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 第5章 第4节 第3课时 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和化能合成作用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第4节 光合作用与能量转化 第3课时 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曲线点、 段
进行的生理过程
气体转移情况 对应的生理状态模型
① 只进行呼吸作用,对应
A点 的数值为该植物的② ______呼__吸__速__率____
吸收O2、释放CO2
AB段
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同时
进行且呼吸作用强度
吸收O2、释放CO2
③ 大于 光合作用强度
(续表)
曲线点、 段
进行的生理过程
气体转移情况 对应的生理状态模型
酶的② 最适温度 ,光合作用强度最大
BC段
随着温度升高,酶的活性③ 下降 50 ℃左右光合作用强度几乎为零
,光合作用强度④ 减小 ,
3.该图像在农业生产上有什么指导意义?
如图所示,在最适温度和光照强度下,测得甲、乙两种植物的光合速 率随环境中CO2浓度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 A.植物乙比植物甲对CO2浓度变化更敏感 B.当CO2吸收量为c时,植物甲与植物乙合成有机物的量相等 C.d点时植物甲细胞内的C3含量比b点的高 D.适当降低光照强度,b点将向右移动
A.C-A为圆片叶肉细胞一小时内的真正光合速率
B.C-B为圆片叶肉细胞一小时内的净光合速率
C.A-B为圆片叶肉细胞一小时内的呼吸速率
D.实验过程中,乙组圆片叶肉细胞呼吸速率保持恒定
活动2 探究CO2浓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分析CO2浓度对植物CO2吸收量和释放量的影响曲线,与同学讨论并思考下列问题。
______对_ 照
实验,即用死亡的绿色植物分别进行上述实验,根据红色液滴的
移动距离对原实验结果进行校正。
3.请参照光照强度对某阳生植物CO2吸收量和释放量的影响曲线图,画出光照强度 对阴生植物CO2吸收量和释放量的影响曲线。
2024-2025学年高中生物新教材同步必修第一册第5章第4节 第3课时 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第3课时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学习目标] 1.设计并实施实验,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2.关注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1.光合作用的强度(1)概念:简单地说,就是指植物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糖类的数量。
(2)意义:直接关系农作物的产量,研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很有现实意义。
2.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的实验3.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1)确定依据:根据光合作用的反应式可以知道,光合作用的原料——水、CO2,动力——光能,都是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
因此,只要影响到原料、能量的供应,都可能是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
(2)举例分析:环境中CO2浓度,叶片气孔开闭情况,都会因影响CO2的供应量而影响光合作用的进行。
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影响叶绿体的形成和结构的因素,如无机营养、病虫害,也会影响光合作用强度。
此外,光合作用需要众多的酶参与,因此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如温度),也是影响因子。
4.化能合成作用(1)概念:利用体外环境中的某些无机物氧化时所释放的能量来制造有机物的合成作用。
(2)实例 硝化细菌⎩⎪⎨⎪⎧ 能量来源:将氨氧化成硝酸释放的能量反应物:水和二氧化碳产物:糖类判断正误(1)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总是同时进行( )(2)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是自养生物( )(3)自养生物都是利用光能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 )答案 (1)× (2)√ (3)×解析 (1)植物细胞在黑暗条件下只能进行细胞呼吸,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3)自养生物可以是光能自养,也可能是化能自养,都能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
任务: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1.本实验的自变量是什么?如何控制?提示 自变量是光照强弱。
通过调节光源与实验装置的距离来控制。
2.本实验的因变量是什么?检测指标是什么?提示 因变量是光合作用强度。
检测指标是相同时间内圆形小叶片浮起的数量。
3.水中圆形小叶片在强、中、弱不同光照条件下,分别呈现上浮、沉到水底的状况,原因及叶肉细胞的气体交换图分析如下:(1)在黑暗情况下,植物叶片只进行细胞呼吸,吸收氧气,产生的二氧化碳较易溶于水,所以叶片沉到水底。
2020-2021生物第一册学案:第5章第4节第三课时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含解析

2020-2021学年生物新教材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学案:第5章第4节第三课时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含解析第4节第三课时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知识点一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1.下图是夏季晴朗的白天某种绿色植物叶片光合作用强度的曲线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B段光照强度增大导致光合作用强度逐渐增强B.与B点相比,C点因气孔关闭,光合作用强度较弱C.DE段光照强度减小导致光合作用强度逐渐减弱D.据图可知,随光照强度增大,光合作用强度逐渐增强答案D解析夏季晴朗的白天7点以后光照强度逐渐增强,AB段光合作用强度逐渐增强,A正确;中午12点左右,为了降低蒸腾作用,气孔部分关闭,CO2供应减少,所以C点光合作用强度较B点弱,B 正确;下午14点以后光照逐渐减弱,DE段光合作用强度逐渐减弱,C正确;由图可知,12点左右光照强度大,但光合作用强度减弱,D错误。
2。
如图表示蓝细菌光合作用与光照强度的关系。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a点时,蓝细菌细胞只进行呼吸作用,其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B.b点时,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C.当光照强度为X时,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D.限制a、b、c点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都是光照强度答案B解析a点时,光照强度为0,蓝细菌细胞只进行呼吸作用,蓝细菌细胞呼吸作用的场所是细胞膜和细胞质,A错误;b点时,蓝细菌细胞既不吸收CO2,也不释放CO2,此时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B正确;蓝细菌是原核生物,无线粒体和叶绿体,C错误;图中c点后,限制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不再是光照强度,D错误。
3.科学家研究CO2浓度、光照强度和温度对同一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得到实验结果如图。
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光照强度为a时,造成曲线Ⅱ和Ⅲ光合作用强度差异的原因是CO2浓度不同B.光照强度为b时,造成曲线Ⅰ和Ⅱ光合作用强度差异的原因是温度的不同C.光照强度为a~b时,曲线Ⅰ、Ⅱ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升高而升高D.光照强度为a~c时,曲线Ⅰ、Ⅲ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升高而升高答案D解析光照强度为a时,影响曲线Ⅱ、Ⅲ光合作用强度的温度、光照强度相同,而CO2浓度不同,A正确;光照强度为b时,影响曲线Ⅰ、Ⅱ光合作用强度的CO2浓度和光照强度相同,而温度不同,B正确;在光照强度为a~b时,曲线Ⅰ、Ⅱ都未达到光饱和点,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增强而升高,C正确;在光照强度为a时,曲线Ⅲ已达到光饱和点,在光照强度为a~c时,随光照强度增强,曲线Ⅲ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加,D错误。
5.4光合作用与能量转化第3课时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监控预习进度:利用平台功能或学生反馈,监控学生的预习进度,确保预习效果。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按照预习要求,自主阅读预习资料,理解光合作用的基本概念和能量转化的原理。
-思考预习问题:针对预习问题,进行独立思考,记录自己的理解和疑问。
-提供拓展资源:提供与光合作用相关的拓展资源(如科研论文、光合作用应用的案例等),供学生进一步学习。
-反馈作业情况: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
学生活动:
-完成作业: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拓展学习:利用老师提供的拓展资源,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思考。
-反思总结:对自己的学习过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提出改进建议。
3.信息化资源:网络资源(如科普文章、学术论文、光合作用相关网站等)、在线教学平台(如学习通、雨课堂等)。
4.教学手段:讲授法、实验法、小组讨论、案例分析、问题驱动教学等。
教学实施过程
1.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发布预习任务:通过在线平台或班级微信群,发布预习资料(如PPT、视频、文档等),明确预习目标和要求。
学生活动:
-听讲并思考: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参与课堂活动: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实验等活动,体验光合作用的实际应用。
-提问与讨论:针对不懂的问题或新的想法,勇敢提问并参与讨论。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讲授法:通过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光合作用的知识点。
-实践活动法:设计实验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光合作用的原理。
5.4光合作用与能量转化第3课时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人教版生物必修1课件:第5章 第4节 第3课时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和化能合成

[题组冲关]
1.下图甲为研究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用打孔器在某植物的叶片
②应用:阴生植物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都较阳生植物 低,如图中虚线所示。间作套种农作物,可合理利用光能。
(2)CO2浓度
①曲线分析: 图1中A点表示CO2补偿点,即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时的 CO2浓度,图2中A′点表示进行光合作用所需CO2的最低浓度。 B和B′点都表示CO2饱和点。 ②应用:在农业生产上可以通过“正其行,通其风”,增施 农家肥等增大CO2浓度,提高光合速率。
解析: 沉入水底的叶片是由于细胞间隙的空气被抽取掉,所以哪 一个叶片最先产生大量的氧气,充入到细胞间隙中,哪一个叶片就 最先浮上来。由于自来水中含有CO2,25 ℃的温度较为适宜,光照 是光合作用的必需的条件,所以C选项所示的叶片最先浮起来。
3.光合作用强度可以用多种指标表示,以下不适合的是 ( A )
4.化能合成作用是指生物利用某些无机物氧化时 释放的化学能合成有机物的合成作用。
5.硝化细菌是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典型生物。
一、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1.光合作用强度 (1)概念:植物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 糖类的数量 。
(2)影响因素和衡量指标:[填图]
土壤中 水分的多少
光合作用强度影响因素空光温气照度中的的长C高短O低与2 的强浓弱度以及光的成分
4.植物的光合作用受温度(T)和光照强度(L)的影响。下图表明植 物在3种不同的光照强度下消耗CO2的情况。分析在-5~0 ℃ 和20~30 ℃温度范围内,光合作用的限制因素分别是 ( C )
2020-2021学年高中生物新教材人教版必修1学案:第5章 第4节 第3课时 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姓名,年级:时间:第3课时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课标要求核心素养1.理解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
2.简述化能合成作用。
1.科学探究——根据实验目的,设计实验探究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会分析相关的实验装置。
2。
社会责任—-能够根据光合作用原理指导生产实践。
知识导图新知预习·双基夯实一、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1.光合作用强度的概念:植物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__糖类的数量__。
2.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因素和衡量指标:(1)影响因素:(2)衡量指标:①__原料__消耗的数量。
②__产物__生成的数量.3.探究光照强弱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取材错误!↓排气错误!↓沉水错误!↓分组:取3只小烧杯,分别倒入20 mL富含__二氧化碳__的清水、放入10片小圆形叶片↓光照:分别对这3个实验装置进行__强、中、弱__三种光照↓观察并记录:同一时间段内各实验装置中__小圆形叶片浮起的数量__二、化能合成作用1.概念:利用体外环境中的某些__无机物__氧化时所释放的能量来制造__有机物__的合成作用。
2.实例:硝化细菌错误!3.自养生物和异养生物:┃┃活学巧练__1.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实验中,可以通过调节台灯与实验装置的距离来调节光照强度。
(√)2.探究实验中,小圆形叶片浮起的原因是叶片进行细胞呼吸产生了CO2。
(×)3.绿色植物和硝化细菌都为自养生物,都可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4.化能合成作用与光合作用所利用的无机物原料都是CO2和H2O.(√)5.原核生物都是异养生物。
(×)6.自养生物合成有机物时只能利用光能。
(×)思考:1.在实验中,叶片下降的原因是什么?叶片上浮的原因是什么?影响叶片上浮的外界因素主要是什么?提示:抽出气体后,细胞间隙充满水,叶片下降。
光合作用产生的O2导致叶片上浮。
影响叶片上浮的主要外界因素是光照强度,即光照强度影响光合作用强度,进而影响叶片上浮。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优秀课件
你能根据光合作用 的探究历程和所学 知识概括出光合作
用的概念?
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
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
气的过程。
你能写出光合作用的反响式吗?
光合作用的反响式:
CO2+H2*O
光能
叶绿体 〔CH2O〕+*O2
光能
6CO2 +12H2*O 叶绿体 C6H12O6+6H2O+6*O2
二、光合作用的过程:
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最基本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
化能合成作用
• 2NH3+3O2 2HNO2+O2
2HNO2+2H2O+能量 2HNO3+能量
6CO2+6H2O 能量 (CH2O)+6O2
硝化细菌的化能合成作用
化能合成作用
• 细菌利用体外环境中的某些无机物氧化 时所释放的能量来制造有机物,这种合 成作用叫化能合成作用。
• 除了硝化细菌外,自然界还有铁细菌、 硫细菌属于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自养生 物。
光合作用的环境影响因素
1.光照 (1)光照强度。
①原理分析:光照强度通过影响光反应阶段影响光合速率,制约 ATP 和 [H]的产生,进而制约暗反应阶段。
②图像分析:A 点时只进行细胞呼吸;AB 段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光合 作用强度也增强,但是仍然小于细胞呼吸强度;B 点时的代谢特点为光合作 用强度等于细胞呼吸强度;BC 段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光合作用强度也增 强;C 点对应的光照强度为光饱和点,限制 C 点的环境因素可能是温度、二 氧化碳浓度等。
ATP
能量转变:光能 ATP中活泼的化学能
2.暗反响阶段
条件: 不需光,需多种酶
2019-2020学年人教版生物必修一讲义:第5章 第4节 第3课时 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和化能合成作用
第3课时 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和化能合成作用一、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1.光合作用强度(1)概念:植物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糖类的数量。
(2)表示方法:用一定时间内原料消耗或产物生成的数量来定量表示。
(3)影响因素2.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取材⎩⎨⎧器材:打孔器目的:制备小圆形叶片30片↓排气⎩⎨⎧器材:注射器目的:使小圆形叶片中的气体逸出↓沉水⎩⎨⎧条件:放在黑暗处原因:细胞间隙充满了水↓分组:取3只小烧杯,分别倒入20 mL 富含二氧化碳的清水、分别放入10片小圆形叶片↓光照:分别对这3个实验装置进行强、中、弱三种光照 ↓观察并记录:同一时间段内各实验装置中小圆形叶片浮起的数量 3.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1.概念:利用体外环境中的某些无机物氧化时所释放的能量来制造有机物的合成作用。
2.实例硝化细菌⎩⎨⎧能量来源:将氨氧化成硝酸释放的能量反应物:水和二氧化碳产物:糖类3.自养生物和异养生物1.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因素有CO2浓度、温度和光照强度等外界因素。
() 2.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实验中,可以通过调节台灯与实验装置的距离来调节光照强度。
() 3.温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主要是影响酶的活性。
() 4.探究实验中,小圆形叶片浮起的原因是叶片进行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导致的。
() 5.除了绿色植物,自然界中少数细菌,如硝化细菌也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 提示:1.√ 2.√ 3.√4.×小圆形叶片浮起的原因是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
5.×硝化细菌进行化能合成作用。
1.实验中准备好的小圆形叶片为什么放入黑暗处盛有清水的烧杯中?提示:防止小圆形叶片实验开始前进行光合作用。
2.实验中小圆形叶片下沉在烧杯底部的原因是什么?光照后小圆形叶片为什么会上升?提示:实验中小圆形叶片中的气体逸出,因此下沉。
小圆形叶片进行光合作用产生了O2,小圆形叶片的密度变小,因此上升。
3.炎热的夏季,成团的水绵为什么漂浮在水面上?提示:光合作用旺盛,释放氧气使水绵团上浮。
高中生物 第五章 第4节 第3课时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二)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1
第五章第4节第3课时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二)1.光合作用强度可以用多种指标表示,以下不适合的是( )A.植物体鲜重增加量B.植物体干重增加量C.O2释放量 D.CO2吸收量解析:选A 植物光合作用消耗CO2,产生有机物和O2,因此,光合作用强度的指标可以是B、C、D选项中的指标。
植物体鲜重增加量主要是水分的增加,不能作为光合作用强度的指标。
2.在其他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在供试植物正常进行光合作用时突然停止光照,并在黑暗中立即开始连续取样分析,在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3和C5含量的变化是( ) A.C3和C5都迅速减少B.C3和C5都迅速增加C.C3迅速增加,C5迅速减少D.C3迅速减少,C5迅速增加解析:选C 突然停止光照,光反应停止,[H]和ATP产生停止,由于暗反应中C3还原继续进行,消耗[H]和ATP,随着[H]和ATP的减少,C3还原减慢甚至停止,但CO2的固定依然进行,因此在短时间内C3积累,C5减少。
3.如图表示某种植物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强度的关系。
P点的生物学含义是( )A.无光合作用,有呼吸作用B.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达到动态平衡C.无呼吸作用,有光合作用D.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都不进行解析:选B 由曲线可看出,在一定的光照强度范围内,植物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增大而增大,光照强度达到一定程度后,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加。
图中光照强度达到P 点时,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
4.有关硝化细菌的化能合成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利用光能②将水和二氧化碳合成为葡萄糖等有机物③利用环境中物质的氧化分解所产生的化学能④在叶绿素的作用下进行⑤自养生物⑥异养生物A.①②④B.①③⑤ C.②③⑤D.③⑤⑥解析:选C 硝化细菌无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是通过化能合成作用,利用环境中物质氧化分解所产生的能量,将水和二氧化碳合成为葡萄糖等有机物,因此硝化细菌是一种自养生物。
5.下列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总是同时进行的B.光合作用产生的ATP主要用于呼吸作用C.光合作用形成的糖类在细胞呼吸中被利用D.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分别在植物的叶肉细胞和根细胞中进行解析:选C 光合作用只有在有光的条件下进行,呼吸作用在有光和无光的条件下都能进行,所以在有光的条件下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在黑暗中只能进行呼吸作用;光合作用产生的ATP只用于暗反应的C3还原,不能用于其他的生命活动;光合作用合成的糖类可用于呼吸作用被分解;活细胞都能进行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只能在绿色植物的绿色组织细胞中进行。
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课件
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课件1. 什么是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指植物及其他光合生物利用阳光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有机物(如葡萄糖)的过程。
它是地球上生命得以存在和繁衍的基础,也是维持全球生态平衡的重要环节。
2. 光合作用的原理光合作用的原理是通过叶绿体内的叶绿素光合体吸收光能,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下面是光合作用的基本步骤:•光能吸收:叶绿体内的叶绿素吸收光能,主要是通过叶绿体内负责光合作用的光合色素——叶绿素a吸收可见光的光谱范围中的蓝光和红光。
•光能转化:吸收的光能促使叶绿体内的光合色素a激发,激发态的光合色素a释放出高能电子,通过电子传递链将光能转化为高能化学物质。
•光化学反应:在光化学反应中,高能电子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如葡萄糖)和氧气。
3. 光合作用的应用光合作用是生物界中一项重要的能量转化过程,它不仅为植物及其他光合生物提供能量和有机物质,还对人类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应用价值。
以下是几个光合作用的应用领域:3.1 农业光合作用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基础,它是农作物生长和产量形成的关键过程。
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光合作用的机制,发现了一些能够提高作物光合效率的方法,如优化施肥、改善栽培方式等,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3.2 生物燃料光合作用是生物能源的重要来源,通过光合作用,植物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质中。
这些有机物质可以经过提炼、转化成生物燃料,如生物柴油和生物乙醇等,用作汽车燃料和能源替代品。
3.3 生态环境保护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是地球大气层中氧气的重要来源。
在光合作用过程中,植物通过吸收二氧化碳和释放氧气,能够有效地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起到减缓气候变化的作用。
此外,光合作用还能够净化空气中的有害气体,改善生态环境。
3.4 医学研究光合作用是生物体能量转化的重要过程,对医学研究也有着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光合作用的机制,可以揭示能量转化的规律,为药物研发和疾病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课时 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和化能合成作用一、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1.光合作用强度(1)概念:植物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糖类的数量。
(2)表示方法:用一定时间内原料消耗或产物生成的数量来定量表示。
(3)影响因素2.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取材⎩⎪⎨⎪⎧器材:打孔器目的:制备小圆形叶片30片↓排气⎩⎪⎨⎪⎧器材:注射器目的:使小圆形叶片中的气体逸出↓沉水⎩⎪⎨⎪⎧条件:放在黑暗处原因:细胞间隙充满了水↓分组:取3只小烧杯,分别倒入20 mL 富含二氧化碳的清水、分别放入10片小圆形叶片↓光照:分别对这3个实验装置进行强、中、弱三种光照↓观察并记录:同一时间段内各实验装置中小圆形叶片浮起的数量3.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1.概念:利用体外环境中的某些无机物氧化时所释放的能量来制造有机物的合成作用。
2.实例硝化细菌⎩⎪⎨⎪⎧能量来源:将氨氧化成硝酸释放的能量反应物:水和二氧化碳产物:糖类3.自养生物和异养生物1.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因素有CO 2浓度、温度和光照强度等外界因素。
( )2.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实验中,可以通过调节台灯与实验装置的距离来调节光照强度。
( ) 3.温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主要是影响酶的活性。
( )4.探究实验中,小圆形叶片浮起的原因是叶片进行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导致的。
( )5.除了绿色植物,自然界中少数细菌,如硝化细菌也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 )提示:1.√ 2.√ 3.√4.× 小圆形叶片浮起的原因是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
5.× 硝化细菌进行化能合成作用。
1.实验中准备好的小圆形叶片为什么放入黑暗处盛有清水的烧杯中?提示:防止小圆形叶片实验开始前进行光合作用。
2.实验中小圆形叶片下沉在烧杯底部的原因是什么?光照后小圆形叶片为什么会上升?提示:实验中小圆形叶片中的气体逸出,因此下沉。
小圆形叶片进行光合作用产生了O2,小圆形叶片的密度变小,因此上升。
3.炎热的夏季,成团的水绵为什么漂浮在水面上?提示:光合作用旺盛,释放氧气使水绵团上浮。
[归纳总结]1.实验原理叶片含有空气,叶片上浮。
抽出气体后,细胞间隙充满水,叶片下降;光照后,叶片进行光合作用,释放O2,使细胞间隙又充满气体,叶片上浮。
2.实验中沉水叶片的制备(1)小圆形叶片的制备:用打孔器在生长旺盛的绿叶上打出小圆形叶片。
(2)沉水:用注射器抽出叶片内气体,放入黑暗处盛有清水的烧杯中,小圆形叶片全部沉到水底。
3.实验装置分析(1)自变量的设置:光照强度是自变量,通过调整台灯与烧杯之间的距离来调节光照强度的大小。
(2)中间盛水的玻璃柱的作用:吸收灯光的热量,避免光照对烧杯内水温产生影响。
(3)因变量是光合作用强度,可通过观测单位时间内被抽去空气的小圆形叶片上浮的数量或者是浮起相同数量的叶片所用的时间长短来衡量光合作用的强弱。
4.实验结果及结论(1)实验结果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光照强度不断增强,光合作用强度也不断增强(小圆形叶片中产生的O 2多,浮起的多)。
为完成“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实验,提供以下材料用具:菠菜叶、打孔器(直径1 cm)、注射器、40 W 台灯、烧杯、4%NaHCO 3溶液、蒸馏水、不同颜色的透明薄膜等。
(1)某同学选取其中一个因素进行探究,以下是实验结果:实验检测指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有哪些措施可以减少实验误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至少写出2项) ③有同学认为叶片之所以浮起,是因为呼吸作用消耗了有机物且产生了CO 2导致叶片上浮的。
根据实验结果判断该观点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利用以上材料,还可以探究的环境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
(答出2个)[解析] (1)①由表格看出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浓度的NaHCO 3溶液,NaHCO 3溶液的浓度不同,提供的CO 2浓度不同,因此该实验是研究的不同浓度的CO 2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实验观察的指标是单位时间内上浮的叶圆片的数量。
②减少实验误差就要平衡无关变量,重复实验求平均值。
③叶片上浮的原因是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叶片中氧气增多,叶圆片密度变小。
说明叶圆片上浮的原因不是呼吸作用消耗了有机物且产生了CO 2,应从蒸馏水中叶圆片没有上浮来论述。
(2)利用上述实验材料,还可探究光照强度或不同的光质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答案](1)①研究CO2浓度(或NaHCO3浓度)对叶片光合速率的影响相同时间内烧杯中叶圆片浮起的数量②用打孔器打出的叶圆片数量足够多;每组实验重复几次,记录的数据取平均值③该同学的观点是错误的,因为在蒸馏水的那组实验中,叶片一样进行了呼吸作用,却没有叶片浮起,叶片上浮的原因是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叶片内氧气增多(2)光照强度、光的性质1.光照强度、CO2浓度分别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的什么过程?提示:光照强度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的光反应过程。
CO2浓度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过程。
2.夏季中午,光照强、温度高,但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反而减弱,原因是什么?提示:光照过强→气孔关闭→CO2供应不足→光合作用下降。
3.大棚种植使用有机肥有利于增产,请从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分析原因。
提示:有机肥被微生物分解产生无机盐和CO2,无机盐被植物吸收利用,CO2能增大棚内的CO2浓度,提高作物的光合速率。
[归纳总结]1.光照强度(1)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强度的关系曲线分析A点:光照强度为0,此时只进行细胞呼吸,释放的CO2量可表示此时细胞呼吸的强度。
AB段:随光照强度增强,光合作用强度也逐渐增强,CO2释放量逐渐减少,这是因为细胞呼吸释放的CO2有一部分用于光合作用,此时细胞呼吸强度大于光合作用强度。
B点:细胞呼吸释放的CO2全部用于光合作用,即光合作用强度等于细胞呼吸强度(光照强度只有在B点以上时,植物才能正常生长)。
BC段:表明随着光照强度不断加强,光合作用强度不断加强,到C点以后不再加强。
限制C点以后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加的内部因素是色素含量、酶的数量和最大活性,外部因素是CO2浓度等除光照强度之外的环境因素。
(2)应用:阴雨天适当补充光照,及时对大棚除霜消雾。
2.CO2浓度(1)曲线分析:A点是进行光合作用所需的最低CO2浓度,B点是CO2饱和点;B点以后,随着CO2浓度的增加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加。
(2)应用:温室中适当增加CO2浓度,如投入干冰等,大田中“正其行,通其风”,多施有机肥来提高CO2浓度。
3.温度(1)B点是最适温度,此时光合作用最强,高于或低于此温度光合作用强度都会下降,因为温度会影响酶的活性。
(2)应用:温室栽培时白天适当提高温度,夜间适当降低温度。
4.水及矿质元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1)原理:①N、Mg、Fe等是叶绿素合成的必需元素,若这些元素缺乏,会影响叶绿素的合成从而影响光合作用。
②水既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又是体内各种化学反应的介质,水还会影响气孔的开闭,从而影响CO2进入植物体。
(2)应用。
①合理施肥;②预防干旱,合理灌溉。
某植物净光合速率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当CO2浓度为a时,高光强下该植物的净光合速率为________。
CO2浓度在a~b之间时,曲线________表示了净光合速率随CO2浓度的增高而增高。
(2)CO 2浓度大于c 时,曲线B 和C 所表示的净光合速率不再增加,限制其增加的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环境中CO 2浓度小于a 时,在图示的3种光强下,该植物呼吸作用产生的CO 2量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光合作用吸收的CO 2量。
(4)据图可推测,在温室中,若要采取提高CO 2浓度的措施来提高该种植物的产量,还应该同时考虑______这一因素的影响,并采取相应措施。
[解析] (1)根据曲线图可知,当CO 2浓度为a 时,高光强下(曲线A)该植物的净光合速率为0;分析坐标图中曲线的走势可以看出,当CO 2浓度在a ~b 之间时,曲线A 、B 和C 的净光合速率都随着CO 2浓度的增高而增高。
(2)由题图可知,影响净光合速率的因素为CO 2浓度和光强。
当CO 2浓度大于c 时,由于受光强的限制,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 不足,暗反应受到限制,曲线B 和C 的净光合速率不再增加。
(3)当环境中的CO 2浓度小于a 时,在图示的3种光强下,植物的净光合速率小于0,说明该植物此时呼吸作用产生的CO 2量大于光合作用吸收的CO 2量。
(4)据图可推测,光强和CO 2浓度都会影响植物的净光合速率,因此若要采取提高CO 2浓度的措施来提高该种植物的产量,还应同时考虑光强这一因素的影响。
[答案] (1)0 A 、B 和C (2)光强 (3)大于 (4)光强 [课堂小结]减少,光合作用强度下降。
1.下列条件中,改变哪一项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关系不大( ) A .增加空气中氧气含量 B .提高温度 C .增加空气中CO 2的含量 D .增加光照强度[答案] A2.我国青藏高原农区小麦高产的主要原因是当地( ) A .昼夜温差大,太阳辐射强B .CO 2浓度高C.雨量充沛D.气温偏低,水分蒸发少A[青藏高原昼夜温差大,太阳辐射强,白天作物光合速率高,夜间呼吸消耗少,有机物积累多。
]3.利用温室大棚栽培蔬菜、瓜果等农作物已成为现代农业的基本模式。
下列是温室大棚栽培经常采取的措施,其中不是通过增强光合作用速率实现的是( )A.给农作物增施氮肥B.大棚栽培的农作物通过增施农家肥料补充CO2C.给农作物补充适宜强度的人工光照D.夜间适当降低农作物的环境温度D[给农作物增施氮肥能增强光合作用速率;大棚栽培的农作物通过增施农家肥料补充CO2,为光合作用提供原料,从而增强了光合作用速率;给农作物补充适宜强度的人工光照也是通过增强光合作用速率来实现增产的;夜间适当降低农作物的环境温度,导致酶活性降低,从而减少细胞呼吸对有机物的消耗,最终达到增产的目的,可见该措施是通过减弱细胞呼吸速率而实现增产的。
]4光合作用与化能合成作用的根本不同点是( )A.这两类作用的生物种类不同B.用以合成有机物的无机原料不同C.由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的过程中所需的酶不同D.所需能量的来源不同[答案] D5.影响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外界因素有光照强度、CO2含量、温度等,其内部因素有酶的活性、色素的数量、五碳化合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