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一法师格言_名人名言
弘一法师名言

弘一法师名言弘一法师名言1、意粗性燥一事无成,心平气和千祥骈集。
2、以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3、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
4、对失意人莫谈得意事,处得意日莫忘失意时。
5、行欲徐而稳立欲定而恭,坐欲端而正声欲低而和。
6、只是心不放肆便无过差,只是心不怠忽便无逸志。
7、居处必先精勤乃能闻暇,凡事务求停妥然后逍遥。
8、凡为外所胜者皆内不足,凡为邪所夺者皆正不足。
9、缓事宜急干敏则有功,急事宜缓办忙则多错。
10、善用威者不轻怒,善用恩者不妄施。
11、天欲祸人先以微福骄之,天欲福人先以微祸警之。
12、缓字可以免悔,退字可以免祸。
13、临事须替别人想,论人先将自己想。
14、事当快意处须转,言到快意时须祝。
15、处逆境心需用开拓法,处顺境心要用收敛法。
16、金无赤金,人无完人,天然的宝玉总带斑点,只有人造的才会洁白无暇。
17、不近人情举足尽是危机;不体物情一生俱成梦境。
18、任难任之事要有力而无气;处难处之人要有知而无言。
19、以冰霜之操自励则品日清高,以穹隆之量容人则德日广大。
20、自责之外无胜人之处,自强之外无上人之术。
21、总拿自己的优点与别人的缺点比较,越比越会感觉不顺眼,越不顺眼越会感觉上火。
22、隐忍别人的缺点。
23、以切磋之谊取友则学问日精,以慎重之行利生则道风日远。
24、多以自己之长善补别人之短,多看别人的长处,越看越会顺眼,越处越会融洽。
弘一法师格言1、无事时戒一偷字,有事时戒一乱字。
2、以和气迎人,则乖沴灭。
以正气接物,则妖氛消。
以浩气临事,则疑畏释。
以静气养身,则梦寐恬。
3、不近人情,举足尽是危机;不体物情,一生俱成梦境。
4、谦退是保身第一法,安详是处世第一法,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养心第一法。
5、临事须替别人想,论人先将自己想。
6、群居守口,独坐防心。
7、事当快意处须转,言到快意时须住。
8、殃咎之来,未有不始于快心者。
故君子得意而忧,逢喜而惧。
9、处逆境心须用开拓法,出顺境心须用收敛法。
10句弘一法师的名言,句句有禅机,写作文和发朋友圈都好用

10句弘一法师的名言,句句有禅机,写作文和发朋友圈都好用转自李寨主语文1.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这是弘一法师的临终遗言。
字面意思是:在开满花的枝头,春意盎然;在天空正中央,一轮明月正高高挂着。
言下之意是:只要人生充实,就可以像花枝一样承载春意,只要内心豁达,就可以像天空一样高挂明月。
2.坠欢莫拾,酒痕在衣。
这句话的意思是:逝去的往昔就不要再去提起了,因为衣服上沾染着的酒滴痕迹记录着我们曾经的快乐。
写作文时,适用于“快乐”、“痕迹”等主题。
写“快乐”主题时,可以像李寨主这么用:“人生应该追求快乐,但不要沉湎于昔时之乐。
弘一法师说,坠欢莫拾,酒痕在衣。
确实如此。
过去的快乐就让它过去吧,虽然我们当日欢饮的美酒,依然在衣服上留有旧痕,但我们应该像鸟儿一般飞过。
这样,才能拥抱更广阔的天地。
因为,新的快乐,不在昨日之天空,而在明日的山之外,水之滨。
”3.内不欺己,外不欺人。
适用于“修养”、“君子之风”等主题。
写“修养”主题时,可以像李寨主这么用:“真正的君子,会注重修身养性,做到内不欺己,外不欺人,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
这样,才算达到了孔子所说的“慎独”境界,为人处世能够堂堂正正,光风霁月。
”4.一音入耳来,万事离心去。
这句话的意思是:一种智慧之声传入耳朵,便可以让人内心透彻,各种烦恼之事,都会随风而去。
适用于“修养”、“智慧”等主题。
写“修养”主题时,可以像李寨主这么用:“一音入耳来,万事离心去”,中国古人高度重视修身养性。
孔子提倡“慎独”,朱熹注重“明理”,王阳明追求“致良知”,都是这方面的典型。
我们应该继承和弘扬古人重视修养的传统,时刻反省,不让自己的精神世界遍布尘埃。
5.物忌全胜,事忌全美,人忌全盛。
适用于“残缺(完美)”、“忌讳”、“转化”等主题。
写“残缺(完美)”主题时,可以像李寨主这么用:“物忌全胜,事忌全美,人忌全盛。
因为事物一旦达到完美状况,就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
所以,月满则亏,水满则溢,物壮则老。
弘一法师十大经典名言慎独的句子

弘一法师十大经典名言慎独的句子1. 弘一法师说慎独,那可真是要时刻警醒自己啊!就像走夜路时得提着盏明灯,你说是不是?比如在没人的时候,能不能管住自己不去做不该做的事呢?2. 慎独啊,不就是在自己一个人的时候也能坚守正道吗?这多像在黑暗中独自绽放的花朵,美丽而坚定,你能做到吗?想想自己一个人在家会不会偷懒不学习呢?3. 弘一法师的慎独名言太深刻了!这不就如同在无人监督的舞台上,依然能精彩表演吗?你看有些人,在人前表现得很好,人后却完全变了样,这可不是慎独呀!4. 慎独,简直就是对自己灵魂的考验呀!好比在没有裁判的赛场上,还能严格遵守规则,你想想自己能不能做到呢?像考试时即使老师不在也不作弊。
5. 弘一法师讲的慎独,真的好难做到啊!就好像在茫茫沙漠中独自前行,能不迷失方向吗?你在面对诱惑时能坚守本心吗?6. 慎独,不就是自己对自己负责吗?这就像是独自守护一座城堡,要抵御各种侵袭,你有没有这个勇气呢?比如在独处时能不能抵御手机的诱惑去认真做事。
7. 弘一法师的慎独,那可是人生的大智慧呀!像在寂静的山谷中保持清醒,你能做到像这样吗?想想自己一个人时会不会放纵自己的坏脾气。
8. 慎独啊,不就是自己给自己当监督者吗?这不就跟在荒岛上也要好好生活一样,你可以吗?像独自在家能不能自觉做家务呢。
9. 弘一法师说的慎独太有道理了!这就好比在黑暗的洞穴中找到出口,全靠自己呀!你在没有他人鼓励的时候还能坚持做好事吗?10. 慎独,简直是对自我的最高要求啊!就像在暴风雨中独自航行的船只,能不偏离航线吗?你会不会在没人管的时候就随意浪费时间呢?11. 弘一法师的慎独名言,那真的要好好琢磨呀!像在迷雾中寻找方向,你说难不难?比如在自己房间里能不能认真整理东西而不是乱堆乱放。
12. 慎独,不就是内心的坚守吗?这跟在喧嚣中保持宁静是一样的呀,你能做到吗?想想自己在没人看见的时候会不会随手扔垃圾。
13. 弘一法师讲的慎独,真的太重要了!好比在没有路标的路上,自己要走对方向,你能吗?像独自学习时能不能自觉完成任务不偷懒。
弘一法师十句名言

弘一法师渡人无数的十句名言弘一法师十句名言,渡人无数,常读常悟,常读常新。
肉身太重,但愿灵魂轻盈。
1、能耐得住寂寞的人,是有思想的人。
能忍受孤独的人,是有理想的人。
遇事能屈能伸的人,是有胸怀的人。
处事从容不迫的人,是个淡定的人。
经常微笑的人,是有头脑的人。
看透天下事的人,是有智慧的人。
感悟:任何一种外在的行为,都是你内在性情的外现。
修行不是刻板的机械的行为规范,修行先修心。
2、任何关系,走到最后,只不过是相识一场,有心者,必有所累;无心者,亦无所谓。
情出自愿,不谈亏欠,一念起,天涯咫尺,一念灭,咫尺天涯。
前世的缘分,今生的相遇,来生的回眸,缘起缘灭缘自在,情深情浅不由人。
感悟:缘起时珍惜,缘灭时勿执着。
宫崎骏说,人生就是一列开往坟墓的列车,路途上会有许多站,很难有人可以自始至终陪着走完。
当陪你的人要下车时,即使不舍也该心存感激,然后挥手道别。
3、你所有的压力,都是因为你太想要了;你所有的痛苦,都是因为你太较真了。
有些事不能尽如心意,就是在提醒你,该拐弯了。
感悟:人只是宇宙间的一粒微尘,欲望却如三千烦恼丝无穷无尽。
放下是唯一通途。
4、求不得是常态,不圆满是生活,所求非所得,未必是遗憾,也许会以另一种方式得以圆满。
人生本就是一出戏,初看不知戏中意,再看已是戏中人,戏散曲犹在,未见当初梦少年。
人生本就有几多艰难,你又何必时时为难自己。
感悟: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顺者一二而已。
允许一切发生,接受一切,知足常乐,人生就是体验而已,这才是强者心态。
放过别人,随缘自适,便是放过自己。
5、人生千千结,就有千千劫,你的结,就是你的劫,解开一个结,才能渡过一个劫,人生苦短,世事繁杂,走不出自己的执念,到哪里都是牢笼。
感悟:心理学上说,让你难受的不只是事情本身,更重要的是你对事情的看法。
历劫便是解结,这样一想便万事放下。
6、你以为你失去一个为你撑伞的人,能折磨你的,从来都不是别人的绝情,而是你心中的幻想和期待。
其实分开后才发现,你的世界根本就不下雨。
弘一大师经典名言语录

弘一大师经典名言语录
1、弘一法师的经典语录:“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
2、弘一法师曾言:“做人不可太过于执着,要学会看透事情的本质。
”
3、弘一法师曾说:“世间万物皆可修,唯心难以修正。
”
4、弘一法师讲:“心若不自由,身在天地间也如同牢笼。
”
5、弘一法师曾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时不杂,既过不恋。
”
6、公生明者,不敝于私也。
诚生明者,不杂以伪也。
从容生明者,不淆于惑也。
7、以虚养心,以德养身,以仁义养天下万物以道养天下万世。
8、无人无我观自在,非空非色见如来。
9、律己,宜带秋气:律人,须待春风。
10、无事时戒一偷字,有事时戒一乱字。
弘一法师经典语录大全

弘一法师经典语录大全1. 生活与修行•心平即是道,无论在何种境遇中,都能保持心灵的平静。
•生活便是修行,每一刻都是我们成长的机会。
•修行不在于追求完美,而是在于持之以恒地努力。
•了解自己,才能更好地与世界和谐相处。
•真正的修行之路不在于征服外界,而在于觉察和修正自己的内心。
•不要因为外在的变化而失去内心的稳定,要学会适应和调整。
•修行之路上,辩证思维是非常重要的,要学会看待问题的多个角度。
•生活中的每个瞬间都是宝贵的,要学会珍惜和感恩。
2. 慈悲与善行•慈悲是修行的基石,要用慈悲的心态对待一切生命。
•善行是积累福报的途径,每一次善行都在点亮自己的心灵。
•用心去倾听他人的困惑和苦难,给予他们支持和关怀。
•不要随意伤害他人,要学会关注和保护弱者。
•小小的善行也能带来巨大的正能量,积少成多,造福众生。
•虽然世界充满了痛苦和不公,但我们应该以善行回应,化解痛苦。
•无私地付出和帮助他人,会让我们的心灵更加充实和满足。
•善良和宽容是每个人的本性,要善待自己,也善待他人。
3. 心灵与智慧•一个清净的心灵是智慧的源泉,要时刻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宁静。
•学习是获取智慧的途径,不断地学习和成长是人生的追求。
•智慧不仅仅来自于书本,还来自于生活的点滴体验。
•用智慧来解决问题,远比用情绪来作出决策更加明智。
•清晰的思维和观察能力是智慧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勤于思考和觉察。
•深入思考问题的本质,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探索事物背后的真相,解放自己的思维,开拓智慧的边界。
•拥有智慧的人能够洞悉人生的本质,以更加全面的视角看待世界。
4. 心静与内观•修行的关键在于心静,只有心灵平静才能真正理解人生。
•内观是观照内心的过程,通过观照内心,找到内在的平衡和安宁。
•内观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的内心,也让我们更加了解他人的内心。
•察觉自己的欲望和执着,逐渐超越它们,达到内心的解脱。
•关注呼吸的过程,可以帮助我们集中注意力,保持内心的平静。
弘一法师经典语录

弘一法师经典语录导语:弘一法师,俗名李叔同,浙江平湖人,生于天津。
既是才气横溢的艺术教育家,也是二十世纪著名的多才多艺的高僧。
下面由我为您整理出的弘一法师经典语录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1、事当快意处须转,言到快意处须住。
2、临事须替别人想,论人先将自己想。
3、一念疏忽是错起头,一念决裂是错到底。
4、不尽人情,举足尽是危机。
不体物情,一生俱成梦境。
5、缓字可以免悔,退字可以免祸。
6、静坐,常思已过。
闲谈,莫论人非。
7、知足常乐,终生不耻。
知止常止,终生不辱。
8、人生最不幸处,是偶一失言,而祸不及;偶一失谋,而事幸成;偶一恣行,而获小利。
后乃视为故常,而恬不为意。
则莫大之患,由此生矣。
9、强不知以为知,此乃大愚。
本无事而生事,是谓薄福。
10、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
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
11、以淡字交友,以聋字止谤;以刻字责己,以弱字御侮。
12、公,生明。
诚,生明。
从容,生明。
13、人好刚我以柔胜之,人好术我以诚感之。
14、无事时,戒一偷字。
有事时,戒一乱字。
15、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
16、处逆境,必须用开拓法。
处顺境,心要用收敛法。
17、于作事,必克己谨严,要做到极致。
于生活,应戒绝奢华,一切从简。
18、对失意人,莫谈得意事。
处得意日,莫忘失意时。
19、喜闻人过,不若喜闻已过。
乐道己善,何如乐道人善?20、人生最不幸处,是偶一失言而祸不及;偶一失谋而事幸成;偶一恣行而获小利;后乃视为常故,而恬不为意。
则莫大之患,由此生矣。
21、喜闻人过,不如喜闻己过。
乐道己善,何如乐道人善。
22、心不妄念,身不妄动,口不妄言,君子所以存诚。
内不欺已,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君子所以慎独。
23、必有容,德乃大。
必有忍,事乃济。
24、以情恕人,以理律己。
25、识不足则多虑,威不足则多怒,信不足则多言。
26、律已,宜带秋气。
处世,须带春风。
27、人之侮我也,与其能防,不如能化。
28、不为外物所动之谓静。
不为外物所实之谓虚。
弘一法师的10句处世箴言,点透做人的智慧!

弘一法师的10句处世箴言,点透做人的智慧!弘一法师,李叔同(1880年10月23日-1942年10月13日),谱名文涛,幼名成蹊,学名广侯,字息霜,别号漱筒;出家后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
1.必有容,德乃大。
必有忍,事乃济。
【译文】必须有肚量,德行才会广大。
必须能忍受,事情才能成功。
2.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
面对大事和难事的时候,可以看出一个人担当责任的能力;在处于顺境或逆境的时候,可以看出一个人的胸襟和气度;碰到喜怒之事的时候,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涵养;在与人群相处的行为举止中,可以看出一个人对事物的见解和认识。
3.心志要苦,意趣要乐,气度要宏,言动要谨。
“心志要苦”,这个“苦”不是痛苦,而是刻苦、勤苦。
“意趣要乐”,意味旨趣要和乐。
生活得简单清苦无法冲淡,没有曲终人散的凄凉,没有盛宴难再的悲叹。
“气度要宏”,“宏”是宽宏大量。
“言动要谨”,谨慎。
4.人褊急,我受之以宽宏。
人险仄,我带之以坦荡。
【译文】褊急,是气量狭隘、性情浮躁的意思。
险仄,乃心襟奸小的意思。
他人气量狭隘,我以宽宏大量承受;他人心襟奸小,我以坦荡磊落对待。
5.在事者,当置身利害之外。
建言者,当设身利害之中。
【译文】当事之人应置身于利害之外考虑问题,提出建议的人则应设身于利害之中。
6.处难处之事愈宜宽,处难处之人愈宜厚,处至急之事愈宜缓。
【译文】处理复杂的事情要从宽,熟思而缓处,冷静面对与难处之人相处要仁厚,有知而无言,避免结怨愈紧急的事情愈要能缓,心定而气平,就能生慧。
7.不让古人是谓有志,不让今人是谓无量。
【译文】不让古人,不退让,这里指在志向上,就是有不输给古人的想法,那就是有志气。
不让今人,就是不想输给现在的任何人,也就是说如果不知道谦让那么就是没肚量。
8.先益后损,则恩反为仇,前功尽弃;先松后紧,则管束不下,反招怨怒。
施恩惠给人,怕的是一开始很丰厚,引发对方的欲望,后来减损,欲望不能满足,恩惠反而变成仇恨,就前功尽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弘一法师格言
弘一法师格言
1、无事时戒一偷字,有事时戒一乱字。
2、以和气迎人,则乖沴灭。
以正气接物,则妖氛消。
以浩气临事,则疑畏释。
以静气养身,则梦寐恬。
3、不近人情,举足尽是危机;不体物情,一生俱成梦境。
4、谦退是保身第一法,安详是处世第一法,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养心第一法。
5、临事须替别人想,论人先将自己想。
6、群居守口,独坐防心。
7、事当快意处须转,言到快意时须住。
8、殃咎之来,未有不始于快心者。
故君子得意而忧,逢喜而惧。
9、处逆境心须用开拓法,出顺境心须用收敛法。
10、毋以小嫌疏至戚,毋以新怨忘旧恩。
11、寡欲故静,有主则虚。
12、刘念台云:易喜易怒,轻言轻动,只是一种浮气用事,此病根最不小。
13、宜静默,宜从容,宜谨严,宜俭约。
14、以虚养心,以德养身,以仁养天下万物,以道养天下万世。
15、盛喜中勿许人物,盛怒中勿答人书。
16、大着肚皮容物,立定脚跟做人。
17、尹和靖云:莫大之祸,皆起于须臾之不能忍,不可不谨。
18、轻当矫之以重,浮当矫之以实,褊当矫之以宽,躁急当矫之以和缓,刚暴当矫之以温柔,浅露当矫之以沉潜,豀刻当矫之以浑厚。
19、冲繁地,顽钝人,拂逆时,纷杂事,此中最好养火。
若决烈愤激,不但无益,而事卒以偾,人卒以怨,我卒以无成,是谓至愚。
耐得过时,便有无限受用处。
20、处难处之事愈宜宽,处难处之人愈宜厚,处至急之事愈宜缓。
21、人性褊急则气盛,气盛则心粗,心粗则神昏,乖桀谬戾,可胜言哉?
22、陈榕门云:定火工夫,不外以理制欲。
理胜,则气平矣。
23、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
24、应事接物,常觉得心中有从容闲暇时,才见涵养。
25、喜时之言多失信,怒时之言多失体。
26、花繁柳密处拨得开,方见手段;风狂雨骤时立得定,才是脚跟。
27、意粗性躁,一事无成。
心平气和,千祥并集。
28、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
29、谦,美德也,过谦者怀诈;默,懿行也,过默者藏奸。
30、涵养,全得一缓字,凡言语,动作皆是。
31、自处超然,处人蔼然。
无事澄然,有事斩然。
得意淡然,失意泰然。
32、恩怕先益后损,威怕先松后紧。
33、心志要苦,意趣要乐,气度要宏,言动要谨。
34、缓事宜急干,敏则有功;急事宜缓办,忙则多错。
35、一动于欲,欲迷则昏。
一任乎气,气偏则戾。
36、凡一事而关人终身,纵确见实闻,不可着口;凡一语而伤我长厚,虽闲谈嬉戏,慎勿形言。
37、心思要缜密,不可琐屑;操守要严明,不可激烈。
38、以情恕人,以理律己。
39、吕新吾云:心平气和四字,非有涵养者不能做,工夫只在个定义。
40、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
41、善用威者不轻怒,善用恩者不妄施。
42、不为外物所动之谓静,不为外物所实之谓虚。
43、识不多则多虑,威不足则多怒,信不足则多言。
44、聪明者戒太察,刚强者戒太暴。
45、刘直斋云:存心养性,须要耐烦耐苦,耐惊耐怕,方得纯熟。
46、缓字可以免悔,退字可以免祸。
47、任难任之事,要有力而无气;处难处之人,要有知而无
言。
48、青天白日的节义,自暗室屋漏中培来。
旋乾转坤的经纶,自临深履薄冰处得力。
49、论人当节取其长,曲谅其短;做事必先审其害,后计其利。
50、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
51、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
52、人当变故之来,只宜静守,不宜躁动。
即使万无解救,而志正守确,虽事不可为,而心终可白。
否则必致身败,而名亦不保,非所以处变之道。
53、敬守此心,则心安。
敛抑其气,则气平。
54、自家有好处,要掩藏几分,这是涵育以养深。
别人不好处,要掩藏几分,这是浑厚以养大。
55、自家有好处,要掩藏几分,这是涵育以养深;别人不好处,要掩藏几分,这是浑厚以养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