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第五章道路设计交通量计算.ppt
第五章道路平面交叉(第一节无信号控制交叉口、第二节信号控制交叉口)

3.交通岛
应根据交叉口的形状、交通量、流向和用地条 件设置交通岛。
按功能不同可有以下几种类型:
(1)分隔岛
用来分隔机动车 和非机动车、快速车和 慢速车,以及对向行驶 的车流,保证行车速度 和交通安全的长条形交 通岛,有时也可在路面 上划线来代替分隔岛
分隔岛
(2)安全岛
安全岛
安全岛供行人过街时避让车辆之用。在宽
4.交叉口竖向设计标高应与四周建筑物的地坪标高协 调;
5.应合理确定变坡点(方法见交叉口竖向设计)
三、交叉口视距
1.平面交叉口视距三角形范围内妨碍驾驶员视线的 障碍物应清除;
视距三角形概念、绘制: (如图)
找出行车 最危险 冲突点
从最危险的 冲突点向后 沿行车轨迹 各量取停车视距
连接末端 构成视
距三角形
第三步,定出交叉口的设计范围
一般为缘石半径切点以外5——10m(相当于一个方 格),以便于双向横坡过渡到单向横坡提供所需 长度,以及与相交道路路面标高衔接。
第四步,拟定交叉口竖向设计图式
根据交叉口地形条件、相交道路等级和纵坡,拟定竖 向设计等高线图式,选定相邻等高线之高差(一般 为0.02——0.10m)
人工操作的 定周期自动循环的 不定周期自动控制的
点控制 线控制 面控制
按信号灯装置 的方式划分
竖直式 横式
色灯管理规则:
(1)绿灯亮:准许车辆直行或右转弯;在不妨碍直行 车辆行驶的情况下,准许车辆左转弯。
(2)黄灯亮:清楚已越过停车线在交叉口上的车辆。
(3)红灯亮:禁止车辆通行;在不妨碍放行车辆行驶 的情况下,准许右转弯;T字路口右边无横道的直行车 辆,在不妨碍放行车辆的情况下,准许通过。
¥人行道:对称布置在车行道两侧。交叉口内相邻 道路的人行道相互贯通,并将转角处人行道加宽, 以适应人流集中和转向的需要。在人行道上除必要 的道路标志、交通信号、照明及栏杆等外,不允许 布置其他设施,以保证人行道的有效宽度。
道路工程第五章道路交叉设计

三、交叉口设计的内容 1.正确选择交叉口的型式、确定几何尺寸(进口车道数、车行道道 宽、缘石转弯半径、交通岛尺寸等) 2.视距计算 3.立面设计 4.交通设计(标志、标线、信号灯)和渠化设计 5.结构设计
第二节 交叉口的形式及其选择
一、交叉口形状及其改建 形状十、T、X、Y、错位、多路交叉。 1.基本形状:十、T 2.斜交改正交 3.避免近距离错位 4.多路交叉的改造 ①环岛(五角场)、②封路、③调整交通
错位
环交
二、交叉口类型选择 1.简单交叉口——交通量小的一般交叉口。 2.交叉口拓宽——交通量大特别是左右转。 3.渠化——直行及左右转交通量大或斜交、畸形交叉口。 4.环交——多路交叉、公路交叉、交通量不太大。
(五)、环交进出口 环道进、出口的曲线半径取决于环道的设计车速,为使进环车辆 的车速与环道车速相适应,应对进环车辆的车速加以限制。环道进 出口曲线半径采用接近或小于中心岛的半径,而且各相交道路的进 口曲线半径不要相差太大,环道出口的曲线半径可较进口曲线半径 大一些,以使车辆加速驶出环道。 (六)环交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 优点 ①.无冲突点、无停车、②.安全、③.交通组织管理方便、④.美化 环境,成为城市标志性建筑。 缺点 ①.占地大、②.通行能力不大、③.绕行远、④.造价高 (七)适用条件:畸形交叉 ①.多路交叉、公路、②.快速路、交通量大的主干道不宜采用。 ③.纵坡≥3%,不宜采用④.与远期立交结合、⑤.桥头不宜采用
(三)环道 环道即环绕中心岛的单向行车带,其宽度取决于相交道路的交通 量和交通组织。 一般,靠近中心岛的一条车道作绕行之用,最靠 外侧的一条车道供右转弯之用,中间的一至二条车道为交织之用, 环道上一般设计三到四条车道。因为车辆在绕岛行驶时需要交织, 在交织段长度小于二倍的最小交织段长度范围内,车辆只能顺序行 驶,不可能同时出现大于二辆车交织,所以不论车道数设计多少条 ,在交织断面上只能起到一条车道的作用。因此环道的车道数一般 采用三条为宜,如交织段长度较长时,环道车道数可布置四条;若 相交道路的车行道较窄,也可设二条车道。如果采用三条机动车道 ,每条车道宽3.50~3.75m,并按前述弯道加宽中单车道部分的加 宽值,当中心岛半径为20 ~ 40m时,则环道机动车道的宽度一般 为15 ~ 16m。 公路上一般不超过3条车道,一般总宽12米。
交通量的计算和道路等级的确定

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姓名:郑学磊学号: 22111837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专业:土木工程论文题目:商州到陕豫界道路设计专题:路堤边坡破坏形态及治理综述指导教师:柳志军职称:讲师2014年06 月徐州1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毕业论文任务书专业年级交通土建2011学号22111837学生姓名郑学磊任务下达日期:2014年10 月14 日毕业设计日期:2014年12月30日至2015年6月7日毕业设计题目:商州到陕豫界道路设计专题论文题目:路堤边坡工程破坏形态及治理方法综述毕业设计主要内容和要求:设计要求:毕业设计由一般部分、专题部分和专业外语翻译三部分组成。
一般部分为“商州到陕豫界公路”,主要内容为:道路等级确定、路线方案比选、路线平面设计、路线纵断面设计、路线横断面设计、路基路面结构设计、排水设计。
要求毕业设计独立完成,满足质量和工作量要求,最终提交由计算机处理的毕业设计说明书一份,计算机绘制的图纸4张,①路线平面图,②道路纵断面图,,③路基横断面图,④道路总平面图,手绘图纸1张,⑤标准横断面图。
专题要求:根据专题题目,经过搜集和整理资料,对公路路基病害致因及处理技术研究的内容、现状、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针对公路路基病害致因及处理技术研究现状和所存在问题的解决的对策,重点对公路路基病害致因及处理技术研究进行阐述。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足,结构合理,文字2万字左右。
翻译要求:翻译一篇与设计或专题内容相关的外文参考文献,标题、摘要、关键词必须翻译,正文汉语文字数不少于3千字,并且附原文。
院长签字:指导教师签字:2郑重声明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
所有数据、图片资料真实可靠。
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毕业论文的研究成果不包含他人享有著作权的内容。
对本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贡献的其他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的方式标明。
本论文属于原创。
道路勘测设计 第5章 横断面设计

路幅分隔的方式:
分隔带分隔(整体式断面) 将上、下行车道放在不同的平面上加以分隔(分离式断面)
昌九高速公路 沪蓉西高速公路
行车道
右路肩
路幅布置类型 ⑴. 单幅双车道
⑵.双幅多车道
⑶.单车道
( 四 级 公 路 )
双幅多车道(高速、一级公路) 部分四级公路)
单幅双车道( 二、三级公路及
单 车 道
公路横断面小结
• 最大超高坡度:结合路面类型,自然条件等 ,《规范》规定高速公路、一级公路超高横 坡度不应大于10%,其他各级公路不应大于8 %,积雪冰冻地区不宜大于6%。 • 超高坡度的确定:根据圆曲线半径,自然条 件和公路等级按《规范》确定。
超高坡度=路拱横坡
无中间带公路
三、超高过渡方式
有中间带公路
超高坡度>路拱横坡
一、加宽值
1. 几何加宽值
-几何关系
b
NA 2R
2
2. 摆动加宽值
-速度
b
0 . 05 V R
3. 标准规定的加宽值(内侧全加宽)
b N( A
2
0 . 05 V R
)
2R
• 4. 加宽值的运用 • 平曲线半径≤250m时,应在平曲线内侧加宽。表3.15 、3.16 • 四级公路和设计速度为30km/h的三级公路采用第1类加
1 .路肩的构成 路肩是位于行车道外缘至路基边缘,具有一定宽度的带状 铺设硬路肩 结构部分。
进行了铺装的路 肩,可以承受汽 车荷载的作用力 又称“加固路肩 ” 路 缘 带 路肩的构成
路肩
硬路肩 土 路 肩 又称“保护路肩 ”
• 2 .路肩的作用 (1)保护行车道等主要结构的稳定; (2)供发生故障的车辆临时停放; (3)提供侧向余宽,有利于安全,增加舒适感; (4)可供行人、自行车通行; (5)为设置路上设施提供位置; (6)作为养护操作的工作场地; (7)在不损坏公路的前提下,也可作为埋设地下设施的 位置; (8)挖方路段,可以增加弯道视距,减小行车事故; (9)精心养护的路肩,能增加公路的美观。
交通工程学——道路通行能力

K2 —系数:三路交叉口K2=150 (pcu/h), 四路交叉口K2=140 (pcu/h)。
34
四、信号交叉口的通行能力
概述 交叉口信号是由红、黄、绿三色信号灯组成的,用以指挥车辆
的通行、停止和左右转弯,随信号灯色的变换使车辆通行权由一个方 向转移给另一个方向,根据信号周期长度及每个信号相所占时间的长 短,可以计算出交叉口的通行能力。
行能力,即:
C规划(设计) =Co× v/c
19
第三节 交叉口通行能力
20
一、概述
定义 两条或两条以上的道路在同一平面相交称为平面交叉。两条
不同方向的车流通过平交路口时产生车流的转向、交汇与交叉,在平 交路口可能通过此相交车流的最大交通量就是交叉口的通行能力。 分类:
无控制交叉口 环行交叉口 信号控制交叉口
7
管制条件:是指道路管制设施装备的类型、管理体制的层次,交通信 号的位置、种类、配时等影响通行能力的关键性管制条件,其它还有 停车让路标志、车道使用限制,转弯禁限等措施。 其它条件:有气候、温度、地形、风力、心理等因素。但其中直接影 响通行能力数值的主要因素有:车行道宽度及侧向净空,车行道数量、 交通组成、驾驶员特性、道路纵坡、横向干扰与视距等。
18
三、规划(设计)通行能力
概念: 设计通行能力或称规划通行能力,是指道路根据使用要求的
不同,按不同服务水平条件下所具有的通行能力,也就是要求道路所 承担的服务交通量,通常作为道路规划和设计的依据。 计算:
只要确定道路的实际通行能力( Co),再乘以预先给定服务 水平的服务交通量与通行能力之比(v/c),就得到规划(设计)通
23
二、无信号控制的交叉口通行能力
十字形交叉口通行能力计算方法:当出现可插间隙时间α时,次要方 向的车流可以相继通过的随车时距为β,推导出下列计算公式:
交通量调查与分析报告ppt课件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三 交通量的变化特性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三 交通量的变化特性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三 交通量的变化特性
选择第30位最高小时交通量作设计小时交通量的理由
第30位最高小时交通量较稳定,且30HV/AADT稳定在 0.11—0.15之间。 第30位最高小时交通量处的点很密集。交通量超过第30位最高 小时交通量的数量为29个,即一年中仅有29个小时满足不了交 通的需求,仅占到29/8760=0.33%,比例很少。若选择向左移动, 那么交通量急剧增大,即道路建设的规模加大,但交通拥挤的时 间却减少不多;若选择向左移动,那么交通量减少不多,即道路 建设的规模减少不多,但交通拥挤的时间却大大增加了。
根据某地区交通量的月变系数和日变系数,以 在观测到某月某日的实际交通量后,大致可以 预测当年的年平均日交通量。 预测公式 AADT=Qij M I Dj
其中:Qij ——第i月某天(星期j)的实际交通量 MI ——第i月的月变系数 Dj ——星期j的日变系数
例题3-3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辆/15min); 信号周期交通量(辆/周期); 白天12h交通量(7点至19点)(辆/白天12h); 白天16h交通量(6点至22点)(辆/白天16h); 周、月、年交通量(辆/周,辆/月,辆/年)等。
第五章 城市道路横断面规划设计

项目 各级道路 商业或文化中心区以及大型商业或大型公共文化机构集中路段 火车站、码头附近路段 长途火车站
(5-4-1)
表5-4-1
大城市 3 5 5 4
中、小城市 2 3 4 4
第四节 人行道和路侧带
横向安全距离一般是指对向行车安全距离x、同向行车安全距离d、与路缘石的安全距离c‘
3
c 0 .4 0 .02 V 4
3
d 0 .7 0 .02 V 4
3
x 0 .7 0 .034 V 4
❖ 式中:V1、V2——两个方向的设计车速
(m) (m) (m)
第二节 机动车道
❖ 城市道路中一般要求同向行车安全距离d达到1.0~1.4m;与路缘石的安全距离c达到0.5~0.8m;与墙面等构筑物 的安全距离c′,如在隧道中行驶的右侧安全距离1.0m。
❖ 设计车速达40~60km/h。对向行车安全距离x为1.2~1.4m;设计初速≥60km/h时,宜用中间分隔带分开,使车辆 单向行驶,与非机动车也应分隔开。
第二节 机动车道 ❖ ② 车道宽度 ❖ 在机动车道上为每一纵列的车辆提供安全行驶的地带,称一条车道。其宽度应根据行驶车辆的车身宽度,及车辆
在行驶时距横向物体或车辆的安全距离确定。
第四节 人行道和路侧带
■ 在道路车行道两边到道路红线之间的用地为路侧带。其间主要布置的内容是人行道、城市市政公用服务设施用 地和绿化用地。
❖ 1.人行道的净空要求 ■ 人行道的设计应以步行人流的流量和特征为依据。人行道应有良好的铺装,道面平整,排水流畅,并且要保证 步行交通安全和连续不断,不被其他活动任意占用。 ■ 人行道上应铺设上盲条,在交叉口转角处的侧石应符合无障碍交通的要求。 ■ 人行道应与沿街建筑和绿地结合在一起规划设计,有时与步行广场、建筑小品结合在一起建造,以丰富城市的 景观,要改变以纯工程技术的手法建造人行道。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全套课件757P)

通行能力
道路通行能力分为:
设计通行能力 ---- 一设计中的道路的组成部分在预测的道路、
交通、控制、和气候环境条件下,该组成部分一条车道或一车行 道对上述诸条件有代表性的均匀段或某一横断面上,在所选用的 设计服务水平下,单位时间内能通过车辆或行人的最大数量。
第2章 城市道路交通基本知识
2.1.2.2 服务水平与通行能力
根据公路的使用任务、功能和适应交通量分为五个等级:高速
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和四级公路。
按在道路网中的地位、交通功能以及对沿线建筑物的服务功能,
城市道路分为四类: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
绪论
各级城市道路网规划指标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内容 路线设计 交叉口设计 道路附属设施设计 路面设计 交通管理设施设计 城市道路设计原则
1.2.2 车辆的停放
非机动车的停放用地:自行车为主 。一半按每辆车占地
1.2~1.4㎡估算城市规划中自行车停车场用地面积。 1.2.3 车辆的重量与装载量
车辆自重 车辆载重
第1章 行人和车辆基本知识
1.2 车辆基本知识
1.2.4 车辆的动力特征
基本动力特征:汽车运动时需要不断克服运动中所遇到的各
我国多采用“平形式”和“垂直式”。
第1章 行人和车辆基本知识
1.2 车辆基本知识 1.2.2 车辆的停放
停车设施类型:路边停车带和路外停车场。
路边停车场:单边单排的港湾式布置,有时可设分隔岛和通
道。
路外停车场:露天地面停车场和室内停车库。
机动车停放空间需求:净空需求、通道宽度、停放面积。
第 1章 行人和车辆基本知识 1.2 车辆基本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