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中国城市排名前10名

合集下载

哪些中国城市未来发展潜力最大

哪些中国城市未来发展潜力最大

哪些中国城市未来发展潜力最大?中国近期的经济放缓预示着,目前正是关键的时候,去了解哪些城市或地区在进行改革和放眼未来上表现更杰出。

大学生创业网讯于九月上旬,米尔肯研究所在北京的新闻发布会上首次发表了中国最佳表现城市指标,展示中国经济发展表现最杰出的城市。

我们进行这项中国城市排名研究是为了解答两个问题:中国哪些城市的经济表现最有活力?为什么?对于出席新闻发布会的部分中国记者而言,这两个问题的答案似乎呼之欲出;中国经济表现最具活力的城市当然是北京、上海、广州及深圳这几个最大的城市。

同类排名普遍将这几个中国大型城市置于榜首,但根据我们的研究准则,名列前茅的城市却另有他选。

在进一步介绍调研的细节之前,我希望先回答几位记者曾提出的另一个问题:为什么要进行这项研究?我们的指标有三个目的:第一,它可帮助商业机构、投资者、商会、政府官员、发展机构、学术与公共政策组监察及评估他们工作和经商城市的经济表现。

第二,它提供了改善城市表现的大方向。

第三,它提供了一个发掘相对未开发的市场及商机的参考。

米尔肯研究所自1999年发布年度美国最佳表现城市排名以来,一直都为以上三方面带来贡献。

指标以崭新的角度,客观地衡量各区域的经济表现。

自2014年在新加坡成立米尔肯研究所亚洲中心后,研究所开始发布亚洲最佳表现城市报告。

而今年,研究所进一步扩展最佳表现城市系列,并首次发表以中国为核心的研究报告。

研究所于九月在新加坡举行了为期两天的亚洲峰会,向四百多名参与者公佈有关报告,并就中国未来发展进行了激烈的讨论。

中国最佳表现城市指标由九个部分组成,衡量城市短期(一年)和中期(五年)的表现。

为了更准确地判断未来的经济增长趋势,指标研究了每个城市的就业及收入增长、地区生产总值(GRP)、外商直接投资(FDI)和高增值产业的实力。

这个方法能够有利进行多方面的评估,指出城市经济增长背后的主要因素。

此次报告一共研究了266个中国地级市及以上级别城市的经济数据。

未来20年中国十大城市

未来20年中国十大城市

未来20年中国十大城市未来20年中国十大城市: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成都、苏州、南京、武汉、重庆1、北京:政治、文化、国际交流中心。

虽然北京GDP低于上海,位居全国第二,但北京集政治中心、创新中心、金融中心、国际交流中心、文化中心等优势于一身,聚焦于发展首都核心功能。

在这些方面,北京稳坐第一:北京是中国第一个开通地铁的城市,客运量世界第一;北京是全国教育医疗水平最高的城市,聚集了全国数量最多的重点大学。

2、上海:全球化大都市、金融中心。

上海是中国经济的心脏,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未来有望媲美纽约,成为主要的全球经济金融中心。

上海“十四五”规划提出,目前上海已基本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形成基本框架。

在这些方面,上海优势明显:2021年上海GDP全国第一;上海现有外商投资企业约6万家,累计认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767家,是我国内地外资总部型机构最多的城市;交通方面,2021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超4700万标准箱,连续12年位居全球首位。

同时,上海也是全球金融要素最完备的城市之一。

3、深圳:引领全国的创新创意大都市。

深圳乘改革开放之风腾飞,从1979年人均GDP仅为香港1/11的小渔村到2018年GDP超过香港成为活力四射的一线城市。

2021年,深圳GDP更是超3万亿,居全国第三,仅此于上海和北京。

深圳是一座人口结构非常年轻的城市,15-59岁人口占比79.5%,在重点城市中位列榜首。

近十年常住人口年均增量超70万,居全国之首。

大量年轻的人才,支撑着深圳成为引领全国的创新创意大都市,战略新兴产业为支柱产业,2021年增加值占GDP比重近40%。

4、广州:国家中心城市、制造业中坚。

广州一直是华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世界唯一2000多年长盛不衰的大港。

此后,广州由华南中心升级为国家中心城市。

2021年广州GDP全国排名第四,略逊于深圳。

广州的迅速发展,同样离不开大量新鲜血液的扩充。

中国未来重点发展城市

中国未来重点发展城市

当前中国城镇化正步入城市群都市圈时代,房地产市场已进入总量平衡、区域分化的新发展阶段,房地产长效机制加快构建、“一城一策”推行,城市发展潜力差异巨大,城市研究变得尤为重要。

一、通常而言,具有发展前景的城市一般都具有以下特征:1.人口流量大,尤其是常住人口流量和回流量大,因为城市人口量大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

2.交通便利,轨道交通设施完善,能够快速满足人们的日常出行。

3.教育资源良好,可以为城市的发展提供坚实可靠的劳动力量保障。

4.经济增长速度快,有潜在的经济发展前景。

5.人均本外币存款相对比较高,能够有效推动消费和城市建设。

二、目前,我国最有发展前景也将重点发展的10座城市分别为:南京、重庆、成都、天津、厦门、苏州、武汉、杭州、合肥、郑州。

南京,简称“宁”,中国四大古都,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重要的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同时也是我国长江三角洲经济的中心。

在江苏省内,南京的GDP增长一直名列前茅,2014年时已经赶超无锡,加之周围的资源集聚(如2030年的八纵八横高铁规划),其影响力已经扩展、辐射到周围的省份和地区。

南京地区的历史文化、教育资源丰富,拥有高等院校五十多所,远远高于杭州。

此外,南京的人均本外币存款相对比较高,达32万元,GDP的增速也远远超过杭州、合肥等城市。

因此,可以说南京的发展潜力相当大。

重庆是我国最大的直辖市,在直辖之前,本属四川省管辖的一个地级市,那时的重庆是四川省的第二大城市,后因为经济的发展,于1997年6月被划为直辖市,即成为了一个独立的城市。

近几年,重庆的GDP增速迅猛,2016年,重庆的GDP增速为10.6%,位居全国前列。

重庆的常住人口达三千多万,拥有普遍的高等院校六十多所;重庆的金融、投资产业发展非常迅速,本币外存款总额高。

成都,简称“蓉”,位于四川盆地西部,成都平原腹地内地势平坦,河网纵横,物产丰富,农业发达,素有“天府之国”之称。

2005年-2015年,成都的常住人口在10年间增长了两百多万,这座城市拥有五十多所高等院校,在校研究生近八万人次,充分突显了其坚实的科研力量。

中国发展前景好的城市

中国发展前景好的城市

中国发展前景好的城市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各大城市都有着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因此难以确定哪个城市的发展前景最好。

但是,以下是一些中国发展前景较好的城市:
一、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北京拥有着丰富的资源和优势。

北京是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中心,是中国最大的城市之一。

同时,北京也是重要的国际交流和合作中心,吸引了大量的外来投资。

未来,随着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和改革,北京的发展前景仍然很好。

二、上海: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城市,也是全球经济中心之一。

上海拥有发达的金融、贸易和航运业,成为了中国最重要的商业中心。

未来,随着国际化程度的提高,上海的发展前景仍然很好。

三、深圳:深圳是中国最年轻,也是最成功的经济特区之一。

深圳在短短几十年内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拥有世界级企业和高科技产业的城市。

深圳的发展前景不仅有着强大的经济基础,还得益于其政府的良好管理和创新创业氛围。

四、广州:广州是中国南方的重要城市,也是华南地区的经济中心。

广州拥有发达的制造业和贸易业,是重要的物流和贸易中心。

随着国家新一轮改革开放的进行,广州的发展前景很好。

五、成都:成都是西南地区最重要的城市之一,也是中国西部地区的经济中心。

成都拥有丰富的资源和良好的交通条件,发
展潜力巨大。

未来,随着中国西部地区的开发和改革,成都的发展前景仍然很好。

总的来说,中国拥有许多发展前景较好的城市,这些城市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地理位置、经济特点和政府支持。

随着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和改革,这些城市的发展前景将会更加美好。

中国发展潜力最大10大城市

中国发展潜力最大10大城市

中国发展潜力最大10大城市1、天津滨海新区将成长为未来经济增长的第四极。

京津唐城市走廊实质性形成并以北京加入环渤海宣言为标志,将迎来房地产强劲增长期。

金融服务业比重上升并逐步摆脱对首都的依赖或过从;人才结构脱离北京的束缚;工业转型完成,经济结构调整先于全国完成。

社会福利在传统优势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

所有这些是天津房价飙升的客观理由所在。

天津也将成为北京“漂置业投资阶层”首选后花园,需求将在五年时间内井喷。

火上加油的因素是“回归一族”将带动新一轮造城运动的加速发展。

天津,简称津,中华人民共和国直辖市、中国国家中心城市、中国北方经济中心、环渤海地区经济中心、中国北方国际航运中心、中国北方国际物流中心、国际港口城市和生态城市、国际航运融资中心、中国中医药研发中心、亚太区域海洋仪器检测评价中心。

天津自古因漕运而兴起,明永乐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1404年12月23日)正式筑城,是中国古代唯一有确切建城时间记录的城市。

历经600多年,造就了天津中西合璧、古今兼容的独特城市风貌。

天津位于华北平原海河五大支流汇流处,东临渤海,北依燕山,海河在城中蜿蜒而过,海河是天津的母亲河。

天津滨海新区被誉为“中国经济第三增长极”。

天津是夏季达沃斯论坛常驻举办城市。

2、重庆主城扩容及土着居民外迁、北迁,卫星城镇的建设,均将为新重庆储备超强的需求力量。

贯通性交通动脉的最终建成将使重庆如虎添翼。

滨江地区房价将不是一万五的概念。

重庆,简称巴、渝,中华人民共和国直辖市,中国国家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世界温泉之都;国务院定位的国际大都市,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金融中心和创新中心,及政治、航运、文化、科技、教育、通信等中心,西部地区最大的综合交通枢纽。

重庆是内陆出口商品加工基地和扩大对外开放先行区,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长江上游科研成果产业化基地和生态文明示范区,中国中西部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示范区,国家实行西部大开发的涉及地区和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2023年全国城市gdp排名一览表

2023年全国城市gdp排名一览表

2023年全国城市gdp排名一览表2023年gdp排行榜2023年GDP排行榜有很多,比如中国2023年GDP排行榜前十名:第一名,深圳市,GDP为49亿元。

第二名,上海市,GDP为48亿元。

第三名,北京市,GDP为45亿元。

第四名,广州市,GDP为43亿元。

第五名,重庆市,GDP为37亿元。

第六名,成都市,GDP为36亿元。

第七名,天津市,GDP为35亿元。

第八名,杭州市,GDP为32亿元。

第九名,南京市,GDP为31亿元。

第十名,武汉市,GDP为29亿元。

2023年gdp增长率是多少2023年我国GDP的增长率预测中值为5.2%,这一数据能完成政府工作报告中设定的5%左右的增长目标。

然而,未来的经济形势是难以预测的,因此这只是一个大致的参考值。

2023年中国GDP增长率为5%。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0月18日共同发布的《宏观经济蓝皮书:中国经济增长报告(2022~2023)——中国式现代化与城市可持续发展》预计,我国全年GDP增长率为5%,将圆满完成年初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的目标。

2023年gdp增长预期目标为多少11月7日,IMF官网发布最新预测称,中国实际GDP在2023年将增长5.4%,2024年增速为4.6%。

相较于其10月“世界经济展望”的预测值,目前2023年和2024年的预测值均上调了0.4个百分点。

GDP增长是指GDP的金额增加。

GDP(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GDP是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状况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GDP增长是指国内生产总值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商品或劳务总量的增加量,即一定时期内的增加值。

GDP增长的计算公式为:GDP增长率=(本期GDP-上期GDP)/上期GDP×100%。

GDP的增长速度通常被用来衡量经济增长的总体速度,即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表现。

中国未来重点发展城市

中国未来重点发展城市

中国未来重点发展城市城市群的发展,已经是大家共同的认知了,大家都已经非常熟悉。

在区域形态的发展中,城市群的诞生,也让区域内部得到了更加长远的发展。

未来,我国将深入对城镇化的建设,各大城市由原先的单一发展进而转变到了城市群协同合作的年代。

所以,城市群的发展,是未来我国区域发展的方向。

城市群是一个区域内,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最高组织形式,是一个地区内部高度一体化的城市群体。

众所周知,我国目前公认最强的三个城市群,分别是长三角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以及京津冀城市群,以及第四大城市群——成渝城市群。

中国有不少城市,不过经过几年的发展之后,城市的变化倒是非常的大,有些小渔村现如今一下子成为了大都市。

那么中国未来重点发展城市都有哪些呢?1、京津冀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是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中国北方经济的重要核心区。

主要城市:直辖市:北京、天津。

河北:保定、廊坊、唐山、张家口、承德、秦皇岛、沧州、衡水、邢台市、邯郸、石家庄等。

2、长江中游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是以武汉、长沙、南昌三大城市为中心的特大城市群组合,涵盖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为主体形成的特大型城市群,面积为世界之最,是长三角的3倍,珠三角的5倍。

主要城市——湖北省:武汉市、黄石市、鄂州市、黄冈市、孝感市、咸宁市、仙桃市、潜江市、天门市、襄阳市、宜昌市、荆州市、荆门市。

湖南省:长沙市、岳阳市、益阳市、常德市、株洲市、湘潭市、衡阳市、娄底市。

江西省:南昌市、九江市、景德镇市、鹰潭市、新余市、宜春市、萍乡市、上饶市、抚州市、吉安市的部分县(区)。

3、长三角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中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吸纳外来人口最多的区域之一,是“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汇地带,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

主要城市——直辖市:上海市。

江苏省: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盐城、扬州、镇江、泰州。

中国未来重点发展城市

中国未来重点发展城市

十大最具发展潜力城市城市是现代经济社会活动的主要载体,国家层面的竞争也越来越体现为城市之间的竞争。

40年改革开放带动中国城市化快速推进,中国城市格局发生深刻变化,不少城市快速崛起,也有一些城市逐渐衰落或相对衰落。

随着城市化进程进入中后期,中国城市的基本格局已经确定。

按照人随产业走、产业决定城市兴衰、规模经济和交通成本等区位因素决定产业布局的基本逻辑,我们在2019年4月《中国城市发展潜力排名:2019》研究报告中对全国除三沙市和港澳台外的336个地级行政单元的发展潜力进行客观排名,深圳、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南京、武汉、重庆、天津、杭州位居前十。

十大城市土地面积合计17.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1.8%;2018年经济总量20.6万亿元,占全国的22.9%;常住人口1.4亿,占全国的10.3%;A+H股上市公司市值76.6万亿元,占全国的72.3%。

十大城市中北京、上海、广州、成都、重庆、武汉、天津已定位为国家中心城市,深圳、南京、杭州未来或有望进入国家中心城市行列;且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建设目标为全球城市。

国家中心城市是我国城镇体系规划设置的最高层级,是在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层级之上出现的新的“塔尖”,集中了在空间、人口、资源和政策上的主要优势。

2005年原建设部编制《全国城镇体系规划(2005-2020年)》,定位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香港为全球职能城市。

2010年住建部编制《全国城镇体系规划(2010-2020)》,在国家中心城市的名单中增加了重庆。

2016年5月,国务院和发改委印发《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成都要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目标”。

2016年12月,国务院和发改委印发《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支持武汉、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2018年2月,国家在《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建设西安国家中心城市”。

总体上看,北京、天津、上海、广州分别引领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发展;重庆、成都是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支点,是长江经济带上游的战略支撑;武汉辐射带动长江中游地区;郑州引领中原发展;西安辐射带动西北地区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未来30年中国城市排名
1、北京
不管怎么说北京永远都是首都,所以北京在未来30年中国城市排名中还会稳居第一,毕竟什么都要在北京完成,发展也绝对是要最先考虑北京的。

想也知道中国的门面担当就是北京啊,哪怕环境地理因素都不好,也有人为因素的加持
2、上海
上海的经济发展一直都是走在中国前沿的,在推测的未来30年中国城市排名中,超越北京不是没有可能,毕竟北京虽然是首都但地理位置确实不如上海。

上海作为港口城市,对外接纳能力强,有更多的发展和上升空间。

3、深圳
吃亏在地理位置不太好,夹在广州和香港之间,缺少腹地。

但由于是南方金融中心、创新中心,所以经济活跃度好于香港和广州,在未来30年中国城市排名预测中,应该是第三。

目前深圳由中央委员坐镇,在政治地位上仅次于四大直辖市,超过广州和其他副省级城市。

4、香港
香港是一座高度繁荣的国际大都市,香港经济和社会迅速发展,不仅被誉为“亚洲四小龙”之一,更成为全球最富裕、经济最发达和生活水准最高的地区之一。

最重要的是香港是中西方文化交融之地,把华人智慧与西方社会制度优势合二为一,想不发展都难。

5、南京
南京文化底蕴丰富,教育资源得天独厚,几乎可以跟上海等地媲美。

加上安徽等地人力与人才资源东移的倾向,对于南京发展是个不小的推动。

根据新的到2030年的八纵八横高铁规划图,未来的南京,潜力不小。

6、武汉
武汉是高铁节点城市,与郑州争夺航空枢纽,与郑州不同的是,这是一个传统意义上重要的港口城市。

而且武汉的高校家数86所,在国内都首屈一指,如果把这个教育资源给深圳,深圳就飞了。

在武汉经济下行时,两湖流域给深圳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基础。

毫无疑问,这个中部重镇还会借着高铁的东风、庞大的基建与教育的力量,继续发展下去。

7、杭州
在浙江省内,没有可以与杭州竞争的城市,而浙江又是新时期市场经济的发祥地,在杭州西湖周边风景胜地,除了各种疗养所、政府军队学校等机构,基本上都是操着浙江各地口音的"老板"们。

由于企业主多,杭州的财富沉淀很深。

在长三角除上海以外的重要城市中,杭州的GDP总量最高、居民本外币存款最多。

8、成都
四川省内,现在没有、将来也没有可以与成都竞争的城市,以前可以竞争的重庆已经被划出四川,成为独立的行政区。

成都是个适合人居的城市,其小麻将与酒吧之风相得益彰,并不奇怪。

近3年来,活跃在成都范围内以移动互联网、游戏为投资方向的基金不下30支。

而房价却低,自然吸引了超多的人前去。

9、重庆
与成都一惯不对眼的重庆独立成市,是中国最大的直辖市,重庆的金融、投资等均位居全国前列。

但重庆基数低,从财富积累看,重庆本币外存款总额与成都相差无几,一算人均就非常糟糕,只有成都的47%。

在西南地区,成都、重庆是通向中东、欧洲与东部的三个交通节点,就此融入了全球经济。

重庆文化极有特点,解放碑的时尚在全国小有名声,此地穿梭的长江大桥,预示了近几年重庆的经济底线何在。

10、天津
天津是个很长时间没有存在感的直辖市,世界之最有哪些,主因是离北京太近,虹吸效应吸走了大部分资源。

以往的商业之都,到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街面上已经不忍直视。

天津入选的理由是,北京资源真的盛不住开始外溢了,天津这座城市从谷底翻身。

天津去年GDP 增长9.3%,基本与重庆并驾齐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