三个 共同
我国各民族在数千年的交往中孕育 了团结友爱的宝贵传统
02
我国各民族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追求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
03
环节三:结合p94_p95文本
易错点
➢坚持民族平等≠消除民族差别 ➢民族平等≠各民族发展程度相同 ➢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殊照顾≠违背了民族平等的原则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有何联系?
民族平等
民族团结
前提条件 物质保证
各民族共同繁荣
民族关系三大方针解读—民族平等
在我国,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和宗教 信仰有多大差异,都是社会主义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员。
内蒙古自治区 1947.5.1成立

7.1促进民族团结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7.1促进民族团结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7.1促进民族团结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我们的民族大家庭”,重点是引导学生理解和认识我国的民族政策,增强民族团结意识,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图片和文字,帮助学生了解我国各民族的传统文化、风俗习惯和民族特色,以及国家在促进民族团结方面所做的各项工作。
例题5:
【题目】请根据教材内容,总结一下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答案】民族团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基石,是维护国家统一、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重要保障。只有实现民族团结,我们才能共同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5.调整教学节奏:根据学生的学习反应和掌握程度,适时调整教学节奏,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和消化时间。
6.鼓励学生提问: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提问,充分尊重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典型例题讲解
本节课的典型例题主要围绕民族团结的重要性进行,旨在检验学生对于教材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以下是五个典型例题及答案:
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会认知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他们对我国的民族政策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缺乏深入的理解和实际操作能力。在学习过程中,他们可能对一些理论概念和抽象的理论阐述感到难以理解,需要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践活动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此外,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有的学生可能对法律知识较为熟悉,而对民族团结的概念理解不够深入;有的学生可能对民族文化的了解较为丰富,但对民族团结的实际行动不够明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通过设置不同难度的教学目标和任务,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和发展。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上7.1《促进民族团结》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上7.1《促进民族团结》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上7.1《促进民族团结》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上7.1《促进民族团结》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多民族国家基本国情,认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学会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丰富的材料,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对国家政策、法律法规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民族团结方面,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误解和偏见。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法治素养。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的多民族国家基本国情,认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2.学会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

3.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2.学会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件,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景模拟法:设置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4.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和讨论题目。

2.设计情景模拟场景。

3.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我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引导学生关注民族团结。

2.呈现(10分钟)呈现典型案件,让学生分析案件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认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3.操练(15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围绕讨论题目,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4.巩固(5分钟)教师总结讨论成果,强调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

5.拓展(10分钟)设置情景模拟,让学生身临其境,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门巴 20.德昂
12.水族 13.怒族
18.羌族







21.阿昌 22.普米 23. 布依 24.珞巴 25.仡佬
27.东乡 28.撒拉 29.保安 30.维吾
26.回族








尔族
32.裕固 33.锡伯 34.俄罗 35.塔塔 36.哈萨 37.柯尔 38.塔吉 39.乌孜 40.高山
31.土族


斯族
尔族
克族 克孜族 克族 别克族

46.仫佬 47.毛南 48.土家
50.朝鲜
41.畲族 42.黎族 43.壮族 44.瑶族 45.京族
49.满 族




51.赫哲 52.蒙古 53.达斡 54.、鄂 55.鄂伦 56.汉族


尔族 温克族 春族
中华民族家谱
主题一. 民 族 大 家 庭
我国民族
分布的特 点
相互交错
小聚居
大格局
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 谁也离不开谁
图教学片目感标 悟 3.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和制度 P91③
03
各民族
共同繁荣
01
我国民族基本政治制度 P91③
民族区域
自治制度
阅教学读目感标 悟 4.我国新型的民族关系 P91③
读教材,答问题:结合P92“相关链接” 我国新型的民族关系是什么?
P91
(1)民族平等
具有同等的社会地位享有平等的权利承担相同的法定义务
探教学究目分标 享 (2)民族团结 P92
读教材,答问题:结合P92“探
究与分享”
1.从江孜保卫战的历史故事中,
你感受到了什么?
2.近代以来,我国各族人民并肩
抵御外侮。你还知道哪些这样的 故事?这些故事中的英雄人物表 现出哪些共同的精神追求?
1. 感受到西藏人 民群众在面对外来侵 略时,团结一致,奋 起反抗,御侮精神,
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以及置自己生命于外 的献身精神。
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国
家统一
2.①如抗日战争 时期回族英雄马本 斋,组织回民支队, 同日本侵略者进行 斗争。
②这些故事中的英 雄人物都表现出维 护国家统一和领土 完整,促进和维护 民族团结、促进各 民族共同繁荣的精 神追求
阅教学读目感标 悟
看教材,答问题: 结合P95“相关链 接”
内地西藏班的 开办有何意义?
阅教学读目感标 悟
2. 国家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采取的措施 P94-96
对口援疆 体现了什么 样的民族原 则?
材教学料目探标 究
1.结合材料讨论:他们为发展经济采取了哪些措施? 2.这些措施对于其他民族地区发展经济有什么借鉴意义?
P9 4
1.①彝族山村依靠国家对民族地区的扶持政策,依托得天独厚的草场优势,发展蓄 牧业,旅游业,走上了致富路。②新疆地区依托当地政府的推动和支持,依靠当 地的优势资源一阿克苏苹果,与时俱进、成立专业合作社,推行电商销售新模式。 2.积极依靠国家和政府的扶持政策和优惠政策,争取国家和政府的支持和扶持,因 地制宜,依据本地优势资源发展特色经济:发展电商经济,拓展销售渠道:等
探教学究目感标 悟
7. 国家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采取的措施 P93-96
①经济方面---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大力支 持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P94
推动大开发
增强自我发
01
对欠发达 民族地区
加大扶贫支
战略
西部
02
03

实施兴边富
展能力
民族地区
04
持力度
民行动
民族地区经济社会驶上跨 越式发展的快车道
5.如何理解处理民族关系的三大基本原则
(3)各民族共同繁荣 P92②
P91④-P92②
我国各民族始终
同呼吸 共命运 心连心
克服种种困难 和艰险
顶住压力
直面挑战
追求
共同发展 共同富裕 共同繁荣
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藏族
自治州玉树县发生里氏7.1级地震,
造成重我大国人各员民伤族亡人。各民地始救终援同力呼量吸、共命运、心连心,克服种种困难 第一和时艰间险向,灾顶区住集种结种,压各力种和救援挑物战,追求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 资以繁最荣快。速度向灾区运送,各族群 众以各种方式为灾区人民祈福,出
要教学点目归标 纳 6、为什么要维护民族团结 ? P92
最高利益
(1)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是中华民 族的最高利益 P92①
01
宝贵传统
(2)我国各民族在数千年的交往中孕 育了团结友爱02的宝贵传统 P92①
(3)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
义务
民的神圣职责02和光荣义务。P96①
探教学究目感标 悟
7. 1 促进民族团结
部编版 九年级上
看视频,答问 题:结合 P90“运用你的 经验” 1、你能从《中 华民族歌》中 找到哪些民族?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7. 哈尼
10.纳西
1. 彝族 2. 白族 3. 藏族 4. 傣族 5. 佤族 6. 侗族
8. 苗族 9.拉祜族


11.景颇
14.僳僳 15.独龙 16.布朗 17.基诺
第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 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第五次修改)。 禁止对任 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宪法》
平等 团结
互助
和谐
新型的民族关系
材教学料目感标 悟 5.如何理解处理民族关系的三大基本原则
现了一幕幕各民族合力抗震救灾的
感人场景。
主题二. 家 和 万 事 兴
图教学片目探标 究
读教材,答问题:结合P94“相关链接” 1.右图反映少数民族集中居住地区与
中东部地区之间存在什么问题? 2.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与东部地区存在 较大差距
西部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民房 位于天津市某街道的繁华夜景
由于自然、历史和社会等方面的原因,各民族间 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不平衡的状况依然存在。
图教学片目感标 悟 1.为什么要加快民族地区发展? P93
①加快民族地区经 济社会文化发展
②逐步缩小发展 差距
③促进民族地区 共同繁荣
必由之路

增进民族团结
发展社会主义 民族关系
视教学频目探标 究
看视频,答 问题:结合 P94“探究与 分享”
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P91①
图教学片目探标 究
读教材,答问题:结合P91“相关 链接” 1.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是什么? 2.形成了什么样的中华民族共同体? 3.中华民族形成什么样的大格局?
图教学片目感标 悟 2.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 P91②
大杂居
共同体
世界上人口最多 文字基本统一 观念基本相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