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指导PPT课件

合集下载

高考复习作文指导ppt[优秀课件资料]

高考复习作文指导ppt[优秀课件资料]
《良好社会风气破坏容易恢复难》 从帮助后进的角度:《下坡容易上道难》 从学习的角度:《落后容易前进难》
2、如果所给的作文题目或话题中的相关词语具 有多义性,那么这时可用具有单一语义的词语置 换具有多义的词语。
例如重庆高考作文题:
《现代汉语词典》对“自然”的释义有:①自然 界。②自由发展;不经人力干预。③不勉强;不 局促;不呆板。……
许多考生写“我”想握住贫困生的手、残疾人的
手、农民工的手,都体现了“我”对弱势群体的
人文关怀,体现了“我”忧国忧民的宽广胸襟。
“我忧我思”:很多同学写屈原、杜甫、范仲 淹之忧思,“我”却不在场,自我缺失。
“我的幸福密码”----------
“让我们荡起双桨”---------
按要求--------“切合题意”第一步
中的趣味,从小时到现在,你肯定经历过许 多美好的事物,是否也领略到了其中的趣味?
• 请围绕"欣赏"写一篇文章。
欣赏
化大为小
• 永不言败的人生, • 在青春中熔炼的生命, • 努力拼搏、成就大业的英雄豪杰, • 大公无私、无私奉献的心灵, • 宽容大度的精神, • 默默无闻的品格, • 温柔体贴的个性, • 风风火火、干脆利落的风格, • 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 • ……
作文=题意
作文与题意交叉
作文范围大于题意
作文范围小于题意
作文范围与题意没有任何关系
她的心思你怎?懂
由表及里慢触摸
一、按要求
题型要求
显性要求
体裁要求 人称要求
字数要求
提醒:一般要写成议论文;不写诗歌;字 数900左右为宜;要有“我”的存在。

作文题“我想握住你的手” :要讲述一个属
于“我”的主动的故事,在文章中要凸显“我”。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散文阅读指导课件(共40张PPT).ppt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散文阅读指导课件(共40张PPT).ppt
线条之美 梁衡
①我第一次对线条感兴趣,是有人送我一个细长的瓶子,里面 装着一种很名贵的牡丹油。但我“买椟还珠”,目不见油,竟被 这个瓶子惊呆了。它的设计非常简洁,并没有常见的鼓肚、细腰、 高脚、束口等扭扭捏捏的俗套。如果把瓶盖去掉,就剩下左右两 条对称的弧线。但这线条的干净,让你觉得是窗前的月光,空明 如水;或是草原深处的歌声,直飘来你的心底。我神魂颠倒,在手 中把玩、摩挲不停。工作时置于案头,常会忍不住抬头看两眼。
近年高考散文常见题型梳理
5、语句语段作用分析题
2020年新高考I《建水记》 8. 本文记建水城时,在饮食描写上花费了大量笔墨,对此你如何理解? 8. ①写饮食,就是写建水城独具特色的地方风物及其历史传承;②写 饮食,就是写人的日常生活和城的烟火气息,这是文章所要表现的建 水古城的城市品格。
近年高考散文常见题型梳理
6.人物形象、形象特征归纳,人物作用分析
2019年高考天津卷 《萨丽娃姐姐的春天》 《五年真题》18 1.文中的老祖母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你认为这一形象对萨丽娃有什么 影响?(6分)(全国卷) 1.形象:老祖母是一位勤劳、坚忍、慈爱、敬畏自然的传统牧民形象; 影响:老祖母传授给萨丽娃养羊的技能,给萨丽娃的心灵打上草原文化 的烙印,召唤她回归草原;老祖母的优秀品质对萨丽娃影响深远,传统 美德得以传承。
近年高考散文常见题型梳理
2、理解词语、概念的含义
2017年全国II卷高考题 林徽因《窗子以外》 5. 结合全文,说明文中“窗子”的含意。(5分) 5.答案:①指具体的窗子,如铁纱窗、玻璃窗,分隔了 不同的生活场景;②指“无形的窗子”,即心态与观念 的限制,造成了自我与外部世界的隔膜。
近年高考散文常见题型梳理
人的神经,几千年来书不完、变无穷、说不够、赏不尽。再如舞蹈,一个舞 蹈家的表演实际上是无数条曲线在空间做着力与势、虚与实、有与无的曼 妙组合,不停地在我们的脑海里形成视觉的叠加。正如纸上绝不会有两幅 相同的草书,台上也绝不会有两个相同的舞姿。这永不休止的奇幻变化,怎 么能不教你的神经止不住地兴奋呢。至于音乐,那是声音加时间的艺术,是 不同声音的线条在不同时间段上的游走,轻轻地按摩着我们的神经,形成听 觉上的驻留。所谓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其实那梁上绕着的是些乐谱的彩 色线条。

高考语文复习: 议论文写作指导 课件(共56张PPT)

高考语文复习: 议论文写作指导 课件(共56张PPT)
今天,我们将针对这一同学们经 常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
议论文中的论据,不能只有事例举 证,没有理论分析。理论分析,也并不 是非要长篇大论说上一番,而是需要对 论据做一点评论,话不在于多,而在于 分析评论是不是到位,能不能揭示中心。
议论模式
议论五法
(一)、对比论证法 (二)、因果分析法 (三)、假设分析法 (四)、比喻论证法 (五)、归纳点题法
如果化学家也像那些村民一样,治好了病后就把这件 事置之脑后,那么芒硝的药用价值就不会那么快被发 现,也许这种怪病直到现在还在威胁着人类的健康。
提示:本文中心——善于“质疑” 请思考,接下来应该怎么进行议论?
村民们世代都吃着这口井里的水,也知道 井水能治病,但从来没有发现芒硝;化学家只 是偶然经过,却最终发现了芒硝的药用价值。 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村里人根本没有去思考 井水治病的原因,而化学家却能在村民司空见 惯的现象中找到了质疑点,所以才能够进行接 下来的研究,并获得新发现。
时几乎是不治之症。一天他路过一个村子,村里人听 说他有这种病,于是告诉他:“我们村里有口井,喝 了井里的水就能治你的病。”化学家喝了那口井里的 水后,果真治好了病。回去以后,化学家想:为什么 这种水能救我呢?带着这个问题,化学家进行了深入 的研究,最后发现井水里含有芒硝,因此他发现了芒 硝的药用价值。
村民们世代都吃着这口井里的水,也知道井水能 治病,但从来没有发现芒硝;化学家只是偶然经过, 却最终发现了芒硝的药用价值。这是为什么呢?
提示:本文中心——善于“质疑” 请思考,接下来应该怎么进行议论?
(二)因果分析法
因果分析法就是对事例中的行为,沿着 “为什么”这条思路,探求其根源,由果索 因,使内容逐步深化。
例:从前有一位化学家,得了一种病,这种病在当 时几乎是不治之症。一天他路过一个村子,村里人 听说他有这种病,于是告诉他:“我们村里有口井, 喝了井里的水就能治你的病。”化学家喝了那口井 里的水后,果真治好了病。回去以后,化学家想: 为什么这种水能救我呢?带着这个问题,化学家进 行了深入的研究,最后发现井水里含有芒硝,因此 他发现了芒硝的药用价值。

高中语文复习课件-高考文言文阅读复习课件(共374张PPT)

高中语文复习课件-高考文言文阅读复习课件(共374张PPT)
文言文断句考查对实、虚词的理解能力,对 句式的判断能力和对语气的分析能力。
体验高考真题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B) A.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 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B.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 /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C.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 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D.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 /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还要注意古人的用语习惯,如称人一般只称名,如 “曾公亮”称“公亮”。尤其注意少数民族人的名字, 字数不定且不是取名的常用字,注意断句及跟其他词性 的字区分开来。
(二)阅读方法
1.阅读全文,着眼全局,梳理事件头绪和人物关 系。 (阅读时养成动笔勾画的习惯)
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晋江人。 开头:
举进士甲科,知会稽县。民田 交代传主曾公亮的名字 镜湖旁,每患湖溢。公亮立斗 籍贯
巨万,初荐王安石,及同辅 政,知上方向之,阴为子孙
结尾:Βιβλιοθήκη 计,凡更张庶事,一切听顺, 而外若不与之者。常遣子孝 宽参其谋,至上前略无所异, 于是帝益信任安石。安石德
作者评价公亮,用与 王安石有关的事件, 证明其吝啬。
其助己,故引擢孝宽至枢密
以报之。苏轼尝从容责公亮
不能救正,世讥其持禄固宠 苏轼与世人对公亮的
恭敬。君主有病,却一定要让他亲自设宴,能处
之安然吗?”使者于是赴宴。

熙宁三年,授职司空兼侍中、河阳三城节度
使。第二年,判永兴军,任职一年,回到京城,

高考数学知识点总复习pppt课件

高考数学知识点总复习pppt课件

• ak+2+(a+1)2k+1
• =(a+1)2[ak+1+(a+1)2k-1]+ak+2-ak+1(a
+1)2
27
=(a+1)2[ak+1+(a+1)2k-1]-ak+1(a2+a+1)能被 a2+a+1 整除.
即当 n=k+1 时命题也成立. 根据(1)(2)可知,对于任意 n∈N+,an+1+(a+1)2n-1 能被 a2 +a+1 整除.

1 2k+1-1

1 2k+1
=k+1 1+k+1 2+…+21k+2k+1 1-2k+1 1
=k+1 2+k+1 3+…+21k+2k+1 1+k+1 1-2k+1 1

k+11+1+
k+11+2+…
+k+11+k+
1 k+1+k+1
=右边,
13
• 所以当n=k+1时等式也成立.
• 综合(1)(2)知对一切n∈N* ,等式都成立.
• (2)(n归=k纳+1递推)假设当n=k(k∈N*,k≥n0)时 命题成立,推出当__________时命题也成 立.
3
• 只要完成这两个步骤,就可以断定命题对n取 第一个值后面的所有正整数都成立.上述证 明方法叫做数学归纳法.
• 质疑探究:数学归纳法两个步骤有什么关系?
• 提示:数学归纳法证明中的两个步骤体现了 递推思想,第一步是递推的基础,第二步是 递推的依据,两个步骤缺一不可,否则就会 导致错误.
第十一章 复数、算法、推理与 证明
第5节 数学归纳法
1
• 1.了解数学归纳法的原理. • 2.能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一些简单的数学命
题.
2
• [要点梳理]
• 数学归纳法
• 一般地,证明一个与正整数n有关的命题,可 按下列步骤进行:

《高考备考交流》PPT课件_OK

《高考备考交流》PPT课件_OK
地理
2013年全国新课标版《考试大纲》地理学科与去年《考试大纲》相 比略有变化:
在“考核目标与要求”中删掉了2012年的三个不同的水平层次;在 “能够用简洁的文字语言、图形语言或其他表达方式描述地理概念, 地理事物的特征,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发展变化”后面增加了“地理基 本原理与规律的要点”;在“能够提出必要的论据来论证和解决地理 问题”中,删去了“能够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数学
新课标考试说明与去年的考试说明比较没有变化,可以看出试题的 设计理念体现“大稳定、小创新、重运算、考思维”的思想。
英语
2013年全国新课标版《考试大纲》英语学科与2012年的《考试大纲》 相比,在考试内容和要求、时间、分值、题型题量等方面都没有发生变 化。
10
物理
2013年和去年相比,在必考和选考内容的各部分知识的具体要求和 掌握程度没有任何变化。
• 结合当前物理教学实际,新高考命题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基本方法的 覆盖和考查,诸如受力分析、运动分析、能量分析、电路分析、光路分析等 物理学的基本分析方法,以及整体、等效、类比、转化、理想化等物理学的 基本思想,都很好的体现了新课程的“基础性”理念。
23
化学:
• 1.凸显有机化学考查,对有机化学知识的考查更深,如同分异构体、有机反 应类型、离子反应正误判断、离子浓度比较、化学平衡及移动、实验 基本操作图像分析等。
5
6
7
2、知识点与能力要求对应性研究。
8
3、关注考纲变化,预测命题趋势。
(1)关注内容增减变化。 (2)关注能力要求变化。 (3)关注题型示例调整。
9
语文
关于2013届高考“考试说明”的几点解读
2013年全国新课标版高考《考试大纲》语文学科与2012年的大纲 相比没有变化。这表明,今年的语文试卷结构和试题设置将会按照 近三年新课标卷的体式命制,今年的高考语文试题将继续保持平稳 态势。

2024届高三一轮复习指导主题班会课件

2024届高三一轮复习指导主题班会课件
• 2、上课时要认真听讲,在课堂上要保持旺盛的战斗力,思维的 敏捷性和捕捉信息的洞察力。文科科目一定要做笔记,理科科目 一定要注意思维。语文、英语,包括化学、生物这些全都要做笔 记,你要跟住老师。老师都富于经验,他知道哪里容易出题,哪 里是重点,以前的学生在哪容易出错,他会在讲课时一一渗透出 来。所以你要时刻“警惕”,老师很不经意的一句话可能就是症 结所在。而且一定要记老师的板书,好的板书是一节课的脉络, 一轮复习完后这就是你最大的财富。——课堂巧做笔记法
• 课本是最基本的老师,常翻翻课本
• 跟着老师走,提高课堂效率。
• 脚踏实地,查漏补缺。
第三、学习态度要端正
• 1、上课前,一定要把老师准备讲的内容预习好,把不好理解的、 不会的内容做好标记,在老师讲到该处时认真听讲。如果老师讲 了以后还不会,一定要再问老师,直到明白为止。当一个问题问 了两遍三遍还不会时,一般的同学就不好意思问了,千万别这样, 老师们最喜欢“不问明白誓不罢休”的性格了。
决,因为经过一段时间的间隔,很可能造成遗忘,让你想不起
自己当初怎样犯的错。因此及时改错很有必要。

三是分析总结,对于每一处错误都要经过认真的分析,研
究出错的原因,找准症结,及时改错。
整理错题意义深远:记错题最大的好处就 是它针对你的弱点,临近考试的时候,
可以把几个错题本集中在一起,每个学科的 错误都重新集中扫视一遍,并以最佳状态做
学习方法篇
第一:正确对待强弱科
• 在考试的六个科目上,一个人有强有弱,是太正常了。 • 复习的策略,就是扬强扶弱。有的同学是只补弱的,
忽视了强的;有的同学是放弃弱的专攻强的。从整体 看,都未见明智,在复习中避免走极端。高考是“团 体赛”,要的是全局的胜利而不能是顾此失彼。

2025届高考专题复习:酬和赠答诗指导课件

2025届高考专题复习:酬和赠答诗指导课件
书门下平章事的头衔,其势炙手可热。中唐以后,藩镇割据,为增加实力, 用各种手段勾结、拉拢文人和中央官吏。而一些不得意的文人和官吏也往 往去依附他们,韩愈曾作《送董邵南序》一文婉转地加以劝阻。张籍是韩 门大弟子在此点上与韩愈心志相通,都是主张统一,反对分裂
• 表面写节妇对丈夫同生共死的深情厚谊,实写自己忠君爱国之情。
7
【常见情感】
• ④表酬和作答 ; • 酬朱庆馀 • 张籍
• 越女新装出镜心,自知艳丽更沉吟。 •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抵万金。 • 诗中以越女、采菱姑娘比朱庆馀,以“齐纨”比他人的平 庸作品,以“菱歌”比朱庆馀的优秀作品,表现了对朱庆 馀的欣赏,暗示他不必为考试担心,奇妙而含蓄地表明自 己的意见。
厚。
13
钜鹿赠李少府 高适 李侯虽薄宦,时誉何籍籍。骏马常借人,黄金每留客。 投壶①华馆静,纵酒凉风夕。即此遇神仙,吾欣知损益②。 【注释]①投壶:古代饮宴时的一种游戏。设投壶一个,宾主依次向壶中投矢, 胜者罚负者饮酒。②损益:对自己有损或有益的朋友。《论语·季氏》:“益 者三友,损者三友。” 15.请结合诗歌的中间两联,分析李少府的形象特点。(6分) • ①“骏马常借人,黄金每留客”李少府经常将骏马借与别人,黄金也和他 人分享,由此可见,他是一个大方之人。 • ②“投壶华馆静”是说,李少府投壶之时,大家都凝神观赏,大厅内一片 寂静,侧面表现其投壶技艺的高妙。 • ③“纵酒凉风夕”傍晚时分,凉风习习,李少府与宾客纵情畅饮,表现出 其潇洒不羁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酬和应答诗鉴赏复习
【概念】
酬赠诗是古代文人用来交往应酬的诗歌或者赠给亲友同人 的作品。与今人靠酒肉交友不同,古人以诗交友,以诗言志, 因此常常把诗歌作为结识朋友的手段,朋友之间常常互相唱和, 此谓“酬唱”,而有所感受,有所表达,有所思念时,也常常 赠诗给亲友,以明其情志,此所谓赠诗,二者并称“酬赠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17 7×5=35
18~22
10+7+5=22
2×12+13+2×14=65 50+35+65=150
弄清 关系
高考数学全国卷与湖北卷的关系
考试内容、考核要求和试卷结构的差异分析
表3 近六年全国乙卷三角与数列轮换考查特点统计理科卷型 年份
12
16
17
文科
12
16
17
2015 函数 三角 数列 函数 解几 三角
全国乙卷
了解抛物线与双曲线 (文理有别)
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 了解圆锥曲线的简单应用
了解回归分析与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方 法及其初步应用
了解证明不等式的基本方法减少了: 反证法、放缩法,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一些简单的不等式和算术—几何平均 不等式、柯西不等式及其简单应用
湖北卷 理解抛物线与双曲线
(文理有别) 掌握直线与圆锥曲线的
1 探觅两卷依纲靠本的命题特点
基于课本命题的“六字方针”
整合
知识立意
迁移
问题立意
六字
方针 演变
能力立意
整合策略:基于课本例习题的整合再创
整合策略:基于课本例习题的整合再创
演变策略:基于课本素材的延伸拓展
1 探觅两卷依纲靠本的命题特点
湖北风格:“三本”命题特色
●一是以教材为本:在选材立意上,以教材中核心概念、性质 法则、定理公式和例题习题为载体,以主干内容和通性通法为 重点,检测考生对教材知识和方法的理解与掌握的熟练程度. ●二是以考生为本:在设问方式上,以分步设问为主,力求将 起点设问根植于课本展开,尽量让表述方式贴近教材呈现,着 力使解答方法源于教材变通,让考生有似曾相似之感. ●三是以能力为本:在情境创新上,以教材中原料作为命题元 素,依托于整合迁移演变,将解决问题的数学思想方法、数学 能力和数学文化内隐其中进行命题,反映数学的本质.
位置关系
未纳入考查范围
将《不等式选讲》由选 考内容调整为必考内容
弄清 关系
高考数学全国卷与湖北卷的关系
考试内容、考核要求和试卷结构的差异分析
表3 2015年全国乙卷与湖北卷试卷结构统计对比
卷型 题分 选择题
填空题
解答题
全卷
全国卷 题序 1~12 (Ⅰ) 分值 12×5=60
13~16 4×5=20
取势 明道 优术
绿色备考 经济复习
目标 途径 策略
探寻立体化备考方略
二、倡导两个观点
实现绿色备考的基本途径
比较两卷差异,确立备考方向:以训练“考生于考纲所规定的考 核目标的达成度”为基本的价值取向,以“中等生”与“中等以 下学生”为基本的备考对象,实现复习效益的最大化。 弄清三个关系,实现两标途径: 命题目标的实现途径:全面检验,准确区分,凸显公平 一是依托“数学本质”和“知识交汇”而实现考查的全面性; 二是依托“数学应用”和“甄别潜能”而实现考查的区分性; 三是依托“适度创新”和“规避模式”而实现考查的公平性。 复习目标的实现途径:立足全面、合理侧重、突出素养 一是依托广度与深度相结合,实现复习的全面性; 二是依托重点与一般相结合,实现复习的针对性; 三是依托技能与素养相结合,实现复习的有效性。
二、倡导两个观点
实现经济复习的基本策略
“三变”策略
◆一变“脱离教材”为“基于课本”——以变求通
一是疏通“四线”,夯实基础; 二是贯通“四环”,整合技能; 三是打通“四道”,提升素养。
◆二变“题型套路”为“功能题组”——以变求实 ◆三变“过度训练”为“有效综合”——以变求胜
弄清 关系
高考数学全国卷与湖北卷的关系
高考 改革
六大变化: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
一、追踪一个热点
高考 改革
招考模式:两依据一参考
一、追踪一个热点
高考改革的“三个重磅文件”
一、追踪一个热点
高考 改革
高考改革的“三个重磅文件”
一、追踪一个热点
课标 修订
高中数学课标修订关键词
目标更新
每个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考试内容、考核要求和试卷结构的差异分析
表1 高考数学全国Ⅰ卷与湖北卷考试内容统计对比
卷型
必考内容
选考内容
选考方式
全国Ⅰ卷 (理)
全国Ⅰ卷 (文)
必修1~5 选修2系列 必修1~5 选修1系列
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 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选修4-5不等式选讲
解答题 三选一
湖北卷 (理)
必修1~5
好记忆 可借鉴 能操作
绿色备考,
——基于高考数学回归的视角
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远方 2015.9.19 宜昌
交流探讨“六点”
追踪 一个热点
倡导 两个观点
高考改革与课标修订
绿色备考观 经济复习观
探寻 三个特点
命题特点 试题特点 复习特点
一、追踪一个热点
高考 改革
两类模式:高考内容与形式改革
一、追踪一个热点
2014 立几 三角 数列 函数 三角 数列
全国卷 2013 数列 (Ⅰ) 2012 函数
函数 数列
三角 三角
函数 数列
三角 函数
数列 三角
2011 函数 三角 数列 函数 立几 数列
2010 立几 解几 数列 立几 解几 数列
三、探讨三个特点
1 探觅两卷依纲靠本的命题特点 2 探析两卷各有千秋的试题特点 3 探寻基于回归的经济复习特点
理念更新 双基变四基
学科核心素养: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学业质量标准:应该达到的具体水平
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 基本数学思想 基本活动经验
两能变四能
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一、追踪一个热点
高考数学文理不分科的“三个变化”
命题格局变化
考试内容变化
三个 变化
题型结构变化
二、倡导两个观点
基于回归视角的复习备考观
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
选修2系列,选修4-5 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填空题 二选一
湖北卷 (文)
必修1~5 选修1系列,选修4-5
未设选考
弄清 关系
高考数学全国卷与湖北卷的关系
考试内容、考核要求和试卷结构的差异分析
表2 高考数学全国乙卷与湖北卷考核要求统计对比
知识单元 圆锥曲线 统计案例 不等式选讲
2 探析两卷各有千秋的试题特点
湖北特色的“三字经”——稳、变、新
依纲靠本,立足基础——体现一个“稳”
17~21+22~24 5×12=60+10=70
12+4+5+3=24 60+20+70=150
湖北卷 题序 1~10 11~14+15~16
(理) 分值 10×5=50
5×5=25
17~22 11+3×12+2×14=75
10+6+6=22 50+25+75=150
湖北卷 题序 1~10 (文) 分值 10×5=5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