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地系统介绍

合集下载

低压接地系统介绍

低压接地系统介绍
接地系统。常有信号(弱电)防雷地和电源(强电)防雷地之分,区分的原
因不仅仅是因为要求接地电阻不同,而且在工程实践中信号防雷地常附在信
号独立地上,和电源防雷地分开建设。
2. 机壳安全接地
机壳安全接地是将系统中平时不带电的金属部分(机柜外壳)与地之间形成
良好的导电连接,以保护设备和人身安全。
4
接地概念及分类
●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的叫工作接地
这里的分类是指接地工程设计施工中考虑的各种要求,并不表示每种“地”
都需要独立开来。相反,除了有地电信号抗干扰、设备本身专门要求等特殊
要求之外,提倡尽量采用联合接地的方案。
3
接地概念及分类
保护接地(PE)
1.
防雷接地
防雷接地是受到雷电袭击(直击、感应或线路引入)时,为防止造成损害的
地装置的措施。如果无重复接地,当零线发生意外断线时,断线后面
任一设备均会因绝缘损坏而使外壳带电,这一电压通过中性线引到所
有接零设备的外壳,操作人员接触任一设备的外壳,都会存在危险。
有了重复接地装置,在发生上述情况时,就产生接地电流I 。若忽略
火线与零线的导线电阻,则接地电流为断线后面零线上的电压/
线(相对零电位)。此处信号一般指模拟信号或者能量比较弱的数字信号,易受电
源波动或者外界因素的干扰,导致信号的信噪比(信号中有效成分的功率与噪声成
分功率之比)下降。信号地通常需要采取隔离技术。
4.模拟地
数字地(DG)是系统中模拟电路零电位的公共基准地线。由于模拟电路既承担小信
号的处理,有承担大信号的功率处理;既有低频的处理,又有高频处理;模拟量从
及接线电压的单相设备仍可继续运行。但需在低压进线侧装设绝缘监
测装置,以便在发生一相接地故障时发出报警信号。

接地系统详细讲解

接地系统详细讲解

接地系统详细讲解接地系统详细讲解一、接地系统的作用1、接地系统的作用是将电气设备、电气线路及载体的接地电阻降至最低,以减少人身和设备的电击危险,减少线路遭受外界电磁干扰;2、接地系统的作用是保护电气设备和电气线路不受外界的电磁干扰,保证电气设备的正常工作;3、接地系统的作用是为电气设备提供安全的电源,防止因不良线路和电源引起的危险。

二、接地系统的类型1、植物接地系统:植物接地系统是由植物接地电阻器(PGR)和接地线(GND)组成,在电气设备接地系统中,植物接地电阻器可以将电气设备的接地电阻降至最低,以保护人身和设备免受电击危险。

2、接地极系统:接地极系统是由接地极(GND)和接地线(GND)组成,接地极可以将电气设备的接地电阻降至最低,以保护人身和设备免受电击危险。

3、电抗器接地系统:电抗器接地系统是由接地电抗器(GND)和接地线(GND)组成,在电气设备接地系统中,接地电抗器可以将电气设备的接地电阻降至最低,以保护人身和设备免受电击危险。

三、接地系统的设置1、植物接地系统:植物接地系统的设置要求在电气设备周围设置植物接地电阻器,接地线连接植物接地电阻器和电气设备。

2、接地极系统:接地极系统的设置要求在电气设备的底部设置接地极,接地线连接接地极和电气设备。

3、电抗器接地系统:电抗器接地系统的设置要求在电气设备的底部设置接地电抗器,接地线连接接地电抗器和电气设备。

四、接地系统的安装1、接地系统的安装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2、必须在专业的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安装;3、安装时应将接地线连接在电气设备的接地点上;4、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值应符合国家标准;5、接地系统的安装时应注意绝缘材料的使用;6、安装完成后应进行严格的检测和调试,确保接地系统的性能良好。

接地系统TN、TT、IT简介

接地系统TN、TT、IT简介

接地系统TN、TT、IT简介在工程中常有供电系统为有三相三线制或三相四线制等,但这些名词术语内涵不是十分严格。

国际电工委员会( IEC364 )根据配电系统接地方式的不同,把系统分为 TN 系统、 TT 系统、 IT 系统三大类。

其中 TN 系统又可区分为 TN-S 、 TN-C和TN-C-S 三种系统。

下面就对各种供电系统做一个介绍。

一、TN 接地方式供电系统:这种供电系统是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与工作零线相连接保护系统,称作接零保护系统,用 TN 表示。

它的特点是一旦设备出现外壳带电,接零保护系统能将漏电电流上升为短路电流,这个电流很大,实际上就是单相对地短路故障,保护回路中的熔断器会熔断,低压断路器的脱扣器会动作而跳闸,使故障设备断电,比较安全。

1、TN-S 接地方式供电系统:它是把工作零线 N 和专用保护线 PE 严格分开的供电系统,称作 TN-S 供电系统。

如下图所示TN-S 供电系统的特点如下1.1系统正常运行时,专用保护线上不有电流,只是工作零线上有不平衡电流。

PE 线对地没有电压,所以电气设备金属外壳接零保护是接在专用的保护线 PE上,安全可靠。

1.2工作零线只用作单相负载回路使用。

1.3干线上使用漏电保护器,工作零线不得有重复接地。

而 PE 线有重复接地,但不许进入漏电开关,所以 TN-S 系统供电干线上也可以安装漏电保护器。

2 、TN-C 接地方式供电系统:它是用工作零线兼作接零保护线,可以称作保护中性线,可用 NPE 表示。

如图下图所示这种供电系统的特点如下2.1 由于三相负载不平衡,工作零线上有不平衡电流,对地有电压,所以与保护线所联接的电气设备金属外壳有一定的电压。

2.2如果工作零线断线,则保护接零的漏电设备外壳带电。

2.3 如果电源的相线碰地,则设备的外壳电位升高,使中性线上的危险电位蔓延。

2.4 TN-C 系统干线上使用漏电保护器时,工作零线后面的所有重复接地必须拆除,否则漏电开关合不上;而且,工作零线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断线。

低压接地系统TN-C、TN-S等介绍,详细!

低压接地系统TN-C、TN-S等介绍,详细!

低压接地系统TN-C、TN-S等介绍,详细!电力系统的接地直接关系到用户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以及电气设备和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

如何针对实际选择合适的接地系统,确保配电系统及电气设备的系统安全采用使用,是电气设计人员面临的首要弊病。

根据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明定规定的各种保护接地方式的术语概念,低压配电系统按接地方式的不同称为TT系统、TN系统、IT系统。

其中TN系统又分为TN-C、TN-S、TN-C-S系统。

里头对各种供电系统做扼要的介绍。

一、低压系统内的接地形式低压系统接地形式有IT、TT、TN三大类,而TN类又分为TN-C、TN-C-S、TN-S三种形式。

其中字母表示的含义:(1)声称字母第一个部分表示配电系统中性点对地的关系T:电源端中性点一点直接接地;I:电源端与地绝缘或通过高阻抗一点接地。

(2)字母第二部分表示电气的外露可导电部分与地的关系T:外露可导电部分直接接地,与配电系统的接地点无关;N:公用外露可导电部分与配电系统的中性点直接做电气连接(也叫接零系统);(3)“-”号后面的字母是扩大说明C:保护零线与工作零线用同一根零线两线;S:保护零线与教育工作零线彻底维护分开,各自独立用两根线;C-S:保护零线与工作零线前边一部分用同钉子线,后边一部分保护保护零线与工作零线急于分开,用两根线。

二、TN系统TN系统,称作保护接零。

当促使故障使电气设备金属外壳带电前一天,形成相线和零线短路,回路电阻小,电流大,能使熔丝迅速熔断或保护装置动作切断电源。

在TN系统中又分为TN-C、TN-S和TN-C-S三种系统。

(1)TN-C系统在全系统内N线和PE线是合一的。

(2)TN-S系统在全系统内N线和PE线是分开的。

(3)TN-C-S系统在全系统内,通常仅在低压电气装置电源进线点前N线和PE线是合一的,电源进线点后即分为两根线。

三、TT系统TT系统就是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用电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也直接接地的系统。

系统接地的型式及安全技术要求

系统接地的型式及安全技术要求

系统接地的型式及安全技术要求系统接地是为了保障电气设备和人身安全,减少雷击和电磁干扰的一种重要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系统接地的型式及安全技术要求。

1. 单点接地系统单点接地系统是最简单常见的一种接地型式。

即通过一根导线将电气设备连接到地面,以实现接地保护。

在此系统中,所有设备接地点连接在一起,并与大地形成一个共同的接地点。

安全技术要求:- 接地电阻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一般要求小于4Ω;- 所有电气设备要良好接地,确保接地导线的良好连接;- 接地系统要定期检测,确保接地电阻在合理范围内;- 接地导线应采用优质的铜材质,截面积足够大,防止过载引起的升温现象。

2. 多点接地系统多点接地系统在单点接地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了额外的接地点。

通过将电气设备连接到不同的接地点,可以提高接地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安全技术要求:- 接地电阻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一般要求小于4Ω;- 不同接地点间的传输线路应保持一致,阻抗不应过高;- 不同接地点间的导线应使用绝缘良好的材料,防止接地点之间发生短路;- 接地导线应避免与其他设备的线路或金属接触,防止引起电磁干扰。

3. 极化接地系统极化接地系统是为了防止电气设备与地壳之间产生电位差而采取的一种接地型式。

通过向地壳注入经过特殊处理的直流电流,使得地壳的电位与电源的电位保持一致,减少由地壳产生的电位差引起的电气设备损坏。

安全技术要求:- 极化接地系统要与设备的电源保持一致,电流不应过大,避免对设备产生过大的影响;- 极化接地系统应定期检测,确保电流稳定,地壳的电位与电源的电位一致;- 极化接地系统的注入电流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

总之,系统接地的型式及安全技术要求是为了确保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和人身安全。

不同的接地系统有着各自特点,具体选择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评估和决策。

在实施和维护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接地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系统接地是电气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的目标是确保电气设备正常运行,并提供安全保护。

接地系统的分类和基本结构

接地系统的分类和基本结构

接地系统的分类和基本结构接地系统(Grounding System)是一种用来保护电气设备和人们免受电击的重要装置。

它通过将设备和电气系统接地来保护人们的安全。

接地系统分为多种分类,包括保护接地、工作接地、信号接地等。

下面将对这些分类及其基本结构进行详细介绍。

1.保护接地保护接地主要用于帮助保护电气设备免受雷击、短路、过电压等故障影响。

常见的保护接地系统有直接接地、补偿接地和网状接地。

(1)直接接地:直接接地是一种常用的保护接地方式。

它通过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直接与地面连接来实现接地。

其基本结构由地线、接地极、地网等组成。

(2)补偿接地:补偿接地是一种在直接接地系统的基础上添加一定电气元器件和接地电阻的接地方式,可以降低接地电阻、提高接地效果。

常见的补偿接地装置有接地电阻器、接地电感器、接地电容器等。

(3)网状接地:网状接地是一种通过将大片金属网与地面接地来形成的接地系统。

网状接地将大片金属网埋入地下,可以提供较大的接地面积,从而降低接地电阻。

2.工作接地工作接地主要用于对电气设备的静电、噪音、干扰等进行消除和屏蔽,确保电气设备的正常工作。

常见的工作接地方式有单点接地和复合接地。

(1)单点接地:单点接地是一种将电气设备的所有金属部件,如外壳、框架等,通过一个单一的接地点与地面连接的接地方式。

它可以有效地降低静电的积聚,并减少电气设备间的干扰。

(2)复合接地:复合接地是一种将电气设备的不同金属部件分别接地的接地方式。

通过将各个金属部件分开接地,可以避免电气设备之间的干扰,提高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信号接地信号接地主要用于保护信号传输设备和信号线路,以减少信号干扰和噪音,确保信号传输质量。

常见的信号接地方式有电位相等接地和电位相对接地。

(1)电位相等接地:电位相等接地是一种将所有信号设备和信号线路都接地到同一个接地点的接地方式。

通过使所有的信号设备具有相同的电位,可以减少信号之间的相互干扰。

(2)电位相对接地:电位相对接地是一种将不同电性或干扰源的设备接地到不同的接地点的接地方式。

接地系统原理

接地系统原理

接地系统原理
接地系统是一种电气保护装置,用于保护人员和设备免受电气故障所导致的电击和火灾危险。

它通过将电气设备和电路与地面连接,使设备的电位与地面电位保持相同,从而实现电流的有效地排除。

接地系统的原理基于以下几个关键概念:
1. 接地电位:地球被视为一个电位基准,通常被定义为零电位。

因此,接地电位就是设备或电路与地球之间的电势差。

2. 电流回路:在正常情况下,电流应该顺利地从电源经过设备和电路,然后返回电源。

但在故障发生时,电流可能会通过人体或其他非预期路径回到地面。

这可能导致电击和火灾等危险。

3. 接地路径:接地系统提供了一个低阻抗的路径,使电流能够直接流回地球,而不经过人体或其他非预期路径。

这样可以有效地排除电流,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4. 接地电阻:接地系统的有效性主要取决于接地电阻的大小。

接地电阻是指接地系统和地面之间的电阻,它越小,表示接地系统能够提供更好的电流排除能力。

通过将设备和电路接地,接地系统可以实现以下几个目标:
1. 保护人员安全:当设备发生故障时,如接地短路或线路中断,接地系统确保电流能够迅速流回地球,避免对人体造成电击伤
害。

2. 保护设备安全:接地系统能够将故障电流迅速导入地面,减少电气设备受到损坏的可能性,从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3. 防止电气火灾:接地系统能够将故障电流有效地排除,防止电气故障引起的电弧和火花,减少火灾发生的概率。

总之,接地系统的原理是通过将设备和电路与地面连接,形成一个低阻抗的回路,确保电流能够可靠地流回地球,从而实现人员和设备的安全保护。

接地系统概述

接地系统概述

2021/8/7
6
接地问题解答
机房内无保护接地排,配电柜48V正极排能否当做保护地排?
首先应向用户要求提供机房保护接地排。 如果用户表示无法提供机房保护接地排,可以考虑将机房AC/DC电源设备的48V正极排
当做机房的保护接地排。 • 首先要征得用户的同意。也即用户同意将AC/DC电源设备的48V正极排当做机房的 保护接地排, • 这样做不能称为复接到工作地线上 • 必须保证AC/DC电源设备的电源48V正极排是可靠接地大地的!
接地引入线
接地引入线就是把接地电极连接到地线盘(或地线汇流排)上去的导线。在室外与土壤接触的接 地电极之间的连接导线则形成接地电极的一部分,不作为接地引入线
地线排
地线排又称地线汇流排,它是专供接地引入线汇集的小型配电板或母线汇接排,同时,地线排通 过接地配线与设备机房地线排相连。
接地配线
接地配线就是把必须接地的建筑物内分布设备的各个部分连接到设备机房地线排并且将设备机房 地线排连接到地线排上去的导线
逆变器已做保护接地,终端设备是否需要保护接地?
终端设备不能只利用逆变器电源插座中的接地端做保护接地。终端设备自身还需要引出单独的保 护接地线。
逆变器本身不是具有转接接地线功能的设施。一个独立的用电设备,不能够利用另一个不具有转 接接地线功能的设备来做保护接地。
2021/8/7
8
交流电源线中保护地和楼内的机房接地排的关系
通信电源
接地系统概述
接地系统在通信电源系统中的地位
接地系统是通信电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直接影响通信的质量和电力系统 的正常运行,还起到保护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的作用。
几个概念
接地
接地就是将电气设备的某一可导电部分与大地作电气连接或金属性连接,称电气接地,简称接地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接地系统介绍1. 接地系统概述接地系统国际上没有统一的标准,只要在理论上能站住脚、在工程实践中行之有效,各国可以有自己的接地规范和习惯做法。

下面主要介绍我国的做法,也吸取了美国同行的经验,仅供借鉴。

1.1 为什麽要接地1. 设备的工作接地为射频电流提供均匀和稳定的导体,稳定电路的对地电位,为瞬态功率噪声提供天然的排泄途径。

2. 设备的保护接地保护接地是为防止绝缘损坏造成设备带电危及人身安全,消除机壳上的静电和高频电位。

3. 防雷接地为雷电流提供排泄入地的通路,保护设备和人身避免因雷电放电造成的危害。

GSM站点及设备位置较高,更需要防雷保护。

1.2 接地术语1.2.1 接地体(Earthing Body)埋入地下并直接与大地接触的导体(包括:垂直接地体、水平接地体、泄流板)。

1. 环形接地装置 (Earthing ring)围绕移动通信基站机房四周,按规定深度埋设于地下的封闭环形接地体(含水平接地体和垂直接地体 )。

2. 地网 (Earthing net)由水平接地体或由水平接地体和垂直接地体联合、按照一定要求组合的、周边封闭的网格状接地体。

1.2.2 接地引入线 (Earthing leadin)由接地体引出至接地排之间的连接线。

1.2.3 接地排 (Earthing Bar)引入到机房、电力室的各种接地线的公共接地母线(国内使用铜板接地排)。

1.2.4 设备地线 (Equipment Earthing Cable)通信设备与接地排之间的连线。

1.2.5 接地系统(Earthing System)接地线、接地排、接地引入线以及接地体的总称。

我们通常所说的接地系统,主要是指地下部分,包括接地体和接地引入线。

1.3 接地系统常用的材料1. 接地体(Earthing Body)水平接地体(Earthing Horizontal Bar):40×4mm镀锌扁钢,或 25×3mm 铜条,长度由需要定。

垂直接地体(Earthing Vertical Rod):50×50×5 mm镀锌角钢,长度一般为:2000—2500mm。

或Φ50×3.5mm镀锌钢管,长度一般为:2000—2500mm。

铁塔用的泄流板(Earthing Plate):1200×600×10mm镀锌钢板或600×600×6mm铜板2. 接地引入线(Earthing Leadin)40×4mm镀锌扁钢(我国用),长度由需要定。

或95mm2的铜导线(西方用),长度由需要定。

3. 接地排(Earthing Bar)一般采用截面不小于120mm2的铜排(常用、首选),或一段具有相同截面的镀锌扁钢4. 设备地线(Equipment Earthing Cable )保护接地线采用35—95mm2多股铜导线,推荐使用50mm2多股铜导线。

2. 接地体及其施工方法2.1 单根接地棒1. 组成只有一根垂直接地体(或叫接地棒)的系统。

2. 施工方法(1)挖一个90cm深的坑,将一根50×50×5× 2500mm的镀锌角钢(一端削尖),打入坑底土层,上端预留20cm,焊接接地引入线40×4mm镀锌扁钢,焊缝长度应为扁钢长边的两倍,焊接部位作防腐处理。

然后夯填90cm的土,即埋深为70cm。

(2)测试接地电阻。

3. 接地电阻计算:上式中:R——接地电阻(Ω)ρ——平均电阻率(Ω?cm)L——接地体的长度(cm)r——接地体的等效半径(cm)k——接地体面积与埋深关系的系数,在0.9—1.4之间取值单根接地棒的局限在于:地线棒的最大长度受限制。

使用单根地线棒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必须改用以下办法。

2.2 多根垂直接地体1. 组成:由多根按一定间距布置的垂直接地体,与水平接地体联合按照一定要求组合而成。

2. 施工方法(1)排列方法:由于地形地物等原因,可能成直线、折线、弧线排列,但不回返、不闭合。

可近似为直线排列。

(2)施工方法:按预先设计的排列形状挖沟,沟深为90cm,将垂直接地体依次打入沟底土层中,上端裸露20cm以备焊接操作,垂直接地体的间距,为垂直接地体长度的1.5—2.5倍。

在垂直接地体上端10cm处,用水平接地体将它们焊接连通,焊接处涂沥青防蚀。

(3)在水平接地体的两端和中间,用40×4mm镀锌扁钢分别引出工作地、保护地和防雷地。

(4)直线型接地系统示意图(俯视图)(5)测试接地电阻。

3. 接地电阻计算:式中:Rn——n个垂直接地体的接地电阻(Ω)ρ——平均电阻率(Ω?cm)n——接地棒的数量R——单根接地棒的接地电阻(Ω)S——垂直接地体的间距(cm)4. 垂直接地体根数的粗略估算垂直接地体的间距为3m时,10根接地体的接地电阻Rn,相当于单根接地体电阻的20%;5根接地体的接地电阻Rn,相当于单根接地体接地电阻的30%。

不服从并联的关系,其原因是互阻的存在。

非直线排列的垂直接地体的接地电阻相对偏大。

2.3 环形接地体1. 组成:环形接地系统是由埋设在机房周围用40×4mm镀锌扁钢(或镀锡裸铜线)、以及与其连接的一组垂直接地体组成。

2. 施工方法:(1)环形接地体(水平)的埋深不小于70cm,距建筑物墙基不小于1,5m。

(2)在建筑物墙基1.5m以外挖沟,深90cm,每隔5m将一根垂直接地体打入沟底土层,上端裸露20cm以备焊接操作,用40×4mm镀锌扁钢将各垂直接地体上端10cm处焊接连通,水平接地体焊接成闭合环形体,注意不要拐死弯,最后将焊接处涂沥青保护。

(3)回填土、夯实、路面及环境恢复。

(4)分别从环形地网的水平接地体焊接引出三根40×4mm镀锌扁钢,作为工作地、保护地和防雷地的引入线,三处引出点的间隔不小于5m。

(5)测试接地电阻。

3. 接地电阻计算:环形接地体的接地电阻,比同样数量的直列式接地体的接地电阻值稍大。

其计算方法见下式:式中:R——接地电阻(欧)N——等距排列的垂直接地体的数量ρ——土壤电阻率(Ω?cm)L——垂直接地体长度(cm)r——垂直接地体等效半径(cm)扁钢的等效半径r= (b—扁钢的宽)等边角钢 r=0.84b (b—角钢的边宽)s——垂直接地体的间距(cm)4. 示意图(俯视图)(1)机房无基础钢筋时的环形地网,见图2如果一环的接地电阻达不到设计要求,可以在一环的外面增加一环,两环之间的距离应不小于垂接地体长度的1.5—2.5倍。

两环的垂直接地体的顶端也要用40×4mm镀锌扁钢焊接连通,焊接处用沥青保护。

(2)交换机房特别是大机房的基础钢筋(包括房柱钢筋)与环形地网连接示意图,见图3房柱和基础中至少有两根主钢筋焊接引出连接线至环形地网,基础在四个方向都要有这样的连接线,连接线也要采用40×4mm镀锌扁钢。

这样地网的接地电阻很容易做到1欧姆以下。

2.4 网格状接地体网格状接地体在使用中是有效的接地方法之一。

建筑物比如交换机房、铁塔基础中垂直交叉的钢筋,交叉点经过焊接或专用的强力夹子紧固後,可作为接地体的一部分。

在混凝土浇灌前,按要求焊接引出到专用地网的连接线,方法见2.3项的4,(2)条的内容。

利用铁塔基础钢筋作为接地体一部分的施工方法,见下图:铁塔基础地网引出的连接线,至少与基础地网中的两根主钢筋焊接。

铁塔基础地网以及之间的连接线的工作量,是整个基础工程量的一部分。

只有环形接地体以及到基础地网的连接线,才是铁塔地线的工作内容。

2.5 辐射水平接地线在实际应用中,地质情况很复杂,对于上面是土,下面是石头的土质情况,垂直接地体无法埋设;由于场地原因,单一水平接地体的长度又受到限制。

可以采用从中点向外埋设辐射水平接地线,以达到降低接地电阻的目的。

施工方法:从建筑物的四周向外辐射型挖沟,沟深50—70cm,普通土沟的沟长不小于3.6m。

沙砾土沟的沟长不小于7.2m,沟深50—70cm。

水平接地体采用40×4mm镀锌扁钢,辐射地线的末端还可连接一块尺寸为1200×600×10mm 的镀锌钢板作为泄流板。

水平接地体和镀锌钢板要焊接连通,焊缝长度不小于160mm,焊接部位涂沥青防腐。

水平接地体的长度不应大于30m。

为满足接地电阻的要求,可以敷设多根辐射水平接地体。

铁塔地线的连接方法:辐射水平接地线常用于铁塔的地线中,辐射的方向是从铁塔的四脚沿对角线向外辐射,并与塔脚有效连通。

见图五:2.6 网格+垂直接地体组合的接地系统1. 优点:(1)保证有一个稳定的接地电阻值,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接地系统。

(2)垂直接地体能提供可靠的接地源,接地网可作为均衡地表故障电位的安全措施,以防在落雷时伤及工作人员及其它行人。

2. 组成:由方阵排列的垂直接地体和将它们顶端连接起来的水平接地体组合而成。

3. 施工方法:(1)按照3×3m的方格状挖沟,沟深90cm,将垂直接地体垂直打入交叉点的沟底土层中,上端裸露20cm以备焊接操作;(2)用40×4mm镀锌扁钢,将各垂直接地体上端10cm处焊接连通,组成四周闭合的不等边的网格状接地网,焊接部位涂沥青防蚀;(3)分别从地网的水平接地体焊接引出三根40×4mm镀锌扁钢,作为工作地、保护地和防雷地的引入线,三处引出点的间隔不小于5m,焊接部位涂沥青防蚀;(4)回土夯实、恢复地面环境(保证了垂直接地体顶端的埋深为70cm)。

(5)测试接地电阻。

4. 图示按照上图所示的施工方法制作的地线系统,比较容易满足接地电阻小于5欧姆的要求,在大地电阻率较高的土质中,比如沙砾土,上述做法再加上适量的降阻剂,也能满足要求。

也可以采用增加网格的办法降低接地电阻值。

2.7 多网联合1. 多网联合的条件有些局站,可能存在机房地网、铁塔地网和变压器地网,三种地网的间距不超过30米,就应该将三种地网连接起来,组成一个外面封闭的大地网。

2. 三网连接的方法两网之间至少有两处连接,并且注意使这种连接线组成一个外围圆滑的封闭环;如果两网相对的边比较长,还要增加两网之间的连接线。

移动通信基站应按均压、等电位的原理,将工作地、保护地和防雷地组成一个联合接地网。

站内各类接地线应从接地排或接地网上分别引入。

地网的组成如图7所示。

3. 当机房在铁塔的下面,电力变压器设在机房的底层时,可合用机房地网,或者说三者可合用一组符合要求的地网。

2.8 影响接地电阻的主要因素2.8.1 土壤的导电性不同土壤的导电性在很大的范围内变化,导致接地电阻的变化。

各种土壤的电阻率表:类别名称电阻率ρ的近似值(Ω·m)不同情况下的电阻率变化范围(Ω·m)较湿(一般地区、多雨区)较干(少雨区、沙漠区)地下水含盐、硷土陶粘土10 5~20 10~100 3~10 泥碳、泥灰岩、澡泽地20 10~30 50~300 3~30 捣粹的木炭40 ——————黑土、园田土、陶土、白垩土50 30~100 50~300 10~30 粘土60 30~100 50~300 10~30 沙质粘土100 30~300 80~1000 10~30 黄土200 100~200 250 30含沙粘土、沙土300 100~1000 1000以上30~100 河滩中的沙——300 ————煤——350 ————多石土壤400 ——————上层红色风化粘土、下层红色质岩500(30%湿度)——————2.8.2 土壤含水量的因素土壤含水量的变化将导致土壤电阻率的巨大变化,以砂粘土为例,土壤含水量为0时,电阻率ρ为10×106欧?米;土壤含水量为30%时,电阻率变为42欧?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