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水稻的高产栽培技术
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新技术

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新技术近年来,随着人类口粮需求的增加和农业生产形势的变化,农业科技发展成为了关注的焦点。
水稻作为全球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备受关注。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一些新的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旨在帮助农民提高产量,改善农业生产。
一、精确施肥技术精确施肥技术是实现水稻高产高效栽培的关键。
它通过科学测定土壤养分含量和水稻对养分的需求量,实现精准施肥,避免养分过剩或不足的问题。
精确施肥技术主要包括土壤测试、营养管理和肥料利用效率提升等方面。
1. 土壤测试土壤测试是确定土壤养分含量的首要步骤。
通过采集土壤样品,检测其中的氮、磷、钾等主要养分含量以及pH值等指标,农民可以根据测试结果有针对性地施肥,保证作物的养分供应。
2. 营养管理养分管理是精确施肥的核心内容。
农民可以根据土壤测试结果和水稻对养分的需求,合理调配不同种类的肥料,确保作物能够获得所需养分。
同时,科学施用有机肥料和微量元素,改善土壤结构,促进植株生长。
3. 肥料利用效率提升提升肥料利用效率是实现水稻高产高效栽培的重要手段。
农民可以采用控释肥料、液体肥料等新型肥料,通过缓释效果和高效吸收特点,减少养分的损失和浪费,提高肥料利用率。
二、精细管理技术精细管理技术是另一项推动水稻高产高效栽培的重要方向。
它通过科学管理和精细操作,最大限度地提高水稻的生长质量和产量,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浪费和损失。
1. 间隔栽植传统的水稻栽培方式存在种植密度过高的问题,导致光、水和养分的竞争加剧,并且易发生病虫害。
而通过间隔栽植技术,合理安排植株间的距离,增加植株的通风和光照,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提高水稻的产量。
2. 水肥一体化水肥一体化是一种将水管理和施肥有机结合的技术。
通过合理管理灌溉水量和施肥时间,将肥料充分溶解于灌溉水中,使植株能够充分吸收养分,减少浪费和排放,提高施肥效果。
3. 病虫害防治病虫害是制约水稻高产的重要因素之一。
农民可以采用生物防治、高效低毒农药等方法,针对性地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水稻超高产栽培的途径与技术

Z a i p e i j i s h u一、水稻超高产栽培的意义水稻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在种植过程中保障水稻超高产对实现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超高产水稻从本质意义上来说指的是某类品种水稻种植产量高于一般品种水稻,但从目前的情况可以看出水稻产量需要高于当前高产水稻产量的15%才可以被称为超高产水稻。
同时,针对平均产量而言,超高产水稻需要增加1.5-3t/h ㎡,并且在单季稻地区超高产水稻产量需超过10.5t/h ㎡。
我国著名杂交水稻专家袁隆平院士针对超高产水稻提出相应的界定,并且以水稻单位面积中的日常量作为基本判定标准,同时袁隆平院士否认以绝对产量对超高产水稻进行评判。
从这一观点的提出不仅能够对水稻的统一产量进行判断,而且有效保障水稻超高产栽培的科学性。
在栽培过程中,水稻的生长发育情况直接影响产量的高低,并且不同水稻品种生长发育之间存在一定的区别,主要包括生长环境、土壤供给、栽培方式等,这些因素都会对水稻产量造成一定的影响。
从以往栽培情况可以看出,能够满足大面积栽培的水稻品种。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水稻栽培技术逐渐优化更新,其中超高产栽培技术是目前农业发展最关键的手段,这种技术能够保障水稻产量达到增幅标准,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促进农业产业化和规模化,从而提高栽培效果。
例如贵州地区,地处亚热带湿润气候带,气候温和,并且雨量充沛,最适合实施超高产水稻技术,不仅能够使当地农业发展速度加快,而且对贵州地区经济增长提供有利支持。
将水稻品种的生长特征以及发育特性相结合是当前水稻超高产栽培中的关键问题,因此需要对传统栽培技术进行改良和创新,并根据水稻的特性为其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从而有效提高水稻的产量。
从目前角度来看,要想实现超高产水稻栽培任务需要深入分析当前水稻超高产栽培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端,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从而实现保障农业的发展水平。
二、当前水稻超高产栽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个体与群体的矛盾水稻超高产是以大规模种植为主,这种方式能够保障土壤的营养供给,对环境资源保护以及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
水稻高产高效绿色栽培技术

水稻高产高效绿色栽培技术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为了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同时保护生态环境,需要采用高产高效绿色栽培技术。
下面将介绍几种水稻高产高效绿色栽培技术。
一、合理施肥技术合理施肥是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的关键技术。
正确的施肥方法可以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肥料损失和污染。
在不同土地类型的水稻田中,应根据土壤养分状况、水稻品种、气候条件和地形等条件,确定合理的施肥方案。
具体说来,应根据不同发育阶段的水稻需求,采取分步施肥、减量施肥和控制施肥等方法,以实现适度施肥、增产增收和环保的目标。
二、浅耕深耕交替技术浅耕深耕交替技术是一种有效的水稻高产技术。
该技术将水稻田中的作物残体和农家肥料、有机肥等有机物质深入土壤中,促进土壤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增加土壤活性炭含量,提高土壤肥力。
与传统的深耕、平耕和浅耕技术相比,浅耕深耕交替技术可以减少耕作次数,降低机械损失和能耗,并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
三、新品种和高效栽培技术新品种和高效栽培技术是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手段。
目前,国内外有多个优良水稻品种,如越优84、早稻52、吉林优1、超级稻等,已经通过气候适应性、抗病虫性、优质性、高产性等方面的研究改良,已经广泛应用于水稻生产。
同时,高效栽培技术也在逐渐推广,如中稻早衰栽培技术、双季稻高产技术、直播水稻栽培技术等,都可以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
四、生态系统保护技术生态系统保护技术是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技术。
在生态系统保护技术方面,应引入种间轮作、套种、杂交等技术,增加土地的生产力,提高耕作方式的效益。
例如,在水稻田中可以引种蔬菜、水果、禽畜等,进行良性循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生态环境保护力度。
综上所述,水稻高产高效绿色栽培技术是提高水稻产能和质量的关键所在。
应根据不同的生产条件,结合实际实施上述技术,以提高水稻产量、质量和效益,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论水稻超高产栽培的途径与技术

然生态环境与研究人员标准去确定。我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的
观点是,杂交水稻的超高产应与水稻生育期相结合,超高产的日 产要求应为每公顷 !)) 千克。除此之外,邹应斌等人则认为水稻 超高产的目标应是比地区高产田产量高出 !$%左右。
(&)水稻超高产栽培技术的重要性 我国虽然地大物博可是由于人口基数大,便产生一个现象
的挑战:稻田面积下降、灌溉水资源匮乏、土地肥力低下且结构
差、自然灾害时有发生,水稻生产规模相对分散等,这些问题与
现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水稻高产。基于此,稻作技术一定要进
行必要的转型升级,新型技术需要适应生产规模、种植制度等多
方面,还应做到提高肥料、水资源的使用效率等。 &、水稻超高产栽培的关键技术分析 (!)精准选择品质精良的水稻品种。依据相关研究与实践证
Zaipeijishu 栽培技术
论水稻超高产栽培的途径与技术
王思平
对于我国而言,水稻是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播种面积最
广的农作物之一。中国同样也是世界上主水稻生产大国,据相关 数据表明我国的水稻面积约占全球的 !"#$%,水稻总产约占 &'%左右位于世界首位,与此同时其单产与世界水稻平均单产 相比高出 ($%。由此可见,我国先进的稻作技术对世界水稻生产 发挥着巨大作用,基于此文章将简要分析水稻超高产栽培的相
(,)水稻虫害防治。病虫害始终是水稻种植的根本性问题, 在对水稻病虫害进行治理时,应该确切找出导致病虫害的原因, 再选择相应的举措进行除虫。例如,在稻田灌溉入水口安置滤网 能够有效过滤有害螺类,还需进行定期清理避免福寿螺在田间 范围繁殖。也可以在田间距离土地高 !#( 米左右的位置安装杀 虫灯,每公顷安装 !—& 台即可。在安装杀虫灯之后能够有效防 控稻飞虱等害虫。除此之外,还可以提高赤眼蜂防治钻蛀性稻螟 等常见害虫,每公顷释放 !+ 万只左右的赤眼蜂,可以杀死 ,)% 以上的钻蛀性稻螟卵。
水稻栽培技术-超级稻无公害栽培技术

施肥
根据超级稻的需肥规律和土壤养分状况,制定合理的施肥方 案。一般要求施足基肥,分蘖肥和穗肥,以促进水稻的生长 和发育。
灌溉
采用节水灌溉技术,控制好灌溉时间和水量,以促进水稻的 生长和发育,同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03
超级稻无公害栽培技术应用
在不同地区的适用性
南方地区
超级稻无公害栽培技术适用于南方地区,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和华南地区。在 南方地区,超级稻无公害栽培技术可以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同时降低对 环境的污染。
育苗
使用育苗盘或育苗床进行培育,控制好温度、湿度和光照,培育出健壮的秧 苗。
移植与田间管理
移植
根据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品种特性,确定适宜的移植时间。一般要求秧龄在30~40 天,叶龄在3~4叶时进行移植。
田间管理
包括水分管理、除草、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田间管理要做到科学合理,及时发现 问题并解决。
施肥与灌溉
热带地区
在热带地区,超级稻无公害栽培技术可以用于一年多熟制。由于热带地区气温较 高,因此需要加强灌溉和病虫害防治,以确保超级稻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与其他水稻栽培技术的结合
精确定量播种技术
超级稻无公害栽培技术与精确定量播种技术相结合,可以实 现水稻的高产、优质、高效。精确定量播种技术可以提高水 稻的发芽率和整齐度,从而增加水稻的产量和改善品质。
水稻栽培技术-超级稻无公害栽培 技术
contents
目录
• 超级稻无公害栽培技术概述 • 超级稻无公害栽培技术要点 • 超级稻无公害栽培技术应用 • 超级稻无公害栽培技术前景与挑战
01
超级稻无公害栽培技术概述
超级稻的定义与特点
超级稻是指具有优良的综合性状和产量潜力的水稻品种,通 常具有高秆、大穗、抗病、抗逆等特点。
超级杂交稻超高产栽培技术

2Agi h r eh ooyE tni e trf ogh nC u t Hu a 18 0 P 1 . r u ua Tc nl xeso C ne o L nsa ony nn4 6 0, RC c l g n ,
Ab t a t s r c :Th e s p rh b d rc o iain Gu n z a 3 / 8 e n w u e y r e c mbn t a gh n 6 S1 2 ,whc sb e y C ia N t n lHy r i i o 1 ih wa rd b hn ai a o bd i
ZHANG Qi -ma ’ YANG u - in , o, Ch n xa PENG u — in XI Sh n xa g , ANG n - ig , He g t n
NIG n jn, U D -u Z AN o g j D NG Xa -i’ N We -u S e rn, H G H n -i , E io l n n
tc q s e hniue
龙山县是湖南省超级杂交稻第 三期 目标攻关 5个 核 心示 范 区之 一 『2 l 。按 照 国家 杂 交 水 稻 工 程 _ 】
技 术 研 究 中 心 的 统 一 部 署 ,0 9年 龙 山县 华 塘 街 20
道 办 事 处 螺 蛳 滩 村 8组 进 行 了百 亩 片 攻 关 示 范 , 示 范 面 积 92 3h z示 范 组 合 两 优 1 2 , 均 单 .1 m , 8平 1
超级稻Y两优85高产栽培技术

斤 ,具有亩产8 0 5 公斤 以上 的增产潜 力。 () 性 :该 品种 根 系发 达 ,茎 秆粗 壮 ,抗 旱 性 能 2抗 强 ,耐 高温 ,耐肥 抗 倒 。稻瘟 病 抗 性鉴定 :综 合指 数 1 级 ,高抗稻瘟病 ;白叶枯 病抗 性鉴定 :综合指数2 ,抗 级
品 种 表 现
4科学 管理 、薄水勤灌 。
5加强 病 虫害 防治 综合 防治 。分蘖 期注 意防 治螟 虫
及 纹枯 病 、稻 瘟病等 ,减 少稻飞 虱 的发生基 数。破 口至
() 1产量 :2 0 年参 加云南 省籼 型杂 交稻 区试 B 试 齐穗 期 ,注 意 防治稻 曲病 、纹枯病 、颈瘟 、螟 虫和稻飞 08 组 验 ,平 均亩 产7 46 克 ,比对照增产82 ,达 极显著水 虱 。 3 .千 _ % 平 ;2 0 年 参加 云南 省籼型 杂交稻 区域 B 09 组试验 ,平 均
白叶枯病。 栽 培 技 术 要 点
1适 时播 种 、培 育壮秧 。适播期 为4 . 月上 旬。每亩秧 田播种 量8 1 千 克 ,每亩大 田用种量 05 5 克 。 — 0 .一O 7 千
秧龄 3 天 内 ,田与 大 田面积 比例 1 . 肥 每亩 施复 合 0 :7基
 ̄ 3 公 斤 ,叶 1 时每 亩施尿 素5 J 0 B 心 公斤 作断奶肥 ,移栽 前
阳等地籼型杂 交稻试验示范 ,平 均亩产7 35 克 ,比对 5 千
丁乃然 19) 378 8( 08 6 1
网 址 :www. i【唱n b 1) 】 ;n e1l c
照增产92 .%,达 极显 著水平 ;大 田栽 培一般 亩产 7 0 5 公
5 r 窖 0 8 - - -
超级稻盐丰47高产栽培集成技术推广

超级稻盐丰47高产栽培集成技术推广大石桥市有水田面积53万亩,是国家和省商品粮优质粮生产基地,水稻是全市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在北方粳稻产区占有主要位置,产量生产水平较高,商品率高达75%以上。
目前主要栽培品种为盐丰47系列,面积达95%左右,平均每亩单产1400-1500斤,由于种植年限过长(13)年、品种单一,造成稻瘟病优势小种上升,直接威胁我市水稻生产粮食安全,为确保水稻生产获得丰收,全面提升水稻的综合生产能力。
现将超级稻盐丰47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一、超级稻盐丰47品种介绍盐丰47生育期158天,株高95-97cm,分蘖力强,成穗率高,每亩成穗率达30万穗左右,穗大粒多,半紧凑,平均穗长15.6cm,穗粒数120粒,千粒重26.5g,耐肥抗倒,耐低温、耐盐碱,米质优良,食味极佳,一般亩产1400-1500斤。
二、全部实行优化营养土旱育大龄壮苗培育大龄壮苗是水稻稳产高产和抗灾夺丰收的最有效措施,近年缺水、盐碱较重、病害、冷害等多种灾害发生较频繁,培育壮苗尤为重要,所以要千方百计旱育大龄壮苗,取消大地半水半旱育苗,减少尼龙布打孔、无纺布平铺的育苗,提倡起拱双膜隔离层开闭式育苗,增加覆盖物,保证适宜温度,特别是要应用益苗灵、调制剂,提高旱育苗水平。
1、要做好种子发芽试验,种子发芽率高于90%可利用,否则要立即更换。
用盐水选种(每100斤水兑盐20—25斤,然后用清水清洗),做到精量播种,达到苗齐苗壮。
2、适时早播,根据实际放水插秧期和品种生育期确定具体的播种期,一般秧龄期以40—45天为宜,4月5日至10日为最佳播种期。
3、稀播种:稀播种培育壮秧是今年生产最重要的措施。
一般每平方米播干种3—4两。
4、应用浸种灵、菌虫清搞好种子消毒,控制种子传播病虫害(如水稻恶苗病、干尖线虫病),浸种灵2毫升浸种6—8斤,菌虫清每袋10克浸种7—8斤。
5、应用苗盼盼育苗灵(恶甲水剂)搞好床土消毒灭菌,防治立枯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级水稻的高产栽培技术
作者:胡子通
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13年第22期
[摘要] 农作物作为支撑中国经济向前发展的重要载体,对于维持市场物价平稳有着重要的作用。
粮食的丰产和高产对于提高增加农民的收入和丰富城市居民餐桌有着重要的保障作用,因此研究粮食作物的高产栽培技术不仅对我国的农业有着重要的帮助,而且对于我国整体经济实力的提升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本文主要分析了超级水稻实现高产的栽培技术流程,希望通过作者的分析能为水稻高产种植技术的推广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11-0167-02
目前,我国的水稻种植遍布全国各地,产量每年也不断的增加,特别是中科院院士袁隆平的杂交系列超级水稻研究成功之后,为我国水稻增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实现了水稻亩产1千公斤的宏伟壮举。
但是农户在种植过程中,缺乏相应的技术和实现高产的栽培措施,导致产量不很理想。
因此向农户推广超级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就显得十分有必要了。
本文主要结合晚稻深两优5814品种的种植为实际例子,来讨论超级水稻的高产栽培技术。
一、适时播种,培育种苗
1.品种和培养田的选择
深两优5814在本地全生育期117-119天,穗大粒多,米质优,抗逆性强,增产潜力大,目前占全镇水稻播种面积70%以上,全县播种面积达6万亩,培育秧田应选择光照充足、灌溉方便、排水便利、土地肥沃、土层深厚的地块,培育壮秧采用塑料软盘育秧抛秧技术,一般大田亩用秧盘45片,保证大田插植1.7-1.8蔸苗。
2.浸种催芽
浸种工作开展之前应将水稻种子在晴朗的天气下充分的晾晒2-3个小时,然后将种子洗净去掉秕谷放入清水中浸泡8小时左右,再次将浸泡好的种子转入到含有咪鲜胺或强氯精的溶液中浸泡4小时左右,由于晚造温度较高,将种子捞出后放在通风透气的竹筐进行催芽工作。
以后看种子干燥程度用清水淋2-3次,等到种子萌发露白就可以进行播种工作了。
3.选择合适播种时间进行播种插秧
根据本地的气候特点进行播种,深两优5814品种在晚造播种时,播种的时间一般选在7月上旬进行播种。
每亩大田种子的用量为1.25公斤左右,播种时应该采用稀播培育,植株生
长出一片叶子之后如果秧苗出现退淡现象应喷施浓度2%尿素,作为壮苗肥。
在秧苗生长出一针一叶的时候,用 15%多效唑兑水450g喷施,促进秧苗的发育和防止徒长。
在大田中移栽秧苗时,应在工作实施前的2~3天内,在秧田内喷施浓度2%的尿素作为秧苗的送嫁肥,促进移栽后的禾苗萌发新的根系,移苗时应该注意不要伤害到秧苗的根系,要轻拔秧苗,这样能够使移栽后在较短的时间内返青。
二、移栽时机和定植密度的选择
1.种苗移栽时机的选择
种苗田中的秧苗生长的周期一般控制在15~18天,叶片一般生长到3.5~4片之后就可以进行移栽了。
这样的种苗生长质量好,生长旺盛,移栽后返青时间短,分蘖力强、早够苗,有利于孕育质量高的大穗。
2.定植密度的选择
深两优5814超级水稻的生长高度相对较高,植株生长量大。
如果定植的密度过高,行距过小,就会引起稻田秧苗的透风效果不好,植株采光效果不强,极容易爆发大规模的病虫害。
因此,实现高产的定植密度一般以20 cm×20 cm 或 18 cm×25 cm 为宜,每蔸插 1~2 粒谷秧,确保每蔸有 3-4 个茎蘖数,每亩插秧苗1.7-1.8万蔸苗即可,每亩插足基本苗5-6万苗,这种种植方式虽然秧苗较为稀少,但是禾苗能夠得到充分的生长空间和较多的阳光和水分,有利于禾苗较快分蘖,提高有效率穗成穗率。
并降低田间病虫害的爆发,同时能够极大的增强植株根系的生长空间,使根系更加的发达,植株能够更好地从土壤中吸取养分,提高水稻的产量。
三、合理施肥,保证秧苗正常生长
施肥以当地最佳测土配方施肥用量为标准,一般每亩施入农家肥不少于600-10000公斤、每亩施入46%的尿素8-12公斤、12%过磷酸钙肥25公斤,氯化钾12-15公斤,并且加施1公斤硫酸锌作为本田的基肥,等到移栽后的秧苗返青后一周左右,每亩施入尿素7-8公斤作为分蘖肥、促进禾苗早分蘖,早形成有效穗,并根据大田的禾苗的生长情况和杂草的生长情况适宜的使用除草剂,将杂草除去。
在禾苗移栽33-35天左右,水稻开始进入幼穗分化期,每亩施入尿素6-8公斤,钾肥7-8公斤作为幼穗肥,促进禾苗穗大粒多和提高结实率。
由于晚造气温由高到低,土壤养分分解由快到慢,会出现后期叶色转淡现象,可使用根外追肥,一般亩用磷酸二氢钾0.2公斤加0.5-1公斤尿素兑水75公斤叶面喷施,连续喷施2~3次。
四、科学管水,提高肥料利用率
深两优5814水稻品种在整个生长期间,除了水分敏感期和用药施肥重要期间采用浅水灌溉之外,其他生长期均采用湿润灌溉的原则,使大田的土壤一直处于一种富营养化状态,这样有利于禾苗根系吸收和生长,健壮禾苗的根系,增强根系的活力。
坚持浅水插秧活棵,薄露发根促蘖,到施分蘖肥时要求结合施肥灌浅水,达到以水带肥的目的。
当每蔸生长出13~14根
苗时就可以开始晒田,一般在抛秧后22~25天进行,目的主要是控制禾苗的无效分蘖数量,减少养分消耗,同时在分蘖期开好排水沟,增加土壤中空气的含量,改善土壤的环境,促进根系的生长和深扎,提高根系的活力。
一般最高苗峰控制在每亩37~39万左右。
对于大田泥较深厚,富营养化严重的地块以及禾苗生长旺盛、较早出现郁蔽、叶下披、排水不良的低洼田要进行重点的关注,加强对该种区域的晒田工作。
而对于禾苗生长不良。
土地条件不好、灌溉困难的田地应该采用轻晒的方式。
晒田一般先露后晒,先轻后重,分蘖末期重晒,直至田面发白、出现细微裂纹,植株根系长出一些白根等。
用这种方式来提高植株根系的吸水吸肥能力,当水稻进入幼穗分化期开始复水,在乳熟期以湿润为主,协调功能叶和根系生长,以达到以气养根,以根保叶,提高谷粒灌浆充实度.。
五、综合方式防止病虫害,提高水稻产量
深两优5814水稻在整个生长过程中,由于高度相对较高,生长旺盛,植株枝叶繁茂,加上高湿和高温的影响很容易发生病虫害。
因此,在水稻种植期间一定要树立“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防治理念。
在种植前应该做好种子的消毒工作,再有就是在晚造耙田时一定将土壤深翻,将田间的灭虫工作做到位,防止将病虫的幼卵带到稻田之中。
最后,在做好培育健康秧苗的基础上,加强对田间病虫害的防治,抓住病虫害的爆发时期,对症下药,保证方式的效果,特别是做好三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纹枯病、稻瘟病的防治工作。
参考文献
[1] 徐金仁,徐卫红,朱莉英,何长水. 五丰优T025在江西玉山县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J]. 杂交水稻. 2011(01) .
[2] 毛瑞清,曾良贵,黄益国,高静,陈玉梅,陈衡普. 杂交稻T优535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J]. 湖南农业科学. 2010(11) .
[3] 肖建平,陈湘国,全庆丰,向太双,宁鹏. 杂交晚稻中优281在湘西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J]. 杂交水稻. 2010(01) .
[4] 胡家鸿,季茂荣. 杂交水稻钱优0501的种植表现和栽培技术[J]. 农业科技通讯. 2010(09) .
[5] 罗祖礼,周光雄,张长水,向阳. 科优8377在麻阳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J]. 湖南农业科学. 20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