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献编目(笔记)
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课程笔记整理

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课程笔记整理论文写作第一讲学术论文的总体要求一、学术论文及相关概念(一)什么是学术论文(二)类型1. 专业论文2. 学业论文(学年论文3. 毕业论文4. 学位论文二、学术论文总体要求(一)立论客观,具有独创性(新史料、新方法、新观点→新成果(二)论据翔实,具有正确性(孤证不为证,主证,旁证(三)论证严密,富有逻辑性(一篇论文三个部分,一个部分三个内容,一个内容三个论点(四)体式明确,标注规范(五)语言准确,表达简明(夹叙夹议,逻辑推理,不用修辞三、历史论文的原则要求(一)特点鲜明,专业色彩浓(过去的人物,事件(二)博约得宜,背景清楚(素描而不是雕刻(三)纲要克举,详略得当(主题、贯穿线(四)例要宁贴,据要画睛(五)事推不倒,史料真切(六)着眼未来,古为今用(七)逻辑性强,哲理形象(思辨,细入,步步逼近(八)辞令优美,惜墨如金四、历史论文的分类(一)综述(史论)(二)史论(某一事件、人物进行论述(三)考论(考证,堆积史料五、写作论文基本途径多看多写学者介绍:章开沅、陈旭麓、冯天渝《中华文化史》、桑兵、茅海建、罗志田、王奇生、沈志华(演讲)、杨奎松考论,武大胡德坤(世界史)冯天渝(中国史)唐长孺第二讲论文的选题与标题一、论文选题的重要性(一)确定学术论文的研究方向(二)预测学科发展方向(三)决定学术发展道路(四)预测论文的成果和价值二、学术论文的选题方法(一)选择亟待解决的学术问题(现实需要、学术研究欠缺(二)选择开创性的课题(三)选择有矛盾的课题(四)选择有争论的课题三、学术论文选题原则(一)要有科学价值/学术价值(推动发展、现实意义(二)专业对口(三)浓厚兴趣(四)大小适中(五)可行性(主客观四、选题注意事项(一)了解学科前沿(查新查重(二)充分利用资料(三)注意触类旁通(四)注意“纪念史书”(五)慎用商榷对象(六)不碰敏感问题(民族、宗教、外交、领土等五、论文标题的确定(一)准确得体(二)简短精炼(≤15,最多不超过20字可有副标题(三)外延内涵要恰如其分(四)醒目(五)标题常用的拟定方法1.前缀:论、试论、略论2.后缀:研究、新论、探析、管窥、新探、述评、述论、综述3.副标题:对正标题的补充、限定、研究方法确立(——兼论XXX,——以XXX为中心(例)、以XXX为透视点(方法)4.杜绝:浅议、浅论、浅析、小议、关于XXX的思考笔记:“发人之所未发,发人之所发而已发未竟者“、袁伟时(中大)开阔思路可看《帝国的黄昏》张海鹏《现代化与历史教科书》武汉保卫战(二、三流人物的故事)《中国大历史》黄仁宇大历史观宏大叙事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个案研究普遍现象第三讲:论文的结构和布局谋篇一、论文的构成(一)标题(二)作者(简介、出生年月、籍贯、单位、职称(三)摘要(四)关键词(五)正文(绪论、本论、结论(六)注释(解释句中某些正文中不便说明的东西(七)参考文献(八)附录(帮助读者对文章理解(九)致谢(十)英文翻译(前四项二、摘要和关键词(一)摘要(短[不超过500]、精、完整1.种类①指示性摘要:对论文观点进行浓缩(无“本文”字眼)中国知网②报道性摘要:介绍论文的内容、意义、方法、成就及不足2.注意:独立性,不评论内容,简短,不用图表,没有注释,忌用“本文”,忌写成前言(二)关键词专用名词:短小、精炼、完整“字”、“句”都不是3-5个不少于两个三、正文(一)导论(绪论、序言、前言)提出问题统领全文内容:1.选题的背景2.意义和目的3.现有成果4.研究方法要求:1.导人入门,引人入胜2.简洁明了,不落俗套3.短小精悍,紧扣主题4.一个自然段,500字左右(二)正论论文的主体一个主题,中心突出三个部分,内容均衡三个论点,三个材料/部分(三三三结构)一部分三个自然段逻辑排列,纵横结合结构:1.并列式结构,可任意调换顺序2.串式结构,不可变换顺序(引出,逻辑关系3.伞式结构,一个问题由两个部分支撑4.复式结构(三)标题序号的用法一级标题无序号二级标题:“一、”(顿号三级标题:“(一)”(无标点四级标题:“1.”(圆点五级标题:“第一,”(逗号“首先”、“其次”、“再次“、”又次“、”最后“各部分之间应该有“引言“(四)结论准确、完整、精确结论不等于结尾四、段落、过渡、层次和照应(一)段落统一完整段要规范化段旨突出各段之间要有逻辑关系(二)层次三三三结构要求清晰、完整、自然(三)过渡和照应承上启下承前启后(一级标题下有绪言二级标题下有引言每一部分结尾有概括性语句五、注释和参考文献(一)注释1.介绍学术前沿成果2.解释、说明文中内容3.其他(二)参考文献交代引文来源有引号文字必须有参考文献(三)注释和参考文献标注1.《历史研究》格式脚注(页注)2.中国知网格式尾注夹注第五讲论文的答辩与发展一、开题报告(一)选题的意义1.学术价值2.现实意义(二)文献综述,学术前沿动态(三)文章架构(四)创新之处(必要性(五)前期基础(可能性(六)进度安排二、论文答辩(一)论文陈述(意义、价值、动态、创新……(二)老师评点、提问(三)答辩(四)老师评议,宣布评语三、论文发表。
(文献编目)

②中小学图书馆目录体系的确定 中小学图书馆设置目录, 中小学图书馆设置目录,应从本馆的实际 出发,本着科学的态度,认真的研究和分析, 出发,本着科学的态度,认真的研究和分析, 一旦确定下来就要保持其稳定性。 一旦确定下来就要保持其稳定性。 它确定的依据是:藏书成分与藏书的规模; 它确定的依据是:藏书成分与藏书的规模; 读者成分与特点;图书馆的人力物力条件。 读者成分与特点;图书馆的人力物力条件。
我国1983年以后颁布的一套文献著录标准, 我国1983年以后颁布的一套文献著录标准,也是按照这 1983年以后颁布的一套文献著录标准 一体例,由总则和分则组成。 一体例,由总则和分则组成。 现有国家标准是: 现有国家标准是: 《文献著录总则》(GB3792.1-84) 文献著录总则》 GB3792.1《普通图书著录规则》(GB3792.2-85) 普通图书著录规则》(GB3792.2《连续出版物著录规则 》(GB3792.3-85) (GB3792.3《 非书资料著录规则》(GB3792.4-85) 非书资料著录规则》(GB3792.4《 档案著录规则》(GB3792.5-85) 档案著录规则》(GB3792.5《 地图著录规则》(GB3792.6-86) 地图著录规则》(GB3792.6《 古籍著录规则》(GB3792.7-86) 古籍著录规则》(GB3792.7《 检索期刊条目著录规则》(GB3793-83) 检索期刊条目著录规则》(GB3793-
六、著录用标识符
“.- - ”项目标示符:用于分隔著录项目,除题名与责任 . 项目标示符: 项目标示符 用于分隔著录项目, 说明项之外的各大项之前。 说明项之外的各大项之前。 “[ ]”方括号:用于一般文献类型标示和取自规定信息源 ] 方括号: 方括号 之外的著录信息。 之外的著录信息。 ”等号 用于并列题名、并列责任说明、 等号: “=”等号:用于并列题名、并列责任说明、丛编并列题名 之前。 之前。 “:”冒号:用于其他题名信息、出版者、图、丛编其他 冒号:用于其他题名信息、出版者、 题名信息、获得方式之前。 题名信息、获得方式之前。 斜线: “/”斜线:用于第一责任者说明、与本版有关的第一责任 斜线 用于第一责任者说明、 说明、丛编第一责任说明之前。 说明、丛编第一责任说明之前。
现代文献编目(笔记)

现代文献编目备注:单选是老师按考纲内容顺序讲的不是按题库顺序,且没有把题库的讲全,多选是全的。
单选1. 由一个中心机构负责向多个图书馆提供编目服务称为集中编目。
2. 单纯参照是指引读者从非规范标目查检规范标目。
101. 在手检目录里,检索点一般最多仅限于文献题名等4类。
52. 查找特定文献应使用题名目录。
127. 能够回答图书馆是否藏有某一特定知识门类的文献的是分类目录。
128. 能够回答图书馆是否藏有某一特定责任者的文献及哪些的是责任者目录。
135. 主题目录可以集中从不同学科角度来研究某一主题的文献。
115. 分类目录与主题目录都是从文献内容特征方面揭示藏书的。
125. 图书馆四种基本目录之间的相同点是:所揭示的文献目录学知识是相同的。
134. 我国传统四种目录之间的不同点是检索途径不同。
57. 我国《文献著录总则》将“文献”一词定义为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
58. 对文献内容的揭示、描述和记录,是通过对文献的分类和主题标引来实现的。
122. 在编制文献目录时,对文献内容和形式特征进行分析、选择和记录的过程称为文献著录。
123. 文献著录的结果生成款目。
151. 构成目录的基本单位是款目。
152. 著录项目是构成款目的基本单位。
126. 将一批款目按照一定的次序编排而成的一种文献报道和检索工具即为目录。
168. 我国传统的卡片目录通常为分立式目录。
167. 分类目录能够将不同语言文字的款目组织在一起。
55. 不能采用字顺目录组织法组织的目录是分类目录。
131. 目录的揭示职能主要是通过对文献的正确完整的著录来实现的。
133. 我国文献检索机构最基本的传统的四种目录形式是通过文献的检索途径划分的。
138. 我国古代首次将七分法改为四分法的是荀勖。
12. 从理论上阐述了附加著录与分析著录的作用与运用方法的是清末的章学诚。
172. 我国古代至20世纪之前所编制的藏书目录形式均为分类目录。
139. 1961年国际图联在巴黎组织召开了国际编目原则会议,预示着全球编目标准化的开端。
(完整版)文献阅读笔记精选10篇

阅读时间:2017年9月15日
序号
项目
内容
1
论文题目
城市生活的癌症—封闭式小区的问题及对策
2
作者/时间
缪朴/2014.05
3
文献来源
中国知网/《时代建筑》期刊
4
文献级别
核心刊物:国家级
5
研究内容
文章对中国居住区规划的流行模式—封闭式小区所产生的社会问题进行了批判并提出一个既能保证安全又可避免这些问题的规划模式。
10
文献价值
高
简要评述:
在经历了单位大院.七十到九十年代开放式居住小区,以及目前居民收入水准仍相对多样化的封闭小区以后.有些发展商最近开始弹冠相庆“先进“的第四代居住形态终于在我国城市中出现t这不仅是指封闭的而且是专门为一个“特定阶层”及其“共同的利益关系和价值准则`’设计的居住区。这意味.我国城市空间将会被更为割裂及巴尔干化.不同居民群体之间的隔离将会更趋严重.以至有朝一日在群体之间形成敌对心理。本文详尽的剖析了我国封闭式小区的特点,指出了其中的不足之处,并根据实际情况,提议一个全新的相对封闭式小区更完善的居住区设计模式。
文献2
阅读时间:2017年9月13日
序号
项目
内容
1
论文题目
半开放性居住小区的规划设计模式探讨
2
作者/时间
李博/2013.05
3
文献来源
中国知网
4
文献级别
硕士专业学位论文
5
研究内容
我国现行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将住区分为三个级别,分别为居住区、居住小区及组团。实际操作中居住区规划设计因为居住区规模较大,所以通常处理为多个居住小区的组合,各居住小区间通过城市道路来分割;而组团因为规模较小,在我国当下住区总量中数量很少。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为占建成住区比例最大的居住小区级别住区。半开放性住区是本文提出的关于居住小区开放程度的一种设想,其内容是在居住小区规模的基础上,以居住组团为单位,将原居住小区级的封闭化处理降一级,组团单元内实施封闭,在居住小区的级别上对城市开放。因为开放了居住小区而封闭了居住组团,所以从封闭的程度上来说应该是半开放性住区而不是开放性住区。
文献笔记格式模板 (2)

文献笔记格式模板标题:文献笔记格式模板引言概述:文献笔记是学术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可以帮助研究者整理和归纳文献内容,方便后续的阅读和引用。
在撰写文献笔记时,遵循一定的格式模板是必要的,本文将介绍文献笔记格式模板的重要性,并详细阐述其五个大点。
正文内容:1. 文献信息1.1 作者信息:在文献笔记的格式模板中,首先要包括作者的姓名、单位和联系方式。
这有助于读者了解作者的背景和联系方式,方便后续的交流和引用。
1.2 文献标题:文献标题应该明确、简洁,能够准确概括文献的主要内容。
在文献笔记中,将标题以一定的格式标注出来,有助于读者快速了解文献的主题。
2. 摘要和关键词2.1 摘要:文献摘要是对整篇文章的简要概括,应该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等要点。
在文献笔记中,将摘要以一定的格式整理出来,有助于读者快速了解文献的主要内容。
2.2 关键词:关键词是用于描述文献主题的一组词汇,它们能够准确概括文献的主要内容。
在文献笔记中,将关键词以一定的格式整理出来,有助于读者快速了解文献的主题。
3. 引用格式3.1 文献引用:在文献笔记中,对于已经引用的文献,需要按照一定的格式进行标注。
常见的引用格式包括APA、MLA和Chicago等,根据不同学科和期刊要求选择适合的引用格式。
3.2 引用标注:在文献笔记中,对于已经引用的文献,需要在正文中标注出文献的来源。
一般可以使用括号或者脚注的形式进行标注,以便读者能够快速找到原文。
4. 图表和数据4.1 图表:在文献笔记中,如果文献中包含了图表,需要将其整理出来,并按照一定的格式进行标注。
图表的标题、注释和来源应该清晰明确,方便读者理解和引用。
4.2 数据:如果文献中包含了数据,需要将其整理出来,并按照一定的格式进行标注。
数据的来源、单位和处理方法等应该清晰明确,方便读者理解和引用。
5. 笔记和评价5.1 笔记:在文献笔记中,可以加入自己的笔记和思考。
将对文献的理解和观点以一定的格式整理出来,有助于读者理解文献的内容和作者的观点。
档案文献编纂学 笔记

第一章一、档案、档案信息、档案信息资源1、识记(1)档案与文献的关系:档案是历史上产生最早的文献形式,并随着文献的发展而发展,是原本记录型的原生信息性的文献(2)档案的特点:直接性、丰富性、系统性(3)档案信息的含义:指通过某一整体档案中的符号组合所表达的内容为人们解决或判定某一问题所提供的情报(4)档案信息资源的含义:是一种人造资源,是人类通过历代积存档案方式为后人积累的智能资源。
2、领会:档案的显著特点与特殊价值二、文献、档案文献、档案文献信息1、识记(1)文献概念的出现及含义演变我国是最早形成文献这一概念的国家,文献一词最早见于《论语。
八佾》,“文”释为典籍,“献”释为贤人,最早以“文献”一词用于书名的是元代马端临的《文献通考》,近现代,文献用来泛指具有史料价值和现实价值的档案、图书、资料。
文献被定义为: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
(2)文献的要素:1、所记录的知识和信息2、记录知识和信息的符号3、用于记录知识和信息的物质载体4、记录的方式或手段(3)档案文献的含义:指以传播档案信息为基本功能的出版物(4)档案文献信息的含义:指由编纂者所提供的。
经过加工处理的、以档案文献为载体、为中介的档案信息。
2、领会:档案文献的含义及其各要素三、编纂、编著、编辑1、识记(1)编纂概念的出现及含义演变:(2)编纂的实质: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前人成果进行新形式的整理(3)编著的含义:是介于编纂与创作之间,是兼有编纂与著作双重成分的著作方式。
(4)编辑的含义:指出版机构的专职人员对书稿进行组织、审读、编选、加工、整理等工作,是定稿付印前的重要把关环节,重点在审。
2、领会(1)编纂的含义及其实质(2)编纂与编辑的区别与联系:四、档案文献编纂的定义及基本要素1、识记(1)档案文献编纂的含义:是编纂者按照一定的题目要求,对档案信息进行搜集、筛选、审核、加工、整序、评介,以档案文献出版物的形式向社会用户提供档案文献信息的工作。
文献学整理笔记

文献学整理笔记第一部分、概述一、文献的概念和范畴:1、“文献”一词,在现存的古书中,最早见于《论语?八佾》,“文”指文字记载,“献”指有学识的贤人。
今天的“文献”指用各种载体记录的所有资料,如文字记载、图像、录音、录像等,但不包括实物本身。
2、研究范围:第一,从时代上来说,有古代文献、近代文献、现代文献、当代文献。
第二,从学科上说有语言文献、文学文献、历史文献、哲学文献、医学文献、法律文献、经济文献、宗教文献、科技文献等。
第三,从文献组群看,有出土文献、敦煌文献、地方文献等。
二、学习文献的方法: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重在实践。
三、为什么要学习文献学:1、继承前人的优秀文化遗产。
2、鉴定版本,全面认识文献,对原始文献整理加工,供后人研究使用。
四、中国古代文献的基本状况:现存古籍的数量大约有七、八万种。
五、文献检索的方法:1、纸质文献的检索方法:一是形序法。
包括部首法(创始于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笔画法、号码法(王云五“四角号码检字法”);二是音序法:隋代陆法言的《切韵》;三是义序法:历史上最早出现的排序方法,西汉初期的词典《尔雅》就是义序法。
2、电子文献的检索方法:分为网络检索和磁盘检索。
网络检索的应有:搜索引擎的使用:全文搜索引擎、目录搜索引擎、元搜索引擎等。
第二部分、分述一、丛书:1、定义:丛书是指把多种不同的书编在一起,冠以一个总名。
丛书和类书都属于编撰而成的书,但体例不同,类书要打乱拆散原书,丛书要保持原书的完整性,就是把整部书都完整的收入。
2、比较严整的丛书是《四库全书》,其次还有《大藏经》《道藏》等。
3、一般认为丛书起源于南宋俞鼎孙、俞经《儒学警语》,成于南宋嘉泰二年。
其次是南宋左圭的《百川学海》。
《四库全书》、《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续修四库全书》。
《四部丛刊》(张元济),《四部备要》,《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
《四库全书》共收书3461种,不收文学作品。
《四部丛刊》与《四部备要》之比较:《四部丛刊》的特点是:将难见的珍本以原貌的形式公诸于世,共收录书477种,共3134册,全书分为初编、续编、三编等三个部分;《四部备要》收的书多以常用和校注本为主,在选书的实用性和系统性方面要比《四部丛刊》强,但是在版本价值不能跟《四部备要》比,两者可以相互补充。
专业文献笔记

一文献1. 概念:值得研究探讨定义:用文字、图形、符号、声频、视频等技术手段,记录人类知识的载体或方今一切社会学科总称通过文献,记录、积累、传播的有效手段人们生活中获取信息的基本交流、传播信息的最有效手段。
文献:具有历史意义的书面材料广义:记录一切知识的载体,一切情报的载体5. 文献6. 作用1最终表现形式2传播手段3发明发现优等手段4表现5创造性指标6确定地位作用:1. 获得知识的重要媒介2. 一定阶段的知识水平3. 科学研究的基础二典章历史价值历史参考价值类型:1. 二次文献2. 文摘3. 三次文献(研究综述)在第一、二次文献的综合分析之上四库:经、史、子、集东方——二维西方——三维编纂形式:文书、档案、总集(魏晋南北朝时期,梁代昭明太子《照明文集》是中国第一部诗文总集)、别集、类书、证书、表谱、图录、地方志、丛书(最早以之命名的唐代陆龟蒙《笠译丛书》)、笔记(《世说新语》,《搜神记》)5. 1 文献学VS 古代史·中国文献学是以研究中国古代文献为主的学科,包括已出土的文献和一些散存的历史资料。
·中国古代文学史主要是研究中国文学发展脉络,传承体系,文学名著和主要文人,旨在理顺文学发展的模式,为研究古代文学做保障。
2 文献学VS 文学二者密不可分,任何文学能提供我们研究,首先必须以文献的形式保留下来才行。
古典文献学偏重于目录、版本,文学则更侧重于语言艺术史。
史学、哲学跟文学一样,要以文献的形式流传就必须首先是文献。
总之,古典文献学是集文史哲为一体的一门学科。
6. 价值意义文献学是一门研究范围十分广泛的综合性学科,对文献资源的收集、整理、管理和利用都有重要的价值。
古典文献学应算是文学类或中文类,抑或汉语言文学,是古代文学、古代汉语、文献学等学科之间的交叉学科,包括古典文学文献整理研究的理论和学位。
通过对文献类型的研究可以更科学的对文献群加以划分,从而提高文献管理水平通过对文献流的研究,便于科学的建设和发展图书馆馆藏和开展整体化的文献资源建设,提高文献收集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文献编目备注:单选是老师按考纲内容顺序讲的不是按题库顺序,且没有把题库的讲全,多选是全的。
单选1. 由一个中心机构负责向多个图书馆提供编目服务称为集中编目。
2. 单纯参照是指引读者从非规范标目查检规范标目。
101. 在手检目录里,检索点一般最多仅限于文献题名等4类。
52. 查找特定文献应使用题名目录。
127. 能够回答图书馆是否藏有某一特定知识门类的文献的是分类目录。
128. 能够回答图书馆是否藏有某一特定责任者的文献及哪些的是责任者目录。
135. 主题目录可以集中从不同学科角度来研究某一主题的文献。
115. 分类目录与主题目录都是从文献内容特征方面揭示藏书的。
125. 图书馆四种基本目录之间的相同点是:所揭示的文献目录学知识是相同的。
134. 我国传统四种目录之间的不同点是检索途径不同。
57. 我国《文献著录总则》将“文献”一词定义为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
58. 对文献内容的揭示、描述和记录,是通过对文献的分类和主题标引来实现的。
122. 在编制文献目录时,对文献内容和形式特征进行分析、选择和记录的过程称为文献著录。
123. 文献著录的结果生成款目。
151. 构成目录的基本单位是款目。
152. 著录项目是构成款目的基本单位。
126. 将一批款目按照一定的次序编排而成的一种文献报道和检索工具即为目录。
168. 我国传统的卡片目录通常为分立式目录。
167. 分类目录能够将不同语言文字的款目组织在一起。
55. 不能采用字顺目录组织法组织的目录是分类目录。
131. 目录的揭示职能主要是通过对文献的正确完整的著录来实现的。
133. 我国文献检索机构最基本的传统的四种目录形式是通过文献的检索途径划分的。
138. 我国古代首次将七分法改为四分法的是荀勖。
12. 从理论上阐述了附加著录与分析著录的作用与运用方法的是清末的章学诚。
172. 我国古代至20世纪之前所编制的藏书目录形式均为分类目录。
139. 1961年国际图联在巴黎组织召开了国际编目原则会议,预示着全球编目标准化的开端。
140. 1969年国际图联在哥本哈根召开了国际编目专家会议,会议决定着手编制ISBD。
132. ISBD是第一个文献著录方面的国际标准。
141. ISBD供设有8 大著录项目。
47. 首次在款目中引入了著录项目标识符号的文献著录条例是ISBD。
3. 《文献著录总则》是制定我国各类型文献著录规则的指导性文件。
13. 我国文献著录标准中最先颁布实施的国家标准是《文献著录总则》143. 我国第一部文献著录的国家标准《文献著录总则》其作用相当于ISBD(G)。
24. 《中国文献编目规则》中规定了图书著录设有8大著录项目。
8. 著录项目标识符置于著录项目或著录单元的前面。
?. 杰维特首先提出集中编目思想。
146. 文献在其出版过程中先由集中编目部门根据出版者所提供的校样先行编目为在版编目。
20. 图书在版编目英文缩写为CIP。
145. 现代意义上的在版编目公认为是1948年印度图书馆学家阮冈纳赞提出的。
36. OCLC是世界上最著名、最大、历史最长的联机网络。
34. 最早开始对计算机编目进行可行性研究的是美国国会图书馆。
150. 机器编目即以电子计算机能够处理的形式编制款目的过程。
158. 普通图书指以印刷方式单本刊行的出版物,下列属于普通图书的是B。
A 古籍B 汇编本C 连续出版物D 录音带16. 图书是一种内容较为成熟的印刷型出版物,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64年的规定,除封面外,篇幅不少于49页的、非定期的印刷出版物称为图书。
25. 合订题名的特点是无总题名。
27. 《侠女起源,又名,儿女英雄传》,出现在书名页上,该书名形式被称为交替书名。
28. 并列书名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之一是并列书名必须出现在文献的书名页上。
60. 英华大辞典=A New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其外文部分被称作并列题名。
14. 在国家标准《文献类型与载体代码》表中,专著的代码是M。
54. 在国家标准《文献类型与载体代码》表中,机读磁性制品的代码是R。
6. 责任说明包括作为著者责任者的个人或团体的名称以及责任方式。
63. 新编图书馆目录/黄俊贵编著一书中“编著”被称为责任方式。
64. 居里夫人传/(R)居里(Gurie,E)著;左明彻译。
其中划线部分被称为第一责任说明。
41. 音乐作品以词作者为第一责任者。
42. 法律文献一般以提出者为第一责任者。
67. 一至两个著者的汇编本,应先著录原著者,再著录汇编者。
66. 文艺作品经改编后,体裁改变时应以改编者为第一责任说明。
68. 一书的版权页:1996年新一版,2000年6月第二次印刷。
版本项正确的著录方式是B。
A 。
新一版B 。
新1版C 。
2000版D 。
2000新1版69. 中文图书的出版日期指受编文献的排版日期。
29. 受编文献若无出版发行者,应在方括号内著上出版者不详。
31. 整套著录连续编码的多卷书,若该书共计4册,2000页,应著录成A。
A 4册(2000页)B 四册(2000页)C 2000页(4册)D 4册,2000页11. 乾隆时期,我国最后也是最大的古典官修书目是《四库全书总目》。
22. 国际标准书号ISBN由4部分组成。
73. ISBN 7-218-00056-3/G.23,其中218代表出版者代号。
89. ISBN 7-01-001949-5/G.87,其中的5代表校验号。
90. ISBN 7-01-001949-5/G.87,其中的001949代表书序号。
88. ISBN 7-01-001949-5/G.87,改号是中国标准书号。
169. ISBN 7-144-11316-X/TP.1064,划线部分是图书分类号-种次号。
说明:目前国际标准书号由13位组成即EAN UCC前缀-组区号-出版者号-书序号-效验码五部分,如ISBN978-7-5064-2595-7,其中EAN UCC前缀978是中国标准书号的第一部分由国际物品编码系统专门提供给国际ISBN管理系统的产品标识编码。
老师说题目基本不可能考新的以防万一说一下。
179. 我国从1988年起,停止使用全国统一书号。
100. 最具丛书特点的是有一个总书名。
78. 汇聚多种单独著作成为一套并具有总书名的出版物,称为丛书。
162. 丛书采用整套著录方式,其特点是各个分册能集中在一起。
98. 丛书分散著录意味着该套丛书各分册在书库中无法集中在一起。
92. 《大学英语》一书以上中下三册的形式出版,该套书被称为多卷书。
96. 从内容上说多卷书各分册之间联系紧密,一般不能独立成书。
161. 多卷书分卷著录时应以多卷书的共同书名作为改卷书的正书名。
108. “印刷或非印刷形式的出版物,具有统一题名,定期或不定期以连续分册形式出版、有卷期或年月标识,并且计划无限期的连续出版。
”这是对连续出版物的描述。
107. 最早成立全国性标准化机构的国家是英国。
149. 美国的国家标准代号是ANSI。
106. 我国国家标准代号是GB。
51. 国家标准号GB3793-83,其中“83”代表标准的批准年。
76. 说明参照不反映著录标目之间的关系。
17. 相关参照是指引读者从规范标目查检规范标目。
82. 字段标识符由3为阿拉伯数字组成。
116. 每个字段都有指示字段特点的2位指示符。
83. 在CNMARC中,@a、@c等均被称为子字段标识符。
85. 记录头标区固定为24个字符长,是为了计算机处理一条记录提供必不可少的基本参数。
80. 机读目录中的每一条书目记录都由4部分组成。
117. 地址目次区的数据全部由计算机自动计算生成。
165. 在机读目录中,款目中的标目、著录正文以及图书馆业务注记这些信息均存贮在数据字段区。
113. 一个功能齐全的手检目录体系,在机读目录里被称之为文件。
112. 在机读目录中,一条书目记录相当于手检目录中的一条款目。
37. 机读目录中的一条记录由若干个字段构成。
38. 传统目录中的大量书目信息是重复的。
79. 机读目录中的子字段对应于手检目录中的著录单元。
177. 机读目录中的字段对应于手检目录中的著录项目。
56.记录头标区出现在每条记录开头,它是必备的。
91. 标准书号与获得方式在CNMARC中被定义在010字段。
81. “100通用处理数据”是个固定长度,共占36个字符数。
32. 一书的载体形态项被描述为:136页;19cm;按CNMARC格式转换成机读数据时应录入215@a136页@d19cm。
48. 在CNMARC中,连接款目块的大多数字段适用于连续出版物。
120. 主题分析块中,690字段录入《中图法》的分类号。
121. 知识责任块中,中文图书常用的字段有701、702、711、712。
这些字段的特点是可重复。
160. 在CNMARC中,国内使用块包括国内各系统处理本单位馆藏所使用的数据字段,已定义的字段是905。
53. 在CNMARC国际使用块中,用于普通图书的字段为801字段。
39. 中国机读目录简称CNMARC。
171. 不属于机读目录特点的选项是B。
A 一次输入多种形式输出B 采取交替标目形式C 对记录自动排序D 有特定的格式结构多选1. 中文文献正题名是文献的主要名称,它包括ABA 交替题名B 合订题名C 分卷题名D 分辑题名2. 《中国文献编目规则》采用的的标识符号系统在形象上与一般标点符号相似,以下说法不对的是ABDA 是联结语法关系的标点B 是一套分割系统C 是具有某种特定标识作用的符号D 是为了外观美观清晰3. 以下目录CDE 是按文献载体形式划分的。
A 总目录B 公务目录C 机读目录D 卡片目录E 缩微目录4. 我国《文献著录总则》将著录项目区分为主要项目和选择项目,以下属于主要著录项目的是ADA 版本项B 提要项C 丛书项D 载体形态项5. 与传统卡片目录相比,机读目录的特点是:ABDA 任何目录信息均以计算机代码形式出现;B 任何目录信息均以计算机可识别的方式组织;C 任何目录信息均能自动生成;D 任何目录信息均存贮在计算机可直接存取的外部介质上6. 在CNMARC中,200字段的特点是:ABA 必备的B 不可重复的C 不必备的D 可重复的7. 以下属于连续出版物类型的是:ADA 报纸B 丛书C 多卷书D 期刊8. 字典式目录具有从ABC 三种途径检索文献的职能。
A 题名B 责任者C 主题D …9. 主题目录具有AD 的特点。
A 专指性B 科学性C 系统性D 直接性10. 属于机读目录体系的术语是:CDEA 标目B 款目C 指示符D 字段E 文件11. 机读目录与传统目录的不同点是:ABDA 书目信息的存贮介质不同B 著录格式不同C 目录的作用功能不同D 目录信息的再生性不同12. 以下属于非书资料的是:BCDA 标准资料B 视听资料C 缩微资料D 计算机文档13. CNMARC中字段指示符均未定义的字段是:BCDA 200B 210C 215D 20514. 头标区中需要人工录入的数据元素主要有:BCDA 记录长度B 执行代码C 记录状态D 记录附加定义15. 属于手检目录体系的术语是:ABA 附加款目B 目录体系C 字段D 指示符16. 在CNMARC中,300字段的特点是:ADA 可重复B 必备C 不可重复D 不必备17. 一部完善的馆藏目录应具备的功能是:ACDA 揭示功能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