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201X年中考化学总复习 第五讲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课件(五四制)
合集下载
鲁教版中考化学复习第五单元定量研究化学反应第五单元定量研究化学反应课件

(1)反应①②使用的催化剂在反应前后的__质质量量__和化学性质都没有发 生变化。 (2)反应①的能量转化形式中存在光能转化为__化化学学能能__,产生的 H2、O2 的体积比约为__22∶∶11__。
催化剂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2CO2+6H2 ===== 4H2O+X,则 X 的化学式为 __CC2H24H4__;可用_澄_澄清清石石灰灰水水__(填试剂名称)检验反应后的气体中是否 还含有 CO2。
子质量之比是 22∶9,当 6.4 g B 与足量 A 完全反应后,生成 3.6 g D。
则在此反应中,B 和 C 的质量比是
(C )
A.8∶11
B.2∶11
C.16∶11
D.16∶9
8.★(2021·梧州)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 发生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图中 x、y 分别表示乙 和丙的质量。
4.(2023·广西第23题6分)古有《齐民要术》记载“粟米曲作酢”, “酢”即醋酸也;今有我国科研人员研究出制取醋酸(CH3COOH)的新方 法。新方法的反应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1)古法酿醋是用粮食经过发酵而成,发酵属于_化_化学学__变化。 (2)保持醋酸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__CCH3HCO3OCHOOH__。
5.(2023·包头)卡塔尔世界杯指定用球的芯片传感器产自中国。制取芯
片的主要材料是硅,其生产过程涉及的主要化学反应为 2C+SiO2=高==温==Si
+2CO↑。关于该反应叙述正确的是
(B)
A.2C 表示 2 个碳元素
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反应前后硅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D.参加反应的 C 和 SiO2 的质量比为 2∶1
6.某有机物 6.0 g 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共得到 17.6 g 二氧化碳和 10.8 g
鲁教化学中考一轮复习PPT定量研究化学反应精品课件

3.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1)定1法(适用于化合反应、分解反应及有机物的燃烧)
方法步骤 第1步:找出组成最复杂物质的化学式 第2步:令找出物质化学式的系数为1 第3步:配平其他物质的化学式,将“——”变 “===” 第4步:通分,将分数化整
举例(磷燃烧)
P+O2 点燃 P2O5
_P_+__O__2__点_燃___1_P_2_O__5
两个一定变
宏观 微观
两个可能变
_物__质__的种类一定改变 _分__子__的种类一定改变 _分__子__的数目可能改变 元素的_化__合__价__可能改变
3.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1)确定化学方程式中未知物质的化学式 依据:化学反应前后_原__子__种__类__和__数__目__不变。 (2)定性推断物质的组成 依据:化学反应前后_元__素__种__类__不变。 (3)推算反应中某物质的质量或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依据: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4)进行化学计算 依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质量不变,元素的种类与质量不变。 4. 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有无变化
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
_分__解__反__应__
C→A+B+……
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特征 多变一 一变多
反应类型
概念
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
_置__换__反__应__ 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
化合物的反应
表达式 A+BC→AC+B
特征 单换单
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 复分解反应 __________ 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
B.Na+、H+、NO-3、SO2-4
(3)注意事项 ①一般将反应条件如加热(常用“△”表示)、点燃、催化剂等,写在等号 的上方;但若加热和催化剂同时存在,催化剂、加热符号分别写在等号 上、下方。 ②用“↑”或“↓”注明生成物是气体或沉淀。如果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气 体(或固体),则气体(或固体)生成物不标注“↑”(或“↓”)。
2023年中考化学鲁教版(五四学制)一轮复习——第五单元定量研究化学反应课件

原子
、
数目 不变)。
(3)解释化学变化中的质量变化、密闭容器中化学反应的相关数据问题(依据:化学反应前后
反应物和生成物 的总质量不变)。
(4)利用质量守恒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依据:化学反应前后 反应物和生成物 的总质量不变)。
4.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详见实验5)
(1)反应:必须发生化学反应。
(2)装置:如有气体参加或生成,则必须在 密闭 容器中进行。
a.通过相对分子质量进行转换,即用相对分子质量与化学计量数乘积表示。
b.利用参加反应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来表示。
例如:在反应 A+3B
2C+3D 中,C 和 D 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为 22∶9,若 2.3 g A 与足量 B 充分反
应,生成 2.7 g D,则在此反应中,参加反应的 B 与生成的 C 之间的质量比为多少?
[实验一]
A
B
C
浓硫酸有吸水性
(1)A中电子秤示数变化的原因是
。
(2)B中观察到的现象为 铁钉表面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电子秤示数减小 。
(3)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CuSO4
(4)以上实验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Cu+FeSO4
C
。
(填字母)。
[实验二]如图所示长玻璃棒两端分别绕上10 cm长的铜丝,并使玻璃棒保持平衡,然后用酒精灯给
2.常见非基本反应类型
(1)氧化反应: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
(2)还原反应:如一氧化碳还原金属氧化物:CO+CuO
(3)中和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酸与碱之间的反应。
Cu+CO2。
考点四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鲁科版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定量研究化学反应》复习课(共26张PPT)

第五单元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复习课
《化学方程式》知识归纳:
化
1、书写
原则
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学 方 程 式
步骤 写、配、注、 质的意义 2、意义 量的意义
微观意义
3、读法
4、计算 步骤:设、写、摆、列、解、答
质量守恒定律
参加反应的 各物质的质
量总和
生成的各物 质的质量 总和
24.5 g
巩固练习
1.质量守恒定律揭示了化学反应中的( D )
A.反应条件 B.哪些物质起反应 C.哪些物质是生成物 D.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的关系
2.下列叙述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D)
A.水加热变成水蒸气,变化后质量相等 B.50 mL水与50 ml酒精混合不等于100 mL C.在90 g水中含有10 g氢气和80 g氧气 D.1 g硫与1 g氧气化合生成2 g二氧化硫
镁带在氧气中燃烧,将生成的白色固体收集 后称量,发现比燃烧的每条质量大。
注:
(1)任何化学变化都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2)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反应在验证 质量守恒定律时必须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3.Y2+2 ==4XY中横线里应填写的化学 式为( B )
A.X2Y2 B.X2Y C.X3Y4 D.XY2 4.在化学反应A+2B====C+2D中,m克
例3.(1) 煤(主要含C)和水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了水 煤气,主要含CO和H2,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高温
C+H2O = CO+H2
(2)水煤气在加热和有催化剂存在的情况下生成了一种液体 燃料,该液体燃烧为甲醇(CH3OH)。甲醇有毒,曾有不 法商用来制假酒。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复习课
《化学方程式》知识归纳:
化
1、书写
原则
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学 方 程 式
步骤 写、配、注、 质的意义 2、意义 量的意义
微观意义
3、读法
4、计算 步骤:设、写、摆、列、解、答
质量守恒定律
参加反应的 各物质的质
量总和
生成的各物 质的质量 总和
24.5 g
巩固练习
1.质量守恒定律揭示了化学反应中的( D )
A.反应条件 B.哪些物质起反应 C.哪些物质是生成物 D.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的关系
2.下列叙述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D)
A.水加热变成水蒸气,变化后质量相等 B.50 mL水与50 ml酒精混合不等于100 mL C.在90 g水中含有10 g氢气和80 g氧气 D.1 g硫与1 g氧气化合生成2 g二氧化硫
镁带在氧气中燃烧,将生成的白色固体收集 后称量,发现比燃烧的每条质量大。
注:
(1)任何化学变化都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2)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反应在验证 质量守恒定律时必须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3.Y2+2 ==4XY中横线里应填写的化学 式为( B )
A.X2Y2 B.X2Y C.X3Y4 D.XY2 4.在化学反应A+2B====C+2D中,m克
例3.(1) 煤(主要含C)和水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了水 煤气,主要含CO和H2,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高温
C+H2O = CO+H2
(2)水煤气在加热和有催化剂存在的情况下生成了一种液体 燃料,该液体燃烧为甲醇(CH3OH)。甲醇有毒,曾有不 法商用来制假酒。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 第05单元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鲁教版)

=11.7 g。
×100%
58.5
答:(1)原固体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为11.7 g;
返
回
目
录
命
题
热
点
透
析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设参加反应的碳酸钠质量为x,生成的氯化钠质量为y。
Na2CO3+2HCl
2NaCl+H2O+CO2↑
106
117
44
x
y
4.4 g
106
=
44 4.4
的总质量,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返
回
目
录
命
题
热
点
透
析
次数
加入稀硫
酸的质量/g
烧杯内物质
的总质量/g
加稀硫酸前
1
2
3
4
0
50
50
50
50
30
77.8
125.6
174.5
224.5
请完成:
2CuSO4+CO2↑+ 3H2O 。
(2)该反应中生成气体的总质量是 5.5 g 。
(1)Cu2(OH)2CO3+2H2SO4
返
回
目
录
A.反应后甲的质量分数是8%
B.x的取值范围:0≤x≤40
C.y≤30时,生成物只有一种
D.参加反应的甲与丁的质量比为2∶1
( B )
图5-7
命
题
热
点
透
析
考向三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反应类型
(必考,2分)
7.[202X·苏州]下列指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D )
中考化学复习 第一部分 八全 第五单元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课件 鲁教版

3.置换反应 (1)置换反应:__一__种__单__质__和__一__种__化__合__物__反__应__生__成__另__一__种__单__ _质__和__另__一__种__化__合__物__的反应。 通式:AB+C→CB+A
(2)常见的类型 ①非金属+金属氧化物→金属+非金属氧化物
△
例如:__C_u_O_+__H_2_=_=_=_=_C_u_+__H_2_O__。 ②金属+酸(稀盐酸、稀硫酸)→盐+氢气 例如:__Z_n_+__H_2S_O_4_=_=_=_Z_n_S_O_4_+__H_2↑___。
考点二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1.化学方程式的概念:用__化__学__式___来表示__化__学__反__应___的
式子。
2.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3.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1)书写原则:一是必须以__客__观__事__实___为基础;二是要遵 守__质__量__守__恒__定__律___;等号两边各原子的__种__类___与_数__目___
点燃
例如:___2_C_O_+__O_2=_=_=_=_2_C_O_2__。
③化合物+化合物→化合物 例如:_C_O_2_+__H_2_O_=_=_=_H_2C_O_3__。
④多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 例如:__H_2O_+__N_H_3_+__C_O_2_=_=_=_N_H_4H_C_O_3__。
2.分解反应 (1)分解反应:__一__种__物__质__生__成__两__种__或__两__种__以__上__其__他__物__质__ 的反应。 通式:A→B+C+……
3.计算类型 (1)已知__反__应__物___的质量计算__生__成__物___的质量。 (2)已知__生__成__物___的质量计算__反__应__物___的质量。 (3)已知一种反应物的质量计算另一种反应物的质量。 (4)已知一种生成物的质量计算另一种生成物的质量。
山东省2019年中考化学总复习第五讲定量研究化学反应课件(五四制)

正误。对于此类题型的解题步骤如下:
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变,求出未
知物质的质量;
②判断各物质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反应后质量增加的为生成
物,质量减小的为反应物,质量不变的为催化剂或者杂质;
③根据已知信息具体分析相关内容。
特别提醒:反应中物质的质量比为各物质反应前后的质量差
的绝对值之比。
合价。 ④⑤ ;可能发生变 在化学反应过程中,一定发生变化的是_____ ⑦。 化的是___
命题角度❷
对反应中未知物质的判断
例2 (2015·泰安中考)2015年我国计划发射4颗北斗三期试
验卫星,对全球导航中的新技术进行验证。发射卫星的火箭
常用的燃料是肼(N2H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2H4+N2O4 A
A.丁一定是化合物
B.乙可能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
C.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8∶1
D.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甲和丙的质量之和乙、丙、丁四物质在反应前后的
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参加反应的甲和乙质量比为2∶7
B.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恰好完全反应与物质过量两种情况,出题形式变化多样,但
解题思路基本一致。
【思路分析】 根据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写出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C2H4+3O2 2CO2+2H2O,然后进行化学反应类型
的判断;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反应中原子、分子数目和
质量的变化,元素化合价的变化等。
变式一
化学方程式未配平
6.(2016·泰安中考)科学家最新发现,通过简单的化学反
X的化学式是(
A.Cu
B
)
B.CuO
C.Cu(OH)2
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变,求出未
知物质的质量;
②判断各物质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反应后质量增加的为生成
物,质量减小的为反应物,质量不变的为催化剂或者杂质;
③根据已知信息具体分析相关内容。
特别提醒:反应中物质的质量比为各物质反应前后的质量差
的绝对值之比。
合价。 ④⑤ ;可能发生变 在化学反应过程中,一定发生变化的是_____ ⑦。 化的是___
命题角度❷
对反应中未知物质的判断
例2 (2015·泰安中考)2015年我国计划发射4颗北斗三期试
验卫星,对全球导航中的新技术进行验证。发射卫星的火箭
常用的燃料是肼(N2H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2H4+N2O4 A
A.丁一定是化合物
B.乙可能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
C.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8∶1
D.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甲和丙的质量之和乙、丙、丁四物质在反应前后的
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参加反应的甲和乙质量比为2∶7
B.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恰好完全反应与物质过量两种情况,出题形式变化多样,但
解题思路基本一致。
【思路分析】 根据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写出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C2H4+3O2 2CO2+2H2O,然后进行化学反应类型
的判断;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反应中原子、分子数目和
质量的变化,元素化合价的变化等。
变式一
化学方程式未配平
6.(2016·泰安中考)科学家最新发现,通过简单的化学反
X的化学式是(
A.Cu
B
)
B.CuO
C.Cu(OH)2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复习PPT课件(3份打包) 鲁教版

典例分析:
用“侯氏联合制碱法”制取的纯碱(Na2CO3)中常 含有少量的氯化钠。化学实验小组同学为测定某厂 生产的纯碱中碳酸钠的含量,称取12g样品放入烧杯 中并滴加稀盐酸,当盐酸滴加至73g时,气泡不再冒 出,此时称得烧杯内溶液的总质量为80.6g。试计算: ⑴⑵产该生厂二 生氧 产化 的碳 纯气碱体中的碳质酸量钠是的质4量.4分数g。。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第五单元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复习)
复习目标:
1.了解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2.掌握规则,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3.掌握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一、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2g氢气与8g氧气完全反应,生成的水的质量
为10g。(×)
2、镁条燃烧后,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增加,这一
典例分析:
镁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点燃后它既能在氮气中, 也能在二氧化碳中继续燃烧,已知:
(1)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黑色炭粒和一种金 属氧化物;
(2)镁在氮气中燃烧,化合成一种物质,其中氮元 素化合价是-3价.
试写出上述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点燃
点燃
_2_M_g_+__C_O_2____C_+_2_M_g_O_、__3_M_g__+_N_2______Mg_3_N_2_。
1.质量相等不是简单的加和,还要遵循物质反应 间的实际质量比。 2.“守恒”是指质量守恒,并不是指体积等守恒。 3.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气体的质量不要漏掉
4.“质量守恒”对反应前的物质而言,是指“参 加反应”的物质质量的总和,不参加反应的物质 的质量不能计算在内。
典例分析:
在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 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 不正确的是( D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Cu+CO2↑
复分解反应:Ca(OH)2+Na2CO3===CaCO3↓+2NaOH
化合反应:2H2+O2
2H2O
请从以下各项中选择恰当的内容,用对应的序号填空: ①元素的种类;②原子的种类;③原子的个数;④分子的种 类;⑤物质的组成(或结构);⑥物质的总质量;⑦元素的化 合价。 在化学反应过程中,一定发生变化的是_④__⑤__;可能发生变 化的是_⑦__。
4.(2018·德州中考)铜锈主要成分是Cu2(OH)2CO3,加热分
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u2(OH)2CO3 X的化学式是( B )
2X+H2O+CO2↑,其中
A.Cu
B.CuO
C.Cu(OH)2
D.CuCO3
命题角度❸ 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 例3 (2017·成都中考)用如图所示装置验证质量守恒定量, 能达到实验目的物质组合是( C ) A.锌和稀硫酸 B.碳酸钠和稀盐酸 C.铁和硫酸铜溶液 D.氯化钠和稀盐酸
【思路分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变化中变化的有 物质的种类、分子的种类。不变的有元素的种类、元素的质 量、原子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原子的质量、物质的总质 量。可能变的有化合价、分子数目。
1.(2014·泰安中考)实验室中利用过氧化氢、氯酸钾、高 锰酸钾都可以制取氧气,其原因是( D ) A.都属于氧化物 B.都含有氧气 C.都含有氧气分子 D.都含有氧元素
命题角度❹ 微观反应示意图的分析
微观示意图分析方法 (1)若化学反应前后都有相同小球组成且结构也相同的物质, 应先抵消反应前后相同的物质。
(2)若小球代表的原子已知,则可以根据微观示意图写出该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若小球代表的原子未知,则根据反应前 后各种小球所代表的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进行配平。 (3)根据化学方程式或配平的式子分析相关问题。
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参加反应的X、Y两物质的粒子个数比为3∶4 B.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 C.W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5% 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质量均保持不变
7.(2018·滨州中考)走进化学变化的微观世界,在“宏观 -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有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化学 变化。如图是某化学变化的微观示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下 列问题:
【思路分析】 根据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写出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C2H4+3O2
2CO2+2H2O,然后进行化学反应类型
的判断;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反应中原子、分子数目和
质量的变化,元素化合价的变化等。
变式一 化学方程式未配平
6.(2016·泰安中考)科学家最新发现,通过简单的化学反
应,可以将树木纤维素转变成超级储能装置,如图是该反应
百变例题2 乙烯(C2H4)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在化学工业 上有着重要的用途。乙烯完全燃烧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则下列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C ) A.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B.反应中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C.生成物中C物质与D物质的质量比为1∶1 D.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百变解读: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质之间的反应,题型会出现 恰好完全反应与物质过量两种情况,出题形式变化多样,但 解题思路基本一致。
(1)甲同学设计的实验如图A所示,反应前,托盘天平的指针 指向刻度盘的中间;两种物质反应后,托盘天平的指针_向__右__ (填“向左”“向右”或“不”)偏转,原因是_稀__硫__酸__与__锌__反__ _应__生__成__氢__气__,__逸__散__到__空__气__中__。 (2)乙同学设计的实验如图B所示,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化学 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_不__变__。
【思路分析】 不是在密闭容器内进行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 则所选反应不能有气体参加且没有气体产生;用密闭容器进 行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则必须选用能发生反应的药品组合。
5.(2017·青岛中考)为了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 是否发生改变,甲同学和乙同学分别设计了下面两个实验, 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3)两位同学通过交流反思得到启示:在探究化学反应前后 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时,对于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 成的反应一定要在_密__闭__装__置__中进行。 (4)从微观角度分析,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_①__③__⑥__ (填序号)。 ①原子种类 ②分子种类 ③原子数目 ④分子质量 ⑤分子数目 ⑥原子质量
(1)乙物质在通常状况下是一种气体,要制取一瓶该气体可 选用的收集方法是_排__水__法__(任写一种 )。 (2)甲物质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1_2_∶__1_。
(3)关于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B_D_。 A.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B.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分子个数也没有变化 C.反应前后各元素的质量都没有发生变化 D.反应前后物质的种类没有改变 (4)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_C_2_H_2_+_5_O_2__=点_=_燃=_=_4_C_O_2_+__2_H_2O_。
第五讲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考点一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重难点] 命题角度❶ 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Hale Waihona Puke 例1 (2018·威海中考)在化学变化中,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C ) ①原子的种类、元素的种类、分子的种类均不变 ②原子的数目、分子的数目均不变 ③原子的质量、元素的质量、物质的总质量均不变 ④原子核的种类、数量、质量均不变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2.(2017·淄博中考)某矿石样品中含有如图所示的四种元 素,请推测该矿石中不可能含有的物质是( D )
A.Al2O3 B.Fe3O4 C.SiO2 D.FeS2
3.(2017·德州中考)对下面四个常见的化学反应进行对比
分析:
分解反应:2KMnO4
K2MnO4+MnO2+O2↑
置换反应:2CuO+C
命题角度❷ 对反应中未知物质的判断
例2 (2015·泰安中考)2015年我国计划发射4颗北斗三期试
验卫星,对全球导航中的新技术进行验证。发射卫星的火箭
常用的燃料是肼(N2H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2H4+N2O4
3X+4H2O,则X的化学式是( A )
A.N2
B.NO2
C.NO
D.HNO3
【思路分析】 根据化学方程式两边元素种类以及原子个数 相同,算出X的化学式,注意X前边的系数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