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计算题总结高考真题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专题02化学计量和化学计算(学生版)2021年高考化学真题和模拟题分类汇编(47题)

高中化学专题02化学计量和化学计算(学生版)2021年高考化学真题和模拟题分类汇编(47题)

专题02 化学计量和化学计算2021年化学高考题一、单选题1.(2021·山东高考真题)X 、Y 均为短周期金属元素,同温同压下,0.1molX 的单质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生成H 2体积为V 1L ;0.1molY 的单质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H 2体积为V 2L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X 、Y 生成H 2的物质的量之比一定为12V VB .X 、Y 消耗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一定为122V VC .产物中X 、Y 化合价之比一定为12V VD .由12V V 一定能确定产物中X 、Y 的化合价2.(2021·浙江高考真题)设A N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标准状况下,1821.12L O 中含有中子数为A NB .431g P (分子结构:)中的共价键数目为A 1.5NC .1100mL0.1mol L -⋅的NaOH 水溶液中含有氧原子数为A 0.01ND .18.9g 三肽63334C H N O (相对分子质量:189)中的肽键数目为A 0.2N3.(2021·全国高考真题)A N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18g 重水(2D O )中含有的质子数为A 10NB .3mol 的2NO 与2H O 完全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A 4NC .32g 环状8S ()分子中含有的S-S 键数为A 1ND .1L pH=4的-12270.1mol L K Cr O ⋅溶液中2-27Cr O 离子数为A 0.1N4.(2021·广东)设A N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31mol CHCl 含有C Cl -键的数目为A 3NB .1L1.0mol/L 的盐酸含有阴离子总数为A 2NC .11.2L NO 与211.2L O 混合后的分子数目为A ND .23g Na 与足量2H O 反应生成的2H 分子数目为A N5.(2021·河北高考真题)N A 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22.4L(标准状况)氟气所含的质子数为18N AB .1mol 碘蒸气和1mol 氢气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的碘化氢分子数小于2N AC .电解饱和食盐水时,若阴阳两极产生气体的总质量为73g ,则转移电子数为N AD .1L1mol•L -1溴化铵水溶液中NH 4+与H +离子数之和大于N A6.(2021·湖南高考真题)A N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高中化学计算题学霸总结(含答案)

高中化学计算题学霸总结(含答案)

高中化学计算题学霸总结(含答案)高中化学计算题学霸总结(含答案)阳光老师:祝你学业有成一、计算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240.0分)1.把铁、铝混合物溶于盐酸中,反应后盐酸的浓度变为,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求反应中消耗HCl的物质的量和该混合物中铝、铁的物质的量。

答案】消耗HCl的物质的量:设Al、Fe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

2Al + 6HCl → 2AlCl3 + 3H2↑Fe + 2HCl → FeCl2 + H2↑根据反应方程式,消耗HCl的物质的量为2x + y。

该混合物中铝、铁的物质的量:根据题意,铝、铁混合物中铝、铁的质量比为2:3,设铝、铁的质量分别为m1、m2,则有:m1/m2 = 2/3m1 + m2 = 100g解得m1 = 40g,m2 = 60g铝、铁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27和56,所以它们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 = 1.48mol,y = 1.07mol。

解析】本题考查物质的量的计算,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是对物质的量公式的熟练应用。

2.在由Na2CO3和NaHCO3组成的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盐酸充分反应后,收集CO2的质量分数。

不考虑溶解,试计算原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答案】原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

设Na2CO3的物质的量为x,NaHCO3的物质的量为y。

Na2CO3 + 2HCl → 2NaCl + CO2↑ + H2ONaHCO3 + HCl → NaCl + CO2↑ + H2O根据反应方程式,CO2的物质的量为x + y。

CO2的质量分数为:答:原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

解析】本题考查质量分数的计算,掌握物质的性质和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是解答该题的关键,试题较容易。

3.计算质量比为51:32:34的C6H5OH、CH3OH、C2H5OH,其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它们所含氢原子数之比为______,所含质子数之比为______。

有含为,则C6H5OH 的摩尔质量为______,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

高三化学计算试题及答案

高三化学计算试题及答案

高三化学计算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矿泉水B. 蒸馏水C. 空气D. 粗盐答案:B2. 根据化学方程式2H2 + O2 → 2H2O,2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的质量是()。

A. 18gB. 16gC. 36gD. 12g答案:B3. 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三周期第ⅢA族的元素是()。

A. 钠B. 铝C. 硅D. 磷答案:B4. 根据化学反应式CaCO3 → CaO + C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是置换反应B. 该反应是分解反应C.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D. 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答案:B5. 根据化学方程式2H2O → 2H2↑ + 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是放热反应B. 该反应是吸热反应C. 该反应是中和反应D. 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答案:B6. 根据化学方程式2H2 + O2 → 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氢气是氧化剂B. 氧气是还原剂C. 氢气是还原剂D. 氧气是氧化剂答案:D7. 根据化学方程式2H2S + 3O2 → 2SO2 + 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中硫元素被氧化B. 该反应中硫元素被还原C. 该反应中氧元素被氧化D. 该反应中氧元素被还原答案:A8. 根据化学方程式4P + 5O2 → 2P2O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中磷元素被氧化B. 该反应中磷元素被还原C. 该反应中氧元素被氧化D. 该反应中氧元素被还原答案:A9. 根据化学方程式2Mg + O2 → 2Mg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镁是还原剂B. 氧气是氧化剂C. 镁是氧化剂D. 氧气是还原剂答案:B10. 根据化学方程式2Al + 6HCl → 2AlCl3 + 3H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铝是还原剂B. 盐酸是氧化剂C. 铝是氧化剂D. 盐酸是还原剂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1. 根据化学方程式C6H12O6 + 6O2 → 6CO2 + 6H2O,葡萄糖完全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每消耗1mol葡萄糖,需要消耗______ mol氧气。

高考化学计算专题试题集(含答案)

高考化学计算专题试题集(含答案)

Ⅰ.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一、选择题1.质量相等的两份气体样品,一份是CO ,另一份是CO 2,这两份气体样品中,CO 与CO 2所含氧原子的原子个数之比是 ( )A .1:2B .1:4C .11:14D .1l :282.下列各组中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一定相等的是 ( )A .温度相同、体积相同的O 2和N 2B .质量相等、密度不等的N 2和C 2H 4C .体积相同、密度相等的CO 和C 2H 4D .压强相同、体积相同的O 2和H 23.由钾和氧组成的某种离子晶体含钾的质量分数是78/126,其阴离子只有过氧离子(O 22-)和超氧离子(O 2-)两种。

在此晶体中,过氧离子和超氧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 .2:lB .1:lC .1:2D .1:34.由CO 2、H 2和CO 组成的混合气在同温同压下与氮气的密度相同。

则该混合气体中CO 2、H 2和CO 的体积比为 ( )A .29:8:13B .22:l :14C .13:8:29D .26:16:575.由X 、Y 两元素组成的气态化合物XY 4,在一定条件下完全分解为A 、B 两种气体物质,己知标准状况下20mLXY 4分解可产生标准状况下30mL A 气体(化学式为Y 2)和10mL B气体,则B 的化学式为 ( )A .X 2B .Y 2X 2C .XY 2D .X 2Y 46.将N02、NH 3、O 2混合气22.4L 通过稀硫酸后,溶液质量增加了26.7g ,气体体积缩小为4.48L .(气体体积均在标况下测定)剩余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着火,则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为 ( )A .28.1B .30.2C .33.1D .34.07.为方便某些化学计算,有人将98%浓硫酸表示成下列形式,其中合理的是 ( )A .H 2SO 4·19B .H 2SO 4 ·H 2OC .H 2SO 4·SO 3D .SO 3· 109H 2O 8.两种气态烃组成的混合气体0.1mol ,完全燃烧得O.16molCO 2 T3.6g 水。

全国通用_三年高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专题02化学计量与化学计算

全国通用_三年高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专题02化学计量与化学计算
选D。
9.(2021·浙江)设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 中含有中子数为
B. (分子结构: )中的共价键数目为
C. 的 水溶液中含有氧原子数为
D. 三肽 (相对分子质量:189)中的肽键数目为
【答案】C
【解析】A.标准状况下, 的物质的量为:0.05mol,一个 中含有中子数为: 个,所以 中含有中子数为 ,A正确;
B.没有指明气体的温度和压强,无法确定 乙烷和丙烯的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是多少,因此,无法确定其中所含碳氢键的数目,B说法不正确;
C. 分子中有6个中子, 的物质的量为0.5mol,因此, 含有的中子数为 ,C说法正确;
D. 和 发生反应生成 ,该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因此, 和 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 分子总数小于 ,D说法不正确。
D.甲烷和氯气在光照下发生取代,1mol氯气可取代1molH,同时产生1molHCl分子,标准状况下 的物质的量为0.5mol, 的物质的量为1mol,0.5molCH4含4molH,最多可消耗4molCl2,因此CH4过量,根据1mol氯气可取代1molH,同时产生1molHCl分子可知1molCl2完全反应可得1moHCl,根据C守恒,反应后含C物质的物质的量=甲烷的物质的量=0.5mol,因此 和 (均为标准状况)在光照下充分反应后的分子数为 ,D正确;
B. 溶液中含有的 数为
C. 与 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的分子数为
D. 和 (均为标准状况)在光照下充分反应后的分子数为
【答案】D
【解析】A. 的物质的量为 =0.9mol,1个 含0+(18-8)=10个中子,则 含有的中子数为 ,A错误;
B.未给溶液体积,无法计算,B错误;

高中化学计算题总结高考真题练习

高中化学计算题总结高考真题练习

高中化学计算题的解法归纳【知识网络】【易错指津】1.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守恒计算时,一是准确判断新给物质的化合价,二是如原子团中某原子个数不为1时,要乘以原子个数。

2.根据化学反应,利用气体物质的量推算容器压强时,不要将固体物质的量也计算在内。

3.对一些特殊反应,如浓H 2SO 4、浓HNO 3、浓HCl 随反应进行浓度在减少,导致反应情况改变,不能只从理论上计算。

例1 某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盛有适量的A 和B 的混合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2C 。

若维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当达到平衡时,容器体积为VL ,其中C 气体的体积占10%,下列推断正确的是(全国高考题)①原混合气体的体积为1.2VL ②原混合气体的体积为1.1VL ③反应达平衡时气体A 消耗掉0.05VL ④反应达平衡时气体B 消耗掉0.05VL A.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例2 C 8H 16经多步裂化,最后完全转化为C 4H 8、C 3H 6、C 3H 6、C 2H 4、C 2H 6、CH 4五种气体的混合物。

该混合物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可能是(上海高考题)A.28B.30C.38D.40例3 将硫酸钾、硫酸铝、硫酸铝钾三种盐混合溶于硫酸酸化的水中,测得c(SO 42-)=0.105mol/L 、c(Al 3+)=0.055mol/L ,溶液的pH=2.0(假设溶液中H 2SO 4完全电离为H +和SO 42-),则c(K +)为(上海高考题)例4 某金属单质跟一定浓度的硝酸反应,假定只产生单一的还原产物,当参加反应的单质与被还原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时,还原产物是(全国高考题) A.NO 2 B.NO C.N 2O D.N 2例5 将1.92g 铜粉与一定量浓硝酸反应,当铜粉完全作用时收集到1.12L (标准状况)。

则所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是(上海高考题)例6 由NaH 2PO 4脱水形成聚磷酸盐Na 200H 2P 200O 601,共脱去水分子的数目为(上海高考题) A.198个 B.199个 C.200个 D.201个 例7 工业上常用漂白粉跟酸反应放出的氯气质量对漂白粉质量的质量分数来表示漂白粉的优劣,漂白粉与酸的反应为:Ca(ClO)2+CaCl 2+2H 2SO 4=2CaSO 4+2Cl 2↑+2H 2O ,现为了测定一瓶漂白粉的x%,进行如下实验,称取漂白粉样品2.00g ,加水研磨后,转入250mL 容量瓶内,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后,取出25.0mL ,加入过量的KI 溶液和过量稀硫酸,静置,待漂白粉放出的氯气与KI 完全反应后,用0.1mol/LNa 2S 2O 3标准溶液滴定反应中生成的碘,反应如下2Na 2S 2O 3+I 2= Na 4S 4O 6+2NaI ,滴定时用去溶液20.0 mL 。

高中化学计算题学霸总结(含答案)

高中化学计算题学霸总结(含答案)

高中化学计算题学霸总结(含答案)阳光老师:祝你学业有成2一、计算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240.0分)1.把1.1 "铁、铝混合物溶于200 InL 5 mol•厶T盐酸中,反应后盐酸的浓度变为4.6mo∕∙L-,(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求:(1)反应中消耗HCl的物质的量。

⑵该混合物中铝、铁的物质的量。

【答案】(1)消耗Hel的物质的量:0.2 厶X 5 TnoI ∙ Lr X— 0.2 L X 4.6 TnOl∙ L-1 = 0.08 Tnol:⑵设Al、FC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2AI + GHCl = 2 AlCl i+ 3H2↑2 6X 3xFe + 2 H Cl = FeCl2 + H2 T1 2y 2y27 g ・ InOr l× τ + 56 g ・ mol」× y= 1.1 g{解得:X = 0.02 mol, V = O Ol ^OI O3© + 2y = 0.08 Inol【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物质的量的讣算,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是对物质的量公式的熟练应用。

2.在14.8 0由Na2CO3和NaHCch组成的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盐酸充分反应后•收集到CO26.6 g(不考虑溶解),试计算原混合物中NaHc(h的质量分数。

【答案】6.6gC02的物质的量为: 丽話 =()∙15md , 设Na 2CO 3的物质的量为X, NaHCO 3的物质的量为y, 由方程式 N"2CO3 + 2 H Cl = 2NaCl + CO 2 ↑ +H 2O, NaHCO i + HCI = NaCl + C6 ↑ +H 2O 可知,X + y = 0.15, 106 + 8 电/ = 14.8,解得:X = QΛmol > V = 0∙05mo∕»NaHCo3的质量分数为:笛U 4X log% ≈ 28.4%I zLo答:原混合物中NaHCO 3的质量分数为28.4%。

高中化学计算试题及答案

高中化学计算试题及答案

高中化学计算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已知某化合物A的摩尔质量为40g/mol,若将1.2g的化合物A溶于水中,形成溶液的体积为100mL,求该溶液的摩尔浓度。

A. 0.3 mol/LB. 0.6 mol/LC. 1.2 mol/LD. 2.4 mol/L2. 某化学反应的速率常数k=0.05 s^-1,如果反应物的初始浓度为0.01 mol/L,求10秒后反应物的浓度。

A. 0.005 mol/LB. 0.01 mol/LB. 0.015 mol/LD. 0.025 mol/L二、计算题1. 某化学实验室需要制备0.1 mol/L的硫酸溶液100mL,已知实验室有98%的浓硫酸,其密度为1.84 g/cm³。

求需要多少毫升的浓硫酸。

2. 某工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0.05 mol/L的硫酸,若要将废水中的硫酸中和至pH值为7,需要加入多少摩尔的氢氧化钠(NaOH),假设废水体积为1000L。

三、解答题1. 某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Kc=10^-4,反应为:N2(g) + 3H2(g) ⇌2NH3(g)。

若初始时N2的浓度为0.1 mol/L,H2的浓度为0.3 mol/L,求平衡时NH3的浓度。

2. 某溶液中含有0.02 mol/L的HCl和0.02 mol/L的NaOH,求混合后溶液的pH值。

答案一、选择题1. 答案:B解析:首先计算化合物A的摩尔数,n = m/M = 1.2g / 40g/mol = 0.03 mol。

然后计算摩尔浓度,c = n/V = 0.03 mol / 0.1 L = 0.3 mol/L。

2. 答案:A解析:根据一阶反应的浓度公式,c = c0 * e^(-kt),其中c0为初始浓度,c为10秒后的浓度,k为速率常数,t为时间。

代入数值,c = 0.01 * e^(-0.05*10) ≈ 0.005 mol/L。

二、计算题1. 答案:需要8.16 mL的浓硫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计算题的解法归纳【知识网络】计算方法原理说明实例质量差利用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差求解差量法体积差利用气体物质在反应前后的体积差量求解根据物质变化前后某种量发生变化的方程式或关系式,找出所谓“理论差量”。

利用该法关键有两点:①弄清差量的原因;②弄清差量与什么量成比例。

例1质量守恒从宏观上看,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相等例2电荷守恒①在电解质溶液中,由于整个溶液呈中性,所以阴、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总量必须相等。

②在离子方程式中,反应物所带正(负)电荷总量与生成物所带正(负)电荷总量相等。

例3电子守恒在氧化还原过程中,总是存在着得电子总数等于失电子总数,在原电池和电解池中通过两极的电子数必然相等。

例4守恒法原子守恒反应前原子总数等于反应后产物以各种形式存在的总数是巧妙选择化学式或溶液中某两种数(如正负化合价总数、阴阳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总数)相等,或几个连续(或平行)的方程式前后某微粒(如离子、原子、电子)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作为解题依据。

例5例6粒子守恒从微观上看,化学反应前后同种元素的原子个数必然相等。

例7关系式法方程式叠加对循环反应(前一反应的某一产物,在参加后续反应后,又再生成,使反应循环下去)将方程式相加,消去循环项。

是计算中用来表示已知量与未知量成正比例关系的式子。

例8平均式量即用平均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判断物质成分或含量例9平均摩电子质量反应中平均转移1mol电子所需混合物的质量,其值介于两组分之间例10例11平均值法平均组成在混合物的计算中,可以把平均组成作为中介,以此讨论可能的组成是一种将数学平均原理应用于化学计算的解题方法。

它依据数学原理是:两个数A1和A2的平均值A,A介于A1和A2之间。

应用于混合物的分析(定量、定性),常用的技巧:十字交叉法。

例12极值法是把所研究的对象或过程变化通过假设,推到理想的极限值,使因果关系变得十分明显,从而得出正确的判断,或者将化学问题抽象成数学的极限问题求解。

常用于求有关存在“极限值”的计算题,如某些化学平衡的计算,平行反应的计算,混合物的计算等。

例13例14估算法是从化学原理出发,充分利用边界条件,并运用近似值、平均值、极限值、等于、大于或小于等数学方法,对化学问题的定量问题进行估量、评价、推断,从而得出正确结论的一种思维方法。

特别适用于计算型选择题,由选项结合题意判断。

例15【典型例题评析】例1 某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盛有适量的A 和B 的混合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A+3B2C 。

若维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当达到平衡时,容器体积为VL ,其中C 气体的体积占10%,下列推断正确的是(全国高考题)①原混合气体的体积为1.2VL②原混合气体的体积为1.1VL ③反应达平衡时气体A 消耗掉0.05VL④反应达平衡时气体B 消耗掉0.05VLA.②③B.②④C.①③D.①④体积差:例3 将硫酸钾、硫酸铝、硫酸铝钾三种盐混合溶于硫酸酸化的水中,测得c(SO 42-)=0.105mol/L 、c(Al 3+)=0.055mol/L ,溶液的pH=2.0(假设溶液中H 2SO 4完全电离为H +和SO 42-),则c(K +)为(上海高考题)A.0.045mol/LB.0.035mol/LC.0.055mol/LD.0.040mol/L电荷守恒:例4 用惰性电极电解M (NO 3)x 的水溶液,当阴极上增重a g 时,在阳极上同时产生bL 氧气(标准状况),从而可知M 的原子量为 电子守恒:铜和镁的合金4.6g 完全溶于浓硝酸,若反应中硝酸被还原只产生4480mL 的NO 2气体和336mL 的N 2O 4气体(都已折算到标准状况),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为(上海高考题)A .9.02g B.8.51gC.8.26gD.7.04g例5将1.92g铜粉与一定量浓硝酸反应,当铜粉完全作用时收集到1.12L(标准状况)。

则所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是(上海高考题)A.0.12molB.0.11molC.0.09molD.0.08mol原子守恒|:例8在一定条件下,将m体积NO和n体积O2同时通入倒立于水中且盛满水的容器内,充分反应后,容器内残留m/2体积的气体,该气体与空气接触后变为红棕色,则m与n的比值为(上海高考题)方程式叠加例9 由CO2、H2和CO组成的混合气在同温同压下与氮气的密度相同。

则该混合气体中CO2、H2和CO的体积比为 (上海高考题)十字交叉法例10由锌、铁、铝、镁四种金属中的两种组成的混合物10g,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为11.2L,则混合物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全国高考题)A.锌B.铁C.铝D.镁例13第ⅡA族元素R的单质及其相应氧化物的混合物12g,加足量水经完全反应后蒸干,得固体16g,试推测该元素可能为(上海高考题)A.MgB.CaC.SrD.Ba极值法R---->ROH2.8/M1=(3.58-2.8)/17M1=61R2O---->2ROH2.8/(2M2+16)=(3.58-2.8)/18例15在一个密闭容器中,用等物质的量的A和B发生反应:A(g)+2B(g) 2C(g)。

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如果混合气体中A和B的物质的量之和与C的物质的量相等,则此时A的转化率为(全国高考题)A.40%B.50%C.60%D.70%估算法2012山东高考25℃时,将a mol NH4NO3溶于水,溶液显酸性、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向该溶液滴加b L 氨水后溶液呈中性,则滴加氨水的过程中水的电离平衡将(填“正向”“不”或“逆向”)移动,所滴加氨水的浓度为mol·L-1。

(NH3·H2O的电离平衡常数取K b=2×10-5mol·L-1)2011山东高考28.(14分)研究NO2、SO2、CO等大气污染气体的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1)NO2可用水吸收,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利用反应6NO2+8NH37N2+12H2O也可处理NO2。

当转移1.2 mol电子时,消耗的NO2在标准状况下是L。

(2)已知:2SO2(g)+O2(g)2SO3(g) ΔH=-196.6 kJ·mol-12NO(g)+O2(g)2NO2(g) ΔH=-113.0 kJ·mol-1则反应NO2(g)+SO2(g)SO3(g)+NO(g)的ΔH=kJ·mol-1。

一定条件下,将NO2与SO2以体积比1:2置于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下列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体系压强保持不变b.混合气体颜色保持不变c.SO3和NO的体积比保持不变d.每消耗1 mol SO3的同时生成1 mol NO2测得上述反应平衡时NO2与SO2体积比为1:6,则平衡常数K=。

(1) 3NO2+H2O===2HNO3+NO 6.72(2)-41.8 b 8/32010山东高考:28.(14分)硫一碘循环分解水制氢主要涉及下列反应:ⅠSO2+2H2O +I2=H2SO4+2HIⅡ H 2 + I 2Ⅲ2H 2SO 4 = 2SO 2 + O 2 + 2H 2O(1)分析上述反应,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反应Ⅲ易在常温下进行 b.反应Ⅰ中SO 2氧化性比HI 强c.循环过程中需补充H 2Od.循环过程中产生1 mol O 2的同时产生1 mol H 2(2)一定温度下,向1 L 密闭容器中加入1 mol HI(g)发生反应Ⅱ,H 2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0~2 min 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HI)= 。

该温度下,H 2(g)+I 2(g)的平衡常数K=。

0.1 mol ·L -1·min -1; 642009山东高考:28.(14分)运用化学反应原理研究氮、氧等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反应有重要意义。

(1)合成氨反应N 2(g)+3H 2(g)2NH 3(g),若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向平恒体系中通入氩气,则平衡移动(填“向左”“向右”或“不”);使用催化剂 反应的△H (填“增大” “减小” 或“不改变”)。

(2)已知:O 2 (g)=O 2+(g)+e-H 1= 1175.7 kJ ·mol -1∆PtF 6(g)+ e-PtF 6-(g)H 2= —771.1 kJ ·mol -1∆O 2+P t F 6- (s)=O 2+ (g)+ P t F 6-(g)H 3= 482.2 kJ ·mol -1∆则反应O 2(g )+ PtF 6(g)= O 2+P t F 6- (s) 的H=_____________ kJ ·mol -1。

—78.2 kJ ·mol -1∆(4)在25℃下,将a mol ·L -1的氨水与0.01 mol ·L -1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反应平衡时溶液中c(NH 4*)=c(Cl -)。

则溶液显_____________性(填“酸”“碱”或“中”);用含a 的代数式表示NH 3·H 2O 的电离常数K b =__________。

mol ·L -110-9a -0.012008山东高考:29.(12分)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燃料是丙烷(C 3H 8),亚特兰大奥运会火炬燃料是丙烯(C 3H 6)。

⑴丙烷脱氢可得丙烯。

已知:C 3H 8(g)====CH 4(g)+HC ≡CH(g)+H 2(g)△H 1=156.6kJ ·mol -1CH 3CH =CH 2(g)====CH 4(g)+HC ≡CH(g)△H 2=32.4kJ ·mol -1则相同条件下,反应C 3H 8(g)====CH 3CH =CH 2 (g)+H 2(g)的△H = kJ ·mol -1。

124.2⑵以丙烷为燃料制作新型燃料电池,电池的正极通入O 2和CO 2,负极通入丙烷,电解质是熔融碳酸盐。

电池反应方程式为 ;放电时,CO 32-移向电池的(填“正”或“负”)极。

⑶碳氢化合物完全燃烧生成CO 2和H 2O 。

常温常压下,空气中的CO 2溶于水,达到平衡时,溶液的pH=5.60,c (H 2CO 3)=1.5×10-5 mol ·L -1。

若忽略水的电离及H 2CO 3的第二级电离,则H 2CO 3HCO 3-+H +的平衡常数K 1=。

(已知:10-5.60=2.5×10-6)4.2×10-7 mol·L -12012高考计算4)解析:NH 4NO 3溶液由于NH 4+水解溶液显酸性,滴加氨水后溶液由酸性变为中性,水的电离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