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变速汽车智能换档控制系统研究

合集下载

自动变速器换挡杆电子控制器设计研究

自动变速器换挡杆电子控制器设计研究
( .Sho o uo o v, ogi nvrt, hnh i 0 84 C i ; 1 col f tm t eT njU i sy Sag a 2 10 , hn A i ei a
2 ntueo Ids i cec,h nvrt o o y, oy 5 8 0 ,印a ) .Istt fn uta SineteU i sy f ko T ko13— 5 5 J n i rl e i T
Absr c : h f lv r p sto S o e o h s mp ra tsg a s i h u o tc ta s s in c n r1 Au o t a t S i e e o ii n i n ft e mo ti o t n in l n t e a tmai r n miso o to . t — t mai r n miso h f l v rc n r ls se i t id. n e s i e e ee t n me h d i as d. hi tc ta s s in s i e e o to y t m S sud e a d a n w h f l v r d tci t o S r ie T s t t o
现代汽车 自动变速器大都靠液压系统驱动换挡元
件 , 挡杆 在驾 驶员 和 液 压控 制 机 构 中 的换 挡 滑 阀之 换
摘 要 : 挡杆 位 置信 号是 汽车 自动 变速 器最 重要 的控 制信 号之 一 。对 自动 变速 器换 挡 杆 电控 系统进 行 换
了研 究 , 出了一 种换 挡杆 位置检 测 方案 , 方案 不仅 可 实现 换挡 杆 在 各 固定 挡 位 的检 测 , 可 实现 换 提 该 还
挡杆在瞬态位置的检测。设计并制作 了控制器的硬件 电路 , 软件方面着重对 系统故障诊 断功能进行 了

AMT变速箱研究

AMT变速箱研究

AMT变速箱研究自动手动变速箱(AMT)是一种结合了手动变速箱和自动变速箱的传动系统。

它由机械和电子系统组成,提供了更高的驾驶舒适度和更好的燃油经济性。

AMT变速箱的研究专注于提高其性能、可靠性和效率,以满足不断变化的汽车市场需求。

首先,AMT的研究着眼于提高其换挡的平顺性和速度。

传统的手动变速箱需要驾驶员通过操作离合器和挡杆来换挡,这在行车中可能会产生颠簸和顿挫感。

AMT的机械部分通过电子控制将换挡过程自动化,从而消除了这些不平顺的换挡感觉。

研究人员通过优化传动比和最佳换挡策略,使得AMT变速箱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换挡,并且换挡过程的顺畅性接近于自动变速箱。

这种改进提高了驾驶员的舒适度和驾驶体验。

其次,AMT的研究还着眼于提高其可靠性和耐久性。

AMT变速箱的机械部分包括离合器、齿轮和轴等重要部件,它们承受着高负载和频繁的运动。

因此,研究人员致力于改善这些部件的设计和材料选择,以提高它们的强度和耐磨性。

此外,他们还通过改进冷却和润滑系统,降低了传动部件的温度和摩擦,从而延长了变速箱的使用寿命。

同时,AMT的研究还专注于提高其燃油经济性。

AMT变速箱的电子控制系统可以根据车速、转速和驾驶模式等信息进行智能换档,以获得最佳的燃油效率。

研究人员通过改进传感器和控制算法,使得AMT变速箱能够及时准确地感知和响应驾驶需求,从而实现更高的燃油效率。

此外,他们还通过减小机械部件的重量和减少机械损失,进一步提高了AMT变速箱的燃油经济性。

还值得一提的是,AMT变速箱的研究也在不断拓展其应用领域。

除了在传统燃油车上的应用外,研究人员还将AMT变速箱应用于混合动力和电动汽车中。

他们利用AMT变速箱的高效和可控性,在混合动力系统和电动驱动系统中优化功率输出和驾驶舒适度。

此外,AMT变速箱还在商用车辆和公共交通工具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以提高运输效率和乘坐舒适度。

总之,AMT变速箱的研究致力于提高其性能、可靠性和效率。

通过改进换挡平顺性和速度,提高可靠性和耐久性,以及优化燃油经济性,AMT 变速箱为驾驶员提供了更好的驾驶体验和更高的燃油效率。

《AMT起步过程的控制方法及换挡过程研究》范文

《AMT起步过程的控制方法及换挡过程研究》范文

《AMT起步过程的控制方法及换挡过程研究》篇一一、引言自动机械传动系统(AMT,Automated Mechanical Transmission)作为一种将传统的机械传动系统与现代自动化控制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已经逐渐成为现代汽车传动系统的重要发展方向。

AMT通过电子控制系统实现对传统离合器和变速器操作的自动化,以提高汽车的驾驶性能和乘坐舒适性。

本文主要对AMT 的起步过程控制方法及换挡过程进行研究,探讨其运行机制和控制策略,以期望提升汽车行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二、AMT起步过程的控制方法AMT的起步过程涉及到离合器的控制、发动机的输出控制以及车辆速度的同步协调。

在这个过程中,起步控制方法直接影响到汽车的行驶平稳性和油耗。

1. 离合器控制在起步过程中,离合器的控制是关键。

通过精确控制离合器的接合速度和力度,可以有效地减少起步过程中的冲击和振动。

一般采用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等智能控制方法,根据车辆的运行状态和驾驶员的意图,自动调整离合器的接合速度和力度。

2. 发动机输出控制发动机的输出是驱动汽车的主要动力源。

在起步过程中,发动机应能迅速地达到其最佳工作状态,提供足够的动力以使汽车平稳起步。

这需要精确地控制发动机的燃油供应、点火时机等参数,以达到最佳的动力性能和油耗性能。

3. 速度同步协调在起步过程中,车辆的加速度和速度应保持同步协调。

这需要综合考虑车辆的负载、道路状况、驾驶员的意图等因素,通过电子控制系统对发动机和离合器进行精确的控制,以实现车辆的平稳起步。

三、AMT换挡过程研究AMT的换挡过程涉及到对变速器和离合器的精确控制,其换挡的平顺性和速度直接影响到汽车的驾驶性能和乘坐舒适性。

1. 换挡逻辑控制换挡逻辑是AMT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根据车辆的行驶状态(如车速、发动机转速等)以及驾驶员的意图(如加速、减速等),自动确定最佳的换挡时机和换挡模式。

通过精确的换挡逻辑控制,可以有效地减少换挡过程中的动力损失和油耗。

面向自动变速车辆Fast-0ff工况换挡控制策略研究

面向自动变速车辆Fast-0ff工况换挡控制策略研究

面向自动变速车辆Fast-0ff工况换挡控制策略研究随着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自动变速车辆已经成为了我们日常出行中最为常见的车型之一。

尤其是在市区道路上,自动变速车辆具有更加灵活的驾驶性能和更高的驾驶舒适度,满足了人们对于城市通勤的需求。

而在这些车辆中,换挡控制策略则是关键的一环,特别是Fast-0ff工况下的换挡控制更是需要被重点关注。

因此,本文就面向自动变速车辆Fast-0ff工况换挡控制策略展开研究。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Fast-0ff工况。

在汽车工况中,车辆在快速加速的状态下,并且在达到最高速度后迅速减速,这个过程被称为Fast-0ff工况。

在这个工况下,由于车辆快速减速而产生的惯性力较大,容易对变速器和转动部件造成不利影响,甚至会对车辆稳定性造成影响。

因此,在Fast-0ff工况下换挡控制策略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般来说,自动变速车辆的换挡控制策略分为三大类:固定换挡控制策略、启发式换挡控制策略和优化换挡控制策略。

前两者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不足,例如固定换挡控制策略只能固定使用某些特定的换挡模式,而启发式换挡控制策略在不同工况下很难得到最优解。

因此,研究和应用优化换挡控制策略是目前的趋势。

其中,适合自动变速车辆Fast-0ff工况的优化换挡控制策略有以下几种:基于动态规划算法的换挡预测控制策略、基于模糊PID控制算法的换挡预测控制策略、基于模拟退火算法的最优换挡控制策略等等。

这些应用极为广泛的优化算法都能够实现对于自动变速车辆在Fast-0ff工况下的最优换挡控制,提高整个系统的综合性能。

除此之外,现代汽车技术还有针对Fast-0ff工况换挡控制的其他策略,例如根据车速、车身加速度等自适应进行换挡的换挡策略、通过补偿惯性力的影响,预测合适时间的换挡策略。

这些策略都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车辆在Fast-0ff工况下的换挡失误率,提高变速器的使用寿命,达到更加稳定和舒适的驾驶体验。

综上所述,Fast-0ff工况下的换挡控制策略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2024年AMT车辆起步模糊控制及其执行机构特性研究》范文

《2024年AMT车辆起步模糊控制及其执行机构特性研究》范文

《AMT车辆起步模糊控制及其执行机构特性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自动机械式变速器(AMT)技术因其高效、节能、环保等优点,在汽车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AMT车辆起步控制作为其核心技术之一,直接关系到整车的驾驶性能和乘坐舒适性。

本文将针对AMT车辆起步模糊控制及其执行机构特性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AMT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二、AMT车辆起步模糊控制研究1. 模糊控制理论概述模糊控制是一种基于模糊集合理论、模糊逻辑推理和模糊决策技术的控制系统。

在AMT车辆起步过程中,由于系统非线性和不确定性的存在,传统控制方法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的控制效果。

而模糊控制能够有效地处理这类问题,通过模拟人的思维方式和经验知识,实现对复杂系统的精确控制。

2. 模糊控制在AMT车辆起步中的应用在AMT车辆起步过程中,模糊控制主要用于对发动机扭矩、离合器压力、车辆速度等参数进行实时调整和控制。

具体而言,通过建立模糊控制系统,根据车辆的行驶状态和驾驶员的意图,对起步过程中的各个参数进行模糊化处理,并运用模糊推理和决策技术,实现对车辆起步的精确控制。

三、AMT车辆执行机构特性研究1. 执行机构概述AMT车辆的执行机构主要包括离合器执行机构和选换挡执行机构。

离合器执行机构负责控制离合器的分离和结合,选换挡执行机构则负责实现车辆的换挡操作。

这些执行机构的性能直接影响到AMT车辆的驾驶性能和乘坐舒适性。

2. 离合器执行机构特性研究离合器执行机构是AMT车辆起步过程中的关键部件,其性能直接影响到起步的平稳性和换挡的顺畅性。

本文将通过对离合器执行机构的结构、工作原理、性能参数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其特性及影响因素,为优化离合器执行机构的性能提供理论依据。

3. 选换挡执行机构特性研究选换挡执行机构是AMT车辆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直接影响到车辆的换挡速度和换挡平顺性。

本文将通过对选换挡执行机构的选换挡策略、执行元件、控制系统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其特性及优化方法,以提高AMT车辆的换挡性能。

汽车自动变速器换挡规律的研究

汽车自动变速器换挡规律的研究

iii
河北工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目录
第一章
§1-1 §1-2 §1-3 §1-4
绪论 ··································································································································· 1
分类号: U D C:
密级: 编号:




汽车自动变速器换挡规律的研究
李敏
指导教师姓名:
崔根群 张跃贞
教 授 高 工
河北工业大学 南宫市经济贸易总公司
申请学位级别:工程硕士 论文提交日期:
学科、专业名称:机械工程 论文答辩日期:
2011 年 8 月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工业大学
答辩委员会主席: 评 阅 人: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名:
日期:
汽车自动变速器换档规律的研究
汽车自动变速器换档规律的研究 摘 要
我国汽车产业正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这些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 汽车已经开始进入家庭,但是由于受成本制约,目前在中国的汽车上手动变速器的大多 是自己生产的,一方面,手动传动,提高了驾驶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也对汽车的行驶 安全造成不利的影响。 当汽车配备有自动变速器后, 不仅使驾驶人员的操作更加的方便、 使汽车档位变换更加平稳、能够极大的提高汽车的舒适与安全性能,由汽车自动变速器 的电子控制单元来自动选择最好的档位变换机会, 尤其是对非职业司机人员的驾驶提供 便利。 为了研究自动变速器系统的发展,应该对先研究液力变矩器的动力传输性能,和汽 车的发动机作为主要动力传输系统的自动变速器进行分析, 最终实现整个动力系统相互 匹配的优化控制。 在本论文中,系统分析的基础是自动变速器的组成和自动变速器的工作原理,描述 了汽车发动机以及作为离合器功能的液力变矩器的输入/输出的特点, 以及对两者间的工 作特点进行了分析以及选择,我们最终获取了自动变速器的静态和动态的模型,选择了 自动变速器的正确的档位变换规律, 另外本文在车辆的加速性能与燃油的消耗量的基础 上,与通用装备的一款自动变速器相结合,设计了双参数动力性与经济性的档位变换规 律以及综合档位变换的规律,同时以汽车动力学方程的设计参数作为基础,通过 MATLAB / Simulink设立了仿真模型,通过对汽车档位变换逻辑的研究,通过仿真软件 MATLAB/ Stateflow计算出了最好的档位变换规律,仿真模型仿真的分析能够有效的验 证方案的合理性。仿真结果表明,我们构造设计是合理的档位变换规律。 关键词:电控自动变速器,仿真,档位变换规律,液力变矩器

汽车自动变速器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汽车自动变速器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汽车自动变速器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摘要: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环保意识越来越强。

如今新能源汽车产业也在不断的兴起,并且逐步朝向智能化、自动化、电动化的方向发展,因而对于一直以来都是以传统动力驱动为主的汽车变速器技术提供了新的发展要求。

关键词:汽车;自动变速器;发展趋势引言自动变速器,通常来说是一种可以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能根据路面状况和车辆行驶状况自动改变齿轮传动比的装置,使驾驶员无需手动操作档杆,降低了驾驶者的操控负担。

自动变速箱的作用有:(1)实现传动比在较大范围内变化,让发动机运转在较为理想的环境下,并且能够扩大车轮的转矩和转速的配比,从而提高车辆对路况的适应能力。

(2)实现倒车行驶并且不改变发动机转矩。

(3)实现空档,从而中断发动机的动力供给。

自1939年,美国Buick汽车公司首次在其Oldsmobile轿车上装用液力变速器以来,逐渐出现了基于发动机工作信号自动控制换档的液力变速器,使自动变速器进入蓬勃发展时期。

法国Renault汽车公司于60年代末首次将电子元件应用于自动变速器,此后日本汽车公司陆续采用该项技术。

1982年,丰田汽车公司在其研发的电子控制变速器系统中采用电子控制单元技术,实现了电控变速系统的飞速发展。

电控自动变速器与发动机输出特性相匹配,在乘用车和商用车上已广泛应用。

1自动变速器的特点1.1驾驶性能优良汽车驾驶性能的好坏,除与汽车本身的结构有关外,还取决于正确的控制和操纵。

自动变速器可以按照预先设定的最佳换档规律自动变换档位,让汽车在不同的运行条件下都能同时兼顾发动机的最低油耗和变速器的最高效率,因而特别适合于非职业驾驶。

1.2自适应能力强自动变速装置的档位变换不但快,而且平稳,提高了汽车的乘坐舒适性。

通过液体传动或微电脑控制换档,一方面能在一定范围内实现无级变速,大大减少了行驶过程中的换档次数,另一方面可以消除或降低动力传动系统中的冲击和动载。

试验结果表明,在坏路段行驶时,自动变速的车辆传动轴上,最大动载转矩的峰值只有手动变速器的20%~40%。

工程车辆变速器电液换挡控制系统研究

工程车辆变速器电液换挡控制系统研究

工程车辆变速器电液换挡控制系统研究摘要:为了提高工程车辆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工程车辆变速器多采用多挡位动力换挡,并采用自动变速技术。

由于工程车辆工作条件恶劣、工况复杂,在制定换挡策略时,应根据工程车辆的特殊工作条件制定出相应的换挡策略。

换挡策略是控制器软件设计基础,换挡时刻的选择直接影响车辆的燃油经济性和动力性。

工程车辆自动变速器电控系统一般要实现以下功能:1)挂挡启动保护功能;2)变矩器闭锁功能;3)控制挡位变换功能;4)倒挡警报功能。

液控系统要满足换挡过程平稳,换挡冲击小等要求。

根据不同的工程机械和整车布局,控制系统要实现的功能亦有所不同。

例如装载机换挡频率很高,强制降挡功能是装载机所特有的功能。

基本原理是:当装载机以前进Ⅱ挡接近物料时,按下强制降挡按钮,控制系统会执行特有的换挡程序。

即变速器自动变成前进Ⅰ挡,以增大动力和减少换挡时间。

当装料完成,换挡手柄置于后退挡时,强制降挡功能将自动取消。

这就减少了驾驶员在作业过程中的换挡次数,缩短了换挡时间。

关键词:工程车辆;变速器;电液换挡控制;系统研究引言工程车辆作业环境复杂恶劣,经常需频繁操纵换挡,作业时传动系统效率往往不高。

自动换挡技术在工程车辆上的应用可以改善车辆操纵性,提高作业效率。

此外,换挡过程控制技术也影响着车辆平顺性和传动系零部件使用寿命。

为此,针对工程车辆变速器电液控制系统的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换挡品质与控制规律1.1换挡平稳性对换挡品质的研究有助于制定出更好的平稳换挡策略。

工程机械工况复杂,对换挡品质的影响因素很多。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换挡动作的时序匹配。

即由于离合器摩擦元件接合过程不平稳造成的冲击,以Ⅰ挡升入Ⅱ挡为例分析。

理论上,要求换挡过程中Ⅰ挡离合器分离的同时Ⅱ挡离合器正好接合,两者动作同时发生,不出现分离与接合时序的重叠或间断。

如出现换挡重叠,其效果如同挂上双挡,会产生急剧的转矩扰动而形成换挡冲击;如出现换挡间断,其效果如同挂上了空挡,先导致动力中断,然后接合挂挡,产生换挡冲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动变速汽车智能换档控制系统研究
自动变速汽车智能换档控制系统研究
(一)引言
换档控制策略是汽车自动变速控制的关键技术。

传统的基本换档规律按照换档控制参数的不同,有单参数换档规律、两参数换档规律和三参数换档规律。

然而不论是基于稳定行驶工况的两参数换档规律,还是基于动态过程的三参数换档规律,都只能反映汽车的行驶状态,而没有充分考虑驾驶员操纵意愿以及汽车行驶环境对换档时刻的影响。

因此,近年来智能控制理论不断地被引人到汽车换档控制研究中来。

目前,基于智能换档控制策略的研究主要有两条路径:第一,应用智能控制理论等一些方法自动识别出当前行驶中的驾驶员意图和汽车行驶环境,以此调整或选择合适的换档规律进行换档控制;第二,利用驾驶员的驾驶经验及相关专家的知识形成模糊推理规则,根据当前汽车行驶参数,直接推理输出档位的基于专家系统的换档控制策略。

本文将根据第一条路径,详细阐述不同驾驶员意图和行驶环境的识别方法及相应的换档控制策略,并以此建立汽车智能换档控制系统。

(二)基本换档规律的弊端
汽车基本换档规律包括最佳动力性和最佳经济性换档规律。

最佳动力性换档规律是在汽车行驶加速度曲线上,取同一油门开度下相邻两档加速度曲线的交点,然后将不同油门下相邻两档加速度的交点连成曲线而获得的。

最佳经济性换档规律则是保持油门不变,以原地起步连续换档加速至某一车速时,总油耗最小为目标函数而求得的。

因此,当汽车的实际行驶环境和汽车行驶状态与求解最优换档规律的实验条件相近时,传统的换档规律给出的是使某一指标最优的档位,如最佳经济性、最佳动力性。

但是当汽车实际行驶条件与最优规律求解过程设定的条件有较大差别时,显然给出的档位不是最优的或在某些区域不是最佳的。

此外,当汽车行驶中某一段时间内追求的操作目标与优化目标不一致时,最优规律给出的档位或确定的换档点就可能是无法接受的。

例如,在坡道行驶时的换档循环问题,低附着路面下的打滑问题,以及在拥挤市区行驶时的频繁换档问题等。

由此我们发现,自动变速系统必须识别出行驶中的驾驶员意图和当前的行驶环境,然后据此调整或选择相适应的换档规律。

以下我们将用汽车上通用传感器信号来获知汽车行驶状态参数和驾驶员操纵特征参数,以此来推知驾驶员意图和汽车行驶环境。

(三)驾驶员意图的识别
一般来说,驾驶员驾驶汽车采用大油门开度或急踩油门加速时,表明他需要很强的加速性能,则此时自动变速应选择最佳动力性换档规律;当油门开度不大,汽车在平直公路上高速行驶时,表明他需要较高的燃油经济性,所以此时应选择最佳经济性换档规律;然而驾驶员意图不只是这两种情况,更多的时候,驾驶员希望的是能够兼顾动力性和经济性的中间规律。

因此本文提出用[0,1]中的一个实数来描述这种驾驶员的意图,称之为“经济性权数”,相应地动力性权数二1-经济性权数(1)
显然,最佳动力性换档规律的经济性权数为0,最佳经济性换档规律的经济性权数为1。

图1是驾驶员意图识别算法的框图。

我们把驾驶员意图识别分为两种情况:行驶工况和制动工况,以是否踩制动踏板来判别。

对于行驶工况,以油门开度和油门开度变化率,这两个驾驶员操纵特征参数为输人,以经济性权数为输出,建立驾驶员意图识别模糊推理系统。

图2为模糊推理识别结果。

对于制动工况,对制动减速度进行归一化处理,使最大制动减速度对应动力性权数1,制动减速度零对应动力性权数0,这样就建立了制动减速度与动力性权数的一一对应。

识别了当前的驾驶员意图,获得相应的经济性、动力性权数之后,以此计算。

相应的换档规律,即可较好地体现驾驶员的意图。

(四)汽车行驶环境识别及相应换档策略
1.上坡的识别及换档策略
汽车行驶在上坡路面上,行驶阻力明显增加,同时驾驶员对油门踏板的操作也显着:区别于平直路面上行驶,图3为一段时间内油门和油门开度变化率出现时间统计分布图。

由图可见,由于行驶阻力的增加,上坡行驶时的油门开度和油门开度变化
率明显增加。

但是我们知道,在汽车起步或加速时,油门开度和油门开度变化率也有相同的变化,所以我们再引入两条推理规则来识别上坡道路:(1)车速较高;(2)油门开度较大,而加速度较小。

由此,我们建立了油门开度、油门开度变化率、车速、加速度4个参数为输入,上坡指数为输出的模糊推理系统,如图4所示。

上坡指数取4个输入参数推理的最小值作为系统的推理输出,当换档控制系统检测到上坡指数大于某一值时,即认为当前处于上坡路面。

上坡模式下,为克服行驶阻力,提供较大牵引力,一般较高车速时才升档。

同时可根据上坡指数相应增大换档延迟来避免换档循环。

2.下坡的识别及换档策略
汽车下坡时,一般油门开度为零,而行驶加速度为正值,换档控制系统则依此可识别汽车当前处于下坡路面。

汽车处于下坡路面时,往往先禁止升档;若驾驶员踩制动踏板,则降一档,以提高发动机制动效果;若降档后仍然加速,则再降一档,直到利用发动机制动可以使汽车平稳下坡。

当然在此过程中,还要监测发动机转速,以避免过快降档,造成发动机超速。

3.低附着路面的识别及换档策略
低附着路面主要是指湿滑路面和雪地路面,它的识别主要依靠ABS通过CAN;总线传送过来的4个轮速传感器的信号。

设前左、前右、后左、后右4个车轮角速度为ω-1、ω-2、ω-3、ω-4,则前轮驱动汽车的驱动轮滑转率可定义为
然而强烈制动和小半径曲线行驶时,滑转率也较高,所以必须排除这两种工况的干扰。

因此,为保证准确性,低附、着路面识别判据可概括为:当制动灯卜不亮,横向加速度小于一定值的情况下,若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驱动轮滑转率大于规定值,则认为当前为低附着路面。

其中横向加速度的算法如图5所示(L为两轮间距,R为弯道半径,α-h为横向加速度)。

低附着路面下的换档控制策略主要是为了保证行驶稳定性,避免打滑现象,所以可概括为:加大换档延迟,减少换档次数,避免扭矩跳跃;提前升档、推迟降档,一以二档起步,限制过大驱动扭矩等。

4.拥挤市区的识别及换档策略
汽车在拥挤的市区行驶,其行驶状态参数和驾驶员操纵特征参数具有一定的统计分布特性,如图6所示。

由图可见,以轴矩系数(驱动轴转矩/转速)和汽车平均车速为识别参数,可较好的区分市区、郊区和高速公路。

其中轴矩系数可通过油门开度、发动机转速和当前档位的变速比计算得到。

同时,从图中还可以发现,在拥挤的市区和郊区两个统计区、域中有一小块重叠部分。

这是由市区和郊区行驶本身的模糊性所引起的,因此对这部分重叠区域采用保持上一次识别结果的处理方法。

由于在拥挤的市区内行驶,基本处于走走停停的状态,所以为提高乘坐舒适性,降低油耗,在识别出市区环境后,应禁用一档,以二档起步行驶。

(五)汽车智能换档控制系统
在驾驶员意图和行驶环境识别的基础上,我们建立了汽车智能换档控制系统,如图7所示。

该系统对不同行驶环境识别具有优先级,当系统识别出低附着路面时,直接调用控制器内存4条换档规律中的低附着换档规律,而忽略其他识别结果。

驾驶员意图识别优先级最低,以识别结果“经济性权数”来对最佳动力性、最佳经济性规律进行权重计算,得到符合驾驶员意图的换档规律。

坡道识别不自备换档规律,对相应的驾驶员意图规律做一定修正。

拥挤市区识别
优先级也较低,识别后即调用内存中的拥挤市区换档规律。

这样,系统根据不同的识别结果,选择、计算或修正不同的换档规律,实现了汽车自动换档控制。

(六)结论
本文分析了传统自动变速基本换档规律的弊端,引人了驾驶员意图识别和汽车行驶环境识别,建立了智能换档控制系统。

图8为上坡工况下两种换档控制的对比试验图。

由图可见,智能换档控制系统在识别了上坡工况,修正了换档规律后,车速和油门开度都相对稳定了,换档循环也消失了,说明该系统能较好地解决基本换档规律所出现的问题,使汽车具有更好的动力性、经济性和乘坐舒适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