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文章的语言特点
如何鉴赏散文的语言

如何鉴赏散文的语言那么鉴赏散文的语言该从哪里入手呢?可以从文章的用词、句式、修辞、语气入手感悟并分析。
鉴赏散文的语言1. 词语。
可以先把它分成两类,口语化的和书面语性质的。
看文章中以哪种为主。
一般来说,作者的偏好是比较明显的,他要使文章显得质朴自然,亲切平和就多有意多用口语词,有的为了显得突出生活气息还有意选用一些俗语,引用一些人们的日常对语。
如果是这样我们就可以说它的语方特点是“质朴自然、平实通俗”。
与此相反的是有的文章有意多用书面语,喜用成语或那些古雅优美的词汇,它的用语远离日常生活,仿佛是精心打磨过的艺术品,它有不引用俗语,要引用也多是经过锤炼的诗词名或名言,这种语言特色可以称之为“精工典雅、绚丽优美”。
鉴赏散文的语言2. 句式。
同样我们也把它分成两类,散句与整句。
前者句式不整齐,长短错落,显得灵活多变,几乎和日常对话的句式相同,让人感到好像是随口说出来的。
这种语言可以说是“自然平实”。
如果文中好用整齐的句子,如对偶句,排比句,或者虽不是这两种句式,但是句子的长度大致相同,比如喜用四字句,那么这种语言就可说是“典雅精致”。
鉴赏散文的语言3. 修辞。
这里说的当然是积极修辞。
如果文章里面喜欢用比喻、比拟等方法,我们可以说它的主要特点是“形象生动,文辞华丽”。
反之有意避免使用这些方法,甚至故意让文句显得粗俗浅显,我们就可以说它“通俗朴拙”。
如果多用排比、夸张的方法,表达一种激越豪迈之情,我们就可以说它“豪迈奔放”。
鉴赏散文的语言4. 语气。
对一种事特的态度也可以从语气上表现出来。
有的文章热情洋溢,有的却冷嘲热讽,有的委婉含蓄,有的一针见血。
对那种写优美之景或物以抒发喜悦之情的文章或以说它“清新自然”,对丑恶事特的揭露毫不留情,爱憎分明的文章可以说“辛辣犀利”,含而不露,款款道来的文章可以说“含蓄蕴藉”,善用类比,时不时让你会心一笑的文章可以说“幽默睿智”。
以上是大的方向,显然以于一道题目来看,它可以是问的文章中间的一段话,也可以是问的整篇文章。
诗歌鉴赏之语言特色

(朦胧隐晦)
课堂示例
长干曲四首(其一) 崔 颢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问:品评这首诗歌语言上的特色。
[答]这首诗歌的语言朴素自然,明快清新, 有如民歌。“何处住,在横塘”,通过自问 自答的对话形式,采用朴素的口头语言,不 加雕琢,烘托出一个朴素直率的船家女形象。
二、阅读李白的《横江词(其一)》人道横江
好,侬道横江恶。猛风吹倒天门山,白浪高于瓦官 阁。回答问题:本诗在语言运用方面有何特色?
叙:这首诗多用口语,自然流畅,朴实无华。 析:一二名句“人道”、“侬道”,纯用口语, 生活气息浓烈。 三四句用语夸张,想象奇特,焕 发着积极浪漫主义的光彩,语言明朗率真。 评:诗人以浪漫主义的彩笔,驰骋丰富奇伟的想 象,创造出雄伟壮阔的境界,读来使人精神振奋 ,胸襟开阔。
白云泉 白居易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这首七绝犹如一幅线条明快简洁的淡墨山水图。 诗人采取象征手法,写景寓志,以云水的逍遥自 由比喻恬淡的胸怀与闲适的心情;用泉水激起的 自然波浪象征社会风浪,言浅旨远,意在象外, 寄托深厚,理趣盎然。
明快简洁-- 像一幅线条简洁的淡墨山水
8、沉郁:用一种苍老遒劲的笔调去描绘广阔的
社会生活,而在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上笼罩着凝重 深沉的忧郁色彩和悲剧气氛,配之相适应的严格 诗律和铿锵的音韵。
生动形象: 诗歌的语言往往以其生动形象而 感人至深。如: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 。
朦胧隐晦
含蓄隽永 (婉转缠绵):曲径通幽,情调缠 绵,表达感情细如抽丝
课堂演练
春怨 金昌绪
鉴赏文章语言的几个角度

鉴赏文章语言的几个角度文学鉴赏是一种文本分析的思考形式,在文学的分析和鉴赏过程中,文章语言亦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看官们最为关注的焦点。
文章语言是构成文学作品最根本的组成部分,它具有一定的语言特点和文学特征,表现了文学作品的精神内容和艺术特质,是文学思想内容最直接和最重要的体现形式。
文章语言构成文学作品的艺术形式,其鉴赏与理解是文学分析和鉴赏的重要基础,从而进一步强化文学作品的内涵。
文章语言的鉴赏和理解,主要从文字、语言、句子、技巧、结构等几个方面分析和鉴赏:首先,从文字上来看,文章要具备恰当的书面语言特点,既要用字精炼、活泼、形象而又要朴实、刚毅、庄重。
文字的比例可以借助典型的新概念单词,语气词,古今字,文言文等一系列艺术词汇组成鲜明的意象,使文章语言更加清新、生动;其次,从语言层面来看,文章语言包括语言的积累、句型的变化以及艺术语言的运用。
其中,积累指的是文字的多样性,字形的丰富性,例如说话,比喻,夸张,歌唱,咒语等,句型的变化指的是句子的结构,语气的变化,以及句子的搭配,艺术语言的运用则指的是用一些技巧和艺术性的语句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或者烘托文中的气氛,从而营造出文章中的奇特意境;再次,从句子上来看,文章语言可以分为普通句子和艺术性句子两类。
普通句子是语言基本结构,以其简捷明了的表达形式,可以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和情境,而艺术性句子则是引入歌颂,抒情,对比,对偶,讽刺,比喻等手法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句子,它可以更好地表达作者的想法及表达的氛围;再者,从技巧上来看,文章语言有辅助性的技巧因素,如:因果逻辑,比较对比,引用,推理,统领,假设,暗示,对比,对偶,夸张,例证,抒情,人物对照,阐释等等,这类技巧能更好地把文章贯穿起来,让文章更加自然而有机,也能够让文章更有灵动性,使文章语言更有生气;最后,从结构上来说,文章的结构也至关重要,在文章的语言的鉴赏中,结构的设计有助于形成文章的主旨,使文章的技巧更加恰到好处。
赏析语言风格、特色

赏析之语言风格、特色1)语言与文体文体不同,语言特点也不相同。
诗歌的语言凝练、含蓄、整饬,富有韵律感和节奏感。
小说的语言是散句形式,在节奏和韵律上显然不具有诗歌的特点。
小说的语言可以口语化,总结和报告则要求运用书面语。
中国古代散文的语言典雅、规范,古代戏曲的语言则具有方言土语的风味。
应用文体的语言不用夸张等修辞手法,平实的语言即可;文学作品则要运用多种修辞手法,使语言摇曳多姿。
文学作品对语言的要求是形象、含蓄、生动、感人,非文学作品对语言的要求则是清通、平实、简明、连贯。
2015年上海高考语文试卷中就有在社科类文本中去考查鉴赏语言。
所以考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到不同文体的语言特点。
2)鉴赏语言阅读是一种智力技能,它包括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鉴赏评价能力。
从近几年高考试卷中散文阅读题的命题情况来看,鉴赏语言内容成为必考的内容之一,而且考查的方式也在不断翻新。
因而,这类试题解答得分也就直接影响了散文阅读的整体质量。
品味文章的语言是鉴赏的基础。
无论是体会文章深刻的思想感情,或者是赏析其艺术表现手法,都与语言密切相关。
不同的文章,语言上各具特色,有的语言明白晓畅,简洁清丽,充满了诗情画意,展现出优美的画面,有的语言通俗易懂,形象生动,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崇高人生境界的热烈追求。
有的语言凝练含蓄,形象生动,情理相谐,意境深广。
特别是散文的语言风格很多。
优秀的散文语言都能做到精练准确、朴素自然、清新明快、亲切感人。
不同作家有不同的语言风格特点,如有的粗犷,有的细腻,有的豪放,有的婉约,就要仔细玩味,仔细体味散文的语言之美。
例:⑧读书其实是一种习惯,一种区别于野蛮的文明习惯。
自古以来,中国读书的人只是士人,读书是文化人的事情,今天的中国人,除知识分子外,一般普通家庭过就没有藏书的习惯,倒是有相当多的人以藏书来装潢门面的。
四⑨让一个本来不爱读书的民族改变习惯热爱读书,光靠政府立法、下文件、发号召是不管用的。
小说鉴赏语言特色

人物心理可从人物言行中看出?浅笑?与?朗声?既是沉稳的体现也是对隔壁店主的疑惑的掩饰说人物的心理要用形容词
小说鉴赏语言特色
常见题型有: 1、某一词语在文中如何理解?有什么作用? 2、某句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3、赏析文中的某个句子。 4、本文语言有什么特色?有什么表达效果?
解题基本思路
迟疑:她担心自己没有勇气开枪,害怕开枪伤人。
典型例题
4、赏析《东坛井的陈皮匠》:怎样理解文中“了解他 的人都说:可惜哟,一个老高中生,灵巧得能绣花,随便 做啥也能成气候嘛,去当皮匠”这句话的含意?(2分)
【答案】 (1)陈皮匠聪明灵巧有文化,志向却与众不同; (2)古城人不理解陈皮匠的选择。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及作用” 的能力,能力能力层级为B。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理解: 从说话人的角度可以看出古城人对陈皮匠选择的不理解; 从语言的具体内容可以看出陈皮匠是个有文化且聪明、 灵巧的人,选择做皮匠则可以看出他人生志向的与众不 同。
(1)鉴赏小说作者的语言特点
①语言风格角度:如平实、朴素、华丽、冷峻、 热烈、简洁、明快、晓畅、典雅、清丽、幽默、 辛辣、含蓄。
②遣词造句角度:如炼字、长短句、整散句等。 ③语言的地域色彩、语体色彩。
(2)鉴赏小说中人物的语言特色
①语言表达的丰富内涵角度:赏析语言在简洁传神、 细腻逼真、生动形象地描摹人物动作、神态与内 心世界时,表现出独特的个性特征这一方面的艺 术魅力。
答案:①自信、沉稳、果断。②强调、不容置疑。 ③对隔壁店主的疑惑微露不悦。
解析:人物心理可从人物言行中看出,“浅笑” 与“朗声”既是沉稳的体现,也是对隔壁店主的疑惑 的掩饰,说人物的心理要用形容词。
典型例题
语言特色的赏析

,语言特色的赏析1,本文语言生动、优美而又亲切自然,充满文雅的书卷气,特别是多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给我们展现出一幅……的画面,令人读后久久沉浸于这种美的享受之中。
2,本文句式灵活多变,长句、短句、排比句、对偶句、反问句等等,生动活泼,摇曳多姿,尽显华彩,富有很强的节奏感和表现力,令人百读不厌,回味无穷。
3,本文中的……,抓住了……的特点,运用……几个极富表现力的动词,把……写得惟妙惟肖,给我们展现出一幅……的图画,令人读后有身临其境之感,所见之景如在目前。
4,本文所表达的……感情,深沉隽永,感人至深,读者无不为那份真挚而浓烈的感情而动容,始知天下……之情与共。
5,本文语言极富夸张、讽刺的味道,特别是……几句,把……的形态刻画得入木三分,令人捧腹大笑之后又进入对……的深深思考,令人受益匪浅。
6,本文语言极富哲理,特别是……几句,告诉我们……,使我们读后懂得了……的道理,并能启发我们对……进行更深层的思考,令人受益匪浅。
二,写作手法的赏析1,小中见大:本文从我们所熟知的……入题,抓住……的……特点,让我们从平常小事中领悟到深刻的生活道理。
(或从平常小事中体现出了崇高的思想境界;或从平常小事中表现出美好的精神品质。
)例,《哨子》《帆》《萤火虫》。
2,对比:本文巧用对比,把……和……巧妙地呈现在读者眼前,让读者很自然地从对比中感觉到……的变化(或说优劣好坏),从而鲜明地表现出……。
例,《范进中举》3,象征:本文运用象征的写作手法,抓住了……与……相似的特点,通过对……准确的描写刻画,更好地达到了表现……的目的。
例,《白杨礼赞》4,巧合:本文巧妙地运用了巧合,……,既在读者的意料之外,却又在生活的情理之中,很好地表现了主题,令人读后不免颔首称许。
例,《麦琪的礼物》5,抑扬:本文运用了抑扬之法,作者的本意是……,而先……,令读者更全面深刻地认识……,使所表现的对象更丰满,更鲜明。
例,《白杨礼赞》6,衬托:本文运用了衬托之法,用……的……衬托……的……,使作者对自己的表现对象的表达意图更明确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鉴赏散文的语言

鉴赏散文的语言鉴赏散文的语言,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1)语言的特点:一般从准确简洁、清新明快、生动形象、浅显质朴等方面思考。
文学作品的语言多生动,富有鲜明的个性色彩,具有准确精炼的特点。
说明性语言具有准确周密、简洁清楚、通俗生动的特点。
叙述性语言具有概况性、具体性和蕴涵感情色彩的特点。
描写性语言具有描绘性、寓意性、富有感染力的特点。
议论性语言具有简明、概况、准确、翔实、合乎逻辑、具体生动、富有形象感的特点。
抒情性语言富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富有感染力,简明精炼,有真实感。
(2)语言的风格:语言的风格体现在语言、语义以及修辞手法的使用上。
一般有绚丽、平实、明快、含蓄、简洁、细腻、豪放、柔婉、幽默、深刻等形式。
(3)语言的技巧:多从修辞的角度考虑比喻: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给人以鲜明的印象;化无形为有形。
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具体形象生动得突出本体的什么特点,从而增强文章的趣味性、生动性。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对象+特性拟人:使物具有某种情感,便于抒发某种感情。
能使读者对所表达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产生强烈的情感,引起共鸣。
(比拟: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如果在人称上将物说成“你”等,不仅使物具有人的某种情感,便于抒发某种感情,而且有显得亲切自然地表达效果。
排比:强烈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增强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突出强调。
议论文往往增加语势,起到了强化论证观点的作用。
用来说理,可把道理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用来抒情,可把感情抒发地淋漓尽致。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夸张:可以引起丰富的想象,更好地突出事物的特征,表达感情更强烈,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放大观点感情,强调爱憎是非,美丑更加鲜明。
对偶:形式上音节整齐均匀、节奏感强,具有音律美;内容上凝练集中,概况力强。
设问:无疑而问,明知故问,引人注意,启发思考,突出效果。
引起读者兴趣,引起读者思考。
用在一段的开头或结尾处,除引起思考外,还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鉴赏文章的语言特点

8、从情感的角度鉴赏
如:《陈情表》融情于事,寓理于情。 强烈的感情色彩是本文的一大特色, 但作者无论是述自己的孤苦无依之情, 还是述自己和祖母相依为命的深厚感 情,都是通过叙事来表达的。而自己 对朝廷恩遇的感激和对武帝的忠敬之 心,也是以充满情感的笔调来写的。
•高考典型题例
• 2009 湖北卷 杨振声 书房的窗子 • 17.本文语言典雅,请以第②段为例,从 词语运用、句式选择、修辞方法三个方面 加以简要赏析。
3.句式多样美
• • • • • • • • • •
长句:流畅匀称,层层修饰、表意严密; 短句:简练精美,语言轻快、活泼、流转、自然 ; 整句:结构匀称、音韵和谐、气势贯通; 散句:错落有致、自由活泼、富于变化„„ 长短相间,整散结合,错落有致,具有典雅之美。 对偶句:句式整齐,富有节奏感、音乐美; 排比句:显得整齐、工稳、典雅; 感叹句:情感强烈; 疑问句:发人深思 回环复沓句:琅琅上口、音韵美、感染力。复沓对 充实内容、突出主题、渲染气氛、加强情感都起了 很好的作用。 • 如“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 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 • 将自己灾祸接连而至的遭遇、祖母对自己 的抚育之情、自己对祖母的报恩之情,表 达得十分真切。
• 解题指津: • 赏析造句的整齐与多变,首先弄懂句式分 类,现代汉语的句式,根据不同的标准, 大致可做如下的划分。 ①根据表达语气分:陈述句、疑问句、祈使 句、感叹句; ②根据主语的性质分:主动句、被动句; ③根据句子的容量分:长句、短句; ④根据判断的性质分:肯定句、否定句; ⑤根据语体风格分:口语句、书面句; ⑥ 根据句式整齐分:整句、散句; ⑦ 根据句子数量分:单句、复句。
• 参考答案:采用比喻、排比等手法,将静 态画面赋予动态美,表现了对生命的张扬 和自由的渴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言特点
山东卷试题回顾:
2010年《骆驼祥子》 这一段中划线部分突出的语言特色是什么?请举 例分析。 《她只能活七小时》 新闻语言一般是客观平实的,而这篇报道却有所 不同。请对文中画线部分作简要分析。 2012《被时间决定的讲述 》 请以③④段为例,简要分析本文语言的两个主 要特点 《古怪的重水》 第③发现
原来回答此类问题时,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考虑: 用词 ①从 的角度考虑。 修辞 ②从 的角度考虑。 句式 ③从 的角度考虑。 原来组织答案时,可以分作这样几步: 第一步,用一两个词准确概括语言特点; 第二步,结合原文(原段、原句),从词语、修辞、句式 等角度作具体分析 ; 第三步,指出效果或好处
点击考纲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1)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 表达艺术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2)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 思
典例回顾:
《中年是不断进化的》(科普文) 本文的语言有何特点?试举例说明。(4分)
学生答案展示1:
①每段的开头都有对该段的总结。使读者读起来更能清 楚地了解文章内容。 ②多处使用“证据表明”,使文章更有说服力。例如 “现有证据表明:许多…”,“有关研究表明:一名儿 童…”(0分)2: 学生答案展示 ①第三段采用自问自答的 形式,使文章内容更为通俗易 懂。 ②采用举事例的方法,凸显文章语言的科学性、准确性。 ③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更加突出中年人的中心地位。 (2分)
学以致用
2010年山东卷《骆驼祥子》
问题:这一段中划线部分突出的语言特色是什么?请举例 分析。 【答案提示】运用了口语方言;质朴(自然,通俗);形 象(活泼、生动) 此答案太简略,请你根据总结出来的办法将答案完善 一下。
巩固提高
分组交流2、3、4题,看哪一组的答案准确、 规范。
温馨小贴士: 1、注意考虑答案的角度。 用词:动词、副词等修饰语。 句式:长短、整散等。 修辞:常见常用的修辞手法及作用。 2、答案层次: ① 概括特点。 ②举例分析。 ③指出效果 3、赏析作品的语言特点,要建立一个知识体系,包 括:各种修辞的作用,各种句式的作用,常考文体 的语言特点,常用答题词语等。(见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