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兰州段桥梁建筑
兰州中山桥的美景

兰州中山桥的美景
兰州中山桥是中国甘肃省兰州市的一座著名的桥梁,也是黄河上的一座重要的交通枢纽。
它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壮丽的美景而闻名。
兰州中山桥位于黄河之上,连接着兰州市区的两岸。
桥梁采用了典型的中国式石拱桥设计,拱身高耸,气势磅礴。
桥面上铺设着宽阔的行车道和人行道,供行人和车辆通行。
从兰州中山桥上眺望,可以欣赏到多个美景:
黄河风光:站在中山桥上,可以俯瞰黄河的壮丽景色。
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它的宽阔和浩渺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兰州城市景观:中山桥连接着兰州市区的两岸,从桥上可以欣赏到兰州市的城市景观。
高楼大厦、繁忙的街道和河岸边的建筑物构成了兰州独特的城市风貌。
桥梁建筑风格:中山桥的石拱桥设计具有典型的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魅力。
桥身上的雕刻和装饰也值得欣赏和品味。
日落和夜景:在黄昏时分,站在中山桥上可以欣赏到壮丽的日落景色。
夜晚,桥上的灯光璀璨,营造出浪漫而宜人的夜景。
兰州中山桥作为兰州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吸引了众多游客和摄影爱好者前来欣赏和拍摄美景。
它不仅是一座重要的交通枢纽,也是兰州市的一张名片,展现了兰州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
兰州中山桥的古风建筑

兰州中山桥的古风建筑兰州,这座位于中国西北的城市,以其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而闻名。
在这座城市的中心地带,有一座独特而迷人的古老建筑,那就是兰州中山桥。
这座桥横跨黄河,连接着城市内外,承载了无数历史与人文的记忆。
在这1500字的文章中,我将带您一起探索兰州中山桥的古风建筑之美。
兰州中山桥,建于1911年,初名为“黄河大桥”。
它是兰州市最早的铸铁桥梁,也是中国黄河上最长的桥之一。
这座古老的桥梁见证了兰州城市的历史变迁,昭示着人们对黄河的敬畏和对交通发展的追求。
兰州中山桥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而备受瞩目。
桥身主要由铸铁组成,采用了洋派建筑风格,结合中式建筑元素。
桥面采用石板铺设,两侧设置了石狮,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
桥面两侧的石栏杆则雕刻着各种生动的动物和植物纹饰,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华丽之美。
桥的主体部分由18个互相连接的拱形桥孔组成,其中最大的一座拱桥跨度达到了20米。
这些拱形桥孔巧妙地结合了西方建筑技术与中国工艺美术的精髓,呈现出一种独特的视觉效果。
桥身顶部的圆形天窗,充分利用了自然光线,使整个桥梁通透明亮,给人一种轻盈的感觉。
除了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兰州中山桥还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桥上的石碑刻有“兰州桥”三个大字,笔画流畅,体现了中国传统书法的艺术魅力。
桥上还有许多铸铁浮雕,绘制了历史事件和民间故事,让人们了解到这座城市的过去和传统。
同时,中山桥也成为了艺术家们的创作对象,不时有画家在此驻足描绘,使这座古老的桥梁与艺术相互辉映。
兰州中山桥不仅仅是一座交通设施,更是一座历史的见证和文化的象征。
它承载了兰州人民的记忆,见证了城市的发展。
每天,无数人们往来于这座桥上,穿行其中,感受着浓厚的历史氛围。
无论是傍晚的日落时分,还是夜晚的明灯照耀下,兰州中山桥都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人们的目光。
正如一位著名画家所说:“兰州中山桥就像一幅活着的画,无论从哪个角度去欣赏,都会被它的美所震撼。
”兰州中山桥的古风建筑是兰州这座城市的一张名片,也是中华民族丰富多样文化的体现。
兰州中山桥

兰州中山桥
兰州中山桥,又名兰州黄河铁桥,位于甘肃省兰州市滨河路中段,白塔山下。
它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桥梁,建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由美国桥梁公司设计、德国泰来洋行承建、中国工匠施工的合作模式建造。
桥长233.5米,总宽8.36米,有四墩五孔,每孔跨径45.9米。
上部结构为梯形穿式钢桁架,每一跨都是超静定结构组成桁架体系。
桥的建筑风格独特,体现了中国近代历史上洋务运动时期建筑艺术发展史的风格、流派、特征。
此外,兰州中山桥在中国的建筑历史上有着独特的地位,是中国近代史上兰州市、甘肃省乃至整个西北地区第一座引进外国技术建造的桥梁,这一特殊的建设背景及建设年代使兰州中山桥变成了研究近代历史的钥匙。
现在,兰州中山桥已成为兰州市的标志性景点之一,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
除了兰州中山桥,还有两座铁桥,一座是兰州黄河老桥,建于1909年,是甘肃省第一座公路桥;另一座是兰州元通黄河大桥,建于1914年,是兰州第一座近代化公路桥。
这三座铁桥见证了兰州近代工业的发展和城市交通的进步,也是兰州市的重要文化遗产和旅游景点。
此外,在中国的其他城市也有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铁桥。
例如,天津解放桥,建于1926年,是一座双叶立转式开启的钢桥,见证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和城市交通的进步;武
汉长江大桥,建于1957年,是新中国成立后修建的第一座公铁两用桥,也是中国第一座自主设计、自主施工的现代化桥梁,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铁桥是中国近代工业和城市交通发展的重要见证,也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铁桥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也成为了当地的文化和旅游景点,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
观看兰州黄河第一桥的观后感

观看兰州黄河第一桥的观后感兰州黄河第一桥是兰州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我有幸在最近一次旅行中亲眼目睹了这座壮丽的桥梁景象。
整个观看过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对这座桥梁的历史和重要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兰州黄河第一桥位于黄河上游,横跨黄河两岸,连接着城市的南北两侧。
桥梁由50多个巨大的混凝土桥墩组成,每个桥墩都是精准地修建在河床上,充分考虑了水流的冲击力和桥梁建设的稳定性。
整座桥梁长达600多米,高近百米,给人一种壮观的感觉。
桥梁的设计非常精巧,采用了多个弯曲的桥面,使它能够顺应河床的曲线,同时增加了桥梁的强度和稳定性。
从桥上眺望黄河两岸的景色,令人陶醉。
黄河水流湍急,掀起白色的浪花,犹如千军万马的奔腾;两岸的沙滩上,稀稀疏疏地绿树丛生,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站在桥上,我能感受到这条大河的气势和力量,也能感受到自然景观的美妙。
尽管黄河上游的水资源少,但它仍然给兰州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除了风景,兰州黄河第一桥还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这座桥建于1969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部队历时多年修建的。
建桥之初,兰州市相对落后,交通不便,城市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阻碍。
兰州黄河第一桥的修建,不仅解决了南北两岸的交通问题,也为城市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座桥梁的建成,在当时来说无疑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技术实力和工程能力。
观看了兰州黄河第一桥,我深刻地认识到桥梁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性。
桥梁不仅连接了两岸的交通,也连通了人们的心灵。
它不仅是城市发展的标志,也是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
无论是在旅游还是在城市交通中,桥梁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此次观看兰州黄河第一桥,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认识到桥梁的重要性和壮丽的美景,对黄河和兰州这座城市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我也深切感受到了建设者们的辛勤努力和智慧,他们的精神将会激励我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更加努力奋进,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中山桥的介绍与简介

中山桥的介绍与简介
中山桥位于中国甘肃省兰州市,是-座横跨黄河的铁桥,建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 ,初名"兰州黄河铁桥”,后改称"中山桥”。
这座桥连接兰州市区和龙海市,是当时中国第一-座横跨黄河的桥梁,也是中国首座以孙中命名的桥梁。
中山桥的建桥材料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 从德国走海运到天津,再由甘肃洋务总局从天津转运至兰州。
建桥的工程师是美国人满宝本和德国人德罗,施工人员以德商聘来的69名洋I华匠为主,历时3年建成,造价白银三十万六千余两。
这座桥长234米,宽7.5米,被誉为“天下黄河第一桥”,也是仅次于上海外白渡桥的全国第二座城市钢桥。
中山桥在历史上曾经历过多次修缮。
在建成之前,这里有一-座浮桥称镇远浮桥",每年春季搭起,冬季结冰前拆除。
中山桥建成后,镇远浮桥旋即退出历史舞台。
中山桥经历了近百年的通车历史后,于2004年再次进行了维修和灯光亮化,并在桥的两头修建了南、北两个广场。
现在,中山桥已不再是通车的主要通道,而是成为了一个旅
游景点和城市地标。
总之,中山桥是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桥梁之一,也是兰州历史文化的代表之-。
它见证了中国桥梁建设的发展历程,也见证了兰州历史的变迁和文化传承。
甘肃省兰州中山桥攻略

甘肃省兰州中山桥攻略甘肃省兰州市是中国西北地区的重要城市,这里拥有许多独特的旅游景点。
其中,中山桥是兰州市最具代表性的地标之一。
本文将为您介绍中山桥的历史背景、特色和旅游攻略,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和规划在兰州市中山桥的旅行。
一、中山桥的历史背景中山桥位于黄河畔,是一座具有百年历史的古老石桥。
它最早建于明代,历经数百年的沧桑巨变,是黄河上的重要交通要道。
中山桥被誉为“黄河之桥”,见证了兰州市作为黄河文化的一部分。
此外,中山桥也在抗日战争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成为了历史的见证者。
二、中山桥的特色1. 建筑风格独特中山桥是一座木结构拱桥,采用典型的中国传统建筑风格。
它不仅是一座跨越黄河的交通桥梁,还是一座具有独特意义的艺术品。
2. 文化意义深远中山桥也被誉为“兰州古老、文化、商业的象征”。
在桥上,您可以欣赏到许多传统的文化表演,例如京剧、踩高跷等。
这些活动使得中山桥成为了一个吸引游客的文化交流的场所。
3. 夜晚景色迷人中山桥在夜晚点亮灯光,呈现出一幅绚丽多彩的美景。
整座桥被灯光装饰得熠熠生辉,与黄河的夜景相映成趣。
夜晚的中山桥是拍摄城市风光的绝佳景点。
三、旅游攻略1. 最佳游览时间兰州市四季分明,其中春季和秋季是中山桥最宜游览的季节。
此时天气宜人,桥上的文化活动也较为丰富。
2. 必游景点除了中山桥,来到兰州市还可以参观周边的景点。
如黄河风情带、白塔山等,这些地方与中山桥共同构成了兰州市的旅游景观。
3. 游览须知为了您的安全和减少不必要的麻烦,请您遵守当地的规定,并注意保持环境的整洁。
另外,中山桥上人流量较大,建议您提前规划行程,避开高峰时段。
结语:中山桥作为兰州市的地标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建筑风格。
它不仅代表着兰州市的文化遗产,也是一处吸引游客的旅游景点。
在您的兰州之行中,一定不要错过这座美丽的桥梁。
让我们一起感受中山桥所带来的历史文化韵味和令人陶醉的风景。
兰州中山桥附近的景点

兰州中山桥附近的景点兰州,是甘肃省的省会城市,位于黄河之滨。
中山桥,是兰州市内一座历史悠久的著名桥梁,也是兰州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在中山桥附近,有许多值得一游的景点,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一、中山桥中山桥,又称黄河大桥,位于黄河之上,是兰州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中山桥始建于1907年,是中国近代第一座钢筋混凝土梁桥,也是中国第一座大型混凝土拱桥。
中山桥长368米,宽8米,桥面高度31.5米,桥拱跨度为80米,桥面上设有两侧人行道和中央车道。
桥面上的“中山桥”三个大字,是由当时的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亲笔题写,表达了对孙中山先生的敬仰之情。
中山桥是兰州市的著名景点之一,每年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拍照留念。
二、中山路商业街中山路商业街位于中山桥东侧,是兰州市的著名商业街之一。
商业街建筑风格独特,有许多老建筑和新建筑相互交错,形成了充满浓郁历史气息的街区。
商业街内有各种商铺、餐厅,是兰州市民购物和娱乐的好去处。
特别是在夜晚,商业街灯火通明,熙熙攘攘的人流和各色灯饰,营造出了浓郁的夜市氛围,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感受。
三、兰州博物馆兰州博物馆位于中山桥南侧,是甘肃省的省级综合性博物馆。
博物馆馆藏丰富,陈列展示了甘肃历史文化、自然地理、民族风情等方面的珍贵文物和实物。
其中,兰州金雕、马踏飞燕、鱼鲁、西周青铜器、汉代砖雕、唐代壁画等文物,是中国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瑰宝。
博物馆还经常举办各种文化展览和活动,为广大游客提供了一个了解甘肃历史文化和文物收藏的机会。
四、黄河铁路大桥黄河铁路大桥,是中国第一座跨越黄河的铁路大桥,也是世界上第一座大跨度钢筋混凝土梁桥。
大桥跨越黄河,连接了兰州市和白银市,是中国铁路建设的里程碑之一。
大桥全长1620米,桥面高度42.5米,桥跨距达到了1160米,是世界上跨越黄河的最长的大桥。
大桥设计结构独特,建造难度极大,是中国建筑史上的一项伟大成就。
黄河铁路大桥位于中山桥下游,是兰州市的著名景点之一,每年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拍照留念。
兰州黄河大桥

兰州黄河大桥兰州黄河大桥是位于中国甘肃省兰州市的一座重要桥梁,横跨黄河,连接两岸。
该桥于1907年开工修建,原名“董家堡铁桥”,是中国第一座横跨黄河的大桥,也是兰州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兰州黄河大桥既承载着道路交通的重任,也见证了兰州市的发展和变迁。
兰州黄河大桥位于兰州市中心,全长3743米,宽21.5米,是一座梁式钢桥。
桥面由四跨复式钢桁架梁组成,中间两跨长558米,两侧各跨长221.5米,使得黄河大桥成为当时世界上最长的复式钢桁架梁桥。
桥梁全年通行能力超过10万辆次,对促进兰州市的经济、文化交流起着重要作用。
兰州黄河大桥修建的初衷是为了缩短兰州通往北方和西北地区的交通距离,提高交通效率。
在此之前,做梦也没有人敢想象可以在黄河上架起一座如此庞大的连通设施。
经过几年时间的精心计划和大规模的施工,兰州黄河大桥于1909年竣工通车,为中国交通史上的创举。
然而,历经百年风雨的兰州黄河大桥在20世纪末已经不能满足当时交通流量的需求。
因此,在1990年代,兰州政府开始重新规划兰州黄河立交桥的建设,以提高通行能力,改善交通拥堵状况。
新兰州黄河大桥于2000年开工建设,2003年建成通车,成为中国西北地区首座可同时通行地面车辆和地下轨道交通的大桥。
新桥主跨236米,桥梁总长2304米,宽30.35米,通行能力达到每小时5万辆。
兰州黄河大桥的建设不仅仅是一项技术工程,也是一座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的地标建筑。
桥上的柱子封口上刻有“兰州黄河大桥”几个大字,字体华丽庄重,象征着兰州市民的自豪感和归属感。
桥下的黄河水流不息,世事如梭,而兰州黄河大桥始终静静地守望着这座城市的变迁和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兰州黄河大桥成为了一座重要的旅游景点。
每年,都有许多游客慕名而来,欣赏大桥的壮丽景色和雄伟建筑。
尤其是在夜晚,大桥两侧灯光璀璨,与黄河水面上的倒影交相辉映,构成了壮丽的夜景,吸引了众多摄影爱好者和夜游观光者。
兰州黄河大桥作为兰州市的标志性建筑,除了承担交通运输的功能之外,还在文化、经济和旅游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键入文档标题][键入文档副标题]2013年4月14日摘要:黄河兰州段桥梁数量大、种类多、结构形式多样、外观自然优美,是兰州黄河文化的重要表现之一,其本身具有诸多元素可被套用在建筑设计中。
同时,每一座桥梁,也因其种种特质,影响着兰州市民的行为、文化,是兰州特有的桥梁文化的重要组成。
关键词:兰州桥梁;桥梁;中山桥;桥文化引言兰州作为一座河谷城市以黄河穿城而过闻名全国,在她享受着丰富水资源的同时,也要解决两岸居民交通的难题。
研究兰州的桥梁及其发展脉络,可以加深对兰州城市文化的理解,提升对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的认识,了解人们水上交通的变迁,了解更多有关建筑结构的知识,对我们学习建筑学的意义是巨大的。
兰州黄河上的桥梁,因黄河水流湍急、河道较宽,较南方的跨河桥梁起步稍晚,但每座桥梁资料翔实,现存实物的很多,可以进行直观的研究。
然而,鲜有从城市文化出发,结合兰州桥梁的建筑学意义对其进行系统研究的。
1兰州桥梁建筑现状1.1现存桥梁截止2013年4月,黄河兰州段存留有东岗铁路黄河大桥、天水路黄河大桥、兰州雁滩黄河大桥、城关黄河大桥、中立桥(现已拆除,并在原址上建立中心滩黄河大桥)、中山桥、小西湖黄河大桥、七里河黄河大桥、银滩黄河大桥、西沙黄河大桥十座桥梁。
1.2桥梁类型1.3 桥梁介绍1.3.1东岗铁路黄河大桥东岗铁路黄河桥为3孔53m上承式钢筋混凝土肋拱桥,全长221.9m,设计载重中-26级,按地震烈度8度设防。
该桥拱轴采用恒载压力线。
拱肋为两片工字形截面,拱上结构由刚架与桥面板组成。
拱肋、刚架及桥面板均为30号钢筋混凝土,桥台为石砌,混凝土块镶面。
1956年建成,是连接包兰铁路线的重要桥梁。
1.3.2天水路黄河大桥桥梁位于兰州火车站前的天水北路,是连接兰州市区与国道312线的重要桥梁,也是通向兰州机场的主要出口。
桥梁于1999年3月开工建设,2002年通车使用,由中铁一局负责承建。
桥梁结构形式为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连续刚构,上部结构为连续箱梁,下部为钢筋混凝土矩形柔性敦,钻孔灌注桩承台基础。
桥梁施工时在敦顶浇注箱梁0#、1#节段,再利用挂蓝悬臂浇注,形成“T”构,最后两个“T”构合龙,通过张拉形成连续刚构。
1.3.3兰州雁滩黄河大桥兰州雁滩黄河大桥享有兰州黄河“第一彩虹桥”的美誉,全长816米,桥型为三跨连续钢管混凝土刚架系杆拱桥,桥面宽31米,西引桥长75米,东引桥长440米,为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桥,由主桥、引桥、引道、辅道、雨水、照明等组成。
该工程结构新颖,技术含量高,是目前国内同类型跨度最大的连续钢管混凝土刚架系杆拱桥,已被列入兰州市"十大标志性建筑"之一。
它的建成对完善兰州市路网结构、改善交通拥挤以及发展沿黄河两岸经济,方便市民生活起到重要作用。
雁滩黄河大桥西起盐场路与北滨河路交叉路口,东接雁滩605#路与602#路的交叉口,全长791米,由主桥和引桥两大部分组成,其中,主桥长301米。
桥梁下部工程已全部完成。
在绵延700多来的桥基上,粗细不一的墩柱林立其上,大的直径达3.5米,5人难以合抱,小的直径也有1.5米。
据介绍,该桥大小墩柱有180多个。
1.3.4城关黄河大桥城关黄河大桥始建于1975年,1979年投入使用,桥长304.1米,是当时兰州城市建设的优秀代表作之一。
1.3.5中立桥中立桥是悬索桥,桥周围的景观很好,不过此桥是个断头桥,并未通车,也是兰州一大“奇”观。
由于设计及质量问题,于2010年6月初拆除。
1.3.6 中山桥兰州中山桥俗称“中山铁桥”、“黄河铁桥”,位于滨河路中段北侧,白塔山下、金城关前,建于公元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是兰州历史最悠久的古桥,也是5,464公里黄河上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桥梁,因而有“天下黄河第一桥”之称。
1906年,总办甘肃洋务的彭英甲奏清朝廷,批准修建黄河铁桥,并在1906年10月以16.5万两白银包工包料的总价承包价德国泰来洋行,合同规定,铁桥自完工之日起保固八十年。
黄河铁桥竣工之后,实际耗银30.66万两。
修建铁桥所用的钢材、水泥等材料都是从德国购置,海运到天津,由京奉铁路运到北京丰台火车站,再由京汉铁路运到河南新乡。
从新乡取道西安,分36批,用马车运到兰州。
1942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改名为“中山桥”。
中山桥不但经受了三次黄河特大流量的考验,而且在1949年8月26日的解放兰州战役中,炮弹击中了过桥的两辆国民党军车,车上弹药爆炸,大火烧毁了桥南端18节木桥面和部分纵梁。
军管会组织了300多人星夜抢修。
1954年,兰州市人民政府对铁桥进行了整修,将原有的梯形拱架换成了五座弧形钢架拱梁,将原来的木板桥面全部换成现在的铁板桥面。
现在兰州市的桥梁已达十余座,使自西固达川入境从榆中与白银交界的乌金峡出境,在兰州境内全长152公里的黄河成为桥梁最密集的河段。
今天,中山桥的观赏价值、历史和文物价值,已远远大于它的交通价值,成为百里黄河风情线上最引人注目的金城一景。
1.3.7 小西湖黄河大桥小西湖黄河大桥采用矮塔斜拉结构,是兰州市投资最多规模最大科技含量较高的一座互通式立交桥。
造型独特的设计是我国第二座预应力混凝土塔单索部分斜拉桥,桥宽27.5米双向四车道,为兰州黄河两岸的交通提供了方便。
1.3.8 七里河黄河大桥该桥位于兰州市七里河,是连接安宁区和七里河区的重要桥梁。
桥梁建造于1956年10月至1958年11月,投资540万元,由铁道部第一设计院设计,乌鲁木齐铁路局桥梁工程队修建。
上部结构为7跨钢筋混凝土双悬臂加挂梁结构,跨径为30M+5*40M+30M,全长276.12M,桥面总宽1840M,车行道12M,人行道各为3.2M;下部结构为重力式墩台。
是当时国内新建的黄河上最大跨度的钢筋混凝土悬臂梁桥。
1.3.9 银滩黄河大桥兰州银滩大桥北起安宁营门滩,南至七里河马滩,是黄河上游的第一座大型现代化斜拉式大桥。
兰州银滩大桥全长1 391.41米,桥面宽25.5米,由主桥、引桥、引道三部分构成,由铁道部第一勘探设计院设计,铁道部第二工程局施工,于1997年3月15日开始修建,2001年8月18日正式通车。
1.3.10 西沙黄河大桥位于西固区钟家河,南连环形路,北接安宁区和中川机场公路,修建于1971年,是连接西固区和安宁区的一座重要桥梁,也是西固区通往中川机场的主要通道。
2分析与探讨2.1 桥梁功能桥梁架设在江河湖海上,使车辆行人等能顺利通行。
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出现了一批具有其他功能的桥梁,如:东岗铁路黄河大桥的功能是使火车通行,还有一部分桥梁是以架设管道运输为目的的,但不在本文研究范围之内。
就使车辆行人等能顺利通行的功能而言,桥梁对城市格局的影响是巨大的,它使城市克服了河流的阻断,将两岸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
2.2桥梁结构桥梁建筑对于跨度的需求比建筑更为迫切,因此,桥梁的结构形式,对建筑的结构是有指导意义的。
建筑中,需要解决的大跨度、大悬挑以及异性结构,都可以从桥梁建筑中找到答案。
仅黄河兰州段的10座桥梁中,桥梁的结构形式就达到了9种,每种形式都有着各自独特的优点。
2.2.1斜拉桥银滩黄河大桥为斜拉桥,斜拉桥又称斜张桥,是将主梁用许多拉索直接拉在桥塔上的一种桥梁,是由承压的塔、受拉的索和承弯的梁体组合起来的一种结构体系。
其可看作是拉索代替支墩的多跨弹性支承连续梁。
其可使梁体内弯矩减小,降低建筑高度,减轻了结构重量,节省了材料。
斜拉桥由索塔、主梁、斜拉索组成。
斜拉桥作为一种拉索体系,比梁式桥的跨越能力更大,是大跨度桥梁的最主要桥型2.2.2预应力混凝土桥天水路黄河大桥为预应力混凝土桥,预应力混凝土桥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50年代以来不断取得巨大发展,主跨90米,在中、小跨度范围内现已占绝对优势,在大跨度范围内它正在同钢桥展开激烈竞争。
它是主要承重结构采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桥梁。
2.2.3悬索桥曾经的中立桥为悬索桥,悬索桥又名吊桥(suspension bridge)指的是以通过索塔悬挂并锚固于两岸(或桥两端)的缆索(或钢链)作为上部结构主要承重构件的桥梁。
其缆索几何形状由力的平衡条件决定,一般接近抛物线。
从缆索垂下许多吊杆,把桥面吊住,在桥面和吊杆之间常设置加劲梁,同缆索形成组合体系,以减小活载所引起的挠度变形,可以充分利用材料的强度,并具有用料省、自重轻的特点,因此悬索桥在各种体系桥梁中的跨越能力最大,跨径可以达到1000米以上。
2.3桥梁位置兰州桥梁的分布状况与城市片区的繁华程度有着紧密的联系,其特点是主城区密集,郊区稀疏。
城区内,相邻两桥的间隔在1500米到2000米之间,郊区则大于2500米。
2.4 文化意义自古以来,黄河就阻断了兰州南北乃至中原与西域的联系,直至明洪武8年,卫国公邓愈在城西10里修镇远浮桥,终结了过黄河只能靠摆渡的历史。
1907年7月,兰州黄河铁桥(现中山桥)竣工,黄河才有了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桥梁。
1958年,七里河黄河大桥竣工,直接促进了安宁区的发展。
对于多数兰州市民,每日上下班过一座桥已经超出了单纯交通意义的范畴,已经成为了一种情结,一种城市的归属感。
3 结语黄河兰州段桥梁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向世人揭示着兰州这座城市的历史,每一座桥,除去它的使用价值外,它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都不可估量,因此,桥梁建筑的保护,也不应该仅仅停留在维持其功能的层面上,更应该关注人文方面的内容,比如2010年中山桥整体抬高、中立桥事件,都从多方面说明了这个问题。
对于现实存在的问题,不应只顾眼前利益,应从长远的角度出发,为后人留下更多的精神财富。
参考文献:《兰州市志•市政建设志》兰州市地方志编篡委员会.1997.9 p132-p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