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吾氏——终极真相——万物本源的描述
神圣而古老的叙事神话

第二章神圣而古老的叙事——神话本章内容:何为神话;神话何意;神话何来;神话何解;神话何为?第一节何为神话——一种古老而神圣的叙事一、神话的定义:“神话是人类初民通过幻想以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反映自然现象及社会生活的口头故事。
”对神话的理解:对“元世界”即世界的原初状态的描述:神话内容:世界初始的状态或世界的由来——所叙述的时间是最为古老的或永恒的——所叙述的内容是生活的本真状态——要解释的是: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如何而来、为何如此、有何意义。
对特定文化中“终极关怀”的表达:神话要解决的问题——宗教和哲学所关注的问题——世界的本质问题:人类及万物的由来、特征、意义——对日常生活的细节不予关注或对世界形成后的具体发展不加关注。
对特定社会生活中“神圣时空”的建构:神话为民众提供神圣/世俗的界限——时间上:明确神话所叙述的时间与日常生活的时间为两种不同的时间段——空间上:某些地点因为与神话内容的联系而被视为神圣(佤族“司岗里”-人类起源圣地,壮族田阳敢壮山-民族起源圣地),从而为民众在时间、空间上的认知提供了依据。
二、神话的性质:叙事性:神话无论是韵文体或散文体,其内容都对各种事物的起因——尤其是对世界的起源和本质等问题加以详细地说明、解释。
真实性:神话在受过现代教育的人看来是不真实的、不合理和荒唐的——但在非现代社会(即原始社会、传统社会)当中则是真实可信的。
权威性:神话被认为是对世界本质等重大问题的真实可信解说——有权威性——在社会生活中有重要地位:往往需要经过特定的仪式才得以宣讲、不得随意泄露否则被视为不敬、不得轻易地加以怀疑(日本起源神话与天皇古墓考古所揭示的人种特点不符潜在的冲突)——起到重要的现实功能:宣讲道德戒律、证明权威的合法性、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表现本群体的优越地位和独特之处(韩国长白山民族起源神话-领土要求的合法性证明)。
从口头到口头-文本并行的发展轨迹:产生于无文字的时代,因其重要性而代代传承——对世界本质问题的思考:在文字时代——宗教思想——哲学思考——科学解释——但神话在很大程度上仍影响着后世的宗教、哲学乃至科学思考的基本模式。
扬雄眼中的道家思想——以《太玄》为例

扬 雄 眼 中 的 道 家 思 想
— —
以《 太 玄》 为例
徐贵 圆
( 西北师范大学 马克思 主义学 院哲学 系 , 甘肃 兰州
7 3 0 0 7 0 )
摘
要: 《 太玄》 是 西汉扬雄 所著 , 它是一部形式模仿《 周易》 , 但 同时又杂揉 了儒 、 道、 阴阳三 家有 益思想 的著
作。而扬雄 对道 家思想的吸收则是 由当时西汉晚期特殊 的社会 背景、 君王 的喜好 以及扬雄 自身的遭遇所 决定的。
因此 , 试 图从 宇宙构型 , “ 玄” —— 宇宙本源论 , “ 玄” — — 宇宙运动 的规律 与继承三方面入 手加 以分析 。 关键词 : 《 太玄》 ; 《 老子》 ; 道家思想 中图分 类号 : B 2 3 4 . 9 9 文献标识 码 : A
扬雄, 西汉末期蜀郡成都人, 他是集哲学、 文学与语言 思想的 框架。 扬雄也在《 太玄》 中提到“ 阴阳沈交, 四时潜 学于一身的大学者。其之所以有此成就, 与信奉道家修身 处” , 同 时《 玄首都序》 中说: “ 阴阳没参, 以一阳 乘一统, 万 ” 这里说的, 阴、 阳二气配合参互, 自 然万物由此而 准则和处世态度密不可分。年少时, 扬雄跟随道家学者严 物资形。 2 扬雄不仅仅吸收了道家的宇宙模式, 他还融进 了西 遵学习, 深受影响。而且, 由于当时西汉晚期特殊的社会背 生。
一
,一
时, 大量吸收融合了儒、 道、 阴阳家思想之所长。尤其是道 虚无混沌状态的“ 道” 若生, 就会先生最初的“ 一” , 它大概 家思想作为当时先秦诸子学说独特的组成部分, 扬雄对其 就是宇宙形成论的说法, 因此 , 他在下文中说, “ 万物负阴而 抱阳, 冲 气以为和” 的阴阳理论, 作为构建宇宙模式和哲学 格外亲睐, 充分加以吸收。
西哲史经典

赫拉克利特
1.赫拉克利特是辩证法的始祖,提出“万物流变、无物往常”的观点,认为宇宙是一团活火,在一团永恒的火中,没有任何事物是永恒不变的,因此,“人不能同时踏进同一条河流――永恒的活火――万物皆流
2.2.赫拉克利特认为万物是永远变动的,而这种变动是按照一定的尺度和规律进行的。这就是他的逻各斯学说,是他的辩证法思想的第二个方面。
巴门尼德
1.巴门尼德哲学主要是指他的存在论哲学。“存在”是巴门尼德哲学的基本范畴。他把“存在”规定为具有“不生不灭”、“永恒不变”、“独一无二”、“完整不可分”等特性。也就是说,在巴门尼德看来,存在是永恒的、唯一的、不动的。他这样的“存在”,在一般人的眼中,在现实世界中,是找不到的。是赫拉特里特的对立面,反对辩证法,提出存在与非存在的对立,真理和意见的对立;认为存在就是存在,不可能不存在,不存在就是不存在,不可能存在,根据严格的形式逻辑推理,认为存在是永恒的,是唯一的,是不动的;巴门尼德突出了感觉和理性的区别,提出理性高于感觉,真理高于意见,具有明显的先验主义倾向。
学派及哲学家
哲学思想
米
利
都
学
派
泰勒斯
1.泰勒斯的哲学观点用一句话来总结就是“水生万物,万物复归于水”,他认为世界本原是水
2.提出水是万物的本源,这是一种科学假说,但这种假说,用观察突破了盲从,用理性突破了神学,标志着哲学的诞生。
3.泰勒斯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就是“万物有灵。”
阿纳克西曼德
1.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开端,而“无限”没有开端。世界从它产生,又复归于它。他还认为,地球是一个自由浮动的圆柱体,人类处于圆柱体的一端表面之上,而我们的世界只是无数世界中的一个。阿那克西曼德还认为,人从海鱼演化而来。
2.提出万物本源是“无定”,即无规定性的物质,认为有限的东西不能用来解释无限的东西,反对泰勒斯用具体的物质作为万物的本源
元吾氏——我的出神经验——肉体也是一种光体

元吾氏博文文录元吾氏B.修道经验2.我的出神经验——肉体也是一种光体和灵体一样,肉体也是一种光体。
通过普通的灵眼观察法只能观察到灵体的发光,不容易观察到肉体的发光。
但是,通过以下特殊方法,可以观察到:A、实验准备1、实验环境:a)小房间;b)门窗完全封闭,不漏一丝光线;c)室内墙壁平坦、单色。
2、身体姿势:大瘫尸,仰卧,四肢分开。
3、意识调节:意守中脉和所有脉轮(在灵体上——参考另篇博文“人的多次元复合体结构”)。
B、实验步骤和过程1、忘我:彻底放松,完全忘我(忘掉肉体)。
2、意守:意守中脉和所有脉轮(在灵体上)。
3、灵肉脱离:几分钟后,等肉体完全放松而且被忘掉,用意念轻轻移动一下灵体,确认是不是已经脱离了肉体。
4、不出体:确认灵体完全与肉体脱离、可独立移动以后,不要出体,而是只移动灵体的手指头。
5、出手指:慢慢伸出灵体的一个手指,然后第二个手指,然后第三个,慢慢收回到肉体。
再重复此过程。
6、观察影子:用灵体的视觉观察四周墙壁,会看到手和手指的影子:灵体手指从肉体的伸出与缩回。
影子有些模糊,边缘不清。
7、再次确认:此时用灵眼环顾四周,确认房间门窗的确完全封闭,没有外面光线进来。
8、那为什么墙上有身体的影子?还有手指伸缩的影子?9、墙上的身影比较大:光源应该在下方或身体平面。
10、影子比较模糊:光源应该比较分散;光源最强的地方也似乎不集中。
11、顺着影子的动作和变化反推:会发现光源最强的地方来源于身体躯干和头部。
12、再观察光的颜色:白中透黄。
C、实验重复1、以上实验重复多次,每次可改变环境和身体姿势,观察影子的变化和光线的来源与分布。
2、跨越年度和季节,重复试验,以排除生物周期、自然季节、心态、情绪、意识状态所带来的幻觉等方面的影响和结果差异。
3、多次的试验结果,大同小异。
D、实验注意点1、勿强行实验、勿连续多日实验。
强行与连续多日容易产生执念,执念在灵界容易创造幻相,影响实验的客观性。
2、伸手指和观察影子时,意识焦点要一直维持在灵体上,意识焦点不可下降到肉体。
元吾氏——我的出神经验——个体现象界与集体现象界

元吾氏博文文录元吾氏B.修道经验12.我的出神经验——个体现象界与集体现象界很多初学者的提问:“出神有时感觉是幻相,有时感觉是实相。
为什么?”以下是本人在灵界旅行几十年的观察记录:A、自由意识的自然创造1、合神于本源的观察:自由意识(Freewill/Spirit精神)通过想象(/思想)创造了一切世界的景象。
创造过程是自发性的(Spontaneously)。
2、出神进入各界的观察:创造的现象界(景象世界),粗分有两种:“个体现象界”和“集体现象界”(Individual Reality and Collective Reality)。
B、个体现象界(“幻相”)1、一个现象界由一个个体所单独创造时,只有个体意志程序。
个体意志变化时,此个体现象界被改变。
故此个体现象界容易被个体意识改变或再造。
2、改变的容易性,使个体现象界很不稳定,感觉像是幻界,大家认为是所谓的“幻相世界”。
3、出神到灵界时,如果没有进入到一个集体现象界,潜意识经常会自动创造一个个体现象界,并随意识的转变进行实时改变。
*实验方法:a)实验1——小空间:出神时,不做观想、不设目的,意识一片空白。
出神后会进入一个很小的世界——肉体周围前后两三米左右的空间,只有自己的灵体和肉体,没有其它。
周围黑茫无物,甚至没有空间。
灵体向前移动时,需要用意念使一点劲,才能扩展这个空间。
这是一个最典型的个人空间——除自身和包含自身的小空间以外,什么也没有。
b)实验2——自我独界:出神时,作主观观想或设定一个主观目的。
出神后会进入一个自己意识创造的世界,可以只含有自己,也可以含有很多人物和事物,但是可以用意念轻易地改变他们,也可互动。
c)实验3——画中世界:出神前,在墙上挂一张画。
出神后使灵体或意识点飘进这张画。
此时,潜意识会自动将画中世界(和人物)在一瞬间创造出来,如同真实世界,使自己置身于其中,还可互动。
C、集体现象界(“实相”)1、一个现象界由多个个体(集体)所共同创造时,形成集体意志程序。
妄尽还源观译文

妄尽还源观译文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妄尽还源观的概述
2.妄尽还源观的主要内容
3.妄尽还源观在现代社会的应用
正文
【妄尽还源观的概述】
妄尽还源观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种观念,源于道家思想,其主张是万物皆源于道,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
在道家哲学中,道是一种无形、无名的原始存在,它既是宇宙万物的源头,又是宇宙万物的归宿。
妄尽还源观认为,只有通过领悟道,才能把握宇宙万物的本质和规律,从而达到与道合一的境界。
【妄尽还源观的主要内容】
妄尽还源观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万物皆源于道:道是宇宙万物的根源,所有的事物都是由道生成的。
2.道是无形的:道是一种无形、无名的存在,不能用言语或思维来描述。
3.道是永恒的:道是宇宙万物的根源和归宿,它永恒存在,不生不灭。
4.领悟道才能把握万物的本质和规律:只有通过领悟道,才能理解宇宙万物的本质和规律。
5.达到与道合一的境界:只有通过领悟道,才能达到与道合一的境界,从而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
【妄尽还源观在现代社会的应用】
虽然妄尽还源观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种观念,但它对现代社会仍有重要的启示。
元极学的思想体系内核

元极学的思想体系内核,可以概括为“无生生无无不生,有化化有有亦化。
”元极图无有运化规律,揭开了天地的起源,万物的发生,人与万物的运化关系。
人类数千年来一直重于有形有象,轻于无形无象。
元极学独有的体系是以“无”为主体。
抓住“无”这个纲领,元极学研究则纲举目张。
元极剖析了宇宙的原始物质是元气、元光、元音。
三元的运变产生了对立而又统一的现象。
元极以元为物质基础,其运化规律是生化返,以极为运化的起源与归根。
三元的运化既自生自化自返,又互生互化互返。
自生自化自返产生了无形无象的先天三元,互生互化互返产生了有形有象的后天三元。
先后天三元在运化中是对立的,在元极图中即为阴和阳,经内在运化出阳中阴、阴中阳及真阴真阳,统一于皇极。
老子《道德经》中指出:“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三元则生天生地生万物,表明了三元既自生自化自返,又互生互化互返。
元气层阴阳交会而生法,元光层真阴真阳聚化而有德,元音层阴阳合一而明理。
“理德法”体现出“无极生太极,太极化皇极,皇极返无极”的人天运化规律。
每一个层次的升华,皆以“和”为标准。
当三元合和,一体运化,则以“量”为标准。
《元极秘箓》中指出:“天,万物皆覆,地万物皆载,乃遵自然之道也;日,万物皆生,月,万物皆长,源循自然之德矣”。
三元自生自化自返,互生互化互返,产生了先天三元和后天三元。
先天三元清轻而上升为天,后天三元浊重而下降为地。
地属有形有象,天属无形无象。
《元极秘箓》中说:“丑地人寅子生天”。
天为阳,地为阴。
子会一阳生而天生,丑会一阴生而地成。
寅会为半阴半阳而生人。
三元运化生天生地生人生万物。
万物根据阴阳的属性而生长,动物有飞禽走兽,植物有花草树木,均根据自己的属性生长在相应的地方。
如有的在水里,有的在上山,有的在土里,有的在地面,有的在天上。
万物得天以覆,得地以载而生长化收藏。
此为顺天地运化之自然。
天覆地载乃遵循自然运化之道。
三元运化生生不息,阴阳不断极化而有阳中阳和阴中阴。
北大教研室《中国哲学史》笔记含各章重点名词解释

第一编先秦时期的哲学考古发现:1、蓝田人 2、北京人 3、元谋人一、原始社会对中国哲学的影响(一)原始群向氏族制度—约在公元前两千多年前(二)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同时推动了人类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一方面)在原始社会中,由于生产力低下,人们虽然想尽办法企图克服自然力带来的灾祸,但人类的力量是有限的,因此产生了对捉摸不定的自然力和自身构造的各种错误、幻想的观念。
○灵魂不死的观念或灵魂崇拜是最原始的哲学唯心论的萌芽。
(另一方面)原始社会的人们在生产实践中和在与自然界的斗争中,也逐渐地积累了一些实际经验,对自然界的一些简单规律、物质现象也有一些朴素的了解,对客观世界在一定程度上采取现实的态度。
----无神论、唯物主义思想发展的萌芽。
二、原始社会后期社会的发展及进入奴隶社会阶段(一)原始社会后期社会特点(二)奴隶制的社会特点1、经济上奴隶主贵族占有土地奴隶;;通过井田制和分封制分给各亲族和同盟的民族或部落2、政治上(周朝)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世袭制度,实行奴隶主贵族世卿世实禄的等级制(三)奴隶制度社会对哲学的影响◎夏朝----“有夏服(受)天命”1、阶级的烙印◎商朝----抬出至高无上的神,形成一种与巫术密切结合的早期宗教◎周朝----发展原始宗教,用统治者的德行作为补充,以说明上帝不断更换统治者的理由,总之,这时的宗教已成为奴隶主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形态了。
2、生产力发展带来的科学知识丰富,提供了有力的思想资料三、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及封建制的社会特点(一)奴隶制的没落,封建制的确立(二)春秋时期哲学的发展——农、商、手工业及科学的发展进步及社会、阶级矛盾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奴隶主统治者新兴地主阶级及同盟者小生产者孔子—提出“仁”“礼”的学说及“中庸”的观念—竭力鼓吹有意志的天 ---人文主义思潮老子—提出“道”与“无为”学说墨子—提出“兼爱”“非命”孙武—总结我国作战经验,包含有丰富的古代朴素军事辩证法(三)战国时期社会特点及哲学发展1、战国时期的社会矛盾和斗争及不同的解决主张----知识分子和奴隶农民的不同主张2、百家争鸣—田氏官学(1)新兴地主阶级的激进派----自由民因军功获得土地,或由工商业手工业转化过来的地主阶级代表---商鞅,孙膑,管子,后期墨家,荀况韩非经济上,剥夺奴隶主政权,废除分封制度政治上,主张用暴力、战争推翻奴隶主的统治,忘了世卿制,提出以军功论爵位世界观上,注重客观实际,朴素的唯物主义(2)改良派—旧奴隶主转化的地主—孟子经济上,承认封建地主经济的合法性政治上,用“仁义”感化奴隶主,笼络劳动人民实现封建制过渡,反对暴力世界观上,片面强调主观精神的作用,鼓吹主观唯心论的先验论和英雄史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元吾氏博文文录元吾氏B.修道经验24.终极真相——万物本源的描述本人在2008-01-27第一次进入与本源合一的状态(大约三个小时)时,震惊的四个月说不出话来。
亲身感受到:万物本源,实在是太神奇太神奇了!!!远远超越人类的任何想象力!!!它非常难以用物质现象界的语言来描述,也许是个永远的难题(还是我的无能?)。
以下是与本源合一时,直觉本身所能感知到的“不可描述的描述”。
A、本源不能被定义1、本源是无限的——无限不能被定义,能被定义是有限的。
2、非要强行定义的话,只能定义为:本源=无限。
B、本源只能被描述——最基本的描述1、本源是唯一的。
2、本源是无限的。
3、本源是无形无相的。
4、本源是无始无终的。
5、问:本源是什么?答:人类的词汇里没有。
或者说:本源什么都是,又什么都不是(它是一个“无限”)。
C、本源的无限性和无限特性1、本源是唯一的绝对存在,其它都是被本源创造的相对存在。
2、本源虽然无限,同时创造和包含了一切有限。
3、本源虽然无形无相,同时创造和包含了一切形相。
4、本源虽然无始无终,同时创造和包含了一切始终。
5、本源的创造是完全自发的(spontaneous)。
(不自发则回归无形无相一切似无状态。
)6、本源的创造有两种自发性:自动+主动。
(自动:在物质现象界或被误认为“惯性”。
主动:在物质现象界或被误认为“变异”。
)7、本源的创造是无限的。
(创造是永无停息的。
)8、本源的无限性是不能被逻辑推理、不可被理喻的!(超越任何有限生命形式的有限想象力!)D、本源不可被理喻——不可描述的描述1、本源即是唯一的,又是无限的。
对于本源,1等于1,1+1等于1,1+1+1+1+1…还等于1。
——此处的不可逻辑:壹=无限。
2、本源没有空间,同时创造和包含所有空间。
或者说:本源占据空间体积为零,同时创造和包含的空间体积为无限。
——此处的不可逻辑:零=无限。
3、本源没有时间,同时创造和包含所有时间。
或者说:本源的时间停滞为零。
或者说:本源的时间永久无限。
——此处的不可逻辑:零=无限(过去=现在=将来)4、本源无始无终,同时创造和包含一切始终。
——此处的不可逻辑:其存在没有开始和结束。
(没有来源,自存自在。
)5、本源无形无相,同时创造和包含一切形相。
——此处的不可逻辑:无形创造有形(有生于无,有含于无)。
6、本源无声无光,同时创造和包含一切声光。
——此处的不可逻辑:无声光创造有声光(有生于无,有含于无)。
7、本源不在任何地方,同时创造和包含所有地方。
——此处的不可逻辑:零坐标点=任意坐标点。
(任意两点之间的“绝对距离”=零;“相对距离”=相对参照系。
)8、本源无限小,同时也无限大。
——此处的不可逻辑:无限小=无限大。
(任意两个体积之间的“绝对差异”=零;“相对差异”=相对参照系。
)9、本源没有极性(无极),同时创造和包含一切极性(有极)。
本源的每一个创造物是本源的一个“极性”、一个“表现”。
——此处的不可逻辑:万物一体,个体是整体的表现形式,是表现与本质的关系,而不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10、本源无限抽象,同时创造和包含无限的具体。
——此处的不可逻辑:抽象包含具体。
11、本源自知和无限知,同时创造和包含一切无知和有限知。
——此处的不可逻辑:自知包含无知。
12、本源的变化或表现是无限的自发性,不依赖任何动力而自为动力。
——此处的不可逻辑:自源自发+自源永动。
(无中生有,无源而源)13、本源的变化或表现是无限的任意性,同时创造和包含一切有限的规则和逻辑。
——此处的不可逻辑:任意包含规则,任意包含逻辑。
14、本源(及其运作方式)远远超越人类所能想象的任何逻辑或理论!!!——现代地球人,一根死筋的呆板逻辑和作茧自缚的框套理论,只是本源创造出来的一个儿童游戏。
用现代地球人的有限逻辑很难理解本源的存在方式、绝对无限性和正反一体性。
(但是可以通过特殊的实践方式“感知”到!)E、本源的本质与特性的近似描述再问:本源到底是什么?再答:人类的词汇里没有。
非要强行回答的话,只能给几个近似描述:1、精神/Spirit——从本性的角度描述。
(这是最近似的描述,虽然并不准确。
)2、意识/Consciousness——从特性的角度描述。
(也是不准确的近似描述。
)3、自由意识/Freewill——从功能的描述角度。
(也是不准确的近似描述。
)4、空无/V oidness——从视觉的角度描述。
(本源在静止不运动不创造时,则处于“不表现”的状态。
或者说:表现为“一无所有”。
)5、无限/Infinity——从定义的角度描述。
(最近似的定义。
)F、本源及其运作方式的通俗描述本人第一次与本源合一时,除了以上的直接感知以外,当时能感知到的用现代语言对万物本源及其创造方式的最简单、最直接、最通俗的描述(也是本人博客简介的第一句话和自2008-05-29网上答疑以来多次给出的所有问题的答案):1、“一个不生不灭的自由意识(Freewill/神Spirit)有着无穷无尽的自发幻想,其景象就是无限多样的宇宙和万物及各自的规则和不规则。
”2、“一个不生不灭、无形无相的自由意识(Freewil)/精神(Spirit),有着无穷无尽的自发幻想(Spontaneous Imaginations/Thoughts思想),其景象(Imaginations/表现Expressions)就是无限多样的宇宙和万物及各自的规则和不规则。
”人类的语言实在有限,很难描述无限的东西。
(语言基于定义,定义的东西也许永远不能准确描述不可定义的东西,只能无限接近。
)以后要是能感知到有更好的描述方式,我再更新。
(本人所述,皆为几十年亲身实践、亲身验证、亲身观察的客观记录。
无理论假设、无逻辑推理、无照搬经典。
个人经验,仅供参考。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道可道,非常道。
”——老子================================答疑录(若月2011-07-04 18:28:05)(刚开始在开心书院学习《道德经》,我就幻想,老子是不是在一个致虚极、守静笃的状态下突然‚无我‛了,然后观察到了世界的本源——道。
然后老子还能在‚无我‛和‚有我‛两种状态下自由切换。
看了先生的博客,我觉得我这个不是幻想了。
)(另外,想问先生一个比较幼稚的问题,我在12岁的时候,一次课间,突然‚无我‛了,周围的物象还有自己和声音什么都不存在了,就感觉一种不亮也不暗的空的状态,然后突然又回来了,眼前的教室同学,还有课间同学们的吵闹嘈杂声。
我一直记得这个体验,就是不知道为什么?这是不是你说的‚出神‛呢?我小时候从来没接触过佛教、道教什么的。
)博主回复:2011-07-14 16:25:13是。
(a灵界2011-06-28 21:29:06)(请问元老师:)(1.与本源合一是否等于佛家所说的涅槃?)(2.既然本源非常难以用物质现象界的语言来描述,那么用音乐,绘画,3D动画等艺术表现手法能表现出来吗?现今世界上有否这方面的例子?)(3.自从元老师与本源合一后,是否会感觉现在我们所处在的物质世界非常无趣,无聊?)(4.与本源合一后,还会会对其他界的探索感兴趣吗?)(5.元老师进入与本源合一的状态(大约三个小时),问:元老师以前说过在本源里,时间是不存在的,那么这三小时的出体时间是如何得来的?该如何理解?)博主回复:2011-07-27 11:25:091、不是。
涅槃,梵语nirvana=脱离,意指:脱离肉体,回归为无肉体的纯精神生物,回归不生不死。
是指能够在与本源合一的前提下的脱离肉体,与普通的死亡不同。
2、没有。
本源无形无相无声,无法表现。
3、很有趣。
感叹无中生有的伟大创造力。
4、会。
兴趣是可以创造的。
啥也不干也无聊。
5、肉体时间:肉体下午三点入定,晚上九点出定,其中有一半左右时间与本源合一。
与本源合一时,完全感觉不到时间,只能这么推测出相对于肉体的时间吧。
表述不准确,见谅。
元吾氏2011-07-27 11:43:03 回复a灵界:想起来:易经对本源有图形表示,就是一个空空的圆圈,表示虚无。
(我是光2011-07-28 13:00:49)(‚涅槃,梵语nirvana=脱离,意指:脱离肉体,回归为无肉体的纯精神生物,回归不生不死。
是指能够在与本源合一的前提下的脱离肉体,与普通的死亡不同。
‛)(元老师,你描述的这个,应该在第八灵体可达成了。
)(我是沙阳。
)博主回复:2011-07-31 12:35:46第7灵体也可。
元吾氏2011-07-31 13:57:05补充一下:第7灵体以下的灵体,经过修炼以后,也是可能的。
(yangdan1987 2011-08-01 16:37:17)(老师虽说本源是空,但是又包含一切。
老师合一时是像在看电影一样看本源么?本源所谓包涵一切是以怎么样的方式展现在老师眼前?本源是不是相当于我们的思想一样。
不想的时候就是空,想某个东西的时候就是有,所以可以包含一切?)博主回复:2011-08-05 16:16:491、不是,而是被本源吸入,变成本源。
一体。
2、本源的视角。
3、是。
(cwy9252011-09-03 21:27:02)(元老师,您的这种经历是否可以认为是成佛或得道的现象呢?)博主回复:2011-09-07 22:04:36古书上是这么讲的。
----------------------------(452242893 2011-06-24 21:08)(进入本源会不会幸福的不想回来?)元吾氏2011-06-28 16:04 回复7楼452242893:是。
(沙阳2011-06-24 22:32)(老师,我在入定后,任何有形无形的都被我观到,本源是不是那个‚观‛?)元吾氏2011-06-28 16:05 回复12楼沙阳:本源就是本源,包含“观”,也包含“不观”。
(觉之海2011-06-24 23:16)(正在努力理解老师的文章,能看到这样的文章真是幸运啊!)(最终要理解本源,是不是还是要自己去验证?)元吾氏2011-06-28 16:08 回复15楼觉之海:如果看了一百本房中术的书,还没做过一次爱……(我是小孩_ 2011-06-25 00:06)(C5、本源的创造是完全自发的(spontaneous)。
(不自发则回归无形无相一切似无状态。
))(E4、空无/V oidness——从视觉的角度描述。
(本源在静止不运动不创造时,则处于‚不表现‛的状态。
或者说:表现为‚一无所有‛。
))(1.这个‚空无‛状态是推论上存在还是实际存在此状态呢,若实际存在不创造的时刻,万物此时是否不存在(还是本源此时独立于万物成空无)?)(2.要‚合一‛是否要将意识开放到理解本源本性的程度?)元吾氏2011-06-28 16:13回复18楼我是小孩_:1、实际存在(本人所述,没有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