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模块要点回眸第5点应用a=vt-v0t计算加速度的注意事项素材沪科版1.
上海市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上海市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完整版)1.22.343.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特点:加速度是一个恒量)(1)基本公式:S = v o t + 12a t2 v t = v0+ a t(2)导出公式:①v t2 -v02 = 2aS②S =v t t-12a t2③v=St=02tv v+④初速无论是否为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连续相邻的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为一常数:SⅡ-SⅠ=aT2(a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T一每个时间间隔的时间)可导出:S M-S N =(M-N)aT2⑤ A B段中间时刻的即时速度: v t/ 2=02tv v+=sttvv t v S/256⑥ AB 段位移中点的即时速度: v S/2 =2202t v v +注:无论是匀加速还是匀减速直线运动均有: v t/2 < v s/2⑦ 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在第1s 内、第 2s 内、第3s 内……第ns 内的位移之比为:S Ⅰ:S Ⅱ:S Ⅲ:……:Sn = 1:3:5……:(2n-1); n=1、2、3、……⑧ 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第1米内、第2米内、第3米内……第n 米内的时间之比为:t Ⅰ:t Ⅱ:t Ⅲ:…:t n =1:()21-:()23-……(n n --1);n=1、2、3、4. 匀减速直线运动至停止:可等效认为反方向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例如:竖直上抛运动)注意“刹车陷井”假时间问题:先考虑减速至停的时间。
75. 自由落体运动(1)条件:初速度为零,只受重力作用. (2)性质:是一种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a=g.(3)公式: gh v gt h gt v t t 2;21;22===6. 运动图像(1)位移图像(s-t 图像):①图像上一点切线的斜率表示该时刻所对应速度;②图像是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图像是曲线则表示物体做变速运动;③图像与横轴交叉,表示物体从参考点的一边运动到另一边.(2)速度图像(v-t 图像):①在速度图像中,可以读出物体在任何时刻的速度; ②在速度图像中,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位移大小等于物体的速度图像与这段时间轴所围面积的值③在速度图像中,物体在任意时刻的加速度就是速度图像上所对应的点的切线的斜率.④图线与横轴交叉,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反向.⑤图线是直线表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或匀速直线运动;图线是曲线表示物体做变加速运动.曲线运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平抛运动知识点点拨1.曲线运动(1)物体的运动轨迹是一条曲线,称曲线运动。
高中物理必修一加速度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必修一加速度知识点总结考前做题很重要,但是要想通过做题提升成绩,那必不可少的就要扎实基础,小编整理了考前备考复习,高中物理必修一速度变化的快慢加速度知识点总结如下:
速度变化的快慢加速度
1.物体的加速度等于物体速度变化(vt—v0)与完成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
a=(vt—v0)/t
2.a不由△v、t决定,而是由F、m决定。
3.变化量=末态量值—初态量值……表示变化的大小或多少
4.变化率=变化量/时间……表示变化快慢
5.如果物体沿直线运动且其速度均匀变化,该物体的运动就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不随时间改变)。
6.速度是状态量,加速度是性质量,速度改变量(速度改变大小程度)是过程量。
高一物理加速度知识点归纳

高一物理加速度知识点归纳很多人觉得学习物理加速度是非常烦恼,记住了公式也不知道怎么去应用。
针对大家的烦恼我整理了加速度以下的方程式,希望可以让大家可以懂得运用加速度公式。
1)匀变速直线运动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2.有用推论Vt2-Vo2=2as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4.末速度Vt=Vo+at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6.位移s=V平t=Vot+at2/2=Vt/2t7.加速度a=(Vt-Vo)/t{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8.实验用推论Δs=aT2{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参考系、时间与时刻〔见第一册P19〕/s--t图、v--t图/速度与速率、瞬时速度〔见第一册P24〕。
2)自由落体运动1.初速度Vo=02.末速度Vt=gt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4.推论Vt2=2gh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竖直上抛运动1.位移s=Vot-gt2/22.末速度Vt=Vo-gt(g=9.8m/s2≈10m/s2)3.有用推论Vt2-Vo2=-2gs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抛出点算起)5.往返时间t=2Vo/g(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沪科版高一物理必修第一册1.4-加速度(上课课件)

内的总位移.
2.思考判断
(1)位移—时间图像描述的是物体运动的轨迹.(
)
(2)在同一个位移—时间图像中,图像的斜率越大、物体
的速度越大.(
)
(3)速度—时间图像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表示此时
间内物体的位移的大小.(
)
4.(速度图像)某物体运动的v-t图像如图7所示,则该物
速度为零,加速度可以不为零.
【典例1】.(多选)赵凯华教授说过“加速度是人类认识史
上最难建立的概念之一,也是每个初学物理的人最不易真正
掌握的概念…”所以对加速度的认识易出现错误.下列说法
中错误的是(
)
A.在加速运动中,加速度就是加出来的速度
B.速度变化得越快,加速度就越大
C.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大,加速度不
C
(
)
A. 加速度表示速度的增加
B. 加速度表示速度变化
C. 加速度表示速度变化快慢
D. 加速度表示速度变化的大小
⒊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 加速度增大,速度一定增大
B. 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越大
C. 物体有加速度,速度就增大
D. 物体的速度很大,加速度可能为零
【新课导入】
我们前面学习了,如果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速度不变,这样的
2、公式:a vt v0
t
t
速度变化率
2
3、单位:m/s
4、矢量性: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的方向相同
作业
小本87页1、2、3、5、
作业题:1、2、3
1.4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1:加速度变化和速度变化有什么关系?
高三物理知识点加速度总结

高三物理知识点加速度总结高三是每位家长和孩子人生的转折,为了帮助考生更好的备考高考,为你整理了高三物理知识点加速度总结。
加速度是速度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V/△t),是描述物体速度改变快慢的物理量,通常用a 表示,单位是m/s^2。
加速度是矢量,它的方向是物体速度变化(量)的方向,与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加速度是物理学中的一个物理量,是一个矢量,主要应用于经典物理当中,一般用字母a表示,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为米每二次方秒。
加速度是速度矢量关于时间的变化率,描述速度的方向和大小变化的快慢。
加速度由力引起,在经典力学中因为牛顿第二定律而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物理量。
在惯性参考系中的某个参考系的加速度在该参考系中表现为惯性力。
加速度也与多种效应直接或间接相关,比如电磁辐射。
在本页面中会多次用到质点这一物理概念。
简单地说,当被研究的运动物体的大小和形状不对实验造成影响或影响很小时,可以把这个物体抽象成一个有质量但不存在大小、形状的点。
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
为了描述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的快慢这一特征,我们引入加速度这一概念。
名称:加速度1.定义:速度的变化量v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t的比值。
2.公式:a=v/t3.单位:m/s^2(米每二次方秒)4.加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加速度的大小等于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增加量;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量V方向始终相同。
特别,在直线运动中,如果速度增加,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相同;如果速度减小,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相反。
5. 物理意义:表示质点速度变化的快慢的物理量。
举例:假如两辆汽车开始静止,均匀地加速后,达到10m/s 的速度,A车花了10s,而B车只用了5s。
它们的速度都从0m/s变为10m/s,速度改变了10m/s。
所以它们的速度变化量是一样的。
但是很明显,B车变化得更快一样。
我们用加速度来描述这个现象:B车的加速度(a=v/t,其中的v是速度变化量)加速度计构造的类型A车的加速度。
高一物理必修一加速度知识点梳理

高一物理必修一加速度知识点梳理高一物理必修一:加速度知识点梳理物理是一门研究物质运动和物质运动规律的科学。
在高一物理必修一中,加速度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本文将针对高一物理必修一中的加速度知识点进行梳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概念。
一、加速度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加速度是物体单位时间内速度变化的量。
常用符号为a,单位是米每秒平方(m/s²)。
加速度的计算公式为:加速度(a)等于速度变化量(Δv)除以时间变化量(Δt),即a=Δv/Δt。
二、匀加速直线运动1. 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基本特征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均匀变化。
加速度保持不变,速度的变化量与时间成正比。
物体在此运动中所包含的知识点包括加速度、初速度、末速度和位移。
2. 加速度与速度的关系加速度与速度的关系为:加速度(a)等于末速度(v)减去初速度(u)再除以时间(t),即a=(v-u)/t。
3. 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与位移的关系为:位移(s)等于初速度(u)乘以时间(t)加上加速度(a)乘以时间的平方的一半,即s=ut+1/2at²。
4. 加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加速度与位移的关系为:位移(s)等于初速度(u)乘以时间(t)加上加速度(a)乘以时间的平方的一半,即s=ut+1/2at²。
三、图像法1. 速度-时间图像速度-时间图像可以直观地表示物体的运动情况。
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速度-时间图像是一条直线。
直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直线下的面积表示位移。
2. 位移-时间图像位移-时间图像也可以用来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
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位移-时间图像是一个抛物线。
四、自由落体运动1. 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自由落体运动是指物体只受重力作用下的垂直下落运动。
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物体重力加速度的大小约为9.8m/s²,向下为正方向。
2. 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自由落体运动满足以下规律:- 所有物体在同一时间内同时落地;- 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恒定,为9.8m/s²;- 物体下落的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高中物理(沪科版)必修一模块要点回眸:第10点 警惕刹车类问题中的“时间陷阱”(两篇)

第10点 警惕刹车类问题中的“时间陷阱”对于汽车刹车这一类减速运动问题,一定要注意“时间陷阱”,因为在利用公式s =v 0t +12at 2时,只要知道了v 0、a 、t ,原则上是可以计算出位移的,但在实际问题中,告诉的时间往往超过减速到零所用的时间,所以利用上述公式时往往容易出错.解答这类问题的基本思路是1.先确定刹车时间.若车辆从刹车到速度减到零所用的时间为T ,则由公式v t =v 0+aT (其中v t =0,a <0)可计算出刹车时间T =-v 0a. 2.将题中所给出的已知时间t 与T 比较.若T <t ,则在利用公式v t =v 0-at 、s =v 0t -12at 2进行计算时,公式中的时间应为T ;若T >t ,则在利用以上公式进行计算时,公式中的时间应为t .对点例题 一辆汽车以72 km/h 的速度行驶,现因事故紧急刹车并最终停止运动.已知汽车刹车过程加速度大小为5 m/s 2,则从开始刹车经过5 s ,汽车通过的距离是多少? 解题指导 错解:选v 0的方向为正方向,v 0=72 km/h =20 m/sa =-5 m/s 2,t =5 s由s =v 0t +12at 2 得s =37.5 m正解:设汽车由刹车开始到停止运动所用的时间为t 0,选v 0的方向为正方向v 0=72 km/h =20 m/sa =-5 m/s 2由v t =v 0+at 0得t 0=v t -v 0a =0-20-5s =4 s 可见,该汽车刹车后经过4 s 就已经停止运动由s =v 0t +12at 2知刹车后经过5 s 通过的距离为 s =v 0t 0+12at 20=[20×4+12×(-5)×42] m =40 m 答案 40 m方法总结 解决刹车类问题时 ,一定要先计算出汽车减速至零所用的时间,然后根据给出的时间和减速至零的时间关系,确定位移大小.一辆汽车以15 m/s 的初速度冲上长为120 m 的斜坡,设汽车在上坡过程中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0.6 m/s 2,求汽车到达坡顶需用多长时间?答案 10 s解析 取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由s =v 0t +12at 2得120=15t -12×0.6t 2,解得t 1=10 s ,t 2=40 s.t 2=40 s 是汽车在斜坡上减速到0,又反向加速到120 m 处的时间,故应舍去.第9点 利用“平均速度”巧解运动学问题同学们在解运动学问题时,往往首先想到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及相关公式求解,但是有时利用这些公式解题比较繁琐,而利用平均速度公式解题却非常方便.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若在时间t 内位移是s ,初速度为v 0,末速度为v t ,则有v =s t =v 0+v t 2=v t 2.对点例题 一物体在水平地面上由静止开始先匀加速前进10 m 后,物体又匀减速前进50 m 才停止.求该物体在这两个阶段中运动时间之比t 1∶t 2.解题指导 设物体匀加速运动的时间为t 1,匀加速运动的末速度为v t ,它也是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初速度,物体匀减速直线运动的时间为t 2.由s =v 0+v t 2t 得10=0+v t 2t 150=v t +02t 2联立两方程有t 1∶t 2=1∶5答案 1∶51.某种类型的飞机起飞滑行时,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4.0 m/s 2,飞机速度达到85 m/s 时离开地面升空.如果在飞机达到起飞速度时,突然接到命令停止起飞,飞行员立即使飞机制动,飞机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5.0 m/s 2.如果要求你为该类型的飞机设计一条跑道,使飞机在这种情况下停止起飞而不滑出跑道,你设计的跑道长度至少要多长?答案 1 626 m解析 飞机先由静止匀加速达到最大速度v m ,随即又匀减速直到静止,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v =v m 2① 加速阶段用时设为t 1,则v m =a 1t 1②减速阶段可看成初速度为零、反向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设用时为t 2,则有v m =a 2t 2③ 跑道最小长度设为s ,则s =v (t 1+t 2)④代入数值,联立①②③④解得s =v m 2(t 1+t 2)≈1 626 m 2.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在第一个2 s 内的位移为4 m ,在第二个2 s 内的位移为0,求物体运动的初速度和加速度大小.答案 3 m/s 1 m/s 2解析 此题易错把“在第二个2 s 内的位移为0”理解为“第二个2 s 内物体静止”而出错,注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始终不变.对匀变速直线运动有v =v t 2则第1、2个2 s 内的中间时刻速度分别为v 1=2 m/s 、v 2=0,又a =v 2-v 1t=-1 m/s 2 再根据v 1=v 0+a ×1,解得v 0=3 m/s。
高一物理加速度知识点总结

高一物理加速度知识点总结加速度是物理学中描述物体加速或减速的重要概念,它能够帮助我们理解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变化情况。
在高一物理学习中,加速度是一个关键的知识点。
本文将对高一物理中关于加速度的知识进行总结。
1. 加速度的定义加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变化量的大小。
加速度的数学表达式为:加速度=(末速度-初速度)/ 时间。
加速度的单位通常为:m/s²。
2. 加速度的方向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的方向相同,即如果物体速度增加,则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相同;如果物体速度减小,则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相反。
3. 平均加速度和瞬时加速度平均加速度表示物体在某一时间段内的平均加速度,计算公式为:平均加速度=(末速度-初速度)/ 时间间隔。
瞬时加速度表示物体在某一瞬间的加速度,计算公式为:瞬时加速度=(末速度-初速度)/ 时间。
4. 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它上面的合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这一关系可以用公式表示:加速度=合外力/质量。
5. 自由落体运动中的加速度自由落体是指在无空气阻力的情况下,物体只受重力作用的运动。
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物体的加速度恒定,等于地球重力加速度的数值(约为9.8 m/s²)。
6. 加速度与斜抛运动斜抛运动是指物体在水平方向上的速度保持恒定,而在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的影响,呈自由落体运动。
在斜抛运动中,物体在水平和竖直方向上都存在加速度。
7. 加速度与力的图示分析利用力的图示分析,可以帮助我们直观地理解加速度与力的关系。
在图示分析中,我们可以通过矢量图形的相加减来推导出物体的加速度。
8. 加速度与速度变化的区别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量,而速度是描述物体移动快慢和方向的量。
加速度表示速度的变化率,速度则表示位移的变化率。
9. 加速度的应用加速度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汽车的加速度可以帮助我们评估汽车驾驶的平稳性;物体在空中自由下落时的加速度可以帮助我们测量物体的质量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第5点 应用a =v t -v 0t
计算加速度的注意事项
1.公式a =
v t -v 0t
中v 0表示物体的初速度,v t 表示物体的末速度,应用时不能将两者颠倒. 2.公式a =v t -v 0t 是矢量式,速度、速度的变化量、加速度皆为矢量.应用时要先规定好正方向,v 0、v t 的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时取正值,相反时取负值.
3.加速度a 的正负由计算结果来确定.计算结果是正数则说明a 的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是负数则说明a 的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
对点例题 一只足球以10 m/s 的速度沿正东方向运动,运动员飞起一脚,足球以20 m/s 的速度向正西方向飞去,运动员与足球的作用时间为0.1 s ,求足球获得的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解题指导 对于足球,初、末速度方向相反,求解时应先确定正方向.
规定正东为正方向,则
v 0=10 m/s ,v t =- 20 m/s
由a =v t -v 0t ,得a =-20-100.1
m/s 2=-300 m/s 2, “-”表示加速度的方向向西.
答案 300 m/s 2
方向向西
一子弹击中木板的速度是600 m/s ,历时0.05 s 穿出木板,穿出木板时的速度为300 m/s ,则子弹穿过木板时的加速度大小为多少,加速度的方向如何?
答案 6×103 m/s 2 与子弹的运动方向相反
解析 a =v t -v 0t =300-6000.05
m/s 2=-6×103 m/s 2 负号说明加速度方向与子弹的运动方向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