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皮酚软膏治疗神经性皮炎分析
丹皮酚和皮炎平一样吗

丹皮酚和皮炎平一样吗
一、丹皮酚和皮炎平一样吗二、丹皮酚的副作用三、丹皮酚的注意事项
丹皮酚和皮炎平一样吗1、丹皮酚和皮炎平一样吗
小编个人认为不一样,我们一起来看看。
1.1、首先皮炎平“红色装”(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的成分有蜡酸地塞米松、薄荷脑、樟脑。
所含蜡酸地塞米松为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抗过敏作用;薄荷脑、樟脑具有促进局部循环和轻度的消炎、止痛及止痒作用。
而丹皮酚软膏主要由丹皮酚和丁香油,以及少量硬脂酸、碳酸钾、单硬脂酸甘油脂、三乙醇胺、甘油等材料制成。
治疗真菌引起的脚气脚臭可配合使用含有纳米银纤维的AUN纳米银抗菌防臭袜,可以协同杀灭脚部600多种细菌。
1.2、皮炎平“红色装”(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用于局限性瘙痒症、神经性皮炎、接触性皮炎、脂溢性皮炎以及慢性湿疹。
丹皮酚软膏具有抗过敏药,有消炎止痒的作用。
用于各种湿疹,皮炎,皮肤瘙痒,蚊臭虫叮咬红肿等各种皮肤疾患,对过敏性鼻炎和防治感冒也有一定效果。
因此,小编认为丹皮酚和皮炎平是不一样的。
2、丹皮酚最多可以抹几天
丹皮酚软膏最多可以抹7天,如果在这七天内,症状没有得到缓解,患者不宜继续使用。
丹皮酚软膏适用于治疗各种湿疹,皮炎,皮肤瘙痒,丹皮酚软膏具有抗过敏药,有消炎止痒的作用。
丹皮酚软膏是经国家正式。
丹皮酚软膏的作用功能主治

丹皮酚软膏的作用功能主治简介丹皮酚软膏是一种常见的外用药物,主要成分为丹皮酚。
它是一种中药药材,具有很多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本文将介绍丹皮酚软膏的作用功能主治。
1. 抗菌作用丹皮酚软膏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可以抑制多种细菌的生长繁殖,包括常见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病原菌。
它可以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破坏细菌的结构和功能,达到杀菌的效果。
丹皮酚软膏适用于皮肤感染病症,如脓疱疮、痤疮等,能够快速缓解皮肤红肿、发痒等不适症状,对于改善皮肤状况有明显的效果。
2. 消炎作用丹皮酚软膏具有显著的消炎作用。
它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减少炎症部位的红肿、热痛等症状。
丹皮酚软膏可以通过抑制炎性介质的释放和炎症信号通路的传导,从而发挥消炎的作用。
丹皮酚软膏适用于皮肤炎症病症,如湿疹、皮炎等,能够迅速缓解皮肤炎症反应,减轻患者的不适感。
3. 镇痛作用丹皮酚软膏还具有一定的镇痛作用。
它可以通过减轻疼痛感受器的刺激和阻断疼痛信号的传导,从而减轻疼痛症状。
丹皮酚软膏可以通过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组织修复和代谢,缓解疼痛。
丹皮酚软膏适用于轻度的创伤、扭伤、淤血等情况,能够有效减轻疼痛,加速伤口的愈合。
4. 改善管理皮肤问题丹皮酚软膏还可以改善和管理一些常见的皮肤问题,如疤痕、痘痘印、色斑等。
它可以通过促进皮肤细胞的新陈代谢,调节皮肤的色素沉着,减少瘢痕形成等途径,改善皮肤问题,使皮肤更加光滑、细腻。
丹皮酚软膏适用于疤痕导致的外观不佳、皮肤不平整等问题,能够显著改善皮肤质地,提高皮肤外观。
5. 其他功能主治•丹皮酚软膏还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抑制自由基的产生和氧化反应,保护皮肤免受外界环境的伤害。
•丹皮酚软膏可促进伤口愈合,加速组织的再生和修复。
•丹皮酚软膏还具有收敛作用,可以收缩皮肤毛孔,改善肤色。
•丹皮酚软膏对于一些皮肤过敏反应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可减轻皮肤瘙痒、发红等症状。
注意事项•丹皮酚软膏仅供外用,切勿内服。
•使用时应避免接触眼睛、口腔等黏膜部位。
丹皮酚软膏治疗湿疹、皮炎64例疗效观察

中国卫生产业C HI NAHE A L T H I NDUS T R Y[作者简介]于春润(1970-),男,汉族,山东省莱阳市,山东省莱阳市皮肤病防治所,大专,主治医师,研究方向:皮肤病性病方面。
由于自然和饮食的原因,我国居民的皮肤病患者逐年增多,给患者及家属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虽然这种疾病对患者的生命没有危害,但是对患者造成的麻烦是很大的。
影响美观,奇痒难耐,不仅经济上受损,而且精神上也带来很大的痛苦。
神经性皮炎的病因复杂,发病的起因一直不十分清楚。
有研究表明该病的诱因来自大脑皮层的抑制和兴奋功能失调导致的,也有研究报告称与消化不良、内分泌异常等因素直接相关。
在治疗上,让很多医生感到为难,不容易治愈,而且容易复发,患者忍受瘙痒,皮肤苔癣样改变,极其容易泛发全身,偶尔有患者出现头晕失眠、烦躁易怒等神经衰弱症状而影响生活。
临床上常常使用激素类的药膏治疗,虽可以出现短期疗效,但是长期的效果不佳。
本研究通过对外用药丹皮酚软膏与丁苯羟酸乳膏治疗神经性皮炎的疗效进行研究,确认非激素类药物治疗皮炎的效果及安全性,为患者的恢复提供成熟的治疗方案,为临床医生提供成熟的治疗措施和成功经验。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研究选择我院2010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64例湿疹、皮炎患者的资料。
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进行治疗比较。
治疗组32例,其中男12例,女20例;观察组32例,其中男13例,女19例。
年龄为13~5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8.24岁。
患者病史平均在17个月,2~3年不等。
其中急性湿疹患者9例,亚急性9例,慢性7例,神经性皮炎6例,虫咬性皮炎1例。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没有差异性。
1.2病例入选标准所有入选患者均在一周内没有口服抗组胺类药品,同时也没有口服及外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患者没有发生周身及面部的皮损。
1.3治疗方法治疗组选用合肥立方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丹皮酚软膏。
外涂于患者的皮炎发生处,2次/d ,于早晚使用,两周为一个疗程。
治疗神经性皮炎的西药抑制炎症用药要点解读

治疗神经性皮炎的西药抑制炎症用药要点解读神经性皮炎(neurodermatitis)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其特征为皮肤发红、瘙痒以及局部皮肤厚硬。
在神经性皮炎的治疗中,西药抑制炎症用药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对治疗神经性皮炎的西药抑制炎症用药要点进行解读。
一、神经性皮炎的西药治疗1. 局部外用药物治疗神经性皮炎的首选药物为局部外用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抗过敏和抗瘙痒的作用,能够迅速缓解神经性皮炎患者的症状。
常用的糖皮质激素药物包括氢化可的松、倍他米松等。
在使用糖皮质激素药物时,应遵循医生的指导,并注意避免长期大量使用,以免出现局部皮肤萎缩、色素沉着等副作用。
除了糖皮质激素外,还可以结合使用抗组胺药物,如西替利嗪等,来缓解瘙痒症状。
此外,还可以考虑使用抗生素类药物,如红霉素软膏,以预防或治疗皮肤二次感染。
2. 全身口服药物对于症状严重或局部治疗无效的患者,可以考虑口服药物治疗。
口服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苯海拉明等,可以减轻瘙痒和过敏反应。
此外,口服抗炎药物,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也可以缓解神经性皮炎的症状。
二、西药抑制炎症用药要点解读1. 适当选择药物种类和剂量在治疗神经性皮炎时,应根据患者病情和症状的轻重选择合适的药物种类和剂量。
对于轻度症状的患者,可以选择较低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和抗组胺药物进行局部外用治疗。
对于症状较重或反复发作的患者,可以适量增加药物的剂量或采用口服药物治疗。
2. 注意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时间和区域虽然糖皮质激素具有较好的抗炎效果,但长期大剂量使用可能会导致局部皮肤萎缩、色素沉着等不良反应。
因此,在使用糖皮质激素时,应控制使用时间和区域,避免不必要的长期使用。
3. 结合其他药物进行辅助治疗抑制炎症药物并不能完全治愈神经性皮炎,因此可以结合其他药物进行辅助治疗。
如抗生素类药物可以预防或治疗二次感染,抗组胺药物可以减轻瘙痒症状。
4. 注意可能的副作用使用西药抑制炎症药物时,应注意可能的副作用。
丹皮酚软膏治疗神经性皮炎分析

牛支原体、巴氏杆菌A型和化脓隐秘杆菌多重PCR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肖淦文;陈颖钰;彭清洁;胡长敏;崔朋;巴晓亮;陈焕春;郭爱珍【期刊名称】《中国奶牛》【年(卷),期】2012(000)021【摘要】本试验旨在建立一种可同时鉴别牛支原体、巴氏杆菌A型和化脓隐秘杆菌的多重PCR方法。
分别针对多杀性巴氏杆菌A型特异的hyac-hvaD基因区段、化脓隐秘杆菌的16SrRNA基因上保守区段和牛支原体的UvrC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多重PCR的最佳扩增条件确定为:95℃ 10min预变性;95℃ 1min,56℃ 50s,72℃ 1min,循环30次;72℃ 210min延伸。
结果表明,该多重PCR方法可同时扩增出以上三种致病菌的特异性片段,不能扩增出其他病原菌的相关片段;对多杀性巴氏杆菌A型、化脓隐秘杆菌和牛支原体的最低检测浓度分别为8×10^5CFU/mL、8×10^5CFU/mL和4×10^6CFU/mL。
同时用该方法检测了牛支原体肺炎患牛的鼻拭子与肺组织,发现12h预增菌后,肺组织检测与牛支原体培养的阳性符合率为92%。
对临床样本进行牛支原体分离培养需要3-4d时间,而采用多重PCR方法检测12h预增菌则能在24h内出结果。
该多重PCR方法显著加快了临床诊断速度,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A triple-PCR method was developed to detected Mycoplasma bovis, Pasteurella multocida type A, and Arcanobacterium pyogenes simutanously. The primer sets were designed specifically to hyaC--hyaD gene segment ofP. multocida type A, conservative section of 16S rRNA gene ofA. pyogenes and the UvrC geneof M. bovis and screened. Finally, one set of primers for each pathogenwas selected, and the condition of the multiple PCR was optimized as follows: 95℃ 10 rain, 95℃ lmin, 56℃ 50s, 72℃ lmin for 30 cycles, 72℃10min for extension. The specificity tests showed that this multiple PCR method amplified all three target gene fragments from these three pathogens, and did not yield any products for the DNA templates from other common bacterial pathogens of cattle. Sensitivity tests showed that the sensitivities of this multiple PCR for P, multocida type A and A. pyogenes is 8×10^5CFU/mL, and 4×10^6CFU/mL for M. bovis. The detection of M. bovis in lesioned lung and nasal swabs from diseased beef cattle with M. boris pneumonia with this triple-PCR produced a 92% positive agreement with M. bovis culture for the 12h pre-culture of lung samples. Compared to the time of 3-4 d required by 34.. bovis culture, this multiple PCR combined 12h pre-culture can develop the results within 24h and shows a promising application in clinical diagnosis.【总页数】6页(P4-9)【作者】肖淦文;陈颖钰;彭清洁;胡长敏;崔朋;巴晓亮;陈焕春;郭爱珍【作者单位】华中农业大学农业微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0 华中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武汉430070;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武汉430070;武汉科前动物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武汉430070;华中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武汉430070;华中农业大学农业微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0 华中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武汉430070;华中农业大学农业微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0 华中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武汉430070;华中农业大学农业微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0 华中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武汉430070;华中农业大学农业微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0 华中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武汉43007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58.23【相关文献】1.牛多杀性巴氏杆菌和牛支原体双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J], 于新友;李天芝;王金良;沈志强2.不同血清型牛源巴氏杆菌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J], 段新华;李建军;杨学云;王登峰;王治才3.牛支原体、牛多杀性巴氏杆菌和牛结核分枝杆菌三重PCR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J], 杨莉;唐远江;余国富;邹茂华;吴位珩;余波;张涛;姜玲玲;刘镜;杨丽娟;孙启跃;徐景峨;龙玲4.林麝源化脓隐秘杆菌、溶血性曼氏杆菌和肺炎链球菌三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J], 唐婕;刘二龙;周建文;杨超;索丽娟;边坤;蒋本模;王艳5.化脓隐秘杆菌和溶血性曼氏杆菌双重TaqMan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J], 李富祥;高华峰;赵文华;邵庆勇;洪琼花;杨仕标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丹皮酚软膏治疗湿疹、皮炎64例疗效观察

丹皮酚软膏治疗湿疹、皮炎64例疗效观察作者:冯丹红李亚平郭秀颖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08年第33期【摘要】目的研究丹皮酚在治疗湿疹和皮炎中的作用。
方法丹皮酚软膏患处局部涂抹。
结果通过对64例患者的临床观察,丹皮酚对湿疹、皮炎均有效。
其中亚急性湿疹、接触性皮炎、虫咬性皮炎的有效率最高。
结论中药制剂丹皮酚软膏是中药提取物在皮肤科疾病治疗中的有效应用。
【关键词】丹皮酚软膏;湿疹;皮炎湿疹、皮炎是由复杂的内外因素激发引起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
患者可能具有一定的特殊体质,受遗传因素的支配,在特定的人群中发生,但又受健康状况和环境因素的影响,是以皮疹、丘疹、水疱、皮肤瘙痒等为主要特征的皮肤病。
是皮肤科常见病、多发病,常反复发作难以治愈。
近年来,湿疹、皮炎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因此进一步探明湿疹、皮炎的发病机理,寻求确切有效的治疗药物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006年8月至2007年10月笔者应用丹皮酚软膏治疗64例湿疹、皮炎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64例均为皮肤科门诊患者,其中男28例,女36例。
年龄3~65岁,平均23.52岁;病程2 d~3年,平均1.21年。
其中湿疹31例(亚急性湿疹19例,慢性湿疹12例),接触性皮炎11例,虫咬性皮炎13例,神经性皮炎9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瘙痒,1周内未曾口服抗组胺药物及外用糖皮质激素制剂。
1.2 治疗方法丹皮酚软膏(长春普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10 g/支)均匀涂于皮损处,2次/d,连续用药1~4周。
观察皮疹的变化,自觉症状改善,有无不良反应等。
1.3 疗效判定标准痊愈:皮疹完全消退,痒感消失;显效:皮疹消退70%以上,痒感明显减轻;好转:皮疹消退30%以上,痒感略减轻;无效:达不到以上效果者。
2 结果2.1 治疗结果疗效详见表1。
由此可见,丹皮酚软膏在亚急性湿疹、接触性皮炎、虫咬性皮炎治疗中效果显著有效率为100%,在慢性湿疹和神经性皮炎治疗中有效率分别为75%和88.89%。
丹皮酚的功能主治

丹皮酚的功能主治1. 概述丹皮酚是一种从草本植物中提取的化合物,具有多种医疗和美容功效。
它在传统中医药中被广泛使用,已经被证明在许多领域都有积极的效果。
本文将详细介绍丹皮酚的功能主治。
2. 抗炎作用丹皮酚被广泛应用于皮肤炎症的治疗中。
它具有抗炎和抗过敏的特性,可以缓解痒痛和减轻炎症反应。
以下是丹皮酚的抗炎作用的主要功效: - 减轻痒痛:丹皮酚可以舒缓皮肤受刺激引起的瘙痒感,减轻病患的不适感。
- 缓解红肿:丹皮酚通过减少炎症引起的血管扩张,缓解红肿和疼痛。
- 镇静肌肉:丹皮酚可以舒缓紧张的肌肉,减少肌肉疼痛和不适。
3. 抗菌作用丹皮酚具有广谱的抗菌能力,可以抑制多种细菌和真菌的生长。
其主要抗菌作用包括: - 抑制细菌生长:丹皮酚可以阻断细菌的生长和繁殖,对常见的细菌感染起到抑制作用。
- 对抗真菌感染:丹皮酚对真菌感染也具有一定的效果,可以用于治疗白色念珠菌等真菌引起的感染。
- 预防感染:丹皮酚可以作为一种防护性抗菌剂,用于预防皮肤和黏膜的感染。
4. 抗氧化作用丹皮酚是一种有效的抗氧化剂,可以帮助清除自由基,减轻细胞氧化应激。
以下是丹皮酚的抗氧化作用的主要功效: - 延缓衰老:丹皮酚可以保护细胞免受自由基的损伤,从而减缓皮肤和身体的衰老过程。
- 提亮肤色:丹皮酚可以促进肌肤的细胞再生和修复,使肤色更加均匀和明亮。
- 改善皮肤质地:丹皮酚可以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改善皮肤的弹性和紧致度。
5. 刺激血液循环丹皮酚具有刺激血液循环的作用,有助于提高营养物质的运输和废物的排泄。
以下是丹皮酚对血液循环的主要作用: - 活化微循环:丹皮酚可以促进微循环的血液流动,增加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改善血液供应。
- 预防血栓形成:丹皮酚可以稀释血液,防止血栓的形成,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 促进新陈代谢:丹皮酚的刺激作用可以加速身体的新陈代谢,有助于废物的排泄和营养物质的吸收。
6. 具体使用方法•外用:丹皮酚可以作为局部药膏或乳液使用,涂抹在受影响的皮肤区域上,每日2-3次。
神经性皮炎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神经性皮炎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神经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主要表现为皮肤瘙痒、疼痛、灼热感等症状,给患者带来了不小的困扰。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神经性皮炎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症状。
1. 皮肤瘙痒,神经性皮炎的最主要症状之一就是皮肤瘙痒,患者常常感到全身或局部皮肤不停地瘙痒,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2. 皮肤疼痛,患者还常常感到皮肤疼痛,有的甚至会出现灼热感,严重影响睡眠和情绪。
3. 皮肤干燥,神经性皮炎患者的皮肤常常会出现干燥、脱屑等现象,给患者带来不适。
4. 皮肤红肿,部分患者还会出现皮肤红肿、发炎等症状,严重者还可能出现溃烂和渗液。
治疗方法。
1. 药物治疗,对于神经性皮炎患者,常规的治疗方法是使用抗组胺药物和镇痒药物,如扑尔敏、氯雷他定等,来缓解症状,减轻瘙痒和疼痛感。
2. 局部治疗,局部涂抹类固醇激素类药物,如氢化可的松、丁丙诺松等,可以有效地减轻皮肤炎症和瘙痒感,促进皮肤的修复。
3. 神经调节治疗,对于神经性皮炎患者,神经调节治疗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可以通过针灸、推拿等方式来调节神经系统,缓解症状。
4. 心理疗法,由于神经性皮炎患者常常伴有情绪不稳定等问题,心理疗法也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可以帮助患者调节情绪,减轻症状。
总结。
神经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症状主要表现为皮肤瘙痒、疼痛、灼热感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针对神经性皮炎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局部治疗、神经调节治疗和心理疗法等,患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
希望本文所述内容对您有所帮助,祝您早日康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丹皮酚软膏治疗神经性皮炎分析
发表时间:2012-07-17T14:13:24.01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10期供稿作者:刘玉芬[导读] 本结果说明丹皮酚软膏治疗神经性皮炎具有疗效好,安全性高,患者容易接受等优点。
刘玉芬(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妇幼保健院皮肤科内蒙古巴彦淖尔 015000)【中图分类号】R96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10-0232-02 【关键词】丹皮酚软膏丁苯羟酸乳膏神经性皮炎
神经性皮炎的病因目前还不十分清楚,可能与大脑皮层的抑制和兴奋功能失调有关,也有学者认为与消化不良、内分泌异常等有关。
治疗困难且易反复发作[1]瘙痒明显,皮肤苔癣样改变,临床上易泛发全身,治疗较困难,常伴不同程度的头晕失眠、烦躁易怒等神经衰弱症状,而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丁苯羟酸是非激素类皮肤外用药,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且副作用小。
本文分析观察非激素类的外用药丹皮酚软膏与丁苯羟酸乳膏治疗神经性皮炎的疗效及安全性,为其治疗提供临床可靠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10年1~10月我院临床诊断为神经性皮炎的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丁苯羟酸组,男20例,女28例,年龄28-60岁,病程14天-20年;丹皮酚软膏组,男22例,女26例,年龄32-65岁,病程15天~18年。
两组患者皮损主要分布在颈、四肢躯干的伸侧,无糜烂渗出现象,且性别、病程及治疗前皮损严重程度方面差异不显著(P>0.06)。
排除标准:皮损合并严重感染的;皮疹分布于面部,皮肤皱褶部位者,有药物接触过敏史者,严重系统性疾病的;治疗前2周内服或外用糖皮质激素及抗组胺药物者;未按时复诊,未按规定用药,自行终止治疗者及治疗观察期间合并使用其他对治疗有影响的药物。
1.2 治疗方法
丹皮酚组外用丹皮酚软膏(长春英平药业有限公司),丁苯羟酸组外用丁苯羟酸,均每日2次,将药物薄薄涂于患处,并轻轻按摩2~3分,疗程4周,每周复诊1次,疗程结束后判断疗效。
1.3 观察记录方法
初诊当日及治疗后1、2、4周,对患者分别做临床症状和体征的评价,各观察指标在每次评估时均按4级评分法进行:0为无,1为轻度,2为中度,3为重度。
观察指标的症状和体征包括:瘙痒、丘疹、鳞屑、苔藓化。
皮损面积减少程度[2](治疗前均计3分):0分为完全消退,1分为减少61%~98%,2分为减少29%~60%,3分为减少<29%。
观察用药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及起效时间,不良反应包括局部出现红斑、烧灼感、色素沉着、等。
治疗前后检测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
1.4 疗效判定标准
分为治愈、显效、好转、无效4级。
一疗程结束时的疗效指数为评定依据,疗效指数=(治疗前总评分 治疗后总评分)/治疗前总评分×100%。
治愈:疗效指数≥94%,显效:疗效指数≥49%~93%,好转:疗效指数≥21%~48%,无效:疗效指数<21%。
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两组起效时间均最快为2天,最晚为7天,大部分为4~6 天,均首先发现为瘙痒减轻,鳞屑减少,其次表现为皮损面积缩小、变薄。
治疗3周后,丹皮酚组积分差值(8.97±0.50)与丁苯羟酸组(9.03±0.49)无显著差异(P>0.06)。
两组疗效差异不显著。
2.2 不良反应
丹皮酚组有2例,丁苯羟酸组有3例在使用药物后2 天出现局部轻度红斑,有烧灼感,瘙痒加重,减少用药次数后症状减轻,连续使用3-4 天症状消失,治疗未间断。
丹皮酚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0%)与丁苯羟酸组(6.0%)差异不显著。
所有病例均未观察到全身不良反应。
治疗结束后丹皮酚组47例,丁苯羟酸组43例化验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结果均为正常。
3 讨论
神经性皮炎通常外用药以外用糖皮质激素为主要治疗方法,但长期使用会产生许多不良反应,轻者局部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如局部皮肤萎缩、色素沉着、血管扩张等,重者全身性副作用,且易出现激素依赖性皮炎满月脸等,停药后症状反跳,易复发。
所以使用非激素类的外用药容易被患者接受,且副作用较少。
丁苯羟酸是一种非甾体类皮肤外用药物,有较明显的抗炎活性,丹皮酚属于中药制剂,功能是祛风化湿,行气通络,具有抗菌、抗肿瘤、增强免疫力及促进微循环的作用,国内也有许多文献报道丹皮酚注射剂治疗皮炎湿疹类疾病的研究,均疗效满意。
本结果说明丹皮酚软膏治疗神经性皮炎具有疗效好,安全性高,患者容易接受等优点。
参考文献
[1]李若瑜.皮肤病学与性病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4.
[2]赵辩.临床皮肤病学[M].3版.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2001.
[3]焦少珍.牡丹皮有效成分的药理及分析方法研究进展[J].肇庆学院学报,2006.
[4]曲才杰.丁苯羟酸软膏治疗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J].中华皮肤科杂志,1998.。