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二氧化碳减排及利用技术发展趋势_罗金玲
二氧化碳捕集与利用技术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

二氧化碳捕集与利用技术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二氧化碳是目前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最主要的成分之一,通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和增加二氧化碳的捕集与利用,可以有效地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
本文将就二氧化碳捕集与利用技术的现状与前景进行讨论。
首先,二氧化碳捕集技术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关键手段之一。
目前,已经有多种二氧化碳捕集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
其中,最常见的技术是化学吸收法,即利用溶液吸收二氧化碳并在后续工序中进行脱碳。
此外,还有物理吸收、膜分离和吸附等技术也被应用于二氧化碳捕集领域。
这些技术在理论上能够实现高效的二氧化碳捕集,但在实际应用中仍面临着高能耗、高成本和技术难题等挑战。
其次,二氧化碳利用技术是将捕集到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有用的产物,以实现对二氧化碳的资源化利用。
当前,二氧化碳利用技术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碳酸化学品生产、燃料生产、建材生产和农业用途等。
例如,将二氧化碳与氢气反应制备甲醇,或者利用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质等。
这些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同时也能够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然而,当前二氧化碳捕集与利用技术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和局限性。
首先,捕集二氧化碳的技术成本较高,需要大量的能源和设备投入。
尽管有一些研究正在致力于有效降低捕集成本,但仍然需要进一步的技术突破。
其次,二氧化碳利用技术的规模化生产也面临一定的技术壁垒,需要解决反应效率、催化剂选择和废弃物处置等问题。
此外,二氧化碳捕集与利用技术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解决监管法规、融资机制和市场规模等方面的问题。
然而,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二氧化碳捕集与利用技术仍具有广阔的前景。
首先,全球对气候变化的关注不断增加,促使各国政府和企业加大对碳减排和碳利用的投入。
其次,不断涌现的新技术和创新模式有望推动二氧化碳捕集与利用技术的发展。
例如,近年来兴起的碳捕集与利用产业链已经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和企业参与。
此外,新材料、催化剂和反应工艺的不断突破也有望降低二氧化碳捕集与利用技术的成本,提高效率。
CO2减排技术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CO2减排技术的研究及应用现状近些年来,环保话题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其中与气候变化有关的问题尤其备受瞩目。
作为主要的温室气体之一,二氧化碳的排放是导致气候变化的关键因素之一。
据数据显示,与三十年前相比,现在全球CO2的排放量已经增长了约70%。
在这样的背景下,CO2减排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变得十分紧迫。
一、CO2减排技术的种类和原理CO2减排技术可以根据基本原理分为三类:一是消减技术,即通过CO2的吸收、分离或固化等方式,将其从生产和使用流程中“拿走”;二是替代技术,即通过利用更低碳排放或无碳排放的能源替代高碳排放能源;三是储存技术,即通过地质封存或其他方式存储CO2,避免其释放到大气中。
消减技术是目前应用较广的一种CO2减排技术,其主要包括化学吸收法、物理吸收法、膜分离法、固化技术等。
其中,化学吸收法是最为成熟的一种技术,其原理是通过将废气经过溶液,使其中的CO2和目标化合物发生化学反应而达到分离的效果。
化学吸收法可分为氨法、胺法、电化学吸收法等多种类型,不同类型的化学吸收法适用于不同的工业生产工艺。
物理吸收法则是利用介质吸附机理,将CO2从气流中吸收到介质中,并在介质中形成稳定的化合物,达到分离的效果。
物理吸收法主要包括活性碳吸附法、分子筛吸附法等,可用于工业废气的处理和二氧化碳的回收。
膜分离法则是将混有CO2的气体通过膜,在膜上形成分离层,从而实现CO2分离的技术。
膜分离法主要包括非选择性膜法、选择性膜法等。
非选择性膜法较为简单,但难以实现高纯度气体的产出;而选择性膜法可以实现高纯度气体的产出,但价格较高。
固化技术是利用CO2与某些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将其固定在某种固体介质中,达到污染物的固化和处理的效果。
固化技术可以用于处理含CO2的水和气体,以及某些工业固体废料等。
二、 CO2减排技术的应用现状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CO2减排技术的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
在国际上,各种CO2减排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以气候变化较为敏感的西欧国家和北美国家为主。
二氧化碳利用技术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生物转化法的研发与应用
总结词
生物转化法是一种环保且高效的二氧化碳利用技术。
详细描述
生物转化法利用微生物或植物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用的燃料和化学品,如甲醇、乙醇和丙酮等。此外,生物转 化法还可以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可降解的塑料和生物材料。这种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可以减少碳排放并促 进可持续发展。
04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1 2 3
二氧化碳利用技术取得显著进展
近年来,二氧化碳利用技术已取得显著进展, 成为解决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要 手段。
多种技术路线并行发展
二氧化碳利用技术涵盖了化学转化、物理转化 、生物转化等多种技术路线,各路线均取得了 一定的成果。
工业应用逐步推广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二氧化碳利用技术在工 业领域的应用逐渐推广,涉及的行业包括电力 、钢铁、化工等。
详细描述
在高温高压环境下,二氧化碳可以转化为有用的燃料和化学 品,如甲醇、乙醇和甲烷等。此外,高温高压环境下的利用 还可以提高二氧化碳的吸收和分离效率。
化学转化法的高效利用
总结词
化学转化法是一种高效利用二氧化碳的方法。
详细描述
通过使用催化剂,二氧化碳可以与氢气反应生成甲醇、甲醛等有机化合物。这些有机化合物可以进一 步转化为高价值的化学品和燃料。此外,化学转化法还可以通过电化学方法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用的 化学品。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二氧化碳利用技术将 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需要关注新技术的发 展和新应用场景的拓展。
THANKS
感谢观看
研究展望
进一步提高转化效率和 稳定性
尽管二氧化碳利用技术已取得一定进展,但 仍存在转化效率和稳定性不足的问题,需要 进一步研究和改进。
二氧化碳的综合利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二氧化碳的综合利用现状及发展趋势二氧化碳(CO2)是地球大气中的主要温室气体之一,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影响。
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人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量不断增加,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因此,二氧化碳的综合利用成为了当前全球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介绍二氧化碳的综合利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二氧化碳的利用现状目前,二氧化碳的利用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工业用途:二氧化碳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被广泛应用于生产尿素、碳酸钠、碳酸钙等化工产品。
此外,二氧化碳还可以用于制造饮料、干冰等日常生活用品。
食品行业:二氧化碳在食品行业中也有广泛应用,例如用于加工食品、提高食品保质期等。
医疗保健:二氧化碳具有镇痛、镇静作用,可用于治疗一些疾病,例如溃疡、神经痛等。
环境领域:二氧化碳可用于气体肥料,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此外,二氧化碳还可以用于制造人工雨,缓解干旱等问题。
二、二氧化碳利用的发展趋势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严重,二氧化碳的利用将越来越受到关注。
未来,二氧化碳的利用将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能源领域: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二氧化碳作为一种能源介质将越来越受到重视。
例如,可以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燃料或电力。
化工领域:随着化工行业的发展,二氧化碳将更多地被用于制造高附加值的化学品。
例如,可以利用二氧化碳制造液晶材料、聚合材料等。
环境领域: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二氧化碳的减排和利用将成为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
例如,可以利用二氧化碳制造可降解塑料等环保材料。
生物领域: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可以利用微生物或植物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生物质能或有机肥料等。
总之,未来二氧化碳的综合利用将越来越广泛,涉及的领域也将越来越多样化。
同时,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二氧化碳的利用也将更加高效、环保和经济可行。
二氧化碳捕捉与利用技术的发展和展望

二氧化碳捕捉与利用技术的发展和展望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和气候变暖的威胁日益严重,人们对于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以及减缓全球变暖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而二氧化碳(CO2)作为主要的温室气体之一,其大量排放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不可忽视。
因此,二氧化碳捕捉与利用技术作为一种关键的解决方案,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
二氧化碳捕捉技术是指将二氧化碳从燃烧排放物或工业废气中分离出来,以防止其进入大气中并造成温室效应。
常用的二氧化碳捕捉技术包括吸收、吸附、膜分离和化学吸收等。
其中,吸收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在废气中混入具有高亲和力的溶剂,使二氧化碳与溶剂发生物理或化学反应,将二氧化碳从气体中分离出来。
吸附则是利用特定的吸附材料,通过吸附和脱附的循环作用来分离二氧化碳。
膜分离则是利用特殊的薄膜材料,将二氧化碳从废气中分离出来。
目前,二氧化碳捕捉技术在工业应用中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例如,煤炭发电厂、石油精炼厂和钢铁厂等大型工业设施已经开始采用二氧化碳捕捉技术,以减少其温室气体排放。
此外,一些创新的二氧化碳捕捉技术也在不断涌现,如碱性离子液体吸收 technology、氨溶液吸收技术以及金属有机配位化合物吸附技术等。
同时,二氧化碳的利用也是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重要方向之一。
通过二氧化碳的利用,可以将其转化为高附加值的化学品和燃料,实现二氧化碳的资源化利用。
目前,常见的二氧化碳利用途径包括碳捕捉储存(CCS)、碳中和、化学品制造、燃料生产和生物质转化等。
碳捕捉储存技术是将二氧化碳永久地封存于地下储层中,以减少其对大气的释放。
碳中和是指通过植树造林、湿地保护和农业碳汇等手段,将二氧化碳从大气中吸收并进行固定。
此外,通过利用二氧化碳生产化学品和燃料,可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缓解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的双重压力。
尽管二氧化碳捕捉与利用技术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具有巨大潜力,但其在商业化规模上的应用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二氧化碳捕捉技术的成本相对较高,特别是传统吸收技术的运行费用较高,导致其难以在商业层面上实现可行性。
二氧化碳利用技术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二氧化碳利用技术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二氧化碳利用技术是指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用产品或储存起来,以减缓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目前,二氧化碳利用技术已经取得了许多重要的进展,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本文将对二氧化碳利用技术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首先,现有的二氧化碳利用技术主要包括碳捕集、碳储存和碳转化。
碳捕集是指将二氧化碳从源排放气体中捕集出来,在能源和工业领域广泛应用。
碳储存则是将捕集的二氧化碳储存起来,以防止其进入大气中。
碳转化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用的化学品或燃料,以降低碳排放和提高资源利用。
目前,碳捕集技术已经商业化,并在一些发电厂和能源设施中得以应用。
例如,化石燃料电厂和钢铁厂可以使用被称为“后燃烧”技术的碳捕集技术,将从烟囱中排放的二氧化碳捕集出来。
此外,也有一些新兴的碳捕集技术,如化学吸收技术和膜分离技术,正在不断发展并被应用于其他行业。
至于碳储存技术,目前主要有地下储存和海洋储存两种方式。
地下储存是将二氧化碳注入地下岩层中,以永久地储存起来。
目前,地下储存已经在一些地方得到了应用,如挪威的斯诺维特气田。
海洋储存则是将二氧化碳注入海洋深处或通过化学反应将其转化为无害物质,但目前海洋储存技术还存在着一些环境和生态风险,需要更多的研究和评估。
在碳转化技术方面,有很多研究致力于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用的化学品和燃料。
例如,使用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燃料,如氢气和甲醇。
此外,也有一些研究致力于将二氧化碳转化为高分子化合物,如聚合物和纤维素。
这些研究为实现二氧化碳的循环利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未来,随着全球对气候变化的关注不断增加,二氧化碳利用技术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应用。
首先,需要加大对二氧化碳捕集和储存技术的研究,以提高其效率和降低成本。
其次,需要加强对碳转化技术的研发,以找到更多的途径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价值的产品。
此外,还需要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鼓励企业和机构投资于二氧化碳利用技术,并建立全球合作机制,推动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二氧化碳的减排技术及其应用前景

二氧化碳的减排技术及其应用前景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和人类的高密度生活,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日益增多,这也导致了温室气体的排放,从而加速了气候变化的进程。
如何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成为了各国政府和企业共同面临的挑战。
本文将从二氧化碳减排技术及其应用前景两个方面来探讨这一问题。
一、二氧化碳的减排技术1.碳捕集和封存技术碳捕集和封存技术是通过将二氧化碳捕集并储存于地下或水下层,从而降低其排放量的一种技术。
在生产过程中,燃烧后的二氧化碳会被可以捕集二氧化碳的设备捕获,然后借助专用管道将其输送到储存基地,进行封存处理。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降低幅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2.清洁能源代替传统能源传统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是人类以加工、制造和生活过程中常用的能源。
然而,这些能源的使用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并在空气中逗留较长的时间。
因此,采用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以有效地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和温室气体的排放。
3.停止烧林开荒和砍伐雨林大量的森林被砍伐和烧毁,这将造成严重的二氧化碳排放,导致气候变化。
因此,森林的保护和恢复是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采取减少采石、工厂建设、农业等不当活动,可以大大减少森林砍伐活动,从而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二、二氧化碳减排技术的应用前景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政府开始引入二氧化碳减排技术。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不仅影响到环境,也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因此,加强二氧化碳减排技术的应用,是未来环境保护和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手。
一方面,二氧化碳减排技术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好的形象和声誉。
在公众和经营者对环境和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关注下,企业和组织需要采取更多的环保措施和实践,这对于企业的形象和品牌影响至关重要。
采用不同的技术进行二氧化碳减排,是企业提高形象和声誉的一种途径。
另一方面,二氧化碳减排技术可以为生态环境带来更好的改善。
二氧化碳减排技术的发展趋势

二氧化碳减排技术的发展趋势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球共同面临的问题,构成了对全球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巨大威胁。
二氧化碳是最主要的温室气体,是造成气候变化的主要元凶。
因此,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重大任务之一。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对于二氧化碳减排技术的探索和研究也在不断地深入和推进。
一、生产过程中的二氧化碳减排技术生产过程中的二氧化碳减排技术,又称为生产领域气体减排技术。
该方法主要针对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进行减排处理。
其中最常见的二氧化碳减排技术之一是碳捕集。
碳捕集技术是指在化工、冶金、能源等行业的生产过程中,通过捕集和回收废气中的二氧化碳,将其转化为有用的化学品或直接储存起来,从而有效的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而在该技术的应用中,则分为化学吸收法碳捕集和物理吸收法碳捕集两种。
在化学吸收法碳捕集中,主要应用了溶液吸收法和反应吸收法。
其中溶液吸收法主要使用甲醇、醇酸盐溶液等进行吸收处理,而反应吸收法则主要使用乙烯、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进行反应吸收处理。
而在物理吸收法碳捕集中,则主要使用了凝结法和膜分离法两种方式。
二、工业废气处理中的二氧化碳减排技术工业废气处理中的二氧化碳减排技术,则是针对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废气进行减排。
在该技术的应用中,最为广泛和重要的技术是气体分离和回收技术。
气体分离和回收技术主要是通过对工业废气进行分离和回收,从而使废气中含有的有用物质得到了利用,同时也达到了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目的。
常见的气体分离和回收技术,主要包括压力摩擦分离技术、扩散分离技术、吸附分离技术等。
在压力摩擦分离技术中,主要利用了轴向压力差和径向压力差的作用,将废气中的烟尘、除尘、脱水等有害成分与有价值成分进行分离。
而在扩散分离技术中,则是通过利用分子在不同温度下对扩散的速率不同的特性进行分离。
而在吸附分离技术中,主要利用了吸附剂对气体的吸附作用进行分离。
该技术主要适用于对氧、氮、氩等常规气体的回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度而言 , 燃煤二氧化碳的减排是关键 。
两种技术的研发 , 并已在德国 、 瑞典 、 美国等国家
首先 , 选煤技术是实现煤炭高效 、 洁净利用的 的 9 个试验工厂中测试新技术 。而应用富氧燃烧捕
首选方案 , 它主要利用物理 、 物理 -化学等方法除 捉技术的法国道达 尔示范电厂已经成 功捕捉了 15 去煤炭中的灰分和杂质 , 如煤矸石和黄铁矿等 。 通 万 t二氧化碳 [ 5] 。
力 。其次 , 洁净燃煤技术 , 如循环流化床锅炉 ;煤 炭转化技术 , 如煤炭气化和液化技术 ;电力行业中 煤电的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技术 (IGCC)[ 3] 等 , 都
法 。按照吸收原理的不同 , 它可以分为化学吸收法 和物理吸收法[ 2] 。 3.1.1 化学吸收分离法
是不错的提高能源利用率及转化率同时实现二氧化
燃烧后捕集二氧化碳技术的潜在捕集效率可达 90%, 但二氧化碳的后续处理 (浓缩提纯 )成本太 高 (图 1), 目前的减排技术 会使发电成本大幅上 升 , 制约了这些技术的工业应用 。 对此 , 东南大学 的沈来鸿教授提出了基于循环载氧体的化学链燃烧
技术 (ChemicalLoopingCombustion)。这是一种基 于零排放理念的燃烧技术 , 燃烧产物只需经过冷凝 就可实现二氧化碳的分离 , 能将二氧化碳从燃烧物 中直接分离出来 , 同时抑制 /脱除气体污染物 。
过选煤达到节煤 , 同时提高燃煤的燃烧效率即可达 到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目的 。 目前发达国家煤炭的 3.1 燃后二氧化碳捕集与分离技术
入选率已经达到 90%以上 , 但是我国煤炭的入选率
烟气中二氧化碳的吸收分离法是指利用吸收剂
不到 40%, 因 此选煤技术在 我国有很大的发 展潜 吸收混合气体中 的二氧化 碳而达到 分离目的 的方
CARBONDIOXIDEEMISSIONREDUCTIONANDUTILIZATION TECHNOLOGYINCHINA
LUOJin-ling1, 2 , GAORan1, 2 , HUANGWen-hui1, 2 , HUODa3 , WANGYan-ning4
(1.KeyLaboratoryofMarineReservoirEvolvementandHydrocarbonAccumulationMechanism, MinistryofEducation, ChinaUniversityofGeosciences, Beijing100083, China;
二氧化碳的全新方法 。使用该方法可以得到高纯度 的二氧化碳 ;其副产品碳酸氢铵是我国农业上广泛 应用的氮肥 , 同时在氨水碳化过程中加入某种催化
13 4
资源与产业
2 011 年
剂解决了 NH4 HCO3 易挥发的问题 。 3.1.2 物理吸收分离法
物理吸收法可归纳为吸收分离 、 膜分离和低温 蒸馏分离 。
2.SchoolofEnergyResources, ChinaUniversityofGeosciences, Beijing100083, China; 3.CollegeofEngineering, PekingUniversity, Beijing100871, China;
4.TurpanOilProductionPlant, TuhaOilfield, Turpan838202, China)
2009年 12月 7— 18日召开的哥本哈根会议提
高效的燃气涡轮发电机 , 天然气在发电领域替代固 体燃料还可进一步将每 Kw· h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 少到煤炭或褐煤发电的 35% ~ 40%。
为运输燃料也有利于减少
强有力 的政策措 施与行动 , 努力控 制温室气 体排 二氧化碳的排放 , 现在的技术可使二氧化碳排放量
第 13卷第 1期 2011年 2月
资源与产业
RESOURCES& INDUSTRIES
Vol.13 No.1 Feb.2 01 1
中国二氧化碳减排及利用技术发展趋势
罗金玲 1, 2 , 高 冉 1, 2 , 黄文辉 1, 2 , 霍 达 3 , 王彦宁 4
(1.中国地质大学 海相储层演化与油气富集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北京 100083; 2.中国地质大学 能源学院 , 北京 100083; 3.北京大学 工学院 , 北京 100083; 4.吐哈油田 吐 鲁番采油厂 , 新疆 吐鲁番 838202)
低温分离法是在 31℃和 7.39 MPa下 , 或在 12 ~ 23℃和 1.59 ~ 2.38 MPa下 , 二氧化碳具有液化 的特性 。低温法利用二氧化碳这一特性对烟气进行 多级压缩和冷却 , 使二氧化碳液化 , 从而达到分离 的目的 。
除了可以通过以上措施来限制二氧化碳的产生 外 , 近年来 , 二氧化碳超低临界萃取技术也得到了 长足发展 , 并有望形成独立的产业 。 该技术已经可 以利用回收二氧化碳来生产碳酸镁 , 聚合成性能与 聚乙烯相似的可以降解的塑料 。
发应用的新技术 。
燃前捕获 , 又称氧气 /二氧化碳燃 烧技术或空气分
2 提高能源利用率实现减排
离 /烟气再循环技术 ;3)富氧燃烧 , 通过燃前脱碳 即在燃烧前将燃料中的碳脱除 。其中燃前捕捉技术
只能用于新建发电厂 , 另两种技术则可同时应用于
中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 , 从温室气体减排的角 新建和既有发电厂 。 法国阿尔斯通公司正专注于后
第 1期
罗金玲等 :中国二氧化碳减排及利用技术发展趋势
133
用天然气替代固体燃料有利于减少二氧化碳的
1 中国二氧化碳减排形势
排放 。 在能量等值的基础上 , 天然气的二氧化碳排
放量仅为固体燃料相应排放量的 55%。 由于采用更
每年全球有 250多亿 t二氧化碳排放 , 中国已 达 60多亿 t[ 1] , 位居世界第一 。
放 ,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 中国政府 做出承诺 , 到 2020年我国单 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
化碳排放比 2005年下降 40% ~ 45%, 非化石能源 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 15%左右 [ 1] 。
近年来 , 国内外二氧化碳减排的研究工作可归 纳为以 下几个方 面[ 2] :1)源头控 制 , 节约 能耗 ,
3.2 富氧燃烧技术
减少 15%, 如果大多数市场转而利用天然气的特殊 性 能 (高 辛 烷 值 ), 则 二 氧 化 碳 排 放 量 可 减 少 25%[ 4] 。
3 二氧化碳捕集与分离技术
提高能源利用率和 转化率 ;2)二氧化 碳的封 存 ;
目前 , 二氧化碳捕捉主要有 3种技术路径 :1)
3)吸收利用烟气中的二氧化碳 ;4)国内外正在研 燃后捕获 , 从燃烧生成的烟气中分离二氧化碳 ;2)
Abstract:Toreduceandultimatelycontrolcarbondioxideemissionduringenergyproductionandutilizationisa challengeforChina' senergyproduction.Thispaper, basedonincreasingenergyutilizationefficiencyandconversion efficiency, capturing, separatingandusingcarbondioxide, discussesthetechnicaltrendofcarbondioxidereduction, andprovidesareferenceforcarbondioxideemissionreductionandutilizationinChina.Duringcombustion, itiskeyto reducecarbondioxide, whichcanbeachievedthroughrinsingandcleaningcoaltechnologies.Pre-combustioncapture, chemical-looping, absorptionseparationareeffectiveinseparatingandcapturingcarbondioxide.Geologicalsealingof carbondioxideincludingoil-gasreservoirsealing, deepsaltwaterlayersealing, coalsealinganddeepseasealing, of whichoil-gasreservoirsealingalongwithenhancedoilrecovery(EOR)isthebestway.Chinawillsurelymake achievementsincarbondioxidereductionassupportedbytechniques. Keywords:carbondioxideemissionreduction;absorptionseparation;geologicalsealing, CO2 -EOR
我国正在使用的工业锅炉约 50万台 , 年耗煤量超 作为吸收剂脱除燃煤烟气中二氧化碳也是普遍采用
过 4 亿 t, 平均热效率仅为 55% ~ 65%, 平均排放 的二氧化碳固定方法 。
当量为每 t煤 1.136 t二氧化碳 。 其中 , 浙江大学将
目前中南大学开发出一种用氨水洗涤烟气脱除
1台 10 t/h的链条炉改造成循环流化床锅炉 , 锅炉 效率由原来的 65%提高到 85%, 二氧化碳排放减 少 20%[ 2] 。
摘 要 :减缓以至最终有效控制能源生产利用过程中二氧化碳的排放 , 是中国能源生产面 临的重大 挑战 。 文 章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转化效率以及二氧化碳的捕集 、 分离和利用等方面介绍了 中国二氧化碳减排的 各种 技术现状 , 并对二氧化碳减排技术的发展方向作了初步探讨 , 为中国二氧化碳减排及利用前 景提供了一 定的 参考 。 燃煤过程中二氧化碳的减排是关键 , 洗煤技术 、 高效清洁煤技术等都可有效减少二 氧化碳排 放 ;分离 捕集二氧化碳可利用燃前捕获 、 化学链燃烧技术 、 吸收分离法等 。 二氧化碳地质埋存包括 油气藏埋 存 、 深部 盐水层埋存 、 煤层埋存和深海埋存 。 其中在油气 藏埋存的 同时进 行 EOR (EnhancedOilRecovery)是二 氧化 碳地质埋存的最佳方式 。 随着各项技术的完善 , 中国二氧化碳减排必将取得显著成效 。 关键词 :二氧化碳减排 ;吸收分离 ;地质埋存 ;二氧化碳 -EOR 中图分类号 :F2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 1673 -2464 (2011) 01 -0132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