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统计图表的判读
地理统计图表的判读

平面正三角坐标图由一个等边三角形构成,判读和分析时,需要 把握几个关键:①图中数据只表示相对量,即“比重”或“比 例”。②各构成要素所占比重的总和必须是100%。③构成要素只 有三项。④三项要素在数轴上的比例按由低到高的方向是一致的, 即均按顺时针或逆时针由0%~100%。
C.城市等级提高的结果 D.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调 整的反映
尝试自解 (1)________ (2)________
• 解析 第(1)题,与1990年相比,2010年在离市中心2千米和4千米附近人口密度分别减少了约 2.5万人/km2和0.9万人/km2,A、B项错误。而在8 km和10 km附近分别增长了约0.3万人/km2 和0.6万人/km2,故C项错误,D项正确。第(2)题,图中显示距市中心6 km以内地区人口密度 降低,距市中心6 km以外的区域人口密度升高,说明该城市规模扩大,出现了郊区城市化现 象,意味着城市化水平提高了,城市等级并不一定提高,故A项错误,C项错误。城市地租水 平主要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市中心附近常住人口大幅减少,说明市中心地租水平增长较快, B项错误。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调整,如市中心区住宅的减少、商业功能的强化、城市中心区 绿地面积的增加等,都会导致市中心区人口密度的降低,D项正确。
• (1)下列四地单位面积人口数量,2010年较1990年增长最大的是( ) • A.2千米附近 B.4千米附近 • C.8千米附近 D.10千米附近 • (2)结合城市与城市化知识推断,图中人口密度二十年的变化是( ) • A.城市化水平降低的表现 • B.城市地租水平保持稳定的需要 • C.城市等级提高的结果
• 问题:①能源、资源消耗量大,可能带来资源枯竭;②可能造成生态破坏和环 境污染;③产业转型升级难度大。
高三地理复习课件:统计图的判读

GDP 随着年份在经度上的变化。
图 4-3-2
(2)三维坐标图:它是用三维空间来反映三个地理事物或现
象之间的关系,或是将之统一在一个平面内,形成平面正三角
形坐标。如图 4-3-3 中甲、乙所示。阅读三角形坐标时,需 要把握以下几个关键。 ①因为是构成现象,所以图中数据只表示相对量,即“比
重”或“比例”,不表示绝对量。
图 4-3-4
2.结构图的判读方法: 结构图一般用来表示地理事物与现象的内部组成、比重变
化、演变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势等,是某一地理事物局部与整体比例关系的一种
形象直观的地理图形,常采用几何图的图形比例分割手段制作
而成。常见的结构图有扇形(饼状)结构图、柱状结构图、矩形结
构图等。
(1)扇形(饼状)结构图: 扇形图适用于表示某地理事物的部分构成。以全部面积表
如某市工业结构图(图乙):既表示了工业总产值是 300 亿元,又
表示了各工业部门所占的比重。
图 4-3-5
此类结构图的判读步骤为:
①阅读图例和文字说明,明确图中反映了哪些地理事物;
②分析这些地理事物的异同点,在脑中呈现相关的知识点;
③对反映的地理事物进行排序; ④结合其他信息回答问题。
(2)柱状图: 柱形统计图也称直方统计图。该统计图用矩形的高低来描 述数据的大小,在垂直方向上进行比较。一般把分类项在水平 轴(X 轴)上标出,而把数据的大小在垂直轴(Y 轴)上标出,这样 可以强调数据是随分类项(如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柱形统计图可 以用来说明地理事物的绝对数量,如图 4-3-6 的某地年降水 量逐月分配图。
值、变化的趋势;③根据线的陡缓明确变化幅度的大小。
【信息提取】①二者随时间的变化都呈上升趋势;②两条 曲线陡缓变化不同,变化幅度不同;③2002 年以后 GDP 和能源 消费量都明显增加,但 GDP 增幅大于能源消费量,所以单位 GDP 能耗呈下降趋势。
高考地理图表技能二 地理统计图表的判读

图表技能二 地理统计图表的判读地理统计图表是将自然或社会经济地理要素的统计数据应用一定的方法绘制而成的图像或表格,是地理信息的数字化和形象化处理形式,是从数量变化或比例关系变化上反映地理事物的发展变化状况,能很好地考查学生对数据的理解、分析和运用能力,是考查考生理性思维的重要载体。
在近年高考试题中,统计图表占有重要位置,选择题和综合题中均有出现,而且以统计图居多,特别是坐标统计图和结构统计图更应引起足够重视。
高考典图(表)2019·课标卷Ⅰ·4—5 2016·课标卷Ⅰ·10—11 2013·课标卷Ⅱ·1—2 2018·课标卷Ⅱ·9—11降水 序号 降水历 时/天降水 量/mm 汾川河洪峰情况 12 53.0 无明显洪峰 24 80.3 无明显洪峰 35 100.1 无明显洪峰 42 73.2 无明显洪峰 5 2 90.7 洪峰流量346m 3/s62 54.4 洪峰流量1 750m 3/s 2015年欧盟境内欧盟籍和非欧盟籍的人口结构图考查:人口结构特征及其影响我国四川西部某山地东坡土壤中磷累积量的垂直变化图 考查: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域2005—2010年间迁移人口比重图 考查: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其影响2013年7月6次降水过程的时长、降水量和汾川河洪峰情况表 考查:河流水文特征及影响因素 方法技巧 1.地理统计图判读的“四步法”(1)看题干,明图名图名是一幅图的“心脏”,往往用以揭示地理图形的主题。
有的图名隐含在题干中,有的是在图形中。
如2019年课标卷Ⅰ第4—5题图,明确说明该题考查的主题与“2015年欧盟境内欧盟籍和非欧盟籍的人口结构”密切相关;2013年课标卷Ⅱ第1—2题图的考查指向则与“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域2005—2010年间迁移人口比重”有关。
(2)读图例,明坐标(结构)看清图例,明确图像中的主要地理事物和现象。
高三地理专题复习课件:地理统计图表的判读

20
40
60
80
0 100 %
第一产业
活学活用
图1 表示①②③④四个地区三次产业的就业构成, 读图1回答1—3题
• 1.④地区一、二、三产业的就业比例为 • • • • A.37.6:17.4:45.0 B.31.6:30.5:37.9 C.15.5:24.5:60.0 D.37.6:24.5:37.9
高三地理专题复习(三)
地理统计图表
近几年高考文综地理试题的特点之一:
• 以地理图表切入,重视地理图表的解 读和地理问题的研究。 从福建高考以及其他各省市的地理高考 试题看,统计图表是每年必定会涉及到的 考点。
• 对地理高考试题中统计图表的研究: • (1)在统计图表的试题中,涉及到的知识面 比较广:自然地理里的大气污染、大气环境保 护、气候(包括热量、光照、降水、气温)、 自然灾害、水文、土壤等;人文地理里的农业、 工业、城市、人口、交通、商业、旅游、文化、 能源等; • (2)在高考地理试题中,统计图表的形式多 种多样,主要以数据据表格、曲线统计图、扇 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等为主要呈现方式。有 新颖性、综合性的。 • (3)高考地理试题中,以统计图表设计的试 题难度一 般不大,以中等难度、简单题偏多。
1986
1990
1994
1998
2002 年份
1986
1990
1994
1998
2002 年份
年径流量(亿立 方米) 500 400 降水量 –(1)坐标图 (mm) 300 100 曲线图:如气温曲线图 •直角坐标图: 200 – 柱状图:如降水柱状图 折线图 100 50 • 斜角坐标图:直角坐标图的变形 0 兰 4500 州 3000 4 1 -10 0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课件:专题三 地理统计图的判读 (共58张ppt)

地理技能
考情统计
1.地理坐标统 计图
2019·全国Ⅰ卷,4~5 2019·江苏卷,9~10 2019·北京卷,6
2.地理结构统 计图
2019·江苏卷,17~18
考情分析
本专题以设计的统计图作为命题背景和材料 呈现,应用范围广、形式灵活,既可以出现在自 然地理考查中,也可出现在人文部分的考查中, 能够充分体现考试大纲对“获取和解读地理 信息”及“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 原理与规律”的考查要求。在每年的考试试 题中均有大量出现,复习中既要深刻把握常见 统计图的判断,更要理解统计图所涉及的地理 要素的特点和变化规律。
命题角度三:变式统计图 下图为四个地区农业发展的基本情况统计图。读图,回答(1)~(2)题:
(1)四地区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其分布区可能是( ) A.①——游牧业——内蒙古高原 B.②——传统混合农业——珠江三角洲 C.③——水稻种植业——恒河三角洲 D.④——商品谷物农业——城市近郊 (2)图中( ) A.①地牲畜以牛、羊为主,为粗放农业 B.②地市场适应性强,形成良性生态系统 C.③地农业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 D.④地产品运输对冷藏保鲜技术要求高
分析思路:①确定横坐标和纵坐标所表示的内容;②思考横坐标和纵坐标所 反映内容之间的关系;③对曲线的变化过程进行分析——递减段表示纵坐 标内容与横坐标内容之间呈负相关,递增段表示呈正相关,曲线斜率大的一 段表示变化幅度大,曲线斜率小的一段表示变化幅度小;④对曲线的不同变 化段进行分析、评价。
3.圆形图(包括扇形图、饼状图等) 圆形图是以几何图形——圆形的面积大小表示地理数据资料的统计图。这 种图在反映总体内部结构时,比柱状图更为清晰。 分析圆形图的一般思路是:①看图例或者图中文字说明,了解该图反映的是 哪些地理事物;②对这些内容进行“再现”,在脑子里呈现相关的知识点;③ 看图中比例的排序关系;④思考每一图例或主要图例所对应的地理事物;⑤ 揭示反映的问题,做出科学的评价,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与对策。
高中地理常考图表10 ——人口统计图的判读

高中地理常考图表10 ——人口统计图的判读[图型概述] 常见的人口统计图除人口金字塔图外,还有柱状图、曲线图、饼状图、平面正三角形坐标统计图、四边形人口统计图等。
这些图形可以反映人口增长状况,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迁入或迁出状况,也可以反映人口年龄构成、职业构成等。
下面重点分析判读难度较大的三种统计图。
人口统计图的判读流程:读懂坐标含义→明确各坐标数值大小→分析数下宽上窄,说明人口的年龄越小,其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越大;而人口的年龄越大,所占比重越小。
这种人口增长模式的出生率大大超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底部与中部的宽窄相近,儿童、青少年所占比重趋于减少,中老年人口所占比重有所增加,人口增长速度减缓,总人口继续增长。
属于传统型的后期阶段,一般属于发展中国家形中的已知点(如图中的P点)分析三组年龄人口的构成情况,具体操作方法:过已知点分别作三角形三边的平行线,这样每个轴上可得到两个交点,其中靠近原点的那个点对应的数值,就是已知点在相应的坐标轴上的数值。
如图所示,P点0~14岁人口比重为A点的数值,15~64岁3.四边形统计图的判读四边形统计图中有两边分别表示两个变量(一般是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另外两边表示一个变量(通常是人口自然增长率)。
对于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根据一般直角坐标图的判断即可得出数据,而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读取,我们一般以第三个变量作四边形的一条对角线,读数时下图为1982年和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统计图。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信息反映出( )A.1982-2009年人口出生率呈上升趋势B.1982年的人口平均年龄比2009年的低C.1982年的4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比2009年的高D.1982年的20~24岁年龄组人口数量比2009年的多(2)与1982年相比,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 )A.显示人口的增长速度加快B.意味着社会养老负担加重C.不影响劳动人口的职业构成D.表明25~59岁劳动力资源数量下降【判读流程】图表信息获取【尝试解答】(1)B (2)B下图中a、b、c分别对应0~14岁、15~64岁、65岁及以上三个年龄段人口所占总人口的比重。
高三地理统计图表的判读

精选文档统计图表的判读专题复习一、统计图表在广东高考取的重要性选择题非选择题分值比重2006 年 X 科 3 幅图表 /8 分 6 幅图表 /45 分35.3 %2007 年 X 科8 幅图 /24 分13 幅图表 /64 分58.7 %2006 年大综合4幅图/9 分1幅图/2 分44%2007 年文基 5 幅图 /10 分——27.8 %2007 年理基 3 幅图表 /6 分——42.9 %二、统计图表的种类变化型统计图表——直线图、曲线图、折线图、柱状图(一般以时间为横坐标)构造型统计图表——扇形图、累加百分比图、正三角坐标图、雷达图、金字塔图(一般以百分比为纵坐标)有关型统计图表——点状图属性型统计图表——气泡图同一坐标,多组同样图形同一坐标,多组不同样图形组合型统计图表多个坐标,多组同样图形多个坐标,多组不同样图形多幅统计图表的组合三、统计图表察看的目标和能力要求(一)获得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够从题目的文字表述中获得地理信息,包含读取题目的要乞降各样有关地理事物定性、定量的信息。
●能够快速、全面、正确地获得图形语言形式的地理信息,包含阅读和分析各样地图表所承载的信息。
●能够正确和圆满地理解所获得的地理信息。
(二)调换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术●能够调换和运用基本的地理数据、地理见解、地理事物的主要特色及散布、地理原理与规律等知识,对题目要求作答。
●能够调换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有关地理信息。
●能够选择和运用中学其余学科的基本技术解决地理问题。
●能够运用地理基本技术,如地理坐标的判断和鉴识,不同样种类地理数据之间的变换,不同样种类地理图表的填绘,地理数据和地理图表之间的变换,基本的地理察看、地理实验等。
(三)描绘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源理与规律●能够用简短的文字语言、图形语言或其余表达方式描绘地理见解、地理事物的特色、地理事物的散布和发展变化,地理基本源理与规律的重点。
四、统计图表的判读方法(一)统计图表题的解题步骤.1.看图名2.读题目,画重点词3.依据重点词找出对应的图例和坐标4.解题:读数、计算、描绘、判断、分析等(二)各样种类统计图表的主要判读方法图表种类考点描绘用语判读方法用直尺读,留神最高点、最低点、读数转折点等特别点注意点:单位、正方向描绘变化趋向副词:向来、连续、大概、整体变化型动词:上涨、降落、增添、减少、察看数据大小变化和图形变化并分析原由统计图表坚固、不变、颠簸描绘变化速度快、慢、变化率、变化幅度、增斜率、计算并分析原由长倍数等描绘变化规律周期性、季节性等察看图形变化特色并分析原由读数有些统计图用减法读数构造型计算比率与数目比率、比重、 XX率、占%注意点:找准基数、构造能否完统计图表整、比率与数目变化不用然同步分析主导要素比率最大的要素有关型描绘有关关系正有关、负有关画出线性关系函数图像统计图表属性型判断所属种类依据种类标准判断统计图表组合型比较、综合注意点:看清图例,注企图形与统计图表坐标一一对应五、专题训练假设城镇是独一市场,城镇四周是条件均一的平原,栽种农作物的利润只与市场价钱、生产成本和运费有关,其关系表达式为:利润=市场价钱—生产成本—运费。
高三二轮复习《地理统计图表的判读》课件(ppt)[课件][1]
![高三二轮复习《地理统计图表的判读》课件(ppt)[课件][1]](https://img.taocdn.com/s3/m/5099fa23192e45361066f5c5.png)
• 石化工业园是由石油化学工业企业集聚而成的, 其主要优点有_______和______。(4分)
• (1)沙特阿拉伯 安哥拉 俄罗斯
• (2)拓展石油供应渠道(来源地多元化);保 障石油运输安全(运输方式多样化)
• 加强石油勘探开发;建立石油储备基地
• (3)西北、华北、东北 原料 市场
• (4)降低生产成本,获得规模效益 有利于 集中治理污染
C.自然条件
D.国家政策
(2008年全国文综)产业重心是区城产业产值空间分布的重心。下图示意中国 三次产业重心的经、纬度变化(不含台湾、香港、澳门的统计资料)。完成5-7题。
1
2
1
2
3
3
5.图中①、②、③线依次代表( )
A.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B.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
C.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第二产业 D.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
例2:读某地区土地利用结构表格,试绘制相应的饼状结构图。
项目
面积(公顷) 比重 1.画圆
林业用地
125
25% 2.计算比重
人工草地
25
5%
3.折算角度
果园和经济林地 水面养殖 耕地 其他 总计
50
10% 4.绘制扇形
100
20% 5.绘制图例
175
35%
25
5%
500 100%
5% 25%
35% 5%
是
• A. 水能资源蕴藏量小 • B. 水能资源分布分散 • C. 水能富集地人口分布稀疏 • D. 水能富集地地质条件复杂
2)扇形图的分析与绘制
2% 7%
20%
煤炭
石油
天然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计图表的判读专题复习一、统计图表在广东高考中的重要性二、统计图表的类变化型统计图—直线图曲线图折线图柱状图(一般以时间为横坐标)结构型统计图表——扇形图、累加百分比图、正三角坐标图、雷达图、金字塔图(一般以百分比为纵坐标)相关型统计图表——点状图属性型统计图表——气泡图同一坐标,多组相同图形同一坐标,多组不同图形组合型统计图表多个坐标,多组相同图形多个坐标,多组不同图形多幅统计图表的组合三、统计图表考查的目标和能力要求(一)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够从题目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地理信息,包括读取题目的要求和各种有关地理事物定性、定量的信息。
●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获取图形语言形式的地理信息,包括阅读和分析各种地图表所承载的信息。
●能够准确和完整地理解所获取的地理信息。
(二)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能够调动和运用基本的地理数据、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及分布、地理原理与规律等知识,对题目要求作答。
●能够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相关地理信息。
●能够选择和运用中学其他学科的基本技能解决地理问题。
●能够运用地理基本技能,如地理坐标的判断和识别,不同类型地理数据之间的转换,不同类型地理图表的填绘,地理数据和地理图表之间的转换,基本的地理观测、地理实验等。
(三)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能够用简洁的文字语言、图形语言或其他表达方式描述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特征、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发展变化,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要点。
四、统计图表的判读方法(一)统计图表题的解题步骤1.看图名2.读题目,画关键词3.根据关键词找出对应的图例和坐标4.解题:读数、计算、描述、判断、分析等(二)各种类型统计图表的主要判读方法注意点:找准基数、结构是否完统计图表率、占%比例、比重、XX 计算比例与数量整、比例与数量变化不一定同步分析主导因素比例最大的因素相关型描述相关关系正相关、负相关画出线性关系函数图像统计图表属性型判断所属类别根据类别标准判断统计图表注意点:看清图例,注意图形与组合型比较、综合坐标一一对应统计图表五、专题训练假定城镇是唯一市场,城镇周围是条件均一的平原,种植农作物的收益只与市场价格、生产成本和运费有关,其关系表达式为:收益=市场价格—生产成本—运费。
单位面积甲、乙、丙农作物,其市场价格分别为600元、1000元、1400元,生产成本分别为200元、400元、600元,运费与距离成正比。
下图是这三种农作物收益随距城镇(市场)的距离变化示意图。
据此回答1—3题。
1.X、Y、Z线代表的农作物依次是A.甲、乙、丙 B.乙、丙、甲C.丙、甲、乙 D.丙、乙、甲范围内,为取得最佳综合经济.在距城镇OJ 2 效益,种植这三种农作物的界线应该是 GF B.、F EA.、、H D.F H C.E、Z 3 .与其它两作物相比较,单位面积作物.单位距离运费最高.单位距离运费最低BA .总是收益最低 C.随距城镇距离增大收益递减最快 D(双选)题。
5—4,据此完成读“甲、乙两国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变化曲线图”4.下列有关于两中人口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A.20世纪中期以来,甲国人口增长快于乙国B.近些年来,乙国老龄人口比例小于甲国C.20世纪末,甲国人口增长模式为传统型D.乙国代表了部分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情况5.甲、乙两国人口变化可能产生的直接问题有A.甲国的社会负担加重B.乙国城市化进程减慢C.乙国的环境污染加剧D.甲国劳动力日趋短缺读“青海湖近百年水位变化曲线图”,回答6—8题。
湖水水位(米)32063202319831941900 1920 1940 1960 1980 (年) 18806.青海湖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是A.海上内循环 B.内陆循环 C.海陆空循环 D.海陆间循环7.青海湖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并作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它未能起到的作用是..A.灌溉农田 B.保护物种 C.旅游观光 D.调节气候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近百年来青海湖的水位持续下降B.以1940年为界,青海湖水位下降的幅度后50年比前50年增长了2倍C.青海湖水位下降的原因是连续干旱,降水少D.青海湖水位下降使湖水含盐量增加,鱼类资源急剧减少9.读“世界及各大洲人口增长动态统计,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拉丁美洲年图”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断下降;②北美洲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基本没有变化;③亚洲的人口死亡率始终低于同期世界平均水平;④欧洲的人口出生率始终低于同期大洋洲的人口出生率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题。
10—11读某地径流、水蚀统计图,回答.该地10 .雨水下渗逐年减少A .地表破坏愈加严重B C.河流含沙量居高不下 D.植被逐年增加 11.产生该变化的主要原因是.退耕还牧D.毁林开荒A.退耕还林 B.退耕还湖 C12美200.02500亿)(150.02000%)额(100.01500元总幅口50.01000增出0.0500进-50.00 39876543210987654321098120009999988888778888899999000900099999999999999999999922111121111121111111111111年份增幅进出口总额A年广东省的进出口贸易总额一直呈上升趋势—.19782003 年广东省的进出口贸易总额曾出现了大幅度的下滑1988 B. 65%年增长了约2002年广东省的进出口贸易总额比2003.C.D.从1990年开始,广东省的进出口贸易总额实现“翻两番”大约用了12年中国现有荒漠化土地万平方千米,其中:风蚀荒漠化万平方千米;土壤盐渍化万平方千米;冻融荒漠化万平方千米。
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如图所示的9个省区,占荒漠化土地总面积的99%。
回答13—15题。
13. 有关我国荒漠化的现状,正确的是 A. 荒漠化最严重的是风蚀荒漠化,占荒漠土地的%99 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西北内陆省区B.年降水量都(区)C. 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的9个省以下在400mm 没有荒漠化土地市、区)D. 长江以南的省( 冻融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14.B. 新疆、内蒙古甘肃、河北A.D. 青海、西藏C. 陕西、宁夏 15. 占全国荒漠化比例最高的省区,其荒漠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B. 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A. 自然植被人为破坏严重农牧业生产方式落后C. 深居内陆气候干旱 D.年代以来日本国内出现了产业向海外转移20世纪80年为止,日本的上市公司中有一半打算的趋势。
到2001近年来中国成为吸收日本对外直接把生产企业迁到国外。
投资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
读“日本产业外移地区投资比(双选)1816—题。
率图”,回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16 .日本在中国大陆的投资约占其在亚洲投资 A 总额的四分之一.目前日本在非洲没有投资 B .日本在北美地区的投资额没有变化C .投资比率减少最快的是欧洲地区 D.近年来中国吸收日本对外投资增长迅速的主要17.原因是.消费市场潜力巨大A.劳动力、土地成本较低 B .便捷的电子商务条件C.管理水平、技术水平较高 D .日本产业的持续外移,对日本经济的可能影响是18 .提高国内企业管理和技术水平A.造成国内产业“空心化” B DC.技术研究与创新能力减弱.本国失业率有所上升20题。
(双选)读我国7月水系水质类别比例比较图,完成19—.下列关于图中河流水质分布一般规律的说法,正确的是19 .南方地区河流水质较好,北方地区河流水质较差A .季风区河流水质较好,非季风区河流水质较差B .经济落后地区河流水质较差,经济发达地区河流水质较好C D.河流夏季时的水质较好,冬季时的水质较差 20.影响上述河流水质好坏的主要因素有 A.流域内人口密度 B.流域内污水排放量.流域内经济发展水平 D.河流径流量C题。
21—22读世界能源消费构成变化图(图中能源是煤炭、石油、天然气、木柴和其他),回答.图中④表示的能源是 21⑤④ A.天然气 B.石油③②.木柴C.煤炭 D① 22.人类利用化石能源的比重超过了生物能源开始于年代18.世纪80A 年代80世纪19.B.20世纪初C. 50年代D.20世纪右图是巴西不同农场规模农户数累加百分率图与所占全国农地面积的累加百分率图,其农地中横坐标将各农户按农场规模由小至大依序排面积累列而成,而图中数字即代表农场规模。
读图回加百分率题。
23—24答(%)23.大部分农户的农场规模为公顷.1公顷 B1—100.<A)农户数累加百分率(%C.1000.>公顷 D100-1000公顷公顷以上的大地主农户数.农场规模241000 所占百分率及其所占农地面积的百分率分别是及44%1%56% B99%A.及. 56% DC.1%及.99%及44%题。
—读右图,回答2527分别表示第一、二、三产业ba25.若、、c 水平最高的是 D B.② C.③A.①、c26.如果a、b则下列各点中最能代表亚洲水稻种植业的.④ D.① B.② C.③A 、bc分别表示工业区位因素中原.若27a、料、技术和劳动力所占的比重,则③可能是.汽车厂 BA.制鞋厂.炼铝厂C D.制糖厂题。
30—28,回答读我国农业产品区际贸易格局示意图(当生产量与消费量相等时,为贸易临界线).山西黑龙江新疆区际贸易临内蒙古宁夏(0.00)界线01.0河南青海1993年贸易比?率00.5ê1997年贸易比?率吉林甘肃ê00.0辽宁陕西河北云南00.5-山东01.0-贵州天津四川北京湖南上海湖北江苏江西浙江安徽福建海南广东广西图 11年比较,区际贸易比率增幅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是1997年与1993 28..广东.吉林 DA.上海 B.海南C .促进区际贸易比率增幅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不包括29... B.光热充足,降水丰沛.地形平坦,土壤肥沃A D.保鲜和冷藏技术的发展C.交通条件的改善 30.形成上图所示的区际贸易格局特点的主要区位因素是.市场 C.气候.地形 DA.科技 B一个国家的城市规模结构具有规模越大的城市数量越少的城市金字塔规律。
读我国城市等级规模金字题。
31—32塔图,完成年城市金字塔1980年和1990中国1980.按照城市金字塔规律,年我国城市没有得到应有发展的是31 万人口的城市50—20. B万人口的城市20—10.A.C.50—100万人口的城市 D.100—200万人口的城市32.1980年至1990年我国50—100万人口的城市晋级为100—200万人口的城市数目是个.12 BA.10个个.16C.14个 D .从右图看出,大部分国家人口自然33增长率与预期寿命之间存在着一种关系,下人口自然增长率列国家中不存在这种关系的是.英国A B.中国 C.肯尼亚 D.布基纳法索34下图为四个气象观测站所记录的气象资料,图中的符号代表各站每月的气温和降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