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鼠年春节小报WORD模板(完整版)
喜庆新年手抄报WORD模板(图文)

庆贺新年伊始是世界各国各地区的普遍习俗。
不管是世界上哪个国家的人们,都对新的一年充满美好的
希冀。
传统习俗
新年,即一年的第一天,为世界多数国家通行的节日。
世界各国,特别是古代都有不同的日期,现代世界多数国家为公元制
纪年的1月1日。
新年 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
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
种口味,从磕头虫一
直吃到大活 人,让人谈
“年”色
变。
熬年守岁
痛哭不吃饭见面泼墨水。
印度从每年10月31日起为新年共5天,第四天为新年。
新年第一天,谁也不许对人生气,更不准发脾气。
印度有的 地区,新年早 上,家家户 户哭声不 断。
不同习俗。
红色简约卡通鼠年贺岁手抄报Word模板

鼠 年 贺 岁拜年礼仪 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跪拜磕头或躬身作揖,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
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
在给家里的长辈拜完年之后,孩子外出遇见他人时也要满脸笑容地贺新年,互道“恭喜发财”、“四季如意”、“新年快乐”等吉祥的话语。
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跪拜磕头或躬身作揖,祝福长辈健
康长寿,万事如意。
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
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
在给家里的长
辈拜完年之后,孩子外出遇见他人时也要满脸
笑容地贺新年,互道“恭喜发财”、“四季如意”、“新年快乐”问候礼仪
多说祝福话,问候称呼不可少。
一般来说,
比较常见的亲人,懂礼貌的孩子都会称呼,如
外公、外婆、叔叔、阿姨等。
但是,春节期间的客人比较多,这就要靠父母提前教导该怎样称呼就要见面的客人。
由于一些称呼孩子平常少用,叫的时候比较口生。
如果你等与客人见面了才教孩子称呼,孩子或许觉得别扭不肯开口,若你在见客人之前和孩子“排练”着称呼一下,孩子称呼起来就很自然了。
接财神
接财神是中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节日习俗。
因为中国民间传说正月初五是财神的生日,所以过了年初一,接下来最重要的活动
就是接财神,在财神生日到来的前一天晚上,各家置办酒席,为财神贺辰。
接财神是中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节日习俗。
因为中国民间传说正月初五是财神的生日,所以过了年初一,接下来最重要
的活动就是接财神,在财神生日到来的前一天晚上,各家置办酒 席,为财神贺辰。
鼠年新年快乐小报黑板报WORD模板(图文)

过年回家
今天是大年三十,是我们中国传统新年——春节的前夜。
按照传统习俗,每到这一天,人们都要从外地赶回老家,团聚在一起,吃顿热热闹闹的团圆饭。
瞧,爸爸妈妈和我也风尘仆仆地开了三小时的汽车,回到我的老家。
今天是大年三十,是我们中国传统新年——春节的前夜。
按照传统习俗,每到这一天,人们都要从外地赶回老家,团聚在一起,吃顿热热闹闹的团圆饭。
瞧,爸爸妈妈和我也风尘仆仆地开了三小时的汽车,回到我的老家。
年夜饭
到了奶奶家,亲戚们早就等在那里了。
一年
不见了,大家嘘寒问暖的,都有说不完的
话。
我和哥哥、弟弟也是好久没在一起玩
了,现在凑在一块,大家都很兴奋,楼上楼
下闹个没完!奶奶和姑姑在厨房里张罗着年
夜饭,厨房里热气腾腾,飘一阵阵香味。
“开
饭了!”奶奶一边招呼着大家,一边端上了
香喷喷的饭菜。
大家围到了
大圆桌旁,各式各样的
美味佳肴摆满了一桌。
春节习俗
春节的习俗春节是中国民间最隆重盛大的传统节
日,其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年祭祀演变
而来,在传承发展中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
蕴。
新春贺岁围绕祭祝祈年为中心,以除旧布
新、迎禧接福、拜神祭祖、祈求丰年等活动形
式展开。
拜年了鼠年小报word模板

除夕食俗
团聚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桌上有大菜、冷盆、热炒、点心,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
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是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
还有萝卜俗称菜头,祝愿有好彩头;龙虾、爆鱼等煎炸食物预祝家
运兴旺如"烈火烹油"。
年夜饭的名堂很多,南北各地不同,有饺子馄饨等等家家户户忙忙碌碌或清扫庭舍,迎祖宗回家过年,并以年糕、三牲奉祀。
农历一年的最后一天叫“岁除”,那天晚上叫“除夕”。
过春节前,背井离乡的人们都尽可能地回到家里和亲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
春节期间,亲朋好友之间都会相互走访拜
年,表达对亲朋间的情怀以及对新一年生活的美好祝福。
春节活动均以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祭神祭祖、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带有浓郁的各民族特色。
节日习俗 节日起源
传统节日的起源与上古原始信仰、祭祀以及天象、历法等人文与自然文化内容有关。
古老传统节日多数形成于古人择吉日祭祀,以谢天地神灵、祖先恩德的
活动。
早期的节日文化,反映的是古人自然崇拜、天
人合一、慎终追远、固本思源的人文精神;一系列的
祭祀活动,则蕴含着礼乐文明的深邃文化内涵。
“年”
的概念,来自上古历法,《盘古王表》与《三命通会》
均有载:“天皇氏始制干支之名,以定岁之所在”。
古
人根据天地运行规律来确定
四季循环的起点与终点,“年”成为一年四季的
时间总称。
2020新年鼠年小报(黑白线条+彩色) (22)

中国年简介
中国年,是春节(年节)的别称,因为全球华人华侨都庆祝春节,故名“中国年”。
春节是中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年祭祀演变而来。
春节的起源蕴含着深邃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新春贺岁围绕祭祝祈年为中心,以除旧布新、迎禧接福、拜神祭祖、祈求丰年等活动形式展开,喜庆气氛浓郁,内容丰富多彩,凝聚着中华文明的传统文化精华。
春节
春节是汉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
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人们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喜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
瑶、壮、白、高山、赫哲、哈尼、达斡尔、侗、黎、满、蒙古、等十几个少数民族也有过春节的习俗,只是过节的形式各具自己的民族特色。
鼠年简介
鼠是中国传统十二生肖之首。
更是一种文化习俗。
属鼠的年份依次为:2044年、2032年、2020年、2008年、1996年、1984年、1972年、1960年、1948年、1936年、1924年等。
红色喜庆卡通风鼠年吉祥年俗小报word模板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等,它以工整、
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
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春联的种类比 较多,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
“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 木上;“春条”根据不同 的内容,贴于
相应的地方。
放爆竹
放爆竹是中国传统民俗,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相传是为了驱赶一种叫年的怪兽。
当午夜交正子时,新年钟声敲响,整个中华大地
上空,爆竹声震响天宇。
在这“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时刻,有的地方还在庭院里垒“旺火”,以示旺气通天,兴
隆繁盛,吉祥如意。
新年习俗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辞旧迎新、相 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
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
初一早 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
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
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新衣,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
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朋友之间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
2020年新年快乐手抄报小报WORD模板(推荐)

鼠年
鼠是中国传统十二生肖之首。
更是一种文化习俗。
属鼠的年份依次为:2044年、2032年、2020年、2008年、1996年、1984年、1972年、1960年、1948年、1936年、1924年等。
2020年农历庚子鼠年因为有一个“闰四月”,这一年共有384天。
鼠年话鼠
2008年是中国农历的鼠年即戊子年。
鼠为十二生肖之
首,与十二地支相配,故称子鼠。
民间有敬奉子神的
习俗,难道人人喊打的“老鼠”还有什么可敬的吗?当
然,老鼠繁殖力强,古人祈求生命繁衍、子孙兴旺,
于是,便产生敬奉子鼠的多子多福的生育观。
记得从小我在幼儿园就会唱“小老鼠,上灯台,偷
油吃,下不来……”的儿歌。
民间婚俗中有贴
《老鼠上灯台》、《老鼠偷油》等生命题材
的窗花,蕴涵了一种古老的生殖崇拜观,
传达着祈子多福的情感,因为新人婚
后的第一愿望就是生子,
鼠史
我也曾有在麋鹿苑的库房与老鼠
同居一室的经历。
无论昼夜,当你静
坐读书时,便有老鼠招摇而过,君子动口
不动手,我试图以大声断喝的方式吓跑
它们,根本不灵,欺人更甚的是,它们居
然还趁我不在,往我床上拉屎。
于是,我也不客气了,
安装了捕鼠夹,用红枣做诱饵,这招果然奏效,很快,
一只无名鼠辈丧命于铁夹。
怎奈,从此之后,我无论
用什么香甜美味诱惑,都再未得逞。
难道这屋的老鼠
真的“吃一堑,长一智”,难道他们会奔走相告:“千
万别上那属鼠的家伙的当!”。
竖版春节鼠年吉祥Word手抄报

春节
春节传统民俗
春节,即农历新年,是一年之岁首、传统意义上的岁节(年节)。
俗称新春、新年、新岁、大年等,口头上又称度岁、庆岁、 过年、过大年、百节年为首,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
传统佳节,春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它集中体 现中 华民族的思想信仰、理想愿望、生活娱乐和文化心 理,
而且还是祈福、饮食和娱乐活动的 狂欢
式展示。
春节期间的庆祝活动极为丰富多样,有舞狮、飘
色、舞龙、游神、庙会、逛花街、赏花灯、 游
标旗、烧烟花、祈福,也有踩高跷、跑旱船、
扭秧歌等等。
祭祀神习俗盛行于南方沿海
一带,承袭古时习俗,春节期间多地有
举行隆重盛大的报祭天地神恩、迎禧祈
福等祭祀祈年活动,年味浓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
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
“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 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
放爆竹
放爆竹是中国传统民俗,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相传是为了驱赶一种叫年的怪兽。
当午夜交正子时,新年钟声敲响,整个中华大地上空,爆竹声震响天宇。
在这“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时刻,有的地方还在庭院里垒“旺火”,以示旺气通天,兴隆繁盛,吉祥如意。
新年习俗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辞旧迎新、相 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
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
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 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
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
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新衣,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
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朋友之间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