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亮的变化图和名称

合集下载

2019最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月迹

2019最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月迹

奶奶是一个我们寻找美的过程中的引导者的形象
2019/6/25
23
话 说 奶 奶2
——奶奶形象的重要作用?
奶奶了解、爱护并有意于发展孩子的
童心童真,自身对生活也充满了热情;
奶奶又是一个高明的教育家,注
重引导孩子关注外界,探索自然;
奶奶注重调解孩子之间的矛盾纠纷,
并将他们的心灵带进新的高尚境地
没有奶奶这个形象,就没有孩童的寻月、
2019/6/25
18
理解
“月亮是我所要的” “月亮是个好”
月亮给人以美的享受 月亮是一个美好的事物 月亮寄托着孩童纯真的愿望
2019/6/25
19
理解 “我突然觉得,我们有了月亮,那无边无 际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那月亮不是我们按在天 空中的印章吗?”
印章 在条据或证明材料上盖上印章,表明自 己对条据或材料负责;在个人字画书刊上盖上 印章,表明属于自己所有。
2019/6/25
20
为什么文章要以“月迹”为标题?
月 迹
月亮的变化轨迹 月亮在孩子心中留下的美好印迹
一切美的印迹
2019/6/25
21
寻月过程
寻月所见
孩子的心理

镜中看月
长腿 圆 亏 消失 失望

月 院中望月 玉玉、银银、有桂树嫦娥 争执

杯中“饮月” 一人一月,月亮在心 人人拥有

迹 河中寻月
哪一处水里都有
处处都有

眼瞳见月 沙滩议月
2019/6/25
哪个人眼瞳里都有
月亮是我们的印章
追求美的过程
竟是这么多 迹
满足
22
文中奶奶的作用是什么?

名师导学——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4.4 月相

名师导学——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4.4 月相

最新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4.4 月相学习指要一、知识要点1.月相是指月球的各种圆缺形态。

月相的形成原因是由于月球本身不发光、不透明,以及太阳、月球和地球三者之间的位置关系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2.月相的变化周期为29.53天,接近于农历的l个月。

3.根据月相的形状可以大致判断当天的农历时间。

月相变化与农业生产、天气、潮汛、航空等有关。

二、重要提示1.月球的自转速度和公转速度相同,所以月球正对着太阳的一面一直没有变化。

虽然我们所看到的月相在不停地变化,而事实上我们所看到的月相只是月球正对太阳一面的一部分。

2.区别上弦月和下弦月的口诀:“上上上西西,下下下东东。

”“上上上西西”是指上弦月出现在上半月的上半夜的西侧天空,而且是月亮的西侧半边明亮。

“下下下东东”是指下弦月出现在下半月的下半夜的东侧天空,而且是月亮的东侧半边明亮。

科学广场林肯妙用“月相”洗冤情林肯是美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总统,不仅具有杰出的政治军事才能,而且具有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

据传,林肯在年轻时曾经当过律师,有一次他利用自己天文地理方面的知识,为一个贫苦农民洗清了不白之冤,从而在美国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一个名叫阿姆斯特朗的青年农民被指控谋财害命。

林肯以律师的身份查阅了这个农民的全部案卷,感觉其中的某些细节不尽真实。

开庭审理时,原告的证人一口咬定是被告所为,原告的证人是这样陈述的:“在那年的10月18日晚上11点钟,我正好站在一个草堆的后面。

我亲眼看见有一个青年人,在草堆的西边大约30米的一棵大树旁作案。

因为那天晚上的月亮非常明亮,所以月光照清了被告的脸庞,我敢断定作案人就是他!”那位叫阿姆斯特朗的被告听后大怒,但是纵然他有一千张嘴也难以说清楚。

此时,林肯从容地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当庭宣布这个证人的证词完全是编造出来的。

接着林肯说出了其中的原委:“l0月18日那天晚上的月相正好是上弦月,也就是说月球只露出了半个脸。

晚上ll点钟的时候月球已经西沉下去了,因此就不会有月光了。

一个月月亮的变化图和名称

一个月月亮的变化图和名称

一个月月亮的变化图和名称一个月月亮的变化图和名称随着月亮每天在xxxx移动一大段距离,它的形状也在不断地变化着,这就是月亮变化,叫做。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xx缺”,这里的圆缺就是指“”:在地球上所看到的月球被日光照亮部分的不同形象。

由于月球本身不发光,在xx光照射下,向着xx的半个球面是亮区,另半个球面是暗区。

随着月亮相对于地球和xx的位置变化,就使它被xx照亮的一面有时对向地球,有时背向地球;有时对向地球的月亮部分大一些,有时小一些,这样就出现了不同的月相。

每当月球运行到xx与地球之间,被xx照亮的半球背对着地球时,人们在地球上就看不到月球,这一天称为“”,也叫“”,这时是农历初一。

过了新月,月球顺着方向运行,亮区逐渐转向地球,在地球上就可看到露出一丝银钩似的月球,出现在西方天空,xx,这一月相叫“蛾眉月”,这时是农历初三、四。

随后,月球在天空里逐日远离xx,到了农历初七、八,半个亮区对着地球,人们可以看到(凸面向西),这一月相叫“”。

.一个月月亮的变化图和名称当月球运行到地球的背日方向,即农历十五、十六、十七,月球的亮区全部对着地球,我们能看到一轮圆月,这一月相称为“满月”,也叫“望”。

满月过后,亮区西侧开始亏缺,到农历二十二、二十三,又能看到半个月亮(凸面xx),这一月相叫做“”。

在这一期间月球日渐向xx靠拢,半夜时分才能从东方升起。

又过四五天,月球又变成一个蛾眉形月芽,xx朝向旭日,这一月相叫“”。

当月球再次运行到日地之间,月亮又回到“朔”。

月相就是这样周而复始地变化着。

如果用月相变化的周期(即一次月相变化的全部过程)来计算,从新月到下一个新月,或从满月到下一个满月,就是一个“朔望月”,时间间隔约29.53天,的一个月xx,就是根据“朔望月”确定的。

一个月月亮的变化图和名称有个口诀上半月上半夜西半天下半月下半夜 xx半天.一个月月亮的变化图和名称和其他天体一样,月球也处于永恒的运动之中。

月相变化

月相变化

初八 上弦月 十二 凸月 初四 蛾眉月
十五 满月
初一 朔月
1、写出下图各月相的名称,并回答问题。(图中的方向 为左西右东)
下弦月
满月
上弦月
)、(
蛾眉月
)三者之间
2、月相变化是由于( )、( 的相对位置不断变化造成的。 答案:太阳、月球、地球

3、我们观察到天空中的月球有圆缺变化过 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我们叫做( )。
月相变化
月相
通过你们平时的观察,月亮在我们天空 中有什么特点?
月亮在天空中有时圆有时缺,它在不断 变化。月球的相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 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
给月相排序
•将你认为的初三到二十七的月相画出 来吧!小组组内讨论,共同确定并画出 你们的月相变化图,画好后展示。
月相出现的原因
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见的月光 是它反射太阳的光。月相实际上就是人们从地球上看 到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由于我们观察的角度不同, 所以看到的月相亮面大小、方向也就不同。当地球位 于月球和太阳之间时,我们可以看到整个被太阳直射 的月球部分,这就是满月。当月球位于地球和太阳之 间时,我们只能看到月球不被太阳照射的部分,这就 是朔月;而当首度再见到月球明亮的部分时,称为 “新月”。当地月联线和日月联线正好成直角时,我 们正好可以看到月球被太阳直射的部分的一半,这就 是弦月。
答案:月相 4、月球是一个( )、( )的球体,我 们看到的月光实际上是它反射( )。

答案:不发光、不透明、太阳的光

5、我们从地球上观察的角度不同,那么所 看到的月相( )、( )也就不同。 答案:亮面大小、方向
6、月相最圆的时间大约是农历的每月 ( )。 A、三十 B、十五或十六 C、初八 答案:B 7、农历上半月的月相变化规律是( )。 A、由缺变圆 B、由圆变缺 C、由缺变圆,再变缺 答案:A

一个月月亮的变化图和名称

一个月月亮的变化图和名称

一个月月亮的变化图和名称到一轮圆月,称为"满月",也叫"望"。

(5)、满月过后,月亮的亮面逐渐变小,到农历二十二、二十三,又能看到半个月亮(凸边向东),叫做"下弦月"。

下弦月半夜时分才能从东方升起。

(6)、再过一个星期,月亮又回到"朔"。

月相就是这样周而复始地变化着。

如果用月相变化的周期计算,从新月到下一个新月,就是一个"朔望月",为29.53天左右。

中国农历的一个月长度,就是根据"朔望月"确定的。

阴历朔的时候,月亮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这时有可能发生日食。

望的时候,地球处于月球和太阳之间,这是有可能发生月食。

由于月球每月绕地球公转一周,地球、月球、太阳之间的角度不断变化;我们把它叫做一个朔望月。

一个连续新月的出现需要29.5天(709小时),随月球轨道周期(由恒星测量)因地球同时绕太阳公转变化而变化。

月相变化规律1.约在农历初一,月球位于太阳和地球之间。

地球上的人们正好看到月球背离太阳的暗面,因而在地球上看不见月亮,称为新月或朔,其视形状见图中1位置。

此月相与太阳同升同落,即清晨月出,黄昏月落,只有在日食时才可觉察它的存在。

2.新月过后,月球向东绕地球公转,从而使月球离开地球和太阳中间而向旁边偏了一些,即月球位于太阳的东边。

月球被太阳照亮的半个月面朝西,地球上可看到其中有一部分呈镰刀形,凸面对着西边的太阳,称为蛾眉月,其视形状见图中2~5位置。

蛾眉月日出后月出,日落后月落,与太阳同在天空,在明亮的天空中,故看不到月相。

只有当太阳落山后的一段时间才能在西方天空看到蛾眉月。

3.约在农历每月初七、初八,由于月球绕地球继续向东运行,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成为直角,即月地连线与日地连线成90°。

地球上的观察者正好看到月球是西半边亮,亮面朝西,呈半圆形叫上弦月,其视形状见图中6~8位置。

一个月月亮的变化图和名称

一个月月亮的变化图和名称

一个月月亮的变化图和名称随着月亮每天在星空中自西向东移动一大段距离,它的形状也在不断地变化着,这就是月亮位相变化,叫做月相。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里的圆缺就是指“月相变化”:在地球上所看到的月球被日光照亮部分的不同形象。

由于月球本身不发光,在太阳光照射下,向着太阳的半个球面是亮区,另半个球面是暗区。

随着月亮相对于地球和太阳的位置变化,就使它被太阳照亮的一面有时对向地球,有时背向地球;有时对向地球的月亮部分大一些,有时小一些,这样就出现了不同的月相。

每当月球运行到太阳与地球之间,被太阳照亮的半球背对着地球时,人们在地球上就看不到月球,这一天称为“新月”,也叫“朔日”,这时是农历初一。

过了新月,月球顺着地球自转方向运行,亮区逐渐转向地球,在地球上就可看到露出一丝纤细银钩似的月球,出现在西方天空,弓背朝向夕阳,这一月相叫“蛾眉月”,这时是农历初三、四。

随后,月球在天空里逐日远离太阳,到了农历初七、八,半个亮区对着地球,人们可以看到半个月亮(凸面向西),这一月相叫“上弦月”。

当月球运行到地球的背日方向,即农历十五、十六、十七,月球的亮区全部对着地球,我们能看到一轮圆月,这一月相称为“满月”,也叫“望”。

满月过后,亮区西侧开始亏缺,到农历二十二、二十三,又能看到半个月亮(凸面向东),这一月相叫做“下弦月”。

在这一期间月球日渐向太阳靠拢,半夜时分才能从东方升起。

又过四五天,月球又变成一个蛾眉形月芽,弓背朝向旭日,这一月相叫“残月”。

当月球再次运行到日地之间,月亮又回到“朔”。

月相就是这样周而复始地变化着。

如果用月相变化的周期(即一次月相变化的全部过程)来计算,从新月到下一个新月,或从满月到下一个满月,就是一个“朔望月”,时间间隔约29.53天,中国农历的一个月长度,就是根据“朔望月”确定的。

(6)、再过一个星期,月亮又回到"朔"。

月相就是这样周而复始地变化着。

如果用月相变化的周期计算,从新月到下一个新月,就是一个"朔望月",为29.53天左右。

月相(小学科学)

月相(小学科学)

月相当地球位于月球和太阳之间时,我们可以看到整个被太阳直射的月球部分,这就是满月。

当月球位于地球和太阳之间时,我们只能看到月球不被太阳照射的部分,这就是朔;而当首度再见到月球明亮的部分时,称为“新月”。

当地月联线和日月联线正好成直角时,我们正好可以看到月球被太阳直射的部分的一半,这就是上弦月。

月相的更替周期是29.53天,称为一个朔望月,它是历法中历月和星期的来源。

这个时间比月球公转的时间(恒星月)要长,因为当月球绕地球公转时,地球也在绕太阳公转,一个朔望月月球大约要绕(360+360*29.53/365.24)=389.11度(公转只绕360度)。

所以一恒星月大约为29.53 * 360 / 389.11 = 27.32天。

一、概述:月球绕地球公转的轨道面(白道面)与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面(黄道面)之间有5度夹角,因此新月或满月时月地日之间往往并非完全是一条直线。

当月地日之间完全是一条直线时就可以观察到日食(新月时)或月食(满月时)。

正是由于这5度的倾斜,每月都有朔和满月然而并非每月都有月食和日食。

二、概念每天随着月亮在星空中自西向东地移动一大段距离,它的形状也在不断地变化着。

这就是月亮位相变化,叫做月相。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里的圆缺就是指“月相变化”:在地球上所看到的月球被日光照亮部分的不同形象。

三、产生原因由于月球本身不发光,在太阳光照射下,向着太阳的半个球面是亮区,另半个球面是暗区(被自己挡住的)。

随着月亮相对于地球和太阳的位置变化,就使它被太阳照亮的一面有时对向地球,有时背向地球;有时对向地球的月亮部分大一些,有时小一些,这样就出现了不同的月相。

可以简单的归纳为两条:1、月球不发光,不透明。

2、与月、地、日三者的相对位置有关。

四、月相周期变化新月约在农历每月三十或初一,月球位于太阳和地球之间。

地球上的人们正好看到月球背离太阳的面,因而在地球上看不见月亮,称为新月或朔。

此月相与太阳同升同落,只有在日食时才可觉察它的存在。

月相定义

月相定义

科技名词定义中文名称:月相英文名称:phase of the moon;lunar phase定义:月球视面圆缺变化的各种形状的统称。

应用学科:天文学(一级学科);天体力学(二级学科)以上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月相,天文学术语。

(phase of the moon )是天文学中对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明部分的称呼。

随着月亮每天在星空中自西向东移动一大段距离,它的形状也在不断地变化着,这就是月亮位相变化,叫做月相。

目录月相变化(星空方位为上北下南左东右西)看到的月球被日光照亮部分的不同形象。

月相是天文学中对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明部分的称呼。

月球绕地球运动,使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地变动。

因为月球本身不发光,且不透明,月球可见发亮部分是反射太阳光的部分。

只有月球直接被太阳照射的部分才能反射太阳光。

我们从不同的角度上看到月球被太阳直接照射的部分,这就是月相的来源。

月相不是由于地球遮住太阳所造成的(这是月食),而是由于我们只能看到月球上被太阳照到发光的那一部分所造成的,其阴影部分是月球自己的阴暗面。

月相成因月球靠反射阳光发亮,它与太阳相对位置不同(黄经差),便会呈现出各种形状。

新月:如图所示,在位置1,日月黄经差为0°,这时月球位于地球和太阳之间,以黑暗面朝向地球,且与太阳几乎同时出没,故地面上无法见到,这就是新月,也叫做“朔”,这一天为农历的初一。

新月上弦月:月球继续朝前旋转,到了农历初七、八,也就是图中的位置3,黄经差为90°,太阳落山,月球已经在头顶,到了半夜,月球才落下去,这时被太阳照亮的月球,恰好有一半给你看到,称之为“上弦”。

满月:到了农历十五、十六,月球转到地球的另一面,也就是图中的位置5,黄经差为180°。

这时地球在太阳和月亮的中间,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那一半正好对着地球,此时我们看到的是满月,或称之为“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个月亮的变化图和名称
有个口诀
上弦月上半月上半夜西半天
下弦月下半月下半夜东半天.
关于月相的变化
由于月球本身不发光,在太阳光照射下,向着太阳的半个球面是亮区,另半个球面是暗区。

随着月亮相对于地球和太阳的位置变化,就使它被太阳照亮的一面有时对向地球,有时背向地球;有时对向地球的月亮部分大一些,有时小一些,这样就出现了不同的月相。

每当月球运行到太阳与地球之间,被太阳照亮的半球背对着地球时,人们在地球上就看不到月球,这一天称为“新月”,也叫“朔日”,这时是农历初一。

过了新月,月球顺着地球自转方向运行,亮区逐渐转向地球,在地球上就可看到露出一丝纤细银钩似的月球,出现在西方天空,弓背朝向夕阳,这一月相叫“蛾眉月”,这时是农历初三、四。

随后,月球在天空里逐日远离太阳,到了农历初七、八,半个亮区对着地球,人们可以看到半个月亮(凸面向西),这一月相叫“上弦月”。

当月球运行到地球的背日方向,即农历十五、十六、十七,月球的亮区全部对着地球,我们能看到一轮圆月,这一月相称为“满月”,也叫“望”。

满月过后,亮区西侧开始亏缺,到农历二十二、二十三,又能看到半个月亮(凸面向东),这一月相叫做“下弦月”。

在这一期间月球日渐向太阳靠拢,半夜时分才能从东方升起。

又过四五天,月球又变成一个蛾眉形月芽,弓背朝向旭日,这一月相叫“残月”。

当月球再次运行到日地之间,月亮又回到“朔”。

月相就是这样周而复始地变化着。

如果用月相变化的周期(即一次月相变化的全部过程)来计算,从新月到下一个新月,或从满月到下一个满月,就是一个“朔望月”,时间间隔约29.53天,中国农历的一个月长度,就是根据“朔望月”确定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