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考生物专题训练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四-六章)
【人教版】生物中考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试题含答案(1)

【人教版】生物中考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试题含答案(1)一、选择题1.松材线虫病被称为“松树癌症”,松材线虫通过松褐天牛传播,寄生在木质部,破坏细胞,导致松树枯死。
如图为松树茎的横切面,松材线虫寄生的部位是()A.甲B.乙C.丙D.丁【答案】D【解析】图中所表示的松树茎横切面中,甲表示树皮,乙表示韧皮部,丙表示髓,丁表示木质部,松材线虫寄生在木质部中,故选D。
2.光合作用的发现是众多科学家不断实验探索的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实验的表达,正确的是()A.海尔蒙特的实验说明,使柳树生长增重的物质来自土壤和水B.普利斯特利的实验证明,植物每时每刻都能更新污浊的空气C.萨克斯的实验中,光照后的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直接加热,脱色后呈黄白色D.萨克斯的实验中,脱色后再用碘蒸气熏蒸黄白色的叶片,见光部分呈蓝色、遮光部分不变蓝【答案】D【解析】【分析】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贮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动力是光照,场所是叶绿体,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
进行探究性实验时需要设置对照实验,除变量之外其他条件完全相同。
【详解】当时范•海尔蒙特的结论是绿色植物生长所需要的物质主要是水,他当时不知道,增重的物质除了部分来源于水以外,主要还来源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A错误。
植物在有光的条件下能够更新由于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而变得污浊的空气,B错误。
酒精能溶解叶绿素。
光照数小时后,摘下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隔水加热,加热的目的是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于酒精中,避免叶绿素影响显色效果。
酒精是易燃、易挥发的物质,直接加热容易引起燃烧发生危险,使用水对酒精进行加热,起到控温作用,以免酒精燃烧发生危险。
因此脱色时要隔水加热,C错误。
滴加碘液并漂洗后,叶片遮光部分不变蓝,见光部分变蓝,D正确。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和产物。
3.在一朵单性花的花结构中,最主要的部分是A.花柄或花被 B.花被或花冠 C.花冠或花瓣 D.雌蕊或雄蕊【答案】D【解析】一朵完整花的结构有:①花药(内有花粉)、②花丝、③花瓣(组成花冠)、④萼片(组成花萼)、⑤柱头、⑥花柱、⑦花柄、⑧子房(将来发育成果实)、⑨花托,其中①②合称雄蕊,⑤⑥⑧合称雌蕊。
生物中考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试题含答案

记住各类无机盐的作用及其缺乏症是解答的关键。
3.被子植物要经历生长、发育、繁殖、衰老和死亡的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种子萌发,除有适宜的外界条件外,同时必须要有满足萌发的自身条件
B.植物的枝条是由芽发育而成的
C.根伸长最快的部位是成熟区
D.植物生长需要量最多的是含氮的、含磷的和含钾的无机盐
D.对移栽后的树木可通过其输导组织输入水分和无机盐等营养液,提高了植物的成活率,D正确。
故选:B。
【点】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是中考的热点,要注意掌握。解答此题的前提是明确植物移栽会导致缺水这一现象。
5.植物可以进行无土栽培的原因是( )
A.植物吸收的并不是土壤中的无机盐
B.植物的根只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考点: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13.生物小组同学探究环境因素对金鱼藻光合作用的影响,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装置可以研究光照强度对金鱼藻光合作用的影响
B.碳酸氢钠溶液可以增加水中二氧化碳含量
C.收集产生的气体,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D.相同时间内,LED灯管调至第3级时产生气泡最多
C.土壤对植物的生长并没有作用
D.根只吸收水分和含氮、磷、钾的无机盐
【答案】B
【解析】
【分析】
无土栽培指的是不用土壤,而是依据植物生活所需无机盐的种类和数量的多少,将无机盐按照一定的比例配成营养液,用营养液来培养植物。
【详解】
根据分析可知,由于根所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来自于土壤,而土壤中的土壤颗粒只是对植物起着固定作用。所以植物可以采取无土栽培的方式进行。
B.斑竹和香椿的茎内都有木质部,木质部指维管植物体内具有输导和机械作用的一种复合组织,与茎加粗无关,B不符合题意。
生物中考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试题含答案

生物中考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玉米种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胚乳遇碘液变蓝色B.胚芽被破坏也可以萌发C.胚轴萌发时发育成茎D.胚包括胚乳胚芽、胚轴、胚根【答案】A【解析】【分析】玉米种子的结构图如下:。
【详解】A.淀粉遇碘液变成蓝色。
玉米的营养物质(淀粉)储存在胚乳中,所以胚乳遇碘液变蓝色,A正确。
B.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活的,并且已过休眠期。
胚芽是胚的一部分,胚芽被破坏就不能萌发了,B错误。
C.胚轴发育成连接茎和根的部位,C错误。
D.胚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D错误。
故选:A。
【点睛】玉米种子有果皮,因而是生物学意义上的果实。
2.我们常吃的花生仁主要是种子结构中的()A.胚芽B.胚根C.胚乳D.子叶【答案】D【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单子叶植物种子和双子叶植物种子结构的异同,单子叶种子的结构特点。
【详解】种子一般包括种皮(有保护作用)和胚(包括胚根、胚芽、胚轴、子叶)。
花生的营养物质是贮存在两片肥厚的子叶内的。
可见花生仁主要是种子的子叶。
故选:D。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点关键是熟记种子各部分的名称。
3.叶片仅由一层细胞构成,有毒物质易侵入,因而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是()A.藻类植物B.苔鲜植物C.蕨类植物D.种子植物【答案】B【解析】【分析】解答时可以从苔藓植物叶的特点方面来切入,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可以从背腹两面侵入叶细胞,使苔藓植物的生存受到威胁。
【详解】苔藓植物植株矮小,多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
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可以从背腹两面侵入叶细胞,使苔藓植物的生存受到威胁。
人们利用苔藓植物的这个特点,把它当做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故选B。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对有毒气体非常敏感。
4.如图所示,天平两端托盘上放置盛有相同清水的密封玻璃瓶,长势相同的两枝条经过橡皮塞插入水中,右边枝条只留一半数目的叶片,放在阳光下,调节天平至平衡。
【人教版】生物中考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生物中考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有学者做过光合作用的有关实验(如图),以下对于该实验的剖析正确的选项是()① 叶绿体在光下可产生气体② 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制造有机物A.①②B.②③④C.①③【答案】 C【分析】【剖析】光合作用的公式:③ 光合作用需要光④ 光合作用D.①④可见进行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和水,并开释出氧气。
【详解】绿叶经过研磨过滤成为叶绿体滤液,见光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并有气泡产生,说明① 叶绿体在光下可产生气体、③ 光合作用需要光,而在遮光后无气泡产生,更考证了“①叶绿体在光下可产生气体、③”“②④光合光合作用需要光的说法正确,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作用制造有机物”不可以经过该实验进行考证。
应选: C。
【点睛】重点是依照题干中的信息联合光合作用的知识进行回答。
2.光合作用本质上是绿色植物经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为储藏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开释出氧气的过程。
光合作用的公式为:二氧化碳 +水→有机物(储藏能量)+氧,图中①过程表示光合作用。
3.被子植物要经历生长、发育、生殖、衰老和死亡的过程,以下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A.种子萌生,除有适合的外界条件外,同时一定要有知足萌生的自己条件B.植物的枝条是由芽发育而成的C.根伸长最快的部位是成熟区D.植物生长需要量最多的是含氮的、含磷的和含钾的无机盐【答案】 C【剖析】生物能够生长和生殖.生物的一世包含生长、发育、生殖、衰老、死亡过程。
【详解】A.种子要想萌生一定知足外界条件为必定的水分、适合的温度和充分的空气;自己条件是有完好而有活力的胚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A 正确。
B.植物的芽可分为枝芽,花芽,混淆芽,枝芽发育成枝条,花芽发育成花,混淆芽发育成叶和花, B 正确。
C.根尖的构造从顶端挨次是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此中伸长最快的部位是伸长区, C 错误。
D.无机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侧重要的作用,这些无机盐包含氮、磷、钾、钙、镁、硫、硼、锰、锌、钼等的多种无机盐,此中植物生活中最多的无机盐是氮、磷、钾, D 正确。
【人教版】生物中考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试题含答案(1)

【人教版】生物中考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试题含答案(1)一、选择题1.海尔蒙特在盆中栽柳树,并且只浇水,五年后柳树增重150千克,盆中土重量几乎没减少,海尔蒙特由此确定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是()A.土壤中的无机盐B.氧气C.水D.二氧化碳【答案】C【解析】【分析】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据此答题。
【详解】海尔蒙特的实验结果是泥土重量几乎没减少,而柳树增重150千克。
海尔蒙特在柳树的生长过程中只浇水,由此说明了植物生长的主要原料是水,实验中泥土减少的主要原因是植物吸收了土壤中的无机盐。
故选C。
【点睛】知道光合作用的概念,熟知其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
2.种庄稼需要施肥,肥料的作用主要是为植物的生长提供无机盐,如果庄稼出现矮小瘦弱、叶片发黄,其最可能缺乏的无机盐是()A.含磷无机盐B.含钾无机盐C.含氮无机盐D.含硼无机盐【答案】C【解析】【分析】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无机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无机盐包括含氮、磷、钾、钙、镁、硫、硼、锰、锌、钼等的多种无机盐,其中植物生活中最多的无机盐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
【详解】氮肥作用:促使作物的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缺乏时的症状:植株矮小瘦弱,叶片发黄。
钾肥的作用:促使作物生长健壮,茎秆粗硬,增强病虫害和倒伏的抵抗能力;促进糖分和淀粉的生成;缺乏时的症状:植株茎秆软弱、易倒伏、叶片边缘和尖端呈褐色,并逐渐焦枯。
磷肥的作用:促使作物根系发达,增强抗寒抗旱能力;促进作物提早成熟,穗粒增多,籽粒饱满。
缺乏时的症状:植株特别矮小,叶片呈暗绿色,并出现紫色。
缺少含硼的无机盐,油菜会花而不实。
因此,如果庄稼出现矮小瘦弱、叶片发黄,其最可能缺乏的无机盐是含氮的无机盐。
【点睛】记住各类无机盐的作用及其缺乏症是解答的关键。
3.光合作用实质上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人教版】生物中考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试题含答案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的意义。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光合作用对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的作用。
13.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的检验菠菜在黑暗条件下进行某种生理活动释放某种气体的装置图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C.避免损伤茎秆
D.避免损伤根毛和幼根
【答案】D
【解析】
植物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器官是根,根适于吸水的特点是根尖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大大增加了根与土壤中水接触的面积,有利于吸水,而且根尖成熟区及其内部一部分细胞分化形成导管,能输导水分和无机盐,因此植物根吸收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移栽植物时,总是保留根部的土坨,目的是为了保护幼根和根毛,提高植物的吸水能力,从而提高移栽的成活率,D正确。
【详解】
根据分析可知,由于根所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来自于土壤,而土壤中的土壤颗粒只是对植物起着固定作用。所以植物可以采取无土栽培的方式进行。
故选:B。
【点睛】
植物的无土栽培是一种无性生殖的方式,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7.下列关于“植物在光照下制造淀粉实验”的相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把天竺葵放在暗处一昼夜,目的是运走、耗尽叶片内的淀粉
B.天竺葵在光照下既能进行光合作用又能进行呼吸作用
C.将叶片放在酒精中隔水加热的原因之一是避免酒精温度过高引起燃烧
D.叶片经脱落、清洗、滴加碘液、再清洗、遮光部分显蓝色
【答案】D
【解析】
【分析】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淀粉)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选叶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碘遇淀粉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
2017年镇江市生物中考指南-主题4

主题四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班级姓名学号___________ 【考点说明】【知识梳理】一、绿色开花植物的一生1、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1)种子的结构(2)种子萌发的条件①自身条件:种子的胚是完整的,并且是活的。
②外界条件:适量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
(3)种子萌发的过程种子吸水膨胀后,胚根先发育成根,接着胚轴伸长,胚芽破土而出,发育成茎和叶。
2、芽的发育和根的生长过程(1)芽的发育:植物的茎、叶和花都是由芽发育而来的。
(2)叶芽、根尖的结构:(3)叶芽的发育:叶芽顶端生长点的细胞不断分裂,使芽轴逐渐伸长,发育成茎,叶原基发育成幼叶;幼叶发育成叶;芽原基发育成侧芽。
这样,叶芽就发育成了枝条。
(4)根的生长过程,根的生长主要是由于根尖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和伸长区细胞的伸长。
3、开花和结果的过程(1)绿色开花植物有性生殖的全过程:开花→传粉→受精→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2)花的结构叶芽结构示意图根尖结构示意图(3)开花:当花的各部分发育成熟,花被(包括花萼花和花瓣)展开,露出花蕊的过程。
(4)传粉:花开放后,雄蕊的花药破裂,花粉散出,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
(5)绿色开花植物的双受精:指两个精子分别与卵细胞和极核相融合的现象。
(6)绿色开花植物的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7)植物的营养繁殖(无性繁殖):扦插、嫁接、压条、组织培养(植物快速繁殖技术)。
二、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 4、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1)无土栽培:根据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无机盐种类和数量的不同,将水和各种不同比例的无机盐配制成植物营养液,用来栽培植物。
(2)植物需要量最大的三类无机盐:含氮、磷、钾的无机盐。
(3)植物细胞吸水原理当细胞内溶液浓度>细胞周围溶液浓度,细胞吸水; 当细胞内溶液浓度<细胞周围溶液浓度,细胞失水。
根吸水原理:根毛细胞内溶液浓度>土壤溶液浓度。
(4)植物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根尖的成熟区。
生物中考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试题含答案(1)

A.子房B.花柱C.柱头D.胚珠
【答案】D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果实和种子形成的生理过程。果实和种子的形成与花蕊有密切关系。传粉和受精是果实和种子形成的必要条件。
【详解】
植物要想结出果实与种子必须经过传粉与受精。受精后子房的发育,如下:
C.裸子植物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花,其产生种子的胚珠外面无子房壁,是裸露的,发育成的种子也是裸露的,外面没有果皮包被,不能形成果实;被子植物具有真正的花,产生种子的胚珠外面有子房壁,当完成传粉和受精作用后,胚珠发育成种子,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包被着种子,能形成果实,C不符合题意。
D.被子植物的胚珠外面有子房壁包被,裸子植物种子的胚珠外面无子房壁包被,是裸露的,D不符合题意。
D.X为水分,由木质部运输
【答案】A
【解析】
【分析】
植物体内主要有两条运输管道,导管和筛管;导管是植物体内把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由下而上输送到植株身体各处的管状结构。导管是为一串管状死细胞所组成,只有细胞壁的细胞构成的,而且上下两个细胞是贯通的;当根毛细胞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通过一定方式进入根部的导管,然后植物就通过根、茎、叶中的导管把水分和无机盐运输到植物体的全身;筛管是植物体中由上而下输导有机物的管道。筛管是植物韧皮部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由许多管状活细胞上下连接而成。相邻两细胞的横壁上有许多小孔,称为“筛孔”。两细胞的原生质体通过筛孔彼此相通。筛管没有细胞核,但筛管是活细胞。
A.都有果实B.都有种子C.种子外面都有果皮包被D.胚珠外面都有子房壁包被
【答案】B
【解析】
【分析】
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都能产生种子并靠种子繁殖后代,被称为种子植物。两者的主要区别是种子外面是否有果皮包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训练(第三单元四~六章)一.选择题(请将每小题惟一正确答案的代码填入下面相应的表格内)(每题2分,共计5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题号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答案1.在利用青菜来进行“探究阳光与有机物的关系”的实验中,正确的实验顺序是①向叶片上滴加碘液;②将叶片的一部分进行遮光处理;③用清水漂洗;④观察颜色反应;⑤用酒精脱色;⑥暗处理一昼夜A.②⑤③①④⑥B. ③①④⑥②⑤C. ④⑥②⑤③①D.⑥②⑤③①④2.某同学穿白裤子坐在草地上,裤子沾上了绿色的汁液,用下列方法最容易清洗干净的是A.自来水B.酒精C.肥皂水D.沸水3.下列装置中,能够快速、安全地脱去叶片中叶绿素的是4.人们食用的甘薯块根俗称“地瓜”,它含有大量的淀粉,这些淀粉是A.甘薯根自己光合作用产生的B.甘薯根从土壤中直接吸收的C.甘薯叶制造再由茎运输而来的D.甘薯根呼吸作用的产物5.古代有用斧子狠砸枣树树干来增加枣树产量的做法,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A.破坏导管,果实获得更多的水分和无机盐B.破坏导管,果实获得更多的有机物C.破坏筛管,果实获得更多的水分和无机盐D.破坏筛管,果实获得更多的有机物6. 右图表示一段时间内某植物叶片吸收二氧化碳与光照强度关系示意图,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ab段表示该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B、bc段表示该植物的光合作用不断增强C、b点表示该植物既不进行光合作用,也不进行呼吸作用D、cd段表示该植物的光合作用不再进行7.下列关于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是其他生物的基本食物来源B.动物都直接以植物为食C.给其他生物提供构建自身的材料和生命活动的能量D.有机物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养育其他生物8. 植物是制造有机物的“天然工厂”,以下关于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水、无机盐、维生素、蛋白质都是植物体内的有机物B.植物制造的有机物用来构建植物体,并为植物生命活动提供能量C.有机物是种子的储存物质,没有种子就没有有机物D.淀粉是有机物,淀粉遇碘变蓝。
所以,碘是检验有机物的物质9.玉兰、海棠等植物在早春时节,当叶片还没有完全长出时,却可以开出满树娇艳的花朵。
推测这些花瓣中有机物的主要来源,正确的是A.它们是根从土壤中吸收并运输到花瓣的B.它们是花瓣在光照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合成的C.它们是树皮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有机物再运输到花瓣的D.它们是叶在上一年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并储存于树干,在开花时通过筛管转运到花瓣的10. 科学家萨克斯天竺葵的绿色叶片放在暗处12小时后,再将此部分叶片用锡箔遮住.经过一段时间光照后,用碘蒸汽处理叶片,发现叶片的曝光部分显蓝色,遮光部分显棕色(如图).该实验可以证明()①光合作用需要水②光合作用需要光③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④光合作用能产生淀粉.A.①②B.②④C.③④D.②③11. “小草依依,踏之何忍!”这些温馨的提示语提醒人们,不要践踏公共场所草坪草,因为经常在草坪上行走,会造成土壤板结,影响草的生长,土壤板结影响根生长的主要原因是 A.气孔关闭,影响蒸腾作用 B.植物缺少水,影响光合作用C.植物减少无机盐,影响生长D.土壤缺少氧气,影响根的呼吸12. 新疆地区昼夜温差大,那里出产的瓜果特别甜,这是因为A.白天和夜晚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强B.白天和夜晚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弱C.白天光合作用弱,夜晚呼吸作用强D.白天光合作用强,夜晚呼吸作用弱13. 栽花用的盆底必须留一小孔,且最好用瓦盆而不用瓷盆,这是因为A.花卉植物需水量很少B.减少土壤积水,并增加土壤中空气C.降低土壤温度D.有利于排放二氧化碳14. 利用温室大棚栽培蔬菜、瓜果等农作物已成为现代农业的基本模式。
下列是温室大棚栽培经常采取的措施,其中主要利用了呼吸作用原理的是A.合理密植,及时灌溉、施肥、治虫B.适时给作物松土,夜间适当通风降温C.适当延长光照时间,增加光照强度D.光照条件下适当增加二氧化碳浓度15. A、B、C、D、四位同学到李爷爷家做客,李爷爷兴致勃勃的告诉他们,今年又是大丰收。
种的萝卜、藕最大的重约5千克,冬瓜最重的二十几千克,四位同学就此发表了各自的意见,请你判断出正确的结论 ( )A、萝卜、冬瓜的原材料主要应是二氧化碳和水,而藕则是水和无机盐B、萝卜、冬瓜、藕的原材料主要应是二氧化碳和水C、萝卜原材料是水和无机盐,藕是水和泥池中的营养物质,而冬瓜则是二氧化碳和水D、萝卜、冬瓜和藕原材料主要由水和无机盐组成,其次是二氧化碳16. 若人将某植株一片叶的主叶脉切断(右图中甲),另一片叶两面都贴上不透明的锡箔纸(右图中乙),黑暗中放置24小时后光照4小时。
取下两叶经脱色后用碘液处理,发现A 部位里棕褐色,B部位呈蓝黑色,C部位不呈蓝黑色。
以上实验能够证明光合作用需要A、水和二氧化碳B、叶绿素和阳光C、水和阳光D、水和叶绿素17. 现将一密闭透明的实验装置(图甲)于晴天的晚上22时置于室外,并进行24小时的气体分析测定,得出气体含量变化曲线(图乙),该气体是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水蒸气 D.氮气18.家庭中养鱼可以增加生活情趣、陶冶情操。
养鱼时,人们喜欢在鱼缸中放一些新鲜绿色水草,主要目的是A.起绿化美化作用B.净化鱼缸里的水质C.起杀菌除污作用D.增加水中的含氧量19.如图是大豆种子在萌发成幼苗的过程中,根据其幼苗细胞干重和鲜重的变化而绘制的两条曲线(甲和乙),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表示其幼苗细胞干重变化的曲线是乙B.曲线甲中a→b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种子萌发吸收了大量的水分C.曲线乙中a→c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种子萌发过程中,呼吸作用消耗了大量有机物D.曲线乙中c点后曲线上升的原因是种子萌发吸收了大量的水分,使幼苗细胞鲜重增加20. 从今年起,我市将全面实施“三年增绿”计划,大面积增加绿地植被,积极创建生态文明典范城市,下列有关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质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B.绿色植物能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C.绿色植物能够提高大气温度,增加降水量D.绿色植物在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等方面起重要作用21. 植物体在进行下列生理活动时,受到气孔开闭影响的是()①光合作用②呼吸作用③蒸腾作用④水分的吸收和运输⑤无机盐的运输.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22. 下列措施不能提高瓜农大棚产量的是A.适当提高氧气浓度B.适当延长光照时间C.适当加大昼夜温差D.适当增加土壤肥力23. 下列农业生产措施与所依据生物学原理的对应大系,错误的是A.向蔬菜大棚中施气肥——促进蔬菜的呼吸作用B.幼苗带土移栽——保护幼根和根乇C.合理密植——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D.春季早播覆盖地膜——提高地表温度,利于种子萌发24.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温室里进行植物栽培试验,并在晴天内对室内空气中的氧气浓度进行了24小时测定.下列曲线能正确表示测定结果的是D25. 关于我国植被特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草原沙漠化严重B.我国植被中,草原占据了主体C.人均森林面积少 D.森林生态系统呈现衰退的趋势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计50分)26.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将一盆天竺葵放置在黑暗处一昼夜,选取其中一个叶片,用三角形的黑纸片将叶片的上下两面遮盖起来(如下图一所示),置于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后,摘下该叶片,去掉黑纸片,经过酒精脱色、漂洗,最后用碘液检验。
请分析回答:(1)图一是对叶片进行处理。
(2)图二是对叶片脱色的装置,正确的是。
标号代表的是酒精。
(3)脱色过程中,盛有叶片烧杯中的液体逐渐变成色。
脱色后的叶片呈现的颜色是。
(4)在脱色后的叶片上滴加碘液,图一中部分变蓝,说明该部分含有。
(5)通过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
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27.某校七年级探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们,个个都是爱动脑筋的好孩子,他们学习了“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相关知识后,利用课余时间,对课堂所学知识进行了进一步探究。
下面是该小组同学在各自进行课外探究活动的基础上,在一次小组交流与讨论会上所做的归纳与总结,请认真阅读后完善其相关问题:(1)茜茜同学说,为了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我进行了如上图所示的实验操作:①在步骤2中,用黑纸片把一片叶的部分区域从上、下两面遮盖,这样做的目的是设置,这样设置后,该实验中的变量是。
②进行步骤5和步骤6的目的,是为了检验叶片中是否含有。
③把步骤7中的叶片变蓝色的部分做成临时切片,放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叶肉细胞中变成蓝色的结构是。
(2)媛媛同学说,我到姥姥家吃枇杷的时候发现,树顶的枇杷比树冠下方的枇杷更甜。
这是因为树顶的叶片可以接受更多光照,制造更多。
(3)丹丹同学说,我在吃枇杷时发现,有的枇杷的果实内只有一粒种子,有的枇杷的果实内有多粒种子,枇杷果实内种子的粒数是由枇杷花的子房中含有多少个 _______决定的。
28.为了指导农业生产,某实验小组对植物的光合作用进行了探究,设计如下装置,分析回答问题:(1)实验前,将完全相同的三株植物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_____________.(2)针对甲、乙两装置,要取得科学的实验结论,除了唯一变量不同外,其余实验条件均相同,该变量是_____________。
(3)光下几小时后,分别取下甲、乙、丙相同位置、相同大小的一片叶子,放在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水浴加热,使叶片中的_________溶解到酒精中,叶片变成_____色;用清水漂洗后,滴加碘液,叶片变蓝的是_________叶。
(4)对比分析甲、乙两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是_________;对比分析甲、丙两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是________。
(5)受该实验的启发,在农业生产中,为了促进温室里植物的生长和提高产量,应该提供的条件是_________(答出一条即可)。
29.对农作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研究,可以指导农业生产。
下图是某研究小组在大棚内种植番茄进行相关实验所测结果。
请据此回答。
(1)图甲是密闭大棚内一昼夜二氧化碳浓度变化情况,其中表示番茄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大于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的是曲线_____段,有机物在_____点积累的最多。
(2)从图乙可以看出,与P点相比,Q点单株光合强度明显减弱。
原因是番茄种植密度过大,叶片彼此遮挡,通风不畅,_______和_______两个光合作用的主要外界因素受到影响。
图乙给我们的启示是,栽培农作物时要注意________。
30.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请分析作答:(1)若要探究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应该选择的实验装置组合是,若要探究氧气是由绿色植物在光下产生的,应该选择的实验装置组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