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幸福——中国伦理视角笔记
追寻幸福网络视频课笔记

第一节:按照马斯洛的观点,人的需求层次由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依次提升。
只有5%的人才能真正享有幸福,绝大部分的人都只是停留在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这两个层次。
韦老师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是那么的特别,她对待那些一生为物质,为生存而劳碌奔波的人们,对于那些一直没有超越物质的东西,一直没有得到心灵净化的人们,充满了同情与惋惜,这样的人生是多么悲哀。
这与我们通常的态度相差很大,在这种差异之下,我看到的是韦老师那种对于人,所有人的关怀,这种胸襟,对于一个社会科学的学习者,恰恰是我所缺少的。
第二节:“人生所有的追求最终都可以归结为,追求幸福。
”韦老师举了马拉车的例子,有的人,睡了一路,是由马拉着走的,他的一生是马的一生,有的人,却能够醒过来,驾驭着马。
这让我想起了帕斯卡的一句话“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草,我们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考”。
我再一次感觉到独立思考的重要性。
尤其是在读过勒庞的《乌合之众》这本书之后,这种感觉就越加强烈。
如果自己没有独立的理性的思考,没有坚定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很容易就会沦落为勒庞所说的群体中的一员,冲动、易怒、偏执、保守,只会感性的形象化的思维,目光短浅,缺乏推理能力,等等。
没有理性的独立的思考,我们作为人本身的劣根性全都会显露出来,何来优秀可言?个人尚且如此,若是一个社会的所有人都是这样,何来文明进步可言?第三节:张飞打算跟着刘备的时候,完全是跟着关羽的,张飞很幸运,跟着刘备,站对了队伍。
我们出身社会的时候就一定要有自己的想法,适合别人的不一定适合自己。
第四节:“让自己最后陷入到没有任何机会地步的人,就是那些爱耍小聪明的人。
”“公正无私是作为一个优秀的人所必备的品质”如果说,一个人做任何事情都是以自身的利益作为唯一的考量标准——我认为这属于伦理利己主义中的个人性伦理主义,即主张我应该为我自己的自身利益而行动,至于别人应该怎么办,我不管——那么,他最后会是怎样的呢?必然会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韦正翔追寻幸福中国伦理史角度

追求幸福导论(一)~(八);幸福的定义;1.幸福是因为人有感觉-幸福的核心是欲望的满足{;2.自然欲望是吃喝玩乐,自然本性/社会欲望是需求;3.承受枯燥的能力(走过这条路才能体会学习的快乐;持续的专注能力(读哲学著作,学术研究);承受繁琐的能力(填表);4.大学学习的课程(无用是因为尚无需求),必修课;有些东西用途在后面显现;幸福就是对欲望的满足(先有欲望-追求幸福导论(一)~(八)幸福的定义1. 幸福是因为人有感觉-幸福的核心是欲望的满足{自然欲望/社会欲望}2. 自然欲望是吃喝玩乐,自然本性/ 社会欲望是需求的满足3. 承受枯燥的能力(走过这条路才能体会学习的快乐)-需要坚强的意志和毅力持续的专注能力(读哲学著作,学术研究)承受繁琐的能力(填表)4. 大学学习的课程(无用是因为尚无需求),必修课相当于组装机器的零件—打基础有些东西用途在后面显现幸福就是对欲望的满足(先有欲望-满足欲望-幸福)1. 欲望未被满足表现为一种痛苦,痛苦是幸福的前提(请学生吃饭-先饿着学生-再满足他们吃的欲望-吃饭觉得很好吃)2. 欲望有好多种,我们在平时生活中意识不到-无法满足-莫名其妙觉得痛苦(求爱被拒-不是因为这个人-而是因为自己的虚荣心和自尊心受到伤害的感觉)3. 灭欲。
整理欲望仓库,把合理的,高尚的欲望留下,把其余的欲望清掉。
(学生立大志,少成器,心气高)幸福的分类(幸福是痛苦之源)1. 阅历丰富的人—经历了许多幸福与痛苦的方式,感觉丰满(道:善与恶/美与丑)(演员把握到位的演出,小沈阳唱歌的沧桑)2. 神性的幸福(无痛苦的纯粹幸福,没有欲望尤其是身体的欲望)与人性的幸福3. 追求幸福的过程是痛苦的(奋斗-执着-充实-成功设定目标-挺进-每走一段都有小收获-充实的过程-得到幸福感-达到目的)(高考:得到结果时是幸福的,落榜则产生更大的痛苦)4. 不设定过高过大的目标也不宜过小/接力赛式的目标,设定好自己完成目标的时间段;人一生要有远大的并能去完成的目标5. 欲望分为合理的欲和要灭的欲,不一定做创造者,可做欣赏者(普通人欣赏画作-实现不了则灭掉这个欲望)6. 实现不了的欲望不被消灭(大官腐败)-清理,审视自己的欲望,留下能实现的欲望,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7. 做好痛苦的心理准备和思想准备,就会减少痛苦-有希望(打针,做手术)经历极大痛苦后获得的幸福也是别人所无法体会的8. 希望可以激发人的承受力—豁达:舍欲而不是舍生9. 痛苦-绝望-痛苦不一定导致幸福,绝望导致自杀或精神病人人性的幸福是痛苦的幸福10. 有多少欲望/痛苦,就有多少幸福11. 天赋+努力+机遇=成功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地方12. 能力与欲望相配-不干坏事;能力与欲望不相配-走向歧途13. 托人帮忙做事,会使人产生心中不平的痛苦;请人帮助则不会感到痛苦感性的幸福与理性的幸福1. 感性幸福是有驱动的2.3. 小孩偷吃西瓜-嘴巴舒服-心理内疚不舒服—驱动带来的欲望满足不见得让人舒心4. 对于心灵欲望的满足5. 过程中不舒服的环节需要用意志去克服6. 社会认可与自我认可的重叠处-理性幸福(自己不想做哲学的哲学家/自己为成为艺术家而奋斗但不被父母认可的孩子)父母通过自己的社会认知为孩子安排道路,不见得是孩子喜欢的7. 理性行为所导致的痛苦8. 劳动挣钱让人舒心,偷到的虽然能满足金钱需求,但违背道德与心灵—贼眉鼠眼,相由心生9. 感性与理性幸福可以相结合10. 穿衣服-从大家统一颜色到追求五颜六色及名牌-社会认可对人心理及行为的影响广义的幸福和狭义的幸福1. 幸福不可被度量(种类繁多)2. 不需凡事思考太多(如买包-背着舒服就行,不需考虑背后的意义)。
追寻幸福-中国伦理史视角课后题目解析

共家学派(一)已完成1毛泽东思想属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正确答案:√2儒家思想自秦始皇起就在中国社会占据统治地位。
正确答案:×3秦始皇时期尊崇并推行的哪一家的学说?A、法家B、儒家C、道家D、墨家正确答案:A4汉初“文景之治”的出现主要采用了哪一家的学说?A、法家B、儒家C、道家D、墨家正确答案:C5共家学派是由谁倡导的?A、毛泽东B、韦正翔C、马克思D、葛兰西正确答案:B6汉初之后为什么采用了儒家的思想作为统治的思想A、它有利于经济发展B、它有利于安抚劳动人民C、它有利于构建等级社会D、它当中倡导着一种很高尚的精神追求正确答案:D7共家学派的研究对象是A、共产主义是什么以及如何逐步实现共产主义B、共产主义是什么以及如何快速实现共产主义C、共产主义是什么D、如何实现共产主义正确答案:A8秦始皇时代使用那家的学说作为统治思想A、道家B、法家C、儒家D、墨家正确答案:B9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小才大用没有问题正确答案:×10共家学派的追求目标中要培养的人才不包括A、学术大师B、治国大才C、天才儿童D、艺术大师正确答案:C11我国当前仍然是严重的缺乏人才正确答案:√12汉初的统治者采用了道家学说治理国家。
正确答案:√13物质上的富足定能够带来精神上的满足。
正确答案:×14秦始皇统治时期采用了哪种学说治理国家?A、道家B、墨家C、法家D、儒家正确答案:C15共家学派的追求目标是如何获得利益的最大化正确答案:×16共家学派的研究对象是资本主义正确答案:×共家学派(二)已完成1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创立借鉴了很多中华传统文明。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2共家学派的知识结构必须包括对马恩原典著作的研读。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3以下不属于练习颜体书法所具备的特性是?A、正B、大气C、长寿D、坚忍正确答案:D4以下不属于古代文人四艺的是?A、书B、画C、琴D、猎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5下列关于共家学派的知识结构说法错误的是?A、它包括对中外哲学经典的阅读B、它包括对马恩原典著作的阅读C、它不要求掌握古代汉语知识D、它要求对格律诗、书法的掌握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6大道只存在在那个学科里A、数学B、物理C、哲学D、文学正确答案:C7我们练书法是在练我们的A、字B、为人C、品行D、意志力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8练习颜真卿的楷体书法需要的特性不包括A、正B、圆C、大气D、长寿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9共家学派的知识结构不包括A、马克思作和中外主要哲学经典著作的阅读B、马克思主要经典著作的原版阅读C、中外主要哲学经典著作的原版阅读D、古汉语、颜真卿楷体书法、格律诗、篆刻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10马克思是共产主义的奠基人,共家学派只需要研究马克思正确答案:×我的答案:×11要用马克思主义的一些框架来整合中国的资源,在马克思主义的体系中,让中国的传统重新复活正确答案:√我的答案:×12下列哪些不属于共家学派的知识结构?A、颜真卿楷体书法B、篆刻C、格律诗D、网络语言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13古汉语是共家学派知识结构的内容之一。
追寻幸福_中国伦理视角最全整理出来的笔记

讨论做人要大气,就是心中有天下、民族或国家的概念,这样看任何事情都不会偏激。
要衡量一个人大气与否,就需要看他除了自身之外是否关心国家、民族的命运。
在道德上只有零分和一百分的区别。
一种行为如果推广之后对社会造成好的影响就是道德的事情,反之是不道德的事情。
时间观念不重的人不会得到重用。
在公共场合的行为要符合公共性。
共家学派(一)1 共家学派的倡立,是2010.2.28韦老师想出来的。
2 为什么要来倡导这个东西?各行各业普遍缺乏大才。
大才是可以小用的,而小才不可大用。
为什么又导致普遍缺乏大才呢?我们的国家老是走一步算一步;正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为什么我们要远虑呢?因为我们的要做大事必须要有各种基础。
3 为什么我们要追寻幸福呢?因为我们不幸福。
不幸福到底来源于什么呢,又怎么来解决它呢?我们可以来反观一下历史做一个借鉴和比较。
4 汉初为什么用黄老之学来作为当时的统治哲学呢?秦始皇时期极端用法家思想,汉初用道家思想,但是当之后儒家思想被用了之后为什么其他思想派别都没有站起来?儒家思想在还没有站起来之前它就一直在中国的传统政治里(如周礼),儒家思想其实就是把中国的传统政治给学术化的形式而已。
汉初用道家是因为恢复经济的需要而已,但是当经济发展起来后社会的一些弊病就显现了。
当经济发展起来了,人民能够在物质上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但是如果没有一种高尚的道德,人民的精神就要出问题了,整个社会的秩序也就乱了。
这也就是为什么儒家思想一起来之后总体上就一直走好。
我们国家自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了,但是人民的精神上却面临一种危机。
怎么来解决呢?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和政策联系在一起的,当政策上犯错误的时候,人们会否定政策的同时也会否定马克思主义学术化的东西。
这也就是我们的国家为什么要成立一种共家学派,以此来区别政治上的马克思主义。
5 共家学派是马克思主义的学术化形式,是立足长远;而政治上的马克思主义是立足当下。
6 共家学派的研究对象:◇共产主义是什么?◇如何逐步实现共产主义?7 共家学派的追求目标:◇培养学术大师、大科学家、大工程师、艺术大师、治国大才、管理大师。
追寻幸福:中国伦理史视角

共家学派:各行各业普遍缺乏大才。
大才可以小用,而小才不可大用。
走一步算一步,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共家学派的追求目标:培养学术大师,大科学家。
大工程师,艺术大师、治国大才,管理大师。
隔行不隔到,大道与胸,万事豁达。
古今贯通,中外融会。
文道理术,以道化术修齐治平。
共家学派的知识结构:马恩主要经典著作的原版阅读。
中外主要哲学经典著作的原版阅读、古汉语,颜真卿楷体书法,格律诗,篆刻。
10门语言:中,英,德,法,俄,希(希伯来),希(古希腊),拉,阿,梵。
练习颜真卿楷体书法需要具备的三种特征:正,大气,长寿新弟子规急景流年,但求以学术为本,以谦诚为道,谦能纳新,能达事,能容人,诚能入芝兰之室,闻先生之嘉训,不望文生义,求析心破理,文约事丰,不追浮华缥缈之事,不做孤陋寡闻之人,不为心傲衰馁之徒,为人以善为本,情不逾规,理不越轨,通权达变,为学纳人之识,持己之见,采百家之萃,入学派之流,不发无基之建言,行文不浮雕,不洋化,以简词巧搭配为美,任思想外溢,为业立乎其大,贵事不贵名,显功隐己,心视泰山小,行视沙粒大,形容婉悦,风骨道逸,无可言而言必真,探天道,立人道,持公正,求天下之福,终身不渝,有大志者,有道德者,有智慧者,有毅力者,有勇气者,事竟成。
学术与政治:政治实践与时俱进。
学术研究长远前瞻。
修道方法:培养毅力,要耐烦。
每天一字。
每天一诗。
每天一语。
每周一书泛读。
每周一书精读。
可进可退,共同的归属。
追寻幸福导论儒家的三种形态:学术形态,政治形态,民间形态。
如何追寻幸福?幸福原理:生活质量,人际关系,领导力,幸福指数,国民幸福总值。
研究视角:伦理学,心理学,精神病学董仲舒:前179-前104汉代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慧能:638-713唐代高僧,中国佛教禅宗祖师,世称禅宗六祖康德:1724-1804哲学家,天文学家,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柏拉图:约前427-前347古希腊最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之一沉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追寻幸福”听课笔记格式一(按集)

第20集11
第21集11
第22集12
第23集12
第24集13
第25集13
第26集13
第27集14
第28集14
第29集14
第30集15
第31集15
第32集16
第33集16
第34集16
第35集17
第36集17
第37集17
第38集18
第39集18
第40集19
第42.我们最大的幸福是什么?
阅读马克思《青年在择业时的考虑》
介绍自己。……
马克思与圣王,中国传统思想与西方文化的结合。要把握这课的指导思想。
……
1.心理学需要伦理学作为价值导向。比如责任分散原理,这是客观的,为什么会这样?个人主义的问题。见死不救就不是什么不道德了,“小悦悦”事件就不应该受到谴责了。
2.我们读书学习思考的方法。要联系起来。
格式一:按集
“追寻幸福:西方伦理学史的视角”听课笔记
班编号:学号:姓名:
(编辑目录操作:右键点击目录部分,“更新域”——“更新整个目录”)
第1集4
第2集4
第3集4
第4集6
第5集6
第6集6
第7集6
第8集7
第9集7
第10集7
第11集8
第12集8
第13集8
第14集9
第15集9
第16集10
第17集10
第18集10
第44集20
第45集20
第46集21
第47集21
第48集22
第49集22
第50集22
第51集23
第52集23
第53集23
第54集24
第55集24
第56集25
追寻幸福 学习总结

《追寻幸福:中国伦理史视角》课程学习总结院系名称:电子与信息工程系班级名称:2011级电子信息工程2班学号:2011222430姓名:薛挺《追寻幸福:中国伦理史视角》课程学习总结通过这门学科的网上学习,使我懂得了很多,无论是对自己或者对于这个社会。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幸福观,孟子的幸福观在于“乐”,君子之乐;杨朱的幸福观在于“轻物重生”;老子的幸福观主张“清静无为,顺其自然“;庄子的幸福观“,安于天命、时命,充分发挥其天赋本性”;中国是一个严重匮乏人才的国家。
人才匮乏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是危害极大的,正如韦老师谦虚之言,她站在清华的课堂上,是一种小材大用;更深一步思考,人才缺失是因为我们有着一种”走一步,算一步“的生活思想。
古人言”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我作为一名安康学院的学生,说实话听到这句话我很惭愧也很内疚,因为我以前有过这种想法,颓废过。
没有一个确定的人生目标注定一生平庸,我们不可以得过且过,该要面对的还是要面对,因为我们终会到达那一刻。
对于一个人的目标的选择,一定要切合实际,符合自身的的要求。
虽然我是理科生,但我觉得如果真的想要在自己的领域成为一个大家,仅仅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是成不了大家的,永远只能是一个学术上的东西,只有跟道结合在一起,才能创造出新的东西,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家。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但又有言之“隔行不隔道“,只有在学好自己专业基础上领悟道才能更上一个境界。
如何追寻幸福?幸福有很多种,每种幸福的定义与意义都是不一样的。
记得初中学过陶渊明《桃花源记》,在哪里虽然一切都是自力更生,但那里的人们都是幸福的,因为那里没有名利和金钱的争端,而如今的社会,人们每天担心的是食品安全、无边无尽的工作压力、各种情感纠纷。
幸福是人内心的一种心理上的自我满足,有的人贫穷,但他的内心是幸福的,有的人家产万贯,却觉得自己总是不快乐。
有些美好的记忆并不是因为你在其中得到了什么好处与利益,而是你在其中付出了自己的心血,觉得那是非常有意义的,甚至它是痛苦的,但当过后你始终觉得它是你人生中一笔不可替代的财富。
追寻幸福笔记

第一课1、寻找一座有意义的山——寻找正确的目标。
2、人的心灵是需要进化的,人的心灵进化才能够获得一些特别的幸福。
3、心灵进化的高度:A、从头开始——进化的起点B、从最高点开始——进化的起点C、文化的高度和起点的高度——决定心灵进化的高度D、作为工具的知识和心灵的刻画——需要学习的知识4、中国的需要层次:金钱、权力、名望、自我确认、友爱。
第二课1、有死亡的预期,所以会一种对恒的追求。
2、人是由身体(容器)和生命,身体包容生命。
3、人很多不快乐了都是因为与他人的比较。
4、我们一生的目标可归结为追寻幸福。
5、幸福与生活质量、领导力、人际关系、幸福指数第三课1、人总是喜欢和给自己带来快乐的人一起。
2、研究幸福的三种视角:伦理学心理学精神病学(相对来说,伦理学是比较基础的)。
3、学会思考,不要只是觉得对就把那句话记下来,要明白为什么,明白记下来的那几句话之间有什么关系。
4、存在主义:存在主义以人为中心、尊重人的个性和自由,认为人是在无意义的宇宙中生活,人的存在本身也没有意义,但人可以在存在的基础上自我造就,活得精彩。
第五课1、公正(怎么对自己公正,怎么对别人公正)、无私(不贪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2、要做一个真诚的人,首先心灵是要洁净的。
第六课1、幸福是一切事情的终点。
2、人的一切是和需要结合在一起的,需要得到满足程度的不同,决定了人是否快乐幸福。
3、心理调整,调整的就是需要。
4、当幸福成为人的一种目标,人有意识地去追求幸福时,就会产生出各种问题,从而产生了道德。
第七课1、自尊要求我们被其他人尊重,要求我们自己不能被贬低,要求我们自己是被看成同等重要。
2、虚荣是人对尊严追求的一种变种。
3、社会发展的动力来自于人对快乐的追求。
4、阻碍社会发展的东西被认为是不道德的东西。
5、道德是建立在自尊的基础上的,当道德受到批评时,人的价值就被贬低,自尊受到伤害。
6、虚荣的人为什么会空虚是因为虚荣本身并不指向外界对人本身的肯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追寻幸福——中国伦理视角——集笔记
集董仲舒的幸福观(一)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个人简介:董仲舒。
西汉儒学家,思想家哲学家今文经学大师西汉群儒之首被称为博士享年约岁出生于广州,现在的河北省境内,具体地点有争论
《春秋》董仲舒后基本没有人提。
大同社会其实就跟我们现在的共产主义
考官的人都要学习的一本书
董仲舒非常遵循儒家思想中的礼
主要作品:《春秋繁露》对《春秋》的一些感想
董仲舒设立五经博士,立太学,由博士授五经,即:《诗》、《书》、《礼》、《易》、《春秋》
董仲舒被各派学者排斥原因:
董仲舒首次采用阴阳家的学说解释儒家学说,提出了天人感应的光年,为今文经学的领袖。
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
董仲舒的幸福观:伟大
韦老师认为:中国就是像期待大同社会那样去期待共产主义。
在学的角度上来说,中国人是没有信教的
集董仲舒的幸福观(二)
与天地叁、天人合一(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合理的秩序(用天的秩序来论证人的秩序)
人按天的秩序而享有不同层次的幸福(天命)
层次的安排:人贵于禽兽,中民之性之人贵于斗菁之性之人,圣人之性之人贵于中民之性之人,王接天命以教化中民,中民可为教为圣人
人应依三纲行事: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以当时的经济结构相吻合)——
与阴阳家的宇宙构架有关:阴阳家的宇宙构架以五行、四时、天干、地支、十二月、四方、五音、十二律、五色、数目等相配,阴阳流行于其中为基础来构成。
阴阳家的创始人邹衍:战国时期哲学家、阴阳家的代表人物。
——用来论证人的秩序的合理性
阴阳家学说与道家学说的区别:
1.道家的天是自然的天(唯物辩证法有关),而阴阳家的天可以是有认知能力和有意识的天
2.道家去规则,阴阳家立规则。
3.阴阳家对皇家园林影响比较大。
而道家对民间园林的影响比较大。
韦老师:阴阳家理论:五行相生相克——中医理论也有(金木水火土)——中医的发展是由于董仲舒把阴阳家的理论用来解说儒家的思想,使得中医得到了皇家的认可。
“五”在儒家来说是比较好的数字,处于
中央位置
五音不全中的五音:宫商角徵羽
五音逆行,始于金传于火,火传于木,木传于
水。
礼崩乐坏(说明音乐有秩序在里面)
音与十二律联系在一起,二十二律与季节联系在一
起。
集董仲舒的幸福观(三)
五行木火土金水
数搭配在一起
天干、地支搭配一起就有阴阳之气:阳气:氧,阴气:二氧化碳
.韦:什么东西拿到了意识形态高度、主流文化上,这种东西对国家的影响就很大。
历史上数学没有拿到这个高度,所以说中国的科技不够发达,但是西方从柏拉图就开始把数学拿到了意识形态的高度。
.如果没有董仲舒把阴阳家的思想拿到儒家来,现在中国有两大东西都会不存在:一是我们建不出现在的这种皇宫的这种风格来,二是中医不会有发展。
.董仲舒拿阴阳家的思想目的是来构建社会秩序
.董仲舒认为:自然由天、地、阴、阳、木、火、土、金、水、人这十者组成。
木、火、金、水各主四时之一气,土居中以策应之,四时之气的盛衰因阴阳使然。
天和人是同类。
.董仲舒把人与自然联系起来,用天来威胁人
.亚里士多德和孟子:德福一致
在西方:基督教设立一个天堂在中国:天报
.中国学的儒家第一个版本都是董仲舒的版本,对政治和民间影响大
.董仲舒认为:天人之间紧密相关,若人之行为有不当,则阴阳之气受感应而有非常的现象出现,此现象则为灾异。
天地之物,有不常之变者谓之异。
小者谓之异,灾常先至而异乃随之。
灾者,天之遣也;异者,天之威也。
.社会伦理与个人道德:道德(个体)就是一种规范,一种行为规范。
伦理(群体)是一种群体规范,一种关系的规范。
.凡物必有合。
合必有上下。
阴阳之合。
阳主阴辅,故有君臣、父子、夫妻之三纲,对应有忠、孝、贞节之德。
集董仲舒的幸福观(四)
1.董仲舒认为这个社会应该用王来治之
2.董仲舒认为:人之性未能全善,故需王以治之。
王承天意以治。
(用天来讲君主的合法性)
3.董仲舒认为:王字中的三画为天地人也,而连其中者,通其道也。
4.人主之喜怒哀乐、庆赏刑罚,应以四时为法。
庆副暖而当春,赏副暑而当夏,罚副清而当秋,刑副寒
而当冬。
5.设官之职,均应法天之数。
应均贫富,因大富则骄,大贫则忧,忧则为盗,骄则为暴
6.三统与红:历史的变化亦随天道之规律。
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为封建社会制度不变
来提供依据)。
(韦老:把唯物辩证法融入到历史唯物主义中,就是所谓的天人合一)历史按三统或称三正周而复始地循环变化。
三统有黑统、白统赤统,就实际的历史而言,夏为黑统,以寅月(一月)为正月,色尚黑。
商为白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