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新教材)

合集下载

新人教课标版四年级语文下全册教案优秀教案

新人教课标版四年级语文下全册教案优秀教案

新人教课标版四年级语文下全册教案优秀教案一、教案概述本教案适用于新人教课标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学,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了详细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

教案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核心,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和口语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学会本册生字词,正确书写和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主题。

(3)学会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分析课文结构。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讨论、分享、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培养关爱他人、关注社会、热爱生活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3)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

2.教学难点:(1)部分生字词的书写与发音。

(2)课文主题的深入理解。

(3)部分课文结构的分析。

四、教学进度安排1.第一单元:1-4课,共4课时。

2.第二单元:5-8课,共4课时。

3.第三单元:9-12课,共4课时。

4.第四单元:13-16课,共4课时。

5.第五单元:17-20课,共4课时。

6.第六单元:21-24课,共4课时。

7.期末复习:2课时。

五、教学过程1.第一单元(1)导入:通过图片、故事等方式,激发学生对本单元的兴趣。

(2)学习课文:让学生自主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分享阅读感受。

(3)讨论分析: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主题,探讨课文结构。

2.第二单元(1)导入:通过问题、情境等方式,引导学生进入本单元的学习。

(2)学习课文:让学生自主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分享阅读感受。

(3)讨论分析: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主题,探讨课文结构。

3.第三单元(1)导入:通过视频、音频等方式,激发学生对本单元的兴趣。

(2)学习课文:让学生自主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分享阅读感受。

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精选15篇)

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精选15篇)

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精选15篇)新课标人教版四班级下册语文教案【篇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体会课文表达的剧烈的民族情、爱国情。

3、课文中六次消失了“爱我中华”,引导同学读后沟通朗读的感想,体会此类歌曲歌词表达感情的技巧。

重点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爱我中华”这句歌词表达的感情。

2、引导同学读后沟通朗读的感想,体会歌词表达感情的技巧。

教具预备:歌曲《爱我中华》教法学法:导读法朗读法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揭题质疑1、板书单元主题:民族之花。

读了“民族之花”这几个字,你想到了什么?2、播放歌曲《爱我中华》(同学们可以听,也可以边听边唱。

)3、请同学来谈谈刚才听歌曲或唱歌曲的感受。

4、介绍创作背景和乔羽。

这么熟识的、感人的歌曲,除了会唱,你对它还有哪些了解?请同学们来沟通沟通。

老师适时补充介绍。

二、初读感知,自主学习1、自由朗读歌词,读通句子,标上小节号。

2、留意生字词的读音。

3、检查自读状况。

4、指名朗读。

5、从这段歌词中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标注出来。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1、文中有多处重复的语句,读一读、找一找、画一画,小组沟通。

(1)多处提到“五十六”。

(2)多处提到“爱我中华”一句。

2、指名朗读,想想: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1)用了打比方的方法,把五十六个民族比作同一片蓝天下的星座,比作大花园里的五十六枝花,比作五十六个兄弟姐妹,体会到民族团结亲如一家。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2)不管是谁,不论他走到哪里,他最舍不得、最爱的是什么?(3)文中有几次提到这句话?(4)认真阅读,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他们表达的感情有什么不同?3、小组内联系实际想一想诗歌为我们展现了怎样的场景?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1)“爱我中华,健儿奋起步伐。

”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2)“爱我中华,建设我们的国家。

”可让同学说说谁在建设我们的国家?可举出自己知道的人或事。

新版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新版部编)

新版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新版部编)

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本单元围绕“田园生活”这一主题,编排了《古诗词三首》《乡下人家》《天窗》《三月桃花水》4篇课文。

文章语言优美,从不同角度描写了乡村的景色和生活,表达了作者对田园风光、乡村生活的赞美之情。

《古诗词三首》生动地再现了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田园风光图;《乡下人家》描写了自然和谐、富有诗意的乡村生活;《天窗》描写了乡下屋顶上小小的天窗带给孩子们的美丽、神奇的想象;《三月桃花水》抒发了作者对桃花水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文中的梯度序列内容课时教学目标古诗词三首21.认识22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会写40个字,正确读写3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古诗词三首》。

默写《宿新市徐公店》。

3.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4.积累优美的句段,感受田园生活的美好。

5.自主阅读《三月桃花水》,感受春天的美景和勃勃生机。

乡下人家 2 天窗 2 三月桃花水 1 习作 21.转述时要注意人称的转换,弄清要点,不要遗漏主要信息。

2.把“我的乐园”介绍给同学,表达出自己快乐的感受。

1 古诗词三首教学目标1.认识“徐、篱”等6个生字,会写“宿、徐”等14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默写《宿新市徐公店》。

3.理解诗词大意,想象诗句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默写《宿新市徐公店》。

2.理解诗词大意,想象诗句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教学策略1.朗读入意境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先引导学生熟读诗词,再借助文字让学生想象诗中的画面,感受古诗词语言的魅力。

2.想象入情境在熟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再创设情境,引导想象,入情入境。

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3课时第1课时《宿新市徐公店》课时目标1.认识“徐、篱、疏”3个生字,会写“宿、徐、篱、疏”4个字。

新的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5篇

新的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5篇

新的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5篇新的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在互动对话中,发表自己的感受,体会作者对丑菊的情感。

2、有感情朗读课文,欣赏文中的优美词句,积累语句。

3、学习作者采用抑扬以及借物喻理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学习课文,了解作者眼中的丑菊,体会作者对丑菊的情感。

难点:从丑菊身上得到启发,学习正确看待事物的方法,懂得做人的道理。

教学设计: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1、(课件显示丑菊)你们对丑菊有哪些了解呢?谁来说说?(教师板书课题:丑菊)2、这节课,我们就来细细地读读课文,看看大家是怎样读懂课文的?听听大家有什么深刻的体会?二、初读课文,分清主次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自己喜爱的段落。

两个要求:(1)请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把你们在预习时的体会跟同桌交流交流,解决不了的问题,用笔记下来。

(2)梳理课文、分清主次。

先和同桌交流交流。

2、自读课文,完成练习,交流分层。

三、细读课文,探究体味1、感悟作者种丑菊的原因和心情。

(学生读第一自然段)(1)同学们,读了这一段,你们读懂了什么?(2)谁能用不同的词来形容急切的心情?(3)谁来把这一段再读一读,感受作者的好奇、急切。

2、感悟丑菊的娇小、美丽。

(1)快速读,用笔画出描写丑菊颜色、形状的词句,再把这些词句读一读,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2)读一读?(指名读,对比读,悟读,齐读)(3)感受丑菊的娇小、美丽。

(课件显示)3、感受丑菊的动态美。

(1)读读第三自然段。

看看大家有什么发现?(学生读书)谁来说说?(2)感受丑菊的动态美。

(课件显示)(3)同学们对丑菊有了全面深刻的了解。

读了课文后,你想对丑菊说什么呢?4、更改丑菊的名称,体味丑菊的美。

(1)同学们,通过读课文本和观赏图片之后,大家对丑菊一定有了深刻地了解了吧,把你们的感受读出来吧。

(学生自由读课文)(2)同学们,你们一定喜欢丑菊了吧!想不想给丑菊改改名呢?5、感悟结尾句的含义。

全册(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全册(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拓展思维。
技能训练:
设计实践活动或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知识的应用,提高实践能力。
(四)巩固练习(预计用时:5分钟)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问题。
错题订正:
针对学生在随堂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及时订正和讲解。
首先,在汉字学习方面,我发现部分学生对汉字的书写和运用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该更加注重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结构,通过更多的书写练习和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汉字的书写和运用。
其次,在成语学习方面,我发现部分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该更加注重成语的来源和用法,通过更多的例句和练习,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成语。
四、教学方法与策略
1. 选择适合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特点的教学方法:
针对四年级学生的特点和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将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案例研究法、项目导向学习法等教学方法。
讲授法:用于向学生传授汉字、成语、课文内容等基础知识,引导学生掌握阅读理解和写作技巧。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课文内容、写作技巧等方面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2) 成语学习:成语是汉语的精华,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成语故事》等书籍,了解成语的来源和含义,提高学生的词汇量和运用能力。
(3) 课文学习: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与本节课课文相关的文章、故事,深入了解课文背景和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4) 写作训练:可以布置与本节课写作主题相关的作文题目,让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创新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新人教版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新人教版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新人教版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走进春天《春的消息》《春天的雨》《古诗两首:《江南春》、《春日》》2. 第二单元:探索与发现《自然界的时钟》《琥珀》《飞向蓝天的恐龙》3. 第三单元:童话故事《海的女儿》《文成公主》《宝莲灯》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他们的表达和写作能力。

3. 通过学习童话故事,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型。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写作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教学挂图等。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春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春天的美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课文学习:预习课文,解决生字词。

课堂上,教师带领学生细读课文,分析课文结构,理解课文内容。

结合课文,进行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3. 写作训练:根据所学课文,进行仿写、缩写、扩写等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课文、关键词汇、课文结构图等,以直观、简洁的方式展现课文内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抄写生字词,并组词造句。

根据所学课文,进行一篇习作练习。

阅读拓展文章,回答相关问题。

2. 答案:见课后附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拓展知识面。

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如春天主题手抄报、童话故事表演等,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把握2. 教学目标的确立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4. 教学过程的实施5. 作业设计及课后反思一、教学内容的把握1. 单元主题:明确每个单元的主题,如“走进春天”、“探索与发现”等,以便在教学中更好地引导学生感受主题内涵。

2. 课文特点:分析每篇课文的特点,如文体、写作手法等,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电子版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册(6篇)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电子版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册(6篇)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电子版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全册(6篇)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电子版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全册篇一一、习作要求:1、本次习作,安排了写“我鄙视的一个人”的内容,要求我们进展习作指导。

2、可以写的人物的范围没有限定3、通过详细事例夸夸人物的精神品质。

要把事情说清晰,表达出自己的鄙视之情。

二、教学目标1、深刻体会写人物要抓住人物突出的性格特征,通过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进展描写。

2、学会在描写时表达人物的思想情感,参加自己的思想以及情感。

3、内容详细,语句通顺,仔细修改。

学会评改写人的作文。

三、习作备课预备1、关于习作学问点的了解:·描写人物的方法·生活细节描写·什么是人物特点2、关于口语交际课在我们身边,有许多值得鄙视的人。

他可能每天利用业余时间刻苦学习外语的妈妈,也可能是苦练书法的小伙伴;可能是不畏寒暑、悄悄工作的清洁工人,也可能是自强不息、努力拼搏的叔叔、阿姨……选择其中一位,通过详细事例,夸夸他们执著追求的精神。

假如你觉得他的其他品质令你鄙视,也可以说一说。

要把事情说清晰,表达出自己的鄙视之情。

3、关于习作素材的搜集1、访问自己身边最值得鄙视的人,进展观看或记录,为习作做好预备。

2、搜集相关的作文,阅读体会写作方法4、本次习作指导从以下三个方面进展:第一,教师要提出明确的要求,把事情说详细,表达出自己的鄙视之情;其次,分组,每个同学都说一说自己身边最值得鄙视的人,并进展组内评比;第三,教师要引导全班同学就所写的人物的品质和事例是否详细进展评价。

通过详细事例,把自己所鄙视的人物的精神风貌写出来。

让学生明确:第一要通过详细事情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表达自己的鄙视之情;其次,内容要详细,语句要通顺;第三,写完后要仔细修改。

一、前作文:未成曲调先有情(一)话题沟通,真情融汇:吹面不寒杨柳风1、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家庭、学校、社会这个大千世界里,熟悉了许很多多的人,在这些人中有你的亲人、教师、同学,有悄悄奉献的清洁工……你认为谁最值得敬重、佩服,为什么让你鄙视?这次,咱们比一比,看看那个同学心目中佩服的人最了不起,他的事迹是不是也能让其他同学们都佩服呢?2、同学们沟通自己鄙视的人是谁。

新部编人教版统编教材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含教学反思)

新部编人教版统编教材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含教学反思)

新部编人教版统编教材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含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新部编人教版统编教材四年级语文下册,内容丰富,选文经典,既有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又有古诗、现代文学。

教材注重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增强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感。

本册共有17课,其中包括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语文基础,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有所提高。

但学生在阅读和写作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如阅读理解不够深入,写作思路不清晰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学会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途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学会关爱他人,珍惜友谊。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生字词的学习,文本的理解与分析,朗读与表达。

2.教学难点:文本深层次的含义,学生个性化阅读与写作。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文本,提高阅读兴趣。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4.情感教学法:关注学生情感需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报:展示课文内容,方便学生跟随教学进程。

2.生字词卡片:帮助学生巩固生字词。

3.相关阅读材料:拓展学生视野,提高阅读能力。

4.写作素材:为学生提供写作灵感,降低写作难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黑板报,展示本节课文,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标题和插图,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边读边理解课文内容。

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生字词,解释难懂的字词。

3.操练(10分钟)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通过卡片、游戏等方式进行认读和巩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古诗词三首
诗句?
预设:词语:万紫千红、诗情画意……
诗句:村居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今天,我们要跟随南宋诗人杨万里去欣赏暮春时节的乡村景色。

(板书:宿新市徐公店)
2.认读“宿、徐”。

(注意指导把“宿”的平舌音读正确)
3.解题。

你在哪里见过这两个字?知道它们的意思吗?
预设:在招牌上见过“宿”,引导理解“宿”就是住宿、投宿,这里的“店”就是住宿的客店,就是现在的旅馆、酒店。

在同学等人的姓名中认识了“徐”。

“徐公”指一位姓徐的老人。

我们一起来说一说题目的意思:
宿新市徐公店:投宿在新市徐公的客店【出示课件3】
4.读诗题。

现在请你根据诗题的意思把诗题读正确吧!
宿/新市/徐公店 5.简介作者以及写作背景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

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

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被誉为一代诗宗。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出示课件4】
写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年)。

诗人在外出的旅途中,经过新市,住在一间姓徐的人开设
打下基础。

了解作者及写作
本篇文章的背景,有助
于学生理解课文,感受真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