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第三章海啸灾害演示课件

合集下载

印度洋海啸PPT课件

印度洋海啸PPT课件

7
图文:地震导致斯里兰卡发生海啸(2)
2020年10月2日
8
2020年10月2日
电视镜头下的海啸遇难者遗体
9
志愿者将海啸遇难者拖上岸
2020年10月2日
10
图文:印度海啸死亡者家属痛不欲生
2020年10月2日
11
一名男子正在打捞被冲走的物品
2020年10月2日
12
图为被海啸毁坏的快艇
2020年10月2日
6800人
1 2 0 0
2020年10月2日
泰国839人 国王21岁 外孙在海啸中身亡
4900
2004年12月26日, 印尼苏门答腊岛北 面海域26日发生强 烈地震引发海啸, 席卷南亚东南亚七 个国家。灾难死亡 人数至少为24000 人。当地官员表示, 死亡人数还将继续 上升,同时大灾之 后可能会有疾病爆 发。
1
2020年10月2日
2003年12月26日,伊朗巴姆古城 发生的强烈地震导致五至七万(人民网) 人死亡,震惊世界。
一年之后的同一天,也许是巧合, 可怕的悲剧竟然再次重演。12月26日上 午8时59分(北京时间),当时间上午7 时59分,印尼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突然 发生了强烈地震。
震中位于(3. 36N,96.28E)。震级达 到里氏8。9级。为近40年来世界上最强 烈的一次地震。
——30岁的马来西亚商人法伊扎尔·英 瓦尔。地点:马来西亚槟榔屿。
2020年10月2日
18
“我活了这么长时间该被诅咒。 当巨浪冲进我家的时候,我和我 儿媳出去买东西,所以我们不在 家。我希望我可以替他们(唯一 的儿子和两个孙子)去死,我的 儿媳应该活着,我不能承受看着 她如此痛苦。”
——印度70岁的老人

海啸PPT演示课件

海啸PPT演示课件
13
印尼海啸
2004年12月26日下午3点20分左右,印度 尼西亚爪哇岛南部的印度洋海域发生芮氏地震9 级海底地震,并引发沿岸部分地区的海啸,已造 成4万人死亡,约16000人失踪,230000人左 右被迫撤离。事发地点位于旅游热点附近,加上 正值圣诞节的旅游旺季,受灾地区众集了大量的 本地居民和旅游者;很多旅客成了这次灾难的受 害者。最新数字显示,此次地震和海啸已导致超 过29.2万人罹难(已证实),当中三分一是儿童。
2. 如果收到海啸警报,没有感觉到震动也需要立即 离开海岸,快速到高地等的安全处避难。通过收 音机或电视等掌握信息,在没有解除海啸注意或 警报之前,勿靠近海岸。
3. 不是所有地震都引起海啸,但任何一种地震都可 能引发海啸。当你感觉大地发生颤抖时,要抓紧 时间尽快远离海滨,登上高处。不要去看海啸— ——如果你和海浪靠得太近,危险来临时就会无 法逃脱。
1010下降型海啸下降型海啸某些构造地震引起海底地壳大范围的急某些构造地震引起海底地壳大范围的急剧下降海水首先向突然错动下陷的空间剧下降海水首先向突然错动下陷的空间涌去并在其上方出现海水大规模积聚涌去并在其上方出现海水大规模积聚当涌进的海水在海底遇到阻力后即翻回当涌进的海水在海底遇到阻力后即翻回海面产生压缩波形成长波大浪并向四海面产生压缩波形成长波大浪并向四周传播与扩散周传播与扩散这种下降型的海底这种下降型的海底地壳运地壳运动动形成的海啸在海岸首先表现为异常的退形成的海啸在海岸首先表现为异常的退潮现象
7
8
海啸的类型
• 海啸可分为4种类型: • 即由气象变化引起的风暴潮 • 火山爆发引起的火山海啸 • 海底滑坡引起的滑坡海啸 • 海底地震引起的地震海啸。 • 中国地震局提供的材料说,地震海啸是海
底发生地震时,海底地形急剧升降变动引 起海水强烈扰动。其机制有两种形式: “下降型”海啸和“隆起型”海啸。

海啸灾害应急预案模板课件

海啸灾害应急预案模板课件

加强学校与社区的宣传教育
将海啸灾害应急知识纳入学校安 全教育课程,提高青少年的防灾
意识。
组织社区志愿者开展海啸灾害应 急培训,提高社区居民的自救互
救能力。
建立社区应急救援队伍,加强社 区内部的协调配合和应急响应能
力。
THANKS
感谢观看
04
海啸灾害应急预案的 主要内容
预警系统建设
建立海啸监测网络
在沿海地区建立海啸监测 站,实时监测海浪和潮汐 变化,及时发现海啸发生 的迹象。
预警信息发布
一旦监测到海啸发生,及 时发布预警信息,通过广 播、电视、手机短信等方 式通知沿海居民和游客。
预警级别划分
根据海啸的规模和影响范 围,将预警级别划分为不 同等级,以便采取相应的 应急措施。
培训与演练
定期对救援队伍进行培训和演练 ,提高队伍的应急反应速度和救
援能力。
社会力量动员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海啸灾害救援 工作,如志愿者组织、民间团体
等。
05
海啸灾害应急预案的 培训与演练
培训计划与内容
培训目标
提高应急救援人员和相关人员的海啸灾害应对能力,确保在灾害 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开展救援工作。
详细描述
海啸的形成与海底地质活动密切相关。海底地震、火山喷发或水下塌陷等地质活动会引发海水波动,形成海啸。 此外,气象条件和潮汐等水文因素也会对海啸的形成和传播产生影响。在特定的气象条件下,海啸的破坏力可能 会被放大,导致更大的损失。
海啸的历史与案例分析
要点一
总结词
历史上,海啸给世界各地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损失。
通过预案的宣传和教育,可以 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能 力,减少人员伤亡。
03

【优】海啸最全PPT资料

【优】海啸最全PPT资料
要记住,海啸有时会在地震发生几小时后到达离震源上千公里远的地方。
支柱。海底地震及其所引起的海啸,给人 而 列岛及附近海域的地震又占太平洋地震海啸的60%左右, 是全球发生地震海啸并且受害最深的国家。
发生海啸时,航行在海上的船只不可以回港或靠岸,应该马上驶向深海区,深海区相对于海岸更为安全。
类带来灾难。 1危害
FANFEN
Hale Waihona Puke 谢谢观看• 剧烈震动之后不久,巨浪呼啸,以摧枯拉朽之势,越过 海岸线,越过田野,迅猛地袭击着岸边的城市和村庄, 瞬时人们都消失在巨浪中。港口所有设施,被震塌的建 筑物,在狂涛的洗劫下,被席卷一空。事后,海滩上一 片狼藉,到处是残木破板和人畜尸体。[2] 返回
• 1.地震海啸发生的最早信号是地面强烈震动,地震波与海啸的到达有一 个时间差,正好有利于人们预防。如果你感觉到较强的震动,不要靠 近海边、江河的入海口。如果听到有关附近地震的报告,要做好防海 啸的准备,注意电视和广播新闻。要记住,海啸有时会在地震发生几 小时后到达离震源上千公里远的地方。
剧烈震动之后不久,巨浪呼啸,以摧枯拉朽之势,越过海岸线,越过田野,迅猛地袭击着岸边的城市和村庄,瞬时人们都消失在巨浪 中。 发生在环太平洋地区的地震海啸就占了约80%。 剧烈震动之后不久,巨浪呼啸,以摧枯拉朽之势,越过海岸线,越过田野,迅猛地袭击着岸边的城市和村庄,瞬时人们都消失在巨浪 中。 它以每小时600-1000公里的高速,在毫无阻拦的洋面上驰聘1万-2万公里的路程,掀起10-40米高的拍岸巨浪,吞没所波及的一切,有时 最先到达的海岸的海啸可能是波谷,水位下落,暴露出浅滩海底;
• 海啸发生时,震荡波在海面上以不断扩大的圆圈,传播 到很远的地方。它以每小时600-1000公里的高速,在毫 无阻拦的洋面上驰聘1万-2万公里的路程,掀起10-40米 高的拍岸巨浪,吞没所波及的一切,有时最先到达的海 岸的海啸可能是波谷,水位下落,暴露出浅滩海底;几 分钟后波峰到来,一退一进,造成毁灭性的破坏。[2]

第三章 海啸灾害 PPT

第三章 海啸灾害 PPT

4、海啸的类型(p113)
(1)近海海啸:本地海啸,海底地震发生在离海岸 几十千米或一二百千米以内,海啸波达到沿岸的时间 很短,只有几分钟或几十分钟,很难防御,灾害极大。
(2)远洋海啸:从远洋甚至横越大洋传播过来的海 啸波,波长可达几百千米,周期为几小时,在传播过 程中能量衰减很少,因而能传播到几千千米以外仍能 造成很大的灾害。
第二节 海啸的特点(p115)
一.海啸的特点 1、海啸波的波长非常长
2、能量大
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近海地震海啸能量: 震中区100km长、10km宽、2km厚的水体抬高了5米 E=mgh=1024(erg) 地震释放的地震波能量: 1025(erg) 海啸的能量相当地震波能量的1/10
相当于3座 100×104kw 的发电厂一 年的发电量
震级
断层运动方向
➢只有7级以上的大地震才能产生海啸灾害,小地震 产生的海啸形不成灾害。 ➢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发布海啸警报的必要条件:海 底地震的震源深度小于60km,同时地震的震级大于 7.8级。
➢只有那些海底发生激烈的上下方向位移的地震才产 生海啸
• (3)开阔并逐渐变浅的海岸条件
海啸要在陆地海岸带造成灾害,该海岸 必须开阔,具备逐渐变浅的条件。
3. 传播的速度快
海啸是海洋中的浅水波,波长>>海水深度。
特点:(1)没有色散,不同频率波的传播速度相同
(2)传播速度只与海水深度有关
v gh
海水深5000m,海啸波的速度为232m/s;835km/h;喷气式飞机 若近岸海水深100m,海啸波的速度为31.3m/s;112.7km/h;高速 公路汽车
海啸的产生需要满足三个条件:
(1)深海 深海海底上面具有巨大的水体,地震释放的能量可以转变为巨大 水体的波动能量。 (2)大地震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5第三章第三节自然灾害中的自救与互救公开课教学课件共16张PPT含三个视频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5第三章第三节自然灾害中的自救与互救公开课教学课件共16张PPT含三个视频

室外:尽量到开阔的空地,
降低重心,护好头部。
【讨论二】地震发生时,在不同的情况下我们 应该怎样做到有效避震?
要求:小组内讨论5分钟,注意在不同地区避震 的方法不同;每小组派代表复述。 (在家、影剧院、教室、行驶的汽车上、 百货商场、在野外)
不同地区的避震方法有别
要求: 认真观看视频材料,熟悉在不同地区的避 避震方法,正确的是( )
①在家里,可躲在床、桌子下 ②在影剧院,应迅速离开剧院 ,到室外开阔地 ③在教室里,可躲到书桌下或墙角处 ④在室 外要远离高层建筑、烟囱、桥梁等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地震时,若不幸被压埋在混凝土废墟下,下列自救方法正 确的是( )
【讨论一】在震前我们应做哪些准备?
1)家庭防震避震方案
(要求:讨论3分钟、每小组派一名代表复述内 容)
震前——防震准备——通常以家庭为单元
震前--防震准备 2)认识地震前兆
2.震中----避震
(1)瞬间抉择----“跑”还是“躲”----黄金12秒
室内:伏尔待定,利用三角空间
(2)避震方法
保护头部
3、震后自救和互救
1)震后自救的要点
学会处理外伤的基本方法。 保护好呼吸系统,尽量减少体力。
要有顽强的毅力和旺盛的求生意识---最重要的一点。
震后自救 如果被压怎么办?
设法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悬挂物或其他危 险物;搬开身边可移动的碎砖瓦等杂物,扩大活动空 间。 注意,搬不动时千万不要勉强,防止周围杂物进一步 倒塌;设法用砖石、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以防余震 时再被埋压;
A.不停的大声呼救 B.努力扒开废墟,直到成功
C.点燃蜡烛消除寂寞 D.用毛巾、衣袖捂住口鼻

关于海啸( tsunami)的PPT

关于海啸( tsunami)的PPT

Translation:
What does the Japanese word “tsunami” mean? Tsunami is a Japanese word with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harbor wave.” Represented by two characters, the top character, “tsu,” means harbor, while the bottom character, “nami,” means “wave.”
Tsunami vs. Wind Wave:
Tsunamis are often no higher than wind-driven beach waves but they are much more dangerous.
Historic tsunamis
• Highest or tallest The tallest tsunami ever recorded so far is the 1958 Lituya Bay megatsunami(立图亚湾巨型海啸), which had a record height of 524 m (1742 troyed town after being hit by a tsunami, caused by the 2004 Indian Ocean earthquake
The Development of a Tsunami:
• A tsunami starts when a huge volume of water is quickly shifted. This rapid movement can happen as the result of an underwater earthquake (when the sea floor quickly moves up or down), a rock slide, a volcanic eruption, or another highenergy event. • Not all earthquakes generate tsunamis. To generate tsunamis, earthquakes must occur underneath or near the ocean, be large and create movements in the sea floor. All oceanic regions of the world can experience tsunamis, but in the Pacific Ocean there is a much more frequent occurrence of large, destructive tsunamis because of the many large earthquakes along the margins of the Pacific Ocean.

高中地理 海洋地理 第三章 第一节 海洋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课件 鲁教版选修2

高中地理 海洋地理 第三章 第一节 海洋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课件 鲁教版选修2

3.这次海啸产生的原因是(双选) ( AD )
A.印度洋洋底大地震造成的 B.特大风暴潮引起的 C.海平面上升造成
D.板块移动岩层破裂引发的
4.对海啸灾害,合理有效的防灾措施是(双选) ( BC )
A.将人们迁离海岛
B.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 C.在海岸复种红树林保护海岸 D.增高海岸堤防围海造陆
风暴潮
二、风暴潮和海啸
请你阅读课文59页至60页思考: 什么是风暴潮?可能造成哪些危害? 引发的原因主要是什么?我国和世 界风暴潮多发地区分别在哪里?
(一)风暴潮
1.什么叫风暴潮?
2.风暴潮有什么样的特点?
3.风暴潮会产生哪些危害?
欧洲的英 国、比利 时、荷兰、 德国、丹 麦、挪威、 波兰等国
北美的美国 和加拿大
一、海洋自然灾害的类型
请你阅读课文58页第一段 思考:海洋自然灾害的类型 有哪些?请举例说明。
定义:
因海洋环境发生异常或剧烈变化而 导致的自然灾害。
类型:
一、 受海水扰动或状态骤变而引发的灾 害。如:风暴潮、海冰等; 二、 海底岩石圈震动引发的灾害。 如:海底地震、海底火山喷发、海啸等; 三、 大气扰动产生的灾害。如:海面风 灾等;
通过对孟加拉湾受风暴潮危害严重 的原因的分析,你能否总结出风暴潮灾害 的轻重与受灾地区的哪些因素有关?
(二)海啸
这两张12月30 日发布的卫星图片 显示的是:印度尼 西亚亚齐省首府班 达亚齐海滨地区受 海啸袭击前后的情 形。其中,上图拍 摄于6月23日,下 图拍摄于12月28日 的海啸发生期间。
定义:指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水下塌
陷和 滑坡引起的涌向海湾或海港的破坏性 大浪。
地震海啸形成的基本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震发生后,海啸波又以每小时 700公里的速度,横扫了西太平洋岛屿。仅仅 14个小时,就到达了美国的夏威夷群岛。到达夏威夷群岛时,波高达 9——10米; 不到1天的时间,海啸波走完了大约1.7万公里的路程。到达了太平洋彼岸的日本列 岛。此时,海浪仍然十分汹涌,波高达6——8米,最大波高达 8.1米。翻滚着的激浪 肆虐着日本诸岛的海滨城市。
海啸的产生需要满足三个条件:
(1)深海 深海海底上面具有巨大的水体,地震释放的能量可以转变为巨大水体的波动能量 (2)大地震 只有7级以上的大地震才能产生海啸灾害,小地震产生的海啸形不成灾害。太平洋海 啸预警中心发布海啸警报的必要条件:海底地震的震源深度小于60km,同时地震的 震级大于7.8级。 并不是所有的深海大地震都产生海啸,只有那些海底发生激烈的上下方向位移的地 震才产生海啸。 (3)开阔并逐渐变浅的海岸条件
海底大滑坡
3 000人死亡
2004年12月26日 印度尼西亚
>10
地震
283 000人死亡 15
第3章 海啸灾害
1755年里斯本地震和海啸
地震震级8.4~8.7之间,非洲 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产生
16
第3章 海啸灾害
1960年智利大地震及其引发的夏威夷海啸
从5月21日凌晨开始,在智利的蒙特港附近海底,突然发生了世界地震史上罕 见的强烈地震。震级之高、持续时间之长、波及面积之广,实属少有。大地震一直 持续到6月23日,在前后1个多月的时间内,先后发生了225次不同震级的地震。震 级在7级以上的有10次之多,其中震级大于8级的有3次。
第3章 海啸灾害
一、海啸
1、什么是海啸
Tsunami:日文,tsu汉字是津,表示港湾;nami汉字是波,表 示波浪。港湾中的波浪大部分产生于深海地震,能量巨大。
由海底地震、火山喷发、泥石流、滑坡等海底地形突然变化所引发的具有 超长波长和周期的大洋行波。
1
第3章 海啸灾害
海啸是海洋中的浅水波,波长>>海水深度,海啸波的周期可达1小时,波长可达700km
40
海底火山喷发
30 000死亡
1896年6月15日
日本本州
24
地震
26 000人死亡
1933年3月02日
日本本州
>20
地震
3000人死亡
1946年4月01日 阿留申群岛
>10
地震
159人死亡,损失2 500万美元
1960年5 月13日
智利
>10
地震
智利:909人死亡,834人失踪;日本:12、海啸波的波长非常长
9
第3章 海啸灾害
2、能量大
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近海地震海啸能量: 震中区100km长、10km宽、2km厚的水体抬高了5米 E=mgh=1024(erg) 地震释放的地震波能量: 1025(erg) 海啸的能量相当地震波能量的1/10
相当于3座 100×104kw 的发电厂一 年的发电量
2
图3-4 2004 年印度尼西 亚地震引发 的印度洋地 震海啸过后, 斯里兰卡南 边的一个小 镇加勒 (Galle) 道路完全被 倒塌的房屋 阻塞
图3-5 2005
年印度海滨城
市金奈遭遇地
震海啸时的情

3
第3章 海啸灾害
2、海啸产生的条件
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近海是印度-澳洲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的地方,在 5000km长 的弧形地带,两大板块发生碰撞,平均每年缩短5-6cm。地震时,长期积累的弹性 能量瞬间释放了出来,其中一个板块急剧逆冲到另一个板块之下,上千千米长、几 百千米宽、几千千米深的海水瞬间被抬高了几米,然后以波动的方式向外传播。
6
印尼
泰国
7
2004印尼海啸前后卫星照片,/gb/content/2004-12/31/content_1878772.htm
第3章 海啸灾害
2004年印度洋海啸班达亚齐前后照片,/dispbbs.asp?boardid=127&id=147816
海啸的产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具备了上述三个条件但只有一部分地震(约占
海底地震总数的1/5~1/4)能产生海啸,多数人认为只有伴随有海底强烈垂直运动
的地震才能产生海啸
4
第3章 海啸灾害
5
第3章 海啸灾害
3、海啸的类型
(1)近海海啸:本地海啸,海底地震发生在离海岸几十千米或一二百千 米以内,海啸波达到沿岸的时间很短,只有几分钟或几十分钟,很难防御, 灾害极大。 (2)远洋海啸:从远洋甚至横越大洋传播过来的海啸波,波长可达几百 千米,周期为几小时,在传播过程中能量衰减很少,因而能传播到几千千 米以外仍能造成很大的灾害。 1755年里斯本地震海啸是本地海啸,1960年智利地震在夏威夷造成的海啸 属于远洋海啸。
10
第3章 海啸灾害
3、传播的速度快 海啸波的速度v= gh
海水深5000m,海啸波的速度为232m/s; 海水深100m,海啸波的速度为31.3m/s
11
第3章 海啸灾害
12
第3章 海啸灾害
4、海啸与其他海水中的波动的区别
根据恢复力的不同,海水中的波动可分为: 重力波、潮汐波、涟波、声波
海啸与海浪和风暴潮的不同 (1)成因不同 (2)波长不同 (3)传播速度不同 (4)激发的难易程度不同
这次地震,是世界上震级最高、最强烈的地震,震级高达 8.9级,烈度为11度, 影响范围在800公里长的椭圆内。大震过后,接踵引发了大海啸。海啸波以每小时几 百公里的速度横扫了太平洋沿岸,速度达750km/时,波高最高达25米,把智利的康 塞普西翁、塔尔卡瓦诺、奇廉等城市摧毁殆尽,造成200多万人无家可归。在这次大 海啸的灾变中,除智利首当其冲之外,还波及到相当广泛的地区。太平洋东西两岸, 如美国夏威夷群岛、日本、俄罗斯、中国、菲律宾等许多国家,都受到了不同程度 影响,有的损失也十分惨重。
13
第3章 海啸灾害 三、海啸灾害
1、历史上的海啸
14
第3章 海啸灾害
表3-2 历史上破坏巨大的海啸
日期
发源地
浪高
产生原因
备注
1755年11月01日 大西洋东部
5~10
地震
摧毁里斯本,死亡60 000人
1868年8月13日 秘鲁—智利
>10
地震
破坏夏威夷、新西兰
1883年8月27日
印度尼西亚 Krakatau
1964年3月28日 美国阿拉斯加
6
地震
阿拉斯加州死亡119人,损失1亿美元
1992年9月02日
尼加拉瓜
10
地震
170人死亡,500人受伤,13 000人无家可归
1992年12月02日 印度尼西亚
26
地震
137人死亡
1998年7月12日
日本
11
地震
200人死亡
1998年7月17日 巴布亚新几内亚
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